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期末题库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7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6)

2027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6)

2027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6)A.有意识B.表达思想C.没有表现意图2.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

A.弗兰兹·西泽克B.福禄倍尔C.皮亚杰3.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

A.完形性B.主动性C.情感性4.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A.废物利用B.物尽其用C.因意选材5.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

A.对话B.讲述C.临摹6.()需要进行制版、印制后才能最后完成作品,所以兼有绘画、设计和制作的特点。

A.油画B.水彩C.版画7.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能力上相差很大,而不同类型的绘画使用的工具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幼儿的能力选择合适的绘画种类,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如低年龄段的幼儿宜用硬笔,不宜用().A.油画棒B.蜡笔C.毛笔8.()深刻揭示了美术与道德的关系,他说:“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遮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A.鲁迅B.陶行知C.蔡元培9.在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两个方面。

A.教师的教学效果B.教师的可持续发展C.天赋10.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A.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B.家长给以提示帮助C.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空间。

12.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福禄倍尔、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相继传人我国。

13.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14.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专)》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专)》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专)》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 )。

A.空间 B.色彩 C.形状2. 1923年幼儿教育家( )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3.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饰阶段、( )三个阶段。

A.兴趣阶段 B.游戏阶段 C.再现和表现阶段4.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 ),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A.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B.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C.更好地把握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活动成果5.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 ),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感带人其他活动中,把自己当作是某个形象本身,沉浸在角色之中。

A.外显性 B.直觉性 C.弥漫性6.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儿童涂鸦期的线条有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 )四种水平。

A.曲折线 B.命名线 C.平行线7.从幼儿实际的涂画行为和过程上看,涂鸦是( )的画线活动。

A.有意识 B.表达思想 C.没有表现意图8.在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 )两个方面。

A.教师的教学效果 B.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C.天赋9.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

A.完形性 B.主动性 C.情感性10.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 )”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A.废物利用 B.物尽其用 C.因意选材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1.美术也称造型艺术____ 或空间艺术。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7)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7)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7)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7)盗传必究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它们是: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

2.音乐所能表现的两种情感状态是表现与人类的说话调、动作姿态比较接近的情感与表现生命意义上的广泛的情感。

3.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非移动动作、移动动作、与物体一起移动动作。

4.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有动作制作、歌唱、演奏。

5.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的主要取向是表现性目标。

6.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身体动作音乐技能、嗓音表达音乐技能、打击乐器音乐技能、即兴音乐技能。

7.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说的是音乐作品的再现性。

8.歌词创编活动可能存在的两种偏差分别是使音乐活动变成语言活动与在新学歌曲活动中就进入歌词创编。

9.音乐制作能力迁移的两种情况分别是用同一音乐作品但用不同的制作方式来表达与用同一制作方式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表达。

10.副歌的音乐特征是与主歌相比具有句式更为规整、旋律更容易上口、节奏更为简单等音乐特征。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1.简述符号运用阶段儿童的艺术感知特征。

答: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感知的特征是脱离了对事物、对人物的“直接知识”,可以借助符号间接地来理解事物、人物了。

12.简述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性的形式规限。

答: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特性的挖掘是处理张力的结果,其中再现性是价值范畴,是我们追求的;(3分)而形式性是规限范畴,即所有的再现性内容的挖掘以符合形式性为基本条件,离开了形式规限的再现性往往是离了题的臆想。

(3分)13.简述选择主副歌歌曲的标准与学习主副歌歌曲的方式。

答:标准:两段音乐的性质要有一定的对比性,而且比较适合用对比性的身体动作去表达。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50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50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506)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命题画可分为物体画和()oA.写生画B.情节画C.临摹画2.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A.兴趣B.年龄C.能力3.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oA.弗兰兹。

西泽克B.福禄倍尔C.皮亚杰D.冈仓觉4.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造型美术教学方法主要是摹仿采纳经由日本传来的()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A.蒙台梭利B.福禄倍尔C.冈仓觉5.1923年幼儿教育家()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一一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A.张雪门B.陶行知Co陈鹤琴D.蔡元培6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我国20世纪初期幼稚园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传来的福禄倍尔以造型O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A.法国B.德国C.日本7.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之一是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和()。

A.绘画能力B.作画灵感C.手的控制能力8.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类型有()、写生画、命题画、意愿画。

