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18项中医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2018年中医护理常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018年中医护理常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中医护理常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艾条灸法(一)评估1.患者意识状态,配合程度,主要症状、体质及心理状况。

2.施灸部位皮肤情况、对热痛的耐受程度、女病人是否处于妊娠期。

3. 评估环境,必要时屏风遮挡。

4.告知患者: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如是瘢痕灸会由于艾火烧灼皮肤产生剧痛。

(二)适应症1.经络闭阻所引起的风寒湿痹证、寒凝血滞的胃脘痛、痛经、闭经、菌痢等。

2.阳气下陷引起的遗尿、脱肛、崩漏、带下、阴挺、久泻、各种虚寒证、虚脱证、寒厥证和中气不足等。

3.防病保健。

(三)禁忌症1.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部、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3.极度疲劳、空腹、过饱或对灸法恐惧者应慎灸。

体弱者,刺激量不宜过强,以防晕灸。

(四)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快速手消液,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五)操作流程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2.核对医嘱,做好解释,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3.再次核对施灸部位和施灸方法。

施灸方法: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方法。

4.施灸,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距皮肤2-5厘米处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度,随时弹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每处灸5-15分钟。

5.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

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体位,酌情开窗通风,告知注意事项,整理用物。

8.洗手,核对医嘱,做好记录并签名。

(六)操作注意事项1.多穴施灸,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18项中医护理技术难度分级及准入机制建立的探讨

18项中医护理技术难度分级及准入机制建立的探讨

一、概述中医护理是一门古老而又具有深厚底蕴的医学技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医护理技术难度分级及准入机制的建立对于提高中医护理质量、规范中医护理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

二、中医护理技术难度分级的必要性1. 中医护理技术种类繁多,难度各异中医护理技术包括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多种形式,每种技术的难度不尽相同,有些技术甚至需要多年的练习和磨练才能够熟练掌握。

有必要对中医护理技术进行科学的分级。

2. 高难度技术需要专业人员执业一些高难度的中医护理技术,例如一些需要精准定位和操作的针灸技术,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才能够执业。

建立技术难度分级可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3. 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知和尊重分级的技术难度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知和尊重,认识到中医护理技术并非“简单易学”,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经验才能胜任。

三、中医护理技术难度分级的建立1. 根据技术种类和难度进行划分可以根据中医护理技术的种类和难度进行细致的划分,将技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级别,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技术要求进行分类。

2. 制定技术标准和评估方法针对每种技术分级,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评估方法,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 培训和考核体系的建立针对不同级别的中医护理技术,建立相应的培训和考核体系,保障执业人员能够获得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四、准入机制的建立1. 制定准入标准根据中医护理技术的难度分级,可以制定相应的准入标准,确保经过培训和考核的中医护理人员能够获得相应的执业资格。

2. 监督和管理体系的建立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管理体系,对执业中医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评估,确保其执业行为符合规范和要求。

3. 建立惩戒机制对于违反中医护理准入要求的个人和机构,建立相应的惩戒机制,保障患者的利益和安全。

五、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探讨1. 技术难度分级的国际比较可以参考国际上类似的技术分级标准,借鉴其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制定更科学和合理的技术难度分级标准。

中医护理技术18项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中医护理技术18项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XXX医院护理部目录1.刮痧技术 (2)2.拔罐技术 (4)3.麦粒灸技术 (6)4.隔物灸技术 (8)5.悬灸技术 (10)6.蜡疗技术 (12)7.穴位敷贴技术 (14)8.中药泡洗技术 (16)9.中药冷敷技术 (18)10.中药湿热敷技术 (20)11.中药涂药技术 (22)12.中药熏蒸技术 (24)13.中药热熨敷技术 (26)14.中药离子导入技术 (28)15.穴位注射技术 (30)16.耳穴贴压技术 (32)17.经穴推拿技术 (34)18.中药灌肠技术 (36)一、刮痧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刮痧技术操作流程图二、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2、操作时间为5分钟。

从取罐开始计时至最后一个罐吸附住结束。

每超时10秒扣1分。

3、根据病情选3个主穴,双侧穴位,算作一个。

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2014年8月修订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三、麦粒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麦粒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四、隔物灸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2、操作时间为5分钟,从取姜片开始计时至艾灰全部倒入储物缸结束。

