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1概述,点(造型基本要素)
《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CATALOGUE目录•平面构成概述•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平面构成的材料与技法•平面构成的应用01平面构成概述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艺术,它以简洁的形态和纯粹的色彩来表现自然形态和情感。
平面构成是通过对点、线、面等基本元素的运用,创造出具有抽象性和形式感的画面。
平面构成的定义1 2 3平面构成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它是在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平面构成在20世纪中叶逐渐发展成熟,并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平面构成在当今设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平面构成追求简洁、精炼的形态和色彩,避免繁琐和复杂的细节。
简洁性均衡性对比与调和和谐性画面中的形态和色彩需要保持均衡,以使整个画面具有稳定感和平衡感。
通过对比和调和来创造出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画面中的形态和色彩需要相互协调,以使整个画面具有和谐感和统一感。
02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的概念在几何学中,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之一,它被定义为没有大小、方向和长度的概念。
而在平面构成中,点是具有大小、位置和形状的概念。
点的大小点的大小可以是实际的大小,也可以是相对的大小。
在实际的设计中,点的大小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进行调整。
点的形状点可以有各种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不同形状的点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线的概念01在几何学中,线是点在运动中所留下的轨迹。
在平面构成中,线是具有长度、位置和形状的概念。
线的分类02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类型。
直线具有力量感,曲线则具有动感和优雅感。
线的情感表达03不同形状的线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水平线可以表达平静、安定;垂直线可以表达崇高、庄严;斜线可以表达动感和速度感。
面的概念在几何学中,面是线在运动中所留下的轨迹。
在平面构成中,面是具有位置、形状和大小的概念。
面的分类面可以分为几何形和自由形两种类型。
几何形具有规律性和秩序感,自由形则具有自由感和个性化。
平面构成要素

平面构成要素:点、线、面一、点(1)点的概念:在几何学的定义中,点是无面积的,它只表示其存在的位置,如在客观形象上的棱角、线的开始与末端、线的交叉、线的转折处等。
但是在设计造型时,点如果没有形,便无法进行视觉传达或表现。
因此,点必须有面积、大小和形状。
(2)点的形状:点一般以圆形形状来表示,它是无棱角、无方向的。
在构成中,点的形态并不仅限于此。
它还可以是各种不同的简单形状,如正方形、三角形、多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
点的基本特征不在于形状,而在于面积的大小。
面积越小,点的感觉越强;面积越大,越具有面的感觉。
就点与形的关系而言,以圆点视觉最强。
(3)点的性质与作用:点具有吸引视线并能诱导视线作上下左右移动的作用。
当框架内出现一个点时,它能吸引和集中人的视线,是视觉处于静止状态。
当框架内出现两个点,会使视觉从一个点向另一个点移动。
两点距离越近,引力越强,反之亦然。
如果两个点大小不同,视线会从大点向小点移动,大对小有吸引力,并且会产生方向感。
当框架内出现三个点或五个点,就会产生动感或秩序感。
当框架内出现依次排列的多个点,则会产生线的感觉。
点按照大至小或疏至密排列,还可使形状产生凹凸感或明暗感。
(4)点的构成:点移动产生线,点的聚集产生面,点的依次排列会有时间和空间的意义。
点的组合构成可形成具有节奏感和空间感的图形。
如果点的排列和点的数量、大小等因素发生变化,还会产生不同组合的图形,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应。
点的构成是以点的视觉特征为依据,将点疏密排列,产生了点的空间构成效果;将点作有序的渐变排列,产生出节奏感;将点作方向变化的排列,产生出时间的意味;将点作下落式斜向排列,产生出速度的感觉。
不同的构成方式,反映出不同的心理效应。
点构成的视觉效果和心理联想是在多个点的组合排列中反复推敲、体会中逐步表现出来的。
二、线(1)线的概念:在几何学定义里,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它只有长度和位置,没有宽度和厚度。
它是反映在面的边缘、形的边缘、面和面的交界处。
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

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是设计和艺术创作中的基础概念,它们通过组合和排列形成各种图案和布局。
以下是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
1. 点(Point):是平面上最基本的元素,是不具有方向和大小的单一位置。
点的重复和排列可以形成线条和图案。
2. 线(Line):由一系列连接的点构成,具有长度和方向。
线可以是直的、曲的、粗的或细的,是构建形状和结构的基础。
3. 形状(Shape):是由线条、点或其他形状组合而成的封闭区域。
形状可以是几何形状(如圆形、矩形)或自由形状(如不规则轮廓),是构建图案和图像的主要元素。
4. 面(Plane):是由形状封闭的区域,具有宽度和高度。
在设计中,面可以被填充或采用不同的纹理和颜色,形成更为复杂的图案和结构。
5. 色彩(Color):是平面构成中的重要元素,可以通过调整颜色的亮度、饱和度和色相来实现对设计的影响。
色彩可以用于引导视线、传达情感和营造氛围。
6. 纹理(Texture):是表面质感的表达,可以是平滑的、粗糙的、光滑的等。
纹理通过对比和变化,增强设计的视觉效果。
7. 空间(Space):是平面构成的三维表达,通过布局和排列元素在平面上的位置,营造出深度和层次感。
正、负空间的合理运用对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基本造型元素在设计中相互作用,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排列形成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设计师和艺术家可以通过熟练地运用这些元素,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表现力的作品。
平面构成知识点归纳总结

