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分级

合集下载

毒性分级.doc

毒性分级.doc

有毒有害物质分类参考一、化学药品、试剂毒性分类参考举例(一)剧毒物质(*为致癌)*六氯苯;羟基铁;氰化钠;氢氟酸;氢氰酸;氯化氰;氯化汞;砷酸汞;汞蒸气;砷化氢;光气;氟光气;磷化氢;*三氧化二砷;有机磷化物;有机砷化物;有机氟化物;有机硼化物;*铍及其化合物;蛇毒;*羰基镍;砷酸盐;*四甲基联苯胺( TMB );四氯化饿;二甲砷酸盐;*异硫氰酸苯脂;丙烯酰胺;马钱子碱;毒毛旋花素—G ;*二氨基联苯胺( DAB );二甲亚砜;二甲砷酸钠;甲酚。

(二)致癌物质黄曲霉素 B13 — 4 苯并芘;芘及苯并芘;苯及葸类; 2—乙酰胺基芴; 1 —(或 2—)萘胺; 4—联苯胺类及其硫酸盐; 4—氨基联苯; 2 , 3 —二甲基— 4—氨基偶氮苯;磷甲苯胺;2, 4 —二氨基甲苯;乙酰胺 N 一芴基取代物;乙酰苯胺取代物;环磷酰胺; 3, 3 —二氯联苯胺; 4—二甲基胺基偶氮苯; 4—硝基联苯; 4 —甲叉(双)—2 氯苯胺;乙撑亚胺;间苯二酚;亚硝胺;二硝基萘;N—亚硝基二甲胺;甲基亚硝基脲;二甲(或乙、丙)基亚硝胺;N 一甲基一 N 一亚硝基氨基甲酸乙酯; N —甲基一 N—亚硝基丙烯胺; N—甲基—N 一亚硝基—N’一硝基胍; N—甲基一 4 —亚硝基苯胺; B 一丙内脂;甲烷磺酸甲酯(或乙酯);丙磺内脂;重氮甲烷; 1, 4—二恶烷;二氯二甲硅烷;硫酸二甲脂;双氯甲基醚;氯甲甲醚;氯乙烯;溴乙烯;氟乙烯;砷;三氧化砷;砷酸钙(或铅、钾);铍及其盐类;镉及其盐类;镍及其盐类;羰基镍;铬;氧化铬;铬盐类;石棉;氘代试剂。

(三)高毒物质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溴甲烷;三氯乙烷;二溴氯丙烷;二氯乙烷;六氯乙烷;溴苯;氯苯;对二氯苯;氟乙酸;氯乙酸;氯乙酸乙酯;溴乙酸乙脂;氟乙酰胺;乙腈;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偶氮二异丁腈;丙酮氰醇;甲苯二异氰酸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脂;肼;甲基肼;苯肼;二苯肼;甲(或乙、丁)硫醇;二氯硅烷;三氯甲硅烷;硼烷;四乙基铅;四乙基锡;丙烯醛;乙烯酮;二乙烯酮;对苯二酚;苯胺及甲苯胺;三氯甲硅烷;碘乙酸乙脂;硫酸二甲脂;芳香胺;叠氮钠;三氯氧磷;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黄磷;氧化亚氮;铊及其盐类;三氯化锑;二氧化锰;五氧化二钒;砷化钠;氟化钠;氯化氢;氯气;溴水;硫化氢;秋水仙碱。

有害物质风险划分

有害物质风险划分

有害物质风险划分引言概述:有害物质是指那些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些物质的风险,有害物质风险划分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有害物质风险划分的内容。

一、有害物质的毒性分级1.1 急性毒性分级急性毒性是指物质在短期内接触后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根据毒性的程度,可以将有害物质分为高毒、中毒和低毒三个级别。

高毒物质可能导致即将死亡或者严重伤害,中毒物质可能导致短期内的不适或者轻微伤害,低毒物质则具有较低的毒性。

1.2 慢性毒性分级慢性毒性是指物质长期或者重复接触后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危害。

根据长期接触后的毒性表现,可以将有害物质分为高慢性毒性、中慢性毒性和低慢性毒性三个级别。

高慢性毒性物质可能导致慢性疾病或者致癌,中慢性毒性物质可能导致某些健康问题,低慢性毒性物质则具有较低的慢性毒性。

1.3 其他特殊毒性分级除了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毒性需要进行分级。

例如,致畸性物质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致突变物质可能导致基因突变,致敏性物质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等。