每超时10秒扣1分。

3、根据病情选3个主穴,双侧穴位,算作一个。

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2014年8月修订隔物灸技术操作流程图五、悬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注: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7年10制定悬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六、蜡疗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蜡疗技术操作流程图七、穴位贴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监考老师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穴位敷贴技术操作流程图八、中药泡洗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年月日监考人2018年3月制定中药泡洗技术操作流程图九、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图十、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者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图十一、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图十二、中药熏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年月日考核者签名:2018年3月制定中药熏蒸技术操作流程十三、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年月日监考人2018年3月制定中药热熨敷技术流程图十四、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年月日考核者签名:2018年3月制定中药离子导入操作流程图十五、穴位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穴位注射操作流程图十六、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注:1、操作时间为1分钟,从消毒皮肤开始计时至压豆完成结束。

2018年度中医护理学技术18项操纵步骤及评分标准规定

2018年度中医护理学技术18项操纵步骤及评分标准规定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XXX医院护理部目录1.刮痧技术 (2)2.拔罐技术 (4)3.麦粒灸技术 (6)4.隔物灸技术 (8)5.悬灸技术 (10)6.蜡疗技术 (12)7.穴位敷贴技术 (14)8.中药泡洗技术 (16)9.中药冷敷技术 (18)10.中药湿热敷技术 (20)11.中药涂药技术 (22)12.中药熏蒸技术 (24)13.中药热熨敷技术 (26)14.中药离子导入技术 (28)15.穴位注射技术 (30)16.耳穴贴压技术 (32)17.经穴推拿技术 (34)18.中药灌肠技术 (36)一、刮痧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刮痧技术操作流程图二、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2、操作时间为5分钟。

从取罐开始计时至最后一个罐吸附住结束。

每超时10秒扣1分。

3、根据病情选3个主穴,双侧穴位,算作一个。

监考老师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2014年8月修订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三、麦粒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麦粒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四、隔物灸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2、操作时间为5分钟,从取姜片开始计时至艾灰全部倒入储物缸结束。

每超时10秒扣1分。

3、根据病情选3个主穴,双侧穴位,算作一个。

监考老师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2014年8月修订隔物灸技术操作流程图五、悬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7年10制定悬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六、蜡疗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蜡疗技术操作流程图七、穴位贴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操作时间成绩监考老师签名:考核时间 年 月 日2018年3月制定穴位敷贴技术操作流程图八、中药泡洗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监考人2018年3月制定中药泡洗技术操作流程图九、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者签名: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图十、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者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图_十一、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者签名: 考核时间:年 月 日2018年3月 制定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图十二、中药熏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 年 月 日 考核者签名: 2018年3月制定中药熏蒸技术操作流程十三、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考核时间年月日监考人2018年3月制定中药热熨敷技术流程图十四、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考核者签名:2018年3月制定中药离子导入操作流程图十五、穴位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穴位注射操作流程图十六、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注:1、操作时间为1分钟,从消毒皮肤开始计时至压豆完成结束。

中医护理18项技术操作文件

中医护理18项技术操作文件

中医护理18项技术操作文件
中医护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技艺,其中18项技术操作可是精华所在。

你知道吗,拔罐就是其中一项,那感觉就像是把身体里的湿气和毒素都“拔”出来了,舒服极了!
还有啊,艾灸,那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点燃艾条,靠近皮肤,暖暖的,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

据说艾灸还能温通经络,治疗好多病呢。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护理的一大特色。

有时候工作累了,去中医馆推拿一下,那手法、那力度,简直让人飘飘欲仙,疲劳全消。

中药熏蒸也很有意思。

在特制的熏蒸房里,用中药熬制的蒸汽来熏蒸身体,那种药香和蒸汽的结合,简直让人陶醉。

再来说说穴位贴敷吧。

用特制的药膏贴在特定的穴位上,感觉凉凉的,然后药膏就慢慢被皮肤吸收,据说能治疗很多慢性病呢。

中医护理里还有针灸、拔罐放血、耳穴压豆等等,每项技术都
有它的独特之处。

总之,中医护理真的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机会的话,你一定要去体验一下哦!。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考核评分标准表1:艾条灸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表2:艾柱灸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表3:拔火罐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表4:刮痧疗法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表5:针刺疗法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表6:温针灸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表7:穴位注射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表8:皮肤针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表9:穴位按摩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表10:中药超声雾化吸入疗法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标准
表11:中药保留灌肠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标准
表12:热熨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标准
表13:耳穴压豆法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标准。

