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知识点梳理
《卖油翁》考点

《卖油翁》考点人教版七下《卖油翁》知识点整理(新)一、文学常识:《卖油翁》一文选自《归田录》卷一。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重点字词解释:1.善.射善:擅长。
2.自矜:自夸。
矜:夸耀。
3.尝.射于家圃.尝:曾经。
圃:园子。
4.释.担而立释:放下。
5.睨.之久而不去.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去:离开。
6.但.微颔.之但:只;颔:点头。
7.知.射知:懂得。
8.但手熟.尔熟:熟练。
9.忿然:气愤的样子。
然:……的样子。
10.尔安.敢轻.吾射安:怎么。
轻:轻视。
11.以我酌.油知之酌:舀取,这里指倒入。
12.以钱覆.其口覆:盖。
13.徐.以杓酌油沥之徐:慢慢地。
14.惟.手熟尔惟:只。
15.笑而遣.之遣:打发。
三、字词分类归纳:(一)通假字。
1.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2.惟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二)古今异义。
1.但.手熟尔(古义:只;今义:但是)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三)一词多义。
1.射(1)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2)尔安敢轻吾射.(名词,射箭的本领)2.尔(1)但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2)尔.安敢轻吾射(你)(四)词类活用。
1.吾射.不亦精乎(动词活用作名词,射箭的本领)2.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五)重要虚词。
1.之(1)睨之.久而不去(代词,指陈尧咨射箭)(2)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3)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4)康肃笑而遣之.(代词,代指卖油翁)2.其(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指陈尧咨)(2)以钱覆其.口(代词,指葫芦的)3.以(1)公亦以.此自矜(介词,凭借)(2)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靠)(3)以.钱覆其口(介词,用)(4)徐以.杓酌油沥之(介词,用)4.而(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连词,表承接)(2)而.钱不湿(连词,表示转折,但)(3)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示修饰)四、朗读节奏划分:(每句停一处)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卖油翁》知识梳理(教师版)

《卖油翁》重点复习(教师版)一.通假字(2X2分)杓(通“勺”,勺子)耳(通“尔”,语气词,罢了)二.古今异义(10X2分)尔安.敢轻.吾射古义:看轻今义(形容重量)古义:怎么今义(安静,安全)但.手熟尔/但微颔之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今义(尝试)释.担而立古义:放下今义(解释)三.一词多义(18X2分)射:陈康肃公善射(射箭)尔安敢轻吾射(射技)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指陈尧咨)以钱覆其口(代指葫芦)尔:尔安敢轻吾射(你,第二人称)但手熟尔(通“耳”,罢了)之睨之(代指陈康肃公射箭)但微颔之(音节助词,无实义)以我酌油知之(熟能生巧的道理)徐以杓酌油沥之(代指葫芦)康肃笑而遣之(代指卖油翁)四.重点字词(14X2分)陈康肃公善.射(擅长)释担..而立(放下担子)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射箭)但微颔.之(点头)睨.之久而不去(斜眼看)徐.以杓酌油沥.之(徐徐地)(注入?)因.曰(于是)公亦以此自矜..(自夸)尝射于家圃.(园子)手熟.(熟练)忿然..(愤怒的样子)以钱覆.其口(盖住)笑而遣.之(打发)五.重点句子翻译(5X5分)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陈康肃公)曾在家里的园子里射箭,有卖油翁放下担子站在旁边,斜眼看着陈尧咨射箭,久久没有离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翁)看见他射箭十次命中了八九次,只是微微地点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教师版)《卖油翁》知识点梳理

《卖油翁》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唐宋八大家”:选文出处:《欧阳文忠公文集》二、主旨把握。
本文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业精于勤、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应牢记“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
三、关键词句理解。
1.关键词。
(1)善射:(2)自矜:(3)尝:(4)家圃:(5)释:(6)睨:(7)但微颔之:(8)知射:(9)忿然:(10)尔安敢轻吾射:(11)徐以杓酌油沥之:(12)唯手熟尔:(13)笑而遣之:2.一词多义。
(1)尔: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2)射陈康肃公善射:吾射不亦精乎:(3)以以我酌油知之:以钱覆其口:(4)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以钱覆其口:(5)之睨之:但微颔之:以我酌油知之:徐以杓酌油沥之:笑而遣之:3.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尝:古义:今义:尝试,品尝。
)(2)但微颔之(但:古义: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但是。
)(3)尔安敢轻吾射(安:古义:今义:安全,平安。
)4.词类活用(1)但微颔之(2)尔安敢轻吾射5.特殊句式【省略句】自钱孔入【倒装句】尝射于家圃。
6.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