平面构成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1. 平面构成的定义平面构成是指在二维空间中,通过点、线、面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图形。
平面构成是图形设计和美术创作中的基本要素之一,通过对平面构成的理解和运用,可以创作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2.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点、线、面等几何元素,同时还包括了色彩、形状、质地等艺术元素。
这些基本要素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和变化,构成各种各样的平面构成形式。
3. 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平面的排列、平面的重复、平面的组合、平面的变形、平面的对比等多种形式。
通过这些表现形式,平面构成可以表现出多样的美学效果。
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1. 对称原则对称是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之一,可以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形式。
对称的运用可以使图形显得稳定和均衡,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2. 节奏原则节奏是指图形元素在平面上的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
通过节奏的运用,可以增强图形的动感和韵律感,使艺术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3. 平衡原则平衡是指图形元素在平面上的分布均匀和组合协调,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平衡的运用可以使图形看起来稳定,避免了单调和杂乱的感觉。
4. 重复原则重复是指图形元素在平面上的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
通过重复的运用,可以增加图形的统一感和整体性,使艺术作品更加连贯和一致。
5. 色彩对比原则色彩对比是指不同色彩在平面上的对比和搭配。
通过色彩对比的运用,可以增加图形的鲜明度和对比度,使艺术作品更加饱满和生动。
6. 空间视差原则空间视差是指在二维平面上通过透视、比例等手段表现出的三维空间感。
通过空间视差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7. 素描构图原则素描构图是指在平面上通过线条的表现和排列,创造出形象和结构的构图方式。
通过素描构图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准确和生动。
三、平面构成的艺术运用1. 平面构成的作用平面构成在图形设计和美术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重复、对比等手段,使图形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了作品的视觉吸引力。
平面构成基本要素--点

•点的心理连线 •当空间中有两个同样大小的点,各自占有其位置,其张力作用就表现
在连接此两点的视线上。在心理上产生吸引和连线的效果。比如北斗
七星就是由于其形象与一个勺子相似,其七个点的连线就很容易被人 们所发现,并增强识别和记忆(如右图)。
1.不同形状的点往往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心理感 受
•圆形:平稳,在感情上是饱满的,浑厚有力量的。 •方形:除了平稳外有端庄,大方感,在感情上是踏实 的,可依靠的。
•点的无序构成
•它以点的基本形,按照作者不同的设计意图,有意识地进行自由 排列的构成形式,这类作品在视觉上往往表现的更加活泼,也能够 充分表达设计者的个性与意图(如下图)。
作业
完成两幅以点为基本型的作品,要求一幅为有序的点构成,一幅为无序的点构成。
作业要求:
1.黑白手绘表现。 2.每张尺寸15×15cm。
的时候不经意间滴落的墨点、在高空鸟瞰到的地面上行驶的汽车, 还有语文课文里经常看到的标点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
的点。如酒店宴会厅的舞台装饰背景墙上点错综排列的运用给整个
宴会厅增添了喜庆气氛,再如酒店大厅二楼的装饰墙面上,点的有 序排列,透出的光线,让整个大厅的灯照效果更富有层次感(如下
图)。
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点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可分为三大类:概念要素、视觉要素和关系要素。
视觉要素中的点、线、面,因为它们是一切造形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
现实世界中,各色各样的形不胜枚举,不论具象、抽象、自然或 人工的形、都离不开点、线、面、体这四种基本形态。再细小的点, 只要可见,就一定有其形状、大小、色彩和肌理。可见的点、线、面 都是实实在在的形象,在平面构成中,称之为“三大要素”,这三大 要素看似简单,但却是现代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基础。
平面构成要素——点

