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求及其均衡51页PPT
合集下载
金融学:第七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PPT课件

二 这种是情货况币继供续给发量展大,于则货会币产需生求通量货,膨即胀M。s>Md。
三是货币供求的结构性失衡。即货币供给与货币 需求在总量上大体保持均衡状态,却由于货币的 供给结构同与之相对应的货币需求结构不相适应, 造成货币市场上货币短缺与局部货币供给过剩并 存,商品市场上部分商品和生产要素供过于求, 另一部分商品和生产要素则求过于供。
经济体制全面改革以后,我国货币供求均衡开始 向中央银行调控下的机制转化。但是:
(1)调节货币均衡的机制和手段还不完备; (2)利率机制还不能发挥十分有效的作用; (3)金融市场虽然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和活力, 但与建立有效的货币均衡调节机制的内在要求相 比,尚有较大的差距。
二、货币失衡
一是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即Ms<Md。 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往往会出现通货紧缩。
我国的观点 :有三种主要观点
一是单要素定义,即认为通货紧缩就 是价格普遍持续的下降。
二是双要素定义,即将通货紧缩看作 是物价和货币供给量的共同下降。
三是三要素定义,即将通货紧缩视为 价格普遍和持续的下跌、货币供给量的连 续下降以及经济增长率的不断降低。
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名词与问题
货币需求 流动性陷阱 恒久收入 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
其次,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的上涨,季 节性、暂时性或偶然性的价格上涨不能视为通货 膨胀。
(二)如何计量?
CPI WPI GDP Deflator
(三)分类
按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划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 推动型、结构失调型和预期型通货膨胀
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划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 蔽型通货膨胀
1978-2007年各层次货币量增长图 单位 :亿元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三是货币供求的结构性失衡。即货币供给与货币 需求在总量上大体保持均衡状态,却由于货币的 供给结构同与之相对应的货币需求结构不相适应, 造成货币市场上货币短缺与局部货币供给过剩并 存,商品市场上部分商品和生产要素供过于求, 另一部分商品和生产要素则求过于供。
经济体制全面改革以后,我国货币供求均衡开始 向中央银行调控下的机制转化。但是:
(1)调节货币均衡的机制和手段还不完备; (2)利率机制还不能发挥十分有效的作用; (3)金融市场虽然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和活力, 但与建立有效的货币均衡调节机制的内在要求相 比,尚有较大的差距。
二、货币失衡
一是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即Ms<Md。 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往往会出现通货紧缩。
我国的观点 :有三种主要观点
一是单要素定义,即认为通货紧缩就 是价格普遍持续的下降。
二是双要素定义,即将通货紧缩看作 是物价和货币供给量的共同下降。
三是三要素定义,即将通货紧缩视为 价格普遍和持续的下跌、货币供给量的连 续下降以及经济增长率的不断降低。
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名词与问题
货币需求 流动性陷阱 恒久收入 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
其次,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的上涨,季 节性、暂时性或偶然性的价格上涨不能视为通货 膨胀。
(二)如何计量?
CPI WPI GDP Deflator
(三)分类
按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划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 推动型、结构失调型和预期型通货膨胀
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划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 蔽型通货膨胀
1978-2007年各层次货币量增长图 单位 :亿元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第8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精品PPT课件

第八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第一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 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 货币的行为,是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注入货币 的过程。
货币供给量: 一国经济中被个人、企 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持有的可用于各种交 易的货币总量。
(一)名义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 点上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 记作MS
1994-2002年中国各层次货币供给统计
单位:亿元
M2
M1
M0
2 0 0 0109094 46923.5 20540.7 7288.6
1 8 0 0109095 60750.5 23987.1 7885.3
1 6 0 0109096 76094.9 28514.8
8802
1 4 0 0109097 90995.3 34826.3 10177.6
(二)实际货币供给:是指剔除了 物价影响之后的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 记作MS/P
人们日常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 一般都是名义货币供给。
二、货币层次划分
(一)依据:货币流动性 (二)层次
1、西方的货币层次划分 2、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M1= M0 +活期存款 M2= 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决定人们持有多少货币,有种种原因: 个人的财富水平、利率变动,以及持有货 币可能拥有的便利等
但在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 间总是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对 整个经济体系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有:
Md =kPY
Md =kPY
• Md代表名义货币需求 Y代表实际国民收入 P代表价格水平 k代表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 入的比例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课件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货币供应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反之则可能引发通货紧缩。
