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1 基本概念、基本元素

合集下载

平面构成的定义

平面构成的定义

平面构成的定义平面构成是指在平面上通过各种元素组合形成的图形或形态。

这些元素可以是点、线、面等,通过它们的相互组合、重复与变换,形成了各种丰富的图案和造型。

平面构成是构图学中重要的概念,它对于设计、绘画、摄影等艺术领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在平面构成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元素:1.1 点点是平面上最基本的图形元素,它无大小、无形状,只有位置坐标。

点可以作为构图的基准,标记出平面上的一些重要位置或关键点。

1.2 线线是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点组成的,具有长度和方向。

线可以是直线、曲线、折线等形状,它们在平面构成中起着连接、分割、界定等作用。

1.3 面面指平面上的一个二维空间区域,它由一组连续且相邻的线段组成。

面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状,如矩形、三角形、圆形等,也可以是复杂的非凸多边形。

2. 平面构成的原则和技巧平面构成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基本元素排列在平面上,它还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技巧,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2.1 对称性对称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沿某条轴线或中心点进行镜像重复排列所形成的平衡效果。

对称性可以将平面构图分为左右对称、上下对称、中心对称等多种形式,给人以稳定、平衡的感觉。

2.2 平衡性平衡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达到均衡的状态。

平衡性可以是对称平衡,也可以是不对称平衡,它可以通过调整元素的大小、形状、位置等来实现。

2.3 重复性重复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以一定的规律进行重复排列,形成一种连续、有序的效果。

重复可以是线性重复、放射性重复、斜交重复等多种形式,它可以增强平面构图的统一感和连贯感。

2.4 对比性对比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通过大小、形状、颜色、明暗等方面的对比来产生鲜明的差异。

对比性可以强化图形的层次感和重要性。

2.5 留白留白是指平面上的空白区域,它可以是未被填充或装饰的部分。

合理的留白可以帮助平面构图更加简洁、清晰,使观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3. 平面构成的应用平面构成广泛应用于设计、艺术等领域,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1.点:点是平面上最基本的元素,其不占据空间,只有位置的概念。

点通常用小圆圈表示,用于表示空间中的一个位置,也可以用坐标表示,如(x,y)。

2.线: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直线,它是没有厚度和宽度的,可以是直线、曲线、直线段、射线等形式。

线具有长度、方向和位置等属性,可以用来连接两个点或表示移动的路径。

3.面:面是由多个点和线构成的二维平面形状,它具有面积、形状和位置的概念。

面通常是一个封闭的区域,可以有直角、锐角、钝角等形状,如矩形、圆形、三角形等。

4.形状:形状是由点和线构成的封闭区域,其内部面积称为形状的内部,外部区域称为形状的外部。

形状可以有直角、钝角、锐角等形状,如矩形、圆形、三角形等。

形状还可以通过几何变换进行平移、旋转、缩放等操作。

5.图形:图形是由多个点、线和面构成的复杂形状,可以包括多个形状的组合或交叉。

图形可以是平面中的任意形状,可以具有对称性、变换性和规则性等特点。

图形的特征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和描述。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在几何学和图形学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是构成平面几何学的基础。

