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患者的营养支持(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患者的营养支 持(ppt)
外科患者的营养支持

第一节 概述

一、临床营养进展

在外科临床工作中,由于一些疾病本身的原
因,加之麻醉、手术、创伤及禁食等的影响,使
不少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问题。临床营养包 括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是指病 人所需要的合理配比的营养素由肠外或肠内供给。
• 正常机体的蛋白质(氨基酸)需要量为0.8~ 1.0g/kg·d;应激、创伤时蛋白质需要量可达1.2~1.5g /kg·d。机体内能量储备包括糖原、蛋白质及脂肪。
• 体脂是体内最大的能源仓库。提供热量对于蛋白质 的合成极为重要,只有在热量充分保证的情况下,才会 有正常的蛋白质合成。
• 糖原储存是相当有限的,总量约500g,其中200g是 肝糖原,可以转化成葡萄糖为身体利用,其余300g是肌 糖原,不能转变成葡萄糖,仅能被肌肉本身利用。因此, 24小时饥饿状态可把肝糖原耗尽,以后如无外源性碳水 化合物补充,则体内蛋白质将经糖原异生途径转化成葡 萄糖供应能量。
• 随着外科治疗病种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复 杂,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已经成为危重患者治疗 中的重要内容。机体的营养不良及代谢紊乱,可 以影响组织、器官功能,严重的可致器官功能衰 竭。
(一)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
• 在空腹、清醒、安静的非应激状态下,适宜的 气温(18℃~25℃)环境中人体维持基本的生命 活动,进行新陈代谢消耗的热能称为基础能量消 耗(BEE)。单位时间内人体每1m2体表面积所 消耗的维持基础代谢的热能称为基础代谢率。
(cm)-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年龄(岁) • 女性BEE=65.1+9.6×体重(kg)+1.8×身高
(cm)-4.7×年龄(岁)
(二)机体活动消耗的热能
• 影响人体能量消耗的因素主要有: • 1.年龄 年龄反映了生理活动状态。如以20~39岁为基数,
40~49岁能量消耗减少5%,50~59岁减少10%,60~69岁 减少20%。 • 2.气温 以10℃作为基数,每升高10℃,能量供给就减少 5%;相反,每下降10℃则增加约3%。 • 3.劳动(或活动)强度 除上述生理或环境情况外,劳动 (或活动)强度是影响热能需要量的最主要因素。重体力劳 动每小时消耗的能量可达0.628~1.255kJ(150~300kcal), 而轻体力劳动每小时则为0.313kJ(75kcal)。
负氮平衡。
(二)饥饿时的代谢变化
• 单纯饥饿时机体的代谢率降低,机体对整个代 谢活动进行调整,一些不太重要的代谢逐步减缓 或停止,仅维持与生命有密切关联的代谢,降低 基础代谢率,这是机体自我保护的适应性反应。 身体将消耗其本身的组成部分,以提供生命过程 所必需的能量。
• 此期间出现如下代谢反应;
• 肠外营养也有其优点,肠功能严重障碍时它仍然是有 效的途径。
二、正常营养需求
• 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维生素、电解质(含微量元素)和水。
• 从营养治疗角度,最重要的是蛋白质代谢及能量代 谢两方面。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可分为必需氨 基酸(EAA)和非必需氨基酸(NKAA)。非必需氨基酸中的 一些氨基酸在体内合成率很低,当机体需要量增加时则 需体外补充,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如精氨酸、谷氨酰 胺等。
• 通常成年男性每千克体重每小时约消耗4.2kJ (1kcal),即日需能量1500~1800kcal;成年女 性的基础代谢率比男性约低2%~12%;老年人比 中年人约低10%~15%;儿童比成人约高10%~ 12%。
• BEE值的测定可采用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 • 男性BEE=66.5+13.7×体重(kg)+5.0×身高
(三)应激时能量需求
• 为基础能量消耗(BEE)×校正系数 • 校正系数:择期大、中手术约为1.2;多发性骨折
为1.3;严重感染为1.5;大面积烧伤为2.0。严重 感染时体温每升高1℃,对热量需要相对增加 5%~8%。一般每千克体重不超过146.3kJ (35kcal)。
三、代谢改变
• (一)创伤、感染后的代谢改变 创伤和感染时表 现为高代谢,机体能量消耗增加10%~100%。,与 创伤的严重程度相关。
• 1.能量代谢增高及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强 创伤或 感染时机体的代谢特点是蛋白质持续分解、丢失 增加,出现负氮平衡。患者均有肌肉组织分解并 有糖原异生,部分氨基酸分解后转变为糖,尿中 氮排出增加,血糖升高,血浆组氨酸、精氨酸减 少。
• 2.糖代谢紊乱 主要是垂体-肾上腺轴对创伤的应激反应, 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和胰岛素功能受到抑制,利用 葡萄糖能力下降而出现高血糖。
• 1967年Dudrick等创用全肠外营养,经腔静脉置管输入 水解蛋白液、高渗葡萄糖、维生素等高渗溶液,解决了经 周围静脉不能耐受高渗、低pH值液的问题,从而达到肠 外可供给病人所需的营养物质 .
• 同期Randell引进宇航员用的太空饮食,即化学组成饮 食,现称之为要素膳(ED),应用于临床的ED在体外处 理后使其易于消化吸收。某些病人胃肠功能虽有部分障碍, 但仍能从胃肠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形成了现代营养支持 的肠外与肠内两大途径
• 3.体重下降 是由于肌肉组织和脂肪的消耗增加(脂肪消 耗每天可达200g以上)所致,如中等创伤的胃大部切除术, 术后1周体重下降3kg左右。如果创伤、感染后病情趋于平 稳,营养基质得到适当补充,体重下降可以逆转。
• 当这种严重分解代谢期结束后,对外科患者采取积极
措施改善氮平衡的主张已得到普遍公认,不应使患者长期 处于负氮平衡状态。手术创伤后用TPN支持能有效地改善
• ①加速糖原分解,使葡萄糖生成增加;
• 20世纪80年代以后,多学科的研究证实肠内营养可改 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提供谷氨酰胺等肠黏膜细胞所需要的 组织特需营养。
• 除此,肠内营养尚有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加速门 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促进胃肠道激素的分泌,营养物质 中的营养因子直接进入肝脏等特点,较肠外营养更具优势。 因此,肠内营养不但有提供营养的作用,且能改善肠黏膜 的屏障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