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基本笔画
二年级硬笔书法基本笔画大全

二年级硬笔书法基本笔画大全
二年级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点、钩等。
横的写法:起笔稍重,向右行笔时不宜过快,力度均匀,收笔渐轻。
竖的写法:起笔稍重,向下垂直行笔,收笔渐轻。
撇的写法:起笔稍重,向左下方撇出,收笔渐轻。
捺的写法:起笔较轻,向右下方渐加重,收笔时向右上方抬起。
点的写法:形状要小,不能过大,笔锋要集中,不能散乱。
钩的写法:钩的方向要与笔画方向相反,力度要轻,收笔时要出尖。
以上是二年级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运笔方法,才能写出规范、整洁、美观的硬笔字。
硬笔书法基本笔画教案

硬笔书法基本笔画教案
一、导言
硬笔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其基础在于掌握一定的笔画技巧。
本文将介绍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教案,旨在帮助初学者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技能,提高字体的书写质量。
二、横
1. 直横
直横是硬笔书法中常见的一种笔画,其笔画横平直。
练习时需注意笔势要一气呵成,不可断笔。
2. 撇横
撇横是由一撇加上一条横组成,练习撇横时需注意撇的起止点要准确,横要横平。
三、竖
1. 竖钩
竖钩是硬笔书法中的常见笔画,其特点是由一竖加上一钩组成。
练习时需注意笔画的起承转合,不可生硬。
2. 竖弯钩
竖弯钩是竖钩的变体,其形态更具有流畅感。
练习时需注意笔画的起承转合要顺畅自然。
四、撇
1. 左撇
左撇是硬笔书法中的基本笔画之一,其角度向左倾斜。
练习时需控制每一笔的粗细和角度,使其符合书法的要求。
2. 右撇
右撇与左撇相对,角度向右倾斜。
练习右撇时需注意手腕的柔韧性和笔画的流畅度。
五、点
1. 点
点是硬笔书法中的最基本笔画,练习时要考虑笔触的轻重和用力程度,使得每一个点都显得精准有力。
2. 提
提是点的加强形式,笔势要求更为有力,练习时需保持手腕的稳定和灵活。
六、总结
本文介绍了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教案,包括横、竖、撇、点等常见笔画的示范和练习要点。
通过反复练习这些基本笔画,初学者可以逐渐掌握硬笔书法的技巧,进而提高字体的书写质量。
希望本文能对硬笔书法初学者有所帮助。
书法入门基本笔画写法

书法入门基本笔画写法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而在书法的创作中,基本笔画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构建字体结构的基础,是书法创作的基础。
以下是书法入门基本笔画的写法,希望对大家学习书法有所帮助。
横:画横时笔尖应向右上方提。
先点一点,再抬起来,从左向右画。
画横时要注意长度和高度的比例,横的长度应比竖的高度多一些。
竖:画竖时笔尖应向右下方提。
先点一点,再向下一滑,从上向下画。
画竖时要注意竖的长度和高度的比例,竖的高度应比横的长度多一些。
撇:画撇是向左下方写斜线的笔画,写撇时笔尖向左下方提。
先点一点,再向左下方画斜线。
画撇时要注意长度和角度的比例,撇的角度比横都要小,一般与竖的高度相同。
捺:画捺是向右下方写斜线的笔画,写捺时笔尖向右下方提。
先点一点,再向右下方画斜线。
画捺时也要注意长度和角度的比例,捺的角度要比撇大,一般比竖的长度略短。
点:画点时笔尖不需提,直接点就行了。
画点时要注意大小和位置,字体中点的大小应该略小于笔画的宽度,并与周围的笔画密切相关。
提:提是起笔的动作,不是画笔画的动作。
提笔时,笔尖从字体的底部移到最大高度处,前面的动作和横笔和竖笔一样。
钩:钩的写法比较复杂,钩落到表格中,它总是从头开始,首先是横笔或竖笔,然后是钩笔。
在写字时要注意钩的大小和形状。
以上是书法入门的基本笔画写法,笔画的重心和落笔的顺序对于书法的整体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要想掌握好书法,就要深入研究每一种笔画的技巧,不断的练习和实践,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字法水平。
最后,如果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书法家,还需要注重在修身、治学、治家和理财方面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养和修养。
书法笔画笔顺表

书法笔画笔顺表一、基本笔画。
1. 横(一):从左到右写横画。
2. 竖(丨):从上到下写竖画。
3. 撇(丿):从右上向左下写撇画。
4. 捺(㇏):从左上向右下写捺画,捺脚要出锋。
5. 点(㇔):由轻到重向下点。
6. 提(㇀):从左下向右上提笔。
7. 横钩(乛):先写横,然后在横的末端向右下轻快钩出。
8. 竖钩(亅):先写竖,到末端向左上钩出。
9. 弯钩(㇁):起笔稍轻,向下弯行笔,到末端向上钩出。
