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技法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中考力热电综合计算题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中考力热电综合计算题

中考物理专题4.5 初中力热电综合计算题知识回顾解决力热电综合计算题一般涉及到的物理公式包括速度公式、密度公式、重力公式、压强公式、浮力公式、机械功和功率、机械效率公式、电功公式、电功率公式、物体吸热放热公式、热值公式、热效率公式等;涉及到的物理规律有二力平衡条件、液体压强规律、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热平衡方程等。

典例突破【例题1】(2019苏州)某款电热水壶的相关信息如表所示现在该水壶内装入质量为1kg、初温为20℃的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接通电源使其正常工作,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水烧开(不计热量损失),(c水=4.2×103J/(kg•℃),g=10N/kg)求:(1)装入水后水壶对桌面的压强p;(2)水吸收的热量Q;(3)将水烧开所需时间t。

【答案】(1)装入水后水壶对桌面的压强为750Pa;(2)水吸收的热量是3.36105J;(3)电热水壶把这壶水烧开需要336s。

【解析】(1)壶内装入质量为1kg的水,重力为:G水=mg=1kg×10N/kg=10N,装入水后水壶对桌面的压力:F=10N+5N=15N;第 1 页共 16 页装入水后水壶对桌面的压强:p=FS =15N200×10−4m2=750Pa;(2)水壶装了质量为1kg,初温为20℃的水,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则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1kg×(100℃-20℃)=3.36×105J;(3)不计热损失,W=Q吸,由P=WP额定可得电热水壶工作时间:t=WP额定=Q吸P额定=3.36×105J1000W=336s。

【例题2】图甲是小明家安装的即热式热水器,其具有高、低温两档加热功能,低温档功率为5500W,内部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R1和R2是两个电热丝。

某次小眀用高温档淋浴时,水的初温是20℃,淋浴头的出水温度为40°C,淋浴20min共用水100L.假设热水器电热丝正常工作且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c水=4.2×103J/(kg•°C)】求:(1)电热丝R1的阻值。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含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含答案)

专题2.1 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1.灵活运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s v t = s v t = s t v=2.掌握物理量常用单位及其换算 (1)时间单位换算1h=60min=3600s 1min=60s (2)长度、路程单位换算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3)速度单位换算1km/h=5/18m/s 1m/s=3.6km/h 3.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思维方法(1)读题、审题后确认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直线运动; (2)若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可由公式s v t = s v t = s t v=分别求解解速度,路程,时间。

在从题干中或图表中找到已知量后,要立即把已知量的单位化为国际单位,v 用米/秒(m/s )、S 用米(m )、时间用秒(s)。

将已知量连同单位代入相应公式求出相应物理量;(3)若做变速直线运动,可用v=s/t 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求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在计算时也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4)在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时,或者说题中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各物理量要做到一一对应,也就是v 1,s 1,t 1是物体1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 1=s 1/t 1;v 2,s 2,t 2是物体2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 2=s 2/t 2。

决不能相互混淆。

然后找与两物体对应方程相连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S 1+S 2=a ,或者S 1-S 2=b ,有了这样的联系,两方程即可变为一个方程,所求物理量就在该方程之中。

类型1.利用速度公式求解【例题1】(2018•青岛)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 ,从家到学校要走15min ,那么他上学要走的路程是( )类型与典例突破知识回顾A.1080m B.108m C.18km D.0.3km【答案】A【解析】根据速度公式解决问题,重点看公式中两个物理量能知道,或者间接知道就可以求出第三个物理量。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命题备考方略:专题14 铭牌类电器计算题(原卷版)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命题备考方略:专题14 铭牌类电器计算题(原卷版)

2020年物理试卷分类命题备考方略专题十四铭牌类电器计算题★铭牌类电器计算题经常出现在大型计算题中,但也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形式出现,属于计算类试题。

