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工程课程设计(2012级卓越班)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专业班级:12级水利水电工程卓越班姓名:饶宇学号:2012102196 指导教师:王志强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印制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章基本资料1.1 基本资料一、地质河床高程332m。
约有2~3m覆盖层,岩石为石灰岩,较完整,结理不发育,风化层后1~2m无特殊不利地质构造。
坝基的力学参数:抗剪断系数(混凝土与基岩之间)为f'=0.9,c'=700kPa。
基岩的允许抗压强度3000kPa。
地震的设计烈度为6度。
二、水文本枢纽属中型Ⅲ等工程。
永久性重要建筑物为3级,按规范要求,采用50年一遇表1 水文计算结果经水文水利计算,有关数据如表1所示:三、气象本地区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4m/s,水库吹程为2.96km。
四、其它有关数据河流泥沙计算年限采用50年,据此求得坝前淤沙高程345m。
淤沙的浮重度为9.5kN/m3,内摩擦角为12°。
坝体混凝土重度采用24kN/m3。
五、枢纽总体布置根据地形、地质、天然建筑材料等因素的考虑,本工程选用混凝土重力坝方案,重力坝由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组成。
第二章非溢流坝设计2.1 剖面设计重力坝剖面设计的原则是:①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保证大坝安全;②工程量小,造价低;③结构合理,运用方便;④利于施工,方便维修;重力坝的基本剖面是指坝体在自重、静水压力(水位与坝顶齐平)和扬压力3项主要荷载作用下,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并使工程量最小的三角形剖面。
在拟好的基本三角形基础上,根据已确定的坝顶高程及宽度,初拟主要防渗,排水设施,即可得到重力坝实用剖面。
剖面尺寸的初步似定主要内容有:坝顶高程,坝顶宽度,坝顶及上、下游起坡点的位置。
一、坝顶高程的确定波浪要素按官厅公式计算。
公式如下:Hl?0.0166V0D5413L?10.4hlHZ?0.8?hl2Lcth2?HL库水位以上的超高?h?hl?hz?hc对于安全级别为Ⅱ级的坝,查得安全超高设计洪水位时为0.5 m,校核洪水位时为0.4 m。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探索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探索作者:陈杰黄文卫蒋昌波韩时琳陆浩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25期摘要: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确定了培养标准及实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开展课程体系建设。
关键词: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作者简介:陈杰(1982-),男,广西桂林人,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讲师;黄文卫(1982-),女,湖南韶山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湖南长沙 410004)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级“质量工程”配套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学研究型大学港航卓越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L1230)、“港航专业CDIO模式专业课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项目编号:ZL1016)、“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中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ZL1018)、长沙理工大学教改项目“面向水利工程类学生进行工程伦理学教育的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JG094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46-02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海啸对世界经济产生极大的冲击,中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再次受到挑战,政府提出扩大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应对策略。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湖南省委、省政府积极应对,大力推进“一化三基”和加快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