10. 斜钩(㇂):起笔稍重,向右下弯斜行笔,最后向上钩出。
11. 卧钩(㇃):从左向右下卧笔,然后向左上钩出。
12. 横折(㇆):先写横,然后折向下方写竖。
13. 横折钩(㇆亅):先写横折,再写竖钩。
14. 横撇(㇇):先写横,然后向左下撇出。
15. 撇折(㇔):先写撇,接着在撇的末端折向右下写提。
16. 撇点(㇔㇀):先写撇,再写点。
17. 竖弯(㇄):先写竖,然后向右弯一小段。
18. 竖弯钩(乚):先写竖,然后向右弯行笔,最后向上钩出。
19. 竖折(㇆):先写竖,再折向横画。
20. 竖折折钩(㇆㇆亅):先写竖折,再写横折钩。
21. 横折折折钩(㇔㇆亅):先写横撇,再写弯钩。
二、部分笔画笔顺示例字。
1. “十”:横(一)、竖(丨)。
2. “人”:撇(丿)、捺(㇏)。
3. “日”:竖(丨)、横折(㇆)、横(一)、横(一)。
4. “田”:竖(丨)、横折(㇆)、横(一)、竖(丨)、横(一)。
5. “山”:竖(丨)、竖折(㇆)、竖(丨)。
6. “火”:点(㇔)、撇(丿)、撇(丿)、捺(㇏)。
7. “水”:竖钩(亅)、横撇(㇇)、撇(丿)、捺(㇏)。
8. “木”:横(一)、竖(丨)、撇(丿)、捺(㇏)。
9. “禾”:撇(丿)、横(一)、竖(丨)、撇(丿)、捺(㇏)。
10. “上”:竖(丨)、横(一)、横(一)。
11. “下”:横(一)、竖(丨)、点(㇔)。
12. “大”:横(一)、撇(丿)、捺(㇏)。
13. “小”:竖钩(亅)、点(㇔)、点(㇔)。
隶书的23种基本笔画

隶书的23种基本笔画中国书法艺术自古就有,源远流长,传承比拟长,在历代中演变出了几十种书体,其中隶书乃是典型书体之一,以细腻到苛刻的笔划而出名,它所用的笔划是不同书体中最为丰富的,有些比较复杂,有些则比较简单,它们最终组合成隶书这一书体特有的笔划。
隶书的笔划主要分为23种基本笔画:横、竖、斜、弯、撇、捺、折、提、钩、点、抹、系、拢、拐、弯钩、折钩、抹钩、斜钩、络钩、勾钩、折圈、穷折、拐折和搓点。
横是指从左至右一次笔画而得的笔画;竖是指从上至下一次笔画而得的形状;斜是指从左上角至右下角一次笔画而成的形状;弯指的是从上至下,或从左至右曲线笔画,可有中部凹陷;撇是指由右往左笔画,有弯有直,但不可有凹陷;捺是指由左往右笔画,有弯有直,但不可有凹陷。
折是指从上往下画,或者从右往左画,形成的笔划,其劲儿有弱有强,有起有落;提是画弯撇和折的头部,形状象眼泪,其劲儿由轻到重。
钩是指一条下行弯曲,可以有尖或钝;点是指一条笔画的头部,一般在折钩之处,可以有尖或钝;抹是指由右到左抹出来的笔划;系是指直笔画和折笔画之间,形成尖头、尖尾或圆头;拢是指圆头笔画,多见于右上角文字,表示“与”的意思;拐是指斜线和抹笔画,一般画在“人”的左边的上面,或者画在“口”的右边;弯钩是指以折笔画为基础,画出弯钩状的笔划;折钩是指画出上形状为折,下形状为钩,中部空心的笔划;抹钩是指画出上形状为抹,下形状为钩,中部空心的笔划;斜钩是指把斜笔画和钩笔画结合,形成斜钩状的笔划;络钩是指画出绕着折笔画末端,形成钩状的笔划;勾钩是指把折笔画和钩笔画结合,形成勾状的笔划;折圈是指把折笔画和圆笔画结合,形成折圈状的笔划;穷折是指把折笔画和穷笔画结合,形成穷折状的笔划;拐折是指把折笔画和拐笔画结合,形成拐折状的笔划;搓点是指一种抹动笔,由中间凸起四周凹陷,形成圆状的笔划。
上述就是隶书中23种基本笔画,它们也是其他中国书体中常见的笔画,凡学习书法者,一定要牢记它们,熟悉它们,以期将它们运用到书法中,书而优则字,字而善则言,言而有信则行,行而不过则可,可而泰则吉。
书法基本笔画ppt课件

7、短曲撇
1、将短横与短斜撇连在一起书写 2、起笔写短横 3、然后提笔、顿笔写折 4、然后行笔写撇
45
作业 将以下字每个字写两遍: 福、蔡、度、威、大、厚、宗、必、悲、
深、照、株、禅、问、七 下周上课交
46
五、捺
47
柳公权的笔法
48
欧阳询的笔法
49
1、直捺
69
作业:
写相关笔画的字两张 思、元、而、东、道、会、福 厚、妙、左、深、照、株、禅
70
七、挑
71
1、右向挑
1、左下方逆锋起笔 2、右下顿笔 3、稍提折锋后向右上挫笔 4、蓄势向右上边提边行出锋,力至笔端 72
2、上向挑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2、折笔向下偏右顿笔 3、转笔回锋后扭锋挫笔,蓄势后向右上方
13
作业
写和横画相关的字两张。如:三、元、 喜、无、等、茶、处、诸等。
下周上课时交。
14
二、竖
15
16
1、垂露竖
17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向右下稍顿转笔作圆角
6、回锋向上收笔
18
2、悬针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行至三分之二处驻笔后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
写提,力至笔端 82
笔画的应用
汉字由各种不同的笔画组成。在字中,由于笔 画之间相互搭配的需要,尤其是在字中所处的 位置和主次的不同,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一字之中,不同的笔画其轻重、长短不同,同 一笔画在字中所处位置不同,其轻重也不一样。 同时,笔画在搭配时,应分清主次,有长短、 有伸缩。
小学生硬笔书法课件:基本笔画(26页)

硬笔楷书教材
基
本
笔
画
一一一一