铭牌类电器计算题以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它既能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同时又能体现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解答计算题应该首先明确它的特点,避免盲目和无从下手的尴尬,同时明确题目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找准关系,有的放矢的按要求进行合理的计算。

对大型计算题要求有计算过程和步骤,每一步骤都有相应分值。

大型计算题的特点是:(1)结果合理性:这类题能反映学生对自然界或生产、生活中若干事物的观察和关心程度.它要求学生用生活实践,社会活动的基本经验对题目的计算结果进行判断,留取合理的,舍弃不合理的。

(2)知识综合性:这类题往往是把几个或几种物理过程及物理现象放在一起,利用各个过程或各种现象之间的相切点,解答要解决的问题。

它反映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应用性:这类题是把物理知识浸透到社会实际操作和应用到生活体验中,它能够反映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情感,同时也能反映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操作的认识水平。

★一、电器设备铭牌电器设备的铭牌显示的是电器设备工作状态、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给使用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信息。

电器设备的铭牌上主要标注的内容有:电器设备的额定值(电压、功率、电流等),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和使用注意事项。

从铭牌给出的数据可以很好的了解此电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有关物理量或可以从铭牌中求出所需要的物理量,这就是题干的主要内容。

解答时一定要把铭牌给出的数据看清,弄懂。

二、解题方略1.应用公式类:就是利用铭牌给出的数据,结合所学物理公式,直接进行计算。

此类题目只要考生能熟练利用物理知识和规律,解答不难。

【典例一】(2019·临沂)图甲是小明家安装的即热式热水器,其具有高、低温两档加热功能,低温档功率为,内部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和是两个电热丝。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中考热电综合计算题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中考热电综合计算题

专题4.2 初中热电综合计算题知识回顾解决热电综合计算题一般涉及到的物理公式包括物体吸热公式、放热公式、热值公式、热效率公式、电功公式、电功率公式等;涉及到的物理规律有热平衡思想、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

典例突破【例题1】(2019齐齐哈尔)如图甲是文文同学家新买的一台冷暖空调扇,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R1、R2均为发热电阻,R1的阻值为110Ω,M是电动机。

开关S1闭合后,当S2接1、2时吹冷风;当S2接2、3时吹温风;当S2接3、4时吹热风,此时空调扇的总功率为1100W.已知:电源电压为220V,c冰=2.1×103J/(kg•℃)。

求:(1)吹冷风时,在空调扇内加入冰袋会使吹出的风温度变低,若冰袋内冰的质量为lkg,温度从﹣16℃升高到一6℃时,冰从周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吹冷风时,电动机正常工作1h消耗的电能为0.11kW•h,此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3)吹热风时,R2的电阻是多少?【答案】(1)吹冷风时,冰从周围吸收的热量是2.1×104J;(2)吹冷风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0.5A;(3)吹热风时,R2的电阻是88Ω。

【解析】(1)冰吸收的热量为:Q吸=c冰m冰△t=2.1×103J/(kg•℃)×1kg×[﹣6℃﹣(﹣16℃)]=2.1×104J;(2)开关S1闭合后,当S2接1、2时吹冷风,此时只有电动机工作,由W=UIt可得,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冷===0.5A;(3)电动机的功率为:P电动机===0.11kW=110W,当S2接3、4时吹热风,此时电动机、R1、R2并联,因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则R1消耗的功率:P1===440W,已知此时空调扇的总功率为1100W,则消耗R2的功率为:P2=P﹣P电动机﹣P1=1100W﹣110W﹣440W=550W,由P=可得,R2的阻值为:R2===88Ω。

(完整版)初中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完整版)初中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技巧大水井中学孙毕珍计算题在初中物理题型中独树一帜 ,它不但观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还观察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解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技巧、语言归纳及表述能力、计算能力及对数据的办理能力等,可谓是一题多用。

