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场站与枢纽课程设计
铁路站场与枢纽区段站课程设计

@TONGJI UNIVERSITY^《站场与枢纽》项目设计报告项目名称K站比例尺图?成员学院(系)专业交通运输完成日期2010年12月 19日&、'第一章 原始资料分析及车站基本布置图选择 1. 列流图如下:乙甲10+20+4+310+20+4+310+20+4+310+20+4+32.确定车站配置图/1)车站类型的确定 双线横列式2)区段站各项设备相互位置的确定机务段、货场、车辆段位于站对右,站修所位与站对并 第二章 各项设备的设计和计算 1. 各项设备数量的确定 1)到发线数量列车换算对数:10×+20×1+4×2+3×2=39(对)$设置6条到发线 2)客运设备设计上、下行各1条到发线;由于一次上下车最大旅客数为600人,应设置地道 3)机车走行线机车线的数量及其设置位置,可参阅教科书。
每昼夜机车经过机车走行线的次数:20+4+3+20+4+3+2+2=58>36 应设置1条机车走行线 4)机待线;在站对左位置,即无机务段一端,采用尽头式,有效长为45m 5)机车出入段线机车每昼夜出入段次数:10+20+4×2+3×2+10+20+4×2+3×2+2×2+2×2×2=100>60应设置出、入段线各1条 6)调车线上行、下行、本站作业车停留线、其它车辆停留线各1条 设置4条调车线 7)牵出线 (有调列车每昼夜经牵出线调车次数:4+3+4+3+4+3+4+3=28>7 设置2条牵出线:左右两端各1条 2. 咽喉设计1 )按照平行进路的要求设计道岔右端:列车到、列车发、调车[或列车到(发)、机车出段、调车]左端:列车到、列车发、机车出(入)段、调车[或列车到(发)、机车出段、调车]2)在满足平等进路要求的基础上,绘制详图,到发线、调车线符合要求 4)检查必要的平行作业是否得到保证,渡线道岔的布置有无多余,修改后计算坐标 【5)计算咽喉长度、到发线有效长和车站全长 ①确定线间距离旅列+直通+区段+摘挂车场间及牵出线与其相邻线间距为m站内正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线路隔开布置,线间距未加宽②确定道岔辙叉号码及相邻道岔中心间的距离按书中要求确定各道岔号数查表确定相邻道岔中心间的距离③确定警冲标、出站信号机的位置|查表确定警冲标至道岔中心的距离查表确定出站信号机的位置,考虑辙叉号码、线路间距、曲线半径、道岔的顺向或逆向、有无轨道绝缘及信号机的基本宽度(380mm)等因素④确定个别线路连接尺寸平行错移,查表求解坐标值⑤计算车站咽喉的长度左端:右端:⑦确定车站全长L 全=l左咽+l效+l右咽=++850=<1950符合要求3. 车站比例尺平面图(比例尺1:1000)见附图(略去中部直线部分)第三章车站通过能力计算(1. 车站通过能力计算(到发线、咽喉及车站最终通过能力)(1)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利用率计算法)?3)计算到发线总占用时间T=n中t中+ n`中t`中+n解t解+n机t机+Σt固+Σt其他=2184任务书中没有提及部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在此省去4)计算到发线通过能力利用率K=(T-Σt固)/(1440M-Σt固)(1-r空)K1=K2=}5)计算到发线通过能力N ⅰ=nⅰ/K分别按方向别到发场别计算]到发线Ⅱ的通过能力:+++=列全站到发线的通过能力:+=列(2)车站咽喉通过能力的计算1)绘制咽喉区道岔分组图(详见附图)3)按方向别计算咽喉道岔组的通过能力A方向货物列车发车能力:N货发A=+=N接=+=列N发=+=列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次计算未对B端咽喉进行计算,但根据一般同类型车站的情况来看,咽喉区的受控点主要在机务段一端,因此,这样的求解方法是可以接受的,结果也是可以采信的。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设计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
2.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主要的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地理位置、发展历程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理解交通港站与枢纽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实际案例,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具有合理布局和功能的交通港站与枢纽。
3.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进行交通港站与枢纽的空间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交通港站与枢纽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热爱,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意识。
3.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团队合作意识,尊重他人意见,善于沟通交流。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理学科选修课程,以实践性、探究性为主要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具备一定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交通港站与枢纽基本概念- 港口、车站的定义与分类- 枢纽的概念及其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作用2. 我国主要交通港站与枢纽概况- 介绍国内外典型港口、车站的地理位置、发展历程及现状- 分析交通港站与枢纽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3. 交通港站与枢纽规划与设计- 探讨交通港站与枢纽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分析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教训4. 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实际案例分析-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交通港站与枢纽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从规划、设计、运营等方面分析案例的优势和不足5. 交通港站与枢纽优化与创新- 探讨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 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优化方案,提高交通港站与枢纽的运行效率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交通港站与枢纽基本概念第二课时:我国主要交通港站与枢纽概况第三课时:交通港站与枢纽规划与设计第四课时: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实际案例分析第五课时:交通港站与枢纽优化与创新教材章节:《地理》选修教材第三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内容列举:1.3.1 港口、车站与枢纽1.3.2 我国主要交通港站与枢纽1.3.3 交通港站与枢纽的规划与设计1.3.4 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实际案例分析1.3.5 交通港站与枢纽的优化与创新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系统地讲解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基本概念、规划与设计原则等理论知识,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城轨交通场站课程设计

城轨交通场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城市轨道交通场站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分类。
