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导论——徐珂

社会学导论——徐珂
社会学导论——徐珂

《社会学导论》

一、Developing a Sociological Outlook (4)

二、A Brief History of Sociology (社会学简史社会学简史)) (4)

1.

西方社会学的创立(社会学早期人物)...............................................................4 1.1 奥古斯特.孔德(1798 – 1857)【法】 (4)

1.1.1 实证主义 (4)

1.1.2 研究方法 (4)

1.1.3 研究社会的对象 (4)

1.2 赫伯特.斯宾塞(1820 – 1903)【英】 (4)

1.2.1 社会有机体理论 (4)

1.2.2 社会进化论 (4)

2. 西方社会学的形成(社会学经典人物) (4)

2.1 卡尔.马克思(1818 – 1883)【德】 (4)

2.2 埃米尔.涂尔干(1858 – 1917)【法】 (4)

2.1.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 (4)

2.1.2 涂尔干研究“社会事实”的方法 (5)

2.1.3 社会如何整合:社会团结 (5)

2.3 马克斯.韦伯(1864 – 1920)【德】 (5)

2.2.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个人的社会行动 (5)

2.2.2 理想类型 (6)

2.2.3 理解社会学 (7)

2.4 芝加哥学派 (7)

3.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7)

3.1 结构功能理论 (7)

3.2 冲突理论 (7)

3.3 交换理论 (7)

3.4 符号互动论 (7)

三、Ideas About Society (社会是什么社会是什么)【)【社会观社会观社会观】】...................................................................7 1. 西方经院哲学流派1:社会唯名论 (8)

1.1 社会唯名论的含义(社会唯名论的社会观) (8)

1.2 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 (8)

2. 西方经院哲学流派2:社会唯实论 (8)

2.1 社会唯实论的含义(社会唯实论的社会观) (8)

2.2 代表人物:涂尔干 (8)

2.3 其他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帕森斯 (8)

3. 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观 (8)

4. 冲突论的社会观 (9)

5. 交换理论的社会观 (9)

6. 符号互动理论的社会观 (9)

四、Social Change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 (9)

1. 社会变迁的含义 (9)

2. 社会变迁的类型 (9)

3. 社会变迁的原因(影响和推动社会变迁的因素) (9)

5.社会进化论的社会变迁理论:套用进化的理论解释社会变迁 (10)

6.功能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 (10)

7.冲突论的社会变迁观 (10)

7.1 传统冲突论的社会变迁观 (10)

7.2 现代冲突论的社会变迁观 (10)

8.现代化理论 (11)

8.1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模式 (11)

8.2 “工业社会”理论模式 (11)

8.2.1 孔德 (11)

8.2.2 斯宾塞 (11)

8.2.3 涂尔干 (11)

8.3 “理性化”理论模式 (12)

8.3.1 韦伯 (12)

8.3.2 帕森斯 (12)

) (13)

社会化)

五、Socialization(社会化

1.社会化的含义 (13)

2.人格发展理论 (13)

2.1 乔治.米德:角色扮演理论 (13)

2.2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14)

2.3 劳伦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14)

) (18)

家庭)

六、Family(家庭

1.家庭的涵义 (18)

2.家庭的基础:婚姻 (18)

3.家庭的(结构)类型 (18)

4.婚姻家庭制度的功能 (19)

5.家庭的变迁 (19)

) (19)

权力与权威)

七、Theories of Power and Authority(权力与权威

1.权力 (19)

2.权威 (19)

3.韦伯:三种类型的合法性统治 (19)

科层制)

) (20)

八、Bureaucracy(科层制

1.组织的含义 (20)

2.组织的特征 (20)

3.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20)

3.1 科层制的含义 (20)

3.2 科层制的特征 (20)

3.3 科层制的优点(正功能) (21)

3.4 科层制的缺点(负功能) (21)

4.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群体 (21)

) (21)

社会分层)

九、Social Stratification(社会分层

1.社会分层的定义 (21)

2.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 (21)

3.1 阶级划分的条件与标准 (21)

3.2 社会分层的标准 (21)

3.3 韦伯与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的异同 (22)

4.帕累托的社会分层理论 (22)

5.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 (22)

6.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 (23)

7.进化论的社会分层理论 (23)

8.后资本主义理论和阶级理论 (23)

一、Developing a Sociological Outlook

二、A Brief History of Sociology (社会学简史社会学简史))

1. 西方社会学的创立(社会学早期人物)

