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评简本
金山垃圾焚烧厂环评简本

.cn ① 项目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落地浓度中 NOx 的 P 值最大,为 18.2%,其对
应的 D10%为 2km。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的判据,本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二
v 级评价。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以 2.5 km 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o ② 按新版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推荐的估算模式(SCREEN3)计算,
(4) 土壤 2 个二恶英监测点中二恶英的含量为 0.972pg I-TEQ/g 和 1.464 pg I-TEQ/g。我国目前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还没有二恶英指标,对比德国、日本、 加拿大、美国、芬兰、荷兰、瑞典的土壤标准,本次监测的土壤中二恶英浓度低
上海环境热线
2
于其中要求最为严格的加拿大标准 4 ng I-TEQ/Kg。参照上海市 2007 年的土壤二 恶英背景浓度调查结果,本次监测数据属于背景浓度范围内较小者。因此,项目 地区土壤中二恶英水平属于清洁水平。
11
金山卫镇(西门)
12
石化街道
13
二工区管委会
14 水环境
黄姑塘
西南 西南
北 东 东北 东北 东北 东 北
N
2500 900 300 100 2500 3000 4000 5000 1500 70
居住区 2-3 层 2-3 层 2-3 层 居住区 居住区 居住区 居住区 管委会 河道
4. 选址环境合理性
总建筑面积 20689m2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15608m2
建设规模
n 投资额 .c 年工作日 v 劳动定员
绿化
o 预计投产日期
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 800 吨(400t/d*2),年处理能力 26.64 万吨。 年发电量 8.043×107kW·h,年上网电量 6.113×107 kW·h 43507 万元
安溪县环保型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影响评价

安溪县环保型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影响评价第二阶段信息公示简本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安溪县环保型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加快推进安溪县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进程;该项目的建设是生活垃圾规范处置的需要,具有节约土地资源和能源资源,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有力措施。
2、厂址选择的合理性本项目采用垃圾焚烧发电的方式进行处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本项目在安溪县城厢镇涝港村青林角落建设,其选址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
3、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加快推进安溪县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进程。
建设项目属《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第二十六条(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中的第5款“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二十六条(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中的第23款“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的投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根据《关于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6]82号)规定,本项目采用机械炉排炉技术,不掺烧常规燃料,满足环发[2006]82号的相关要求。
此外,本项目采用先进环保工艺如半干法烟气净化技术进行烟气脱硫、脱酸、除尘等措施并加装活性碳喷射装置,确保了烟气达标排放,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相关要求。
4、环境质量现状(1)从上述监测结果与分析可知,拟建厂址所在地及厂址周围的SO2、NO2小时浓度与日均浓度值、TSP与PM10的日均浓度值、CO小时浓度值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HCl、H2S的小时浓度值均低于《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中居住区一次最高允许浓度值,NH3有少量超标,超标倍数很小,可忽略不计。
本评价区域的二恶英日均值与日本的背景区域均值相当,也与美国和德国的城市区域均值相当,这表明目前本区域大气中的二恶英类含量水平不高。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评报告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市城关镇城乡居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1.2项目位置
市城关镇
1.3投资规模
项目总规模3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5万元,投资现金5万元
1.4项目内容
本催化焚烧发电项目工程采用现代催化焚烧方式,生活垃圾也可被催化耦合生物发酵和焚烧后获得电能,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堆放量。
二、环境影响评价
2.1环境影响
焚烧发电项目的实施将增加PM2.5的排放量,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环境事件,对当地的空气、水、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与威胁。
2.2环境风险分析
(1)大气污染
焚烧发电项目实施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拥有较高的PM2.5浓度,对周边空气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会使周边空气质量大幅降低,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2)水污染
焚烧发电项目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包括废气脱硫废水、废气冷凝水、洗涤水、结冰水等等,这些水体含有多种有毒物质,会污染水源并影响水质,会导致水体重金属污染,从而威胁周边水源的安全性及生态环境的稳定。
(3)土壤污染