对于这些特殊毒性,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分级以便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二、有害物质的危(wei)险性评估2.1 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评估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其危(wei)险性评估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易燃物质可能导致火灾或者爆炸,腐蚀性物质可能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挥发性物质可能导致中毒等。

通过评估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确定其潜在的危(wei)险性。

2.2 暴露途径评估有害物质的危(wei)险性还与人体接触的途径有关。

例如,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可能通过呼吸进入人体,水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通过饮用或者接触皮肤进入人体。

通过评估不同的暴露途径,可以确定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2.3 毒性评估毒性评估是对有害物质毒性的定量评估。

通过实验研究,可以确定有害物质的剂量-效应关系,即不同剂量下对人体的毒性效应。

毒性评估可以匡助确定有害物质的安全使用剂量,以及对不同人群的风险评估。

NCI常见毒性分级标准

NCI常见毒性分级标准
0、6—0、8mmol/L
0。3—0、6mmol/L
〈0、3mmol/L
疲劳

比化疗前加重
但不影响正常活动
中度(如KPS评分下降>20%)或致日常
活动困难
严重(如KPS评分下降>40%)或不能进行
日常活动
卧床或病残
指、趾甲变化

变色或凹甲
部分或完全缺失
或甲床疼痛
----
-——-
注:1、局部=注射部位得反应2。ULN=正常值高限3、LLN=正常值低限
胃肠支持治疗
胆红素
正常
<1.5×N
(1。5—3.0)×N
(3、0-10.0)×N
>10。0×N
转氨酶(AST/ALT)
正常
≤2、5×N
(2、6—5。0)×N
(5.1-20、0)×N
>20。0×N
AKP或5—核苷酶
正常
≤2。5×N
(2。6—5、0)×N
(5、1—20.0)×N
〉20。0×N
肝功能(临床)
低血糖
正常
〈LLN3-———3。0mmol/L
2、2---3。0mmol/L
1、7—2、2mmol/L
<1、7mmol/L
淀粉酶
正常
<1。5×N
(1.5—--2、0)×N
(2、1---5。0)×N
≥5、1×N
高钙血症
正常
>ULN-——-2。9mmol/L
〉2、9—3。1mmol/L
〉3。1—3、4mmol/L
主观感觉异常
但常规检查无异
轻度无力,无明显功能障碍
检查肌无力伴功能障碍
麻痹
神经—皮质

毒性分级

毒性分级

有毒有害物质分类参考一、化学药品、试剂毒性分类参考举例(一)剧毒物质(*为致癌)*六氯苯;羟基铁;氰化钠;氢氟酸;氢氰酸;氯化氰;氯化汞;砷酸汞;汞蒸气;砷化氢;光气;氟光气;磷化氢;*三氧化二砷;有机磷化物;有机砷化物;有机氟化物;有机硼化物;*铍及其化合物;蛇毒;*羰基镍;砷酸盐;*四甲基联苯胺(TMB);四氯化饿;二甲砷酸盐;*异硫氰酸苯脂;丙烯酰胺;马钱子碱;毒毛旋花素—G;*二氨基联苯胺(DAB);二甲亚砜;二甲砷酸钠;甲酚。

(二)致癌物质黄曲霉素B13—4苯并芘;芘及苯并芘;苯及葸类;2—乙酰胺基芴;1—(或2—)萘胺;4—联苯胺类及其硫酸盐;4—氨基联苯;2,3—二甲基—4—氨基偶氮苯;磷甲苯胺;2,4—二氨基甲苯;乙酰胺N一芴基取代物;乙酰苯胺取代物;环磷酰胺;3,3—二氯联苯胺;4—二甲基胺基偶氮苯;4—硝基联苯;4—甲叉(双)—2氯苯胺;乙撑亚胺;间苯二酚;亚硝胺;二硝基萘;N—亚硝基二甲胺;甲基亚硝基脲;二甲(或乙、丙)基亚硝胺;N一甲基一N一亚硝基氨基甲酸乙酯;N—甲基一N—亚硝基丙烯胺;N—甲基—N一亚硝基—N’一硝基胍;N—甲基一4—亚硝基苯胺;B一丙内脂;甲烷磺酸甲酯(或乙酯);丙磺内脂;重氮甲烷;1,4—二恶烷;二氯二甲硅烷;硫酸二甲脂;双氯甲基醚;氯甲甲醚;氯乙烯;溴乙烯;氟乙烯;砷;三氧化砷;砷酸钙(或铅、钾);铍及其盐类;镉及其盐类;镍及其盐类;羰基镍;铬;氧化铬;铬盐类;石棉;氘代试剂。

