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食物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3.6.1食物链教案(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3.6.1食物链教案(新版)苏科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食物链知识点和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2. 食物链书写困难:学生对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存在困难,容易混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3. 拓展资源获取不便:学生难以获取与食物链相关的拓展资源,限制了知识的深入拓展。
(三)改进措施
1. 提高学生参与度:通过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2. 食物链书写指导:为学生提供更为详细的食物链书写指导,通过图解、列表等形式,帮助学生清晰理解食物链的组成和书写方法。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食物链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知识点:教师详细讲解食物链的概念、组成和特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教师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食物链的书写和应用。
- 解答疑问: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3. 拓展资源整合:整合食物链相关的拓展资源,以易于获取的方式提供给学生,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拓展学习成果,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
板书设计
- 重点知识点:食物链的概念、组成和特点,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捕食、被捕食、能量传递、生态平衡。
-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七年级生物上册 食物链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  食物链教案

第1节食物链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二)能力目标:(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查阅资料等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

(2)培养探究食物链的兴趣,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帮助学生构建食物链的概念。

难点:指导学生设计生物防治的方案。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食物链的故事。

这是一件真实的故事。

在我国遥远的南海上,有一群岛屿——西沙群岛。

别看这些岛子小,岛上却生长着青翠的树林,生活着各种昆虫和海鸟。

解放军叔叔在这里日夜守卫着祖国的海疆。

小岛上生活很艰苦。

不要说粮食,就连喝的淡水,种菜的土壤也要从大陆上运去。

解放军叔叔不怕困难,在岛上种菜养花,把小岛打扮得象花园一样。

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他们自力更生,在岛上养了鸡。

后来,经过不断地繁殖,鸡群越来越多。

只要到林子里转一圈,就可以拾回满满一筐鸡蛋。

可是,没过多久,不知为什么这里的老鼠成了灾。

由于老鼠的危害,岛上的鸡大量死亡。

大白天,一个小时内,二十多只雏鸡就被老鼠咬死;夜里,两、三只大老鼠竟向老母鸡发动了进攻。

由于鼠灾,鸡群越来越少。

侥幸活下来的鸡干脆躲进树林里,再也不敢出来。

“老鼠怕猫,还是请猫帮帮忙吧!”为了消灭老鼠,战士们又把猫带到小岛上。

果然,老鼠就被消灭了。

可是,战士们在岛上巡逻时,又发现低矮的麻枫桐树下有一堆堆鲣鸟的尸体。

经调查,原来是猫作的孽。

猫不仅吃老鼠,同时也危害珍贵的鲣鸟。

鲣鸟是国际重点保护鸟类。

为了不让这群谗猫为非作歹,残害鲣鸟,战士们又养起了狗。

狗的嗅觉很灵敏,一发现猫,就扑上去把猫咬死。

猫少了,老鼠又再次猖獗起来。

狗爱打架,到处汪汪乱叫,搅得小鸟整日不得安宁。

驻守海岛的解放军叔叔感到实在无能为力了,他们只好给科学家写信,请求帮忙解决难题。

初中生物食物链优秀教案

初中生物食物链优秀教案

初中生物食物链优秀教案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材:生物教材教学目标:1. 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2. 掌握食物链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3. 能够构建简单的食物链并解释其中的关系教学重点:1. 食物链的定义和作用2. 食物链中产生者、食者和被食者的关系教学准备:1. 生物教材2. 图表或图片展示食物链3. 实验器材(可选)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课题,向学生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吗?”2. 让学生畅想一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写在黑板上或纸上,引导学生了解食物链的基本概念。

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食物链的定义和作用,介绍食物链中产生者、食者和被食者的概念。

2. 展示图表或图片,让学生观察食物链的结构和关系。

3. 通过实例解释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如草 -> 兔子 -> 狐狸。

三、实验(1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植物、兔子和狐狸之间的食物链关系。

2.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构建食物链模型,并解释其中的关系。

四、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探讨其相似之处和差异。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食物链的稳定性和影响因素。

五、总结(5分钟)1. 对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进行总结,强调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和思考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食物链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验中,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加深了对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在讨论环节中,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进一步拓展了对生态系统的了解。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际案例和生态保护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食物链初中生物教案

食物链初中生物教案

食物链初中生物教案主题:食物链学科:生物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食物链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食物链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3. 能够分析和描述食物链中不同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教学重点:1. 食物链的概念及其构成。

2. 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描述食物链中不同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教具准备:1. PPT或教师板书工具。

2. 图表或图片展示食物链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生态系统单元中学习的内容,问学生是否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以及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二、学习理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食物链的概念及构成,通过图表或图片展示食物链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行总结食物链的特点及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并向全班汇报。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设计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填空或选择题的方式检验对食物链的理解。

