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灰监测防控及AFP监测相关试题库
AFP知识培训试卷

乐亭县AFP监测培训试卷单位名称:姓名:分数:一、填空题(共55分每空1分)1、岁以下儿童是脊灰发病的高危人群。
2、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小时,农村在小时报告,报告当地县级。
3、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是:、、。
4、AFP病例应在麻痹后天内采集两份标本;两份标本采集时间间隔小时;在麻痹发生天后,对报告的AFP病例进行随访。
5、所有县级以上综合医院,神经专科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综合性中医院均为AFP主动监测医院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县级疾控机构应对辖区内AFP 主动监测医院开展主动搜索,应到医院的、(或内科)传染科的门诊和病房、病案室、查阅门诊日志、出入院记录或病案、并与医务人员交谈、主动搜索AFP病例、并监测结果。
三、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1、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是()A硬瘫B软瘫C中枢性瘫2、AFP监测属于A疾病监测B症状监测C两者都是3、年月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我国终于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证实的目标。
A2001.6B1999.12C2000.104、途径是脊灰主要传播途径,发病的早期咽部排毒可经传播A食物、饮用水传播B飞沫传播C接触传播5、是预防脊髓灰质炎最有效的方法。
A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B锻炼身体C注射免疫球蛋白乐亭县AFP监测培训试卷单位名称: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15岁以下儿童是脊灰发病的高危人群。
2、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报告,报告当地县级疾控机构。
3、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是: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4、AFP病例应在麻痹后14天内采集两份标本;两份标本采集时间间隔24小时;在麻痹发生60天后,对报告的AFP病例进行随访。
5、所有县级以上综合医院,神经专科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综合性中医院均为AFP主动监测医院。
每旬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县级疾控机构应每旬对辖区内AFP主动监测医院开展主动搜索,应到医院的儿科、神经内科(或内科)传染科的门诊和病房、病案室、查阅门诊日志、出入院记录或病案、并与医务人员交谈、主动搜索AFP病例、并记录监测结果。
疾病监测试题

疾病监测试题1.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万达到监测指标。
A.1/10(B.2/10C.3/10D.4/102关于AFP病例下列有哪个说法不正确?A.是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英文缩写的简称B.全身重症肌无力应作为AFP病例报告C.AFP病例应采集双份合格便D.AFP病例随访可通过电话进行随访3.婴幼儿在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前,接种人员需特别注意孩子有无以下哪种症状?A.鸡蛋羟度过敏B.便秘C.尿布疹D.肛周脓肿4.AFP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日审核辖区内AFP病例报告情况,发现辖区内AFP病例报告后,应在()小时内完成报告信息审核并将AFP病例纳入专病管理;在()小时内开展个案调查,调查开始后()小时内填报流行病学调查信息。
A.12、12、24B.12、24、48C.24'24'48D.24、48、485.AFP病例双份便标本采集要求是在麻痹出现后()天内采集,双份标本间隔()小时,每份重量N()克。
A.12,12,8B.14,12,8C.14,24,5(ID.14J2,56.高危AFP病例是指年龄小于()岁、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临床怀疑为脊髓灰质炎的AFP病例。
A.1B.3C.5D.157.AFP病例的主要特征。
A.急性起病8.肌张力减弱C.肌力下降D.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以上全是(「8.麻痹发生()天后,要对所报告的AFP病例进行随访;随访表填写完成后要及时()上报市、省级疾控机构。
A.75,麻痹75天内B.60>麻痹60天内C.60,麻痹75天内(J∣⅛⅛χ∙)D.30,麻痹75天内9.关于AFP病例标本采集下列错误的是:A.麻痹出现后14天内采集B.两份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12小时C.每份标本重量N5克D.7天内送达省级实验室10.关于进行AFP病例主动监测的医院,下面哪项错误?A.县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神经专科医院、综合性中医医院B.县级及以上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县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神经专科医院、综合性中医医院C.县级及以上妇产医院、精神病医院(:)D.重点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关于AFP病例便标本保存和运输,下面哪项错误?A.标本无需冷藏,但要安全运送。