1.1 奥古斯特·孔德(1798 – 1857)【法】

1.1.1 实证主义

核心概念:秩序、进步

核心观点: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用于对社会的研究;由经验事实验证

1.1.2 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1.1.3 研究社会的对象

社会静力学

社会动力学

1.2 赫伯特·斯宾塞(1820 – 1903)【英】

1.2.1 社会有机体理论

1.2.2 社会进化论

2. 西方社会学的形成(社会学经典人物)

2.1 卡尔·马克思(1818 – 1883)【德】

2.2 埃米尔·涂尔干(1858 – 1917)【法】

2.1.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

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

想方式和感觉方式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施之于于每个个人每个个人。。它不仅将

社会事实作为客观世界的现象,而且作为行动者和社会学家逐渐了解的

事实来进行研究。

涂尔干指出,社会学主要应关注于他所谓的“社会事实”。这些事实

在人们以外(society beyond ourselves ),但是却对人们施以控制。他认

为,要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要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

要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如:它用一种社会事实<社会因素>来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自杀>),而不是用心理的、生理的特征来解释。

他指出他指出,,社会研究不社会研究不应作价值判断应作价值判断应作价值判断,,而应该是而应该是““是什么即什么是什么即什么””

。 社会事实,作为一个客观真实的存在(An Objective Reality ),有如

下特征:

①先在性(Before an Individual Subject )

社会先在于人。每个人要成为人,就必须先有一个社会。

②外在性(Outside an Individual Subject )

社会事实有外在于个人的那一面

如:教室,先在于我们且外在于我们

③强制性(Social Constraint )

社会对于个人而言是强制的。人之所以为人,是由社会规定

的。社会以一种强制的方式规定了人们的存在

社会对个人的规定和强制是内部化内部化内部化((Internalizing )的。社

会通过内部化到人的身体、头脑中的东西来强制人。但是人们往

往感受不到,认为这是正常的、习惯的、自然的、自愿的。(如:

人人均会穿衣。没有人感觉到这是社会对其的强制。只有当某人

不穿衣就出门时,他便会感受到社会的强制。

涂尔干所说的内部化,不仅仅内部化了我们的行为,而且内

部化了我们的头脑、思想。因为现代社会需要我们这样去想,需

要我们有这样的逻辑。

有没有摆脱社会强制的思想?(自由主义:不受外部、社会

强制的,自由的东西,即自由的选择)真的有吗?广告、报纸等

媒体让人们相信:我们可以作出自由的选择,这是个体自由意志

的选择。

这种强制使个人的生活和活动结构化结构化(Structuring the Lives

of Individuals )了,即只能在这种结构中运动、生活,而不会有

别的想法了。

这是社会运作的基础这是社会运作的基础,,否则社会就无法运行了

否则社会就无法运行了。比如:要建立市场经济,就要让人们相信,竞争是有利于发展的。

2.1.2 涂尔干研究“社会事实”的方法

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如:外部测量

2.1.3 社会如何整合:社会团结

2.3 马克斯·韦伯(1864 – 1920)【德】

2.2.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个人的社会行动

韦伯感到,社会学必须包括“社会行动”的研究,即研究人们相互研究人们相互

之间行为趋向的方式之间行为趋向的方式。在他看来,研究人际互动不应该只依赖于客观的

定量方法,它也必须包括韦伯所谓的“解悟心声”,即对于他人心灵的

“同情理解”。

①马克斯·韦伯对“社会行动”的定义

● Action: attaches a subjective meaning to it

● Social: takes account of the behavior of others

②研究“社会行动”的方法

● 韦伯提出:“社会理解”(V erstehendesoziologie )

他认为,“理解”有2种

A .事实上的理解(Actual Understanding → About What )

如:一人在砍树 → 就看到他在砍树(实证主义到此为止)

B .解释性的理解(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 → About Why )

(要探究真正的动机要探究真正的动机要探究真正的动机,,才能把握其行动的原因才能把握其行动的原因)

如:一人在砍树 → 可能家中要烧饭,却没柴火了

◆韦伯认为,社会学就是要理解这些行动

● 关于如何理解,韦伯提到了2种方法

A .通过理性来理解

人人都有理性,易于理解

B .移情(Empathize )

教材P18:“解悟心声”(Verstehen ),即对于他人心灵的

“同情理解”。将心比心;如果研究者、被研究者较接近,

则可以相互理解

③马克斯··韦伯所构造的4种行动的理想类型

(前2种是非理性行动,后2种是理性行动)

A .情感性行动 / 情绪性行动:由情绪支配,不经过思考

B .传统性行动:受传统思维方式引导的行动

C .价值合理性:行动是否能始终符合于信念价值体系

D .目的合理性(目的手段合理性 / 手段合理性 / 工具合理性)

