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直链淀粉含量
F NCP LS DM 稻米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分光光度法

FNCPLSDM00009 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F-NCP-LS-DM-00009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分光光度法1 适用范围目前测定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有国标法和简化法(农业部部标)两种,一般法适用于水稻、玉米、高梁、谷子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简化法适用于稻米的测定。
2 原理直链淀粉与碘作用生成蓝色的淀粉—碘复合物,在适当的波长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直链淀粉含量呈线性关系;测定该复合物水溶液的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可求得待测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3 试剂3.1 1mol/L乙酸溶液:量取57.8ml冰乙酸(GB 676-78分析纯)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3.2 柠檬酸溶液:5.6g柠檬酸(HG 3-1108-1981)用600ml蒸馏水溶解,加入5.0ml冰醋酸,定容至1000ml。
3.3 1mol/L氢氧化钠(GB 629-81 分析纯)溶液3.4 碘液:2.000±0.005g碘(GB 675-77 分析纯)和20.000±0.001g碘化钾 (GB 1272-1977 分析纯)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3.5 乙醇:95%乙醇(GB 679-1980 分析纯)和无水乙醇(GB 678-1978 分析纯); 3.6 甲醇(GB 683):85%(V/V);3.7 1mg/ml直链淀粉标准溶液:称取0.1000g(干基)马铃薯直链淀粉纯品,放入100ml 容量瓶中,加入1ml无水乙醇湿润样品,再加入9ml 1mol/L NaoH溶液,于沸水浴中分散10min,冷却后用水定容;3.8 1mg/ml支链淀粉标准溶液:称取0.1000g支链淀粉纯品,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ml无水乙醇湿润样品,再加入9ml 1mol/L NaoH溶液,于沸水浴中分散10min,冷却后用水定容;3.9 直链淀粉参比样:具高、中、低直链淀粉含量的参比样品各一个(其直链淀粉含量预先经NY/T 558-1987或ISO 6647-1987方法准确测定;4 仪器设备4.1 具有孔径0.25mm(60目)网筛的实验室用粉碎机;4.2 分光光度计或全自动直链淀粉分析仪;4.3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4.4 水浴锅;4.5 玻璃容器:50ml具塞试管、100ml容量瓶、50ml容量瓶、10ml、5ml、2ml、1ml移液管。
大米中直链淀粉含量浅析

G B / T 1 5 6 8 3 — 2 0 0 8中 , 将 大 米粉 碎 至 细粉 破 坏 淀粉 的胚 乳结 构 , 脱脂 , 用 氢氧 化 钠 溶液 分 散试 样 , 加入 碘 试 剂 , 用 分光 光 度计于 7 2 0 n m处测量 样液 吸光度 。并利 用标 准溶 液绘 制标 准 曲 线, 于标 准 曲线上 计算 含量 。 N Y / T 5 5 — 1 9 8 7 中, 脱 脂后 的样 品中支 链 淀粉 与碘 生成 棕红色 , 直链 淀粉 与碘 生成 深 蓝色 , 样液 用分 光光 度计 在 6 2 0 n m 读 取 吸 光度 。并利 用标 准 溶液 绘制 标准 曲线 , 于标 准 曲线 上计 算 含量 。 标准 样 品和样 品在 同等条件 下都 要进 行脱 脂 。
T
阳 R u M
大米中直链淀 粉含量浅析
孟 庆顺 ( 淮 安市 产品 质量监 督检 验所 , 江 苏淮 安 2 2 3 2 0 0 )
摘 要 本文 通过对 影响 大米 中直链 淀粉含 量 测定 的 因素 分析 , 提 出 了标准 方法应 注 意的 几个技 术 问题 。 关键 词 大米 ; 直链 淀粉 含量 ;测定 ;国标 法 ;简化 法 中 图分类 号 : T S 2 3 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1 6 7 1 - 7 5 9 7( 2 0 1 5 )O 2 — 0 2 1 O 一 0 1
