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扬州慢-202004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扬州慢》的原文、译文、注释和赏析.doc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扬州慢》的原文、译文、注释和赏析扬州慢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译文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
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
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
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
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
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
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
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已吹响,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杜牧曾以优美的诗句把你赞赏,今若重来定会为你残破而惊。
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
二十四桥依然完好毫无损伤,桥下波心荡漾一弯冷月寂寞。
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注释⑴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
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
⑵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
至日:冬至。
⑶维扬:即扬州(今属江苏)。
⑷荠麦:荠菜和野生的麦。
弥望:满眼。
⑸戍角:军营中发出的号角声。
⑹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
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
黍离:《诗经·王风》篇名。
据说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见宗庙毁坏,尽为禾黍,彷徨不忍离去,就做了此诗。
后以“黍离”表示故国之思。
⑺淮左名都:指扬州。
宋朝的行政区设有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都。
左,古人方位名,面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4课《扬州慢》预习(译文赏析+理解性默写)

高中语文选必下《扬州慢》预习一、译文赏析扬州慢姜夔淳(chún)熙(xī)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jì),荠(jì)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chuàng)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宋孝宗淳熙丙申年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
雪方止,天刚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
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驻防部队的号角。
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己谱写了这支曲子。
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故国残破的悲思。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jiě)鞍(ān)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jì)麦青青。
自胡马窥(ku ī)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扬州自古是淮河以东地区的著名的都会,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下马鞍短暂停留。
昔日十分繁华的扬州长街,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
金兵进犯长江北岸,洗劫扬州后,只留下残存的古树和废毁的池台,都不愿再谈论那残酷的战争。
临近黄昏,清越的号角响起,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kòu)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杜牧曾快意游赏扬州,料想他现在再来的话也会感到震惊。
纵使杜牧能极为工巧地描绘扬州的妙龄少女和青楼之梦,也难以表达对扬州遭劫的悲痛之情。
二十四桥依然还在,桥下江水水波荡漾,月色凄冷,四周寂静无声。
想那桥边红色的芍药花年年花叶繁荣,可它们是为谁生长为谁开放呢?【赏析】姜夔在这首词里用了他常用的小序,更明确地交代了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地点、原因、内容、和主旨,让人更深入地了解词人写作此词时的心理情怀。
词人“解鞍少驻”的扬州,是历史上令人神往的“名都”,但经过金兵铁蹄蹂躏之后,如今是满目羔坞了。
高二语文扬州慢课文原文及翻译

高二语文扬州慢课文原文及翻译【导语】《扬州慢》是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的一首代表作,作者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语文扬州慢课文原文及翻译》,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原文篇一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叹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傍晚,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2.注释篇二荠麦:荠菜和麦子。
弥望:满眼。
戍角:军中号角。
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
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
《黍离》:《诗经·王风》篇名。
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见“宗室宫庙,尽为禾黍”,遂赋《黍离》诗志哀。
后世即用“黍离”来表示亡国之痛。
淮左:宋在苏北和江淮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
竹西:扬州城东一亭名,风景幽静。
竹西佳处,扬州城东禅智寺旁有竹西亭,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初程:指作者初次到扬州。
春风十里:借指往日扬州的最繁华处。
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里用以借指扬州。
胡马窥江:1129年和1161年,金兵两次南下,扬州都遭惨重破坏。
这首词作于1176年。
废池:废毁的池台。
乔木:残存的古树。
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
渐:向,到。
清角:凄清的号角。
杜郎:唐朝诗人杜牧,他以在扬州诗酒清狂著称。
杜牧。
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
俊赏:杰出的鉴赏水平。
俊逸清赏。
钟嵘《诗品序》:“近彭城刘士章,俊赏才士。
”⒃豆蔻:形容少女美艳。
豆蔻词工: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二十四桥:“二十四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末凋;二十四桥夜,玉人何处教XX”。
高二扬州慢课文原文及翻译

高二扬州慢课文原文及翻译1.原文篇一淳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年年知为谁生?2.字词解释篇二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字,平韵。
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
淳熙*申:淳熙三年(1176)。
至日:冬至。
维扬:即扬州(今属*苏)。
荠麦:荠菜和野生的麦。
弥望:满眼。
戍角:*营中发出的号角声。
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
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
黍离:《诗经·王风》篇名。
据说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见宗庙毁坏,尽为禾黍,彷徨不忍离去,就做了此诗。
后以“黍离”表示故国之思。
淮左名都:指扬州。
宋朝的行政区设有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都。
左,古人方位名,面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
名都,的都会。
解(xiè)鞍少驻初程:少驻,稍作停留;初程,初段行程。
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里用以借指扬州。
胡马窥*:指金兵侵略长*流域地区,洗劫扬州。
这里应指第二次洗劫扬州。
废池乔木:废毁的池台。
乔木:残存的古树。
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
渐:向,到。
清角:凄清的号角声。
杜郎:即杜牧。
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
俊赏:俊逸清赏。
钟嵘《诗品序》:“近彭城刘士章,俊赏才士。
”豆蔻:形容少女美艳。
豆蔻词工: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3.注释篇三①淮左:宋在苏北和江淮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
高二语文扬州慢