Ao素描画B.临摹画C.色彩画9.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A.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B.家长给以提示帮助C.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10.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儿童与()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A.生活经历B.美术作品C.教学要求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绘画的题材是指创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根据一定的创作意图进行选择、改造或想象而进入作品的一定生活现象。

12.探讨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必须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运动中进行。

为此,加达默尔提出了“解释学循环"的方法。

13.写生画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进行描绘,可以使幼儿自觉地去注意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帮助幼儿提升观察能力和专注能力。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加登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_____、_____、_____。

2.培养幼儿拍感的两个规定性,一是_____,二是_____3.要求幼儿理解的段落结构内容是_____结构、_____结构、_____结构、_____结构、_____4.幼儿园音乐作品的四种实用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旋律经验的年龄目标有_____、_____、_____6.力度经验的年龄目标有_____和_____。

7._____是一种找舞伴并与舞伴对舞的集体舞。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音乐作品的表现性2.档案夹评价3.音乐技能4.自发咏唱5.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符号运用阶段儿童的艺术感知特征是什么?2.学前儿童的音量趣味给学前音乐教育的启示是什么?3.进行即兴表演的两个条件是什么?4.器乐曲动作意象有哪三种方式?5.打击乐器音色经验的获得机制是什么?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柯达伊教学法中,歌唱教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幼儿歌唱教学的要点有哪些?2.表现性目标准确表述的要求有哪些?举例说明。

五、音乐材料分析题(共10分)写出双圈舞“德国波尔卡”的动作说明。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2.在歌曲中进行在动作中进行3.主副歌结构二段体结构三段体结构回旋体结构引子与尾声4.教育性说教性知识性娱乐性5.声音的高与低旋律的上行与下行旋律的跳进与级进6.重与轻渐强与渐弱7.邀请舞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答:指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十年期末考试题库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十年期末考试题库(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说明:试卷号码:2506。

资料整理于2020年9月7日,收集了2009年1月2020年7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20年7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我国20世纪初期幼稚园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A)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A.福禄倍尔B.蒙台梭利C.阿恩海姆2.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B)。

A.成熟期B.写实期C.概念期3.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儿童涂鸦期的线条有杂乱线、(B)、圆形线、命名线四种水平。

A.曲折线B.单一线C.平行线4.1923年幼儿教育家(B)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5.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C)、纯度。

A.色调B.冷暖C.明度6.在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B)两个方面。

A.教师的教学效果B.教师的可持续发展C.天赋7.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C)、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A.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B.家长给以提示帮助C.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8.美术也称(C)、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

A.形体艺术B.影像艺术C.造型艺术9.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能力上相差很大,丽不同类型的绘画使用的工具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幼儿的能力选择合适的绘画种类,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如低年龄段的幼儿宜用硬笔,不宜用(C)。

A.油画棒B.蜡笔C.毛笔10.(A)深刻揭示了美术与道德的关系,他说:“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A.鲁迅B.陶行知C.蔡元培二、填空题11.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_____、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期末纸考卷考题目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期末纸考卷考题目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题库】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客观题一、填空题1、____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1607、2009答案:知觉系统2、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和____。

1607、2101、2009答案:力度3、音乐再现性最重要特征是____。

1607、1801答案: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连5、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两种铺垫方式是 ____、以综合为视角进行铺垫。

1607、1901答案:围绕目的进行铺垫6、以综合为视角进行铺垫的四种方式是借用语言教学方式的铺垫、借用科学探究方式的铺垫、借用体育活动方式的铺垫和____。

1607、1801答案:借用其它艺术形式进行铺垫7、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评什么、谁来评、为什么评、和____。

1607、1801、2001、2101、2009答案:怎么评8、幼儿园音乐作品选择标准是音乐作品的形式性、再现性、和____。

1607、1706、1801、1907、2107答案:表现性9、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有动作制作、歌唱、和____。

1607、1701、1807、2007、2107答案:演奏11、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和____。

1607、1801答案:(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12、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它们是: ___、知觉系统、感受系统。

1701、1706、1807、1907、2007、2107答案:制作系统13、音乐的句法因素是___、和声、节奏。

1701、1706、1907、2001、2007答案:旋律14、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___。

