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知识点梳理(教学用)

合集下载

《卖油翁》知识梳理(教师版)

《卖油翁》知识梳理(教师版)

《卖油翁》重点复习(教师版)一.通假字(2X2分)杓(通“勺”,勺子)耳(通“尔”,语气词,罢了)二.古今异义(10X2分)尔安.敢轻.吾射古义:看轻今义(形容重量)古义:怎么今义(安静,安全)但.手熟尔/但微颔之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今义(尝试)释.担而立古义:放下今义(解释)三.一词多义(18X2分)射:陈康肃公善射(射箭)尔安敢轻吾射(射技)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指陈尧咨)以钱覆其口(代指葫芦)尔:尔安敢轻吾射(你,第二人称)但手熟尔(通“耳”,罢了)之睨之(代指陈康肃公射箭)但微颔之(音节助词,无实义)以我酌油知之(熟能生巧的道理)徐以杓酌油沥之(代指葫芦)康肃笑而遣之(代指卖油翁)四.重点字词(14X2分)陈康肃公善.射(擅长)释担..而立(放下担子)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射箭)但微颔.之(点头)睨.之久而不去(斜眼看)徐.以杓酌油沥.之(徐徐地)(注入?)因.曰(于是)公亦以此自矜..(自夸)尝射于家圃.(园子)手熟.(熟练)忿然..(愤怒的样子)以钱覆.其口(盖住)笑而遣.之(打发)五.重点句子翻译(5X5分)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陈康肃公)曾在家里的园子里射箭,有卖油翁放下担子站在旁边,斜眼看着陈尧咨射箭,久久没有离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翁)看见他射箭十次命中了八九次,只是微微地点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教师版)《卖油翁》知识点梳理

(教师版)《卖油翁》知识点梳理

《卖油翁》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唐宋八大家”:选文出处:《欧阳文忠公文集》二、主旨把握。

本文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业精于勤、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应牢记“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

三、关键词句理解。

1.关键词。

(1)善射:(2)自矜:(3)尝:(4)家圃:(5)释:(6)睨:(7)但微颔之:(8)知射:(9)忿然:(10)尔安敢轻吾射:(11)徐以杓酌油沥之:(12)唯手熟尔:(13)笑而遣之:2.一词多义。

(1)尔: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2)射陈康肃公善射:吾射不亦精乎:(3)以以我酌油知之:以钱覆其口:(4)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以钱覆其口:(5)之睨之:但微颔之:以我酌油知之:徐以杓酌油沥之:笑而遣之:3.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尝:古义:今义:尝试,品尝。

)(2)但微颔之(但:古义: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但是。

)(3)尔安敢轻吾射(安:古义:今义:安全,平安。

)4.词类活用(1)但微颔之(2)尔安敢轻吾射5.特殊句式【省略句】自钱孔入【倒装句】尝射于家圃。

6.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

(1)公亦以此自矜。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3)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4)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5)以我酌油知之。

(6)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卖油翁》知识点梳理答案一、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人。

“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

选文出处:《欧阳文忠公文集》二、主旨把握。

本文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业精于勤、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应牢记“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

三、关键词句理解。

1.关键词。

(2)善射:善于、擅长。

(2)自矜:自夸。

矜,夸耀。

(3)尝:曾经。

(4)家圃:这里指家里射箭的场地。

卖油翁知识点梳理

卖油翁知识点梳理

卖油翁知识点梳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卖油翁》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

】二、主旨把握本文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告诉人们要谦虚,不要骄傲。

三、关键词句理解。

1.关键词解释。

(1)善射:擅长射箭。

(2)自矜:自夸。

矜,夸耀。

(3)尝:曾经。

(4)家圃:这里指家里射箭的场地。

圃,园子。

(5)释:放。

(6)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7)但微颔之:但,只;颔,点头。

(8)忿然:气愤的样子。

(9)尔安敢轻吾射:安,怎么;轻,看轻,轻视。

(10)徐以杓酌油沥之:徐,慢慢地。

(11)惟手熟尔:惟,只,不过。

(13)笑而遣之:遣,打发。

2.一词多义。

(1)尔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尔,你。

(2)以公亦以此自矜:以,凭,靠。

以我酌油知之:以,凭,靠。

以钱覆其口:以,用。

3.“之”(1)睨之:“之”,代词,指代陈尧咨射箭。

(2)但微颔之:“之”,代词,指代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

(3)以我酌油知之:“之”,代词,指代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4)徐以杓酌油沥之:“之”,代词,指代葫芦。

(5)笑而遣之:“之”,代词,指代,卖油翁。

四.翻译句子。

1.公亦以此自矜。

译文:康肃公也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卖油的老翁)看到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译文: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也不离开。