脊灰监测防控及AFP监测相关试题库

C.虫媒传播D.日常生活接触
153、以下哪项是高危AFP病例判定标准:( )
A.年龄小于5岁B.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
C.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D.以上都是
154、VDPV循环(cVDPVs)是指( )
A.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相关的VDPV病例。
B.OPV疫苗接种后半小时内禁服人奶和热开水
C.OPV疫苗最小免疫年龄为1月龄
D.在运输.贮藏和使用OPV疫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反复冻融,以免影响疫苗效价。
176、下列不属于AFP监测范围内的疾病有( )
A.高钾软瘫B.肌营养不良C.急性脑炎D.重症肌无力
177、关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病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低体重儿D.钙缺乏症患者
170、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应使用_______送服。( )
A.37℃以下温水B.40℃~50℃热水
C.50℃~60℃热水D.80℃以上热水
171、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_______避免喂奶。( )
A.15分钟B.30分钟C.1小时D.2小时
172、脊髓灰质炎是_______传染病( )
D.以上都不正确
157、关于AFP病例的定义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
A.任何小于15岁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B.任何年龄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C.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ABBCA
131-135
DD(Bபைடு நூலகம்BBCD)CA
AFP培训班试题(答案)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培训试题单位: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1、所有15 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2、判断弛缓性麻痹,主要从哪三点考虑:1)、肌力下降2)、肌张力减弱3)、腱反射减弱或消失3、AFP患者及其带毒者为传染源,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及无麻痹患者不易发现,在传播该病中起主要作用。
本病潜伏期为3-35 天,一般1-2周,发病前1周始从粪便排毒,病后1-2周排毒率最高,脊灰潜伏期分末期和瘫痪前期,传染性最大,夏秋季为发病高峰。
4、当前WHO为全球消灭脊灰的主要策略是免疫和监测。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新疆针对目前的脊灰防控形势,将15岁以下儿童AFP发生率的要求提高到了多少?A 1/10万2/10万 C 3/10万 D 5/10万2、AFP病例的合格便标本的采集时限是在麻痹后多少天内?A 7天B 10天14天 D 28天3、关于AFP病例的定义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a )a.任何小于15岁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b任何年龄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c. 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d.以上都不正确4、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属于( b )a.疾病监测b.症状监测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三、问答题:(40分)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哪些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
脊灰监测防控及AFP监测相关试题库

脊灰监测防控及AFP监测相关试题库130、2011年我国新疆和田地区发生脊灰病毒输入性疫情,其毒株为_______脊髓灰质炎病毒。
()A.Ⅰ型 B.Ⅱ型 C.Ⅲ型D.疫苗株131、目前,任何医疗单位发现AFP病例后,应在8小时(当天)内()A.逐级报至县(市)区疾控中心 B.通过大疫情网直报C.采集大便标本 D.包括A和B132、AFP病例监测的目的是()A.发现脊灰病毒 B.维持无脊灰状态 C.评价免疫工作质量 D.以上全是133、AFP病例粪便标本采集和保存要求:①采集次数_______次;()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②采集时间均在麻痹后_______天内;()A.28天 B.14天 C.48天 D.7天③相邻两份粪便标本采集间隔时间_______小时;()A.>12天 B.>24小时 C.>6小时 D.>48小时④每份粪便标本采集量至少____克,采便容器用_______便盒;()A.8克,普通 B.5克,专用 C.8克,专用 D.5克,普通⑤粪便标本保存于_______温度下。