焚烧发电项目实施时。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评简本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评简本一、项目概述二、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成的生活垃圾也不断增加。
传统的垃圾填埋和堆肥处理方法已不再适用于大规模,高效和环保的垃圾处理需求。
因此,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应运而生。
三、项目规模及主要工艺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计划建设在XX市XX区,规模为每天处理X吨生活垃圾。
主要工艺包括:生活垃圾预处理系统、焚烧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发电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等。
四、环境影响评价1.噪音污染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可能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
在设计阶段,需合理规划设施布局,选择适当的隔音措施,以减小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废气排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为减少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合理的废气处理技术,并确保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
3.水污染焚烧过程中所需的水资源和处理废水都可能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和污水处理技术,确保废水排放达到相关标准,以减小对水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物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会产生一定量的灰渣和废渣,这些固体废物应得到妥善处理和处置,以避免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固体废物处理方案,如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
5.生态环境影响焚烧发电厂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如植被恢复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五、环境管理措施为确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监测系统、环境培训和环境检查等。
同时,还应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区的沟通和协调,共同落实环境管理的责任。
六、结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有望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
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合理规划设施布局,采取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以确保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评简本

漳州市蒲姜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评简本1工程概况1.1工程基本情况漳州市蒲姜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拟选厂址位于龙海市城区西北面的榜山镇雩林村蒲姜岭。
项目属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垃圾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工程。
工程服务范围是漳州市区及龙海市区几周边两个镇区生活垃圾。
本项目的建设规模为:漳州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拟定规模为一期日焚烧垃圾700吨,二期日焚烧垃圾1050吨。
余热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组配置为中温中压,余热锅炉3台(一期2台),单台锅炉蒸发量28t/h,汽轮发电机组为12MW+6MW凝汽式机组。
一期可向电网送电约0.78×108kW.h,二期可向电网送电约1.18×108kW.h。
垃圾焚烧炉运行时间按330天/年考虑,项目服务年限为20年(含建设期2年)。
本项目拟采用BOT方式运作,本项目拟采用BOT方式运作,本项目拟采用BOT方式运作,项目总投资一期32778.96万元,二期10821.07万。
企业投资部分按70%银行贷款,30%自筹。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功能的要求,本工程分为主厂房区、辅助子项区、运输设施区、办公生活区等功能区。
工程拟采用3台日处理量350的炉排炉和6MW与12MW汽轮发电机组各一台。
焚烧产生的烟气则经过“半干法+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法”的烟气处理系统加以处理。
工程产生的渗滤液及垃圾卸料大厅等冲洗污水经厂内污水处理装置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后用槽车送到龙海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实验室排水、化水排水、车间冲洗水、生活污水则用槽车送到龙海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焚烧炉渣配套综合利用企业进行综合利用(拟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捆绑投标)或进行填埋。
焚烧飞灰经固化预处理后进行安全处置(运到漳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场填埋)或综合利用。
1.2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主要环境问题表现为垃圾卸料及储存过程产生的恶臭问题,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烟尘、HCl、HF、SO2以及二恶英等大气污染物,垃圾储坑渗滤液、垃圾卸料大厅冲洗水及其他污废水,焚烧炉渣及飞灰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技改及扩能 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3)项目采用德国的炉排炉焚烧技术,烟气净化采用半干法和袋式除尘器 并辅以活性炭喷射的工艺系统。主要的烟气污染物达到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污染 控制标准》(GB18485-2001)和欧盟 92 标准。渗滤液经过超滤处理达到《生活垃 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三级标准后纳入市政管网。其他臭气污 染物、噪声均能符相应的排放标准,各类固体废物均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处置。项 目对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并未产生明显的污染影响。环保验收时的调查统计结果 表明,92.8%的被调查公众对工程环境保护执行情况表示满意或一般满意。项目 具有较显著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
