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 进化发育生物学之我见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进化理论总结与思考

初中生物进化理论总结与思考

初中生物进化理论总结与思考进化理论是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解释了生物种群在漫长的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和适应过程。

通过对化石记录、遗传学和自然选择等方面的研究,科学家们得出了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

在本文中,我将对初中生物进化理论进行总结与思考。

进化理论的基本原理是“适者生存”。

根据自然选择的原理,适应环境的个体有更大的生存和繁殖机会,从而将有利的特征传递给下一代。

这种适应性的积累和传递导致了物种的演化和多样性的产生。

进化理论的第一个证据是化石记录。

化石是过去生物存在的痕迹,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可以了解到生物种群在不同年代的遗传特征和形态变化。

例如,化石记录显示,生物种群在不同环境下的体型、牙齿结构和骨骼特征都有所不同,这是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

第二个证据是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解剖结构和胚胎发育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例如,人类的手臂、鸟类的翅膀和爬行动物的肢体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这说明它们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第三个证据是遗传学。

遗传学研究了基因在物种中的传递和变异。

通过基因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生物种群可以积累新的遗传信息并产生新的特征。

遗传学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序列来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

例如, DNA 结构和多态性的研究揭示了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总的来说,进化理论总结了生物种群在漫长的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和适应过程。

它是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为我们解释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然而,进化理论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进化理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尚存在一些未解之谜。

例如,目前还不清楚生命是如何起源的,也无法解释一些生物种群中出现极端适应性的现象。

这些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其次,进化论与宗教观念存在冲突。

一些宗教信仰者认为自然界的复杂性和生物多样性是由创造者创造出来的,而非通过进化和自然选择的过程产生的。

因此,进化理论在一些宗教社群中仍然受到质疑和争议。

初中生物教学之我见

初中生物教学之我见

初中生物教学之我见摘要:生物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以技术应用广泛、知识创新快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

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实际科学求活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

同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以技术应用广泛、知识创新快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下面我说一下我的经验。

一、教学中要扎实严谨,联系实际1.扎实严谨。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有时需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

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

我在教学中尤其注意了语言的严谨。

在习题讲析中,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即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抽象生物情境,提出规律列式求解,做出结论并加以讨论等,做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推理严密。

2.联系实际。

现在的课堂无论是学生提出问题,还是老师和学生合作学习,都离不开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际中体会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比如:在播种种子之前为什么要浇地、翻地?为什么每个品种都有它固定的播种季节?为什么在小麦的“扬花期”遇到阴雨天会减产?移栽树苗时为什么要多带些土坨?为什么新疆的哈蜜瓜格外香甜等等问题,学生平时经常遇到的困惑问题,在课堂上经过讨论、争论,在老师帮助解决了,学生的那种成就感溢于言表。

初二生物心得体会

初二生物心得体会

初二生物心得体会1. 引言生物是我在初中阶段所学科目中的一门,通过学习生物知识,我对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命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个学期中,我结合实际观察和实验,收获了许多关于生物的心得体会。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初二生物学习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人们常说:“生命如此美丽,是因为生物多样性的存在。

”在初二的生物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以及促进人类福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中,我了解到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的多和不同。

如果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生态系统将变得脆弱,无法抵御环境变化的压力。

因此,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3. 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遗传,物种能够将特征传递给下一代,保持物种的连续性。

而进化则是物种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变化和进化的结果。

在初二的生物学习中,我们学习了遗传的基本原理,包括基因的组成、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等等。

通过遗传实验的参与,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遗传的基本法则。

进化方面,我们学习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以及自然选择的原理。

4. 人体与健康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人体与健康。

通过学习人体结构、器官功能以及保持健康的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并采取正确的保健措施。

在这个学期中,我们学习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等。

通过观察解剖模型和实验室实践,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每个系统的重要性和相互关联。

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物学中还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随着人类的快速发展,我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变得严重。

通过学习生物学,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学习到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措施。

在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能源的利用与保护、垃圾处理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问题。

