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人类友谊的典范。
从1842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晤起,40 年里,他们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斗争中,团结作战,患难与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由于革命斗争需要,他们曾身处两地近20 年,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没有因此而疏远,反而联系越来越密切。
他们几乎每天都要通信,交谈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理论问题,共同指导着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马克思不仅十分钦佩恩格斯的渊博学识和高尚人格,而且对恩格斯的身体也很关心。
有一段时日,恩格斯生病,马克思时时挂在心上,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关切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也许还要厉害些。
”为了“保存最优秀的思想家” ,恩格斯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的马克思,使其能专心致力于革命理论的研究。
而且恩格斯还违背自己本来的意愿,到父亲经营的公司去工作。
当《资本论》第一卷付印的时候,马克思给恩格斯写信说:“其所以能够如此,我只有感谢
你!没有你为我的牺牲,我是绝不可能完成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
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
” 恩格斯尽管做出了巨大牺牲,但他始终认为,能够同马克思并肩战斗40 年,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这种崇高的革命友谊,如列宁所赞扬的那样,它“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启示: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志同道合和共同追求的崇高理想,使得他们不顾重重磨难,长时间地维持着真正的友谊。
马克思与恩格斯用他们终身的奋斗以及一生不渝的友谊,向人们诠释了真正朋友的真正内涵!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

真 挚 的友谊
欧洲 1848 年革命失败后,马克思住在伦敦,
恩格斯住在曼彻斯特,他们两人虽然不能 “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欢笑”,但 却保持着密切的书信联系。他们几乎天天 都要通信,只要一方回信稍慢一点,另一 方就会感到不安。有一次,恩格斯隔了几 天没有写信,马克思就写信风趣地问他: “亲爱的恩格斯!你在哭泣还是在欢笑? 你睡着了还是醒着?”既是问候,又是关 切。他们这种友谊是前无古人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
怎样拥有他们这样的友谊
如果我们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友情这面镜子一照,也许就
照出了时下一些同志与人交往中的差距和问题。我们不妨 想一想,自己是否从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层面上去考虑 与人交往和择友的问题,是否注重了交往对象的道德素养 和才干能力,是否坚持了多奉献、少索取的处世交友原则, 是否想到了与友人一起肩负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 也许有人以为这样讲是小题大做,交友似乎不必与政治扯 在一起。其实不然,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更不能小看这 个问题。从实践看,党员干部在择友、交友的对象、方式 和范围等方面,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一定 程度上反映着党员干部的思想素养和作风,影响着党的形 象和党员干部的威信。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征 途上,很有必要提倡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 友谊观,建立起如他们之间那样的真挚情谊,携起手来, 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共同创造无愧于伟大时代的骄人业 绩。即便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倘若有这样难得的友谊 作伴,谁又能说不是人生一大幸事呢?
这就是真正的朋友。同呼吸、共命运、 心连心。
他们被人们永远铭记
友谊是生活的必需品
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相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所
处的年代,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作 为一个人,为何交友、怎样交友、交什么友?其 基本原则和真谛仍没有改变。翻开人类历史,大 凡成大事者,身边总有一些志同道合的真正的朋 友相助。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史上,无 产阶级革命家之间结下的纯洁而又高尚的友谊堪 称楷模。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 之间的情谊,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实证明, 共同目标是友谊的基石。人生最重要的是对事业 的追求,交友一定要以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为基础。
马克思与恩格斯主义理论的奠基人

马克思与恩格斯主义理论的奠基人马克思与恩格斯是19世纪共产主义思想的奠基人,他们的理论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指导。
他们的作品《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被广泛认为是社会科学领域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本文将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生平背景、主要理论观点以及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生平背景马克思(1818年-1883年)出生于德国特里尔的一个犹太家庭,恩格斯(1820年-1895年)则出生于德国威廉港。
二人相识于巴黎,从此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合作与友谊。
马克思在法国巴黎创办了《共产党人》联盟,并与恩格斯一起参与了欧洲各国社会主义运动。
二、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主要理论观点1. 唯物史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理论贡献就是唯物史观。
他们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推动的,而这种冲突会引发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
他们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以及生产资料私有制对社会发展的制约。
这一观点在他们的作品《共产党宣言》中得到了充分阐述,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基石。
2. 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的生产关系会导致阶级斗争的加剧。
他们主张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
他们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动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实现阶级消亡和人类的自由与平等。
3.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资本论》中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剥削的本质。
他们认为,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并雇佣工人,获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这种剥削关系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根本矛盾。
他们呼吁无产阶级要反抗剥削制度,争取自己的权益。
三、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理论对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的作品启发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者及马克思主义运动的发展。
他们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为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