1
2 技改和扩能项目概况 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技改及扩能工程分为三部分:
(1)对现有的三条焚烧线进行环境保护技术改造。
(2)新增三条生产线,增加垃圾焚烧能力 2000t/d。在厂区预留地建设。 本项目完成后全厂的圾焚烧能力将达到 3500t/d。
(3)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动迁东、西两侧厂界外共 78.8 亩土地,改造为 公共绿地和青少年环卫科普教育馆等公共休闲场所。
(6)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可为扩能项目提供供电、供能、供水等基本建设 的必须条件,为扩能项目提供排水等基础设施,提供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的实 际经验和人力资源。这是选址带来的可共享资源上的优势。
(7)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为 300 米,在该范围内无环境影响敏感目标。
(8)距最近的敏感目标 500 米,其间为工业区和沪杭铁路。大气环境影响 预测表明,项目在非正常工况排放时也不会对周边敏感目标形成超标影响。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概述:1.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城市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处理压力日益加大。
传统的垃圾填埋方式存在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因此,采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进行垃圾处理,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2.环境影响评价2.1大气环境影响垃圾焚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项目设计中应使用先进的脱硫、脱氮和除尘设施,以保证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并对排放进行监测和控制。
2.2水环境影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会产生废水,其中含有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项目应配备废水处理设施,采用适当的处理工艺,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2.3噪音环境影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设备运转和垃圾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噪音。
项目应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2.4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影响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阶段会产生一定量的废弃物和废水,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
项目应建立科学的废物处理和废水管理体系,防止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2.5生态环境影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周边生态环境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项目应进行生态保护评估,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植物和动物资源,减少栖息地破坏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3.环境保护措施与社会效益3.1环保措施涉及大气污染控制方面,项目应配备先进的脱硫、脱氮和除尘设施,确保排放符合相应标准。
对废水处理方面,应采用适当的处理工艺,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对噪音控制方面,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噪音的扩散。
对土壤和地下水保护方面,建立科学的废物处理和废水管理体系。
3.2社会效益4.环境监测与管理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大气、水、噪音、土壤和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5.总结与建议本报告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
该项目有利于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提供清洁能源,但需要在建设和运营中严格遵守环保相关法规,确保环境影响控制。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和人口急剧增加,每年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迅速增长。
“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基本原则,填埋占用较大场地,且垃圾渗滤液对土壤和地表水产生二次污染。
目前,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城市生活垃圾,既能够有效减少垃圾容量,焚烧后的灰渣具有水泥化活性,可以作为建材原料处置,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其热能能够转变为蒸汽,用作市民供热和发电,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效果。
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污染源分析(一)垃圾贮存未能及时加工处理的垃圾暂存于垃圾存贮池,垃圾在存贮池中发酵腐烂后渗出水分,形成垃圾渗滤液,其产量一般为垃圾量的5%~10%,其特点是臭味强,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氨氮含量高,此外垃圾存贮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污染物主要为H2S、二硫醇等。
渗滤液中主要包含有机污染物、SS、重金属及病原菌等。
一般垃圾存贮池为密闭、负压,并用风机抽气排至焚烧炉。
(二)废气净化焚烧垃圾过程中特别是焚烧塑料制品时将产生HCl、二噁英等有毒有害气体;陪入的煤炭燃烧还会产生烟尘、NO2,SO2等空气污染物;燃烧后将产生大量炉渣固体废弃物;鼓、引风机及焚烧炉运行时产生机械噪声等都将给周围环境带来影响。
