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四版第9章 细胞信号转导(李)

合集下载

第9章 细胞信号转导

第9章  细胞信号转导
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ion-channel-linked receptor)
G-蛋白偶联的受体(G-protein-linked receptor)
酶偶连的受体(enzyme-linked receptor)
第9章 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表面受体信号转导
第9章 细胞信号转导
受体结合特异性的配体后而被激活,通过信号转导 (signal transduction)途径将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 信号引发两种主要的细胞反应。
第9章 细胞信号转导
翟中和 王喜忠 丁明孝 主编 细胞生物学(第4版)©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概述
一、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
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与其相 应的受体结合,通过细胞信号转导产生使靶细胞产生相应的 生理生化变化,使靶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细胞间的通讯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的组织发生和形态构建, 协调细胞间的功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是必须的。细胞 信号转导是实现细胞通讯的关键过程。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翟中和 王喜忠 丁明孝 主编 细胞生物学(第4版)配套PPT 欢迎使用!
第9章 细胞信号转导
二、信号分子与受体
(一)信号分子(signal molecule)
• 气体信号分子(gaseous signal molecule ) NO CO • 疏水性信号分子(hydrophobic signal molecule ) 甾类激素和甲状腺素 • 亲水性信号分子(hydrophilic signal molecule ) 神经递质、局部介质和蛋白类激素
翟中和 王喜忠 丁明孝 主编 细胞生物学(第4版)©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习题答案(翟中和)

细胞生物学习题答案(翟中和)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绪论本章要点:本章重点阐述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发展及目前的现状和前景展望。

要求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或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重大事件及代表人物,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2、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3、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4、细胞学cytology5、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二、填空题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在、和三个不同层次上,以研究细胞的、、、和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2、年英国学者第一次观察到细胞并命名为cell;后来第一次真正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科学家是。

3、1838—1839年,和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

4、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和。

5、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提出的观点,通常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一个重要补充。

6、人们通常将1838—1839年和确立的;1859年确立的;1866年确立的,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7、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几个时期。

三、选择题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

a、Robert Hookeb、Leeuwen Hoekc、Grewd、Virchow2、细胞学说是由()提出来的。

a、Robert Hooke和Leeuwen Hoekb、Crick和Watsonc、Schleiden和Schwannd、Sichold和Virchow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是指()。

a、1665年以后的25年b、1838—1858细胞学说的建立c、19世纪的最后25年d、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发明4、()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学科早期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重点-推荐下载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重点-推荐下载

通过识别驻留蛋白C-端的回收信号(lys-asp-glu-leu,KDEL)
的特异性受体,以COPI-包被小泡的形式捕获逃逸蛋白。
COPI-包被小泡在非选择性的批量运输( bulk flow)中
行使功能, 负责 rER Golgi SV PM。

COPI-包被小泡除行使Golgi→ER逆行转运外,也可行
二、蛋白质分选与分选信号
分选途径 门控运输
跨膜运输 膜泡运输 拓扑学等价性的维持
三.膜泡运输
膜泡运输是蛋白运输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普遍
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在转运过程中不仅涉及蛋白本
身的修饰、加工和组装,还涉及到多种不同膜泡定
向运输及其复杂的调控过程。 三种不同类型的包被小泡具有不同的物质运输作用 。 膜泡运输是特异性过程,涉及多种蛋白识别、组装、去组装的复杂
,是多细胞生物普遍采用的通讯方式;②细胞间接触依赖
性通讯,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信号细胞跨膜信号分子与
相邻靶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③动物相邻细胞间形成间
隙连接、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使细胞间相互沟通,通
过交换小分子实现代谢偶联或电偶联,从而实现功能调控
。 2、细胞分泌化学信号的作用方式:①内分泌,由内分泌细
胞分泌信号分子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体内各个
部位,作用于靶细胞②旁分泌,细胞通过分泌局部化学介
质到细胞外液中,经过局部扩散作用于邻居靶细胞③通过
化学突触传递神经信号④自分泌细胞对自身分泌的信号分
子产生反应。
3、通过胞外信号所介导的细胞通讯如下步骤:①信号细胞
合成并释放信号分子②转运信号分子至靶细胞③信号分子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0产中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2负料,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各试时类卷,管调需路控要习试在题验最到;大位对限。设度在备内管进来路行确敷调保设整机过使组程其高1在中正资,常料要工试加况卷强下安看2与全22过,22度并22工且22作尽2下可护1都能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5试技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4置管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3技试资件且、术卷料拒管中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重点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重点