()A.2~8℃ B.37℃ C.-20℃ D.常温⑥在2011年新疆脊灰疫情应急响应未终止前,AFP病例粪便标本收集齐后_______天内送到_______实验室。
()A.2天,市疾控中心B.10天,市疾控中心C.10天,省疾控中心D.2天,省疾控中心134、AFP病例的随访应在麻痹后_______进行,随访表应在规定时间内送报_______。
()A.60天,省疾控中心 B.75天,市疾控中心C.60天,省疾控中心和市疾控中心 D.75天,省疾控中心和市疾控中心135、在2011年新疆脊灰疫情应急响应未终止前,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要在_______小时内报告本单位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要在_______报告当地县级疾控中心,并进行网络直报。
()A.2小时,6小时 B.4小时,当天C.6小时,24小时 D.当天,48小时136、发现AFP病例后,应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在填写报告卡,病例分类均选_______,疾病名称选_______。
AFP部分试题(疾控部分)

南疆片区AFP病例监测师资培训评估问卷(疾控部分)姓名单位职称工作年限____年一、单选题(24分)1、国家要求15岁以下儿童的AFP病例报告发生率至少应该达到的要求。
a、1/10万b、2/10万c、5/10万d、10/10万2、AFP病例的合格标本应该是在麻痹后内采集。
a、7天b、10天c、14天d、28天3、县级医院发现AFP病例后,应向谁报告?a、医务办b、卫生局c、疾控中心d、检验科4、AFP病例标本在运送时需要按照何类包装?a、A类b、B类c、C类d、D类5、AFP病例标本采集后需要在几天内送到省级脊灰实验室?a、7天b、10天c、14天d、28天6、AFP病例应该在麻痹后多少天开始随访?a、30天b、50天c、60天d、75天7、为何对所有的AFP病例都要采集双份便标本?a、实验室标本检测的质控要求b、方便保留原始标本c、脊灰病毒的间歇排毒特点d、保证标本克数8、AFP病例报告后应该在多长时间内调查?a、立即b、24小时c、48小时d、72小时二、填空(20分)1、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在常规监测工作中,是所有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的病例。
由于本次新疆疫情的特点,不仅增加了临床诊断为的病例,还将南疆五地州和乌鲁木齐的监测年龄范围扩大到人群。
2、异地AFP病例是指非本地户籍、居住< 天的AFP病例。
分为异地AFP病例和异地AFP病例(跨县或跨市)。
异地AFP病例归属原居住地县级以上疾控机构管理。
3、控制传染发生的主要手段是阻断的形成。
隔离技术的目的防止在人群中扩散,最终控制和清除。
三、多选题(18分)1、以下哪几种疾病属于AFP?a、脊髓灰质炎b、GBS(格林-巴利综合症)c、肉毒中毒d、进行性肌营养不良2、AFP病例的诊断要点:a、急性起病b、肌力减弱、肌张力下降c、病理反射阳性d、腱反射减弱或消失3、高危AFP病例的含义:a、年龄小于5岁b、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或不详c、未采集标本d、未采集到合格便标本四、简答题(38分)1、AFP病例监测系统要求上报的AFP病例包括哪些(14份)?2、新疆控制本次脊灰输入疫情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2分)?3、AFP病例监测包括哪些工作(12分)?。
AFP试题

1.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在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内以电话方式报告到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
报告内容包括:发病地点、家长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麻痹日期、临床初步诊断等。
接到报告的县级疾控机构在接到报告后,应于12小时内以电话方式同时上报省、市级疾控机构。
(√)2.脊灰的潜伏期为3-35天,一般为7-14天。
患者自潜伏期末至发病后3-4周都有传染性,发病后1-2周排毒率最高。
(√)3.AFP标本采集后要求在10天内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
(×)4.脊灰按症状轻重及有无麻痹可分为隐性感染、顿挫型、无麻痹型及麻痹型。
通常的脊灰病例是指麻痹型病例。
(√)5. 脊灰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在发病的早期咽部排毒可经飞沫传播。
(×)6.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的脊髓和脑部,在鼻咽部、肠道黏膜与淋巴结内亦可查到。
(√)7. 我国自1994年10月以来未发现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并于2000年实现无脊灰区目标。
(√)8. AFP原始标本运送要求:标本采集后要在14天内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标本应冷藏运送,在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时带冰且包装完整。
(×)9. AFP监测的敏感性指标要求是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10万。