因此,应加强隔音减震措施,降低噪音强度。
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气体污染物,一般治理方法为“炉内SNCR+半干式喷雾反应塔+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治理后的气体经80m高烟囱高空排放。
烟气净化主要是对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废气污染物进行处理,尽管处理后烟气中的废气污染物浓度大大降低,但是仍有少量的污染物经烟囱最终排放到环境空气中。
而且烟气中的酸性气体污染物在处理过程中与活性脱污剂反应,产生飞灰固体废弃物,另外,布袋除尘器下将产生少量灰,对此类固体废弃物治理一般为厂内就地固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漳州市蒲姜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评简本1工程概况1.1工程基本情况漳州市蒲姜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拟选厂址位于龙海市城区西北面的榜山镇雩林村蒲姜岭。
项目属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垃圾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工程。
工程服务范围是漳州市区及龙海市区几周边两个镇区生活垃圾。
本项目的建设规模为:漳州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拟定规模为一期日焚烧垃圾700吨,二期日焚烧垃圾1050吨。
余热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组配置为中温中压,余热锅炉3台(一期2台),单台锅炉蒸发量28t/h,汽轮发电机组为12MW+6MW凝汽式机组。
一期可向电网送电约0.78×108kW.h,二期可向电网送电约1.18×108kW.h。
垃圾焚烧炉运行时间按330天/年考虑,项目服务年限为20年(含建设期2年)。
本项目拟采用BOT方式运作,本项目拟采用BOT方式运作,本项目拟采用BOT方式运作,项目总投资一期32778.96万元,二期10821.07万。
企业投资部分按70%银行贷款,30%自筹。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功能的要求,本工程分为主厂房区、辅助子项区、运输设施区、办公生活区等功能区。
工程拟采用3台日处理量350的炉排炉和6MW与12MW汽轮发电机组各一台。
焚烧产生的烟气则经过“半干法+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法”的烟气处理系统加以处理。
工程产生的渗滤液及垃圾卸料大厅等冲洗污水经厂内污水处理装置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后用槽车送到龙海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实验室排水、化水排水、车间冲洗水、生活污水则用槽车送到龙海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焚烧炉渣配套综合利用企业进行综合利用(拟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捆绑投标)或进行填埋。
焚烧飞灰经固化预处理后进行安全处置(运到漳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场填埋)或综合利用。
1.2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主要环境问题表现为垃圾卸料及储存过程产生的恶臭问题,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烟尘、HCl、HF、SO2以及二恶英等大气污染物,垃圾储坑渗滤液、垃圾卸料大厅冲洗水及其他污废水,焚烧炉渣及飞灰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工程环境影响评估2.1环境空气影响(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表2-1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2)环境空气现状从监测结果分析可知,拟建厂址所在地及厂址周围的SO2、NO2小时浓度与日均浓度值、PM10日均浓度值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HCl、H2S、NH3的小时浓度值均低于《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TJ36-79中居住区一次最高允许浓度值;Pb、Hg的日均浓度值均低于《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TJ36-79中居住区日均允许浓度值;二噁英日均浓度低于评价参照的日本标准。
(3)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该区域中性、稳定性天气出现频率高,垂直湍流弱,且风速小水平输送能力弱,对污染物的扩散很不利。
常见气象条件下(D类稳定度、风速 1.5m/s),SO2小时浓度最高增量值可达0.001mg/m3,NO2小时浓度最高增量值可达0.005mg/m3,HCl小时浓度最高增量值可达0.0001mg/m3。
均低于选用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及《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TJ36-79居住区一次最高允许标准。
与现状值叠加后,各关心点的浓度均满足评价标准。
各种典型日气象条件下,SO2日均浓度最高增量值可达0.0007mg/m3,NO2日均浓度最高增量值可达0.0030mg/m3,PM10日均浓度最高增量值可达0.0007mg/m3,Hg日均浓度最高增量值可达0.0027×10-6mg/m3,Pb日均浓度最高增量值可达0.057×10-6mg/m3均低于选用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及《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TJ36-79居住区日均浓度允许标准。
与现状值叠加后,各关心点的浓度均满足评价标准。
SO2年均浓度最高增量值可达0.00017mg/m3,NO2年均浓度最高增量值可达0.0007mg/m3,PM10年均浓度最高增量值可达0.00017mg/m3,Pb年均浓度最高增量值可达0.014×10-6mg/m3,均低于选用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二噁英毒性当量小时浓度最大增量为0.004pgTEQ/m3,出现在下风向2400m处;年均增量最大值为0.0006pgTEQ/m3,出现在厂址西侧1000m,低于评价参照的日本标准。
正常排放情况下,厂址附近H2S、NH3等恶臭物质的浓度最大值可达成协议0.006mg/m3、0.005mg/m3,低于《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TJ36-79居住区一次最高允许标准。
③环境防护距离项目的环境保护距离为300m。
经现场调查,防护距离内无居民。
根据有关规定,在防护距离内不得新建住宅、医院、学校等敏感目标,且在防护距离内应绿化。
(4)环境空气保护措施①施工期施工场地定期洒水,开挖土方应集中堆放,及时回填,注意土石方挖填平衡。
运输车辆、推土机尾气应达标排放,运输车辆禁止超载,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减少产尘量。
