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质量分析

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质量分析

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质量分析高三备课组2013年10月26日我校进行了高三年级的第一次月考。

本次的试卷主要围绕高三化学复习进度进行出题,现就这次月考情况进行分析如下:一、试卷分析考试范围主要是化学必修一中内容,试卷总分值100分,题型分为选择题(42分)和非选择题(58分)。

选择题总有7题试卷中为1-7,每小题6分,第1题为物质的分类知识点;第4、7题为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第2、3、5题为离子共存及离子方程式知识点。

第6题为非金属性强弱比较.非选择题有四个为8-11题第8题为离子共存问题及离子的鉴定,第9题为金属及其非金属的性质,以及制备气体的相关实验第10题为常见非金属及其转化以及溶液中离子平衡的简单计算,第11题为推断题,主要考查金属与非金属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以及元素周期表中对有关元素位置的描述;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总体来此次试卷难度不大.,题量适中而且计算量也很适中,选择题中第1、6题简单.,第2、3、4、7难度适中其中第5偏难,大题8题由于对学生能力要求很高易失分..第10、11题推断有一定的难度.而第9题相当简单.选择题最高分42分,最低分0分. 非选择题最高分55分,最低分0分2、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1)基础知识没有夯实: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还没有将所学知识内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所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如第8对离子共存问题没有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第9题反映出学生对无机物之间转化把握得不准;第11题无机框图推断题解答时多数学生不了解常见物质之间的特征转化关系(2)解题思维不够严谨:思维的严密性、全面性不够,对题目设计的各种干扰因素不能作出清析准确的判断,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较差。

如第8题不能准确提取有用信息、知识迁移能力不够(3)答题缺乏规范意识:化学用语使用不规范,如第9题中关于硫氰化钾的汉字,第8题中铵根离子检验的;方程式的书写忘记相关条件等(4)阅读审题能力较弱:读题不认真,审题不仔细,张冠李戴,答非所问,是造成学生失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质量分析

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质量分析

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质量分析21题:(1)选字母B,但是有个别同学却写成文字糖类,属于答题粗心大意。

(2)考查氢气做燃料的优点和物质燃烧及灭火的原理,少数同学仍然做错,氢气做燃料优点产物是水,无污染,有的同学却说成减少污染或者保护环境等不恰当,还是基本概念没有掌握,应加强巩固。

(3)考察蚕丝和尼龙塑料的鉴别,答案为取样,灼烧闻气味,有些同学意思明白,但是字写错,应该属于生活常识,可学生不能够联系实际生活。

关闭火炬的燃气开关是隔离可燃物,许多同学答案为隔绝氧气等,概念理解不到位(4)考查质量守恒,原子个数的配平,一些同学不会做,一些同学能找出了H、O原子了,但不会写化学式。

(5)考查元素符号的信息,每种元素都有四种信息,质子数和序数等的关系,有些同学相对分子质量带上了单位g,或者把关系弄反了!总之,在复习中我们还要下功夫,对学生严格要求。

22题:(1)总体得分不算很差,但仍有大的提升空间。

(2)少部分学生没注意填第一题答案,导致后面的题答案跟着往前填了一空而错位。

(3)对浓盐酸的挥发性记忆不到位,从而答成了腐蚀性、刺激性等。

(4)对溶解度的相关问题学习不到位。

(5)分不清肥料的种类。

(6)酸碱中和反应(包括图像)问题没有掌握到位。

24题:均分2.8,总体得分率偏低。

主要存在问题:1.第一个空:少数学生“延展”延字书写出现错误;金属防锈原理不够清楚;铁与硫酸铜反应方程式书写错误(物质化学式书写错误)2.有关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溶质成分分析,仅极少数学生能弄清楚,3.图像信息类题目比较复杂,学生的解题思路不够清晰。

25题存在的问题(1)读题不细致,制气装置与化学方程式的对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均需加强;(2)集气瓶装水最后变成了回答试管和烧杯炸裂;(3)学生对陌生装置及文字阅读的畏惧心里(4)对资料的解读及装置的作用还存在很大的盲区(5)忽视空气成分对实验的影响(6)计算问题的解决,任务任重而道远。