2. 学生进行练习,教师逐一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订正。

四、巩固提高(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明确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学生思考并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食物链,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预告。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阅读或思考题目,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化对食物链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食物链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描述和分析食物链中不同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通过更多的案例和实际生态环境中的观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食物链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性。

食物链初中教案

食物链初中教案

食物链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食物链的概念、组成及书写方法。

2. 通过观察和分析,使学生能够识别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 培养学生运用食物链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关系。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食物链的概念、组成及书写方法。

2. 难点:食物链在实际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括食物链的图片、实例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PPT课件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的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食物链的概念,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定义。

3. 知识讲解:教师详细讲解食物链的组成、书写方法及注意事项。

示例:草(生产者)→鼠(消费者)→蛇(消费者)→鹰(消费者)4. 课堂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PPT课件中的实例,识别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5. 练习环节: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对食物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7. 课堂作业: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幅食物链的图片,并附上文字说明。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和实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食物链的概念、组成和书写方法。

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练习题,巩固了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1节苏科版食物链教学设计

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1节苏科版食物链教学设计

《食物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

前面学习了“环境中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与食物”等知识,后面将要学习“能量的释放和利用”,学习“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起到了呈上启下的作用,进一步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食物链”都有一些了解,但是对于“食物链”科学概念的建立和食物链的特点及书写要求还不十分明确,需要进一步学习。

七年级学生合作意识并不完善,合作技能也不熟练,少数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学习,更能活跃思维,提升兴趣。

三、教学目标1.概述食物链的概念,描述食物链的特点。

2.能完成食物链的书写。

3.关注生态系统的稳定认同生物在食物链中的地位。

四、教学重点食物链的概念和特点五、教学难点食物链的书写六、教法学法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汉,刘向《说苑正谏》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这个故事描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其中反映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吃与被吃”)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而产生的联系是很容易看到的,那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生物世界,去看看这种联系——食物链。

(二)任务驱动,探索新知任务1:互动游戏——农田生物谁吃谁农田附近有:青草、蚱蜢、青蛙、鸡、蛇、鹰等生物,它们之间有哪些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同学们四人一个小组,用以下材料将其串联起来。

空白卡片—书写生物名称(使用马克笔书写)回形针—串联生物卡片注意:(1)请先从青草开始(2)直到没有天敌才能结束(学生开始合作制作,教师观察指导……)小组展示:将制作的关系链向大家展示(同学间进行评判)最终形成三条关系链:(---代表回形针)-青草--鸡--鹰--青草--蚱蜢--鸡--鹰--青草--蚱蜢--青蛙--蛇鹰-将这3个分别展示在黑板上(磁铁),选择其中一条,师:“像这样的一条链状结构就是食物链,那你能总结出食物链的概念吗?“生: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师:那这个链状结构就是一种联系,所以什么是食物链呢?生: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联系即食物链师:我们一起得到了食物链的概念,不过还要像生态系统的概念一样,要给加一个范围“在一定区域内“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把食物链的概念叙述一遍生: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所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教案初中

食物链教案初中

食物链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 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2. 能力目标:-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 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

- 培养学生探究食物链的兴趣,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食物链,构建食物链的概念。

- 指导学生设计生物防治方案。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认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 生物防治方案的设计。

教学准备:1. 教师制作网络课件,并调试好电脑。

2. 学生准备写有庄稼、田鼠、猫头鹰、牛、草、人的卡片以及连接卡片用的带箭头的纸条,双面胶。

教学方法:- 谈话、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在第3章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人体物质和能量食物。

那么食物又来从何而来呢?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会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2. 师:我们先来看一个游戏——“儿时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通过这个游戏,我们来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二、新课(20分钟)1. 师:什么是食物链?-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食物链是描述生物之间摄食与被食关系的模型,它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

2. 师:食物链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其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等方式从环境中获取能量,消费者通过摄食其他生物获取能量,分解者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使能量重新进入生态系统。

3. 师:食物链的箭头方向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食物链的箭头方向始终指向捕食者,表示能量的传递方向。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个实例,草→鼠→狐的食物链。