2. 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场站的设计原则和布局方法。
3. 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场站的技术参数及其对线路运营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场站的实际案例,提出优化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城市轨道交通场站布局。
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文字等形式,清晰表达场站设计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城市轨道交通场站规划与设计的兴趣,增强对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责任感。
2. 学生树立正确的交通规划观念,注重绿色出行,提高环保意识。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场站相关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规划、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能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场站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规划设计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为实现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城市轨道交通场站概述- 场站定义、功能及分类- 场站布局与城市规划的关系2. 城市轨道交通场站设计原则- 场站设计的基本原则- 场站布局方法与技巧3. 城市轨道交通场站技术参数- 场站主要技术参数及其影响- 技术参数在运营管理中的应用4. 城市轨道交通场站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场站案例分析- 案例启示与优化建议5. 城市轨道交通场站设计实践- 设计方法与步骤- 设计软件应用与技巧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具体如下:1. 城市轨道交通场站概述(1课时)2. 城市轨道交通场站设计原则(2课时)3. 城市轨道交通场站技术参数(1课时)4. 城市轨道交通场站案例分析(2课时)5. 城市轨道交通场站设计实践(3课时)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为学生讲解城市轨道交通场站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技术参数。
城市轨道交通场站与枢纽课程设计心得【模版】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场站课程设计说明书学校: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系:轨道交通分院运营管理专业场站名称:长春轻轨四号线北站指导教师: 李飞燕班级:yy1231234姓名:张云龙章节目录第一节设计车站简介 (03)第二节出入口设计....................................03---04 第三节站厅设计..........................................05--06 第四节站台设计.......................................06---07 第五节车站平面布局示意图 (07)注: 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分别附有CAD(dwg)图示,以供参考.一、设计车站简介.长春站北站出口一共有5个,目前对外开放了3个。
长春站北站一共分为地下三层:地下一层,目前还没有建筑,此处未来将建设购物以及娱乐等场所;地下二层为站台层,乘客可以在这层进行购票和问询;地下三层为站台层,乘客上下车都在这层。
轻轨四号线长春站北站的建设是配合着长春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进行的,即在长春站北站的地下二层可以按照指示标直达长春站南站,无需出站。
但目前由于长春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尚未完工,轻轨站的地下二层还不能直达长春站南站。
如图示结构:二、出入口设计1.出入口所在位置在辽宁路和凯旋路附近,靠近长白路火车站站,周围有凯旋路公交站点日客流量达43400人次,广泛吸引了大量客流。
车站出入口布置顺应了主客流的方向,与街道、地下街道、邻近公共建筑物相结合或连通,并且进行了统一的规划。
2.设于道路两侧的出入口平行或垂直于道路红线。
在出入口开向城市主干道的位置,设有一定面积的集散场地。
3.地下二层为站台层,乘客可以在这层进行购票和问询;地下三层为站台层,乘客上下车都在这层。
为了疏通大量客流分别在轻轨三号线北站等三个客流集中点设置了出入口,自动扶梯和楼梯数据如下:4. 出入口数量 5个,现今开放3个,宽度2.64m 。
城市轨道轨道课程设计

城市轨道轨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类、特点和功能。
2. 学生能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掌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 学生能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参数,如线路、车辆、信号系统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走向、站点布局及其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并进行初步的评估。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数据,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支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城市轨道交通知识,增强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交通事业发展的关注,培养社会责任感。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城市轨道交通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绿色出行等方面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设计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教师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及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作用2.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参数- 线路走向、站点布局及其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车辆类型、性能及其运行原理- 信号系统及其作用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线路走向和站点布局的设计要点- 简单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实例分析4.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影响-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交通、经济、环境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调与优化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和安排。
城市轨道站场与枢纽设计安排

第四周
整周
1.ATC系统学习
2.客流量调查
3.列车时刻表绘制
----
第五周
整周
系统学习
2.客流量调查
3.列车时刻表绘制
----
2014年12月21日
汽车与交通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系