;第八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一、分泌蛋白合成的模型---信号假说信号假说信号肽与共转移导肽与后转移信号假说信号假说内容指导因子:蛋白质N-端的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信号识别颗粒的受体(又称停泊蛋白)等在非细胞系统中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与SRP、DP和微粒体的关系信号肽与共转移信号肽与信号斑起始转移序列和终止转移序列起始转移序列和终止转移序列的数目决定多肽跨膜次数跨膜蛋白的取向导肽与后转移基本的特征: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以后再转移到这些细胞器中,称后转移蛋白质跨膜转移过程需要ATP使多肽去折叠,还需要一些蛋白质的帮助(如热休克蛋白Hsp70)使其能够正确地折叠成有功能的蛋白。

二、蛋白质分选与分选信号分选途径门控运输跨膜运输膜泡运输拓扑学等价性的维持三.膜泡运输膜泡运输是蛋白运输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在转运过程中不仅涉及蛋白本身的修饰、加工和组装,还涉及到多种不同膜泡定向运输及其复杂的调控过程。

三种不同类型的包被小泡具有不同的物质运输作用。

膜泡运输是特异性过程,涉及多种蛋白识别、组装、去组装的复杂调控三种不同类型的包被小泡具有不同的物质运输作用网格蛋白包被小泡COPII包被小泡COPI包被小泡网格蛋白包被小泡负责蛋白质从高尔基体TGN质膜、胞内体或溶酶体和植物液泡运输在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途径也负责将物质从质膜内吞泡(细胞质) 胞内体溶酶体运输高尔基体TGN是网格蛋白包被小泡形成的发源地COPII包被小泡负责从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COPII包被蛋白由5种蛋白亚基组成;包被蛋白的装配是受控的;COPII包被小泡具有对转运物质的选择性并使之浓缩。

COPI包被小泡COPI包被含有8种蛋白亚基,包被蛋白复合物的装配与去装配依赖于ARF;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ER。

细胞器中保留及回收蛋白质的两种机制:转运泡将应被保留的驻留蛋白排斥在外,防止出芽转运;通过识别驻留蛋白C-端的回收信号(lys-asp-glu-leu,KDEL) 的特异性受体,以COPI-包被小泡的形式捕获逃逸蛋白。

翟中和版_细胞生物学各章习题及解答

翟中和版_细胞生物学各章习题及解答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 绪 论本章要点:本章重点阐述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发展及目前的现状和前景展望。

要求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或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重大事件及代表人物,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2、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直径大于0.2微米,如细胞的大小及外部形态、染色体、线粒体、中心体、细胞核、核仁等,目前用于研究细胞显微结构的工具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3、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在电子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分子水平以上的结构,直径小于0.2微米,如内质网膜、核膜、微管、微丝、核糖体等,目前用于亚显微结构研究的工具主要有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X线衍射仪等。

4、细胞学cytology: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细胞学的确立是从Schleiden(1838)和Schwann(1839)的细胞学说的提出开始的,而大部分细胞学的基础知识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得到的。

在这一时期,显微镜的观察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详细地观察到核和其他细胞结构、有丝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受精时的核融合等,细胞内的渗透压和细胞膜的透性等生理学方面的知识也有了发展。

对于生殖过程中的细胞以及核的行为的研究,对于发展遗传和进化的理论起了很大作用。

5、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是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主要应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技术,分析研究细胞各种结构中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构造、组成的复杂结构、这些结构之间分子的相互作用及遗传性状的表现的控制等。

细胞生物学-第9章-细胞信号转导(翟中和第四版)

