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讲解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七单元 单元知识小结一、易读错的字那畔(pàn ) 聒噪(guō) 凛冽(lǐn ) 三支桨(jiǎng ) 木桩(zhuānɡ)二、易写错的字孙:“子”的第三笔变为提。

寺:上半部分是“土”不是“士”。

幕:下面是“巾”不是“日”。

黎:下面是“ ”不是“水”。

逸:被包围部分是“兔”不是“免”。

梢:左边是“木”不是“禾”。

桨:下边是“木”不是“水”。

暇:左边是“日”不是“目”。

三、重点词语王孙 停泊 发愁 榆关 河畔 黎明 红晕 漆黑 夜幕 愈发 闲逸未免 大雁 降临 炭火 火盆 走廊 船桨 榕树 纠正 木桩 灯塔抛开 陆续 涨潮 树梢 画眉 寒山寺 萤火虫 白茫茫 心旷神怡 不可计数 应接不暇四、多音字更⎩⎪⎨⎪⎧gēng (更夫)gèng(更加) 泊⎩⎪⎨⎪⎧bó(停泊)pō(湖泊) 晕⎩⎪⎨⎪⎧yùn(红晕)yūn (头晕) 应⎩⎪⎨⎪⎧yīng (应该)yìng(回应) 涨⎩⎪⎨⎪⎧zhǎng (涨价)zhàng(涨红) 五、形近字⎩⎪⎨⎪⎧榆(榆钱)愉(愉悦) ⎩⎪⎨⎪⎧幕(夜幕)暮(日暮) ⎩⎪⎨⎪⎧梢(树梢)稍(稍微)捎(捎信)六、近义词黎明—拂晓 漆黑—乌黑 急急匆匆—急急忙忙 陆续—连续 茂盛—繁茂不可计数—数不胜数 照耀—照射 留恋—眷恋应接不暇—目不暇接七、反义词暖和—寒冷 漆黑—通明 急急匆匆—慢慢悠悠朦胧—清晰 黎明—黄昏 心旷神怡—心烦意乱逼近—离开 茂盛—枯萎 不可计数—屈指可数静寂—喧闹热闹—冷清应接不暇—应付自如八、词语搭配(红紫)的彩云(蒙蒙)的细雨(凛冽)的清晨(闲逸)的心情(明亮)的月夜(漆黑)的暗夜(朦胧)的微光(熊熊)的炭火(寒冷)的冬晨(灿烂)的红霞九、词语归类形容人心情愉悦的四字词语:心旷神怡怡然自得表示天快亮或刚亮的词语:黎明破晓拂晓形容数量多的四字词语:不可计数数不胜数形容树木繁茂的四字词语:枝繁叶茂绿树成荫十、句子积累1. 静态描写的句子: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讲练(人教版) 第七单元《植树问题》(解析)

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讲练(人教版) 第七单元《植树问题》(解析)

第七单元 植树问题(1)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2)两端不种:棵数 = 间隔数-1(4)封闭图形:棵树 = 间隔数(3)一端种一端不种:棵数 =间隔数知识点一: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植树问题基本解决思路:间隔数=总长÷间隔距离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知识点二: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知识点三: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数=间隔数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所需棵数与间隔数“一一对应”,相当于线段上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情况。

【易错典例1】在一条长300米的公路两边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一共种()棵树.A.61B.121C.122【思路引导】利用植树问题公式:如果植树路线的两边与两端都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再乘2,即:棵数=(段数+1)×2.根据植树棵数先求段数:300÷5=60(段),然后求植树棵数:(60+1)×2计算即可.【完整解答】解:(300÷5+1)×2=(60+1)×2=61×2=122(棵)答:一共种树122棵.故选:C.【考察注意点】本题主要考查植树问题,关键是分清段数和植树棵数的关系做题.【易错典例2】(•红安县期末)一个圆形水池的周长为150米,沿池边每隔37.5米安盏观景灯,一共要安装4盏观景灯.【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在圆形上植树,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相等,直接用150除以37.5即可.【完整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150÷37.5=4(盏)答:一共需要装4盏灯.故答案为:4.【考察注意点】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相等,即:棵数=间隔数.【易错典例3】操场上等距离放了8张课桌,把相邻的两张课桌用一段绳子连接起来,一共要准备7段绳子.【思路引导】根据题意相当于两端都不植树的问题,用课桌的张数减去1,就是一共要准备的绳子的段数.【完整解答】解:8﹣1=7(段)答:一共要准备7段绳子.【考察注意点】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不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比要分的段数少1,即:棵数=间隔数﹣1.【易错典例4】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在48米长的走廊两边摆鲜花,现在从走廊的一头开始,每隔4米摆一盆鲜花,直至走廊另一头,一共要摆多少盆鲜花?【思路引导】先看一边,据题意可知,走廊长48米,每隔4米摆一盆花,也就是48米被平均分成4米长的若干小段,花摆在分点上;所以间隔数是48÷4=12个;又因为两端都摆花,所以盆数等于段数加1;然后再乘2就可求出两边的花盆数.【完整解答】解:(48÷4+1)×2=13×2=26(盆)答:一共要摆26盆鲜花.【考察注意点】此题属于植树问题.解答此类题(两端都植树)的关键要知道: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棵数=间隔数+1.一.选择题1.(•眉山月考)一条马路长440米,在路的两旁每隔8米植一颗树,两端都要植,共植了()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7单元植树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7单元植树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7单元植树问题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植树问题”主要让学生掌握在一定的距离或一定的间隔数内植树的规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公式,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植树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逐步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一定的距离或一定的间隔数内植树的基本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植树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公式。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植树问题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植树问题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植树问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植树问题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植树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场景中,为什么树的间隔会有大有小?让学生对植树问题产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如:在一条直线上的植树问题,植树的棵数等于间隔数;在封闭曲线上的植树问题,植树的棵数等于间隔数。

