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借鉴】《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

合集下载

周末实践活动——走进家乡——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周末实践活动——走进家乡——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周末实践活动——走进家乡——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本次周末实践活动的主题是“走进家乡”,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强化爱家、爱乡的意识。

本次活动以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展现了家乡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感悟,体验中增长。

以下是针对本次活动的教案及实践心得。

I. 教案1.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文化、风俗和自然风貌,了解家乡的历史、传统文化、名胜古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 活动内容(1)实地走访家乡文化、风俗和自然景观家乡文化:走访桃花源村的古建筑、书院、祠堂、村史馆等,了解家乡传统文化。

家乡风俗:走访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各种节日的庆祝活动,感受浓郁的民俗风情。

家乡自然景观:走访绿荫公园、池塘、河流等自然景观,体验家乡自然美景。

(2)调查研究家乡特产和名胜古迹家乡特产: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的土特产和地方美食,让学生更加认识自己的家乡,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

家乡名胜古迹:通过走访探险,了解当地的名胜古迹,让学生在感受风景的同时,感受到家乡文化的深厚底蕴。

(3)文艺表演和文化展示开展文艺表演和文化展示,让学生通过课堂之外的方式,展示自己了解的家乡文化、彰显他们的艺术才能。

3. 活动步骤(1)分组交流将学生随机分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家乡文化、风俗、自然景观等方面的了解程度进行交流并相互补充。

(2)实地考察将分好组的学生带到实地进行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家乡的文化、风俗和自然景观,调查研究家乡的特产和名胜古迹。

(3)文艺表演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凭借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对阅读、话剧、歌舞等方面的掌握,挖掘和展示家乡文化内涵,让文艺表演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知识和才艺的舞台。

(4)结语对学生进行总结,强调本次活动的目的以及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掌握的知识、经历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家乡、了解家乡并树立对家乡的责任和归属感。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三年级-通用版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三年级-通用版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三年级-通用版教学内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以“走进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题,围绕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

教学难点:1.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应用到实际活动中。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活动道具、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2. 学生准备:活动记录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综合实践活动的场景,引导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和体验,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

二、主题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与发现”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

2. 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激发学生继续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

板书设计:走进综合实践活动一、导入二、主题活动1. 观察与发现2. 动手操作3. 成果展示与交流三、总结与反思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本次活动,撰写一篇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日记。

2. 家长参与孩子的实践活动,给予孩子指导和鼓励。

小学生《走进秋天》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小学生《走进秋天》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小学生《走进秋天》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活动目的:1、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大自然的美。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3、拓展学生知识。

活动重点:让学生体会、发现大自然的美。

活动难点:学生创作是本课难点活动课时:一课时(活动准备:老师准备课件、录音机。

学生准备画笔、各种叶子白纸、胶水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课件)(无电化教学条件可选择一副关于秋天的画代替课件)师:同学们,请看显示屏上的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季),你们喜欢秋天吗?你喜欢秋天的什么?生:我喜欢秋天的碧空。

生:我喜欢秋天的阳光。

生:我喜欢秋天的果园。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天。

(板书课题)(此环节大约1——2分钟)主持人台前开始组织各小组汇报主持人:秋天的云、天空、树木、果园、山岗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各自的美,同学们你们要怎样来表达你对秋天的喜爱呢?下面就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秋天的美吧!一、朗诵组:同学们,我们组想朗诵一首诗来赞美秋天。

秋,是一个深沉的名字件夹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是一个黄色的梦想因为秋,落叶而变的伟大因为秋,一切而变的现实因为秋,激情起现实梦想因为秋,所以秋是红色的所以秋,是热情的所以秋,是客观的所以秋,是宏伟的所以秋,是友谊的朋友,让我们携起青春,歌唱秋天吧1、赞美秋天秋天是甘美的酒、壮丽的诗、动人的歌;秋天是绚丽的彩云、美的画意、情的诉说;有人爱春天,那是因为她花如海、柳如烟;有人爱夏天,那是因为她生机勃勃、绿如墨染;有人爱冬天,那是因为她冰封雪漫、气象万千;而我对秋天独有钟情,衷心赞美。