点的视觉特征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点的视觉特征
有下落感, 不稳定
稳定,但容 易被人忽略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点的视觉特征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点的视觉特征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点的形态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点的形态对比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虚点也是点的一种形态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点的构成方式——网点构成
• 由不同大小和疏密的网点,作不同的排列 和多种次序变化,产生明暗调子的构成方 式。形成明暗调子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点在设计中的应用
点的形态
• 点的几何形态(抽象形态) • 点的自然形态(具象形态)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不同点的视觉特征
点的视觉特征往往是心里特征的表现
视觉习惯形成视觉流程——视觉张力
根据大小、远近、位置的顺序:
从大到小,从实到虚,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点的错视
即便是最基本的构成元素,也能欺骗你的眼睛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点的构成方式——等点
点的大小、形状一致的构成方式,在一定规 律中,组合成多样的图形。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Biblioteka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点的构成方式——差点构成
点的大小、形状不同 体现出空间感,体积感,节奏感
构 成 的 基 本 要 素
设计专业平面构成一1概述

互嵌图形(图例)
图形递变(图例)
五、面的构成形式: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直接以面作为构成
表现的作品有很多,设计中面构成的方法 十分灵活,而且形式丰富多彩。
面的构成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几何形的面
• 将一些几何形状的面 作自由组合,表现规 则、平稳、较为理性 的视觉效果。
2、自然形的面
• 将人们创造出来的各 种物体,以面的形式 表现出来。
4、偶然形的面
• 用自由喷洒、点滴、 火烧等方法来制作一 些预料不到的、偶然 间形成的面。
• 偶然形的面充满自然 的魅力,具有浪漫、 抒情、丰富、强烈、 奔放的特性。
面在设计中的应用
1、面的轮廓特征
一 面在设计中的应用 1、面的轮廓特征
点绘技法
• 点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 力,急于求成,反而欲速 不达。(一旦出现失误, 补救所费的时间往往要多 于遵循规律所用的时间。)
• 此画是生赖范义1974年画 的《查尔斯·布朗逊》,可 谓与超级写实主义油画有 异曲同工之妙。
趣味性的点的构成
第二节:线的形态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
第二节:线的形态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
构成学习的内容和诀窍是什么?
五、平面构成说到底就是不断地创造 新的形体,并不断地对新的形体 作多种形式的组合。 每种不同的形体的产生都具有其 不同的构思方法,形与形之间的 组合都有其自身的规律。
平面构成的由来
一、绘画艺术中的构成派
1、马列维奇 ——受业于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校。早期作品寻求变形
和稚拙的美,又具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特色。
4、不规则的线
• 不规则的线的形式和 种类非常的多,不同 的工具、不同的手法 和不同的材料都可以 画出许多丰富多彩的 线条。
平面构成基础