4.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译文: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术不是很精湛吗5.尔安敢轻吾射!译文: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6.以我酌油知之。

译文: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3课《卖油翁》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3课《卖油翁》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卖油翁》知识点(一)课文字词详解卖油翁陈康肃公①善②射,当世无双,公③亦④以此⑤自矜(jīn)。

⑥尝射⑦于①善:擅长。

②射:射箭。

③亦:也。

④以:凭借。

⑤自矜:自夸。

⑥尝:曾经。

⑦于:在。

家①圃(pǔ),有卖油翁②释担(dàn)③而立,④睨(nì)⑤之久而不⑥去。

见其发⑦矢(shǐ)十①圃:园子。

②释:放下。

③而:连词,表示承接,可以不翻译。

④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⑤之:指代陈尧咨射箭。

⑥去:离开。

⑦矢:箭,“发矢”就是射箭。

中八九,①但微②颔(hàn)③之。

①但:只。

②颔:点头。

③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康肃问曰:“①汝(rǔ)亦知射乎?②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③但手熟(shú)④尔。

”①汝:你。

②吾:我。

③但:只,与前一个“但”意思相同。

④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康肃①忿(fèn)然曰:“②尔③安敢④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⑤之。

”⑥乃取一葫芦①忿然:气愤的样子。

然,表示“……的样子”。

在翻译句子时“忿然曰”可以翻译为“生气地说”。

②尔:你。

注意称呼的变化,前面“汝”,这里“尔”,翻译虽相同,但语气实则大不同。

③安:怎么。

④轻:作动词用,轻视。

⑤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⑥乃:于是。

21·cn·jy·com①置②于地,③以钱覆④其口,⑤徐以杓(sháo)酌油沥(lì)⑥之,⑦自钱孔入,⑧而钱不湿。

①置:放置。

②于:在。

③以:用。

④其:代词,指代葫芦。

⑤徐:慢慢地。

⑥之:指油。

⑦自:从。

⑧而:连词,表示转折,翻译为“但是”。

①因曰:“我亦无他,②惟手熟(shú)尔。

”康肃笑③而遣(qiǎn)④之。

①因:于是。

②惟:只是。

③而:连词,表示修饰,相当于“着”。

④之:代词,指卖油翁。

(二)重点句子翻译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七下语文《卖油翁》知识点

七下语文《卖油翁》知识点

七下语文《卖油翁》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修全集》。

二、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

今义: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3.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二)一词多义1.射:尝射于家圃射箭,动词尔安敢轻吾射射技,名词2.尔:尔安敢轻吾射你,人称代词但手熟尔罢了,语气词(三)词类活用1.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原指下巴颏,这里是“点头”的意思2.吾射不亦精乎动词用作名词,射技3.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四)文言句式1.倒装句尝射于家圃。

2.省略句自钱孔入。

三、翻译课文1、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他)曾在自家的菜园里射箭, 有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

(老翁)看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2、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译文: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技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这)没有什么别的(奥秘),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康肃公听后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3、原文: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老翁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入葫芦,可是铜钱一点儿也没有被沾湿。

卖油翁知识点归纳整理

卖油翁知识点归纳整理

卖油翁知识点归纳整理卖油翁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卖油翁的故事卖油翁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卖油的老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而不屈不挠的精神。

故事中的卖油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克服了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

二、卖油翁的背景卖油翁这个寓言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

故事中的卖油翁是一个贫穷的老人,靠卖油为生。

他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日子过得十分艰辛。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一步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三、卖油翁的智慧卖油翁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

他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但却不愿意束缚自己的思维。

他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机会,并能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他不仅懂得如何提高油的质量,还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如何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四、卖油翁的勤奋卖油翁是一个勤奋的人。

他每天都早早起床,准备好油,然后背着油桶沿街叫卖。

他不怕辛苦,也不怕困难。

他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生活,所以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

五、卖油翁的坚持卖油翁在面对困境时从不退缩。

无论是生活中的困境还是经济上的压力,他都能够坚持下去。

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钦佩。

六、卖油翁的成功卖油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取得了成功。

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况,还帮助了周围的人。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七、卖油翁的启示卖油翁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首先,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

其次,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寻找机会并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最后,我们要坚持不懈,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成功。

八、卖油翁的影响卖油翁的故事不仅在中国流传广泛,也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有勇气和智慧,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卖油翁重点知识梳理