我爱秋天,是因为秋天的色彩丰富,让人向往,令人陶醉。

她没有春的绚丽,给人的却是那份满天落叶的浪漫和几分收获的喜悦;她没有夏的火热,却有夏的热烈;她没有冬的冷酷,却有冬的坦荡。

我爱秋天,是因为秋天是大自然色调的真实展现。

冬春以白、绿为主,虽清新淡雅却不乏单调;夏季虽是五彩缤纷,但毕竟只是花的海洋。

惟独秋季,果实成熟,火一般的高粱穗,把大地染得鲜红;黄澄澄的稻谷,使田野洒满金色;雪白的棉花瓣,汇成白色的海洋;那赤色的枫叶,犹如血染的风采……我爱秋天,还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的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处处散发出努力和回报的温馨,透过喜悦和温馨,总能体会到这背后的艰辛和汗水,让丰收更有韵味。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优秀10篇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优秀10篇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优秀10篇引领学生入境,回味“成茶”的过程。

篇一1、指名学生说说茶叶的“成茶”过程。

2、教师小结。

(种植、采摘、杀青、揉捻、焙干)3、按顺序重点讲述采摘、焙茶。

(1)出示采茶图、焙茶图。

(3)表情感。

(你想对家乡的这些茶人说些什么?)小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正是这些家乡的茶农,用他们的艰苦炮制了茶的醇香。

其实,家乡陆郎的绿茶不仅胜在她的色、香、味、形上,她还有许多保健的功效。

让我们在这声声古朴的乐声中品茗,让我们了解茶的功效,让我们“饮水思源”,让我们向家乡的这些茶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板书:我爱。

教学难点:篇二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相关知识。

活动时长:4课时第一课时观察茶叶,学生感言。

篇三1、教师出示茶叶片(新鲜)。

引导学生从它的形状、色泽等方面谈。

2、教师出示成品茶(一粒),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表达。

3、突出两者之间的对比。

(让学生感受到不易与艰辛。

)教师总结:是啊,从一片片嫩绿的叶儿到制成蜷曲成螺的成品,其中要经历多少艰辛的劳动和复杂的工序。

这其间,饱含着多少茶农的汗水呀!学种茶树,初步掌握茶树的栽培技术。

篇四听农技师介绍茶场的两个茶树品种,学生观察两种茶树各有什么特点,制出来的茶叶各有什么特点。

(都是楮叶种,灌木型,树姿半开展,芽叶黄绿,白毫中等,发芽密度大,整齐,产量高,持嫩性强,内含物丰富,是优质绿茶品种。

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发芽期中生偏晚,适宜品种搭配和机采。

场内的品种一种是大楮叶,一种是小楮叶。

)学生询问茶树的生长特点(气候、温度、水分、土壤等)。

如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度,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

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第一课三八节的祝福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和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2、学会制作贺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美术等学科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精神,使学生体验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身边的科学1.1 走进科学实验室1.2 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2.第二章:生活中的数学2.1 购物中的数学2.2 旅行中的数学3.第三章:我与环境3.1 环保小卫士3.2 垃圾分类与回收4.第四章:我们的传统节日4.1 春节4.2 中秋节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数学、环保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交流等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数学、环保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购物、旅行中的数学计算。

垃圾分类与回收的实际操作。

2. 教学重点:科学、数学、环保和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

实践活动中合作、探究、交流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购物清单、地图、环保宣传材料、传统节日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计算器、画图工具、垃圾分类箱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设计具有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清晰、系统。

2. 采用图表、图片等形式,增加趣味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科学实验报告、购物清单计算、环保宣传画、传统节日手抄报等。

2. 答案: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数学、环保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竞赛、活动。