(1)公亦以此自矜。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3)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4)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5)以我酌油知之。
(6)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卖油翁》知识点梳理答案一、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人。
“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
选文出处:《欧阳文忠公文集》二、主旨把握。
本文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业精于勤、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应牢记“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
三、关键词句理解。
1.关键词。
(2)善射:善于、擅长。
(2)自矜:自夸。
矜,夸耀。
(3)尝:曾经。
(4)家圃:这里指家里射箭的场地。
《卖油翁》考点

人教版七下《卖油翁》知识点整理(新)一、文学常识:《卖油翁》一文选自《归田录》卷一。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重点字词解释:1.善.射善:擅长。
2.自矜:自夸。
矜:夸耀。
3.尝.射于家圃.尝:曾经。
圃:园子。
4.释.担而立释:放下。
5.睨.之久而不去.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去:离开。
6.但.微颔.之但:只;颔:点头。
7.知.射知:懂得。
8.但手熟.尔熟:熟练。
9.忿然:气愤的样子。
然:……的样子。
10.尔安.敢轻.吾射安:怎么。
轻:轻视。
11.以我酌.油知之酌:舀取,这里指倒入。
12.以钱覆.其口覆:盖。
13.徐.以杓酌油沥之徐:慢慢地。
14.惟.手熟尔惟:只。
15.笑而遣.之遣:打发。
三、字词分类归纳:(一)通假字。
1.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2.惟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二)古今异义。
1.但.手熟尔(古义:只;今义:但是)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三)一词多义。
1.射(1)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2)尔安敢轻吾射.(名词,射箭的本领)2.尔(1)但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2)尔.安敢轻吾射(你)(四)词类活用。
1.吾射.不亦精乎(动词活用作名词,射箭的本领)2.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五)重要虚词。
1.之(1)睨之.久而不去(代词,指陈尧咨射箭)(2)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3)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4)康肃笑而遣之.(代词,代指卖油翁)2.其(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指陈尧咨)(2)以钱覆其.口(代词,指葫芦的)3.以(1)公亦以.此自矜(介词,凭借)(2)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靠)(3)以.钱覆其口(介词,用)(4)徐以.杓酌油沥之(介词,用)4.而(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连词,表承接)(2)而.钱不湿(连词,表示转折,但)(3)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示修饰)四、朗读节奏划分:(每句停一处)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卖油翁知识点归纳整理

卖油翁知识点归纳整理卖油翁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卖油翁的故事卖油翁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卖油的老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而不屈不挠的精神。
故事中的卖油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克服了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
二、卖油翁的背景卖油翁这个寓言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
故事中的卖油翁是一个贫穷的老人,靠卖油为生。
他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日子过得十分艰辛。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一步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三、卖油翁的智慧卖油翁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
他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但却不愿意束缚自己的思维。
他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机会,并能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他不仅懂得如何提高油的质量,还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如何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四、卖油翁的勤奋卖油翁是一个勤奋的人。
他每天都早早起床,准备好油,然后背着油桶沿街叫卖。
他不怕辛苦,也不怕困难。
他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生活,所以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
五、卖油翁的坚持卖油翁在面对困境时从不退缩。
无论是生活中的困境还是经济上的压力,他都能够坚持下去。
