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导学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导学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班级学生一.自学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并理解生态系统的统一性二、自学引导:1. 由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
三、自学测评:1.在一个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他们共同构成一个()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种群D、以上都不是2.在阳光下的一杯池塘水是()A、一种非生物因素B、水生生物的环境C、一个生态系统D、一个生物群落3.生物群落中最重要的两种成分是()A、生产者、消费者B、消费者、分解者C、生产者、细菌D、生产者、分解者4.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C、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D、食物链和食物网5.在一条食物链上,最可能是()A、当次级消费者增加时,三级消费者减少B、当初级消费者增加时,次级消费者减少C、当次级消费者增加时,初级消费者减少D、当三级消费者增加时,初级消费者减少6.在草原生态系统,大量捕杀黄羊、野兔等动物后,其生存数量首先减少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三级消费者7.以下各项中能准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草→兔→狼→细菌 B.阳光→草→兔→狼C.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D.昆虫→蛇→鹰8.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时,往往得到网状的复杂结构,这是因为( )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B、消费者不只以一种食物为食C、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失D、能量在各营养级中逐渐递减9. 绿眼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在有光条件下能实行光合作用;在无光条件下却能在水中摄食有机成分。
在生态系统中它()A.是生产者 B.既是分解者又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D.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四、自学质疑:(鼓励学生在自学中提出问题)。
生态系统的结构导学案

课题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高二生物备课人吴文靓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3.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学习重点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
学习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
学法指导小组相互讨论总结出生态系统结构。
一、课前自学(一)生态系统的概念1.由______与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_______ 叫做生态系统2.地球上最大的生体系统是_____,它包括地球上的______及其 _______ 的总和。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成分(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 (2)生态系统基石是_____________。
(3)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是指_______________。
(2)食物网是指----------------。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和______就是顺着这种渠道流动的。
(4)尝试构建生态系统模型。
(三)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及地位填图:(四)营养级和消费级别的区分书中图5─5中共有 ______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共有______ 个营养级,其中蛇属于第 ______ 营养级, ______ 级消费者。
二、课中探索1、动物园里饲养着各种动物,也栽培了多种植物。
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吗?全部动物和植物是一个系统吗?2、生态系统的结构有哪些?三、练习尝试〖例1〗(2006年高考上海卷)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例2〗下图是食物关系图,分析并简要回答:(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______,含有______条食物链。
生态系统导学案

鲁科版初一生物新授课导学案序号08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第一课时)班级姓名等级备课人备课时间 10、9 上课时间审核人:耿国力【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其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重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资料分析,描述生物部分与非生物部分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认同生态系统的每个部分都是缺一不可的。
认识保护生物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前置作业】 1、环境在不断__________,生物也在不断___________,适应___________。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__________。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2)3)境3、(淄博2010学业考题)沙蒿在西北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并且能固沙,这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D.生物能影响环境,也能适应环4(潍坊市2010学业考题)下列关于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最合理的是A.影响植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非生物因素B.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C.植物开花结果时,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D.可采取人工延长光照时间的方法,让菊花提前开花【自学指导一:】(仔细阅读课本26—28页的文字及图片,独立思考→组内讨论、交流→展示→识记)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__ _ __与___ 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举例:二.生态系统的组成1、观察27页两幅图讨论以下问题:①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提示)树为昆虫幼虫提供和住所,昆虫幼虫从树中吸收,啄木鸟啄食②长有蘑菇的腐烂树桩最终会消失吗?腐烂后树桩中的物质跑的哪里去了?。
因为树桩上的蘑菇能吸收腐烂树干中的,还能进一步分解使它更加腐烂,最终会把消耗光。
腐烂树干中的物质一部分转化成为,另一部分被还有一部分流失到,这一部分物质也可被周围的。
生态系统的组成导学案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四节生态系统【难点】用食物链、食物网描绘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联系一、【新知导读】放假的时候,很多人都乘此机会回到大自然中,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从而放飞自己的心灵,舒展一下疲惫的身心,那么当我们正处于这样优美的环境中,你会看到什么?你会听到什么呢?你又会想到什么呢?二、【探究新知】请同学们观察老师展示的池塘图片,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绿色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各自扮演什么角色呢?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能否独立生存呢?★课本又是如何定义生态系统的组成的呢?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寻找并标注生态系统的定义。
三、【提升水平】知道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我们就能够进一步理解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观看老师给出的短片,然后完成下一空格:1、短片中鵟和兔子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生物之间通过这样的关系相互形成____________。
★请从课本上找出具体的定义并标注。
3、请使用你刚刚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食物链:4、讨论并尝试完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链图。
5、很多食物链相互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形成____________。
四、【探究活动】探索人在食物网中的地位及影响1、想一想:假如你出现在上面的食物网中,请把你所处的位置标出来。
我们来看看这张网里会增加哪些新的食物关系?2、假设:1、2大组的同学是野味餐厅老板,3、4大组同学是狐皮大衣生产商,你们将怎样为自己获得最大利益?你们的获利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五、【堂堂清】。
生态系统的学案