26题:(1)氢氧化铜,氢氧化钠,硫酸钠,化学式写不对;(2)方程式中忘记写沉淀符号;(3)题目给出吸收和放出来选择,但有部分同学填放热;(4)审题不清,对题目给的提示查阅资料的内容不重视!27题存在的问题:(1)设的是质量分数,后面当做质量计算。

高三二模化学科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化学科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化学科试卷质量分析本套试题注重基础,考查高中化学的学科主干知识(除杂、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的判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元素周期律、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推断、ksp的计算、氨气的制备及还原性、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有机推断等),难度适中。

此次模考学生答卷的总体情况比市一模考试情况要好一些,基础题答题的准确率较高,具体分析如下:第26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为8分左右,学生答卷存在主要问题有:1、离子方程式不会书写,写出来的不进行配平;2、fecl3晶体从溶液中的分离操作不会。

3、ksp 的计算不会。

4、fecl3的百分含量计算失分较多。

第27题:主要考查氨气的性质实验,满分15分后,平均值罚球7分后左右,得满分的学生较多。

成绩单中存有的主要问题就是:1、少数学生不能写下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将就是审题不认真所致;2、电子微粒写下得不全系列;3、检验一氧化氮气体的方法不能;4、氧化铜与氨气分解成铜、氮气、水的方程式写下不能配平的人也为数不少。

第28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盖斯定律,燃料电池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满分15分,平均得分为8分左右。

主要存在问题是:1、依据k求a出错较多。

2、一氧化碳的电极方程式书写错误多。

第36、37、38为题Suippes题,选“有机化学基础”的学生居多,个别人选了“化学技术”或者“物质结构”试题。

满分15分后,平均值罚球7分后左右。

36题成绩单中存有问题存有:1、苯环上替代基为边线失效多,原因就是审题不认真。

2、官能团的名称书写错误率较低。

3、有机物原子相连接有误如ch3cooh错为ch3ooc。

今后教学中,应该重视基础、重视教材,通过强化训练,规范学生答卷,提升学生应试能力,提高化学科对学生高考的贡献率。

精选-高三化学二模试卷分析

精选-高三化学二模试卷分析

2019年高三化学二模试卷分析一、试卷概况2019年高三二模试卷考查形式是化学单科考查,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共58分。

必考部分共4个大题,43分,选考部分分别在《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三个模块中任选一题,共15分。

试题的命制以《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标准,以《新考纲》为依据,根据高三化学复习的实际情况,预测试卷难度系数0.5,实际难度0.51。

全卷知识覆盖面广,基本覆盖了中学化学主干知识,学生能够及时地查漏补缺。

选择题立足基础知识,注重考查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回避常规题和经典题,给学生熟悉稳定的感觉。

非选择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全面检测考生化学科素养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试题强调了学科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注重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的紧密联系。

二、试卷基本数据表1( I卷选择题)题号1234567难度系数0.460.740.730.650.520.530.7题号891011121314难度系数0.350.500.770.610.70.380.63表2 (II卷非选择题)题号15161718192021平均分2.765.635.74.75.527.488.59标准差1.472.832.752.743.283.283.84区分度0.510.520.490.580.510.520.61难度0.460.430.440.430.370.500.57从表中数据看出Ⅰ卷稳定、基础、常规,难度度系数0.60。

Ⅱ卷新颖、灵活,突出能力的考查,难度系数0.45。

三、试题分析主要试题错误原因及分析试题考查知识点错误原因得分难度系数1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化学常识性知识错选B。

化学知识积累不够1.380.46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错选C。

主要元素化合物性质理解不到位1.950.655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分子数、原子数、离子个数的计算错选D。

高三化学学科二模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化学学科二模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化学学科二模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试题的内容分布二、试卷的信度、难度和区分度三、各校具体成绩平均分前三名是:崇中、民本、堡镇。

优秀率前三名是:崇中、民本、堡镇合格率前三名是:崇中、横沙、民本崇明县2008级高三高三模拟考试考试化学学科的平均四、试卷分析:第I卷中一、二、三大题:得分率较低的题有:6、11、18、20、21、22其中得分率最很低的是第20题(含图像的实验题)和22题(含化学平衡内容的能量变化题)。