这些基本元素可以用于描述和计算平面中的各种几何关系,如距离、角度、面积等。

在图形学中,这些基本元素可以用于绘制和呈现平面图形,如计算机图形、艺术作品等。

总结起来,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包括点、线、面、形状和图形等。

这些基本元素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属性,可以用于描述和计算平面中的几何关系。

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平面空间。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要素 及其构成的展开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要素及其构成的展开
(一)造型要素——点
1.点的概念:在造型艺术上,点为了看得见,从视觉角度理解, 点除了 有位置,还必须有大小和各种形状。所以造型艺术上的点是看得见、有 位置、有形状、有大小的造型元素。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要素及其构成的展开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形式
(一)基本型与骨骼
5.骨骼的分类: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形式
(一)基本型与骨骼
5.骨骼的分类: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形式
(一)基本型与骨骼
5.骨骼的分类: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形式
(一)基本型与骨骼
6.骨骼的变化:
①整齐的骨骼(包括单一骨骼和复合骨骼)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形式
(一)基本型与骨骼
(一)造型要素——点
2.点的特性: ①点的大小与外形 当一个形与其周围的形相比相对较小时,它就可以看成是一个点。 点的形状:规则点和不规则点。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要素及其构成的展开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要素及其构成的展开
(一)造型要素——点
2.点的特性: ②点的视觉及心理反应 点的外形不同,给人的视觉及心理的反应也不同。 当两个点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时,一种情况是相同大小的两点,使视线 当画面上只有一个点出现时,我们的视线会全部集中于此点上。 另一种情况是,不同大小的两点,使视线首先放到大点上,然后在移向 当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点存在时,就可能感觉成一个虚面,点越多、其 从其中的一点开始,然后再移向另外一点,最后在两点间来回反复移动。 小点。 间隔越短,“面”的感觉就会越强。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

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

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是设计和艺术创作中的基础概念,它们通过组合和排列形成各种图案和布局。

以下是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
1. 点(Point):是平面上最基本的元素,是不具有方向和大小的单一位置。

点的重复和排列可以形成线条和图案。

2. 线(Line):由一系列连接的点构成,具有长度和方向。

线可以是直的、曲的、粗的或细的,是构建形状和结构的基础。

3. 形状(Shape):是由线条、点或其他形状组合而成的封闭区域。

形状可以是几何形状(如圆形、矩形)或自由形状(如不规则轮廓),是构建图案和图像的主要元素。

4. 面(Plane):是由形状封闭的区域,具有宽度和高度。

在设计中,面可以被填充或采用不同的纹理和颜色,形成更为复杂的图案和结构。

5. 色彩(Color):是平面构成中的重要元素,可以通过调整颜色的亮度、饱和度和色相来实现对设计的影响。

色彩可以用于引导视线、传达情感和营造氛围。

6. 纹理(Texture):是表面质感的表达,可以是平滑的、粗糙的、光滑的等。

纹理通过对比和变化,增强设计的视觉效果。

7. 空间(Space):是平面构成的三维表达,通过布局和排列元素在平面上的位置,营造出深度和层次感。

正、负空间的合理运用对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基本造型元素在设计中相互作用,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排列形成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设计师和艺术家可以通过熟练地运用这些元素,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表现力的作品。

平面构成 教案

平面构成 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教案:平面构成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6课《平面构成》。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包括点、线、面、色彩、形状等,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平面构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理解点、线、面在平面构成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平面构成的知识,进行创意设计,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学会运用点、线、面进行创意设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平面构成的知识,进行创意设计,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材、示范作品。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平面构成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平面构成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包括点、线、面、色彩、形状等。

2. 教师通过示范作品,讲解点、线、面在平面构成中的重要作用。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平面构成练习,让学生运用点、线、面进行创意设计。

2.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2. 教师提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平面构成创作。

板书设计:平面构成基本概念:点、线、面、色彩、形状基本要素:点、线、面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点、线、面进行创意设计,创作一幅平面构成作品。

2. 作业要求:充分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个性的平面构成作品。

3. 作业答案:无固定答案,注重学生的创意和表现力。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平面构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平面构成教学工作计划

平面构成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有深入的了解。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平面构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2)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重复、对比、对称、节奏、平衡、层次、比例、尺度等(3)平面构成的分类:图案构成、图形构成、文字构成、色彩构成等2. 平面构成的应用技巧(1)图案构成: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图案的组合与变化等(2)图形构成:图形的创意与表现、图形的变形与组合等(3)文字构成:文字的设计与排版、文字的创意与表现等(4)色彩构成: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搭配与应用等3. 平面构成的实际应用(1)广告设计(2)海报设计(3)包装设计(4)室内设计(5)环境艺术设计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的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平面构成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平面构成的设计方案。

5. 网络资源法: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第3-4周: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和分类。

3. 第5-6周:讲解图案构成、图形构成、文字构成、色彩构成等。

4. 第7-8周:讲解平面构成的应用技巧。

5. 第9-10周:进行平面构成设计实践,学生分组完成设计项目。

6. 第11-12周:进行设计项目评审,总结教学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的设计作品质量、创意程度等。

3. 设计实践: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4. 学生反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等。