生态系统的当堂检测: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一块农田中的所有生物;B.一个养有金鱼和水草的小鱼缸;C.一条河流;D.一个植物园。
2、下列四项中,正确表示了一条食物链的是:〔〕A.阳光→草→牛→虎;B.草→兔→鹰;C.鹰→蛇→青蛙→昆虫D.阳光→玉米→鼠。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成分。
4.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A.阳光;B.羊;C.草;D.水。
5、当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传递的情况是:()A、在食物链底层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最多B、在食物链中间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最多C、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地位越高,体内积存的有毒物质越多。
D、食物链中所有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是一样多的。
6、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A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生产者总是数量最多的事D人工控制的结果7、在一个由草、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A上升B下降C保持相对稳定D先上升后下降8、实施西部大开发有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退耕还林还草,这主要是为了()A发展林业B发展畜牧业C保护和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D发展旅游业填空题: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的关系,形成。
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很多条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2、食物链的书写方法(1)按摄食顺序排列各种生物,典型的食物链通常是从开始,经动物,再到动物。
(2)在一条食物链中,用表示被吃。
七、综合提能:大令买瓮:夏天,农民王大令从集市上买了两口大瓮,路过河塘边,他将小车用木棍支起,然后做在柳树下休息。
忽然,他发现一条蛇向池塘边草丛中的青蛙爬去,在这危机时刻,柳树上掉下一只蝗虫,蛇受惊下跑了,青蛙却张口将蝗虫吞下。
大令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心想:你个望恩负义的东西,蝗虫救了你,你却把它吃掉。
北师大八年生态系统稳定性导学案

安全教育:遵章守法,从每一步做起- 1 -复习第2 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学习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习过程】(一)知识网络学法指导:自主总结23章知识点,小组讨论、交流后,完成以下练习。
1.生态系统的定义:在一定地域内, 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者生物部分消费者生态系统的组成:者非生物部分:阳光、、等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关系,就形成了食物链。
2.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多条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有毒物质的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度的。
(二)考点梳理学法指导:小组讨论、交流后,讲出以下问题原理。
1.食物链的书写方法2.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因素有哪些?3.我们知道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提高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4.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5.为什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单向、不循环且逐级递减?(三)达标检测知能升级1.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B、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组成C、由所有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D、由所有生物组成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地球上所有生物B、一片草地C、一个公园D、一个学校3.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A、阳光→草→牛→虎B、草→兔→鹰C、鹰→蛇→青蛙→昆虫D、阳光→玉米→鼠4.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
后来发现,草的叶几乎被虫吃光,造成这种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A、植物被破坏B、环境污染C、缺水干旱D、食物链被破坏5.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所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B、由全部植物和动物组成小塘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讲学稿 励志名言: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2 -C、由所有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 D、由所有生物组成6.一般来说,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成分中不是必需的是(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7.从“狼吃羊,羊吃草”的食物链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 A、阳光 B、草 C、羊 D、狼8.在微小的水生植物 剑水蚤 蜻蜓幼虫 小鱼 大鱼这一条食物链中,含有毒物质最高的生物是( )A、水生植物 B、蜻蜓幼虫 C、大鱼 D、小鱼9.、对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的是( )A、植物 B、动物 C、细菌、真菌 D、病毒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11.草原上,夏季雨水充沛,草很茂盛,野兔数量会增加,草多被吃掉;但过一段时间后,野兔的数量下降,草又多起来。
1.2.3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导学案 2022-2023学年初中六年级上册生物