行动是否能有效达成明确的目标

● 韦伯认为,“行动是否符合价值”与“行动是否能达成预期目标”

这两者是无法统一的,是对立的。常人回避该问题不谈,不考虑

其对立性,不去思考。如果仔细想,则会发现许多矛盾、冲突,

也会引发很多思考。

● 在韦伯看来,工业社会以前的阶段,人们的行动主要由传统、情

感、价值合理性支配;到工业社会后,人们的行动越来越多地受

到目的和理性的支配。

2.2.2 理想类型

韦伯为了避免德国人文学派和历史学派的个性化和特殊化的研究

方法,提出了“理想类型”这一概念工具。理想类型并非指道德理想或

理想状态,它包含着强调典型行动过程强调典型行动过程

强调典型行动过程的意思。一方面,它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灵活性,与经验事实不同。另一方

面,它又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的概括和抽象,因此具有使自己离开现使自己离开现

实而由以此起到认识现实的作用实而由以此起到认识现实的作用。理想类型是韦伯用以进行历史和社会

学比较研究的根据,也是他比较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比较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比较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社会学概论P12】

2.2.3 理解社会学

2.4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是指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师生以城市研究以城市研究以城市研究((和社区研究和社区研究))为

中心

中心所形成的学术思想的统称。 芝加哥学派的特点是注重社会调查注重社会调查注重社会调查。

3.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3.1 结构功能理论

核心观点:一个系统(如:社会、组织)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之间

相互配合,发挥各自重要的功能。一个现象或制度安排对社会是有功能的,

且是正功能,发挥有益的作用。

社会结构构成单位的功能可以是“显在的”(可以意识到和看到的),也

可以是“潜在的”(未意识到和未看到的)。如果社会结构的某一部分阻碍社

会满足其需求,则被视为具有反功能。

古典结构功能理论:孔德、涂尔干

现代结构功能理论:帕森斯

3.2 冲突理论

核心观点:冲突是社会的常态。冲突理论关注与财富、权力、社会特权

的不平等分配相联系的阶级、种族、民族、性别、年龄等因素。

● 功能冲突论

社会结构并不总是在系统协调中运行的,社会冲突经常发生,并且也

能起到系统整合的作用,比如:党派、集团或群体间的冲突可以使内部更

加团结。【刘易斯·科塞】

● 辩证冲突论

由于权威分布的不平等、制度的权威和权力结构对行动者的强制,必

然导致社会冲突。和谐与均衡是局部的、暂时的,冲突时普遍的、持久的。

【达伦多夫】

3.3 交换理论

3.4 符号互动论

三、Ideas About Society (社会是什么社会是什么))【社会观社会观】】

1.西方经院哲学流派1:社会唯名论

1.1社会唯名论的含义(社会唯名论的社会观)

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社会只是一个名称,用来方便地称呼构成社会的许多个人,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

个人和个人的社会行动时实际存在的,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而言是先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

的认识为基础的,认识社会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认识个人。要研究社会必须先

研究个人。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个人对社会发挥主导作用,人们的行动构建着社会,只有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是真正了解社会。

1.2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

【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个人的社会行动:人们相互之间行为取向的方式】

① 四种行动的理想类型

2.西方经院哲学流派2:社会唯实论

2.1社会唯实论的含义(社会唯实论的社会观)

社会是超越个人的客观存在。社会先在于个人、外在于个人,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社会学应该当把社会当作对象来研究。

社会并不简单的是个体的集合,而是真实、客观存在的实体。虽然人们并不能具体地拿出一个社会(因为它是社会关系的体系),但人们能感受到社

会的存在,因为社会成员要受到来自外部社会的、客观的约束。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对个人发挥主导作用。

2.2代表人物:涂尔干

【社会学研究的对象:社会事实】

2.3其他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帕森斯

★对“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的分析与评价

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由于把社会和个人抽象地对立起来,并且忽视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生产基础,所以都没能够正确解释社会的本质。

3.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观

★帕森斯:A – G – I – L框架

帕森斯从宏观角度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现实来看待。社会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分为文化、社会、人格和行动有机体四大系统,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围绕人的社会行动和组织而构成一个整体。【“四分法”】

A:适应子系统(Adaption)【适应环境】

如群体与外界进行资源交流,并且保持与外界的平衡。在宏观上表现

为群体的“经济”功能。

G:达鹄子系统(Goal Achievement)【实现目标】

即群体确定的目标,并使群体成员为达到目标而一致努力。(任何体系都要向以个方向发展,引导其发展的就是该子系统。)在宏观上表现为

群体的“政治”功能。

I:整合子系统(Integration)【社会整合】

即调整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制定范围,使群体能够组成一个整体。

(提供聚合力的即是该子系统)在宏观上表现为群体的“社会控制”功能。

(法律)