(三)高毒物质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溴甲烷;三氯乙烷;二溴氯丙烷;二氯乙烷;六氯乙烷;溴苯;氯苯;对二氯苯;氟乙酸;氯乙酸;氯乙酸乙酯;溴乙酸乙脂;氟乙酰胺;乙腈;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偶氮二异丁腈;丙酮氰醇;甲苯二异氰酸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脂;肼;甲基肼;苯肼;二苯肼;甲(或乙、丁)硫醇;二氯硅烷;三氯甲硅烷;硼烷;四乙基铅;四乙基锡;丙烯醛;乙烯酮;二乙烯酮;对苯二酚;苯胺及甲苯胺;三氯甲硅烷;碘乙酸乙脂;硫酸二甲脂;芳香胺;叠氮钠;三氯氧磷;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黄磷;氧化亚氮;铊及其盐类;三氯化锑;二氧化锰;五氧化二钒;砷化钠;氟化钠;氯化氢;氯气;溴水;硫化氢;秋水仙碱。

高毒。中毒划分标准

高毒。中毒划分标准

高毒。

中毒划分标准
毒物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称为毒性。

我们平常见到的“剧毒”、“低毒”等实际上就是指毒物的毒性。

按WHO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毒物的毒性分级如下:
1、剧毒:毒性分级5级;成人致死量,小于0.05克/公斤体重;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0.1克。

2、高毒:毒性分级4级;成人致死量,0.05~0.5克/公斤体重;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3克。

3、中等毒:毒性分级3级;成人致死量,0.5~5克/公斤体重;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30克。

4、低毒:毒性分级2级;成人致死量,5~15克/公斤体重;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250克。

微毒:毒性分级1级;成人致死量,大于15克/公斤体重;60
公斤成人致死总量,大于1000克。

回答完毕。

常见毒性分级标准

常见毒性分级标准
疼痛
正常
轻度疼痛:不影响功能
中度疼痛:疼痛或用止痛药,影响功能,不影响日常活动
严重疼痛:疼痛或用止痛药,严重影响日常活动
病残
NCI常见毒性分级标准(2)
毒性
分数
0
1
2
3
4
心律失常

无症状,一过性不需治疗
经常发生或持久的,但不需治疗
需治疗
需监护,或低血压,或室性心动过速或颤动
心功能

无症状,静息时LVEF比化疗前降低<20%
毒性
分数
0
1
2
3
4
神经-视力
无或无变化
-
-
有症状,视力不全丧失
失明
皮肤
无或无变化
散在斑疹、丘疹、红斑,但无症状
散在斑疹、丘疹红斑,伴搔痒或其它相关症状
有症状的全身性斑疹、丘疹或疱疹
剥脱性皮炎或溃疡性皮炎
过敏(包括药物热)

一过性皮疹,药物性发热<38℃
荨麻疹,药物性发热≥38℃,轻度支气管痉挛
血清病支气管痉挛需治疗(静脉)
<0.5
出血
(临床)

轻度、无需输血
明显,每次需输血小板1-2单位
明显,每次需输血小板3-4单位
大量,每次需输血小板4单位
感染

轻度
中度
严重
危及生命
恶心

能吃,食欲正常
食欲明显下降但能进食
不能明显进食
-
呕吐

1次/24小时
2-5次/24小时
6-10次/24小时
>10次/24小时需胃肠支持治疗
腹泻

大便次数增加2-3次/天

毒性分级

毒性分级

有毒有害物质分类参考一、化学药品、试剂毒性分类参考举例(一)剧毒物质(*为致癌)*六氯苯;羟基铁;氰化钠;氢氟酸;氢氰酸;氯化氰;氯化汞;砷酸汞;汞蒸气;砷化氢;光气;氟光气;磷化氢;*三氧化二砷;有机磷化物;有机砷化物;有机氟化物;有机硼化物;*铍及其化合物;蛇毒;*羰基镍;砷酸盐;*四甲基联苯胺(TMB);四氯化饿;二甲砷酸盐;*异硫氰酸苯脂;丙烯酰胺;马钱子碱;毒毛旋花素—G;*二氨基联苯胺(DAB);二甲亚砜;二甲砷酸钠;甲酚。