但是,我们的学生在计算题上倒是一个缺点,很多学生对计算题是望而止步。

因此,在每次练习及考试中,学生对计算题都是不做。

而在中考中,计算题的分值增大了。

在昨年的中考中,计算题就占了 25 分,这个比率是 25%.可见 ,计算题在对学生的观察上占了特别重要的一席。

那么,如何让学生沉着面对计算题呢?我认为一方面是要除掉学生的惧怕心理;另一方面是加强学生对问题的解析能力的培养;再有就是平时积累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计算题其实不能怕。

这恰似是在打仗时,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同样。

只要你掌握了知识,学会了解析问题的方法,有了这两件法宝,你还有什么可怕的呢?题目是变化的,但知识和方法是永远的。

以不变去应万变。

遇到了计算题,要相信自己必然能做出来。

因此,除掉畏惧心理,正确对待计算题这一步至关重要。

第二步是认真解析题意。

其中要点是读题,若是一遍没有读懂,那就再读第二遍或第三遍。

抓住其中的要点词。

尔后搜寻思路,即打算如何来解出这个题。

这里重申一下,务必多用稿本纸。

不能够象有些学生那样,在考试中,一支笔,一张卷子就把试考完了。

对于稍复杂一点的题,只凭脑筋去想,任你多聪慧,有些时候也不用然能想得出1来。

稿本纸相当于是我们的第二个脑筋,把一些已知条件或数据写在稿本纸上,一是不易忘记;二是更易于搜寻方法;三是有助于卷面清楚,由于你能够在稿本纸上基本了然了再抄到试卷上。

第三步是一致单位,由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在运算中一并把单位带上,这样更直观,不易出错。

自然,要熟练的解计算题,说起简单其实也不简单,由于这其实不是是一日两日之功。

它在于平时的积累、练习、思虑、研究。

相信只要付出了努力,就必然会有所收获,就必然会不在怕计算题了。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力学综合计算题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力学综合计算题

专题2.7力学综合计算题知识回顾一、解决力学体系内综合计算题需要用到的公式1.根v ss可求路程s vt和时间t t2.重力的计算公式:G=m 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N/k g,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N/k g);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4.压强公式p F F,导出公式 F p S和SS P5.液体压强计算:p 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g=9.8N/kg;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 )6.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7.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 G浮排液gV排8.计算浮力方法有:(1)秤量法:F=G- 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浮拉拉(2)压力差法:F=F-F浮向上向下(3)阿基米德原理:F G浮排液gV排(4)平衡法:F=G(适合漂浮、悬浮)浮物9.杠杆平衡的条件:F L=F L。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1 12 210.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G/n11.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的公式:W=F s;单位:W→焦(J);F→牛顿(N);s→米(m)。

(1焦=1牛·米).12.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 Wt。

单位:P→瓦特(w);W→焦(J);t→秒(s)。

13.机械效率:用滑轮组提升时:W=Gh;有用用滑轮组平拉物体时:W=fs总功(2)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记作W ;W=Fs总总(3)额外功:对人们无用又不得不做的功,记作W 。

2020届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攻略专题4-7 含有图像的物理中考综合计算题(含解析)

2020届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攻略专题4-7 含有图像的物理中考综合计算题(含解析)

2020届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攻略专题4.7 含有图像的物理中考综合计算题1.会分析速度时间图像,根据获得的有用信息,结合公式v=s/t及其变形,进行相关物理量的求解。

2.会分析物距焦距关系图像,根据获得的有用信息,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正确运用不等式解法,进行相关物理量的求解。

3.会分析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根据获得的有用信息,结合公式ρ甲=m/V及其变形,进行相关物理量的求解。

4.会分析压强与液体深度关系图像,根据获得的有用信息,结合公式P=ρgh、F浮=ρ水gV排及其变形,利用数学体积公式,进行相关物理量的求解。

5.会分析图像,根据获得的有用信息,结合功、功率公式及其变形,进行相关物理量的求解。

6.会分析温度时间图像,根据获得的有用信息,结合热量公式及其变形,进行相关物理量的求解。

7.会分析电压与电流关系图像,根据获得的有用信息,结合公式I=U/R及其变形,进行相关电学物理量的求解。

类型1:s-t或者v-t图像【例题1】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20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