通过观察实验和参加环保活动,我深刻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负起责任,保护自然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浅议初中生物之我见

浅议初中生物之我见

浅议初中生物之我见让我深感生物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生物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

初中生物科学的教育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培养生物人材,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

也就是说,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全面、基础、科学素养教育,从这一观点出发,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从我接触学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是一直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

我的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思想。

在课堂教学的准备中,我会多注意选择与书本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例如在讲生物的营养――水的作用,我结合国际上对火星的探测,对地外生命的探测都把水作为一个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标志,进而介绍了水对生命的作用,学生感觉有所收获,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虽然非常稚嫩但是也开拓了思路。

在带领初一学生认识校园内的生物时,我着重强调了要爱护花草树木,珍爱生命,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学生在之后的一些天,带来发现的受伤或是还不大会飞的鸟来,爱护这些小动物,也有些学生来请教一些生物的名字或是遇到的不明白的现象……总之,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教学理念的中心。

其次,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

我认为,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处去看才能觉得清澈见底,也就是说,要站在一个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

作为一名教师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把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

(八年级生物教案)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的进化

(八年级生物教案)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的进化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的进化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的进化
生物的进化一地球上生命的发源
1.多半学者以为 :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 ,这一过程是
在原始地球长进行
2.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大海、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 :依据必定的标准 ,把相互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比较,确立它们的相同和不一样之处。

2.化石 :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印迹,因为各种原由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比如:鼻祖鸟化石 (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
3.生物进化的整体趋向 :简单到复杂 ,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由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 :生物经过生计斗争 ,适者生计 ,不适者被裁减。

3.过程 : 过分生殖生计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计
4.意义 :生物经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停进化。

初二生物心得

初二生物心得

初二生物心得引言在初二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生命的奇妙和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生物,我对生命起源、生物结构和生物进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分享我在初二生物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生命起源与进化生命起源是生物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在学习中,我了解到生命起源的两种理论,分别是自然发生说和有神创造说。

自然发生说认为生命是从非生命演变而来,而有神创造说则认为生命是由创造者创造的。

进化论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通过学习进化论,我明白了进化是基于遗传变异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我了解到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推动力,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类生物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在学习中,我了解到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人类的活动和环境破坏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我对动植物的分类和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动物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划分,包括是否有脊柱、有无胚胎的发育方式等。

植物的分类则可以根据是否有细胞壁、有无光合作用等特征进行划分。

人体生物学人体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学习人体生物学,我了解到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呼吸系统负责呼吸作用,循环系统负责输送氧气和养分,消化系统负责消化食物,神经系统负责传递信号和控制身体的各项功能等。

同时,学习人体生物学还让我认识到了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通过学习生态系统,我认识到了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不同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互依赖、影响和制约。

学习生态系统还让我认识到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人类的过度捕捞、森林砍伐和工业污染等行为都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因此,保护生态系统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努力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期末八年级生物总结与反思

期末八年级生物总结与反思

期末八年级生物总结与反思生物作为一门揭示生命规律的科学,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在八年级这一年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与生物相关的知识,也收获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在期末之际,我想对这一年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和掌握生物知识。

首先,我想总结这一年学习生物的主要内容。

在八年级生物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动物的生长发育、遗传与变异、细胞与组织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生物科学的知识非常广泛,涉及的内容很多,需要从宏观到微观地全面了解。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方面,我知道了植物是如何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获得能量的;在动物的生长发育方面,我了解到了动物的生长需要营养和能量的支持;在遗传与变异方面,我明白了基因是生命的基础单位,人类的性状可以通过遗传传递给下一代;在细胞与组织方面,我了解到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各种组织是由细胞组成的。

在这一年的学习中,我感受到了生物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生物科学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

通过学习生物知识,我认识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激发了我对于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生物的知识也给我提供了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然而,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生物的知识范围很广泛,需要记忆大量的概念和名词。

对于我这样一个习惯于数学和物理学科的学生来说,生物的学习有时候感觉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