细胞生物学-第9章-细胞信号转导(翟中和第四版)
• 脂溶性气体分子NO
– 受体具有鸟苷酸环化 酶 活性
• 个别亲脂性小分子(如 前列腺素)受体在细胞 质膜上
Figure 15-3b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 Garland Science 2008)
二、NO 气体信号分子进入靶细胞直接与酶结合
“明星分子”——NO
受体
G蛋白
效应物
一、G 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与激活
• 含有7 个疏水肽段形成的跨膜α 螺旋区和相似的 三维结构,N 端在细胞外侧,C 端在胞质侧
一、G 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与激活
2.G蛋白
• G蛋白是三聚体GTP结合调节蛋白 的简称,位于质膜胞浆一侧。
• 由Gα、Gβ、Gγ三个亚基组成,Gβ 和Gγ亚基以异二聚体存在;Gα和 Gβγ亚基通过共价结合的脂肪酸 链尾结合在膜上;现已知人类 基因组至少编码27 种Gα 亚基 ,5 种Gβ 亚 基和13 种Gγ 亚 基
(二)激活或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G蛋白偶联受体
• 受体:刺激性激素的受体(Rs);抑制性激素的受体(Ri) • G蛋白:刺激性G蛋白(Gs);抑制性G蛋白(Gi) • 效应酶:腺苷酸环化酶(AC)
第二信使
G蛋白在cAMP-PKA通路中的作用
• cAMP信号途径又称PKA系统,是蛋白激酶A系统 的简称(protein kinase A system, PKA);
• 在细胞中,各种信号转导分子相互识别、相互作 用将信号进行转换和传递,构成信号转导通路(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二、几个基本概念
• 信号分子 • 受体 • 第二信使 • 分子开关
(一)信号分子(配体)
Signal molecule (Ligand): 细胞的信息载体,能与靶细胞受体 结合并传递信息。 物理信号:声、光、电、温度 化学信号:激素、局部介质、神经递质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1-9章习题及答案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1-9章习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
1、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共同存在的细胞器是( D )
A. 中心粒
B. 叶绿体
C. 溶酶体
D. 核
糖体
2、在病毒与细胞起源的关系上,下面的哪种观点越来越有说服
力( C )
A. 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
B. 生物大分子→细胞
和病毒
C. 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D. 都不对
3、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较,原核细胞具有( C )
程度上影响宿主 DNA 复制与转录;病毒 DNA 复制之后表达晚期蛋白, 晚期蛋白是病毒包装过程中所需要的蛋白。
②RNA 病毒:一般在细胞质内复制,RNA(+)病毒的 RNA 本身就 可以作为模板,利用宿主的代谢系统翻译出病毒的早期蛋白,而 RNA(-)病毒必须以本身 RNA 为模板,利用病毒本身携带的 RNA 聚合 酶合成病毒的 mRNA;早期蛋白抑制宿主 DNA 的复制与转录,催化病 毒基因组 RNA 的合成;病毒 mRNA 与宿主的核糖体相结合翻译出病 毒的结构蛋白的等晚期蛋白;新复制的 RNA 与病毒蛋白组装。
③反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核中复制,以病毒的 RNA 为模板在病 毒自身携带的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病毒 DNA 分子,整合到宿主 DNA, 以 次 段 整 合 DNA 为 模 板 , 合 成 新 的 病 毒 基 因 组 RNA 和 mRNA,后者与核糖体相结合,翻译出各种病毒蛋白,其中包括病毒 的反转录酶,最后装配子代病毒。
细胞克隆 :用单细胞克隆培养或通过药物筛选的方法 从某一细胞系中分离出单个细胞,并由此增殖形成的,具有 基本相同的遗传性状的细胞群体。 细胞系 :原代细胞传 40~50 代次,并且仍保持原来染色体的二倍 体数量及接触抑制的行为,这种传代细胞称作细胞系。 细胞株 :有特殊的遗传标记或性质,这样的细胞系可以成为细 胞株。 原代细胞 :从有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 传代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后的细胞 单克隆抗体 :产生抗体的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融合