《城轨11级站场与枢纽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及其任务备忘表
负责教师:孟亚东、王旭龙
时间安排
时间细分
计划
备注
第一周
周一至周四
下瓦房车站实地调研
不固定教室
下瓦房站实地测绘
周四至周五
CAD软件学习
汽车学院412
第二周
整周
设计计算与草图绘制
教师指导完成
汽车学院412
第三周
整周
CAD绘制车站平面图
教师指导完成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课程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8071135学时数:90 学分:5先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铁道概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维护与管理》等。
后续课程:《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礼仪》、《高速动车组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顶岗实习等。
二、课程性质该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学校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为培养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服务,在前续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铁道概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维护与管理》等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总体组成,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为学生后续课程《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礼仪》、《高速动车组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顶岗实习等课程学习打下高度相关的基础,为学生在以后工作中提供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面的必要知识。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是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程所面向的职业岗位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检修员、维护员等,主要从事城轨交通线路设备检修、维护、调试等工作。
根据职业岗位分析,确定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遵循系统化原则,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篇、线网篇、车站设置与布局、配线设计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五个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城轨线路的组成和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操作检修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专题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专题学习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活动任务,比如土建工程,线网规划等构建相关理论知识,逐层深入,全面讲线路与站场相关知识。
本课程遵循系统化原则,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篇、线网篇、车站设置与布局、配线设计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五个部分。
城轨交通场站课程设计

城轨交通场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场站的基本概念、功能布局及类型特点;2. 使学生了解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场站规划与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3. 引导学生掌握场站设施设备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运营管理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场站布局的能力;2. 提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场站规划与建设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场站规划与建设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城市发展的情感;2. 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出行、环保低碳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地理学科,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场站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城市交通问题感兴趣,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性、探究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场站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城市轨道交通场站基本概念:场站的定义、功能、分类及特点;2. 场站布局与规划: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场站布局的原则、方法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3. 场站设施设备:介绍场站的主要设施设备及其功能、原理;4. 场站运营管理:探讨场站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当地城市轨道交通场站的布局、设施设备等。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第一节:城市轨道交通场站基本概念(1课时)2. 第二节:场站布局与规划(2课时)3. 第三节:场站设施设备(1课时)4. 第四节:场站运营管理(1课时)5. 第五节:实践活动(2课时)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1. 第二章第三节:城市轨道交通场站的基本概念、功能与分类;2. 第二章第四节:场站布局与规划原则、方法;3. 第二章第五节:场站设施设备介绍;4. 第二章第六节:场站运营管理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场站课程
设计说明书
学校: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轨道交通分院运营管理专业
场站名称:长春轻轨四号线北站
指导教师:李飞燕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 yy1231234 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张云龙 _______________
章节目录
第一节设计车站简介 (03)
第二节出入口设计............................ 03---04
第三节站厅设计................................. 05--06
第四节站台设计.............................. 06---07
第五节车站平面布局示意图 (07)
注: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分别附有CAD(dwg)图示, 以供参考.