平面构成知识点归纳总结

平面构成知识点归纳总结

平面构成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1. 平面构成的定义平面构成是指在二维空间中,通过点、线、面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图形。

平面构成是图形设计和美术创作中的基本要素之一,通过对平面构成的理解和运用,可以创作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2.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点、线、面等几何元素,同时还包括了色彩、形状、质地等艺术元素。

这些基本要素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和变化,构成各种各样的平面构成形式。

3. 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平面的排列、平面的重复、平面的组合、平面的变形、平面的对比等多种形式。

通过这些表现形式,平面构成可以表现出多样的美学效果。

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1. 对称原则对称是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之一,可以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形式。

对称的运用可以使图形显得稳定和均衡,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2. 节奏原则节奏是指图形元素在平面上的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

通过节奏的运用,可以增强图形的动感和韵律感,使艺术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3. 平衡原则平衡是指图形元素在平面上的分布均匀和组合协调,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平衡的运用可以使图形看起来稳定,避免了单调和杂乱的感觉。

4. 重复原则重复是指图形元素在平面上的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

通过重复的运用,可以增加图形的统一感和整体性,使艺术作品更加连贯和一致。

5. 色彩对比原则色彩对比是指不同色彩在平面上的对比和搭配。

通过色彩对比的运用,可以增加图形的鲜明度和对比度,使艺术作品更加饱满和生动。

6. 空间视差原则空间视差是指在二维平面上通过透视、比例等手段表现出的三维空间感。

通过空间视差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7. 素描构图原则素描构图是指在平面上通过线条的表现和排列,创造出形象和结构的构图方式。

通过素描构图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准确和生动。

三、平面构成的艺术运用1. 平面构成的作用平面构成在图形设计和美术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重复、对比等手段,使图形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了作品的视觉吸引力。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

