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二期末复习二教材

合集下载

2023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全册各章复习总结课件(期末复习课件)

2023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全册各章复习总结课件(期末复习课件)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该藻类的个体数最 大值不同,所以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在三条曲线中, 19.8 ℃条件下环境中所容纳的最大个体数是最小的,所以在19.8 ℃条件 下环境容纳量最小;曲线斜率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由图中曲线可以看 出,24.8 ℃条件下第5天左右曲线斜率是最大的,也就是此时种群的增 长速率是最大的;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是恒定不变的,会随环 境变化而发生改变。
解题技巧:“J”形和“S”形曲线总结
[高考试炼]
1.(2019·全国新课标Ⅰ卷)某实验小组用细菌 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 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 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
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
【答案】(1)最适合酵母菌繁殖(2)营养物质(3)不换培养液 营养物 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4)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 数量
【解析】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酵母菌培养液的更换时间间 隔、培养时间,因变量是酵母菌数量,其中d曲线为对照组,其应该不 换培养液;培养液更换频率越高,有害代谢产物积累越少,营养越充 足,种群生长越趋向于“J”形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 C.在培养到23 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 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形增长阶 段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细菌甲是异养生物,异养生物不能将无机物 合成有机物,只能将现成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中获得能量进行生命活 动,A正确;相对而言,培养基更换频率越快,为细菌甲提供的物质和 能量越多,细菌的环境资源量越大,B正确;分析图形曲线可知,在培 养到23 h之前,曲线a呈“J”形增长,表明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 都是充裕的,C正确;三条曲线的最初阶段相同(重叠),说明培养基更 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细菌甲的种群增长在实验开始后一段时间内会出 现“J”形增长,D错误。

必修二生物期末复习课件 (第3章)

必修二生物期末复习课件 (第3章)

DNA双 链
A1 T2
T 1 A2
可引申为:
G1 C2
1.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C 1 G 2
A+G=T+C
即A+G/T+C=1 或 A+G/A+T+G+C=50% 或 A%=50%-G%
2. DNA分子其中一条链中的互补 碱基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另一 条链中以及双链DNA中该比值相 等。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设一个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 苷酸m个,
①则经过n次复制,共需要消耗游离的 该脱氧核苷酸个数为:
m*(2n-1)
②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 苷酸个数为:
m*2n-1
DNA复制所需原料的计算
• 公式:(2n-1)*碱基数 n为复制的次数 • 例题 • 一个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
吸附
侵入别的细菌 释放
侵入
合成
组装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 和35s 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菌。
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T2噬菌体,制 备含32p 的噬菌体和含35s的噬菌体。
分别用含32p 的噬菌体和含35s的噬 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用含35S的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 的大肠杆菌。
中有400个腺嘌呤。如果它连续复制两次 ,消耗周围环境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1800
• 解析:1、计算每个DNA分子中C的个数 2、套用公式计算
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
思考归纳下列问题:
1、场所: 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细菌等
2、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条件: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2第2章章末综合复习 最新公开课优秀PPT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2第2章章末综合复习 最新公开课优秀PPT

4、精子形成具体过程:

四分体

同源染色 体分离
精原
初级精
细胞
母细胞
减Ⅰ间期 减Ⅰ前期
减Ⅰ中期
减Ⅰ后期
次级精 母细胞
减Ⅰ末期
着丝点 分裂
变形
减Ⅱ前期
着丝点 分裂
变形
减Ⅱ中期
减Ⅱ后期
精细胞 减Ⅱ末期
精子
联会
四分体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第 二 极 体
卵细胞
第二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三节 伴性遗传
13.一张好碟,自己单独看一次,和自己喜欢的人看一次。 14.在稠人广众之中或者车水马龙的街头,听一首老歌,独自回味自己的心事。 15.在人群中遇到一个和自己喜欢同一个品牌的人,彼此接近,更发现还有很多相同和相通。 16.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获得了与环境融洽相处的能力,比如,在给朋友当伴娘的时候,你是新娘之外,显得最出众的女人,不抢朋友的风头又给朋友长了脸,你够仗义;做配角也是最优秀的,你除了称职还不委屈自己。
当时的国画大师金智勇对他的行为也不理解,并亲自到杭州看他。而他的问答却是:“我能做到最好,所以我就选择了。”此后的他一心钻研佛法,足不出户,终于成了佛学专家,被人们尊称为弘一法师。
这是一次世俗与心灵的交战,这也是一次“心”和“形”的较量。
人定时分,独自侧倚栏杆,回看历史长河,人生只不过是转瞬而逝的浪花。自己的一生应由自己掌握,无需受世俗左右。在短暂的一生中,让自己的灵魂做主,即使在风烛残年之时也不会有悔恨一生的虚度。正如公元4世纪时的荷马,他处在一个迷茫的时代,当时没有人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社会。人们纵酒欢歌,而荷马却在人声的喧闹中跟随自己的灵魂,独自寒窗沥血,青灯走笔,为自己奔跑,用灵魂铸造了《荷马史诗》,同时也铸就了自己不朽的名声。