细胞生物学(第4版)翟中和 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第4版)翟中和 名词解释

癌基因(oncogene):通常表示原癌基因(proto oncogene)的突变体,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使细胞的生长失去控制,并转变成癌细胞,故称癌基因。

氨酰-tRNA合成酶(aminoacyl tRNA synthetase):将氨基酸和对应的tRNA的3′端进行共价连接形成氨酰-tRNA的酶。

不同的氨基酸被不同的氨酰-tRNA合成酶所识别。

暗反应(light independent reaction):光合作用中的另外一种反应,又称碳同化反应(carbon assimilation reaction)。

该反应利用光反应生成的ATP和NADPH中的能量,固定CO2生成糖类。

白介素-1β转换酶(interleukin-1β converting enzyme,ICE):Caspase-1,Caspase家族成员之一,线虫Ced3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同源蛋白,催化白介素-1β前体的剪切成熟过程。

半桥粒(hemidesmosome):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的一种特化的黏着结构,将细胞黏附到基膜上。

胞间连丝(plasmodesma plasmodesma):相邻植物细胞之间的联系通道,直接穿过两相邻细胞的细胞壁。

胞内体(endosome):动物细胞内由膜包围的细胞器,其作用是转运由胞吞作用新摄取的物质到溶酶体被降解。

胞内体被认为是胞吞物质的主要分选站。

胞吐作用(exocytosis):携带有内容物的膜泡与质膜融合,将内容物释放到胞外的过程。

胞吞作用(endocytosis):通过质膜内陷形成膜泡,将细胞外或细胞质膜表面的物质包裹到膜泡内并转运到细胞内(胞饮和吞噬作用)。

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和多糖所构成的网络结构,如胶原和蛋白聚糖等,在决定细胞形状和活性的过程中起着一种整合作用。

胞质动力蛋白(cytoplasmic dynein):由多条肽链组成的巨型马达蛋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膜泡或膜性细胞器等沿微管朝负极转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8年R.Furchgott等三位美国科学家 因对NO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生 理和医学奖。
鸟 苷 酸 环 化 酶 与 NO 信 号 途 径 NO对血管的作用。InsP3=IP3,calmodulin 钙调蛋 白,citrulline 瓜氨酸,guanylyl cyclase 鸟苷酸环化 酶。
细胞生物学
第九章 细胞信号转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李绍军(17334040@)
主要内容
1 细胞信号转导概述
2 信号转导途径
细胞内受体 细胞表面受体(离子通道偶联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酶联受体)
3 不同信号途径的汇集,分散及交叉对话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概述
• 多细胞生物是一个有序、协调的细胞社会,各细胞即有相对独立 的生命活动单位,又对整个细胞社会有所助益。这种有序和协调 是建立在细胞间信息交流即细胞通讯基础之上的。
NO 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内GTP环化酶活性的受体来松弛血管中的平滑肌


NO作为一种活泼的气体分子仅可扩散到及作用于邻近细胞。 NO在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中生成,由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以L-精 氨酸为底物,NADPH为电子供体,生成NO和L-瓜氨酸。 NO的作用机理:

乙酰胆碱→血管内皮→Ca2+浓度升高→一氧化氮合酶→NO→平滑肌细胞 →鸟苷酸环化酶→cGMP→激活PKG→ PKG磷酸化修饰平滑肌纤维蛋白 (受磷蛋白—肌质网 Ca2+泵抑制蛋白,磷酸化后 Ca2+泵活化;肌球蛋白 轻链磷酸酶—磷酸化后使轻链去磷酸化,粗肌丝横桥脱离细肌丝)→平 滑肌舒张→血管扩张、血流通畅。



受体具有3个结构域:
• • •
C端的激素结合位点; 中部具有锌指结构的DNA结合位点; N端的转录激活结构域。

激素直接激活的基因产物属于转录因子(快速的初级反应阶段),而后引 起更多的基因表达(延迟的次级反应阶段)。
部分脂溶性激素受体均有DNA结合区。Cortisol 皮质醇,estrogen 雌激素,progesterone 孕酮,thyroid 甲状 腺,retinoic acid 视黄酸,
信号整合作用:细胞对胞外组合信号的程序性反 应决定细胞的命运.
• 在多细胞生物发育过程中瞬间的胞外信号常可诱导长期的细胞效应。细 胞常依赖自激活的记忆机制在转录水平上操纵下游信号通路。 • 如细胞内蛋白激酶被Ca2+ 激活后磷酸化自己和其他蛋白,在Ca2+ 恢复正 常后蛋白激酶仍可保持激酶活性直至去磷酸化信号激活磷酸酶使激酶去 磷酸化或自身失活。显示了细胞对初始信号的记忆性。