(二)致癌物质黄曲霉素B13—4苯并芘;芘及苯并芘;苯及葸类;2—乙酰胺基芴;1—(或2—)萘胺;4—联苯胺类及其硫酸盐;4—氨基联苯;2,3—二甲基—4—氨基偶氮苯;磷甲苯胺;2,4—二氨基甲苯;乙酰胺N一芴基取代物;乙酰苯胺取代物;环磷酰胺;3,3—二氯联苯胺;4—二甲基胺基偶氮苯;4—硝基联苯;4—甲叉(双)—2氯苯胺;乙撑亚胺;间苯二酚;亚硝胺;二硝基萘;N—亚硝基二甲胺;甲基亚硝基脲;二甲(或乙、丙)基亚硝胺;N一甲基一N一亚硝基氨基甲酸乙酯;N—甲基一N—亚硝基丙烯胺;N—甲基—N一亚硝基—N’一硝基胍;N—甲基一4—亚硝基苯胺;B一丙内脂;甲烷磺酸甲酯(或乙酯);丙磺内脂;重氮甲烷;1,4—二恶烷;二氯二甲硅烷;硫酸二甲脂;双氯甲基醚;氯甲甲醚;氯乙烯;溴乙烯;氟乙烯;砷;三氧化砷;砷酸钙(或铅、钾);铍及其盐类;镉及其盐类;镍及其盐类;羰基镍;铬;氧化铬;铬盐类;石棉;氘代试剂。

(三)高毒物质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溴甲烷;三氯乙烷;二溴氯丙烷;二氯乙烷;六氯乙烷;溴苯;氯苯;对二氯苯;氟乙酸;氯乙酸;氯乙酸乙酯;溴乙酸乙脂;氟乙酰胺;乙腈;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偶氮二异丁腈;丙酮氰醇;甲苯二异氰酸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脂;肼;甲基肼;苯肼;二苯肼;甲(或乙、丁)硫醇;二氯硅烷;三氯甲硅烷;硼烷;四乙基铅;四乙基锡;丙烯醛;乙烯酮;二乙烯酮;对苯二酚;苯胺及甲苯胺;三氯甲硅烷;碘乙酸乙脂;硫酸二甲脂;芳香胺;叠氮钠;三氯氧磷;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黄磷;氧化亚氮;铊及其盐类;三氯化锑;二氧化锰;五氧化二钒;砷化钠;氟化钠;氯化氢;氯气;溴水;硫化氢;秋水仙碱。

毒性分级

毒性分级
分级(度)
0
1
2
3
4
头发

轻度脱发
中度、斑状脱发
完全脱发,可再生
脱发,不能再生
感染(特殊部位)

轻度感染
中度感染
重度感染
重度感染伴低血压
心脏
节率
正常
窦性心动过速,休息心率>100次/分
单灶PVC,房性心律失常
多灶性PVC
室性心律不齐
心功能
正常
无症状,但有异常心脏征象
短暂的心功不足,但不需治疗
有症状,心功不足,治疗有效

无症状
症状轻微
活动后呼吸困难
休息时呼吸困难
需完全卧床
发热(药物性)

<38℃
38~40℃
>40℃
发热伴低压
过敏

水肿
支气管痉挛,不需注射治疗
支气管痉挛,需注射治疗
过敏反应
皮肤

红斑
干性脱皮,水疱、瘙痒
湿性皮炎,溃疡
剥脱性皮炎、坏死,需手术
N=正常值上限
NCI-CTC3.0常见毒性分级标准
毒副反应指标
NCI-CTC3.0常见毒性分级标准
毒副反应指标
分级(度)
0
1
2
3
4
血液系统
血红蛋白(g/L)
≥110
95~109
80~94
65~79
<65
白细胞(×109/L)
≥4.0
3.0~3.9
2.0~2.9
1.0~1.9
<1.0
粒细胞(×109/L)
≥2.0
1.5~1.9
1.0~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毒有害物质分类参考
一、化学药品、试剂毒性分类参考举例
(一)剧毒物质(*为致癌)
*六氯苯;羟基铁;氰化钠;氢氟酸;氢氰酸;氯化氰;氯化汞;砷酸汞;汞蒸气;砷化氢;光气;氟光气;磷化氢;*三氧化二砷;有机磷化物;有机砷化物;有机氟化物;有机硼化物;*铍及其化合物;蛇毒;*羰基镍;砷酸盐;*四甲基联苯胺(TMB);四氯化饿;二甲砷酸盐;*异硫氰酸苯脂;丙烯酰胺;马钱子碱;毒毛旋花素—G;*二氨基联苯胺(DAB);二甲亚砜;二甲砷酸钠;甲酚。