生物必修二复习课件

生物必修二复习课件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Ⅰ)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色体 减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Ⅱ)
DJ
染色体着 丝点分裂
变形
精子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Ⅰ)
第一极体 第二 极体 卵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DJ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Ⅱ)
有丝分裂
染色体数目: 一个核内DNA 含量的变化:
1234 5678
①主链上对应碱基 以氢键连结成对; ②碱基互补配对 (A—T,G—C) ③碱基对平面之间 平行 双螺旋内侧
位置
DJ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计算规律
(1)双链DNA:A = T G = C ( A + G ) = (T+ C ) = 50% (2) A + G T +C A1+T1=T2+A2
在整个DNA分子中 = 1 在DNA分子的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 在整个DNA分子及两条互补链中均相等
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 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DJ
P
配子
YY RR × yy rr
减数分裂
释 对 自 由 组 合 现 象 的 解
YR
受精
yr
F1
F1 配子
YyRr
减数 分裂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R
yr
YR Yr y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F2
n代中有2n个子DNA
复制结果
(复制n次)
含母链的DNA所占比例:1∕2n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复习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复习
4种纯合子各1/16 1种双杂合子4/16 4种单杂合子各2/16
基因的本质
DNA的基本单位
磷酸
5
O 4
脱氧 1
核糖
3 OH
2
含氮碱基
AG 腺鸟 嘌嘌 呤呤
CT 胞胸 嘧腺 啶嘧