Y l m之 间 , 马铃 薯 直链 淀 粉作 为标 准 样 品 , 其 纯度 应 很纯 , 在 使 用前 , 应 经 过 安培 滴 定或 电位 滴定 测 试 。不 少 市售 的马 铃薯 直 链 淀 粉 纯度 不 高 , 桧 使测 试 结 果偏 高 。 使用 时 , 对 马 铃 薯直 链 淀 粉进 行脱 脂 , 以5 滴一脂 后 的 标样 放 在 通风 橱 中 2天 , 使 甲醇 挥 发 完 全 并达 到 水分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研讨

奉 支受 中 日台 作 “ 稻 遗 传 瓷 锦 评 竹 受 利 用 技 术 开 笈 目和 “ 江 省 和 日本 福 井 县 友 好 奠流 事 业 ” 助 , 日车 木 项 浙 蜜 在 福 井 县 农业 试 驻 场 完 成
收穑 日期 :0 1 1 9 2 0 0 2
维普资讯
摘 要 通 过 标 准 碘 比 色 法 与 改 良 碘 比 色 法 的 比 较 认 为 改 良 碘 比 色 法 的 优 点
是 : 可测 定精米籽 或糙 米粉 等粉体 村料 也 可测定精 米粒 和糙 米粒 等粒体 材料 , 既 能
将 样 品 的 直 链 淀 粉 更 完全 地 分 离 出 来 , 试 误 差 小 , 需 时 间 较 长 。 相 同 品 种 不 同 测 但
的重量 比 。
1 2 改良旗化 色 法
称 取 1 1中的糙米 粒 、 米 粒 、 米粉及 糙 米粉 ( 糙 米粒用 日本 岩谷 . 精 精 将
产业 公 司 的 1 tn l e F 2 0型小 型 粉碎 机 碾磨 1 0 waa i l r2I M一 0 Mis s而成 ) l O , 2 各 O mg 分别 置于 5 m[ 管 中, 9 乙醇 1 和 l o/ 的 N OH 9 后 将标 准 碘 比色 法 中的 0 试 加 5 ml m l1 a ml 沸水 中热 处 理 1 mi” 为“ 0 n改 置于 4 ℃的恒温箱 内 2 h , 后 的操作 顺序 同标 准碘 比色 法 。以标 准碘 比 0 4 ”其 色 法为对 照 , 3次重 复 . 1 1 用 . 同样 的方 法计算 各样本 的直链 淀粉 含量 。 在用 糙 米 粒作 试 样 时 , 由于糙米 粒 外表 有 不溶 于强 碱 Na H 的 果皮 和种 皮 , 重 前 先 O 称 将糙 米粒 断 裂 以便 N OH 从 断裂处进 入胚 乳 而糊化 淀粉 a 1 3 不 同样 品量 间的 比较 . 取 日本 福 井 县农 业 试 验场 1 9 9 9年收 获 的粳 稻 品种“ 光 ” 越 和 “ 日本晴 ” 的糙 米 粒 , 1 1法碾 成精米 粉 。称取 各 ] 0 、0 g和 2 mg置 于样 品瓶 内, 用 . 0 mg 5 r a 5 分 别用 标 准碘 比色 法 和改 良碘 比色法 测定 各样 品的直 链 淀 粉含 量 , 重复 , 比法 排 列 , 3次 问 每 测定 1 2个 样 品设一 组标 准直链 淀粉 含量 品种 。 14 K . OH 和 Na OH 对直 链 淀粉 含 量测 定的 效 果 比较 称 取 1 2试 样 和 浙 江省粳 稻 主栽 . 品种 “ 水 1 ” 米粉 各 1 0 g分 别置 于 5 ml 管 中 , 人 9 乙醇 l 后 设 “ l ll 秀 l精 0r a 0 试 加 5 ml 加 mo/ 的 Na ml和“ 入 l ll KO 9 ” 种处理 , OH 9 ” 加 mo/ 的 H ml二 其后 的操 作 同改 良碘 比色 法 。 次 重 6 复 , 比法排列 , 间 每测 定 1 2个样 品设 一组标 准直链 淀 粉含量 品种 。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96微孔高通量快速测定方法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96微孔高通量快速测定方法1. 引言1.1 背景稻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米中的淀粉是主要的营养成分之一。