姐弟恋:燕妮出身于名门贵族,聪慧漂亮,才华出众。她不顾家庭的反
对,热恋着出身于普通律师家庭的马克思。1843年6月,当马克思被德国 反动政府迫害,准备流亡国外的最困难的时候,她毅然放弃豪华、舒适的 家庭,同马克思结婚。婚后,随着马克思颠沛流离,生活极端困难,有时 甚至交不起房租,他们最小的一个男孩也因病饿而死。但她从没有动摇过 对马克思的坚贞爱情。她经常自豪地说:“我很幸福,因为马克思在身边, 他是我生命的支柱!” 。 相识时马克思4岁,燕尼8岁。他们是儿时的邻居,并在那是建立了深 厚的感情。17岁的马克思在上大学之前秘密与燕尼订婚,当时燕尼21岁。 在苦等马克思7、8年后,他们终于在1843年结婚,并相守一生,矢志不渝。 这段爱情不在乎年龄的压力,不在乎贵族的身份,也不在乎漫长的等 待……马克思在外求学长长好几年,几乎没有怎么和燕尼见过面,他们只 有断断续续的书信来往,那时热血澎湃的马克思写了无数感人的诗篇给燕 尼,直到他们都八十多岁的时候,燕尼还会拿出来阅读。我们理直气壮地 告诉全世界,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崇高,最美丽,最富有理想和美德情操的 婚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另附马克思致燕妮的情书
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为评选 “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 投票一个月,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 第二,牛顿第三,达尔文第四。 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以 同一命题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仍然是 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又以古今最伟大的 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名听众,结果是 马克思得票率第一。
黄赛婷、林慧琳、李丹、杨淑雅、李晓莉、黄钰韦华、
黄永泉、杨伦权、傅瑞平
恩格斯,F.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K.马 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 市(今乌培塔尔市)一个纺织厂主家庭。少年时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1834年转 入爱北斐特理科中学。1837年其父坚持要他辍学经商。1年后到不来梅一家商行供 职。当时德国正面临民族统一和民主革命的任务,恩格斯被民主主义的政治思想所 吸引,同青年德意志运动发生联系。1839年春,在该派机关刊物《德意志电讯》 发表《乌培河谷来信》,揭露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虔诚主义的黑暗,倾注了对劳动 人民的同情。 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1841年9月,恩格斯到柏林服兵役。并在柏林 大学听课,研究黑格尔哲学,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1841年底和1842年初写 出《谢林与启示》等 3篇文章,抨击为普鲁士政府服务的哲学家F.W.J.von谢 林,维护G.W.F.黑格尔的辩证法和青年黑格尔派从事进步活动的功绩,在德 国哲学界引起轰动,在国外也有强烈反响。这时,恩格斯在政治上和世界观上虽然 是一个民主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但他重视革命实践,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 实际斗争中,逐步意识到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同德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再加上 L.A.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影响,他开始向唯物主义者转变。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情故事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情故事嘿,咱今儿来聊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情故事,那可真是不一般呐!
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俩名字那可是如雷贯耳。
他们的友情啊,就像是夜空中最亮的两颗星,相互辉映,璀璨无比。
你想啊,他们一个有着深刻的思想,一个有着卓越的行动力,这不就是绝配嘛!马克思在那绞尽脑汁地思考着人类的未来,恩格斯呢,则在一旁给予他最有力的支持。
他们一起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啊!在困难面前,他们从来没有退缩过。
这像不像两个并肩作战的好兄弟,不管遇到啥危险,都不离不弃?
恩格斯为了支持马克思的研究,不惜放弃自己的事业,这得是多大的情谊啊!他就像是马克思背后的那股强大力量,默默地推着他前进。
马克思呢,也对恩格斯充满了信任和依赖。
他们一起探讨理论,一起为了理想而奋斗。
这友情,简直比钢铁还坚固!
你说这世界上能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友情?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就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站在你身边。
他们一起写下了那么多伟大的著作,这些著作影响了多少人啊!这可不是一般的朋友能做到的。
咱再想想自己,有没有这样一个能和你一起为了梦想拼搏的朋友呢?要是有,那可得好好珍惜啊!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情,就像是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香。
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知道,友情的力量是无穷的。
他们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无产阶级的事业,这份执着和坚定,不也正是因为有彼此的支持吗?
咱也得学学人家,对待朋友要真诚,要相互扶持。
这样的友情,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情故事就是一个传奇,一个让我们敬仰和学习的传奇。
咱可得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让这份伟大的友情永远流传!。
马克思哲学与恩格斯哲学的关系