(×)10.脊灰的传染源为病人、隐性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
(√)11. 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指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且发病时间间隔在2个月以内的临床符合病例。
12. 高危AFP病例:指年龄小于5岁、接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次数少于3次或接种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或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
13. 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简称VDPV病例):指大便标本分离到VDPV的AFP 病例;该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变异介于1%~15%之间。
脊灰试题

五一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月份《脊髓灰质炎》培训试题一、选择题1、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 )A、脊髓灰质炎病毒B、乙脑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D、麻疹病毒2、脊髓灰质炎多见于()A、儿童B、青壮年C、农民D、制革工人3、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感染类型()A、隐性感染B、急性感染C、慢性感染D、潜伏感染4、脊髓灰质炎病毒排出体外主要通过()A、鼻分泌物B、眼分泌物C、粪便D、飞沫5、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注意事项不包括()A、注意疫苗是否失效B、勿用热开水送服C、宜安排在冬春服用D、只需服用一次即可达到免疫效果6、我国目前使用的远期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特异措施是()A、消毒病人排泄物,搞好水和饮食卫生B、服用减毒活疫苗C、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D、注射成人血清7、脊髓灰质炎患者死亡主要原因是()A、脑神经瘫痪B、中枢性呼吸衰竭C、外周性呼吸衰竭D、中枢性及外周性呼吸衰竭8、以下哪一点不符合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病学特点()A、人是脊髓灰质炎的唯一宿主B、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C、发病季节以冬春为主D、人群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普遍易感9、脊髓灰质炎最重要的传染源是()A、急性期发热的病人B、隐性感染者C、后遗症患者D、携带病毒的猪10、要达到预防乃至最终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彻底治愈脊髓灰质炎患者B、及时全部隔离脊髓灰质炎患者C、开展体育锻炼,增强人们体质D、适龄儿童全部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二、填空题1、脊髓灰质炎感染者,依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4型,其中以_______最多见,_______最少见。
2、脊髓灰质炎又名___________ ,是由______________ 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3、脊髓灰质炎的易感人群为______________,感染后对同型病毒可获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什么是脊髓灰质炎?2、脊髓灰质炎的临床分哪几型?3、脊髓灰质炎如何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灰监测防控及AFP监测相关试题库脊灰监测防控及AFP监测相关试题库130、2011年我国新疆和田地区发生脊灰病毒输入性疫情,其毒株为_______脊髓灰质炎病毒。
()A.Ⅰ型 B.Ⅱ型 C.Ⅲ型D.疫苗株131、目前,任何医疗单位发现AFP病例后,应在8小时(当天)内()A.逐级报至县(市)区疾控中心 B.通过大疫情网直报C.采集大便标本 D.包括A和B132、AFP病例监测的目的是()A.发现脊灰病毒 B.维持无脊灰状态 C.评价免疫工作质量 D.以上全是133、AFP病例粪便标本采集和保存要求:①采集次数_______次;()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②采集时间均在麻痹后_______天内;()A.28天 B.14天 C.48天 D.7天③相邻两份粪便标本采集间隔时间_______小时;()A.>12天 B.>24小时 C.>6小时 D.>48小时④每份粪便标本采集量至少____克,采便容器用_______便盒;()A.8克,普通 B.5克,专用 C.8克,专用 D.5克,普通⑤粪便标本保存于_______温度下。
()A.2~8℃ B.37℃ C.-20℃ D.常温⑥在2011年新疆脊灰疫情应急响应未终止前,AFP病例粪便标本收集齐后_______天内送到_______实验室。
()A.2天,市疾控中心B.10天,市疾控中心C.10天,省疾控中心D.2天,省疾控中心134、AFP病例的随访应在麻痹后_______进行,随访表应在规定时间内送报_______。