线的性格,一般来讲:直线表示静;曲 线表示动;曲折线有不安定的感觉。
1、直线:是男性的象征。具有简洁明了、直 率的性格。它能表现出一种力量的美。
⑴粗直线:表现强力、钝重、粗笨; ⑵细直线:表现秀气、锐敏、神经质; ⑶锯状直线:有焦虑、不安定的感觉;
从线的方向来说,不同方向的直线,会反 映出不同的感情性格。
• 把立体的形象、繁复的形 象作单纯平面的剪影形式 的概括。大胆地摒弃了形 象的刻画,用高度概括简 化的手法,表达了形象的 特征,使人一目了然,心 领神会。
3、人造形的面
• 将人们创造出来的各 种物体,以面的形式 表现出来。
• 使复杂的形象变得黑 白分明、整齐统一, 节省了观者无目的性 的视觉移动,达到了 把准确的意念和信息 迅速传达给观者的效 果。
在人们的心目中,最理想的点是圆形的——简单、无方向性、无棱角。 但其它很多规则与不规则的形体,在一定的情况下,也会被认为是“点”。 在中国画技法中有“远点树、近点苔”的表现方法。在这里,“树”和“苔”
都是用点来表现,但由于点的环境不同,所表现的对象也就随之改变了。
二、点的性质和作用:
• 点是力的中心。当画面中只有一个点时,人们的视线就会集中在这个点上。 因此,点在画面的空间中,具有张力作用。它在人们的心理上,有一种扩张 感。
4、偶然形的面
• 用自由喷洒、点滴、 火烧等方法来制作一 些预料不到的、偶然 间形成的面。
2、粗细变化的线
• 将粗细不同的线进行 基本等距的排列,这 时,较粗的线条明显 给人以靠近、实在的 感觉;而细线则表现 出远而虚的形态。
• 所以,粗细线的排列 变化也能塑造一种虚 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粗细变化的线(图例)
3、疏密变化的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或者,由于周围点的大小不同,就使得处于中间的 相同的两个点产生大小不同的感觉。如下图所示。
.
等点构成
• 点的形状、 大小一致的 构成方式。
.
差点构成
大小、形状 不同的点的 构成方式。
.
网点构成
点作不同的 排列和多种 次序变化, 产生明暗调 子的构成方 式。
.
构成作品
.
点的运用
小点到大点的排列形成形 成线和远近感
.
(三)线的组合排列
3、线如不同距离间隔排列,或线的粗线变化, 将会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右图) 4、线的形状不同的等距离排列,将会产生凹 凸效果。(下图)
平面构成
1 基本概念、基本元素
.
课程介绍
构成设计——构成就是组合、组装的意思,“构成”
一词来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人们开始重视内部结 构的讨论。在雕塑、建筑、绘画等方面也相继出现构成主 义风格。
从理性的二维、三维和色彩的不同角度去研究造型的基本 规律和基本特征,研究平面的、空间的、色彩的组合和构 成方式。
构成作品的核心要求——美
和谐——美感的基础
.
三大构成设计
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
.
第一部分 平面构成
.
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论
一、什么是平面构成?
• 平面(graphic):只在高、宽二维上研究的图形统称为平面。
• 构成(composition):辞海里有构造、解构、组合之意。
平面构成是利用点线面等视觉元 素在二维的平面上,按照美的法 则,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 合,进而创造出适合设计领域的 形式美学形象。它是以理性和逻 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 形象之间的排列方法的,是理性 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
• 自由曲线是徒手画的一种自然的延伸,自由而富有 弹性,具有很浓的人情味。
.
• 5、线的错觉
• 灵活的运用线的错觉,可以使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 效果。但有时也要避免由错觉所产生的不良效果。
• 平行线在不同的附加物的影响下,显得不平行。
.
• 直线在不同附加物的影响下,呈现弧线形状。 • 同等长度的两条直线,由于它们的两端的形状
.
.
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
巴比松画派——卢梭,《橡树.林》(又《阿普勒蒙的橡树》), 1855,布上油画,64×100cm,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
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
印象主义 莫奈 日出·印象
.
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
《大碗岛的星期日新下印午象, 1画88派4(– 点18彩86派》)
.
修拉,马戏团
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
卡纸、 全开纸、 和纸、 描图纸等
拷贝纸、 玻璃纸、 玻璃胶带、 封箱胶带等
其他
模型纸
.
三、材料与工具
作图相关工具 描绘工具 尺类 计测工具 绘图工具 喷绘工具 精密机器
毛笔、牙刷、铅笔、蜡笔等 直尺、丁字尺、曲线板等 比例尺、分度仪、游标尺等 圆规、椭圆板等 喷笔、喷刷用铁板等 相机,荧光屏等
.
不安定感
平稳、安定
一个圆点在平面上,它与平面的大小关系以及与周围环境位置的不同,也 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
.
(三) 点的组合形式 2、多个点的出现
两个点会相互吸引
大点吸引小点 视觉将会从大到小移动
点放对了位置 ,使人感到兴奋愉快 。反之令人感到不适。--------(俄)康定斯基
.
(三) 点的组合形式 2、多个点的出现
.
.
(二)线的运动方向和排列
向右上升斜线,明快 飞跃的运动感
向右下落的斜线,使 人产生瞬间的飞快速 度及动势,产生强烈 的刺激感
线的远近产生了空间 和透视
.
(三)线的组合排列
1、线如按照一定的规律等距离排列会形成色的空间并置,产生出灰 面的感觉。 2、线的等距离排列产生出灰面,线如断开后会形成点的视觉效果。
点的密集靠近形成线的感 觉和从大到小的运动感和 空间感
从大到小成线的点群产生 从强到弱的运动感和从近 到远的深度感或立体感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画家在创作花鸟画时,常在 空白处添上两只蝴蝶或几只 蜜蜂等等,使画面充实,这 也符合点、线、面三元素组 成画面的构成原则。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趣味性的点