- 学生分析,教师指导: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是鼠和狐,箭头方向指向狐。

2. 师:还有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如树→虫→鸟的食物链。

“食物链”一节的教学设计

“食物链”一节的教学设计

请 2位 同学上黑 板画包括 “ ” 内的食 物链 , 人 在 其 余同学在草稿纸上 画。如水稻一鸡一人 。
生物 学教 学 21 年( 7 第8 02 第3: ①将视频中出现 的生物名称 写在卡片上 ; ② 按 照视频 中发现 的现 象进 行卡 片 “ 接龙 ” 。学生 分组
活动 , 比一 比哪组“ 接龙” 多? 最
苏科 版七年级《 生物》 上册第 4章“ 生物 之间 的食
物关 系” “ 中, 食物链 ” 节 的 内容是 紧接在 学 生 已学 一
由一种绿色植物 开始 ; 于食物链 第二环 节通 常是植 位
员, 也处在一个个复杂的食物链 中。这样不仅可 为揭示 生物间食 物关系研究的意义奠定基础 , 也有助于学生正 确认识人与 自然界的关系 ; 第三模块为指 导学生设计一 个生物防治的方案 , 是对食物链 知识 的运用 有助 于培 养学生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有助 于学生形成科 学的思维方式和主动参与社会决策 的意识 , 符合 学生从
同?③ 比较几条 食物链 , 分析有 哪些共 性?学 生通过 小组讨论 , 出各种食物链一般所具有 的特点 : 归纳 ①食 物链一 般包 括 3— 5个环 节 ; 节少 , 物链简 单 , 环 食 反 之, 食物链 复杂 。② 动 物按 食 性 可分 为 肉食 性 、 食 植 性、 杂食性三类 ; 各种食 物链具 有 的共性 : 物链通 常 食
2 3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目标 .
3 教学过程
增强探究 大 自然的兴
其余学生在草稿 纸上 画。 设计意图 : 学生练一练 , 、 固学习效果 。 让 检验 巩 3 6 试一试 :人 ” . “ 食物链 教 师引问 : 人 ” 入后的 “ 加 食物链会怎样 呢?播 放一段 视频 : 学生正在 学校 食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上册《食物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以及食物链的特点。

(3)知道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学生尝试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交流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确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物。

(2)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做中学”
1.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动画片段:螳螂捕蝉(学生观看)。

故事情节:夏季烈日当空,蝉慢慢从大树下爬上枝头,一边吸食着树汁,一边欢快地歌唱;一只螳螂正挥动着它的“大镰刀”,悄悄来到蝉的背后。

就在这个时候,从远处飞来了一只小黄雀……
(2)谈话: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来说一说。

(3)问题:大家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非常了解,但同学们想一想这个例子反映了生物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学生答:吃与被吃)。

2.提出“做中学”的问题——分析农田中的生物
(1)问题展开: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产生的联系是很容易看到的。

你还能举例吗?(比如:有树的地方常有鸟,有花草的地方常有昆虫。

植物、昆虫、鸟和其它生物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而共存亡。


(2)谈话:(多媒体展示图片:青草、蚱蜢、青蛙、蛇、鸡、鹰) 这些生物大家认识吗?怎样利用食物的关系把它们联系起来?你会怎么做?(想想看,如何利用桌面上的卡片、胶带等材料,按照一定的食物关系顺序把卡片串连起来。


(3)“卡片接龙”活动: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认真思考。

(教师巡视指导:一个同学排好吃与被吃的顺序,被吃的生物排在前,吃它的生物排在后,最后将卡片串起来。

也可以鼓励创新,采用其他方法,如小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相互牵绳的方法。

)(4)模型展示,建立“食物链”概念:组织小组代表进行模型展示汇报。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模型,从这些卡片接龙模型中,大家能看出什么道理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什么形状?);并指导学生将卡片接龙记录书写下来,用“→”表示捕食关系,写到最后一种生物才叫完整。

再将学生书写的结果进行展示汇报,如青草→鸡→鹰等;最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像这6种生物那样,彼此间串联起来的食物关系像什么?从而构建“食物链”的概念。

(5)质疑与归纳:教师要求学生继续观察所连的食物链,看看食物链通常有几个环节?位于不同环节的动物所吃食物有何不同?比较这几条食物链,你还发现了哪些共性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食物链一般3-5环节;通过查阅信息库,知道动物的食性分三类;通过讨论归纳出食物链一般所具有的特点。

活动二:“学中用”
1.提出探究应用的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午餐情景。

配以字幕:民以食为天,食物何处来?同学们能用学到的食物链知识来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2.“追本溯源”解决问题——分析食谱中的生物
(1)选食谱:教师要求学生列出某一顿午餐吃过的各种食物。

(2)分类列表:启发学生分类思考其中哪些食物来源于植物?哪些来源于动物?
(3)发现“食物链”:指导学生连出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并展示交流。

活动三:“用中思”
1.列举正方事例: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如: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稻田养鸭、藕田养泥鳅等事例,想一想这些生态农业给我们什么启示?
2.列举反方事例:列举当地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如:捕食青蛙、捕食蛇、捕食鸟等事例,想一想这样一来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3.发表你的思考: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得到的启发,最终教师要小结引导到保护食物链、保护动物上来。

四.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