其次,生物的实验比较少,很多知识点需要通过解析和推理来理解,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我采取了一些措施。

首先,我尽量保持对生物的兴趣和热爱,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

我会主动参与到生物相关的活动中,如观察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行为等,以增加自己对生物的实践经验。

其次,我会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与同学们一起解决问题,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同时,我也会多做练习,巩固基本概念和知识。

主题初二生物学习遗传与进化

主题初二生物学习遗传与进化

主题初二生物学习遗传与进化初二生物学习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是初中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遗传与进化,我们可以了解到生物种群的起源、演化和多样性。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探讨初二生物学习遗传与进化的要点和重点内容。

1. 遗传基础遗传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遗传信息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初中生物学习遗传的基础是了解基因的概念和结构。

基因是控制遗传特征的单位,由DNA分子组成。

DNA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鸟苷酸)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组合,形成基因的编码。

2. 遗传规律在遗传过程中,有几条基本的遗传规律需要了解。

首先是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即每个性状由两个因子决定,分别来自父母的一个基因;其次是显性和隐性基因的表达差异;还有性染色体的特殊遗传模式等。

3. 遗传变异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初中生物学习遗传与进化,也需要了解遗传变异的原因和形式。

遗传变异的原因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它们导致了基因的多样性。

遗传变异的形式包括基因型的变化和表型的变化,其中表型的变化是我们所能观察到的。

4. 进化理论进化是生物演化的过程,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初中生物学习遗传与进化时,需要了解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认为,个体之间的差异经过自然选择会逐渐积累,导致物种的变化和演化。

5. 演化过程初二生物学习遗传与进化,一定要掌握一些常见生物的演化过程。

例如,人类从灵长类动物逐步演化而来,我们有共同的祖先。

另外,还要学习一些进化实例,如马的脚趾骨退化和鱼类进化为陆栖动物等。

6. 优势与劣势在进化的过程中,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初中生物学习遗传与进化时,需要了解什么是适应性和适应性突变。

适应性是指基因型适应环境的能力,适应性突变则是指一些突变使得生物具有更好的适应环境的优势。

7. 人类与进化最后,初二生物学习遗传与进化还包括人类的进化。

人类进化的过程可以追溯到非洲的早期人类,经过步步进化,逐渐演化为现代人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将介绍有关进化发育生物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其发展史,进而对笔者所感兴趣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主要包括:寒武纪物种大爆炸(cambrian explosion)、Hox基因在进化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与人类大脑进化有关的基因(HAR1F)。

关键词:进化发育生物学;寒武纪物种大爆炸;Hox基因;HAR1F;Hsp90My views of the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al biologyAbstract:In this article I will introduce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and history about it. Subsequently,the article is payed emphasis on some topics I am interested in and my views of them, including, cambrian explosion, the function of the genes associated with development, and genes related tothe evolution of human brain.Key words: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al biology; evo-devo; cambrian explosion; Hox gene; HAR1F; Hsp90自古以来,生命的起源是人类一直探究的问题。

在人们不断地探索过程中,产生了既古老又年轻的两门学科——进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

随着对生命科学研究的逐步深入,19世纪初,人们开始意识到发育是理解形态变化(morphological change)的关键,只有把发育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进化生物学研究领域,才能解释进化生物学上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

这便促使了进化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的融合,从而导致了一个新的学科的产生——进化发育生物学,并在1999年的SICB(Society for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Biolog)会议上被分割出来(Goodman C.S., 2000),成为生物学中最新的研究领域之一。

进化发育生物学的产生来自于两类科学家科研方法联合的结果:一类科学家是研究在数百万年中生物的遗传组成是怎样在物种间进化的——进化生物学家;另一类则是研究生物个体在从受孕到成熟的过程中,基因是怎样对生长调控的——发育生物学家。

然而,这种融合是必然的,因为进化生物学家希望理解生物是怎样进化和改变形态结构的,而这些变化的源于调控身体形态结构的发育机制;发育生物学家则寻求弄清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是怎样导致身体形态的变化。