• 分泌化学信号通讯




内分泌:内分泌激素随血液 循环长距离运输至全身,作 用于靶细胞。 旁分泌:信号分子通过扩散 作用于邻近的细胞。包括: ①各类细胞因子;②气体信 号分子。 化学突触信号传递:神经递 质经突触作用于靶细胞。 自分泌:信号发放细胞和靶 细胞为同类或同一个细胞, 常见于癌变细胞。


心房排钠肽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表面的 GTP环化酶活性受体结合也具有舒张血管 的作用。 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具有百年的历史,其作用机理是在体内转化为NO。
二、NO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的作用
乙酰胆碱与内皮细胞外表面结合 后,细胞质中Ca2+浓度升高,激 活NO合成酶。NO合成酶利用精氨 酸生成NO,NO扩散到邻近平滑肌 细胞,激活鸟苷酸环化酶,该酶 催化GTP生成cGMP,引起肌细胞 松弛和血管舒张反应。 NO的半 衰期为5~10秒,只能作用于相 邻细胞。
2.2 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①离子通道型受体;②G蛋白耦联型受体;③酶耦联的受体。 第一类存在于可兴奋细胞,后两类存在于大多数细胞。
细 胞 表 面 受 体 类 型
离子通道耦联受体使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见细胞物质运输)

受体本身为离子通道,即配体门通道。主要存在于神经、肌肉等可 兴奋细胞,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分为:

细胞信息传递途径
二、信号分子及受体




(一)信号分子(物理、化学信号) 化学信号: 气体信号分子;疏水性信号分子; 亲水性信号分子。 成分:短肽、蛋白质、气体分子(如NO)、 氨基酸衍生物、核苷酸衍生物、脂类、类固醇 等。 特点:①特异;②高效。


(二)受体
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分子上具有配体结合区域和产 生效应的区域。几乎全为蛋白质且大多为糖蛋白。 受体可分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 细胞表面受体主要有三类:离子通道耦联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受体。 特点:①特异性;②饱和性;③高度的亲和力。


信号传递系统由小分子第二信使及各种信号蛋白组成的通过结合变构或化学修 饰变构激活或去激活,依次有序传递信息最终引起细胞生理反应的有序信息传 递链。 引起的细胞生理反应可分为短期反应(快反应)和长期反应(慢反应)。
应信跨细 ;号膜胞 5 级;表 受联 2 面 体放产受 脱大生体 敏;第介 或 4 二导 下信信的 调号使信 停传或号 止递活转 信至化导 号靶下系 传蛋游统 递白信组 。引号成 起蛋: 细白 1 胞;信 反 3 号 达胞 细 的内 胞 改预 生 变存 理 。蛋 反 白应 活的 性快 的反 改应 变和 。慢 慢反 反应 应: 是快 引反 起应 基往 因往 表是
嗅觉信息传递(A)及嗅觉受体(B):动作电位(去极化)产生:cAMP门控阳离子通道,Ca2+配体门控Cl通道。静息电位(极化):Na+/ Ca2+交换器, Na+/ K+泵。
G 蛋 白 结 构 与 激 活
2.G蛋白耦联受体(GPCR)的结构