脱氧核苷酸的连接
P
脱一分子水
P
A
磷酸二酯键
G
说出DNA分子结构的特点
A T
C G
DNA复制
1、复制的条件 模板——DNA的每一条母链 能量——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 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复制的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 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 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 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 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 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 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 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 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 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受精时,雌雄配子 随机结合
F2的基因组合是: DD:Dd:dd = 1:2:1
F2的性状表现是: 高茎:矮茎 = 3: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复习题二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复习题二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复习题二基础知识填空1.减数分裂的特点是染色体只复制次,而细胞分裂次,导致染色体数目 ;2.精原细胞通过分裂增殖,通过分裂形成精子;3.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①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②四分体中的发生交叉互换;③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4.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每条染色体的分裂, 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5.1个四分体包含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分子;6.卵细胞的形成场所是 ;7.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是的;8.1个精原细胞能产生个精子,而1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个卵细胞;9.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①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 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②同源染色体上间发生交叉互换;10.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基因几乎全部来自方;11. 和共同维持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12.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关系;13.基因在染色体上呈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有基因;1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的同时,基因自由组合;16.萨顿的“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假说运用了法;17.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利用了法;18.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雄性为 ;19.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雌性为 ;20.位于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21.伴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①性患者多于性患者;②女性患者的一定是患者;③交叉遗传;22.伴X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①性患者多于性患者;②男性患者的一定是患者;一、选择题1.在雄性果蝇的精巢中,下列细胞内一定含有2条Y染色体的是A.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B.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时期D.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下列有关遗传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配子的多样性和受精作用的随机性,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B.母亲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由于交叉遗传,儿子一定患红绿色盲C.自然状态下,公鸡体内有两条同型性染色体,母鸡体内有两条异型性染色体D.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来判断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3.如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系图,请计算出Ⅱ2与Ⅱ3子女的发病概率是A.错误!B.错误!C.1 D.错误!4.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次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5.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错误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组合6.右图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n代表果蝇配子的染色体数;下列有关该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属于人的体细胞的有丝分裂B.在细胞分裂中出现着丝点分裂C.可发生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D.可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的形成中7.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A.白眼雄果蝇占1/8 B.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C.红眼雌果蝇占1/4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8.如图是一个血友病伴X隐性遗传遗传系谱图,从图可以看出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A.1B.4C.1和3D.1和49.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是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以下杂交组合方案中,能在幼虫时期根据皮肤特征,区分其后代幼虫雌雄的是A.Z A Z A×Z A W B.Z A Z A×Z a WC.Z A Z a×Z A W D.Z a Z a×Z A W10.一个含AaBbCc三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染色体组合可以是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11.若观察到一个动物细胞中正处于染色体两两配对,你认为正确的判断是A.这个细胞可能来自肝脏B.此时细胞的染色体上含有染色单体C.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均为体细胞的二倍D.染色单体的形成和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12.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则F2中A.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有12种B.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的父方C.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D.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比例为3:113.已知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现有两只红眼果蝇杂交,得到♀50只全部红眼,♂50只红眼24只,白眼26只;据此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是A.Ww×Ww B.Ww×wwC.X W X w×X W Y D.X W X W×X W Y14.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控制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不能存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A.3/4与1:1 B.2/3与2:1C.1/2与1: 2 D.1/3与1: 115.某女孩是红绿色盲患者,其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医生在了解这些情况后,不需做任何检查,就能判定该女孩的父亲和弟弟的表现型是A.两者都是色盲患者B.两者都是血友病患者C.父亲是色盲患者,弟弟是血友病患者D.父亲是血友病患者,弟弟是色盲患者16.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④⑤⑥17.右图表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B.此细胞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条C.此细胞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此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1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生物性状遗传中,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同时起作用B.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雌性个体,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个体C.同一个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相同,染色体组成一般不同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同时也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19.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A.Ⅱ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B.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C.②代表染色体D.Ⅰ~Ⅳ中的数量比是2:4:4:120.下图表示果蝇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只有a、d两过程中含有染色单体B.b过程不含同源染色体C.b和d过程中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D.c过程进行的是受精作用21.一对同卵孪生姐妹分别与一对同卵孪生兄弟婚配,其中一对夫妇头胎所生的男孩是红绿色盲,二胎所生的女孩色觉正常,另一对夫妇头胎所生的女孩是红绿色盲患者,二胎生的男孩色觉正常,这两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X B X B×X b Y B.X B X b×X B YC.X b X b×X B Y D.X B X b×X b Y22.下列各项中,能证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实验是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B.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C.细胞的全能性实验D.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23.