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室活动记录表
班主任师徒结对记录

班主任师徒结对记录活动记录表一日期:2008年9月5日第1周星期五下午第二节主题:开学初文明礼仪教育地点:多功能教室学科:无班主任:无活动目的:解决开学初学生对于学校规章制度不了解,行为较为自由散漫的状况。
活动形式:讨论活动过程:1.讨论总结学生现在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2.研讨相应的治理措施。
3.归纳、整理成文。
改写:日期为2008年9月5日,星期五下午第二节,地点在多功能教室,主题为开学初文明礼仪教育。
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开学初学生对于学校规章制度不了解,行为较为自由散漫的状况。
活动形式采用了讨论的方式。
在活动过程中,首先讨论总结学生现在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接着研讨相应的治理措施,并最终归纳、整理成文。
活动记录表二日期:2008年9月8日第2周星期一上午第一节主题:如何在教师节期间培养班级学生尊师重道的品质地点:多功能教室学科:无班主任:无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怎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尊师”,以及应用怎样的态度对待教师的问题。
活动形式:讨论交流讨论后得出结果活动过程:1.让学生讨论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如何对老师表示感谢。
2.杜绝学生之间攀比送礼的现象,教育学生明确礼物不是表达对老师谢意的唯一方式,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让老师过一个舒心、快乐的节日。
3.制定班级庆贺教师节的方式,倡议学生在教师节当天对每一个进班级上课的老师说一句:“老师节日快乐!老师您辛苦了!”同时,倡议每一个学生在教师节当天积极举一次手,回答一个问题,争取为老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
倡议每个小队手工制作贺卡,慰问平时被我们忽略的、但却一直为我们的研究生活服务着的老师们。
改写:日期为2008年9月8日,星期一上午第一节,地点在多功能教室,主题为如何在教师节期间培养班级学生尊师重道的品质。
此次活动的目的是教育学生怎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尊师”,以及应用怎样的态度对待教师的问题。
活动形式采用了讨论交流讨论后得出结果的方式。
在活动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讨论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如何对老师表示感谢。
大课间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参与人员:全体语文教师四、活动主题:探讨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由学校教导主任致辞,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和目的,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
2. 主题发言(1)教学经验分享由我校资深语文教师王老师分享她的教学经验。
王老师认为,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如何设计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等具体方法。
(2)课堂观察与反思青年教师张老师分享了她近期观察到的课堂现象,以及自己的反思。
张老师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不高,课堂纪律有待加强。
她认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善于运用激励机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 小组讨论全体语文教师分为四个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2)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3)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4)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以下为部分讨论成果:(1)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1. 丰富阅读材料,涵盖不同题材和风格;2. 创设阅读氛围,鼓励学生分享阅读心得;3. 举办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4. 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
(2)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1. 注重写作技巧的培养,如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2. 鼓励学生多写、多练,提高写作水平;3. 举办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4. 教师批改作文时,注重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写作。
(3)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方法1. 制作课件,丰富课堂内容;2. 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3. 设计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4. 运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幼儿园安全主题班会活动记录

幼儿园安全主题班会活动记录活动目的:增强幼儿园学生对安全意识的重视,提升他们应对各种潜在风险和危险的能力。
活动时间:2022年5月15日上午9:00-10:30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活动参与者:全体幼儿园学生和部分家长,学校教职工活动策划:幼儿园安全教育组活动流程1.开场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有关安全意识的视频,引导孩子们进入主题。
2.安全常识知识竞赛(15分钟)–将活动室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回答问题。
–准备一些与安全相关的问题,如火灾逃生、交通安全、水上安全等。
–发放奖励给回答正确的小组。
3.安全演练示范(30分钟)–邀请消防员和交警进行安全示范。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讲解火灾逃生知识。
–交警引导学生们如何过马路、守法用车等。
4.安全小游戏(20分钟)–准备几个小游戏,如模拟火灾逃生、安全驾驶摩托车等。
–小组轮流进行,既活跃了气氛又培养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5.家长分享(15分钟)–邀请一些家长分享他们所知道的安全故事、经验和建议。
–鼓励家长与孩子们共同讨论如何在家庭和校园中保持安全。
6.总结和奖励(10分钟)–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他们继续关注和学习安全知识。