(二)致癌物质
黄曲霉素B13—4苯并芘;芘及苯并芘;苯及葸类;2—乙酰胺基芴;1—(或2—)萘胺;4—联苯胺类及其硫酸盐;4—氨基联苯;2,3—二甲基—4—氨基偶氮苯;磷甲苯胺;2,4—二氨基甲苯;乙酰胺N一芴基取代物;乙酰苯胺取代物;环磷酰胺;3,3—二氯联苯胺;4—二甲基胺基偶氮苯;4—硝基联苯;4—甲叉(双)—2氯苯胺;乙撑亚胺;间苯二酚;亚硝胺;二硝基萘;N—亚硝基二甲胺;甲基亚硝基脲;二甲(或乙、丙)基亚硝胺;N一甲基一N一亚硝基氨基甲酸乙酯;N—甲基一N—亚硝基丙烯胺;N—甲基—N一亚硝基—N’一硝基胍;N—甲基一4—亚硝基苯胺;B一丙内脂;甲烷磺酸甲酯(或乙酯);丙磺内脂;重氮甲烷;1,4—二恶烷;二氯二甲硅烷;硫酸二甲脂;双氯甲基醚;氯甲甲醚;氯乙烯;溴乙烯;氟乙烯;砷;三氧化砷;砷酸钙(或铅、钾);铍及其盐类;镉及其盐类;镍及其盐类;羰基镍;铬;氧化铬;铬盐类;石棉;氘代试剂。

(三)高毒物质
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溴甲烷;三氯乙烷;二溴氯丙烷;二氯乙烷;六氯乙烷;溴苯;氯苯;对二氯苯;氟乙酸;氯乙酸;氯乙酸乙酯;溴乙酸乙脂;氟乙酰胺;乙腈;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偶氮二异丁腈;丙酮氰醇;甲苯二异氰酸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脂;肼;甲基肼;苯肼;二苯肼;甲(或乙、丁)硫醇;二氯硅烷;三氯甲硅烷;硼烷;四乙基铅;四乙基锡;丙烯醛;乙烯酮;二乙烯酮;对苯二酚;苯胺及甲苯胺;三氯甲硅烷;碘乙酸乙脂;硫酸二甲脂;芳香胺;叠氮钠;三氯氧磷;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黄磷;氧化亚氮;铊及其盐类;三氯化锑;二氧化锰;五氧化二钒;砷化钠;氟化钠;氯化氢;氯气;溴水;硫化氢;秋水仙碱。

(四)中毒物质
三氯硝基甲烷;乙烯吡啶;三硝基甲苯;五氯酚钠;硫酸;砷化镓;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烯丙醇;二氯丙醇;糠醛;三氟化硼;四氟化硅;硫酸镉;氯化镉;硝酸;甲醛;甲醇;二硫化碳;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联苯胺;二苯酮;苯磺酰氯;苯磺酸、多聚甲醛;三氯乙醛;四氢呋喃;吡啶;吡咯烷;二甲胺;三苯基磷。

(五)低毒物质
三氯化铝;钼酸铵;间苯二胺;正丁醇;叔丁醇;乙二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二甲基甲酰胺;乙内酰胺;亚铁氰化钾;铁氰化钾;氨及氢氧化铵;四氯化锡;氯化锗;对氯苯胺;硝基苯;三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硝基氯苯;二苯甲烷;苯乙烯;二乙烯苯;邻苯二甲酸;四氢呋喃;烷基铝;苯酚;三硝基酚;丁二烯;异戊二烯;氢氧化钾;盐酸;乙醚;丙酮;已二胺;丙二胺;丙烯酸乙脂;环已烷;环已酮;同苯二酚;邻苯三酚;三乙撑四胺;萤葸。