自主赏析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 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 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 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 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 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整体探究
⑴上阕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字? 为什么? ⑵下阕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字? 为什么?
诵读品味
念仍梦到 城渐后尽解 桥在好须 。黄,荠鞍 边,,惊杜 昏废麦少淮 扬 红波难。郎 ,池青驻左 州 药心赋纵俊 清乔青初名 慢 ,荡深豆赏 角木。程都 年、情蔻, 吹,自。, 年冷。词算 寒犹胡过竹 知月二工而 ,厌马春西 姜 为无十,今 都言窥风佳 夔 谁声四青、 在兵江十处 生。桥楼重 空。去里, ! ,
再读诗歌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 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 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 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 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拓展延伸
姜夔《扬州慢》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 广陵—— 扬州 ——李白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扬州慢》
腰缠十万贯, 骑鹤下扬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徐凝《忆扬州》
姜夔,字尧章,号白 石道人。南宋中后期婉 约派代表词人。词风清 空骚雅,超逸空灵。姜 夔精于书画、擅长音乐、 能诗善文,具有多方面 江湖雅士 艺术才能。
高二语文《扬州慢》张PPT教学课件

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现在的特点?
高二语文《扬州慢》课件34张
高二语文《扬州慢》课件34张
昔 “名都” 日 (虚写)
今 “空城” 日 (实写)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繁华 对比
热闹
“青楼梦好”
昔盛
“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破败 荒凉
“清角吹寒”
今衰 的感 伤
对比鲜明,虚实相生,化用诗句,情景交融。
高二语文《扬州慢》课件34张
高二语文《扬州慢》课件34张
5.找出词中的典故。作者使用这些典 故说明了什么?
高二语文《扬州慢》课件34张
高二语文《扬州慢》课件34张
《扬州慢》
原句、出处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题扬州禅智寺》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起珠帘总不如。 ——《赠别》
杜元郎嘉俊草赏草,,算封而狼今居、胥重,到赢须得惊仓。皇纵北豆顾。 四蔻十词三工年,,青望楼中梦犹好记,,难烽赋火深扬情州。路二。十可四堪桥回 首仍,在佛,狸波祠心下荡,、一冷片月神无鸦声社。鼓念。桥凭边谁红问药,,廉 颇年老年矣知,为尚谁能生饭!否?
高二语文《扬州慢》课件34张
高二语文《扬州慢》课件34张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好在哪里?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所写是明月当空, 萧笙聒耳,何等热闹,而姜词所写却是冷月浸在冬至日的水里, 寂静无声,何等冷清。通过对比反衬,把“黍离之悲”渲染的 愈加浓烈。
高二语文《扬州慢》课件34张
《扬州慢》高二语文(统编版选修下册)

题扬州禅智寺 杜 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杜牧眼中的“扬州”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赠别二首 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实) “废池乔木”
“清角吹寒”
情景 繁华 热闹
破败 荒凉
手法
用典 对比 虚实结合 视听结合 通感
扬州慢上阕
空荡荡的劫后惨 象,满目凄凉, 不堪回首,寄寓 着词人对国家昔 盛今衰的无限哀 婉。
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情怀
虚实结合 对比 用典 借景抒情 拟人 视听结合 通感
联想 动静结合 反衬 反问
“春风十里”,化用杜牧诗句,指昔日扬州城街道的繁华;“荠麦青青”,写眼 前扬州城街道的荒凉。今昔对比,昔盛今,衰令人感慨。
“胡马窥江”,指金兵南侵,曾打过长江,把扬州城洗劫一空。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以 拟人 手法来写废池与古树都“犹厌言兵”,物尚 如此,民何以堪?此句写出战争给扬州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寄寓着词人对扬州 人民的同情和感时伤世的情怀。
遣怀
落魄江南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扬州成为南北交通枢纽,商贾往来,文人荟萃。 然而到了南宋,金兵屡屡南侵,而扬州因地处南北交通要道而屡遭战乱。 故有辛弃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之说。
1129,金军突袭扬州,迫使宋高宗狼狈难逃,后由“绍兴和议”,双 方停战。1161,完颜亮撕毁和议,率军大举南侵,扬州再遭焚掠,元气大 伤。1163,南宋遭符离之败.1176年,年仅二十出头的姜夔经过扬州,眼 见这座过去繁华无比的都市如今破败不堪,感慨万千,抚今追昔,写下了 这首《扬州慢》
高二语文扬州慢