从行业发展来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2011年中央发布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加速发展现代水利的目标。
2011年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民生水利。
不久前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水利、水运等列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强调要加快这些领域科技创新的步伐。
上海海事大学-港口工程学设计书

《港口工程学》课程设计高桩码头设计计算书组号:1姓名:邵亮学号:200910413008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2012年4月目录摘要 (4)第一章设计资料 (4)1.1 工程概况 (4)1.2 设计船型 (4)1.3 水文及气象 (4)1.4 地质条件 (4)1.5 作用 (5)第二章码头总体设计 (6)2.1 码头泊位长度确定 (6)2.2 码头桩台宽度确定 (6)2.3 岸坡坡度 (6)2.4 结构沿码头长度方向的分段 (6)2.5 桩基设计与布置 (6)2.6 混凝土强度等级 (7)第三章码头结构的构造形式与布 (7)3.1 桩 (7)3.2 桩帽 (7)3.3 面板与面层 (8)3.4 横梁断面 (9)3.5 纵梁断面 (10)3.6 桩全长及桩顶高程确定 (10)3.7 靠船构件 (11)3.8 接岸结构 (12)第四章码头附属设施 (12)4.1 防冲设备 (12)4.2 系船设备 (13)4.3 其他设备 (13)4.3.1 门机轨道 (13)4.3.2 供水供电管沟 (13)4.3.3 护轮槛 (13)第五章计算 (13)5.1 轨道梁计算 (13)5.1.1 计算跨度 (14)5.1.2 计算荷载 (14)5.1.3 内力计算结果 (17)5.2 一般纵梁计算 (19)5.2.1 计算跨度 (19)5.2.2 计算荷载 (19)5.2.3 内力计算结果 (21)5.3 横向排架计算 (24)5.3.1 桩的受弯计算长度 (24)5.3.2 桩的轴向反力系数和支座的竖向压缩系数 (24)5.3.3 计算图示 (25)5.3.4 横梁计算跨度 (25)5.3.5 计算荷载 (25)5.3.6 内力计算结果 (26)第六章参考文献与规范 (42)第七章码头横断面 (43)摘要:本设计旨在为1000吨级杂货船停靠和装卸建造一个高桩码头,属于小型码头。
考虑码头性质、工程经济和地质条件等因素,选取宽桩台板梁式较为适宜,接岸结构选用挡土墙式,桩基选用mm mm 50050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方桩。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沉箱

第一篇设计任务书1、概述1.1编制本报告的主要依据和资料《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0-98、《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8、《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98、《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以及课本《港口水工建筑物》。
1.2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规模1.2.1建设的必要性该工程为件杂货码头,将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综合利用海岸线及海洋资源的需要,也是增加劳动就业,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促使社会安定的需要。
1.2.2建设的规模该码头结构形式为顺岸沉箱重力式,建筑物等级为二级。
2、自然条件分析2.1地理位置2.2气象码头所在地区常风主要为北向,其次为东南向;强风向(7级以上大风)主要为北~北北西向,其次为南南东~东南向。
2.2.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 13℃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41℃多年最高月平均气温 28℃历史极端最低气温 -21℃多年最低月平均气温 -6.3℃2.2.2降水本区域年平均降水量640~712mm,最多年降水量1064~1186mm,最小年降水量261~384mm,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6~8月),其中7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30%左右。
2.2.3风况本区域常年主导风向,冬季多东北风,夏季多东南风。
年平均风速为2.8~3.8m/s ,大风多发生于春季,其次为冬季,秋季最少。
年大风天数平均10天,最多24天,最大风速达13~24m/s 。
2.2.4 雾况多年平均雾日为11~14天,多发生于冬季,秋季次之。
2.2.5 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80%。
2.3 水文2.3.1 潮汐、水位设计高水位: 3.8m 设计低水位: 0.32m 极端高水位: 4.9m 极端低水位: -1.1m 施工水位: 2.0m2.3.2 波浪拟建码头所在水域有掩护,码头前波高小于1米。
