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 宿建德江

合集下载

小学古诗《宿建德江》注释、译文

小学古诗《宿建德江》注释、译文

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了心头。

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注释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赏析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首句中“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

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

“客”是诗人自指。

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

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借此,我们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吗?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接下去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

《宿建德江》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古诗词三首

诗词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修辞手法
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月近人”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增强了诗词的艺术表现力。
语言特色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质朴,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却能够深入人心,给人留下 深刻的印象。同时,诗人的用词精准、传神,如“愁”字的使用,恰到好处地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03
05
《宿建德江》的现代解读与感 悟
现代人对《宿建德江》的理解和感悟
孤独与自然的和谐
现代人常常在忙碌的生活中忽视与自然的联系,而《宿建德江》描绘的孤独与自然和谐的画面,让人们重新认识 到与大自然亲近的重要性。
人生哲理
诗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让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意象
诗人运用了明月、江水、孤舟等 意象,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表 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
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主题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 生的感慨,通过对建德江夜景的描绘 ,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情感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出对故乡 的深深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 情感真挚、深沉。
主题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眼中的庐山瀑布, 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向往之情。
简析
艺术手法
李白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 ,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呈现在读者 面前,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 妙。
诗中通过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将瀑布 的壮丽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 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三首古诗词的异同点比较
《宿建德江》的创作契机
《宿建德江》是孟浩然在漫游途中夜宿建德江时所写,当时 他身处异乡,孤独寂寞,面对江景有感而发。

宿建德江古诗1

宿建德江古诗1

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解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

2、移舟:靠岸。

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译文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赏析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

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评析】: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

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

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

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

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

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

“客”是诗人自指。

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

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宿建德江古诗拼音版

宿建德江古诗拼音版

宿xi ǔ 建ji àn 德d é 江ji āng【 作 者 】 孟m èng 浩h ào 然r án 【 朝 代 】 唐t áng移y í 舟zh ōu 泊b ó 烟y ān 渚zh ǔ , 日r ì 暮m ù 客k è 愁ch óu 新x īn。

野y ě 旷ku àng 天ti ān 低d ī 树sh ù , 江ji āng 清q īng 月yu è 近j ìn 人r én。

译y ì 文w én:把b ǎ 小xi ǎo 船chu án 停t íng 靠k ào 在z ài 烟y ān 雾w ù 迷m í 蒙m éng 的de 小xi ǎo 洲zh ōu , 日r ì暮m ù 时sh í 分f ēn 新x īn 愁ch óu 又y òu 涌y ǒng 上sh àng 客k è 子z ǐ 心x īn 头t óu。

旷ku àng 野y ě 无w ú 边bi ān 无w ú 际j ì 远yu ǎn 天ti ān 比b ǐ 树sh ù 还h ái 低d ī 沉ch én , 江ji āng 水shu ǐ 清q īng 清q īng 明m íng 月yu è 来l ái 和h é 人r én 相xi āng 亲q īn 相xi āng 近j ìn。

注zh ù 释sh ì:⑴ 建ji àn 德d é 江ji āng : 指zh ǐ 新x īn 安ān 江ji āng 流li ú 经j īng 建ji àn 德d é ( 今j īn 属sh ǔ 浙zh è 江ji āng ) 西x ī 部b ù 的de 一y ī 段du àn 江ji āng 水shu ǐ。

宿建德江 的诗句

宿建德江 的诗句

宿建德江的诗句1宿建德江的诗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古诗《宿建德江》的全文翻译: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时新愁又涌上了心头。

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2古诗《宿建德江》的原文:宿建德江孟浩然〔唐代〕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词语注释:注释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4赏析: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首句中“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宿建德江古诗

宿建德江古诗

宿建德江古诗(唐代:孟浩然)
原文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照人。 译文: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 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心头。 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 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注释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的小船。泊:停船靠岸。 烟渚: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曰渚。” 客:指作者而已。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宿建德江》是⼀⾸抒发旅途愁思的诗。

《六⽉⼆⼗七⽇望湖楼醉书》描写了西湖夏天⾬前⾬后的变化情景。

《西江⽉•夜⾏黄沙道中》是宋代词⼈⾟弃疾的⼀⾸吟咏⽥园风光的词。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六年级上册语⽂第3课《古诗词三⾸》课⽂原⽂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泊烟渚, ⽇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近⼈。

六⽉⼆⼗七⽇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云翻墨未遮⼭, ⽩⾬跳珠乱⼊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如天。

西江⽉.夜⾏黄沙道中 [宋]⾟弃疾 明⽉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说丰年, 听取蛙声⼀⽚。

七⼋个星天外, 两三点⾬⼭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篇⼆】部编版⼩学六年级上册语⽂第3课《古诗词三⾸》教案1 教学⽬标 1.会写3个⽣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词中的重点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词,熟读成诵,边读边想象诗词描绘的美丽景⾊;默写《西江⽉•夜⾏黄沙道中》。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法,感知诗词内容,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4.赏析诗词语⾔,体会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法的妙处,并学会运⽤。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 “明诗意,悟诗境”,引导学⽣想象三⾸诗词所描述的画⾯,并⽤⾃⼰的语⾔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课时 《宿建德江》《六⽉⼆⼗七⽇望湖楼醉书》 教学⽬标 1.会写“德”这个⽣字。

2.学习古诗《宿建德江》《六⽉⼆⼗七⽇望湖楼醉书》,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两⾸古诗的⼤意,⽤⾃⼰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体会诗⼈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美的意境,获得审美愉悦。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丰富的想象⼒和语⾔表达能⼒;体会诗歌的意境,激发学⽣对⼤⾃然的热爱之情。

《宿建德江》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宿建德江》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宿建德江[唐] 孟浩然移y í舟zh ōu 泊b ó烟y ān 渚zh ǔ,日r ì暮m ù客k è愁ch óu 新x īn。

野y ě旷ku àn ɡ天ti ān 低d ī树sh ù,江ji ān ɡ清q īn ɡ月yu è近j ìn 人r én。

诗词注释: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

2、移舟:靠岸。

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诗词译文: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诗词赏析: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

先写羁j ī旅l ǚ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ɡu ǎn ɡ袤m ào 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

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

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

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

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

“客”是诗人自指。

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

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诵读宿建德江
古诗诵读宿建德江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表达的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满忧愁的思想感情。

<知识与技能:
1.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2.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熟读成诵,读中感悟,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句,明确内容。

2.体会作者表达的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满忧愁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介绍作者及建德江。

二、教授新课:
1.出示学习要求:(出示图片)
(1)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2)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2.出示古诗内容:(出示图片)
(1)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欣赏边理解诗意。

(2)个体感知: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可小组内交流。

(3)说一说:你认为你理解了哪句,说出来让同学们欣赏一下。

(如果有不理解的诗句,教师相机点拨)
(4)比一比:谁来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一首诗的意思。

(小组比赛)
(5)问一问:客人的“愁绪”有哪些?
后两句诗更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读一读:有感情朗读。

(7)背一背:比比谁背得快。

三、复习巩固:对照图片,发挥联想,用第一人称来描述古诗内容。

四、古诗欣赏:《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五、课后作业:背诵古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