长横一倾斜略有弧度(顿-横-顿)起笔收笔稍顿二二二二三三三三上上上上
短横倾斜略有弧度轻起笔收笔稍顿(轻-顿)
土土土土工工工工
川川川川
牛牛牛牛
人人人人
不不不不
下下下下
六六六六
6.横折
口口口口贝贝贝贝中中中中
7.横折钩
力力力力日日日日月月月月
8. 竖钩
寸寸寸寸
9.弯钩
了了了了
10.竖弯钩
儿儿儿儿
巴巴巴巴
11.横折弯钩
几几几几九九九九乙乙乙乙
乙
乙乙乙
12.提
刁刁刁
刁
13. 竖提
长长长长良良良良衣衣衣衣
必必必
必
民民民民
欠欠欠欠
买买买买
17.竖弯
四四四四西西西西酉酉酉酉
水水水水又又又又夕夕夕夕
云云云云
东东东东
20. 撇点
安安安安要要要要
21.竖折
山山山山凶凶凶凶区区区区
22.竖折折钩
马马
马马弓弓弓弓乌乌乌乌
23.横折弯
没没没没
沿沿沿沿
24.横斜钩
风风风风气气气气
25.横折折撇
及及及及极极极极建建建建
26.横折折折钩
乃乃乃乃仍仍仍仍汤汤汤汤。
书法的基本笔画

书法的基本笔画逆鋒起筆回鋒收,且有順折各千秋;書毫走筆思提頓,或輕或重必深求;轉以成圓折成方,飄逸竣勁出柔剛;藏鋒蓄氣露縱神,中鋒為主側偶跟。
以上綜合用筆的方法,就用筆的過程,毫鋒運動的勢態以及所形成的點畫形態幾方面,概括了「八鋒」、「十筆」。
用筆的方法不外乎「起筆」、「行筆」及「收筆」等三大部分。
橫法豎法點法捺法挑(提) 法撇法鉤法橫,是自左向右用筆的筆畫口訣:點、畫、提、點、收(1)長橫:●起筆折鋒落筆,與水平面約成45 度。
●提轉筆鋒使運筆方向與水平面成6 度。
●中鋒運筆。
●調整成水平方向加重運筆。
●提筆輕壓止筆,意迴呼應收筆45度。
(2)短橫(3)右尖橫(4)左尖橫※楷書基本筆畫通則~起筆逆鋒、行筆中鋒收筆迴鋒。
範文:「一、二、三」,注意每畫之間的長短,向背關係及空間分佈。
豎是自上而下驅毫走筆而成的縱向筆畫。
運筆要領和寫橫劃相同,要寫得垂直、挺拔。
型態上分為垂露、懸針。
口訣:點、畫、左上提、點、上收垂露:逆入--轉筆--提筆--提按結合澀行--頓轉回鋒收筆懸針:逆入--轉筆--提筆--提按結合澀行--緩緩提筆最後急收(1)垂露(直豎):●落筆與水平面呈45 度左右.●提轉筆鋒垂直向下,中鋒運筆。
●加重運筆。
●提筆輕壓止筆,意迴呼應起筆,角度與起筆同。
(2)懸針:●與垂露筆法相同。
●漸漸提行,待筆鋒完全立起之後,拔起直下,不必回應。
(3)下尖豎(4)上尖豎三點,是漢字筆畫中型態最豐富的一種,所謂「點之變無窮」。
(1)右點法:口訣--點、壓、斜上收(2)上點法:起筆與豎劃相同,運筆轉左撇出,與下橫一連。
(3)「曾」首點:左點藏鋒向左起筆,提轉右出,右方點與短撇相同。
(4)下點法:順鋒起筆(承上橫收筆),收筆同鐵柱豎,作垂露狀。
(5)散水點:(6)右三點:(7)平三點:(8)烈火點:(9)凡「點」皆要顧盼生姿,脈絡連貫,切忌呆板排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短捺
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 2、顺势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3、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7、反捺
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 2、起笔后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3、捺脚处向右下顿笔 4、提笔回锋收笔
8、曲反捺
1、曲反捺是由短斜撇和反捺连接而成 2、先逆锋写撇 3、撇的末端处驻笔后写反捺 4、角度应大于90度
3、左点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笔向下作顿,再转向右下稍驻 3、微提笔向右上回笔 4、回锋至中部后稍驻 5、向右上出锋
4、右点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笔向右作顿 3、转笔向右下行笔 4、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
5、右上点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笔向右下顿笔 3、转锋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
1、横折斜是由横和斜组成 2、先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横, 3、提笔、顿笔后,转锋蓄势写斜,力至笔端
2、横折折撇
1、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横 2、提笔轻顿,转笔写小撇, 3、再折锋边行边按,后转锋写撇
3、横折撇弯钩
1、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上挑横 2、提笔、顿笔后,转锋蓄势写撇 3、提笔折锋顺势写弯钩
至笔端。
4、弯头撇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2、向右上方转笔作围后折笔向右下方顿笔 3、转笔蓄势后向左下写撇出锋,力至笔端。