L:维模子系统(Latency)【维持价值】

群体往往形成一种潜在的价值形式,给成员的行为以动机和活力,满足成员的要求。这在宏观上表现为道德、宗教、教育等“文化”功能。

★对A – G – I – L框架的分析

这些(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使社会整体能够维持一种均衡状态,任何一部分功能的失调,都将波及其他部分以至整体。但是,无论是关系的失调,

还是功能的变化,社会都将在稳定的情况下有序地演进,而不是革命性变迁。

对于每一个子系统,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按照A – G – I – L模式)。

帕森斯对社会、体系的分析,就是不断的“四分法”。他的基本思想是:社会是一个整体,有各种结构组成部分、其各有功能,缺一不可。当每一部分

良好运行时,社会良好运作,反之则无法良好运作。当某部分过快时,其他部

分要跟上,不然社会可能解体。(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与政治协调

发展等等,就是这一理论的应用)

4.冲突论的社会观

冲突主义者强调社会的流动性,认为社会的各部分处于相互的冲突之中。所谓秩序是强群体对于弱群体实施统治之结果。

5.交换理论的社会观

6.符号互动理论的社会观

社会变迁)

四、Social Change(社会变迁

1.社会变迁的含义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在社会学研究中,社会学变迁主要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发生的变化。【北大教材P253】

2.社会变迁的类型

3.社会变迁的原因(影响和推动社会变迁的因素)

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其他原因还

有:社会物质利益需要与利益冲突;科学技术进步;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意识形态的改变;人口状况的改变;外来入侵、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等。

4.马克思的社会变迁理论

● 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会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

● 生产关系的综合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的变化会带来上层建筑的变化

与此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

● 社会变迁具有整体性特征,经济基础的变化会带来整个社会的变化

● 人类社会变迁在总体上具有发展的特点,即由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

● 社会的发展最终是由生产力推动的

5.社会进化论的社会变迁理论:套用进化的理论解释社会变迁

(1)孔德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论

(2)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

6.功能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

在结构功能理论的框架下,帕森斯认为,系统内部的紧张、偏差行为和社会控制构成系统的变迁,系统变迁的方向是“适应性”的增强,即社会系统克服阻力而达到目标的能力的增强。帕森斯用进化来解释社会变迁,因而该理论又被称为新社会进化论。

对于结构功能理论而言,社会变迁通常被认为是来自系统以外。

偏差行为:越轨行为,偏离既定规范的行为

社会控制: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使之与既定社会规范一致

● 结构分化

● 功能专门化

● 加强社会整合

● 更新适应能力

7.冲突论的社会变迁观

7.1传统冲突论的社会变迁观

韦伯的冲突思想与他的权利、财富和声望的分配相关。他认为,在社会分层结构中,当机会较少、即处于较低地位的人们否认现存不平等系统的合法性时,易于选择冲突以改变现状,而领袖人物的感召力是引起社会冲突的关键力量。

7.2现代冲突论的社会变迁观

达伦多夫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围绕着权力和权威形成两个阶级,即占有很多权力、权威的统治阶级和占有很少权力、权威的被统治阶级,这两个阶

现代社会是由这两个阶级组成的强制性协作联级存在于任何组织中。因此,现代社会是由这两个阶级组成的强制性协作联

合体

合体。在这种社会中,压制和强迫是普遍现象,被统治阶级总是要改变自己地位,于是冲突产生。社会冲突的结果是引发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冲突的结果是引发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冲突的结果是引发社会结构变迁,,特别是权威结

构变迁构变迁。

8. 现代化理论

8.1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模式

● 现代工业社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发展的结果,是机器大分工的产物

● 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围绕着资本主义原则来组织和

运作

运作,从而使现代工业社会成为一个资本主义社会 ● 生产、生活中的种种变化不能仅仅从“工业化的逻辑”去加以理解,而必

须看作是资本主义制度与工业生产方式相互作用资本主义制度与工业生产方式相互作用

资本主义制度与工业生产方式相互作用的结果。 ★ 要理解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必须要同时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制度