卖油翁重点知识梳理

《卖油翁》重点知识梳理安徽赵成一、重点字音1.以此自矜.(jīn)2.睨.之(nì)3.但微颔.之(hàn)二、重点实词1.以此自矜.(,自尊自大,自夸)2.释.担而立(放下)3.睨.之(斜着眼看)4.但.微颔之(只是)5.无他.(别的)三、重点虚词1.以(1)以.此自矜(凭)(2)以.钱覆其口(用,拿)2.而(1)释担而.立(表顺承的,可不译)(2)久而.不去(表示修饰的,可不译)(3)而.钱不湿(表转折的,相当于“可是”)3.之(1)睨之.久而不去(代指“他”,陈康肃)(2)但微颔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种情况”)(3)以我酌油知之.(指“射箭十中八九的道理”)(4)徐以杓酌油沥之.(代指“葫芦”)(5)笑而遣之.(代指“他”,卖油翁)四、通假字1.但手熟尔.(通“耳”,相当于“罢了”)2.以杓.酌油(通“勺”,勺子)五、特殊句式1.尝射于家圃(倒装句,状语后置)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省略句,省略主语“公”)六、古今异义1.久而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2.但手.熟尔(古义“技艺”,今义“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位”)3.尔安敢轻.吾射(古义“轻视”,今义“重量小”)七、一词多义1.射(1)尝射.于家圃(射箭,动词)(2)汝亦知射.乎(射箭,名词)(3)吾射.不亦精乎(射箭的技艺,名词)2.尔(1)但手熟尔.(通“耳”,相当于“罢了”)(2)尔.安敢轻吾射(你)3.自(1)公亦以此自.夸(自己)(2)自.钱孔入(从)八、词类活用1.动词活用作名词吾射.不亦精乎(射箭,这里指射箭的技艺)2.形容词或用作动词尔安敢轻.吾射(重量小,这里指轻视、瞧不起)。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卖油翁》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卖油翁》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卖油翁》知识点梳理一、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修全集》。

二、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

今义: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3.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二)一词多义1.射:尝射于家圃射箭,动词尔安敢轻吾射射技,名词2.尔:尔安敢轻吾射你,人称代词但手熟尔罢了,语气词(三)词类活用1.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原指下巴颏,这里是“点头”的意思2.吾射不亦精乎动词用作名词,射技3.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四)文言句式1.倒装句尝射于家圃。

2.省略句自钱孔入。

三、翻译课文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他)曾在自家的菜园里射箭, 有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

(老翁)看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译文: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技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这)没有什么别的(奥秘),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康肃公听后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原文: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老翁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入葫芦,可是铜钱一点儿也没有被沾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油翁》知识点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
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词句注释
1.陈康肃公: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

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善射:擅长射箭。

2.以:凭借。

自矜(jīn):自夸。

尝:曾经.
3.家圃(pǔ):家里(射箭的)场地。

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4.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

而:表承接。

5.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6.去:离开。

7.发:射,射箭。

8.但微颔(hàn)之:只是微微对此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

但,只、不过。

颔之,就是”对之颔”。

颔,点头。

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9.知:懂得,知道。

精:精湛,高明。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10.但手熟尔:不过手熟罢了。

但,只,不过。

熟,熟练。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11.忿(fèn)然:气愤愤地。

然,作形容词或者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的”或”地”。

12.安:怎么。

轻吾射: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轻,形容词作动词用。

13.以我酌(zhuó)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以,凭、靠。

酌,斟酒,这里指倒油。

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14.覆:盖。

15.徐:慢慢地。

沥之:注入葫芦。

沥,注入,滴入。

之,指葫芦。

16.惟:只,不过。

17.遣之:让他走,打发。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

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

”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一、文学常识:
1、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宋: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2、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
士。

(意即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

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二、问题探究:
1、陈尧咨连用两个问句,试分析这两个问句的含意。

连续两问,语气盛气凌人,一是
对卖油翁的态度表示不满;二是言语之间,不乏轻蔑和质问之意。

2、面对陈尧咨的质问,卖油翁的表现如何?
卖油翁语气平和,不卑不亢,沉着镇静,并用事实说明“惟手熟尔”。

3、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开始反感、恼怒,后来无言以对,笑之。

原因:看到卖油翁酌油技术的纯熟却不自夸。

4、说说文中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陈尧咨:恃才傲物、盛气凌人、性情暴躁,也有通达爽快的一面。

卖油翁:技高、谦虚,是一位身手不凡、神闲气定的智者。

5、本文中哪个句子能说明道理?说明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但手熟耳”或“惟手熟耳”,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任何事情,只要反复练习,就可以达到精妙的地步。

同时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过分骄傲。

启发:①熟能生巧;②勤能补拙;③应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不可骄傲自满。

6、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
卖油翁。

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7、“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不行。

“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

其它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8、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

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

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取长补短,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

9、写出两句勤奋成才的名言警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10、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较详细的描写。

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十分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