教学建议:从选择题总体得分情况来看,电化学知识、实验题、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晶体、化学键、综合计算题既是每年高考的重点,也是学生解题的难点,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基础知识的迁移应用、综合分析能力较差,图像分析能力欠缺,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们加强这方面的复习指导。

第II卷第四大题:得分率较低的试题:23题(3)(5),24题((1)(4),25题(4)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1、24(1)不用化学用语.2、Na+的焰色反应写成“验色”“显色”以及用钴玻璃。

3、A l(O H)3在碱性条件下电离写成A l(O H)3与OH―的反应4、作图错误教学建议: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指导学生在解题前要审清题意在考试说明的范围内适当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强化化学基本理论中一些重要知识的教学。

第五大题:得分率较低的试题26(1);(2)①② (3)①② 27(1);(5)③④⑤学生答题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有:26(1)只写吸收CO2或H2O,没有答完整题。

26(2) ②红色变浅原因写成3NO2+H2O →2HNO3+NO。

26(3)①先通O2的原因分析不到位,有一些学生认为密度大,所以先通O2。

②NH3燃烧方程式错误(产物写成NO2)。

27(5)干燥剂没选全,通HCl的作用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教学建议:实验题中既有基本操作考查,又有元素性质的考查,甚至还有计算,综合性很强,很多学生本来很简单的知识点,如盐类的水解到了实验题的环境中就有可能答不上来.在实验复习时重视教材中的实验,并分析误差,在此基础上注意拓展。

关于高三二模考质量分析

关于高三二模考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考质量分析
魏启河
一、此次高三化学二模考试题的命题人应该是从考前激发学生
学习信心的角度而命制的,总的来看,试卷难度系数较小,我在做题时几乎是一气呵成的,没有遇到任何一点点的思维阻碍,可以说所有的试题都属常见题。

我校均分109。

35,县均分109。

44,对我校本届化学从没有突破120分的学生来说,最高分考到了138,这对他们下阶段学习信心肯定是有好处的。

二、从试卷上学生的得分率进行试卷分析可以看出,上学期我
校学生的弱项基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和很大提高,如上学期的实验、电解质溶液、能量及元素化合物块都属于很弱的,这次明显得到了好转。

也就是说只要教师紧紧抓住教学中的弱项采取相应的专题性补救,就一定可克服不足,转弱为强。

三、通过认真分析此次考试,我又发现了我的学生暴露出新的
弱项: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还是偏弱,不能很好的正确表达实验过程及操作中注意事项;对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应用题做的也不好,学生在运用掌握的化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极弱;对有机和元素化合物我也还务必做个专题性讲座;溶液的PH值计算我及时进行了强化,在后面的时间内我将有计划地将此次考试中的不足一一突破。

四、离高考越来越近,学生的思想容易波动,特别是少数几个
化学成绩严重偏差的学生,我要近可能抽出时间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困惑,帮助他们放松心情、高效学习,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最大的提高。

当学生的主动不可能时,只有教师主动,教师的主动、奉献不可能对学生的思想没有一点点的触动的,哪怕学生有任何的一点点进步,我就觉得我做到了我该做的一切。

2011-4-26。

二模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二模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二模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二模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考试概况二模考试是学校针对学生进行的第二次模拟考试,共有200名学生参加考试。

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试卷总分为100分,共有5个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

二、考试结果统计1. 各科考试情况:- 语文科目:平均分为82分,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70分。