50年一遇,%1H 波浪高值为: 设计高水位: 6.3s T m 665.1%1== H 设计低水位: 6.3s T m 665.1%1== H 极端高水位: 6.3s T m 665.1%1== H2.3.3 海流 2.3.4 冰凌本区域一般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水面结冰,最大岸冰厚度2~3cm ,最大冻土深度10cm 。
块体码头课程设计

块体码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块体码头的概念、构造及其在港口工程中的作用;2. 学生能掌握块体码头的施工技术、施工流程及其质量控制要点;3. 学生能了解我国块体码头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块体码头的结构稳定性,并进行简单的设计计算;2. 学生能通过实例分析,提出块体码头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3. 学生能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块体码头的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块体码头在我国港口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热爱;2.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树立安全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水利工程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块体码头的基本知识、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水利工程基础知识,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块体码头概述- 码头定义、分类及功能- 块体码头的结构特点及适用范围2. 块体码头的构造与设计- 码头块体的种类、规格及材料- 块体码头的结构设计原理- 结构稳定性分析及设计计算方法3. 块体码头的施工技术- 施工准备及施工工艺流程- 块体预制、运输与安装-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验收标准4. 块体码头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结构变形、裂缝等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不同问题的解决措施及预防方法5. 我国块体码头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块体码头建设概况- 新技术、新材料在块体码头中的应用- 块体码头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块体码头概述、构造与设计第二周:块体码头的施工技术第三周:块体码头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第四周:我国块体码头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水利工程概述(相关码头内容)第二章:港口与航道工程(块体码头构造与设计)第三章:水利工程建筑施工(块体码头施工技术)第四章: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块体码头施工质量控制)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系统地讲解块体码头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
港口装卸工艺课程设计

一、原始材料分析港口生产不平衡系数1.25~1.4;入库系数:0%,入场系数:100%;2000万吨入场;2000万吨直取货物平均堆存期t dc=7天2.船型资料代表船型为20.0万吨级海轮;载重利用系数0.8;载重量16万吨外形尺寸:长×宽×高=322×50×27.3(立方米)满载吃水:19米载重利用系数:0.8。
3.自然条件①地理条件新建码头所在地纵深500米,可利用的前沿长度428米,自然岸坡度1/2.5②水文条件平均高水位:23.148米;平均低水位:9.034米;水流速度:略。
③气象条件:略。
二、装卸工艺方案比拟1.装卸船工艺本码头为铁矿石散货码头,卸船机采用装卸桥,每个泊位(作业线)2个装卸桥。
装船机采用移动式装船机。
2.堆场装卸工艺方案一:堆取合一。
斗轮堆取料机方案二:堆取分开。
采用轨道移动式堆料机、斗轮取料机三、装卸机械选择1.前沿装卸机械的选择对原始材料进行分析,码头前沿机械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装卸桥:台时效率:1800-2500吨/小时电机功率500kw参考价格:4200-5000万元/台设备折旧率维修费率跨度:30m起升高度:装船机:型号:MZ1425生产率:4200t/h轨距:10.5m基距10.5m电机功率800kw总重220t2、3、堆场装卸机械堆料系统,轨道移动式堆料机,回转半径36.5m,最大堆料高度17m,单机额定堆料能力5400t/h 取料系统。