活动详细内容1. 开场导入我们首先播放了一段有关安全意识的视频,视频中包含了火灾逃生、交通安全、水上安全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图像和简单明了的语言,引导孩子们进入到安全主题中。
2. 安全常识知识竞赛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回答问题。
我们准备了一些与安全相关的问题,如“火灾时应该如何逃生?”、“过马路时应该注意哪些规则?”、“游泳时应该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等等。
回答正确的小组将获得奖励,这既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又增加了他们对安全知识的了解。
3. 安全演练示范我们邀请了专业的消防员和交警进行安全示范。
消防员向学生们展示了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讲解了火灾逃生知识,如何逃生、如何避免烟雾的侵袭等。
大学英语教研室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1:30活动地点:学校图书馆多功能厅参与人员:大学英语教研室全体教师主持人:张晓丽(教研室主任)记录人:李明(教研室秘书)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学英语教研室于2023年4月15日举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探讨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二、活动内容1. 活动开始上午9:00,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正式开始。
张晓丽主任首先对全体教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说明。
2. 教学经验分享接着,由三位教师分别分享了他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成功经验。
(1)王老师以“互动式教学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为题,分享了如何通过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李老师以“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题,介绍了如何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陈老师以“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为题,分享了翻转课堂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3. 讨论环节在三位教师的经验分享之后,全体教师围绕以下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1)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2)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3)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化教学?讨论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 总结与展望最后,张晓丽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
她肯定了大家在讨论中的积极态度和提出的宝贵意见,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1)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2)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3)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总结本次大学英语教研室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经验分享和讨论,教师们对大学英语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室内区域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教师对室内区域活动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园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室内区域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形式,提高教师对室内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
二、活动目标1. 了解室内区域活动的概念、类型和功能。
2. 掌握室内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3. 提高教师观察、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下午2:00-5:00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四、活动流程1. 理论学习(2:00-3:00)- 邀请资深教研员进行室内区域活动理论讲座。
-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室内区域活动的概念、类型、功能、组织与实施策略等。
2. 案例分析(3:00-3:30)- 分组讨论,针对提供的室内区域活动案例进行分析。
- 每组选取一个案例,分析其优点、不足及改进措施。
3. 实践操作(3:30-4:30)- 教师分组进行室内区域活动的实践操作。
- 每组选择一个区域,根据活动目标、幼儿年龄特点等设计活动内容。
4. 交流分享(4:30-5:00)- 各组分享实践操作成果,交流经验与心得。
- 全体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五、活动内容1. 理论学习- 教研员从室内区域活动的概念、类型、功能等方面进行讲解,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 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参与讨论,对室内区域活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案例分析- 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其优点、不足及改进措施。
- 教师们通过案例分析,发现自己在室内区域活动组织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
3. 实践操作- 教师们分组进行室内区域活动的实践操作,根据活动目标、幼儿年龄特点等设计活动内容。
- 活动过程中,教师们充分发挥创意,设计出丰富多样的室内区域活动。
4. 交流分享- 各组分享实践操作成果,交流经验与心得。
- 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室内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
多功能室活动记录内容大班