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影响
经济增长波动
货币供求失衡可能影响经济增长,导 致经济波动。
金融市场稳定性
货币供求失衡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影响市场稳定性。
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 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货币供应量
指经济中可用于交易和流通的货币总 存量,主要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创 造。
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影响
经济周期波动
经济扩张时货币需求增加,经济衰退时货币需求减少,导致 供求失衡。
政策干预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政府宏观干预措施可能导致货币供求 失衡。
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影响
国际因素
国际收支、汇率波动等国际因素也可能影响国内货币供求。
广义货币供给
除狭义货币供给外,还包 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 。
货币供给的来源
中央银行发行现金
中央银行通过印制和发行 现金来创造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 发放贷款等业务活动创造 存款货币。
非银行金融机构
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给的影响因素
货币需求
指商品流通和支付过程中,社会 成员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货币供求与经济的关系
货币供求是经济运行的反映
货币供求状况的变化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同时经济运行状况也会影响货币 供求。
货币供求对经济运行的作用
货币供应量过多或过少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价 格水平等。
货币供求的均衡与非均衡
会影响国内货币供给。
CHAPTER
03
货币需求
货币供应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反之则可能引发通货紧缩。
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影响
经济增长波动
货币供求失衡可能影响经济增长,导 致经济波动。
金融市场稳定性
货币供求失衡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影响市场稳定性。
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 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货币供应量
指经济中可用于交易和流通的货币总 存量,主要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创 造。
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影响
经济周期波动
经济扩张时货币需求增加,经济衰退时货币需求减少,导致 供求失衡。
政策干预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政府宏观干预措施可能导致货币供求 失衡。
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影响
国际因素
国际收支、汇率波动等国际因素也可能影响国内货币供求。
广义货币供给
除狭义货币供给外,还包 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 。
货币供给的来源
中央银行发行现金
中央银行通过印制和发行 现金来创造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 发放贷款等业务活动创造 存款货币。
非银行金融机构
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给的影响因素
货币需求
指商品流通和支付过程中,社会 成员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货币供求与经济的关系
货币供求是经济运行的反映
货币供求状况的变化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同时经济运行状况也会影响货币 供求。
货币供求对经济运行的作用
货币供应量过多或过少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价 格水平等。
货币供求的均衡与非均衡
会影响国内货币供给。
CHAPTER
03
货币需求
《货币供求均衡》PPT课件

❖ 凯恩斯提出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是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 动机。他将其归结成流动性偏好理论,并认为,货币需求的交 易成分和预防成分同收人呈正比例,而货币需求的投机成分则 对利率及关于利率未来动向的预期极为敏感。
❖ 弗里德曼将货币视作任何一种资产,运用资产需求理论得出了 对货币的需求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和恒久性收入的函数。弗 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对利率的变动是不敏感的。
第十第一三章3
(三)货币需求理论
❖ 古典货币数量理论 ✓ 费雪的交易货币需求理论 ✓ 剑桥现金余额货币需求理论
✓ 古典货币数量理论包括现金交易数量理论、收入数 量理论、现金余额数量理论。其基本理论是说,货 币数量变动引起物价变动,当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多 时,物价上涨,反正,物价下降。
v 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
结论:要使价格保持给定水平,就必须使货币量与总交易量 保持一定比例。
现金交易数量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并不能准确地反映经
济运行对货币的确切需求程度,忽视了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分
析,忽视了货币的贮藏功能。
第十第一三章5
❖ (三)货币需求理论 1、古典货币理论
(2)剑桥现金余额货币需求理论
马歇尔的现金余额学说
第三章25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互动关系
❖ 关系:二者成为影响货币供给量的两个相对独立的 因素
❖ 二者可能同时扩张,也可能相反扩张p292
❖ 在经济扩张时期,如果基础货币通过增加向中央银 行的贷款的方式增大货币乘数,那么货币乘数的上 升就会促进货币供给的增加;在经济紧缩时期,如 果货币政策不能有效调整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的下 降就会抑制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
第三章14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概述
❖ 弗里德曼将货币视作任何一种资产,运用资产需求理论得出了 对货币的需求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和恒久性收入的函数。弗 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对利率的变动是不敏感的。
第十第一三章3