直链淀粉是淀粉中的一种形式,其含量对稻米品质和加工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准确测定稻米中直链淀粉的含量对于品种筛选、生产加工和产品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规的淀粉含量测定方法往往需要较长的操作时间和复杂的操作步骤,且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发展一种快速、高通量的测定方法对于提高测定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96微孔高通量快速测定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通过利用微孔板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实现对样品的快速分析和高通量检测。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优点,可以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快速测定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定一种快速准确地测定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通过96微孔高通量技术实现对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稻米直链淀粉是稻米中的重要成分,对于稻米的品质和加工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稻米直链淀粉的测定方法多为传统繁琐的化学分析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耗时长、耗费试剂等缺点。
本研究旨在研究一种简便、快速、高通量的测定方法,为稻米相关行业提供一种更便捷的质量检测工具。
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以为稻米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促进稻米加工技术的提升,推动稻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研究目的】是为了满足稻米直链淀粉测定的快速、准确和高效需求,促进稻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意义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对于粮食加工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稻米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淀粉含量是决定米饭口感和储藏性能的关键因素。
直链淀粉是稻米中的主要成分之一,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米饭的口感和质地。
通过快速准确地测定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不仅可以指导玉米加工的生产过程,提高米饭的口感品质,还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96微孔高通量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了测定效率和准确性,节约了检测时间和成本。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已配制好】 1.00mol/L乙酸溶液:量取57.8ml冰乙酸(分析纯),蒸
馏水稀释至1000ml 【已配制好】 95%乙醇(分析纯)
第5页/共10页
四、方法与步骤
称样→分散→配制显色液→比色→计算
换算样品重),3个重复,分别于干燥的50ml容量瓶中→另设一空 白(不加米粉样品;每大组即一个实验台做一个空白即可)→加 0.320M HCl 25ml,轻轻摇匀,不留结块 →置于沸水浴中,保持 沸腾,并不断摇动→20min后取出,放入水槽,冷却至室温→加 1ml硫酸锌溶液(沉淀蛋白质,使蛋白质沉淀,因不是测蛋白质, 而是测淀粉)→加1ml亚铁氯化钾(若有气泡则加几滴无水乙醇) →定容至刻度,摇匀→过滤于三角瓶(前10ml左右滤液弃去,主 要是用来湿润和清洗三角瓶)为待测液→取空白滤液(空白液也 要过滤)于2dm(分米)长的旋光管中,调旋光仪零点→倒去空白 液→取待测液进行测定→读取旋光度(新旋光仪直接读数;旧仪器 从下面长方形刻度盘中读取整数,上面圆形刻度盘中读取小数) →计算粗淀粉含量(%)(3个重复的误差不大于1.0%)
复)各5ml分别于50ml容量瓶中⇒加30ml 左右蒸馏水⇒加1.0ml 1.00M乙酸溶液⇒
加0.2%碘液1ml ,立即计时,充分摇匀, 定容。 4. 比色:静置20分钟,测定620nm处的吸光 度。
第7页/共10页
5. 标准曲线绘制与直链淀粉含量计算: 用4种标样直链淀粉含量与吸光度值在坐标纸
农学实验—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碘蓝比色法