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

则()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答案】B【解析】根据图甲和图乙读出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甲、乙的速度;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甲乙两车未相遇时相距10m,二是相遇以后相距10m。

据此根据路程相等,利用速度公式列出等式求解。

(1)由图象可得:甲的速度v甲===0.4m/s;乙的速度v 乙===0.6m/s ,故v 乙>v 甲;(2)根据题意可知,经过t 秒,甲、乙相距10米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甲乙两车未相遇时相距10m ,二是相遇以后相距10m 。

故可得:v 甲t+v 乙t =10m 或v 甲t+v 乙t =10m+20m =30m ,代入数值可得:0.4m/s×t+0.6m/s×t =10m 或0.4m/s×t+0.6m/s×t =20m+10m , 解得t =10s 或t =30s ,即t 可能为10s ,也可能为30s 。

2020年中考物理各类型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专题1.1中考声学计算题含解析

2020年中考物理各类型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专题1.1中考声学计算题含解析

专题1.1 中考声学计算题1.声速: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1)声速的计算公式是s v t =(2)声速的单位是m/s2.回声: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 声晚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

(1)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2)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 ,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则发声点距物体2vt s =3.物体振动的周期与频率(1)周期:物体完成1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周期。

(2)频率:物体在1s 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3)周期与频率的关系用T 表示物体振动的周期、f 表示频率,则1T f=其中频率单位是Hz ,周期单位是s类型1:声与光的问题这类计算,关键是抓住声与光运动的路程s 相同,所用的时间t 不同,但由于光速远远大于声速,且日常问题涉及的路程不长。

因此,光传播所用的时间常可忽略不计,故声传播所用时间近似等于看到光后与听到声音的时间间隔即L t v∆=(V 是声音传播速度)。

【例题1】(2019安徽省)如图,水面上两船相距15km ,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s ,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

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m/s 。

【答案】 1500【解析】由题意可知,看到火药发光,经过10s 听到钟声,可近似认为声音在水中传播15km 用的时间为t =10s ,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s v t==15000m/10s =1500m/s 。

【例题2】(2017河北)某人看见闪电经过5s 才听到雷声,那么,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约为_______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技法
计算题解题技法:
1.计算题的特点
计算题以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它既能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同时又能体现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答计算题应该首先明确它的特点,避免盲目和无从下手的尴尬,同时明确题目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找准关系,有的放矢的按要求进行合理的计算.计算题在许多省市考题中常被列为压轴题目.计算题的特点是:
(1)结果合理性
这类题能反映学生对自然界或生产、生活中若干事物的观察和关心程度.它要求学生用生活实践,社会活动的基本经验对题目的计算结果进行判断,留取合理的,舍弃不合理的.
(2)知识综合性
这类题往往是把几个或几种物理过程及物理现象放在一起,利用各个过程或各种现象之间的相切点,解答要解决的问题.它反映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应用性
这类题是把物理知识浸透到社会实际操作和应用到生活体验中,它能够反映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情感,同时也能反映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操作的认识水平.
2.计算题的解题方法
计算题可以用多种方式考查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思维方式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因为计算题的分析解答过程可以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分析、判断、综合知识的能力水平.计算题的一般解题步骤是:第一步:认真审题.明确现象和过程,确定给出的条件或题目中隐含的条件.第二步:找关系,也就是针对题目内容分析综合,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选择适合的规律和公式,找准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第三步:列出表达式.这一步是在明确了各个已知量、未知量及某个物理量在题目中叙述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变化时存在的关系,根据公式或规律列出相应的表达式,并推导出待求物理量的计算式.第四步:代人数据求解,这一步是把所用到的已知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后,把已知量的数据代人计算式中,通过正确运算,得出答案.同时对答案进行合理化验证,最后确定正确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