材料仓库和临时材料堆放场应防止物料散漏污染。
仓库四周应有疏水沟系,临时推放场应有遮盖篷遮蔽。
②运营期本工程烟气净化拟采用“半干式中和塔+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器”串联的方式。
烟气由锅炉尾部排出后进入烟气净化装置,处理达到GB18485-2001《生活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标准》后,经高度为80米的烟囱排放。
该工艺属国家相关技术政策推荐或鼓励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并已在国内同类型项目中被广泛采用。
评价认为该项目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是可行的。
14.2.2地表水环境影响(1)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表2-2 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2)地表水环境现状西溪一条龙(九十九湾)的各个断面水质均基本能达到GB3838-2002中Ⅳ类水质标准。
(3)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本项目渗滤液及生产污水经预处理后接入龙海市城市污水厂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浓度。
由于本项目废水产生量约204.8t/d(其中,垃圾渗滤液及垃圾卸料大厅等冲洗污水约142t/d,实验室排水、化水排水、车间冲洗水、生活污水约62.8t/d),占龙海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以设计水量5万t/d计算)的4.15%,因此水量不会对污水厂生化系统造成冲击。
与龙海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已经签订协议同意接收本项目产生污水(详见附件)。
因此,本项目废水经过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后用槽车送到龙海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是可行的。
(4)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现阶段卸料平台、车辆冲洗废水和垃圾渗滤液,排入污水处理站,采用“UASB+膜生化反应器”工艺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后用槽车送到龙海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远期将渗滤液回喷焚烧炉处理。
本工程设计渗滤液处理能力为200t/d。
能满足生产需求。
本项目垃圾渗滤液处理站设计规模为200吨/日,从环境风险角度分析,以收集5天的垃圾渗滤液为风险控制目标,则项目需要增设一座1000吨的事故池。
事故池设计应按照垃圾渗滤液调节池设计标准设计,需进行防渗处理。
事故池可设置在渗滤液处理站旁边的空地上。
事故池因地制宜布置库容,有效容积应大于1000m3。
14.2.3地下水环境影响(1)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表2-3 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2)地下水环境现状测点地下水部分单项指标已经超过GB/T14848-93中的Ⅲ级标准限值。
6#测点地下水已经受到现有垃圾堆放场排放废水的污染;7#测点地下水部分指标超标原因可能是受到周边养鸭场排放的畜禽养殖废水的污染。
(3)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本项目所在的区域地下水不属于独立的水文单元,场地地质性能差,渗透系数高,有利污染物的扩散,一旦发生事故,影响范围较大。
然而,本项目渗滤液收集到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后用槽车送到龙海市污水处理厂深化处理。
因此,本项目的渗滤液在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后,对周围地下水环境影响不大。
(4)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对场地周边区域表面的雨水导排,在暴雨或连绵阴雨季节,将雨水导排入排洪沟,从根本上防止非均匀沉降,减少地下水补给量和渗滤液水量,保护防渗衬层,保护地下水。
工程在设计、建设垃圾储坑等关键构筑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质结构、地下水埋深、地下水腐蚀等因素。
在设计中选择基岩直接裸露地段作为垃圾储坑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可选择浅基础或桩基础。
在填方地段需对地基基础进行处理(强夯、分层夯实)或采用桩基础。
垃圾储坑应选择抗腐蚀性强的构筑材料,以防止地下水腐蚀损害构筑物防渗能力。
强化地下水的水质监测,在发现泄漏造成污染时,及时修补破损处。
2.4声环境影响(1)声环境保护目标表2-4 声环境保护目标(2)声环境现状昼间噪声现状监测值在43.5dB~48.0dB之间,夜间噪声现状监测值在36.3dB~38.5dB 之间,均可达到GB3096-200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区标准。
总体上看,目前区域声环境较现状较好。
(3)声环境影响预测预测结果可知,本工程在征地红线处的贡献噪声值及与本底值叠加后的昼夜噪声值均到达《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9-2008)中Ⅱ类标准限值。
本工程500米范围内无居民区和学校,项目建成以后,焚烧厂的噪声经过长距离衰减,且受到山体阻隔,对居民区声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4)声环境保护措施在总图布置时进行功能分区,将生产区与行政办公、生活区分开;将高噪声设备集中在主厂房内。
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噪声级别较高的设备应采取隔声、消声、减振及吸声等综合措施。
为保护职工身心健康,对控制室作隔声处理。
对运输车辆噪声尽可采用低噪音垃圾运输车加以控制,在厂区内车辆低速平稳行驶和禁鸣喇叭。
厂区四周种植高大乔木作为隔离带。
2.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1)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若不考虑设置废物堆放处或者没有适当的防漏措施的垃圾处理,其中的有害组分很容易经过风化、雨水淋溶、地表径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微生物与周围环境构成系统的平衡,导致草木不生,对于耕地则造成大面积的减产。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一旦与水和地表径流相遇,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份就会浸滤出来随浸出液进入地面水体,使地面水体受到污染,随渗水进入土壤则污染地下水,必须对这类固体废物进行妥善处置。
本项目产生的飞灰、炉渣、废水处理污泥等,长期存放在环境空气中均会受外环境的影响而形成扬尘,特别是在温度高、湿度小且较为干燥的季节,更能产生尘污染,飞灰属危险废物,可能含有二恶英类化合物,若对固体废物不进行妥善处置,长期随意堆放露开,则会对环境空气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