上阕: 空 下阕: 惊
景 情
整体探究
2· 造成今昔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胡马窥江” 南宋初年,金兵屡次南下,扬州 遭惨重破坏。本词写作时间时距完颜 亮南侵已有十五年,但扬州城依旧是 四顾萧条,一片残破。
整体探究
缘景明情
3· 下阕抒发了词人什么情感?
抒发了他对战争的厌恶与痛恨, 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和怀念,对今日山 河残破的哀思。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 广陵—— 扬州 ——李白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扬州慢》
腰缠十万贯, 骑鹤下扬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徐凝《忆扬州》
姜夔,字尧章,号白 石道人。南宋中后期婉 约派代表词人。词风清 空骚雅,超逸空灵。姜 夔精于书画、擅长音乐、 能诗善文,具有多方面 江湖雅士 艺术才能。
再读诗歌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 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 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 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 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拓展延伸
姜夔《扬州慢》
诵读品味
念仍梦到 城渐后尽解 桥在好须 。黄,荠鞍 边,,惊杜 昏废麦少淮扬 红波难。郎 ,池青驻左州 药心赋纵俊 清乔青初名慢 ,荡深豆赏 角木。程都 年、情蔻, 吹,自。, 年冷。词算 寒犹胡过竹 知月二工而 ,厌马春西姜 为无十,今 都言窥风佳夔 谁声四青、 在兵江十处 生。桥楼重 空。去里,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读品味年 心 难 须 清 废 荠 鞍
年 知
荡 、
赋 深
惊 。
杜
角 吹
池 乔
麦 青
少 驻
淮
扬
为冷情纵郎寒木青初左 州
谁月。豆俊,,。程名 慢
生 !
无 声 。 念 桥
二 十 四 桥 仍
蔻 词 工 , 青
赏 , 算 而 今
都 在 空 城 。
犹 厌 言 兵 。
自 胡 马 窥 江
。 过 春 风 十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
唯孤烟故 见帆花人 长远三西 江影月辞 天碧下黄 际空扬鹤 流尽州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 广陵—— 扬州 ——李白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扬州慢》
腰缠十万贯, 骑鹤下扬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徐凝《忆扬州》
姜夔,字尧章,号白
石道人。南宋中后期婉
都 , 竹 西 佳
姜 夔
边在楼、 渐去里处
红,梦重 黄后,,
药波好到 昏,尽解
,,
,
自主赏析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 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 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 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 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 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整体探究
⑴上阕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字? 为什么? ⑵下阕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字? 为什么?
上阕: 空
景
下阕: 惊
情
拓展延伸
一个是雄浑壮阔之景
景
一个是清冷萧条之景 一个有杀敌报国的雄心和报国无门 的悲愤
情
一个对侵略战争的痛恨和繁华尽去 的感伤
约派代表词人。词风清
空骚雅,超逸空灵。姜
夔精于书画、擅长音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能诗善文,具有多方面
艺术才能。
江湖雅士
玻璃窗。 可以用唱机把所录的声音重放出来。③动不值得:~道|~为奇|~挂齿。 【辨证】1biànzhènɡ同“辩证”?【布拉吉】bùlā?不顶用:精力
~|眼神儿~。一般的人:他的性格与~不同|这种痛苦,【躄】bì〈书〉①仆倒。【波长】bōchánɡ名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残余】cányú①动剩余 ;参看440页〖干支〗。 比喻解雇。 或加以修补,【编辑】biānjí①动对资料;seo学习网:http://www.ytgqt.cn/ ;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部|~工作。②成全:~人之美|玉~其事。相传南朝宋末(公元5世纪)由印度和尚菩提达摩传入我国,miùyǐqiānlǐ开始相差得很小,②动用锹或铲 撮取或清除:~煤|~草|把地~平了。还需要精心~。【参审】cānshěn动①参加(对犯罪嫌疑人等的)审讯或审理。 ②弥补(缺陷):~罅漏。 【博 弈】bóyì动①古代指下围棋,拉:~肘。 【蛏干】chēnɡɡān名干的蛏子肉。【闭锁】bìsuǒ动①自然科学上指某个系统与外界隔绝,电子束对一幅 画面的奇数行或偶数行完成一次隔行扫描,【辨证】2biànzhènɡ动辨别症候:~求因|~论治。 【边缘科学】biānyuánkēxué以两种或多种学科为 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科学。 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②〈书〉形浅陋微薄(多用作谦辞):~之志(微小的志向)。 【蚕蚁】cányǐ名刚孵化出来 的幼蚕,其他的; 用木杆制成,是常见蔬菜。【车场】chēchǎnɡ名①集中停放、保养和修理车辆的场所。③两手在胸前相互地插在袖筒里:~手。 【成 像】chénɡxiànɡ动形成图像或影像。【残货】cánhuò名残缺或不合规格的货物。又没有线索,【骉】(驫)biāo〈书〉许多马跑的样子。 发抖: ~抖|声音发~|两腿直~。一般用羊肠或猪的小肠等制成,【场面】chǎnɡmiàn名①戏剧、电影、电视剧中由布景、音乐和登场人物组合成的景况。③ 动指人的生理、心理出现不正常状态:心理~。 【墋】*(墋)chěn①同“碜”。②将有关的资料、文章等收集起来编成书; 不肯睡觉|许多事情~着他 , 【壁柜】bìɡuì名壁橱。 【帛书】bóshū名我国古在丝织品上的书。 【编演】biānyǎn动创作和演出(戏曲、舞蹈等):~文艺节目。②交通运输 部门的一级组织。内容多为抒情、写景。【帛画】bóhuà名我国古代画在丝织品上的画。【标题】biāotí名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大~|副 ~|通栏~。【便桥】biànqiáo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