进化发育生物学的核心思想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改变是由发育过程中的遗传学变化引起的。

比如,当我们说现在的一趾马(one-toed horse)的祖先是五趾马(five-toed horse),那么我们说在马谱系的发育过程中软骨细胞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进化发育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反应了人们为寻找和理解同代中生物的转变(发育、个体发育和个体发育的变化)和几代中生物的转变(进化、系统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变化)间的关系而进行的长期探索的过程。

下面对进化发育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做一简要回顾:对进化发育生物学历史的回顾:进化发育生物学的源头可追溯到19 世纪初。

那时,人们通过化石与现存生物体的比较,得知硬骨鱼幼稚鱼时的尾和鱼类化石(成体)的鱼尾很相似,随着幼鱼向成体转变(即发育成体的过程),其尾逐渐变成现在的硬骨鱼尾(张红卫,2001),这使人们注意到进化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后来,V on Baer 对鸡、鱼、两栖类动物、爬行类动物、哺乳类动物的胚胎进行研究,并在1828 年提出了Baer 定律。

值得指明的是Baer 定律的是指胚胎的相似性,而不是成年个体。

后来,Darwin 说胚胎学应为进化提供最好的证据(达尔文,1856)。

这促使大量的19 世纪的形态学家转向比较胚胎学的研究,为20 世纪进化发育生物学的产生垫定了重要的基础,甚至现在的系统进化分析法中或多或少存在着那时所形成的方法观。

那时比较胚胎学家进化发育机制(evolutionary developmental mechanism)应用于比较胚胎学、对物种间的系统关系分析和物种进化过程中所失去的关联的寻找。

如比较胚胎学家通过比较胚胎学方法,发现的西非肺鱼Protopterus 的发育与urodele 两栖动物胚胎发育的相似性。

这是肺鱼和两栖动物有着近亲源关系的重要证据,同时也为陆生脊椎动物的起源理论提供了关键的资料(Fig. 1)。

19 世纪末,Haeckel 提出了令人注目的进化重演理论(Haeckel's theory 或theory of recapitution)。

在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这一理论对社会和教育界有着重要影响,但并不为大多数生物学家接受。

它的稚型是Baer 定律,但是Haeckel 理论的说明对象是成年动物,他指出动物胚胎发育重演动物祖先的进化发育过程。

根据这一理论,一人小鸡的发育过程要经历如下几个阶段:单细胞生物——多细胞原始无脊椎动物——鱼——蜥蜴式的爬行动物——始祖鸟——最后是小鸡(Fig. 2. A)。

但是我们只要观察鸡的发育,就不难发现只有在胚胎发育某一阶段鸡才与爬行动物和鱼发生重演,而不是在成体时(Fig. 2. B)。

随着人们对细胞学和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两门学课被逐渐溶入了对进化生物学或发育生物学的研究。

在20 世纪中叶,DNA 结构、遗传密码子、中心法则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也使得分子生物学方法逐渐成为研究进化发育生物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在人们深入研究的过程中,进化发育生物学才逐渐被看作一个新的领域,独立地从其它生物学领域中分离出来。

Hall总结了进化发育生物学的五个元素(Hall B.K., 2000)1.胚胎发育的起源和进化;2.发育和发育过程的改变是怎样导致新表型的产生;3.在生命进化史中发育的适当可塑性;4.生态学因素是如何影响发育进而作用于进化的;5.平行进化和同源进化的发育基础。

现在利用发育生物学机制研究生物进化已成了探索进化问题的重要趋势,并且这种方法扩展到了不同的生物学研究水平,其中包括:基因水平、细胞水平、组织器官水平及生物个体水平(Fig. 3),通过对不同水平的进化发育机制(evolutionary developmental mechanism)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生物的进化机制。

自己感兴趣的几个问题及思考:1.寒武纪物种大爆炸(Cambrian explosion)寒武纪时期(Cambrian)的化石不是解密动物进化的唯一工具,而如何利用分子系统发育和发育生物学整合古生物学信息也不是很清楚。