第1页/共10页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直链淀粉含量与米饭的黏性、柔软性、光泽、 食味品质密切相关,与加工品质也有密切关系。
MM FS CNG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MMFSCNG0181 稻米 直链淀粉 分光光度法MM_FS_CNG_0181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4.原理概要将大米粉碎至细粉以破坏淀粉的晶形结构,使其易于完全分散及糊化,并对粉碎试样脱脂,脱脂后的试样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分散,向一定量的试样分散液中加入碘试剂,在620nm处测定所形成的复合物的吸光度。
考虑到支链淀粉对试样中碘-直链淀粉复合物的影响,利用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混合物制备校正曲线,从校正曲线上读取试样中直链淀粉含量。
3.主要试剂甲醇[85%(V/V)]、乙醇[95%(V/V)]。
氢氧化钠:1mol/L和0.09mol/L。
乙酸:1mol/L溶液。
碘试剂:称取2.000±0.005g碘化钾 ,加适量的水以形成饱和溶液,加入0.200±0.001g碘,碘溶解后将定量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溶。
每天用前现配,避光保存。
马铃薯直链淀粉标准溶液(1mg/mL):称取100±0.5mg脱脂及平衡后的直链淀粉于100mL烧杯中,加入1.0mL无水乙醇湿润样品,再加入9.0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于85℃水浴中分散10min,移入100mL容量瓶,用70mL水分数次洗涤烧杯,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中定溶,剧烈摇匀。
1mL此标准分散液含1mg直链淀粉。
马铃薯直链淀粉标准品的制备见附录A。
支链淀粉标准溶液(1mg/mL):称取100±0.5mg经除去蛋白质、脱脂及平衡后蜡质大米支链淀粉于100mL烧杯中,加入1.0mL无水乙醇湿润样品,再加入9.0mL 1mol/L 氢氧化钠溶液,于85℃水浴中分散,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70mL水分数次洗涤烧杯,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中定溶,剧烈摇匀。
1mL此标准溶液含1mg支链淀粉。
蜡质大米支链淀粉标准品的制备见附录B。
4.仪器实验室用磨粉机:可将大米粉碎并通过80目筛。
筛(80目)、实验室用砻谷机、实验室用碾米机。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

6
米粒部分分散溶解,与环融合在一起
米心云白色,环消失
7
米粒完全分散
米心与环均消失
1.5-2.0
1.5-2.0
>3.0
2.5-3.0
1.5-2.0
1.5-2.0
垩白率(%)
<5
<10
<5
<10
垩白大小(%)
<5
<10
<5
<10
透明度
半透明
半透明
半透明
半透明
糊化温度(碱消值)(级)
>4
>4
>6
>6
>6
>6
>6
>6
胶稠度(mm)
>60
41-60
>70
61-70
100
>95
100
>95
>81
>81
>79
>83
>81
精米率(%)
>72
>70
>74
>72
>72
>70
>74
>72
整精米率(%)
>59
>54
>65
>60
>59
>54
>65
>60
粒长(cm)
6.5-7.5
5.5-6.5
5.0-5.5
5.0-5.5
6.5-7.5
5.5-6.5
5.0-5.5
5.0-5.5
长/宽
>3.0
水稻直链淀粉含量早代定向跟踪筛选技术构建

水稻直链淀粉含量早代定向跟踪筛选技术构建作者:欧阳杰熊英王楚桃何永歆蒋刚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9年第12期摘要选择直链淀粉含量适中(14%~17%)、口感好的优质水稻品种(系)作母本,直链淀粉含量较高(20%~25%)、口感较差而稻瘟病抗性好的水稻品种(系)作父本,进行杂交得F1代种子,F1代自交得F2代种子,混收F2代种子2 000粒;用冷碱液糊化法对不含胚半粒糙米进行简单碘蓝染色,然后与用国标法建立的标准色谱进行比对,鉴定出直链淀粉含量的大致范围,留下直链淀粉含量14%~17%的对应剩下含胚半粒,将其种植在稻瘟病自然诱发的田块,混收F3代抗稻瘟病种子2 000粒,然后再通过比色法鉴定单粒的直链淀粉含量;周而复始,直至选育出稳定的优质抗稻瘟病单株,从而构建出一套简单、高效的水稻直链淀粉含量早代定向跟踪筛选技术,加快食味品质育种进程。