(三)货币需求理论
❖ 古典货币数量理论 ✓ 费雪的交易货币需求理论 ✓ 剑桥现金余额货币需求理论
✓ 古典货币数量理论包括现金交易数量理论、收入数 量理论、现金余额数量理论。其基本理论是说,货 币数量变动引起物价变动,当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多 时,物价上涨,反正,物价下降。
v 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
结论:要使价格保持给定水平,就必须使货币量与总交易量 保持一定比例。
现金交易数量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并不能准确地反映经
济运行对货币的确切需求程度,忽视了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分
析,忽视了货币的贮藏功能。
第十第一三章5
❖ (三)货币需求理论 1、古典货币理论
(2)剑桥现金余额货币需求理论
马歇尔的现金余额学说
第三章25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互动关系
❖ 关系:二者成为影响货币供给量的两个相对独立的 因素
❖ 二者可能同时扩张,也可能相反扩张p292
❖ 在经济扩张时期,如果基础货币通过增加向中央银 行的贷款的方式增大货币乘数,那么货币乘数的上 升就会促进货币供给的增加;在经济紧缩时期,如 果货币政策不能有效调整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的下 降就会抑制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
第三章14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概述
《金融学概论》第七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PPT课件

M=Y+P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12
第七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由于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V负相关,于是进行了如下修正: M = Y + P –V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影响微观经济主体货币需求 的利益驱动机制逐渐形成,我国经济学界也开始重视货币需求的微观分 析,运用当代西方主流的货币需求理论及模型,建立了一些符合我国实 际情况的货币需求模型,为我国货币需求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做出了有益 的探索。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13
第七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一、存款货币的创造机制
1.存款货币创造的条件及基本原理 存款的初始增加要引起数倍的存款创造,需要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 件: (1)部分准备金制度。部分准备金制度是相对于全额准备金制度而 言的,是指客户将现金或支票存入商业银行后,商业银行不必将其全部 资金存入中央银行,而只需要保留一部分现金供存款人提取,其余的可 用于发放贷款或进行投资。 (2)转账结算制度。转账结算制度又称非现金结算制度,是相对于 现金结算制度而言的,是指银行在按存款人的指令进行支付时,不需要 完全以现金方式进行,更多的是通过银行间转账结算完成。
金融学概论
LOGO
1
第七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2
第七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一节 货币需求 第二节 货币供给
第三节 货币均衡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如下: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12
第七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由于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V负相关,于是进行了如下修正: M = Y + P –V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影响微观经济主体货币需求 的利益驱动机制逐渐形成,我国经济学界也开始重视货币需求的微观分 析,运用当代西方主流的货币需求理论及模型,建立了一些符合我国实 际情况的货币需求模型,为我国货币需求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做出了有益 的探索。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13
第七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一、存款货币的创造机制
1.存款货币创造的条件及基本原理 存款的初始增加要引起数倍的存款创造,需要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 件: (1)部分准备金制度。部分准备金制度是相对于全额准备金制度而 言的,是指客户将现金或支票存入商业银行后,商业银行不必将其全部 资金存入中央银行,而只需要保留一部分现金供存款人提取,其余的可 用于发放贷款或进行投资。 (2)转账结算制度。转账结算制度又称非现金结算制度,是相对于 现金结算制度而言的,是指银行在按存款人的指令进行支付时,不需要 完全以现金方式进行,更多的是通过银行间转账结算完成。
金融学概论
LOGO
1
第七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2
第七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一节 货币需求 第二节 货币供给
第三节 货币均衡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如下:
金融学第五章 货币供求均衡简明教程PPT课件

如价格等并无直接的关联。
图5-2 货币内生时的供求均衡
•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话,那么MS这一曲线就是完全 取决于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了,而不会受到利率或储 蓄的影响,那么货币供给在坐标轴上就成了一条垂直 于横轴的直线,利率的变动对货币供给也就没有影响 了。
图5-3 货币外生的供求均衡
二、IS-LM模型
•M s = M d
• 式中,Ms为名义货币供给量,Md为实际货币需要
量。必须指出,这里的“=”并非纯数学概念。
●货币供求均衡,也可以说是由货币的收支与它们所反映的 国民收入及社会产品运动之间的相互协调一致。 ●货币均衡既包括静态上的均衡,又包括动态上的均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利率的作 用。货币供求决定均衡利率水平,或在均衡利率水平上,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达到均衡状态。
• (四)逆向性调整
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失衡局面,中央银 行的政策选择,并不是直接压缩货币供给,而是增加货币 供给,通过对某些商品短缺行业的结构性投放,使货币供 求在新的起点达到均衡。
【重要概念】
• 货币供求均衡 货币供求失衡 商品供求均衡 货币供求失衡 总量型 结构型货币供求失衡
图5-4
IS-LM模型
•
既然IS线与LM线分别代表商品市场的均衡与货币
市场的均衡,因此,如果将这两条曲线放在一个空间 中,当这两条曲线相交于一点E时,就意味着商品市场 达到了均衡,同时货币市场也是均衡的,此时相交点 上的收入Y0和利率i0,即是使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 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