5、弧钩撇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 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写弧 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提笔蓄势向左上出钩
6、长曲撇
1、将横画与长斜撇连在一起书写 2、起笔写横 3、然后提笔、顿笔写折 4、然后行笔写长斜撇
3、凸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
向上凸 4、末端转锋向右下
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4、细腰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
间稍提锋 4、末端转锋向右
下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5、左尖横
1、顺锋起笔 2、力量逐渐增大,
向右中锋行笔 4、末端提笔向右
四、撇
4
1、竖弧撇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 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行笔后再向左下方写
弧状的撇,力至笔端。
2、细腰撇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 3、转笔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
3、兰叶撇
1、自上方向左下顺锋起笔 2、边行笔边按笔 3、至中部后边行笔边提笔至左下出锋,力
6、粗腰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起笔稍重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用力行笔 5、向右下顿笔 6、回锋向上收笔
7、上尖竖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2、转笔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偏右中锋行笔 5、向右下轻顿 6、回锋向上收笔
写竖钩 4、出钩的方向指向起笔点
4、横折弯钩
1、横折弯钩是由横和弯钩组成 2、先逆锋写横 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再转笔蓄势
写弯钩 4、出钩的方向指向起笔点
5、横折斜钩
1、横折钩是由横和斜钩组成 2、先逆锋写横 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 4、再转锋写斜,再写钩
6、竖钩(向右)
发
啄
右上为啄 如鸟之啄
物
磔
右下为磔 裂牲谓之 磔笔锋开
张也
一、横的写法
1、逆锋起笔 2、向下顿笔 3、提笔右上行 4、中锋行笔 5、稍向上提笔 6、顿笔向右下回
锋
1、长横
运笔方法如前述
2、短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提笔折锋向右 4、蓄势后向右行笔 5、提笔向右下顿笔 6、提笔回锋收笔
8、竖弯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偏左中锋行笔 5、底端处向右圆转 6、末端处提笔向右下顿笔向回锋收笔
三、点
1、上点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笔向右稍顿 3、转笔向左下顿笔 4、提笔回锋收笔
2、下点(杏仁点)
1、逆锋向上起笔 2、折笔向左下稍顿 3、转笔向右下稍驻 4、提笔向上回锋收笔
2、悬针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行至三分之二处驻笔后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
3、右弧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转笔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
4、左弧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呈左弧状中锋行笔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
5、细腰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行笔过程中要捉笔敛锋 5、向右下稍顿笔 6、回锋向上收笔
六、钩
1、竖钩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转锋蓄势向下中锋行笔 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转笔蓄势向左上
挑笔出锋