一、设计车站简介.
长春站北站出口一共有5个,目前对外开放了3个。
长春站北站一共分为地下三层:地下一层,目前还没有建筑,此处未来将建设购物以及娱乐等场所;地下二层为站台层,乘客可以在这层进行购票和问询;地下三层为站台层,乘客上下车都在这层。
轻轨四号线长春站北站的建设是配合着长春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进行的,即在长春站北站的地下二层可以按照指示标直达长春站南站,无需出站。
但目前由于长春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尚未完工,轻轨站的地下二层还不能直达长春站南站。
如图示结构:
1、出入口设计
1. 出入口所在位置在辽宁路和凯旋路附近,靠近长白路火车站站,周围有凯旋路公交站点日客流量达43400人次,广泛吸引了大量客流。
车站出入口布置顺应了主客流的方向,与街道、地下街道、邻近公共建筑物相结合或连通,并且进行了统一的规划。
2. 设于道路两侧的出入口平行或垂直于道路红线。
在出入口开向城市主干道的位置,设有一定面积的集散场地。
3. 地下二层为站台层,乘客可以在这层进行购票和问询;地下三层为站台层,乘客上下车都在这层。
为了疏通大量客流分别
在轻轨三号线北站等三个客流集中点设置了出入口,自动扶梯和楼梯数据如下:
4. 出入口数量5个,现今开放3个,宽度2.64m
Mab n
B n
=43400*1.4T.25/9600*3=2.64m CN
Bn-出入楼梯宽度,n出入口序号
M-车站高峰小时客流量
a-超高峰系数,(1.2-1.4)
bn-出入口客流不均匀系数,(1.1-1.25)
C-楼梯通过能力
N-出入口数量
兴
华岛
渋河公园
no
圏
快春市
AHKS 0充复路立交梆
三、站厅设计(附CAD 图)
站厅的作用是将进站上车乘客迅速
,安全,方便地引导到站台
乘车,或是将下车出战的乘客引导至车站出入口
,离开车站•对乘
客来说,站厅是上,下车的过渡空间,乘客一般要在站厅内办理售 检票手续,因此,站厅内需要设置售票,检票,问询等为乘客服务 的各种设施.同时站厅层内设有运营设备,管理用房和升降设施 起到组织和分配人流的作用
1•站厅设置
站厅的位置与车站埋深,集散情况,所处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站厅设计的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车站使用效果及站内
的管理和秩序•站厅的布置与车站类型.站台形式及布置关系 密切.
—•■长香站一
3
卽悦甘圮广场皿
河东貓
严夷地齣恂公铉a
血松苑宾馆
*盲科皆败馬
輩-铁北四圖
万 itrtfi W
a. 站厅位于车站上层或下层这种布置方式常用于客流量很
大的地下或高架车站.(轻轨四号线长春站北站采用)
2. 付费区和非付费区设置
站厅设计时, 按照车站运营和合理组织客流的需要, 一般将站厅划分付费区和非付费区两大区域. 其中付费区是指乘客需经购票, 检票后方进入的区; 非付费区也称免费区或公用区, 乘客可以在本区自由同行.
付费区内设有通往站台层的楼梯,自动扶梯, 补票处, 在换乘车站.还设有通向另一车站的换乘通道.
非付费区内设有售票,问询公用电话等, 必要时,可曾设金融邮电,服务业等机构. 其中.售票口和自动售票机设置与站内客流路线组织, 出入口位置, 楼梯及自动扶梯的布置有密切关系. 一般在客流路径一侧沿客流进站方向排列, 布设在便于购票, 比较宽敞的地方, 尽量减少与客流路线的交叉和干扰.
3. 进, 出站检票口应分为设在付费去与非付费区之间分界线上且应垂直于客流方向. 为了分散进, 出站客流, 避免相互干扰, 通常进站检票口布置在站厅至站台的客流流线一侧; 出战检票口布置在站台至站厅层客流流线一侧, 宜靠近出入口. 检票口处设监票厅,便于对乘客进行监督和协助. 需要补票的乘客可到设在付费区内的补票处办理补票手续.