关键词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半粒糙米;定性标准色谱中图分类号:S511.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x.2019.34.004我国是稻米生产大国,也是稻米消费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日常主食稻米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1]。
直链淀粉含量与米饭硬度正相关,与黏度负相关。
直链淀粉含量低的大米蒸煮后表现为黏性大、米饭软且有光泽,而直链淀粉含量高的大米蒸煮时会吸收较多的水分而不断地膨胀,使饭粒干燥、蓬松且色泽暗[2]。
关于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及品质研究已有大量报道[3-7]。
测定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标准方法是对一定数量的种子样品进行测定,其结果是被测样品的平均值,无法对杂交早代单株各部位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进行鉴定筛选,致使食味品质育种工作处于盲目状态。
罗玉坤等最先提出冷碱液直接糊化米粒的单粒测定法[8],为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
杨金华在此基础上提出半粒测定法[9],既可对早代分离单粒的直链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又可将鉴定出的优良个体继续繁种,提高育种成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链淀粉含量
胶稠度
糊化温度
类别
含量(%)
类别
长度(mm)
类别
温度(℃)
碱消值(级)
高
>25
硬
<40
高
>75
1~3
中
20~25
中
40~60
中
70~75
4~5
低
<20,≥10
软
>60
低
<70
6~7
极低
<10,>2
表3稻种资源特异种质标准(%)*:胶稠度单位为mm
项目
直链淀粉含量(%)
17-22
<25
14-18
<20
0
<2
0
>2
蛋白质含量(%)
>8
>8
>7
>7
>8
>8
>7
>7
糊化温度(碱消值)分级
级别
分解度
清晰度
1
米粒无变化
米心白色
2
米粒膨胀
米心白色,有粉末状环
3
米粒膨胀,环完整或狭窄
米心白色,环棉絮状或云雾状
4
米粒膨大,环完整而宽
米心棉白色,环云雾状
5
米粒开裂,环完整而宽
1.5-2.0
1.5-2.0
>3.0
2.5-3.0
1.5-2.0
1.5-2.0
垩白率(%)
<5
<10
<5
Hale Waihona Puke <10垩白大小(%)
<5
<10
<5
<10
透明度
半透明
半透明
半透明
半透明
糊化温度(碱消值)(级)
>4
>4
>6
>6
>6
>6
>6
>6
胶稠度(mm)
>60
41-60
>70
61-70
100
>95
100
>95
米心棉白色,环清晰
6
米粒部分分散溶解,与环融合在一起
米心云白色,环消失
7
米粒完全分散
米心与环均消失
6.高直链淀粉
≥32.0
≥25.0
-
-
7.低直链淀粉
<10,>2
<10,>2
-
-
8.高直链淀粉
≥30.0
≥25.0
-
-
并软胶稠度*
≥60
≥70
-
-
9.低垩白率
≤5.0
≤5.0
-
-
农业部标准NY122-86优质食用稻米(摘录)
米质指标
籼粘
粳粘
籼糯
粳糯
I
II
I
II
I
II
I
II
糙米率(%)
>81
>79
>83
>81
>81
>79
>83
>81
精米率(%)
>72
>70
>74
>72
>72
>70
>74
>72
整精米率(%)
>59
>54
>65
>60
>59
>54
>65
>60
粒长(cm)
6.5-7.5
5.5-6.5
5.0-5.5
5.0-5.5
6.5-7.5
5.5-6.5
5.0-5.5
5.0-5.5
长/宽
>3.0
2.5-3.0
籼粘
粳粘
籼糯
粳糯
1.高糙米率
383.0
386.0
383.0
386.0
2.精米率
≥76.0
≥79.0
≥76.0
≥79.0
2.高蛋白质含量
≥13.0
≥13.0
≥13.0
≥13.0
4.高赖氨酸含量
≥0.48
≥0.48
≥0.48
≥0.48
5.优质蛋白质(赖氨酸/蛋白质)
≥0.05
≥0.05
≥0.05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