8.2 “工业社会”理论模式

8.2.1 孔德

● 现代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是工业化

● 工业社会出现是人类历史进步的结果,人类社会进步基础是知识进步

● 知识进步,社会组织结构进步 → 实证科学知识基础上:工业社会

8.2.2 斯宾塞

● 结构分化程度低下的简单社会 → 分化程度高的复杂社会

8.2.3 涂尔干

★ 劳动分工对社会团结(Social Solidarity )和社会秩序的影响

● 机械团结: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或所有群体成员的共同感情和信仰

A .环节社会:低度分工;个体的相似性;自给自足性

B .社会团结的来源:共享的价值和规范

C .强大的集体意识:道德规范(刚性且琐碎);压制性法律

● 有机团结:通过职能上的相互依赖而将个体联结起来

A .分化社会:社会分工;专业化

B .社会团结的来源:功能性相互依赖;更稳定的社会团结类型

C .微弱的集体意识:道德共识(充分的弹性);恢复性法律

D .高度的个体意识:自由或更多的自主性;个性张扬;对彼此相互

依赖的切身敏感性

★ 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不但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条件,缓和

了人们之间或群体之间生存竞争的残酷程度,使人们可以在社会容

量和密度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以一种以往所不能比拟的程度和范围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共同生存下去,而且还削弱了传统的集体意识

对个人的控制力,拓展了个人意识发展的自由空间,促进了个性的

发展,从而为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永不衰竭的活力和源泉。

★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实际上是现代社会形成的过程。然而,社会团结类型的转型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会引发失范。

● 失范:社会行为规范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当社会分工的发展快于这

种分工所要求的道德基础时,就会导致失范。

A.失范的原因: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传统宗教的衰弱

B.社会病态和个人病症:自我中心主义;社会规范缺失;社会在场

不充分;道德真空

C.解决方案:公共道德;职业道德

8.3“理性化”理论模式

8.3.1韦伯

● 西方国家的历史趋势是

人的行动越来越多地具有目的理性的色彩,目的理性行动成为人们行动的主导类型,这就是人的行动的目的理性化趋势。

● 人的理性化与社会的理性化

由人的行动的目的理性化促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面目的理性化,从而导致了我们今天所称的“现代化”这样一场根本性的社会变迁。

社会生活的目的理性化与人的理性化紧密联系。只有在人的行动高度理性化后,社会生活的理性化才能展开。例如:资本主义(现代

化过程)首先在西欧发展,很重要的因素是:新教伦理的出现使新教

徒的行动具有高度目的理性化的色彩,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等现代社

会因素的发展。

● 贯穿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理性精神及其表现,只是从目的理性的角

度看才具有合理性,从价值观念角度看(自由、平等、人的全面发展),

极大不合理。(“铁笼”)

◆生产技术、劳动组织、市场经济、官僚体制、国家治理

● 社会的麦当劳化

8.3.2帕森斯

● 帕森斯的模式变项理论(Parsons’s Pattern Variables)

传统社会现代社会

情感情感性情感中立

义务扩散性专一性

规范特殊性普遍性

地位先赋性自致性

利益集体个人

A.行动时如何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先赋的群体归属 → 自致地位

B.与别人打交道:彼此间义务呈现扩散性 → 彼此间义务呈现专一性

C.做事时如何做:特殊主义 → 普遍主义

D.交往时:投入更多情感(有情有义)→ 情感中立(按规矩办事)

E.行动时:集体利益取向→ 自我利益取向

社会化)

五、Socialization(社会化

1.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的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社会学概论》P106】

社会化既有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也有个人对社会的能动调适。社会化不是一个单纯的被动的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而是一个个人与社会之间交互作用的

过程。【《社会学概论》P106】

社会化要研究的内容包括2方面:(1)个人方面:一个人最终如何成为社会成员;(2)社会方面:社会如何把一个人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社会学认为,两者是有机统一的。人是社会化的产物:个性、共性统一的产物。从个性而言,人获得了人格,有别于他人的特殊性:性格;从共性而言,个

人承担的一定的社会角色,社会规范好的角色。

社会学家从人格、个性的角度来加以说明。

2.人格发展理论

2.1乔治·米德:角色扮演理论

● 自我分为“主我”(I)和“宾我”(Me),自我就是不断在两者间挣扎

“主我”:自然的,无拘无束的冲动

“宾我”:内在的、社会化的,对自我的领悟,知道社会、他人(普遍的他

人<如:抽象了的社会期待>;重要的他人<如:父母>)要自己干

什么

● 自我获得的社会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

2、3岁以前,完全是主我,天然的冲动

A.模仿阶段:2、3岁后,有意识模仿周围他人的行动,对亲近的人进行单

纯的行为模仿

B.嬉戏阶段:4 – 8岁,开始认清不同行动之间的关系,有了角色意识,知

道一组行为与特定角色有关系。自我结构逐渐完善,意识到

了社会期待,以角色形式展现出来。以前只有“主我”,现在

有了“宾我”。

C.博弈阶段:8岁以后,标志着真正的自我的形成。不仅意识到角色,而

且能意识到自己角色与他人角色的关系,意识到不同角色之

间的关系;规则意识产生了。

● “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

“宾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主我”与“宾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的发展就是两者连续不断地互动