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基因型的种类数量比是A.4:1 B.3:1C.2:1D.1: 124.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所有能够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都能进行减数分裂②减数分裂的过程是由原始的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有性生殖细胞的过程③减数分裂的特点是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的减少一半⑤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同样具有一定的细胞周期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25.下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子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26.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含量的变化如下图甲、乙、丙所示;图中的①~④均涉及DNA分子减半,其原因完全相同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Ⅱ卷二、非选择题27.图甲为某二倍体动物雌雄异体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图;图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中核DNA分子的数量变化;图丙表示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1图甲细胞处于________期;图甲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2图甲细胞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3由图甲细胞可知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________个DNA分子;4图甲细胞对应于图乙的________段,图丙的________段;5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的________段;6图甲细胞中①染色体上的基因为R,②染色体上的基因为r,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28.绵羊的毛色有白色和黑色两种,且白色对黑色为显性;实验小组以毛色为观察对象,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相关基因分别用B 、b表示:杂交组合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黑♀×白♂黑♀×白♂第一组的F1雌雄交配杂交后代的表现白色毛♀3♂3 ♀2♂2 ♀7♂7 黑色毛0 ♀2♂1 ♀2♂3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这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第二组中的父本的基因型最可能为________;2第三组的实验结果中白色毛个体与黑色毛个体为数目之比不是31,其原因是________;3相关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第一组的表现,说明你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相关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第二组的实验结果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雌蝇3/4 0 1/4 0雄蝇3/8 3/8 1/8 1/8 请回答: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4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30.自然界的女娄菜2N=46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右图为其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区段,该部分存在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Ⅱ-1和Ⅱ-2区段,该部分不存在等位基因;以下是针对女娄菜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请回答相关问题:1女娄菜抗病性状受显性基因B控制;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不抗病个体的基因型有X b Y b和X b X b,而抗病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2现有各种表现型的纯种雌雄个体若干,期望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抗病基因是位于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所选用的母本和父本的表现型分别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该实验结果并推测相应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一个自然繁殖、表现型正常的果蝇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较大,经研究发现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存在致死基因,它能引起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从该种群中选取一对表现型相同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中有202个雌性个体和98个雄性个体;请回答:1导致上述结果的致死基因具有________填“显”或“隐”性致死效应,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让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出现致死的几率为________;2从该种群中任选一只雌果蝇,用一次杂交实验来鉴别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若出现雌、雄比例为________,则说明该雌果蝇为杂合子,若出现雌、雄比例为________,则说明该雌果蝇为纯合子;27.1减数第二次分裂后02精细胞或第二极体344ef DE5de6四分体解析1图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断裂,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图甲细胞均等分裂,所产生的子细胞应该是精细胞或第二极体;3图甲细胞产生的配子中含有2条染色体,由此可知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个DNA分子;4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每条染色体含1个DNA分子,应对应于图乙的ef段,图丙的DE段;5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乙的de段;6正常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应该相同,出现不同基因的原因可能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28.1分离Bb2统计样本太少,容易偏离理论数值3否若为伴X染色体遗传,第一组后代中的雄性应该全部表现为黑色毛,而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后代雄性全部为白色毛解析1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因为第二组杂交后代中黑色毛个体与白色毛个体的比例接近11,所以可以认为白色雄性亲本为杂合子;2孟德尔定律中的31的分离比,是在大量后代的基础上统计出来的;如果统计的对象的数量比较少,其结果往往偏离理论值;3如果是伴X染色体遗传的话,黑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应该是X b X b,那么后代中的任何一个雄性个体都应该是黑色毛;29.1常染色体X染色体2雌蝇灰身直毛、雄蝇灰身直毛3BbX F X f BbX F Y4BBX f Y BbX f Y bbX F Y解析1由表中信息可知无论在雌雄中灰身黑身=31,说明该性状和性别无关,故应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是显性,黑身是隐性;而分叉毛在雌蝇中没有,只在雄蝇中表现,说明该性状与性别有关,应是位于X染色体上;2和3子代中灰身黑身=31,说明亲本是Bb和Bb,子代中雌性无分叉毛,而雄性中分叉毛直毛=11,说明亲本雌性是杂合子,雄性是显性,故是X F X f和X F Y,因此亲本是BbX F X f和BbX F Y,表现型是雌蝇灰身直毛、雄蝇灰身直毛;4灰身的性状是BB或Bb,分叉毛是X f Y,故应是BBX f Y和BbY f Y;黑身的性状是bb,直毛是X F Y,故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bbX F Y;30.1X B Y B、X B Y b、X b Y B2不抗病雌性、抗病雄性①子代雌株与雄株均表现为抗病,则这种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②子代雌株均表现为抗病,雄株均表现为不抗病,则这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解析1由于女娄菜抗病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因此抗病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三种类型:X B Y B、X B Y b、X b Y B;2验证抗病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显性的雄性个体和隐性的雌性个体杂交,如果子代雌株均表现为抗病,雄株表现为不抗病,则这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子代雌株与雄株均表现为抗病,则这种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31.1隐X1/8 2 2∶1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张宜华审核:张雪兰审批:王耀升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复习题(二)一、选择题:(共25小题, 50分)1. 右图是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分裂时3和4不分离,则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异常B.若在复制时没有发生差错,则该细胞能产生4种类型的精细胞C.若染色体1和2发生部分片段的交换,则减数分裂无法正常进行D.如图基因N发生突变,则该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有一半出现异常2. 下图(1)为某夫妇含有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一个体细胞示意图;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3)为该妇女在一次生殖过程中生出男孩甲和女孩乙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1)中基因A与a、B与b分离;A与B(或b)、a与B(或b)随机组合发生在图(2)中j时期B. 基因A与A、a与a、B与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图(2)中m时期C. 图(2)所示细胞分裂方式与图(3)中过程Y的细胞分裂方式相同D. 该夫妇在此次生殖过程中,形成了2个受精卵3. 图示一个2N=4的个体的染色体。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如果1号染色体来自父方,则2号染色体来自母方②1号和2号染色体来自父方,3号和4号染色体来自母方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1号和2号染色体走向一极,则3号和4号染色体走向一极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如果1号和3号染色体走向一极,则2号和4号染色体走向一极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染色体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A.①③和⑤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4. 下列细胞中,可能含有等为基因的是①人口腔上皮细胞②二倍体植物的花粉粒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极体⑤四倍体西瓜的配子细胞⑥水稻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细胞A.①②③⑥B.①③⑤C.①③⑥D.②③⑤5. 右图A 、B 、C 、D 分别表示某个雄性动物(2n )在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a 、b 分别表示每个细胞中染色体和DNA 的数量变化。