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钦佩。
六、卖油翁的成功卖油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取得了成功。
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况,还帮助了周围的人。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七、卖油翁的启示卖油翁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首先,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
其次,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寻找机会并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最后,我们要坚持不懈,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成功。
八、卖油翁的影响卖油翁的故事不仅在中国流传广泛,也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有勇气和智慧,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卖油翁重点知识梳理

《卖油翁》重点知识梳理安徽赵成一、重点字音1.以此自矜.(jīn)2.睨.之(nì)3.但微颔.之(hàn)二、重点实词1.以此自矜.(,自尊自大,自夸)2.释.担而立(放下)3.睨.之(斜着眼看)4.但.微颔之(只是)5.无他.(别的)三、重点虚词1.以(1)以.此自矜(凭)(2)以.钱覆其口(用,拿)2.而(1)释担而.立(表顺承的,可不译)(2)久而.不去(表示修饰的,可不译)(3)而.钱不湿(表转折的,相当于“可是”)3.之(1)睨之.久而不去(代指“他”,陈康肃)(2)但微颔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种情况”)(3)以我酌油知之.(指“射箭十中八九的道理”)(4)徐以杓酌油沥之.(代指“葫芦”)(5)笑而遣之.(代指“他”,卖油翁)四、通假字1.但手熟尔.(通“耳”,相当于“罢了”)2.以杓.酌油(通“勺”,勺子)五、特殊句式1.尝射于家圃(倒装句,状语后置)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省略句,省略主语“公”)六、古今异义1.久而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2.但手.熟尔(古义“技艺”,今义“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位”)3.尔安敢轻.吾射(古义“轻视”,今义“重量小”)七、一词多义1.射(1)尝射.于家圃(射箭,动词)(2)汝亦知射.乎(射箭,名词)(3)吾射.不亦精乎(射箭的技艺,名词)2.尔(1)但手熟尔.(通“耳”,相当于“罢了”)(2)尔.安敢轻吾射(你)3.自(1)公亦以此自.夸(自己)(2)自.钱孔入(从)八、词类活用1.动词活用作名词吾射.不亦精乎(射箭,这里指射箭的技艺)2.形容词或用作动词尔安敢轻.吾射(重量小,这里指轻视、瞧不起)。
《卖油翁》知识归纳

《卖油翁》知识归纳《卖油翁》知识归纳一、词句注释1.陈康肃公: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
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善射:擅长射箭。
2.以:凭借。
自矜(jīn):自夸。
尝:曾经.3.家圃(pǔ):家里(射箭的)场地。
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4.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
而:表承接。
5.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6.去:离开。
7.发:射,射箭。
8.但微颔(hàn)之:只是微微对此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
但,只、不过。
颔之,就是”对之颔”。
颔,点头。
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9.知:懂得,知道。
精:精湛,高明。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10.但手熟尔:不过手熟罢了。
但,只,不过。
熟,熟练。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11.忿(fèn)然:气愤愤地。
然,作形容词或者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的”或”地”。
12.安:怎么。
轻吾射: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轻,形容词作动词用。
13.以我酌(zhuó)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以,凭、靠。
酌,斟酒,这里指倒油。
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14.覆:盖。
15.徐:慢慢地。
沥之:注入葫芦。
沥,注入,滴入。
之,指葫芦。
16.惟:只,不过。
17.遣之:让他走,打发。
二、课文翻译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
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第13课《卖油翁》知识点梳理+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卖油翁》复习重点整理一、重点注释及课文翻译。
陈/康肃公/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二、文学常识。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唐宋八大家”指:(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
三、重点问题。
1.本文涉及到的成语:满智慧。
3.文中是如何刻画人物的?(1)本文刻画人物主要采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
①语言描写:主要是陈尧咨和卖油翁之间的对话。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是质问指责的语气,而卖油翁的回答“无他,但手熟尔。