平面构成基础平面构成是指将平面上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关系组织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
平面构成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概念,它关乎到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和传达的信息。
本文将从平面构成的基础要素、构成原则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平面构成的基础要素1. 点:点是平面构成的最基本要素,它没有大小和形状,只有位置。
点的位置可以决定其它元素的相对关系。
2. 线:线是由点构成的,它有长度和方向。
线的形状和走向可以引导人们的视线,产生视觉上的动态效果。
3. 形状:形状是由线构成的,它具有大小、边界和表面。
形状的大小和比例可以影响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
4. 颜色:颜色是平面构成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不同的颜色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信息。
5. 纹理:纹理是平面构成中的细节表现,它可以增加作品的层次和质感。
6. 空间:空间是平面构成的重要因素,它可以通过透视和比例关系来表现。
二、平面构成的原则1. 对称:对称是平面构成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作品更加稳定和平衡。
2. 平衡:平衡是指作品中各个元素的相对比例和位置关系的和谐统一。
3. 重复:重复是平面构成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增加作品的统一感和节奏感。
4. 节奏:节奏是指作品中元素的有序排列和重复出现的规律性。
5. 对比:对比是平面构成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
6. 运动:运动是指作品中元素的方向和形态的流动感,它可以增加作品的动感和活力。
三、平面构成的应用实例1. 海报设计:海报设计是平面构成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通过对各个元素的组织和排列,可以传达出海报所要表达的主题和信息。
2. 品牌标识:品牌标识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各个元素的组织和排列,可以塑造出独特的品牌形象和识别系统。
3. 展示陈列:展示陈列是平面构成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通过对展品的布局和陈列方式,可以展示出展览的主题和内容。
4. 网页设计:网页设计是平面构成的新兴应用领域,通过对各个元素的组织和排列,可以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界面效果和交互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 面 构 成
•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 一,点
• 6,点的错视
•
后退、收缩——小
前进、膨胀——大
平 面 构 成
•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 一,点
• 6,点的错视
同样大的点,被比它大的点包围时感觉比较小,而被比它小的点包围时又 会感觉较大.
平 面 构 成
•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以构成点。
• a.点的外部形状
• b.点的内部形状
• 注意:在使用面积较大的形态时,如果要保证它具有点的性质,最好使 它接近圆形。
平 面 构 成
•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 一,点
• 4,点的性格 圆点:饱满、充实
方点:坚实、规整、稳定
水滴形点:下落、重量、方向
多边形点:尖锐、紧张、闪动
不规则点:自由、随意
平面构•成平面构成
第一章 概述
构成作为设计教育的一门独立研究的学科。作为教学的基础课 是从包豪斯(Bauhaus)以后才开始的。(包豪斯:1919年德国 建筑师格罗佩斯创建的“国立魏玛建筑学校”贯彻全新的教育理念, 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倡导设计基础教学体系,构成是其设计基 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课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现已成为 各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
图1Leabharlann 图2图3图4
图5
图6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点的构成(范例)
图2 这两幅图都是由大小不同的、数量较多的点 组成的,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 图1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点的构成(范例)活 跃 与 变 化
图1
图2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点的构成(范例)活 跃 与 变 化
图1
图2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8.点的应用
• 有序构成:点的位置,方向,大小和面积,以非常有规律化的形式排列构 成,产生细腻的层次空间感,形成三次元.
• 无序构成:自由化,非规律性的形式排列构成的效果.
.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7.点的构成方法
1).不同大小、疏密的点混合排列,可以成为散点式的构成形式(图1)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 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图2)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图3) 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进行有序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图4) 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图5) 6).不规则的点能形成活泼的视觉效果(图6)
平 •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面 • 一,点 构 • 5,点的线化和面化 成
• 点的连续产生线的感觉 • 点的集合产生面的感觉 • 点的大小产生深浅感觉
平 面 构 成
•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 一,点
• 6,点的错视 (错觉—感觉与客观事物不相一致的现象)
点的错觉---由于点的排列位置色彩明度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大小 远近 空间等感觉
当画面中等大几点与底的黑白对比不一时,对比强的点吸引力更强。
当画面中等大几点与底的黑白对比不一时,对比强的点吸引力更强。
平 •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面 • 一,点
构 • 3,点的形状
成
理想的点是小的圆点,但在平面构成中,点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分
为规则(圆、方,三角)和不规则(自由随意的点)任何小的形态都可
• A,点是力的中心,具有张力作用。
• B,处于画面视觉中心的点,吸引力最强。
• C, 当画面中几点大小不一时,大的点吸引力更强。
• D, 当画面中等大几点与底的黑白对比不一时,对比强的点吸引 力
• 更强。
当画面只有一个点时,视线集中在这个点上,并且具有紧张性。 处于画面视觉中心的点,吸引力最强
当画面中几点大小不一时,大的点吸引力更强。
• 一,构成的缘起 • 二,何为构成?
• 三,构成的研究内容
• 四,构成的学习目的
•
培养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为专业设计构思提供方法和途
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使我们在从事设计
之前学会运用视觉语言。
点的相对性
平 面 构
•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 一,点
成 • 2,点的性质和作用
平 面 构 成
• 第一章 概述
• 一,构成的缘起 • 二,何为构成?
• 三,构成的研究内容
•
造型要素以及规律法则
• 1,平面构成(形态、色彩、肌理)
•
形态:点、线、面
•
色彩:有彩、无彩(黑白灰)
•
肌理:视觉、触觉
• 2,色彩构成(色相、明度、纯度)
• 3,立体构成(线、面、块)
平 面 构 成
• 第一章 概述
• 一,点
• 6,点的错视
同样大的点,靠近边缘的点比中间的点感觉要大.
平 面 构 成
•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 一,点
• 6,点的错视
平 面 构 成
•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 一,点
• 6,点的错视
在宽广空间中的圆显小
在狭小空间中的圆显大
平 •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面 构 成 • 点的构成分为有序构成和无序构成
点的构成(范例)
图3是方点有序的排列,形成秩序美
图3
图5
图4 图4是四组以点进行的有序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效果
图5是点的螺旋排列, 产生线化的效果
平 •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面 构 成
.
平 •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面 构 成
.
平 •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面 构 成
.
平 •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面 构 成
当画面中几点大小不一时,大的点吸引力更强。
当画面中几点大小不一时,大的点吸引力更强。
当画面中左右对称有两个等大的点时,视线在两点之间来回移动,在心理上产生吸引和连接的作用。
当画面中有三点在三个方向平均散开时,视线连成三角形。
当画面中等大几点,其中一个在画面视觉中心位置时,视觉吸引力更强。
当画面中等大几点与底的黑白对比不一时,对比强的点吸引力更强。
平 • 第一章 概述 面 构 成 • 一,构成的缘起
• 二,何为构成?
• 构成是一种造型活动,它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规律法则重新组织、 建构成新的理想形态,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一种构思 方式。
• 平面构成:在二维平面内将造型要素(形态、色彩、肌理)按照 一定规律法则进行分解、排列、组合,从而建构成新的理想形态 的造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