七个跨膜螺旋。胞外结构域识 别信号分子,胞内结构域与 G 蛋白耦联,调节相关酶活性。 C端: 富含丝氨酸、苏氨酸侧链。 此侧链为受体脱敏的磷酸化位 点。 类型:①多种神经递质、肽类 激素和趋化因子等受体,②味 觉、视觉和嗅觉感受器。 相 关 信 号 途 径 : cAMP 途 径 、 磷脂酰肌醇途径等。
94年 诺贝尔 92年
G蛋白通过结合GTP或GDP在活性与失活之间转换起 分子开关作用。 GEFs (GTP交换因子)和GAPs (GTP酶促进蛋白)、RGS(G蛋白信号调节子)、 GDI(鸟苷酸解离抑制蛋白)在活化及失活G蛋白中 起重要作用。
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磷酸化和去磷酸化靶蛋白, 激活或抑制靶蛋白活性,起细胞效应分子开关作用。

细胞对信号的反应不仅取决于其受体的特异性,而且与细胞的固有 特征有关。
(1)相同信号可产生不同效应:如Ach可引起骨骼肌收缩、心肌收缩频率降低, 唾腺细胞分泌。不同细胞有不同受体 (2)不同信号可产生相同效应: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降解而 升高血糖。
相同的信号分子诱导不同的靶细胞产生不同的反应。这是由于不同的细胞受体可能不同,因此在细 胞内产生不同的信号,导致产生不同的细胞效应。或者受体相同,但不同细胞具有胞内不同的或特 异的传递途径自然导致不同的细胞效应。 (3)一种细胞有多种类型受体,应答不同胞外信号而启动不同生物学应答
G蛋白耦联受体结构
3.G 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活化的G蛋白主要激活或抑制三类效应器蛋白: 离子通道; 腺苷酸环化酶; 磷脂酶C等。
(一)G蛋白激活的离子通道

心肌细胞膜M-型乙酰胆碱受体是G蛋白耦联受体,活化的G蛋白βγ 亚基打开G蛋白耦联的K+通道使质膜超极化,减缓心肌收缩速率。
• 细胞间接触依赖性通讯 • 细胞间直接联通(通讯 连接)通讯
动物间隙连接和植物胞间连丝
间隙连接

内分泌。 旁分泌 化学突触信号传递 自分泌
• 细胞间接触依赖性通讯
细胞感受胞外信号后通过信号转导进入细胞,引起生理细胞反应。 胞外信号转导途径的步骤: ①信号细胞释放信号分子; ②转运信号分子至靶细胞; ③质膜表面受体对信号的识别激活受体,信号跨越质膜; ④信号在细胞中传递至效应分子; ⑤引发细胞代谢、功能、基因表达等的改变; ⑥信号解除使细胞反应停止。
雌二醇 乙酰胆碱
组胺
肾上腺素
甲状腺素


第一信使:水溶性信号分子不能穿过靶细胞膜,只能经膜上的信号转换机制实现 信号传递,称第一信使。 (三)第二信使:起信号转换和放大的作用,如 cAMP 、 cGMP 、 IP3 、 PIP3 、 DAG、Ca2+。
IP3

细胞内两种信号开关分子。 受体与配体结合,信号传递进细胞,信号在细胞中传递及引起细胞 生理反应过程中有两类蛋白起信号开关作用,开启或关闭信号通路。 GTPase超家族 蛋白激酶
骨骼肌细胞膜N-型乙酰胆碱受体为受体门控Na+通道。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乙酰胆碱受体使心 率减慢。由于乙酰胆碱促进细胞膜K+外流,使细胞再极化加快,最大再极化电位的绝对值增大(超极化), 到达阈电位所需时间延长。
有些可兴奋细胞中G蛋白耦联受体与离子通道的开关有关

嗅觉与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离子通道有关: 气味分子与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产生cAMP ,开启cAMP 门控阳离子通道,引起钠离子内流,膜去极化,产生神经冲动,形 成嗅觉或味觉。

蛋白激酶是一类磷酸转移酶,将 ATP 的 γ 磷酸基转移到底物特定氨基
酸(Tyr,Ser/Thr,His/Lys/Arg,Trp,Asn/Gln)残基上,使蛋白磷酸化。 分为5类,其中了解较多的是蛋白酪氨酸激酶、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作用:通过磷酸化调节蛋白质的活性。

三、信号转导系统及其特征
• •
阳离子通道,如乙酰胆碱受体; 阴离子通道,如γ-氨基丁酸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