”显得不卑不亢,从容淡定。
“尔安敢轻吾射!”陈尧咨被激怒,可见他的暴躁与傲慢,“以我酌油知之。
”卖油翁的应对透出十足的沉稳自信。
②动作描写:“取、置、覆、酌、沥”,一系列动词准确表现了卖油翁技艺的娴熟精湛,有力证明了“无他,但手熟尔”的说法。
③神态描写:“忿然”写出陈尧咨的气愤暴躁。
“笑而遣之”表明陈尧咨对卖油翁的告诫心领神会;陈尧咨的“笑”中有尴尬,也有解嘲;陈尧咨这个反应也显露了他通达爽快的一面。
(2)文中在刻画两人时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一个恃才傲物,骄矜暴躁,一个不卑不亢,气定神闲。
对比突出了人物性格形象,也突出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即技艺专长全在熟能生巧,不能恃技而骄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油翁知识点梳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卖油翁》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
】二、主旨把握本文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告诉人们要谦虚,不要骄傲。
三、关键词句理解。
1.关键词解释。
(1)善射:擅长射箭。
(2)自矜:自夸。
矜,夸耀。
(3)尝:曾经。
(4)家圃:这里指家里射箭的场地。
圃,园子。
(5)释:放。
(6)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7)但微颔之:但,只;颔,点头。
(8)忿然:气愤的样子。
(9)尔安敢轻吾射:安,怎么;轻,看轻,轻视。
(10)徐以杓酌油沥之:徐,慢慢地。
(11)惟手熟尔:惟,只,不过。
(13)笑而遣之:遣,打发。
2.一词多义。
(1)尔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尔,你。
(2)以公亦以此自矜:以,凭,靠。
以我酌油知之:以,凭,靠。
以钱覆其口:以,用。
3.“之”(1)睨之:“之”,代词,指代陈尧咨射箭。
(2)但微颔之:“之”,代词,指代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
(3)以我酌油知之:“之”,代词,指代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4)徐以杓酌油沥之:“之”,代词,指代葫芦。
(5)笑而遣之:“之”,代词,指代,卖油翁。
四.翻译句子。
1.公亦以此自矜。
译文:康肃公也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卖油的老翁)看到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译文: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也不离开。
4.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译文: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术不是很精湛吗5.尔安敢轻吾射!译文: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6.以我酌油知之。
译文: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7.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译文: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五、问题探究:1、陈尧咨连用两个问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试分析这两个问句的含意。
答:连续两问,语气盛气凌人,一是对卖油翁的态度表示不满;二是言语之间,不乏轻蔑和质问之意。
2、面对陈尧咨的质问,卖油翁的表现如何答:卖油翁语气平和,不卑不亢,沉着镇静,并用事实说明“惟手熟尔”。
3、“笑而遣之”的“笑”写出了什么答:陈尧咨的笑有会意有尴尬,也有自我解嘲。
笑和遣都表现了陈尧咨通达爽快的一面。
4、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开始反感、恼怒,后来无言以对,笑之。
原因:看到卖油翁酌油技术的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
5、揣摩下列句中的加粗词语对刻划人物性格的作用。
(1)公亦以此自答:矜:自夸。
表现他的骄傲自大,不可一世。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答:睨:斜着眼睛看。
表现卖油翁不是很在意和他的自信。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答:微颔:微微点头称赞。
表现卖油翁不是很在意,但也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称许,有肯定的意味。
(4)康肃笑而遣之。
答:笑:既表现他对卖油翁酌油技术的赞许,又显示他的尴尬。
6、“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答:不行。
“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
其它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7、能反映陈尧咨“以此自矜”的语言有哪些有什么作用答::⑴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⑵尔安敢轻吾射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8、说说文中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答:陈尧咨:恃才傲物、盛气凌人、性情暴躁,也有通达爽快的一面。
卖油翁:技高、谦虚,是一位身手不凡、神闲气定的智者。
9、本文中哪个句子能说明道理说明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答:“但手熟耳”或“惟手熟耳”。
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任何事情,只要反复练习,就可以达到精妙的地步。
同时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过分骄傲。
启发:①熟能生巧;②勤能补拙;③应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不可骄傲自满。