<IMG=zk1162001>
二、毒性分级
毒性分级大鼠经口LD50 (毫克/公斤) 大鼠吸入4小时死亡 1/3~2/3浓度 (PPm) 兔经皮时LD50 (毫克/公斤) 对人的可能致死剂量 (克) (人按60公斤算)
剧毒 1或<1 <10 5或<5 0.06
高毒 1~50 10~100 5~43 4
中等毒 50~500 100~1000 44~340 30
低毒 500~5000 1000~10000 350~2810 250
微毒 5000~15000 1000~100000 2820~22590 1200
无毒 15000以上>100000 22600以上>1200
三、放射性同位素的毒性分组
(一)极毒组
钋210,镭223 225 226 228,锕227,钍227 228 229 230,镤231,铀230 232 233 234,镎237,钚236 238 239 240 241 242,镅241 242m243,锔240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锎248 249 250 251 252 254,鎄254 255,铅210
(二)高毒组
钠22,氯36,钙45,钪46,钴60,锶90,钇91,锆93,铌94,钚106,银110m,镉115m,铟114m,锑124 125,碘124 125 126 131,铯134,钡140,铈144,铕152(T1/2=13年)154,铽160,铥170,铪181,钽182,铱192,铊204,铅212,铋207 210,砹211,镭224,锕228,钍232,天然钍,镤230,铀236,钚244,镅242,锔241,锫249,锎246 253,锿253 254,镄255 256
(三)中毒组
铍7,碳14,氟18,钠24,硅31,磷32 33,硫35,氯38,氩41,钾42 43,钙47,钪47 48,钒48,铬51,锰52 54,铁52 55 59,钴55 56 57 58,镍63 65,铜64,锌65 69m,镓72,砷73 74 76 77,硒75,溴82,氪74 77 87 88,铷86,锶83 85 89 91 92,钇90 92 93,锆86 88 89 95 97,铌90 93m95 95m96,钼90 93 99,锝96 97m97 89,钌97 103 105,铑105,钯103 109,银105 111,镉109 115,铟115m,锡115 125,锑122,碲121 121m123m125m127m129m131 131m132 133m134,碘120 123 130 132132m133 135,氙135,铯132 136 137,钡131,镧140,铈134 135 137m139 141 143,镨142 143,钕147 149,钷147 149,钐151 153,铕152m(T1/2=9h)155,钆153 159,镝165 166,钬166,铒169 171,铥171,镱175,镥177,钨181 185 187,铼183 186 188,锇185 191 193,铱190 194,铂191 193 197,金196 198 199,汞197 197 203,铊200 201 202,铅203,铋206 212,氡220 222,钍226 231 234,镤233,铀231 237 240 240+,镎240 239,钚234 237 245,镅238 240 244m244,锔238,锫250,锎244,镄254
(四)低毒组
氢3,氧15,氩37,锰51 52m53 56,钴58m60m61 62m,镍59,锌69,锗71,氪76 79 81 83m85m85,锶80 81 85m87m,钇91m,铌88 89(66m)89(122m)97 98,钼93m101,锝98m99m,铑103m,铟113m,鍗116 123 127 129 133,碘120m121 128 129 134,氙131m133,
铯125 127 129 130 131 134m135 135m138,铈137,锇191m,铂198m197m,钋203 205 207,镭227,铀235 238 239,钋235 238 239,钋236 243,镅237 239 245 246m246,锔249
注:1)1Bq天然钍相当于1α蜕变每秒(dps)(232Th:,225Th:)。

1Ci天然钍相当于×1010α蜕变每秒(232Th:×1010dps,238Th。

×1010dps)。

2)1Bp的天然铀相当于1α蜕变每秒(233U:,243U:,235U:
)。

1Ci的天然铀相当于×1010α蜕变每秒(233U:×1010dps,234U:
×1010dps,235U:×103dps)。

四、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分级
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按所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最大等效日操作量分为三级如下:
工作场所级别最大等效日操作量(毫居里)
甲级>100 (毫居里)
乙级—100 (毫居里)
丙级—(毫居里)
注: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单位所用的各种同位素等效日操作量(毫居里),分别除以放射性毒性组别系数(极毒组为10,高毒组为1,中毒组为,低毒组为),再乘以操作性质的修正系数,其积为该工作的日用量。

五、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操作量的计算
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操作量,等于放射性核素的实际日操作量(Bq)与该核素毒性因子的积除以与操作方式有关修正因子所得的商。

核素的毒性组别修正因子以及操作方式有关的修正因子分别见表F1和表F2。

对于放射性核素,活度值不得超过:
极高放射性核素(一组):5X10^3Bq; ^-7Ci
高放射性核素(二组):5X10^4Bq; ^-6Ci
中等放射性核素(三组):5X10^5Bq; ^-5Ci
底放射性核素(一组):5X10^6Bq; ^-4C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