悬臂式斗轮取料机,门式斗轮取料机,回转半径47m,50.5m,单机取料能力均为6000t/h方案二:采用轨道移动式堆料机、斗轮取料机堆料系统,轨道移动式堆料机,回转半径36.5m,最大堆料高度17m,单机额定堆料能力5400t/h6000t/h四、港口装卸工艺系统及总体布局的确定1、根据所选择的机械设备,工艺流程如下: 方案一:船-场:船舶—装卸桥—水平固定式皮带机—斗轮堆取料机—堆场 场-驳船:堆场—斗轮堆取料机—皮带机—移动式装船机—驳船 场-车:装车机械-车 方案二:船-场:船舶—装卸桥—水平固定式皮带机—轨道移动式堆料机-堆场 场-驳船:堆场—斗轮取料机—皮带机—移动式装船机—驳船 场-车:装车机械-车 2、前沿装卸机械工艺布置装卸桥平行于码头前沿岸线布置,可平行于码头岸线移动,共跨距为30m ,一个卸船泊位配两台装卸桥。
《港口装卸工艺学》课程设计

港口装卸工艺学课程设计学院:交通运输学院专业:交通管理X班姓名: XX XX学号:指导老师:*XX *20XX年12月26日新建集装箱码头拟定装卸工艺这里,我们用一个新建集装箱码头的装卸工艺选择的方案为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方案选择时的依据和基本思路。
一、码头基本情况某港区的集装箱码头岸线长1646m,拟建设4个可停靠第四代集装箱船舶的泊位,设计吞吐能力为260万TEU/年。
港区后方陆域宽约1468m,纵深1312m,陆域面积约204万m3。
码头顺岸布置,前沿水深-16m,码头与后方靠引桥链接,港区陆域前方为生产作业区,布置集装箱堆场,后方为生产辅助区,布置集装箱调配中心,拆装箱库、停车场等。
二、主要设计参数码头岸线总长:1646m年吞吐量集装箱260万TEU各种集装箱比例如下:普通重箱:75.9%冷藏箱:2.31%危险品箱:1.26%空箱:19%拆装箱:1.53%各种集装箱在堆场的平均堆存期如下:普通重箱:6d冷藏箱:3d危险品箱:2d空箱:9d拆装箱库内杂物:4d堆场年工作天数:365d港口生产不平衡系数:1.42三、设备、设施基本能力要求3.1.装卸桥能力及数量码头泊位的通过能力可以根据岸边装卸桥单机能力来确定,计算公式如下:P t=nP L式中:P t—集装箱码头泊位年通过能力;P L—每台岸边集装箱装卸桥装卸能力;n—岸边集装箱装卸桥配备台数。
如果取装卸桥单机年装卸能力为12.5x104TEU,完成246万TEU需要配置n=260x104TEU/12.5x104TEU=21台装卸桥。
3.2.堆场所需容量计算公式:集装箱堆场容量=(集装箱码头年运量÷集装箱堆场容量周转次数)×集装箱堆场不平衡系数集装箱堆场容量周转次数=集装箱堆场年工作天数÷集装箱平均堆存期根据计算,我们可以确定该集装箱码头要达到260万TEU年吞吐能力,相应的堆场所需要达到以下规模(表3-1)。
(整理)港口及通航建筑物课程设计任务书(码头)

“港口航道工程学”课程设计指导书某港口沉箱码头初步设计指导教师张劲松田兴参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2014年6月一、设计目的和要求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某市和尚岛港区沉箱码头部分水工结构的设计,进一步掌握所学《港口航道工程学》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初步学会运用有关专业课、技术基础课的理论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训练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制港口水工建筑物图纸的能力和技巧,以及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熟悉有关的设计规范等。
由于时间关系,本设计是在已有勘测规划及部分设计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
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和提交所规定的设计成果。
说明书应概念明确,简明扼要,计算成果应正确无误,图纸应规范。
二、设计内容1、确定码头的等级;2、确定码头的结构形式并拟定其断面尺寸;3、确定码头的作用荷载;4、对码头进行稳定性验算。
三、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包括计算部分)一份;2、码头结构布置剖面图一张(3号图)。
四、设计资料某市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三面环海,气候温和,交通方便,是我国东北的一颗明珠,也是我国的重要港口和旅游城市,工业和旅游业十分发达。
但是,多年来该市一直处于缺煤少电状态,已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该市是围绕着老港口发展起来的城市,位于市中心的某些货场(如煤场)等已严重威胁着该市的安全。
同时,由于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吞吐量的急骤增加,船舶的停泊时间长,造成政治、经济上不应有的影响和损失。
为缓和本地区能源供应紧张,解决该市缺煤少电状况,并使这些货物有专用装卸码头和库场,国家计委批准兴建和尚岛港区,并列入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一)概况1、地理位置和尚岛港区位于本市海湾北端的红土堆子湾。
背靠市第四发电厂,与市经济开发区隔海相望,交通方便,有公路与该市至沈阳公路相接,铁路接东北干线,可达全国各地。
港区距市内陆路25km,水路8nmile。
2、自然条件该港区属海洋型气候,平均气温10.2℃,7~8月最高,一般为25︒左右,极值达34.4︒,1~2月最低,一般为-5~-10℃,极值达-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2.3 2.9 3.7 3.0 3.7 4.0 2.6