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于植树的实际问题,并求解。

然后,让学生分享各自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大家共同讨论,互相学习和完善。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有关植树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1. 概述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的学习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主要是以课文阅读、课内训练、课外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好,感知生活的有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和体会情感的能力。

2. 课文赏析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诗》、《诗的味道》、《白菜》三篇课文。

其中《认识诗》通过课文的鉴赏,引导学生认识诗歌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用声、色等艺术手法表现情感、传递思想,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诗的味道》让学生感受诗的魅力,学会借助意象、音韵以及格律等手法来欣赏诗歌,提高语文修养。

《白菜》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中感受诗意,培养学生用诗人的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

3. 课内训练课内训练是巩固课文知识的好方式,通过阅读题、写作题等题型,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增强,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好途径。

在本单元中,课内训练主要包括课文理解、填空、改错、句子仿写等题型,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熟练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语言运用能力。

4. 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拓展学生视野、增长知识的好方法,通过阅读优秀的诗歌作品、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学修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本单元中,鼓励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诗歌作品,了解诗歌的形式与特点,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 情感体验《语文园地》这一主题,旨在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美好,感受文字的力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通过赏析课文、课内训练和课外阅读,让学生从中领略到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感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能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6. 结语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和辅导,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努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知生活、提高语文素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植树问题的一般情况,即在一条直线上均匀植树,求树与树之间的间隔数和树的棵数;二是植树问题的应用,即在封闭线路上均匀植树,求树的棵数和间隔数。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数学问题,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四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周长和植树问题的简单情况,对植树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对于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一般情况和应用,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树问题的一般情况和应用。

2.教学难点: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公园植树、道路绿化等,以便于引导学生思考。

3.黑板:准备黑板,以便于板书和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植树场景,如公园植树、道路绿化等,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探索在封闭线路上植树,只栽一端或两端都不栽时,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3.应用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路灯安装、座位排列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核心素养目标围绕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解决问题等能力展开。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能够:
2.教学难点
-理解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特别是两端都不栽时的情况,植树棵数=间隔数。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如:从生活中的植树问题迁移到数学问题,理解其中的数学关系。
-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判断是哪种植树情况,并应用相应的数学模型。
举例说明:
针对封闭线路植树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图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封闭线路与普通线段的区别。对于难点内容,如两端都不栽的情况,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际体验来加深理解。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判断问题的类型,例如:判断线路是否封闭、是否两端都要栽等。通过反复练习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确保能够准确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植树问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种植花朵或树木时需要考虑间隔的情况?”(如:在花园里种花,每隔多少距离种一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植树问题的奥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是一节综合实践课。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公式,二是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知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从基本概念入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教材中,植树问题被赋予了实际意义,即“栽树造林,利国利民”,这也体现了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对于植树问题这种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公式,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难点:植树问题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案例分析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真实的植树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介绍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

3.公式学习:引导学生探究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得出公式。

4.实际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单元教学分析和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单元教学分析和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四时景物皆成趣”这一主题来编排。

主要由《古诗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这四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通过描写景物,体现不同景物的不同的美。

习作会写题为“_____即景”的文章,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景物,并写出景物的变化。

重点是做到突出景物的变化,体现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语文园地学习品味优美的语句,积累诗歌。