2、弯弧钩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转锋蓄势向下中锋写弯弧 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转笔蓄势向左上
挑笔出锋
3、横折钩
1、横折钩是由横和竖钩组成 2、先逆锋写横 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再转笔蓄势
7、短曲撇
1、将短横与短斜撇连在一起书写 2、起笔写短横 3、然后提笔、顿笔写折 4、然后行笔写撇
五、捺
柳公权的笔法
欧阳询的笔法
1、直捺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向右顿笔 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2、弧捺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后向右顿笔 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出锋
9、卧钩
1、自左上方顺锋起笔 2、顺势向右下中锋行笔,边行边按写弧 3、末端处向挫笔转锋后,蓄势向左上出锋
10、右弯弧钩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转锋蓄势后中锋向右偏上行笔 4、再提笔、顿笔,蓄势写弧弯钩
七、挑
1、右向挑
1、左下方逆锋起笔 2、右下顿笔 3、稍提折锋后向右上挫笔 4、蓄势向右上边提边行出锋,力至笔端
3、方头捺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向右顿笔 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4、长捺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向右顿笔 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5、尖头捺
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 2、顺势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3、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第二节 基本笔画
一、永字八法
关于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 古代有“永字八法”的说法
“侧、勒、策、掠、趯 努、磔、啄” “点、横、竖、撇、捺、 钩、挑、折”
永字八法 (唐代僧智永提出)
侧
点为侧, 如鸟翩然
侧下
勒
横为勒, 如勒马之
用缰
努
竖为努, 用力也
趯
趯为跃, 貌与跳跃
同
策
左上为策 如策马之
用鞭
掠
左下为掠 如篦之掠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转锋蓄势后中锋行笔写竖 4、提笔转锋再向右下挫笔 5、提笔转锋挫笔蓄势向右上挑笔出锋
7、弧钩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转锋蓄势向右下写弯弧 4、末端处向右下挫笔后提笔转锋,蓄势向
左上挑笔出锋
8、浮鹅钩
1、自左上角逆锋起转笔写弯弧,出锋处挫笔转笔蓄势向上
下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6、右尖横
1、逆锋向左起笔 2、折锋向右下顿
笔 3、挫笔后向右偏
上边提边行笔
7、横钩
1、向左逆锋起笔 2、折锋右下顿笔 3、折锋向右中锋
行笔 4、作钩时提笔向
左下重顿 5、转锋回收至画
中后挫笔向左下出 钩
二、竖
1、垂露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向右下稍顿转笔作圆角 6、回锋向上收笔
4、撇折提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转锋蓄势向左下写撇 4、提笔向下顿笔转锋后,挫笔蓄势向右下
写提,力至笔端
6、左上点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笔向右作顿 3、转笔向右下行稍驻 4、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
7、左下点
1、逆锋向右上角起笔 2、折笔向左下顿笔 3、提笔折向右下作顿 4、微微提笔回锋收笔
8、右下点
1、顺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提笔折锋向下顿笔 4、微微提笔向左上回锋收笔
2、上向挑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2、折笔向下偏右顿笔 3、转笔回锋后扭锋挫笔,蓄势后向右上方
挑出,力至笔端
八、折
横折时,竖画粗重有力,折部形方,大而外 突。
竖折时,竖画宜轻,折部较小,可方可圆。 “日”字外形方正,右竖微弯,短横粗壮。 “自”字,窄长,两竖微弯成“()”形。
1、横折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