5.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 ,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区内建筑物抗震设计应据此设防。 (二)营运资料 1. 吞吐量:该港各货种吞吐量情况见表 4、表 5 及表 6。 (按任务分配选取) 表 4 杂货吞吐量 (单位:万吨) 货种 合计 钢铁 水泥 化肥 粮食 其他件杂货 吞吐量 小计 300 60 20 30 55 135 100 5 20 5 15 55 表5 吞吐量 货种 集装箱 50 小计 30 25 20 5 15 30 25 40 80 单位:万 TEU 出口 内贸 30 小计 20 外贸 内贸 20 20 10 50 5 30 30 出口 外贸 45 内贸 55 5 小计 200 55 进口 外贸 125 45 内贸 75 10
(1)自重力计算。自重力的计算依据《港口工程荷载规范》4.0.2 的相关规定。应 注意各级水位情况下,材料的水上、水下容重变化对自重力的影响。 (2)地面使用荷载确定。地面荷载参考《港口工程荷载规范》5.1、6.2 规定,堆货 荷载应根据不同的计算内容考虑最不利的布置方式。 (3) 土压力计算。 土压力计算依据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JTS 167-2-2009) 》 2.4 的相关规定。土压力分为墙后填料产生的土压力(永久作用)和码头可变荷载产 生的土压力(可变作用) 。 (4)波浪力计算。本工程为直立式码头,其波浪力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参考《海港 水文规范》8.1。首先需要判断作用在码头上的波浪的波态,然后根据不同波态选择 不同的计算公式,确定在波峰(施工期)或波谷作用(使用期)下直立墙面上的波 压力以及墙底面上的波浪浮托力。 (5)船舶作用计算。本设计中重点计算对结构计算起控制作用的系缆力的计算,计 算方法参考《港口工程荷载规范》10.2~10.4 相关规定。 (六)码头稳定性验算 本设计由于时间关系,主要考虑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持久组合和短暂组合,不 考虑地震状况。 1.持久状况作用组合主要考虑: 组合一:设计水位下永久作用+均载(主导可变)+波谷作用(非主导) 组合二:设计水位下的永久作用+系缆力(主导可变)+均载(非主导) 组合三:设计水位下的永久作用+波谷(主导可变)+均载(非主导) 沿码头墙身底面的抗倾、 抗滑稳定性验算公式参考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2.5.1。 基床底面的抗滑稳定计算需将抛石基床的自重以及墙前被动土压力考虑在内。 具 体参考《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2.5.1。 2.短暂组合主要验算有波浪作用,墙后尚未回填时,墙身在在波浪作用下的稳 定性。 (七)码头承载能力验算 承载力验算包括基床顶面应力计算和基床底面应力计算。 主要计算方法参考《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2.5.2~2.5.7。 (八) 沉箱结构内力计算 1.沉箱壁板内力计算 1)箱壁上的荷载 (1)施工期:主要考虑沉箱沉放时的水压力,因为本工程不采用溜放浮运的施工方 法。根据经验,沉放时水压是箱壁的控制荷载,其荷载图示见图 1。
二、设计进度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共 3 周(15 天),建议安排如下: 任务安排、借阅资料、资料分析 1天 码头泊位数计算 1.5 天 码头水域、陆域相关尺度计算 1.5 天 沉箱断面拟定 2天 码头稳定性验算 2天 基床及地基承载力验算 2天 构件内力计算 2天 说明书整理 1.5 天 图纸绘制 1.5 天
港口工程课程设计
任务书及指导书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港程设计任务书
一、某海港码头工程设计资料 (一)自然条件 1 .气象 (1)气温 某海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7~8 月份气温较高,月平均 气温 28℃左右,2 月份气温最低,平均 12.5℃左右。 年平均气温:20.8℃ 年最高气温:38.5℃(1979 年 8 月 15 日) 年最低气温:2.0℃(1957 年 2 月 12 日) 日最高气温:35℃的天数,平均每年 8d (2) 风 春、夏两季以 SE 风为主,秋、冬两季以 NE 风为主,详见风玫瑰图。由图可知, 常风向为 NE,频率为 15.8%,其次是 SE 向,频率为 12.4%,强风向为 ESE,最大风 速 38m/s (1959 年 8 月 23 日)。某港区常风向为 E,详见风玫瑰图。
图 1 沉放时水压力 根据设计经验沉箱舱格灌水深度 1.5L(L 为箱格的计算长度)时具有最大的箱 壁内力。由于前后箱壁与侧箱壁的箱格计算跨度 L 不同,故应分别计算。 沉箱吃水:T=(沉箱自重+舱格内水重)/(沉箱断面底面积-前后趾底面积) 水压 P=(T-t)γ w (2)使用期 主要包括箱内填料产生的侧压力、波浪力及后壁上有轨道梁的荷载。波浪力 计算同前面计算方法一样,填料侧压力计算采用扬森公式计算。 2)计算方法 为简化计算,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将箱壁分为两个区段:底板以上 1.5L(L 格墙间距)区段和 1.5L 以上区段。前者按三边固定一边简支的单孔板计算。后者多 余两跨时,按两端固定的连续板计算;等于或少于两跨时,按框架或两端固定的单 跨板计算;都以 1m 为计算单元。 2. 沉箱底板内力计算 1) 底板上的荷载 (1) 施工期:包括箱内回填墙背未回填情况下的内填料竖向压力、地基反力、底 板自重压力、浮托力。 (2) 使用期:包括前趾最大地基反力、波浪浮托力,填料及上面荷重产生的竖向 压力及底板的自重。 2)计算方法 每个箱格底板按四边固定板计算,趾板按悬壁板计算。