多功能室活动记录内容大班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中班小朋友特别讨厌帮忙雪花片积木排队,融合中班数学领域的活动目标,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想要通过这次活动并使幼儿对有规律的排序存有一个恰当的心智,鼓励幼儿M18x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事物,并使幼儿感受到规律排序在生活中就是无处不在的。
使幼儿在玩中学,研习中玩玩,积极性、主体性获得充份的整体表现,真正沦为自学的主人。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著重维护幼儿的意见,研发幼儿的创造力,引导幼儿擅于辨认出与众不同的现象。
活动目标1.自学运用多种方法有规律的排序彩旗。
体会相同排序的高雅。
2.能专心的进行操作,并坚持完成作业。
活动准备工作1.教具:绳子、透明胶、剪刀。
2.学具:第一、二组分别提供更多事先穿好一部分的彩链(由相同形状的图形片与毛线共同组成),其排序规律为ABAB和ABBABB。
提供更多给幼儿的图形片应当根据教师提供更多的半范例而的定。
第三、四组提供更多大小相同的红、徐、蓝三色彩旗,毛线。
第五、六、七组提供更多三种大小相同的红色彩旗和毛线。
活动过程1.集体探讨布置活动时的方法。
(1)教师出示材料。
教师用语:新年就要至了,老师准备工作了一些材料,灵机一动小朋友用这些材料装扮我们的活动室,恳请小朋友看一看都有些什么材料?用这些材料怎样装扮活动室呢?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材料穿成彩链挂在我们的活动室内,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穿才能做到既有须有好看呢?你们有什么样的方法?(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见解。
2.教师介绍制作的方法。
(1)第一、二组:这两组彩链穿着了一半,恳请大朋友们帮按照前面穿着的规律接着往下穿。
(2)第三、四组:这里有不同颜色的彩旗和毛线,请小朋友想想,怎样能穿出一串有规律的彩链?(3)第五、六组:这里存有大小相同的彩旗和毛线,怎样才能穿出来一串有规律的彩链?3.幼儿操作――制作彩链。
1.直观了解操作方式内容。
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师:看!这是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操作材料(红、蓝绿长条纸;大小不同的气球图形片;长方形和椭圆形灯笼图片;高矮不同的长颈鹿图片)请你们把长条纸按照颜色规律做成一个长长地拉环;把这些图形片按照一定的`排列规律贴到彩条上面,这样做出来的彩链才既美观又有序。
音乐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音乐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音乐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一
时间:9.9
地点:多功能室
参加人员:音乐教师、班主任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制定本学期的计划。
经过认真的讨论,我们制定了本学期的教研活动计划,并确定了本学期的研究重点: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
我们认为要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创新的精神和扎实的作风,开展音乐学科的各项工作,真正体现素质教育。
音乐组教研活动记录二
时间:9.23
地点:多功能室
参加人员:音乐教师、班主任
本次教研活动我们围绕新课标,就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展开了讨论。
我们认为可以用精美的教具、律动来激发低
年级学生的兴趣,而中年级可以开展竞争激发学生兴趣。
另外,课改教师要创造性地驾驭教材,适当增选几首流行歌曲,以激发高年级学生研究音乐的兴趣。
音乐教研活动记录三
时间:10.15
地点:多功能室
参加人员:音乐教师、班主任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备好课、提高备课质量、提高备课效率等。
我们参考了优秀的备课案例,进行研究和讨论,并进行了专业方面的指导。
同时,老师们还提出了在各自的备课实践中的一些良好建议。
音乐教研组活动记录三
时间:10.15
地点:多功能室
参加人员:音乐教师、班主任
本次教研活动主要是集体备课,并进行了教学随笔的交流。
教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下午2:00-5:00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活动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主持人:李老师参与人员:全体语文教师、部分数学教师活动流程:一、活动导入(一)主持人简要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强调校本教研活动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二)播放一段关于核心素养的短视频,引发教师对核心素养的思考和讨论。
二、案例分享(一)李老师分享了一节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桂林山水》的教学设计。
李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
(二)数学教师王老师分享了一节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分数的加减法》的教学设计。
王老师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讨论与交流(一)全体教师针对案例分享中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二)针对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们展开了深入交流,分享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四、专家点评(一)学校教学顾问张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肯定了教师们在核心素养教学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张老师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五、总结与展望(一)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于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二)主持人对下一阶段的校本教研活动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和目标。
活动记录:一、活动内容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围绕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展开。
通过案例分享、讨论与交流、专家点评等环节,教师们对核心素养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分享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做法。
二、活动效果(一)教师们对核心素养有了更全面、深入的理解,认识到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