4. 站厅面积一般除考虑正常所需购票,检票及通行面积外,还需考虑乘客
的短暂停留,聚集及特殊情况下的紧急疏散,留有
适当富于空间
5. 站厅内车站用房应当集中设置,以便于联系管理,与乘客有联系的房间
如售票问询站长室公安室等应面向或临近非付费区。
图示依据:轻轨四号线长春北站是客流量的巨大集散点,楼
梯和出入口宽度为2.64米,满足了实际需要。
付费区和非付费区由闸机和栏杆隔开。
车站用房联系密切,安全布置有序。
售票口和自动售票机应在客流路径一侧沿客流进站方向排列,布设在便于购票比较宽敞的地方,尽量减少与客流路线的交叉和干扰。
进、出站检票口应分设在付费区和非付费区之间的分界线上,且应垂直于客流方向。
站厅还需考虑乘客的短暂停留、聚集及特殊情况下的紧急疏散,留有适当富余空间。
车站管理.辅助用房面积参考表
车站设备用房:环控机房,通信室,照明室等设备用房参考面积见图纸.
车站用房宜集中设置。
图例如下
四、站台设计(附CAD 图)
即候车的场所.站.它一般分为两种即岛式站台和侧式站台
1. 站台长度
站台长度分为站台计算长度和站台总长度两种•站台计算长度是指远 期列车编组总长度加上列车停站时误差距离(附加距离).站台总长度 是指每侧站台的总长度,是站台计算长度加上站台层两端车站用房长 度,由房间布置的位置以及需要由站台进入房门的位置而定 .站台长
度计算公式丄=1*n+l '
式中:| ---- 单节车辆长度(钩中心至钩中心距离)(m );
n -----
车辆编组数; 列车停站误差距离
站台一般布设有楼梯和自动扶梯以及站内用房
,是供乘客上下车
标 志
列 车 车 厢
车站 出入 口
隹 售 检 票 票
票
广 播
车站控制室
运营设备
生活辅助用房
检 查
2. 站台宽度
站台宽度主要依据车站远期预测高峰小时客流量 , 列车对数 , 结构横断面形式 , 站台形式 , 站房布置楼梯及自动扶梯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 超高峰系数 1.2---1.4)
岛式站台 , 楼梯及自动扶梯沿站台中间纵向布置 , 两侧布设侧站台. 面积要大于预测值 .
侧式站台 , 楼梯及自动扶梯 , 车站用房均可布置在站台计算长度范围以外 . 其宽度应满足乘客上 , 下车, 候车及进出站通路所需面积要求.
单拱结构车站 , 由于站内不设立柱 , 站台宽度不考虑柱宽度 . 矩形站台除外 . 计算方法如下 :
侧式站台宽度 : B1=(M*W/L)+a
式中 : B1: 侧式站台宽度 (m);
M: 超高峰小时单向列车上下车人数 ;
W:人流密度,(m*m/人)
L:站台计算长度(m)=L*n+L1(C型车)
a: 站台安全防护高度 (m) 0.45
岛式站台宽度 : B2=2B1+C+D
式中: B2: 岛式站台宽度 (m)
B1:侧式站台宽度(m)
C:柱宽(m)
D: 楼梯, 自动扶梯 (m)
例:轻轨四号(C 型车)线长春北站站台为侧式站台:B1=(5573*0.75/ 154)+0.45=27.64m
3. 站台高度
站台高度是指线路走行轨顶面至站台地面的高度. 其确定的主要依据是车厢地板面距轨顶面的高度而定, 高度选择需要与车型相匹配. 设计高度一般低于车厢地板面50—100mm.
车站站台应考虑排水要求, 横断面设1%的坡度.
4. 站台边缘与车辆外边距离站台有效使用长度范围内的站台边缘与车辆外边(活塞拉门开启时门外边)之间的距离,在直线段应为80---100mm, 在曲线短不宜大于140m m特殊情况下不得大于180mm).
五、车站平面布局示意图
附CAD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