.
三、材料与工具
颜料
广告颜料、 水彩 颜料、
油画颜料、 印刷油墨等
色料
染料
涂料
奇异墨水, 彩色墨水等
快干漆、 透明漆、 瓷漆、 调和漆、 底漆等等
.
剪贴材料
转印色纸、 色纸等
三、材料与工具
画纸
绘图纸、 纸板、 厚纸、 薄卡纸、 瓦楞纸
用纸 印刷用纸 笔记用纸 剪贴用纸
铜版纸、 中质纸、 模型纸等
立体主义 布拉克, 静物
.
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
.
抽象主义 康定斯基 红黄蓝
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
.
构成主义 塔特林 第三国际纪念塔
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
风格派 蒙德里安
.
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
用红色的楔子打击白军
1919年 俄国 李西斯基
.
包豪斯
朱斯特·施密特 1923年 海报
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点的运用
.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线 1、线的概念 •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在几何学定义中,线只有方
向、位置、长短,而不具有粗细之分。但在平面 构成中,线既有长短,也有粗细。
.
为什么要学习构成设计?
无论CAD、PS、Coreldraw、3DMax、Maya……软件只 是工具。
对于我们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电脑软件的学习和艺 术审美修养的提高应该是同步的,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 作品才真正具有美感和感染力。
灵感必然是艺术的源泉,但是并不是没有灵感就无法进行艺术创作,美的 东西背后都存在共同点,我们学习构成设计就是要总结出自然美背后的规 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来进行设计。这就是我们学习构成设计的目的。
被其他形包围的空白就变成了点 被周围密集的线包围变成了点
.
(三) 点的组合形式
3.点的线化
由于点与点之间存在着张力,点的靠近会形成线的感觉,我们 平时画的虚线就是这种感觉。点的面积越小,点与点之间 距离越近,线化感觉越明显。
.
4.点的面化
• 当点按照两个方向同时聚集排列,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 成面的感觉,点的审美特征就被面的审美特征取代,点也 就过度为面
• 所以,粗细线的排列变 化也能塑造一种虚实空 间的视觉效果。
.
不规则线形与各自的效果
.
.
.
“无形线”及其视觉流程导向作用
构图设计的视觉流程——是 指观者的视线随着画面中的 各视觉元素在空间沿一定轨 迹运动的过程。利用视线移 动的规律,通过设计的合理 安排,引导观者的视线随着 编排中各要素的有序组织, 从主要内容依次观看下,这 样就能使观者有一个清晰、 迅速、流畅的信息接受过程。
.
(二) 点的特性
1、点的分类:点并非都是小而且圆的,点有规则点和不 规则点。 规则点 规则点
不规则点
不规则点
a2、点的感情
.
活泼
稳定
尖锐
(三) 点的组合形式
1.单独出现的点:美学要素比较明确,轮廓、大小、浓淡 等一目了然,给人以简洁、清晰、凝重的心理感受;其与 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
稳定、平静
下落感
三、材料与工具
加工器具
切削工具
钻空工具
剪刀、美工刀 凿子、锉刀、
裁刀等
锥子、打空机 钻床、穿孔器

其他 订书机等
.
计设成构面平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三大要素
点线面
.
一、 点
点《辞海》的解释是:细小的痕迹,是线的起始处或终结处。在几何 学上点只有位置,没有面积、形状。 平面构成中的点: 形态构成意义上的点是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抽象 数学概念,它有具体的形状、面积、色彩、肌理、材质等。
.
.
.
(一) 点的性格
点在视觉上具有凝聚性和相对性,是视觉中心。一个点单独存在是静止的。 两个以上点则出现视觉上的运动感,亦可给人节奏感 ,类似音乐中的节拍。有 形状、大小、面积;且随着环境和自身的改变,随时可能向面和线的审美特征 转换。
点构成多用于细碎东西,整合排布和文字排版。集中而规律的排列,从整 体上抓住人们的视觉。
.
(三) 点的组合形式 5.点的错觉
• 所谓错觉就是视觉与客观事实不相一致的现象。由于点所处的位 置、色彩、明度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大小、远近、空间等 感觉。这其中存在着许多错觉的现象,运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 明亮的点或者是暖色的点有处于前面的感觉,黑色的或者 冷色的点有后退的感觉。如上图所示。
• 而垂直线则使人联想到树、电 线杆、给人干脆,坚定,阳刚 的视觉效果;
• 斜线则有一种速度感。
.
4.线的视觉特征 直线:还有粗细之分,粗直厚重、粗笨的感觉, 细直线有一种尖锐、神经质的感觉。 曲线:富有女性化的特征,具有丰满、柔软、优 雅、浑然之感。
.
4.线的视觉特征
• 几何曲线是用圆规或其它工具绘制的具有对称和秩 序的差、规整的美。
计设成构面平
二、平面构成学习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