同样,回答为什么寒武纪时期调遣了多个基因——而这些基因导致了大量复杂生物个体的产生,也具有挑战。

——Morris C.S.寒武纪生物种大爆炸是指在5.3亿到5.2亿年前这段时期突然出现大量的后生动物(metazoan),而发现有关这期间的化石中只有1.7%的为动物化石。

科学证明后生动物出现在新元古代(Neoproterozic),两侧对称动物可追溯到6亿年前,更大而复杂的化石来自5.43亿年前,而后经过1300万年的进化导致了物种大爆炸(Valentine J.W. et al.1999)。

Morris 对前寒武纪时期已为物种大爆炸的发生提供了成熟的分子和环境条件的原因作出了适当的解释,并阐述了这时期后生动物的起源、发育遗传学的作用、分子钟的有效性及诸如海洋化学和空气中氧的外界因素的影响的一些重要问题(Morris C.S.,2000)。

但是,我们如何对寒武纪生物种大爆炸作出解释?下面介绍两种不同的观点:a. 分子水平的解释;近年来,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 90, Hsp90)的研究成为热点。

科学家尝试着以Hsp90 的功能为例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寒武纪物种大爆炸作出解释。

Rutherford 和Lindquist 曾在Nature上报告(Rutherford S.L. et al., 1998),Hsp90 突变或受药物抑制损伤时,在果蝇的实验株及野生型中,几乎所有的成体果蝇个体都发生了表型突变。

几代后,这些特异的突变表型不再依赖Hsp90 而得到遗传。

在自然界中,突变经常发生,但是,温和的条件下,正常功能的Hsp90能够抑制突变基因对果蝇形态结构的影响;而当Hsp90 抑制作用受到影响时,如温度变化和用药物抑制作用,果蝇群体内已隐藏的突变就会发生,进而影响基因表达,造成其在体形结构上与亲代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甚至在Hsp90 功能恢复时也会被遗传。

那么怎样利用这种现象解释寒武纪物种大爆炸呢?Hsp90 能够调控与信号传递和细胞循环相关的蛋白分子构象的变化,使得它们在体内不能被分解,并且使得发生在这些蛋白质上的突变不影响其功能。

可以说,Hsp90 类蛋白质使这些突变大量积累,但不会影响它们的表型。

这些突变要等到环境条件巨大变化时,才爆炸性地表现出来,在很短的时间内演化出形态各异的物种。

而这正像寒武纪物种大爆炸的过程。

因而,这一重要发现或许可以为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解释寒武纪物种大爆炸提供一个范例。

b. 宏观水平的解释;通过碳同位素和古气候的记录表明,在寒武纪前的很长的时期内环境是稳定的。

这一时期有利于滋生内共生现象,这是多细胞构建和有性生殖形成的关键。

后来,这个在稳定状态下的世界在寒武纪前被毫无秩序地瓦解,而这个时期恰好与低纬度冰川作用向超温室条件的转变相吻合。

这些混乱的分岔可能是由海洋营养的流出和(或)多细胞性对碳循环的影响引起,然而不管什么原因在这一时期的环境压力引起的生物周转从根本上更改和(或)加速了向新生物体的进化途径。

这最终导致了寒武纪物种大爆炸(Brasier M.D. 2000)。

虽然,科学家对寒武纪物种大爆炸的解释存在一些争议。

但根据Valentine 指出后生动物的Hox 基因和其它发育调控基因表明多方面的图式发育系统早于寒武纪时期,新生物体可能在前寒武纪时期发生了遗传图式发育的重建而产生(Valentine J.W. et al.1999)的观点,加之对以上两种观点总结,我认为:在前寒武纪时代或许是因为环境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导致了Hsp90 类型基因突变或其功能受到影响,使得简单的生物已存在的基因突变得到表达,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新生物体,加之那时好像突然失去了物种间的竞争而使得这些突变得到了遗传,这样在寒武纪时期出现了物种大爆炸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