2.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 塑造自我的并不在意识层面;指导我们行为的,不仅是意识,而是潜意识

● 他将人格划分为3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潜意识层次】:受本能驱动,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意识层次】:从本我中分离出来,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意识层次】:从自我中分离出来,遵循道德原则

他认为,“本我”长期处于“自我”和“超我”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

在人格发展过程中,如果本我、自我、超我能和谐一致,那么人格发展过程将是正常的;若失衡或长期冲突,则人格发展遇阻,出现心理疾病。

他用该理论解释人格的获得时指出:童年时获得性格。童年时期的社会化、经历、养成的性格很重要。

● 他将人格发展划分为5个时期

口腔期(0 – 1岁)

肛门期(1 – 3岁)

生殖器期(3 – 6岁)

潜伏期(7 – 青春期)

两性期(青春期后)

2.3劳伦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劳伦斯·科尔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也是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他关注于道德问题、探讨道德意识。他提出了道德意识

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获得更高的意识水平。

发展阶段,指出了: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获得更高的意识水平

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获得更高的意识水平

柯尔伯格的研究方法是讲故事。它采用道德两难故事,与10 – 16岁儿童进行道德谈话。两难故事创设了一种道德两难情境,要求儿童作出选择。人的

行动是应该遵从规则和权威,还是应该遵从与此相冲突的他人的需要与利益?

经典的两难故事为:一个名叫海因茨的人,需要一种昂贵的特效药来挽救生命

垂危的妻子。他向发明并控制这种药的药剂师提出先付一半的钱,另一半以后

再付,却遭到药剂师的拒绝。海因茨为挽救妻子,若偷取药品就违背了社会“不

许偷盗”的规则;若遵守社会规则,就使妻子等死。

◆ 前常规水平:

【人们的行动标准:威逼<对惩罚的恐惧>、利诱);人们的道德心理特征:只考

虑自己需求满足,不考虑是否符合社会习俗】

服从取向

● 阶段1:惩罚

惩罚服从取向

A.案例结合

道德发展至此阶段者,对行为对错的判断,不从行为本身着眼,而从行为带来的后果着眼;后果带来奖励者,就是对的行为,后果带来惩罚者,就是错的行为。偷窃是要受罚的,故而认为海先生偷药行为是错的,应该受惩罚。

B.内容分析

避免惩罚,不造成物质损害。

所谓对的,就是绝对服从规则和权威,避免惩罚

避免惩罚

(1)所谓对的,就是不违反规则,为服从而服从,不对人和物造成损害。

(2)做得对的理由是避免惩罚和权威的强力。

C.社会观点

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自我中心的观点。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不考虑他人利益或认识他们与行为者的利益之间的区别,更不能把这两种观点联系起来,依据物质后果而不是依据他人的心理兴趣裁判其行动,把自己的观点与权威观点相混淆。

工具相对主义取向

取向

● 阶段2:工具相对主义

【人们的行动标准:比较利弊得失,从利弊得失的比较来决定】

A.案例结合

道德发展至此阶段者,对行为对错的判断持利益交换的观点,帮助别人是为了希望别人帮助自己。故而认为海先生偷药行为是对的,因为他挽救了妻子一命,也消除了自己的痛苦。

B.内容分析

所谓对的,就是能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按具体交换原则作公平的交易。

(1)所谓对的,就是遵守会给某人即时利益的规划。一切能满足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行动就是对的,并且也赞允别人这样做。对的也就是公平的,即一种平等

的交换、交易和协定。

(2)做得好的理由是在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或利益的社会观点情况下,还应必须认可别人也有自己的利益。

C.社会观点

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一种具体的个人主义观点。他能把自己的权威和别人的利益及观点加以区别。他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各种利益,且充满着冲突,所以,所谓对的是相对的(具体的个人意义上的)。个人通过工具主义交换服务,通过对他人和他人的善意的工具主义需要,或通过对每个人的等量公平给予,来把彼此之间相互冲突的个人利益相整合或相联系起来。

◆ 常规水平

● 阶段3:好孩子取向

【特点:不是对行动后果的期待,而是他人的期待。取决于认识到别人怎么看待我,要满足周围亲近的人对自己的期待。】

A.案例结合

道德发展至此阶段者,对行为对错的判断,多以符合家庭社会期待的“乖孩子”