3.设计计算及作图应符合港口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 4.根据学生平时情况和提交成果进行成绩判定,未按任务要求完成和雷同者一律不 及格。
港口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步骤及方法 (一)资料分析 (1)分析气象、营运资料,拟定合适的装卸船机械,确定码头规模等。 (2) 分析船型及货运量资料, 确定码头线长度及水域相关尺度; 确定码头库场面积。 (3)分析船型资料、水文资料,根据水位情况,确定码头前沿顶、底高程等。 (4)分析地形、地质资料,拟定码头基础型式,进而拟定码头断面;根据货种及船 型资料,确定码头荷载,进行码头抗倾、抗滑稳定性验算,基床及地基承载力验算; 沉箱壁板、底板内力计算。 (二)码头规模确定 (1)初步拟定装卸船机械及效率; (2)选取任务分配中规定的货种、船型等按照《海港总体设计规范》的泊位数计算 相关条文 7.10 进行计算。 (三)码头水域、陆域尺度 按照《海港总体设计规范》5.3、5.4、7.10 的相关条文,完成码头水域、陆域 相关尺度确定。 (1)确定码头前沿顶、底高程和码头线长度,计算码头库场面积。 (2)确定码头前停泊水域、港池、回旋水域尺度。 (四) 沉箱码头结构断面拟定 按照教材中第二章重力式码头第二节、第五节相关内容和《重力式码头设计与 施工规范》2.3、5.1 相关条文要求,拟定沉箱码头断面。 (1)拟定断面主要高程(码头前沿顶面高程、码头底面高程、沉箱顶面高程)。 (2)拟定墙身主要尺度(墙身底宽、沉箱长度、舱格尺度)和构件尺度。 (3)拟定基床厚度及基床底宽。 (4)拟定墙后回填及倒滤方式。 (5)系、靠船设施及轨道等设置。 (五)作用的分类和计算 1.作用的主要类型 本工程中主要计算作用包括自重力、 土压力、 地面使用荷载、 波浪力、 船舶荷载, 根据沉箱断面墙后回填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考虑剩余水压力。本次设计由于时间关系, 不进行地震状况的验算,故不考虑地震荷载。 2.作用的确定
(3)降水 年平均降雨量:1181.0mm 年最多降雨量:1571.8mm(1973 年) 年最少降雨量:892.4mm(1970 年) 一日最大降雨量:239.7mm(1973 年 4 月 23 日) 年平均降雨日数(日降雨量0.1mm):129d 年最多降雨日数(日降雨量0.1mm):159d(1975 年) 年最少降雨日数(日降雨量0.1mm):100d(1980 年) 最长连续降雨日数为 20d(1979 年 3 月 9 日至 3 月 28 日, 相应降雨量为 135.3mm)。 日降雨量25mm 的日数:12.9d。
表3 层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土层名称 灰色粗砾砂混淤泥 灰黄色角砾 灰~灰黄色,粉质粘土 灰~灰黄色砾砂~中砂 花岗岩残积土 全风化花岗岩 强风化花岗岩 微风化花岗岩
天然地基容许承载力一览表 地基容许承载力 建议值 80 180 160 220 220 300 500 2500 平均厚度 m 平均埋深 m (各土层层底 距原始泥面) 3.6 5.9 8.8 12.5 15.5 19.2 23.2 25.8
(3) 海流 本港潮流属半日潮流,因受地形制约呈往复流形式。潮流特点是表层落潮流速 大于涨潮流速,底层一般涨潮流速略大于落潮流速。实测最大流速达 1.46m/s。 3.地形、地貌及工程泥沙 港区沿岸以花岗岩和火山岩低丘、红土台地为主;港湾深入、水域宽阔,水下 地形复杂.多岛屿和礁石,基岩山丘和台地临岸段坡陡水深。泥沙以悬移质为主, 泥沙来量不大,含沙量较小,平均含沙量为 0.04~0.06kg/m3。 4 地质条件 根据钻探资料, 码头区原始泥面高程为-1.3m, 各土层天然地基容许承载力及平 均厚度详见表 3。
(4)雾 1~5 月份为雾季,其中以 3~4 月份雾最多(3 月份平均为 5.5d,4 月份平均为 5.5d),7~8 月份为无雾季节。年平均雾日数为 22d。 2.水文 (1)潮位 本港潮型属正规半日潮型。设计潮位见表 1。 表1 设 计 水 位 表 设计高水位(m) 设计低水位(m) 极端高水位(m) 极端低水位(m) 6.16 0.82 7.57 -0.24
二、课程设计任务 根据任务分配表,每位同学完成相应货种、船型时的码头工程相关设计计算,课 程设计主要任务如下: 1.按照自然条件、营运条件等确定码头规模(泊位数) ;计算码头前沿顶、底高程, 码头线长度及库场面积;计算码头前停泊水域、港池及回旋水域尺度(均按顺岸式 考虑) 。 2.根据自然条件、营运条件等拟定重力式沉箱码头断面(包括系靠船设施的选用) , 并说明码头结构方案特点。 3.验算某一水位情况下码头墙身底面的抗倾、抗滑稳定性和沿基床底面的滑动稳定 性;验算基床承载力及地基承载力;计算沉箱壁板及底板内力。 三、设计成果要求 1.完成有必要文字说明的设计计算书一册(手写) ,要求文字简明扼要,计算正确, 书写清楚、整洁。 2.绘制码头结构断面图 1 张、码头平立面图 1 张、荷载分布图 1 张(折合不少于 3 张 A2 图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