()A.60天,省疾控中心 B.75天,市疾控中心C.60天,省疾控中心和市疾控中心 D.75天,省疾控中心和市疾控中心135、在2011年新疆脊灰疫情应急响应未终止前,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要在_______小时内报告本单位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要在_______报告当地县级疾控中心,并进行网络直报。
()A.2小时,6小时 B.4小时,当天C.6小时,24小时 D.当天,48小时136、发现AFP病例后,应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在填写报告卡,病例分类均选_______,疾病名称选_______。
()A.临床诊断病例法定传染病5000,其他疾病 B.实验室诊断病例其它传染病9825,AFP C.临床诊断病例其它传染病9825,AFP D.实验室诊断病例法定传染病5000,其他疾病137、关于AFP报告以下错误的是()A.AFP网络直报是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大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进行报告。
B.医疗机构发现疑似AFP病例后,在进行网络直报时,报告卡中病例分类应选临床诊断病例。
C.医疗机构发现AFP病例后,需报告当地疾控中心,由当地疾控中心进行网络直报。
D.AFP网络直报后,通过调查发现为AFP排除病例时,应在大疫情里及时删除。
138、关于AFP病例网络报告程序正确的是()A.网络报告填写卡片—纳入专病系统—大疫情网审核—填写个案信息—县级疾控审核B.纳入专病系统—网络报告填写卡片—大疫情网审核—县级疾控审核—填写个案信息C.填写个案信息—网络报告填写卡片—纳入专病系统—大疫情网审核—县级疾控审核D.网络报告填写卡片—大疫情网审核—纳入专病系统—填写个案信息—县级疾控审核139、AFP病例网络直报后,病例报告卡需由病例报告地_______负责大疫情的同志审核,要求在_______内完成。
()A.县级疾控中心,12小时 B.市级疾控中心,24小时C.市级疾控中心,24小时 D.县级疾控中心,24小时130、在大疫情AFP病例报告卡审核后,还需_______才能进行个案录入,然后本级审核,审核后病例资料_______。
()A.纳入专病管理,能修改 B.纳入专病管理,不能修改C.市级审核,能修改 D.市级审核,不能修改141、异地AFP病例是指非本地居住的AFP病例,即病例麻痹前在本地居住时间小于_______;异地AFP病例归属_______县级以上疾控机构管理。
()A.35天,原居住地 B.1年,原居住地C.35天,现住地 D.1年,现住地142、根据宁波市现行AFP监测方案,AFP主动监测医院应_______开展本院的AFP病例的主动搜索工作。
()A.每旬 B.每月 C.每周 D.每季度143、根据宁波市传染病管理要求,从2012年7月1日开始,下列按法定传染病管理的病种有()A.结核性胸膜炎 B.人感染猪链球菌病C.黄热病 D.水痘144、从2012年7月1日开始,宁波市内任何医疗机构发现水痘病例后,应按_______传染病要求报告和管理。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非法定145、OPV加强免疫的起始月龄为()A.3周岁 B.4周岁 C.5周岁 D.6周岁146、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注意事项不包括()A.注意疫苗是否失效 B.勿用热开水送服C.疫苗要注意冷藏运输 D.只需服用1次即可达到免疫效果147、有关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病毒有毒力回复的可能 B.免疫缺陷的患者不宜服用C.可能活化其它潜伏病毒 D.疫苗可置室温下长期保存148、VDPV是指()A.AFP病例大便标本分离到的脊灰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变异介于1%~15%之间B.AFP病例大便标本分离到的脊灰病毒与当地流行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变异介于5%~10%之间C.AFP病例大便标本分离到的脊灰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变异介于10%~15%之间D.AFP病例大便标本分离到的脊灰病毒与国际流行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变异介于1%~10%之间149、我国目前使用的远期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特异措施是()A.消毒病人排泄物,搞好水和饮食卫生 B.接种脊灰疫苗C.注射MMR D.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150、有关脊髓灰质炎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B.粪-口途径传播C.感染后可获得同型病毒持久免疫力D.以上均对151、脊髓灰质炎最重要的传染源是:()A.急性期发热的病人 B.隐性感染者C.出现瘫痪的病人 D.后遗症患者152、脊髓灰质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粪-口途径B.飞沫传播C.虫媒传播D.日常生活接触153、以下哪项是高危AFP病例判定标准:()A.年龄小于5岁 B.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C.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 D.以上都是154、VDPV循环(cVDPVs)是指()A.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相关的VDPV病例。