为标准。故而认为海先生的偷药行为是对的,因为救了妻子一命,是个好丈夫。

B.内容分析

所谓对的,就是应该扮演一个好角色,关心别人,珍惜别人的感情,与伙伴保持忠诚和信赖,激励遵守规则和期望。

(1)所谓对的,就是遵从亲人的期望,或一般人对某人作为儿子、姐妹、朋友等的角色期望表示遵从。“为善”是至关重要的,意指有良好的动机,关心别人,

维护相互关系,维持相互信任、忠诚、尊敬和感恩之情。

(2)做得对的理由,就是要按自己和别人的标准社会观点“为善”,如果一个人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关心别人,那就希望自己也有善的行为(金科玉律)。

C.社会观点

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一种与其他人发生关系时的个人观点。他意识到人所享有的情感、协议和期望高于他个人的利益。他能用“具体的金科玉律”所阐发的观点,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但是,他仍不具有普遍化的“制度”概念。

法律秩序取向

取向

● 阶段4:法律秩序

恪守社会秩序】】

【依据的是普遍规则

依据的是普遍规则,,恪守社会秩序

A.案例结合

道德发展达到此阶段者,开始认同社会规范,对学校校规和社会法律,自觉有遵守的义务与责任。故而认为海先生的偷窃行为是错的,应受法律制裁。

B.内容分析

所谓对的,就是对社会尽职尽责,恪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或群体的福利。

(1)所谓对的,就是要履行个人所承诺的义务,严格守法,除非它们呈现与其他已规定了的社会责任及权利相冲突的极端情况。所谓对的,也指对社会、群

体或机构有所贡献。

(2)做得对的理由乃在于致力于使机构作为一个整社会观点体运行,自尊或良心则指履行个人既定的义务,或考虑这种后果:“若每人都这样做,会怎么样?”

C.社会观点

本阶段的人已把社会观点与人际协调或动机相区别。这种人采纳了一种制度观点,并据以确定角色和规则。他或她是依据自身在制度中的地位来确定个人关系的。

◆ 后常规水平

【道德心理特征:个人面对攸关道德的情境时,可本着自己良心及个人的价值观从事

是非善恶的判断,未必受传统习俗所限制。】

取向

契约– 合法性

合法性取向

● 阶段5:社会

社会契约

A.案例结合

道德发展至此阶段者,对行为的对错判断时,多以合于社会大众权益所定的法规为基础;以个人行为符合公定法规者为对,违犯公定法规者为错,故而认为海先生的偷药行为应是对的行为,因为店主私自涨价,违犯公平交易的原则。

B.内容分析

所谓对的,就是维护基本权利、价值和合法的社会契约,甚至它们与所属群体的具体规则和法律相冲突时也如此。

(1)所谓对的,就是认识到这种事实:人人都持有各自不同的价值和观点,而大多数价值和规则却相对于他所属的群体。但是这些“相对的”规则只有是公平

的才应该遵守,因为它们是一种社会契约。而某些非相对的价值和权利,诸

如生命和自由,则应在任一社会中都必须遵守,而且不管大众的意见怎样。

(2)做得对的理由,一般说来,是认为有义务遵守法律,因为人们缔结这种社会契约的目的乃在于用法律来发展全人类的福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家

庭、友谊、信任及工作义务也是自由协商的,在尊重别人权利的前提下形成

的义务或契约。个人对法律和责任的考虑,是以对人类整体功利——“为绝大

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理性批判为基础的。

C.社会观点

这一阶段的人采纳了一种超前的社会观——这是一种理性的个体意识到价值和权利优于社会依附和契约的观点。他通过正规的协商、契约、公平的机制和正当的过程来整合各种观点。他或她既考虑道德观点,又考虑法律观点,认识到它们的冲突,发现整合它们困难。

★大多数人通过“社会化”均可以进入第3、第4阶段。到常规水平为止,我们仍然在谈论成文的、具体的规则。而到第5阶段,“遵守规则”是重要的。“签订规则”这种契约是合法性基础。现代社会是建立在社会契约之上的。无论法律是否有不合理不恰当之处,法律本身的神圣性不容置疑。法律本身的基础是不能破坏的。(正如西方:程序正义的优先性)

原则

● 阶段6:普遍伦理

普遍伦理原则

反思法律所建立的道德基础,探索法律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原则以立法。为什么这么行动?因为伦理原则。

道德意识到了某阶段,该做不做则会内疚;若不内疚,则在前一个道德水平。

A.案例结合

普遍伦理取向的道德观,是个人根据他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建立了他对道德事件判断时强调真理和正义的一致性与普遍性的信念。道德发展达到此一阶段