全班成绩呈正态分布;- 数学科目:平均分为75分,最高分为90分,最低分为60分。

全班成绩集中在60分~80分之间;- 英语科目:平均分为78分,最高分为95分,最低分为65分。

全班成绩相对较稳定,集中分布在70分~85分之间;- 物理科目:平均分为72分,最高分为85分,最低分为55分。

全班成绩较为集中,分布相对均匀,但低分较多;- 化学科目:平均分为76分,最高分为92分,最低分为65分。

成绩分布相对较稳定,集中在65分~80分之间。

2. 学生整体成绩分析:- 全班平均分为76分,标准差为8分,显示出一定的成绩差异性;- 全班优秀率为20%,及格率为90%,不及格率为10%。

三、分析和问题发现1. 问题一:数学科目的平均分和最低分较低,表明全班在数学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对薄弱,需要加强数学学习;2. 问题二:物理科目的成绩集中在较低分段,且最低分较低,说明全班物理学习存在较大问题,需要加强基础概念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升;3. 问题三:在英语科目中,成绩分布较为均匀,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的成绩较低,说明需要更加注重英语口语和听力的训练,提高整体英语水平;4. 问题四:全班成绩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显示出个别学生学习欠缺,或存在学习习惯和态度问题,需要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和引导。

四、改进措施1. 针对数学和物理科目,设置专项辅导课程,帮助学生补充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2. 对英语科目,增加听力和口语练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3. 针对成绩较差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措施,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计划、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4. 针对整体成绩差异较大的问题,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合作学习,共同提高整体学习水平。

高三化学的质量分析报告,1200字

高三化学的质量分析报告,1200字

高三化学的质量分析报告质量分析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析方法,它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来确定一个化合物的组成和其相对质量的比例。

本文将以高三化学的质量分析为主题,介绍质量分析的原理、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一、质量分析的原理质量分析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样品中不同组分的相对质量比例。

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化学反应式和相关物质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方法计量样品中不同化学元素或化合物的质量,以确定它们在样品中的含量和比例。

在质量分析过程中,常用到的实验方法包括滴定法、重量法、燃烧法等。

滴定法是通过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通过计算滴定剂的用量和反应方程中的摩尔比例来确定待测物质的相对含量。

重量法是通过测量样品的质量和反应物的质量变化来确定两者的质量比例关系。

燃烧法是通过将待测物质完全燃烧后分析生成物质的质量,从而确定待测物质的相对含量。

二、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待测物质按照实验要求制备样品。

样品制备的方法根据待测物质的性质和质量分析的目的而定,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 试剂准备: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溶液。

根据具体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溶液配制浓度。

3. 滴定操作:按照滴定法的操作步骤,将待测物质与滴定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并进行滴定操作。

记录滴定剂的用量和反应过程中的颜色变化。

4. 重量测量:按照重量法的操作步骤,将待测物质和反应物质分别称量,并记录质量变化。

5. 燃烧操作:将待测物质进行完全燃烧,并将生成物质收集起来。

称量收集到的生成物质的质量。

6.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结果计算样品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例,并进行结果分析。

三、结果分析通过质量分析实验得到的数据和结果,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定性分析中,根据化学反应的性质和实验证据,判断样品中存在的化学元素或化合物。

例如,在滴定法中,根据滴定剂的用量和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样品中可滴定物质的质量比例。

在定量分析中,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公式,计算样品中不同组分的相对含量和质量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质量分析
一、试卷考查的知识点:
本次试卷体现了测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并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及对化学实验操作与探究的能力。

选择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基本概念与离子共存、有机化学的同分异构体、离子平衡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电化学理论、实验原理与操作这七个方面的知识点。

综合题分别以化工工艺流程题、化学平衡综合题、有机化学实验题的形式呈现,考查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试卷难度及成绩分析:
本次试卷选择题难度稍大,而综合题则相对偏易,学生在选择题方面的失分较为严重,综合题上得分也不高。

年级理科平均分为44.3分,相对第一次模拟考试适当有所增加,但与其他学校相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还需继续努力提升。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答题的规范性上还是存在不足;考试时,学生存在
不按题目要求答题的现象,这点需要高度重视。

2、文字表达叙述不清楚准确,学生对于综合题中的文字叙述
题不能直击要点,缺少关键词。

3、基本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学生的知识体系混乱,没有清楚
的框架。

四、化学组后段复习策略:
1、后段复习重点还是基本理论的夯实与识记。

2、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精练。

3、强调心态的重要性,多鼓励学生,为学生讲解一些答题技
巧。

4、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复习,教师适当引导,给学
生充分的时间记忆并思考。

高三化学组
2016年04月1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