重庆版综合实践三上主题活动一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重庆版综合实践三上主题活动一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重庆版综合实践三上主题活动一《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是重庆版综合实践三上主题活动一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概念、类型及意义,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特点、类型以及开展方式等,同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经验,但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相对较为模糊,对活动的类型和开展方式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总结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活动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概念、类型及意义,掌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和特点。

2.综合实践活动的类型和开展方式。

3.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和类型。

2.准备实践活动的场地和器材,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3.设计好讨论问题和实践活动方案,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目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5分钟时间,向学生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和类型,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总结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教案背景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各种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教案旨在设计一场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为一项小型机械装置的设计与制作任务。

在本次活动中,学生将分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型机械装置,要求装置能够完成指定的功能,并且注重创新与实用性。

四、教学过程1. 活动准备教师事先准备好所需材料和工具,并对活动要求和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2. 分组组建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将学生分组,每组4-6人,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指导老师。

3. 设计规划每个小组根据活动要求,进行装置的设计和规划。

要求学生在设计中注重创新和实用性,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4. 材料选择与购买在设计规划确定后,小组成员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购买或准备。

5. 制作过程小组成员根据设计规划和所购买的材料,开始制作机械装置。

指导老师在制作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6. 装置调试制作完成后,小组成员进行装置的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功能的实现。

7. 演示展示每个小组在完成装置调试后,进行演示展示。

学生可以展示他们的设计理念、制作过程和机械装置的功能。

8. 总结评估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评估。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和困难,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五、教学评价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1.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度和主动性;2.评价学生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创新和实用性;3.考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和沟通中的表现。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走近综合实践活动教案3篇

走近综合实践活动教案3篇

走近综合实践活动教案3篇Approaching the teaching plan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 vities走近综合实践活动教案3篇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走近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篇章2:走近综合实践活动教案3、篇章3:走近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章1:走近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指导思想继续坚持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在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中强化“研究、指导、服务”的教研职能,形成高效的教研机制,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层次和水平。

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精神,促进学校与教师进一步形成课程意识,大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以校本教研为基础,以教师成长为根本,着力研究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课程开发的多样性,综合实践活动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着眼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优化课程结构,规范课程开发,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

二、预期目标立足课程改革,基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核心,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为重点,稳定有序的推进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1、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督促与管理引导学校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对课程的本质和价值有正确理解,避免人为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解为4门具体课程来开设或用学科性的课程或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来分割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等现象发生,确保教学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

2、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发校本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部条件的总和,是课程得以呈现的基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参考文档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教材分析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是本册书第一部分,主要是为学生如何更好组织,展开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一些具体的意见,建议和补充资料。

本部分可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先带领学生走进综合实践活动,从概念上来认识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如何进行,以及其深刻意义。

第二课时通过对节能灯的调查研究去加深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怎么做,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四、教学用具
(一)多功能教学设备
(二)节能灯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比如学习上的困扰。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综合实践活动,尝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吧!
(二)准备研究的问题。

1.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是初中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2.综合实践活动如何进行?
(1)步骤一:确定活动主题
(2)步骤二:制定活动方案
(3)步骤三:组织实施活动
(4)步骤四:活动成果展示
(三).开展实践活动的例子
1.确定活动主题:“神灯战队”通过二次讨论并且对研究问题进行拆分之后,得出主题为节能灯的调查研究。

2.制定活动方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之前,“神灯战队”先制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分别列出了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组内分工,活动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法,预期成果以及表现形式等。

3.组织实施活动:
(1)活动一:通过图书馆查阅书刊,上网搜索等去收集资料。

(2)活动二: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然后开展调查并分析问卷调查。

(3)活动三:“神灯战队”走进灯饰专卖店和居民家里进行采访。

(4)活动四:通过对白炽灯的温度和亮度进行测试,得出节能灯比白炽灯更节约电能的实验结果。

4.活动成果展示:“神灯战队”通过手抄报以及开演讲会的形式展示了他们的成果。

2018年3月7日
优质参考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