者,认为海先生偷药行为是对的,因为人类的生命价值至高无上,海先生的作为

不但救了他妻子的性命,而且也等于维护了人类的生命权。

B.内容分析

这一阶段的人被假设为一种全人类都应当遵从的普遍伦理原则所指导。

(1)至于什么是对的,阶段6的人受人类普遍伦理原则所指导。特定的法律或社会协议之所以通常有效,是因为它们建立在这种原则之上。当法律违反这些

原则时,阶段6的人仍会按这些原则行事。这些原则仍是普遍的正义原则:

人权平等和尊重个人作为人类的尊严。这些不仅权是公认的价值,而且也是

用来作出独特决定的原则。

(2)做得对的理由是:作为一位理性者,他已证明了原则的有效性,因而立志为之献身。

C.社会观点

这一阶段的人形成了一种用于社会治理或伦理依据的观点。这种观点是任何懂得道德本质或懂得尊重人是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这一基本道德前提的理性者所

采纳的观点。

家庭)

六、Family(家庭

1.家庭的涵义

家庭是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一般而言,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

养关系时形成家庭的基本关系。

2.家庭的基础:婚姻

家庭一般是从婚姻开始的,婚姻是家庭建立的基础。

婚姻通常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的规定而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婚姻是一种社会行为,婚姻在本质上和家庭一样,是一种社会关系,是社

会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3.家庭的(结构)类型

3.1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

● 一般由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

● 这种家庭规模小、人数少,仅1个核心,即夫妻关系

3.2扩展家庭(Extended Family)

扩展家庭:一个家庭包含了三代及三代以上的成员

2.2.1 主干家庭

● 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 主干家庭是以直系亲属为主的多代同堂家庭,是核心家庭的纵向扩大

2.2.2 联合家庭

● 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

● 联合家庭是一种多代多偶家庭,几代的男(女)系血亲及配偶在一起

3.3其他类型

残缺家庭、断代家庭、单身家庭

4.婚姻家庭制度的功能

4.1规范性行为功能

核心:乱伦禁忌

4.2经济生活功能

4.3抚育、赡养功能

4.4精神生活功能(情感交流的功能:家庭孕育出情感,其他社会机构无法取代)

4.5教育功能(社会化功能)

4.6社会控制的功能

5.家庭的变迁

七、Theories of Power and Authority(权力与权威

权力与权威)

1.权力

可以基于暴力的使用

2.权威

基于被统治者对统治的承认和接受

3.韦伯:三种类型的合法性统治

(1)传统型

传统型统治建立在人们对于习惯和古老传统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基础之上。被统治者之所以服从统治者是因为这种关系已经存在于神圣的传统之中,

统治者凭借传统的力量实施合法统治,同时也受到传统的约束。

最典型的传统型统治是家长制、世袭制、封建制。

(2)魅力型

魅力型统治建立在某个英雄人物、某位如有神授天赋的人物的个人魅力基础之上。被统治者之所以服从是因为他们确信他们的统治者有着超凡的能

力,从而成为其追随者和信徒。而统治者也必须通过不断地证明其超凡能力

的存在而维持其合法统治。

最典型的形式在先知、圣徒、宗教领袖所建立的组织中可见。

(3)法理型

法理型统治建立在正式制定的规则和法令的正当性基础之上。和前两种类型不同,被统治者不再服从于统治者个人,而是服从于法规,他之所以服

从是因为他相信法律和规章制度是正当的、合理的。基于相信统治者用以统

治的法律或规章的合理性。

最典型的法理型统治是科层制。

八、Bureaucracy (科层制科层制))

1. 组织的含义

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的

群体。【社会学概论,P177】组织的本质是“命令 – 服从”关系。

2. 组织的特征

2.1 具有特定的组织目标(特定的、有限的)

2.2 具有一定的权威体系(权力的划分是组织的核心)

2.3 组织成员的角色化(按各自位置上的角色行事;人与人之间的角色关系)

2.4 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权力、义务、权利、关系等)

3. 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3.1 科层制的含义

由韦伯提出的科层制,是指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之上,以正式规则为管

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3.2 科层制的特征

① 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

● 组织的工作分工

● 权力的分割

● 招聘有专业资格的人员

② 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

● 上级监督下级

● 下级可按规则向上级请示呼吁

● 等级服从不等于事务包揽(科层制中,上级对下级是督办是督办是督办,而非包办而非包办而非包办)

③ 组织中各项事务的执行时建立在公文的基础之上的

● 原始文件和档案

● 办公室或秘书处

● 办公室和私宅的分离

④ 职务工作以专业培训为基础

● 既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国家

● 既适用于一般职员,也适用于领导

⑤ 整个劳动力的投入

● 非次要的或兼职性的职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