根据a 和b 的变化,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ABCDB .BCDAC .DBCAD .CBDA6. 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1∶1B.1∶2C.1∶3D.0∶47. 从某二倍体动物的某器官内提取一些细胞,根据染色体数目(无变异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数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用DNA 合成抑制剂处理提取的细胞,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增加 B .乙组中有部分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C .丙组中有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 .丙组中有部分细胞含有染色单体8. 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1号染色体分别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他们的孩子1/2为椭圆形红细胞B .他们的孩子是Rh 阴性的可能性是0C .他们的孩子中可能会出现椭圆形红细胞且能产生淀粉酶的表现型D .他们的孩子中有1/4能够产生淀粉酶9. 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基因控制的性状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红细胞形态 E :椭圆形细胞 e :正常细胞 Rh 血型 D :Rh 阳性 d :Rh 阴性 产生淀粉酶A :产生淀粉酶a :不产生淀粉酶10.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受精时,精子的头部和尾部一起进入卵细胞中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11. 对下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1/4B.乙图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C.丙图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D.丁图表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其基因型可表示为AaX w Y12. 某男性色盲,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可能存在:A.两个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B.一个X染色体,一个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C.两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D.一个X染色体,一个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13.下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 表示细胞数目。

请判断b、c、d依次代表的结构或物质A.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C.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AN分子数14. M、m和N、n分别表示某动物的两对同源染色体,A、a和B、b分别表示等位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如图所示,下面对该动物精巢中部分细胞的分裂情况分析合理的是A.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此时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B.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含有MMmmNNnn这8条染色体,则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中,图中的染色体发生复制、联会、着丝点分裂等变化D.M和N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15.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有一个XXY 的色盲孩子,原因可能是 A .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开 B .母亲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开 C .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开 D .父亲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开16.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后代中出现了白眼果蝇。

若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 A .3:1B .5:3C .13:3D .7:117.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A.杂种后代出现性状重组类型B.杂种后代性状比为9∶3∶3∶1C.雌雄杂种分别产生4种配子,且比例是1:1:1:1D.配子组合的多样性是杂种后代性状具有多样性18.如图表示某个生物的精细胞,根据细胞内基因(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类型,判断其精细胞至少来自 …A .2个精原细胞B .4个精原细胞C .3个精原细胞D .5个精原细胞 19.用纯种的黑色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杂交1F ,全是黑色短毛。

1F 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2F ,的表现如下表所示:据此可判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 A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 .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 C .两对常染色体上D .一对常染色体和X 染色体20.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

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A .9/16 B .3/4 C .3/16 D .1/421. 下面是科学家探究基因的历程: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是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22.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上(如图所示),则该种群雄性个体中最多存在的基因型种类数是A.2 B. 3 C. 4 D. 523.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A.雌配子数∶雄配子数=1∶1 B.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1 C.含X的卵细胞数∶含Y的精子数=1∶1 D.含X的精子数∶含Y的精子数=1∶1 24.雄蛙和雌蛙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和XX,假定一只正常的XX蝌蚪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变成了一只能生育的雄蛙,用此雄蛙和正常雌蛙交配(抱对),其子代中的雌蛙(♀)和雄蛙( ♂)的比例是A.♀:♂=1 :1 B.♀:♂=2 :1 C.♀:♂=3 :1 D.♀:♂=1 :25.下列不.属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证据的是A.基因有完整性和独立性,但染色体的结构会发生变化,从染色体转变成染色质B.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C.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都会发生自由组合二、非选择题(共50分)1. 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患乙病的男性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从理论上讲所有女儿都是患者,所有儿子都正常。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2)Ⅱ4的基因型是。

产生精子的基因型(3)Ⅱ2与Ⅱ3结婚,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生下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 (4)若正常人群中,甲病的携带者出现的概率是1/100,若Ⅲ1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2.如下图曲线表示某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某物质数量的变化。

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分裂的____ ____数量变化。

(2)图a~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_____ ___。

(3)细胞a、b、c、d、e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_,曲线中一个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___ _____。

(4)只看b细胞,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 。

(5)就染色体行为来说,b、e时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 _____。

(6)a图中,A、a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d图中A、a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猫是常见动物,已知猫的性别决定为XY型。

(1)某生物研究小组对猫新出现的某种性状进行研究,绘制了该新性状遗传的系谱图,据图回答问题:决定这种新性状的基因是________性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染色体上,该基因可能是来自______个体的基因突变。

若Ⅲ16与一正常雄猫交配,生下具该新性状雄猫的可能性是_______。

(2)猫的体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B为黑色,b为黄色,B和b同时存在时为黄底黑斑,现有黑色猫和黄色猫若干,如何获得黄底黑斑猫,请写出可能的遗传图解。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复习题(二)答案一、选择(每题2分,共50分)1—5 A C B B C 6—10 A B D C A 11—15 D C A B C 16—20 C C B C B 21—25 C C D D A二、非选择题26. 每空3分共21分(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X染色体显性遗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