B.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发病时间间隔2个月以内。
C.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的高危AFP病例,发病时间间隔2个月以内。
D.AFP病例大便标本分离到的脊灰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变异介于1%~15%之间155、下列哪种疾病属于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A.流脑 B.白喉 C.脊灰 D.乙脑156、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而是()A.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增强、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
B.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
C.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增强、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增强或亢进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
D.以上都不正确157、关于AFP病例的定义下列哪种是正确的?()A.任何小于15岁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B.任何年龄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C.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D.以上都不正确158、脊髓灰质炎病毒按免疫性可分为()种血清型A.1种 B.2种 C.3种 D.4种159、我国已经消除了()A.脊灰 B.野病毒脊灰 C.本土野病毒脊灰 D.以上都是160、常见的AFP病例中不包括:()A.多神经病 B.格林巴利综合征 C.急性脑炎 D.短暂性肢体麻痹161、虽然全球仍未消灭小儿麻痹症,但全球已经根除脊灰型野病毒病例。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以上均无162、请问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30分钟内不能吃下列哪种食物?()A.热东西 B.冷饮 C.食用辣椒 D.以上均可以16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脊髓灰质炎是继天花后,人类消灭的第二个传染病B.2000年我国实现了无脊灰的目标C.脊灰病毒主要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D.脊髓灰质炎属于肠道传染病164、高危AFP病例通常在_______岁以下儿童可能出现。
()A.1岁 B.3岁 C.5岁 D.7岁165、以下哪种情况下不影响接种OPV。
()A.孩子发热,患急性传染病,严重腹泻 B.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C.四肢皮损外伤时 D.免疫缺陷166、脊灰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是()A.脊髓灰质炎 B.乙肝 C.麻疹 D.破伤风167、1周岁内儿童完成脊髓灰质炎疫苗基础免疫程序,需要接种几次?()A.1次 B.2次 C.3次 D.4次168、小儿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的月龄不包括()A.刚出生时 B.2月龄 C.3月龄 D.4月龄169、最不宜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是()A.肛周脓肿患者 B.口腔溃疡患者C.低体重儿 D.钙缺乏症患者170、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应使用_______送服。
()A.37℃以下温水 B.40℃~50℃热水C.50℃~60℃热水 D.80℃以上热水171、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_______避免喂奶。
()A.15分钟 B.30分钟 C.1小时 D.2小时172、脊髓灰质炎是_______传染病()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非法定173、脊灰疫苗基础免疫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_______天。
()A.≥28 B.≤28 C.≥30 D.≤30174、下列属于AFP病例诊断要点的是()A.起病隐匿 B.肌张力减弱 C.肌力升高 D.腱反射增强175、关于OPV疫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OPV疫苗用冷开水喂服B.OPV疫苗接种后半小时内禁服人奶和热开水C.OPV疫苗最小免疫年龄为1月龄D.在运输.贮藏和使用OPV疫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反复冻融,以免影响疫苗效价。
176、下列不属于AFP监测范围内的疾病有()A.高钾软瘫 B.肌营养不良 C.急性脑炎 D.重症肌无力177、关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病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才作为AFP监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