马克思哲学与恩格斯哲学的关系
马克思哲学和恩格斯哲学是密切相关的,它们被普遍视作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
中叶创立的一种思想体系,其中包括了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和科学方法的批判性分析和理论建构。
马克思哲学主要由马克思创立,他对哲学进行了重新审视,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
马克思哲学着重于分析社会和人的历史发展,并强调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经济决定论。
此外,马克思哲学还关注阶级斗争与历史变革,主张劳动者的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
恩格斯是马克思的密友和合作伙伴,他与马克思一起参与了许多作品的合著和合作。
恩格斯的贡献主要包括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的研究和贡献,他扩展了马克思的观点,并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支持和验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总的来说,马克思哲学和恩格斯哲学相辅相成。
马克思提出了一种社会分析和批判的方法论和观点,而恩格斯通过他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哲学探索来进一步支持和发展这些观点。
他们共同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的关系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马克思和恩格斯这对超酷的组合。
这俩人啊,就像是宇宙中两颗超级合拍的星辰,闪耀着无比耀眼的智慧光芒。
马克思就像是一个超级大脑,里面装满了无穷无尽的思想宝藏。
他整天在思想的海洋里遨游,那些深刻的理论就像一群群调皮的小金鱼,在他的脑海里游来游去。
可是呢,这个超级大脑有时候也会遇到现实的小麻烦,就像一艘装满宝物的大船,偶尔也会需要一点东风来推动航行。
这时候,恩格斯就闪亮登场啦!恩格斯就像是马克思的超级外挂。
他就像一阵及时雨,哗啦啦地就把马克思需要的东西带来了。
如果马克思是那个在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高山上艰难攀登的探险家,恩格斯就是他背后超得力的后勤保障员,背着大堆的物资,确保马克思能勇往直前。
他们俩的合作就像是一场超级精彩的魔术表演。
马克思负责在台上挥舞着理论的魔法棒,变出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思想成果,像变兔子一样轻松地提出各种深刻概念。
而恩格斯呢,在台下悄悄地递上各种道具,确保这场魔术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你看,马克思写《资本论》的时候,就像一个大厨在精心烹制一道超级复杂的满汉全席。
他在那里忙得不可开交,而恩格斯就像那个帮忙打下手的小厨,一会儿帮忙切切菜,一会儿递递调料,让这道思想的大餐能够完美上桌。
有时候,马克思就像一个在黑暗中独自探索的勇者,在资本主义的迷宫里横冲直撞,虽然充满斗志,但也会有些迷茫。
恩格斯就像那个在迷宫顶上的领航员,大喊着:“嘿,兄弟,往这边走!”然后马克思就又精神抖擞地朝着正确方向前进了。
他们的友谊简直比钢铁还坚固。
要是用食物来比喻,那就是那种超级硬的坚果,怎么砸都砸不开。
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贵,他们都紧紧地站在一起,就像两个并肩作战的超级英雄,面对那些反对他们思想的敌人,毫不畏惧。
而且他们之间的默契就像是同一个身体的左右两只手,想干啥都能配合得完美无缺。
马克思这边刚有个想法冒头,恩格斯那边就已经心领神会,马上开始为这个想法添砖加瓦。
他们的关系啊,就像是一首永远不会跑调的二重唱。
论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思想的差异与互补

论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思想的差异与互补
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思想的差异与互补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辩证法思想的差异
1、方法论上的区别:马克思主张采用普遍、绝对的抽象概念建立关于社会的理论模式,而恩格斯则坚持实践的观点,主张要以现实的实践问题作为理论模式的基础并以实际发展为目标。
2、范畴论上的区别:马克思把“劳动”作为范畴论的重要基础,将社会的本质阐释为关于“劳动”的关系;恩格斯则强调“实践”作为人类生活的根基,将社会事物的本质阐释为现实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关系。
3、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上的区别:马克思说:社会发展有规律,是有方向性的;而恩格斯认为:“社会发展中有规律,但不是确定的,而是复杂多变的”。
二、马克思与恩格斯辩证法思想的互补
1、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实践性补充:恩格斯扩展了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将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与实践联系起来,使之更完备更全面,强
调了马克思辩证思想的实践性。
2、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实例性补充:恩格斯强调以实际发展为目标,
以现实的实践问题作为理论模式的基础,将大量的实例作为范例,在
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中创造了大量的实例性的补充。
3、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实用性补充:恩格斯不仅将实践作为理论模式
的基础,而且从现实出发,根据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充
分发挥了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的实用性,更充分体现了实践的价值。
总之,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辩证法思想既有很大的差异,也有许多补充。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辩证法思想,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加完善全面的
辩证法思想体系,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完善、科学的理论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