9、说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或别人的优缺点请写一两句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
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谦受益,满招损。
10、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答:卖油翁。
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11.康肃公由“忿然”到“笑而遗之”说明了什么答:通过卖油翁的表演,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技术是无止境的。
12.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什么形象特点答:文章主要写了陈尧咨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两件事。
陈尧咨:自命不凡不可一世骄横无礼的狂妄者的形象。
卖油翁:沉着自信技艺高超谦虚朴实的智者形象。
13.“公亦以此自矜”的“此”指什么用文中两个字回答。
答:善射14.、在文中找出表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和陈尧咨傲慢无礼的语句。
答:“睨之”“但微颔之”体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箭术不以为意,并不赞赏。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陈尧咨怒形于色,三个反问中的称呼、质问和斥责的语气,都显得傲慢无礼。
六、对比阅读(一)【甲】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
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4分)⑴公亦以此自矜.矜:________________⑵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________⑶夫没者岂苟.然哉苟:________________⑷见舟而畏.之畏: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夸耀(2)打发(3)随便、随意(4)畏惧、害怕2.翻译下面句子。
(4分,每小题2分,译出大意,语句通顺即可) (1)译文:(卖油的老翁)看到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2)译文:(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骆驼祥子》考点梳理一、《骆驼祥子》一书中的祥子人生是三起三落,请你简要概括答: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二、请你谈谈《骆驼祥子》作品的主题。
答:主要讲述的是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本文痛斥了压迫人民的无德之人,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
更体现了人是随环境变换而改变的动物,可谓是最不堪一击的。
人性的丑恶在此暴露无遗。
老舍无情的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三、谈谈你对《骆驼祥子》一书中的人物形象的评价答:1、祥子——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
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
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俩自己的车,以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
但最后,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他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正是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揭示了当时它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
2、虎妞——泼辣而有心计的中年妇女,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物,将人和车厂管理的井井有条。
颇有心计的她安排好了一场骗局,却没料到早早的被父亲——刘四爷——拆穿,但她还是骗取祥子和她结了婚,但却没料到父亲会狠心抛下她不管,卖了厂子到外地去了。
最终由于她的好吃懒做引起难产而死去了,她的一切结局都是又她自己一手造成的,算来算去结果把自己的命也算了进去。
3、刘四爷——旧社会的袍哥人物,改良办起了车厂,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
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一个儿子来接自己的班,女儿虽能干但毕竟是女儿。
由于女儿中年了还未出嫁,觉着对不起她,平日里也挺让着她,但却不愿自己辛辛苦苦挣得的家产遂着女儿一起给了别人。
于是断绝了与女儿的关系,最后连女儿的坟也不知道在哪儿。
封建的思想使他忘记了亲情,当他醒悟过来是已为时过晚,相信当祥子将他赶下车,一个人久久的立在那儿的时候,他真正感到了孤独,真正感到了自己除了钱以外什么也没有了,甚至连女儿的坟也不能看上一眼。
亲情是可贵的,希望我们不要在失去它以后才懂得珍惜。
4、曹先生——旧社会的小知识分子,有时候教点书,有时候也做别的事,一个中等人物,自居为社会主义者”,同时也是个唯美主义者。
在政治上、艺术上并没有高深的见解,不过能把所信仰的那一点体现在生活小事中,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又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
他对于祥子这样的下层劳动人民表现出一定的关心和同情,能以自己所能解决他人一时之困。
因为信奉社会主义,所以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5、小福子-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是祥子喜欢的人,但留给我们的只有深深的同情和无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