学习制作宣传海报。

学习把画面描写得更具体,通过朗读景物描写的句子,感受景物描写给自己带来的美。

通过认真观察,把画面描写得更具体。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通过描写不同的景物,体现景物的美,表达作者的感受。

本单元的4篇文章都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来体现景物的美。

如《古诗三首》中,对景物描写有动态,有静态,动静结合,给人以独特的感受;《四季之美》中,通过描写四个季节的不同景物,来体现景物的美,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鸟的天堂》中,通过详细描写不同时间看到的不同景物,表达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月迹》则通过描写不同地点的月亮,来体现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2.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三、单元课时安排21 古诗三首…………………………………………………2课时22 四季之美…………………………………………………2课时23 鸟的天堂…………………………………………………2课时24 月迹………………………………………………………1课时习作:__即景………………………………………………1课时语文园地七……………………………………………………1课时21 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分析意象,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领会诗歌主旨。

过程与方法:1.品味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优美意境。

2.培养鉴赏古诗时展开想象,再造诗歌意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美、发现美、欣赏美。

教学重点:1.分析意象,品味意境,领会诗歌主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明园 十二生肖鼠,兔拍卖现场
•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 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种起源,一是理想, 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 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和帕台农 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相同。
• 这便是一个几乎是超人民族的想象力所能 产生的成就。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 作品,如同帕台农神庙那样;如果幻想能有典 范的话,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请 想象一下,有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物,有某种 月宫般的建筑物,这就是圆明园
总结
圆明园的毁灭: 狼牙山五壮士: 难忘的一课: 最后一分钟:
简介
景观
文物
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
圆明园里,荒野的风, 呜咽地讲述着—— 一个古老的故事; 残留的柱, 痛苦地书写着—— 一个国家的耻辱。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康熙四十八 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圣祖玄烨)将北京西北 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 并亲题园额“圆明园”。雍正三年(1725年),雍 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 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乾 隆帝(即清高宗弘历)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 园林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 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 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 称圆明三园。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 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 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 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 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 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 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英国侵略军烧 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 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成为 世界文明史上的暴行。
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 还
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1860年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 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 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 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命令米 切尔中将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 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
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 而言之,请假设有某种人类异想天开产生的令人眼花 缭乱的洞府,而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这就是这座 园林。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 动。这座大得犹如城市的建筑物,是由世世代代建造 而成的,为谁建造的?为各国人民 。

• 一半的胜利果实,今天,帝国竟然带 着某种物主的天真,把圆明园富丽堂皇 的破烂陈列出来。我希望有朝一日,解 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赃物 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
“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
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
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
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伦三世),而藏之
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
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
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 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 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 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 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 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 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 投福海而死。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又遭浩劫,残存的十余处景区惨遭劫掠, 强盗们掠夺了园内的大批艺术珍品,大水法的十二生肖塑像难逃厄运,石雕 被砸毁,铜兽头和商周著名的青铜器,历代的陶瓷器、古代名人的书画,清 朝皇帝的御玺,以及玉如意、时钟、金塔、玉磬等宫廷陈设品,还有清代瓷 器、漆器、玉器、牙雕珐琅、景泰蓝、珊瑚、玛瑙、琥珀、水晶、宝石、朝 珠、木雕等精美艺术品亦流落海外。《四库全书》、《全书荟要》、《古今 图书集成》、《淳化阁帖》摹版等珍贵图书文物,也都未能幸免于难。
方壶胜境 镂云开月
碧桐书院 九州清晏
天然图画 坦坦荡荡
杏花春馆 茹古涵今
万方安和 三潭印月
勤政亲贤 正大光明
大水法
观水法
复原图与遗址对比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进行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抢劫。为 了掩盖他们践踏人类文明的野蛮暴行,10月18日,侵略者将这座中外罕见的 艺术宝库焚毁。
圆明园四十景即: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 清晏、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 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 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 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 琳宇、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 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 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 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镜 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 风荷、洞天深处。
道光年间内务府一份奏折,详尽载明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宫 内及圆明园库贮物件情况:一两重银锞共存569390个,其中宫内 存290505个,圆明园存280694个;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宫内存 1194款,圆明园存450款;玉砚、笔洗等501件,其中宫内存142 件,圆明园存337件;头等瓷炉、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宫内存 337件,圆明园存291件……圆明园的收藏情况,由此也略能窥见 一斑。
请建造一个梦境,材料用大理石,用美玉,用青 铜,用瓷器,用雪松做这个梦境的房梁,上上下下铺 满宝石,披上绫罗绸缎,这儿建庙宇,那儿造后宫, 盖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 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又是诗人的建筑师建 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 一片片水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