中医护理技术疗效评价标准

中医护理技术疗效评价标准

中(4-6分)
轻(1-3分)
无(0分)
每周1次,排便困难,服用缓 每周2-3次,能自行排便或服 泻剂效果不佳,必要时依靠 用缓泻剂效,必要时依靠肠 手指协助或灌肠才能排便。 道润滑剂协助排便。
每1-2天排便 1-2次。
较好
一般

症状从重→中,或从中→ 轻。
症状改善。
症状无改善或 加重。
疗效评价依据

**科中医护理技术疗效评价标准
序号
中医护理技 术名称
病症
重(7-10分)
1 穴位贴敷 2 中药灌肠
便秘
每周少于1次不能自行排便,必须要 依靠灌肠才能排便。
中医护理适宜技 疗效评价

术实施后疗效评 价
症状改善程度
症状从从轻中重→无,或从重→ 轻。
疗效评价依据
序号
中医护理技 术名称
1 中药塌渍
2 中药熏洗

症状从从轻中重→无,或从重→ 轻。
序号
中医护理技 术名称
病症
1 中药塌渍
2 中药熏洗 3 中药外敷
疼痛
4 耳穴贴压
中医护理适宜技 疗效评价
术实施后疗效评 价
症状改善程度
重(7-10分)

症状从从轻中重→无,或从重→ 轻。
疗效评价依据
疗效评价依据
NRS评分法或面部表情评分法
医护理技术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依据


肌力2-3级
肌力4-5级
肌力正常。
较好
一般
症状从重→中,或从中→ 轻。
症状改善。

症状无改善或 加重。
疗效评价依据 中(2)
轻(1分)

2018年中医护理技术18项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018年中医护理技术18项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XXX医院护理部目录1.刮痧技术 (2)2.拔罐技术 (4)3.麦粒灸技术 (6)4.隔物灸技术 (8)5.悬灸技术 (10)6.蜡疗技术 (12)7.穴位敷贴技术 (14)8.中药泡洗技术 (16)9.中药冷敷技术 (18)10.中药湿热敷技术 (20)11.中药涂药技术 (22)12.中药熏蒸技术 (24)13.中药热熨敷技术 (26)14.中药离子导入技术 (28)15.穴位注射技术 (30)16.耳穴贴压技术 (32)17.经穴推拿技术 (34)18.中药灌肠技术 (36)一、刮痧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注:刮破皮肤,扣20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刮痧技术操作流程图二、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注:1、若有皮肤烫伤,衣裤等被烧坏均为不合格。

2、操作时间为5分钟。

从取罐开始计时至最后一个罐吸附住结束。

每超时10秒扣1分。

3、根据病情选3个主穴,双侧穴位,算作一个。

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2014年8月修订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三、麦粒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监考老师考核时间 年月 日2018年3月制定麦粒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四、隔物灸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注:1、若有艾柱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2、操作时间为5分钟,从取姜片开始计时至艾灰全部倒入储物缸结束。

每超时10秒扣1分。

3、根据病情选3个主穴,双侧穴位,算作一个。

监考老师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2014年8月修订隔物灸技术操作流程图五、悬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注: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7年10制定悬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六、蜡疗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蜡疗技术操作流程图七、穴位贴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操作时间成绩监考老师签名: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2018年3月制定穴位敷贴技术操作流程图八、中药泡洗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监考人2018年3月制定中药泡洗技术操作流程图九、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图十、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者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图十一、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图十二、中药熏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考核者签名:2018年3月制定中药熏蒸技术操作流程十三、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考核时间年月日监考人2018年3月制定中药热熨敷技术流程图十四、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考核者签名:2018年3月制定中药离子导入操作流程图十五、穴位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监考老师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2018年3月制定穴位注射操作流程图十六、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注:1、操作时间为1分钟,从消毒皮肤开始计时至压豆完成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项中医护理技术评分标准目录
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
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
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5)
拔罐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6)
刮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7)
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
中药涂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9)
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0)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1)
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2)
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3)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4)
蜡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5)
隔物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6)
麦粒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7)
悬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8)
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9)
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
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
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
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
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
中药涂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主考老师签名:
考核日期:年月日
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
蜡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悬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