第三节 货币供求失衡及其调节
• (二)需求性调整
• 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从扩大货币需求入 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当货币供给量小于货 币需求量时,则从压缩货币需求入手,使之与货币供给 量保持一致的一种方式。
货币银行学 货币供求及其平衡PPT课件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流动性imfimf的划分的划分美国的划分美国的划分我国的划分我国的划分imfimfmm00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mm00活期存款包括邮政汇划制度活期存款包括邮政汇划制度或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或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mm11储蓄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定期存款政府债政府债券包括国库券券包括国库券流通中的现金流通中的现金旅行支票旅行支票活期存活期存款款其他支票存款其他支票存款mm11储蓄存款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小额定期存款零零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调整项调整项mm22大额定期存款大额定期存款机构持有的货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mm3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其他短期流动资产mm00现金现金mm00单位活期存款单位活期存款mm11个人储蓄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mm22商业票据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单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概念概念原始存款
第9页/共57页
㈠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 ⒈ 概念 • 原始存款:商业银行最初吸收到的、能引起准备金相应增加的存款。 • 派生存款: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
• ⒉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的关系 • 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
第10页/共57页
㈡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
6400
第13页/共57页
㈢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举例说明
银行存款总额 10000 10000(1 20%) 10000(1 20%)2 10000 10000 5000(0 元)
1 (1 20%) 20%
第9页/共57页
㈠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 ⒈ 概念 • 原始存款:商业银行最初吸收到的、能引起准备金相应增加的存款。 • 派生存款: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
• ⒉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的关系 • 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
第10页/共57页
㈡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
6400
第13页/共57页
㈢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举例说明
银行存款总额 10000 10000(1 20%) 10000(1 20%)2 10000 10000 5000(0 元)
1 (1 20%) 20%
货币供求及均衡PPT演示文稿

▪ 预防需求:我们生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为了 防止万一,人们常常保留超过预期花费金额以上的货 币余额,凯恩斯把这种余额称为“预防性余额”,并 把它的存在归因于未曾预见的额外支出。
▪ 投机需求:凯恩斯认为,在整个国家,相当大数额的 货币被人们所持有,以便当好的投资机会出现时,进 行投资。
25.10.2020
25.10.2020
MVT PT
M 给定年份的平均货币供给量
V T 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
P 一年中所发生交易的平均价格 T 一年中所发生交易数
公式的右侧是每年交易的总价值,左侧从货币存量和交易 流通速度的角度说明同一问题。 货币流通速度可以由给定使其的交易总价值除以该时期平 均货币存量取得。
25.10.2020
货币需求函数为:
M1=L1(Y)
M2=L2(r)
M=M1+M2=f(Y,r)=KY-hr
25.10.2020
对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批判,即Y、V和K 不是不变的
MVY PY
Md kPY
由于利率r的变动,K或V变动,且Y在非 充分就业状态下是变动的,所以Md函数 是不稳定的。
货币数量改变--K或P或Y改变
所以,货币的作用在于它不仅可以影响P 等名义变量,还可以影响收入等实际变 量
25.10.2020
评价 1、忽视了货币的其它职能,忽视了货币与
金融资产的关系 2、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与现实不符 3、没有考虑需求货币的动机
25.10.2020
2、现金余额数量说(1917年庇古发表了 《货币的价值》,提出剑桥方程式)
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分析决定货币需 求的因素。人们的财富用于三种用途: 用于投资取得利息;用于消费取得享受; 用于持有在手中获得便利和安全。
▪ 投机需求:凯恩斯认为,在整个国家,相当大数额的 货币被人们所持有,以便当好的投资机会出现时,进 行投资。
25.10.2020
25.10.2020
MVT PT
M 给定年份的平均货币供给量
V T 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
P 一年中所发生交易的平均价格 T 一年中所发生交易数
公式的右侧是每年交易的总价值,左侧从货币存量和交易 流通速度的角度说明同一问题。 货币流通速度可以由给定使其的交易总价值除以该时期平 均货币存量取得。
25.10.2020
货币需求函数为:
M1=L1(Y)
M2=L2(r)
M=M1+M2=f(Y,r)=KY-hr
25.10.2020
对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批判,即Y、V和K 不是不变的
MVY PY
Md kPY
由于利率r的变动,K或V变动,且Y在非 充分就业状态下是变动的,所以Md函数 是不稳定的。
货币数量改变--K或P或Y改变
所以,货币的作用在于它不仅可以影响P 等名义变量,还可以影响收入等实际变 量
25.10.2020
评价 1、忽视了货币的其它职能,忽视了货币与
金融资产的关系 2、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与现实不符 3、没有考虑需求货币的动机
25.10.2020
2、现金余额数量说(1917年庇古发表了 《货币的价值》,提出剑桥方程式)
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分析决定货币需 求的因素。人们的财富用于三种用途: 用于投资取得利息;用于消费取得享受; 用于持有在手中获得便利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