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B消费者不仅以一种食物为食
C生态系统的物质要大量流失D消费者的数量太多
自我评价专栏 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书写:综合:
一、生态系统及其组成
1、在一定___________内,_________与____________所形成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组成图解
生产者____________
生物部分 分解者______________
消费者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阳光、空气、水等
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中的鱼B池塘中的细菌、真菌C池塘中的水草D一个池塘
3、在“绿藻-剑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这条食物链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A绿藻B剑水蚤C蜻蜓的幼虫D小鱼
4、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的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六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第___周第___课时
课题
1.2.3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备课组审核
级部审核
学生姓名
教师寄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目标
1、说明生态系统的概念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描述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自主预习】
同学们自学课本25-30页,首先读五遍课本内容,不明白的地方用铅笔标注,合上课本完成以下内容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无机环境
5、乌兹别克斯坦曾将国宝“汗血宝马”作为友谊的使者赠送给我国,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人教版.1生态系统的结构导学案

即墨市第四中学高二生物导学案撰稿人宋秀芝审稿人王乃明时间11月30日编号16【课题】5.1 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3、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和消费者的关系4、掌握简单的食物网简图及相关的知识5.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课前预习及上节课所留的思考题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归纳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热爱家乡,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学习重点、难点】1.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2.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课前导学】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的理解1、概念:生态系统是指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有大有小。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
3、类型: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______ __和____ __。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1、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物质:______ 、_____和无机盐能量:热能、阳光(2)生产者:主要代表: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费者:主要代表:动物。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解者:主要代表: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营养结构(1)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和______就是顺着这种渠道流动的。
【课前预习检测】1、从生态的角度看,下列词组中,按概念有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生物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生物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生物个体生物群落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D.生物个体生物群落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2、生长着各种动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态学分类,草地、草地中的各种生物及草地中的东亚飞蝗,可依次称为()A.生态系统、群落、种群B.种群、群落、生态系统C.群落、生态系统、群落D.种群、生态系统、群落3、在一个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蛇、青蛙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种群D.食物网【课堂导学】小组合作探究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探究活动一】观察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思考以下问题:1、说出这个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生物?分别是什么成分?除生物外还有其它成分吗?2、判断上述生物哪些是自养型的,哪些又是异养型的?自养生物除了我们提到的还有哪些?3、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是生态系统的哪种成分?能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是哪种成分?4、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哪些成分是必须具备的?【活动二】利用老师所给材料粘贴构建一生态系统模型,写出各生物的成分并用箭头表示各成分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
(2)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重难点)
(3)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重点)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护生物和保护生态系统的情感。
(重难点)
二、学习过程
驱动问题:你知道什么叫生态系统吗?它由哪些成分组成?是否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呢?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并结合老师播放的视频完成下列问题:
1、你看到或听到了什么?
2、什么叫生态系统?
3、树林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吗?
(二)合作学习:
(1)通过观看PPT和小型辩论赛的方法,讲解生产者及消费者的相关知识,并回答问题:生产者与消费者哪个更重要?(通过各自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体现其重要性)
(2)教师展示教具,与学生互动讨论分解者,回答问题:分解者只具有腐烂其它事物的作用吗?
(3)结合生活常识分析非生物部分。
(4)总结出生态系统的功能。
(5)一起看视频,说明食物链和食物网。
(6)设问分析讨论:当某一种生物数量减少或增加时,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生物数量会有所变化吗?
(三)交流展示:
检测合作学习中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功能及其自动调节能力。
(四)播放PPT动画
希望在情感上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五)课堂猜名游戏:
教师在PPT上面呈现出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名词,随机请两位同学做这个小游戏。
方法:
面对PPT的同学以肢体语言形象表现出以上的概念名词,而背对PPT 的同学则根据肢体语言猜测出这些概念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