1701、1901答案:节奏型15、___是指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

1701、1907、2009答案:音乐作品的形式性16、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断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哼唱岀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绕去的旋律。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试题及答案四(试卷号:2506)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试题及答案四(试卷号:250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试题及答案四(试卷号:2506)盗传必究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手工和欣赏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A.素描B.绘画C.色彩2.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

A.弗兰兹-西泽克B.皮亚杰C.福禄倍尔3.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

A.对话B.讲述C.临摹4.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A.废物利用B.物尽其用C.因意选材5.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和()。

A.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B.更好地把握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活动成果C.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6.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我国20世纪初期幼稚园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A.福禄倍尔B.蒙台梭利C.阿恩海姆7.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A.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B.家长给以提示帮助C.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8.()也认为通过图画教育,可以“美备欢乐气A.梁启超B.康有为C.蔡元培9.()认为儿童绘画的原因是来自于儿童内心的一种冲动。

A.天赋说B.生理机能说C.刺激反应说10.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纯度。

A.色调B.冷暖C.明度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形体、结构和色彩。

12.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反思、表达这样一个流程。

13.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涂鸦线条有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

14.遮挡式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15.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阿恩海姆是如何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答:阿恩海姆从他的“知觉分化”理论出发,来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具有美术教育的一般含义,但它又具有不同于一般美术教育的一些特征,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也可通过美术和____两方面体现出来。

2.一--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进行描绘,可以使幼儿自觉地去注意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帮助幼儿提升观察能力和专注能力。

3.一-一曾提出幼稚园应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对束缚幼儿个性发展的封建传统的教学方法,他的思想对当时的幼儿美术教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

4.阿恩海姆以____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认为感知力是从整体到局部,通过一个知觉分化的过程发展而来的。

5.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____、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深刻揭示了美术与道德的关系,他说:“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A.鲁迅 B.陶行知C.康有为2. 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造型美术教学方法主要是摹仿采纳经由日本传来的( )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A.蒙台梭利 B.福禄倍尔C.冈仓觉3.( )是分析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作品中各部分之间组合的情形,如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和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等构成原理的应用。

A.形式分析 B.描述C.解释4.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有临摹画、写生画、( )、意愿画和装饰画。

A.命题画 B.创作厩C想象画5.在线条上,水平线意味着放松、平静与休止;( )意味着静态张力、准备就绪、抵抗力、支撑;斜线意味着动作、活力和不平衡;弧线、曲线;波浪线给人以流畅、舒缓、优雅之感。

A.直折线 B.垂直线C.衄直线6.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 )、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A.装饰阶段 B.兴趣阶段C.游戏阶段7.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能力上相差很大,而不同类型的绘画使用的工具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幼儿的能力选择合适的绘画种类,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如低年龄段的幼儿宜用硬笔,不宜用( )。

A.油画棒 B.蜡笔C.毛笔8.台湾地区资深美术教育工作者( )在其著作《幼儿画教学艺术》一书中从五个方面来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这些正是在进行学前儿童美术学习成果评价时值得注意的方面。

A.潘元石 B.潘公凯C.潘元丰9.( )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中需要引导儿童学习深浅、冷暖颜色的搭配,并初步学习根据画面的需要,恰当地使用颜色表现自己的情感。

A. 2-3岁 B.3-4岁C.4-5岁10.阿恩海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美术是如何与( )和视思维联系在一起的。

A.听知觉 B.触知觉C.视知觉三、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成就感方面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对自己美术成果的看法如何的标准,幼儿在这方面的行为表现为哪几种类型?2.3岁~4岁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是什么?3.4岁~5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是什么?4.在对话法的实施中,教师应注意哪几点?四、论述题(共30分)什么是加登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其对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何影响?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教育2.写生画3.陶行知4.格式塔5.明暗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 2.B 3.A 4.A 5.B6.A 7.C 8.A 9.Cio.C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成就感方面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对自己美术成果的看法如何的标准,幼儿在这方面的行为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自己认为很成功,主动请别人看自己的作品,并讲解作品的含义;能慷慨地将作品赠人。

第二,对自己的作品感觉满意,但不主动展示,听到别人的称赞感到愉快,希望保留作品。

第三,认为不太成功,接受别人的看法,希望将作品交给老师。

第四,感到沮丧,对别人的反应无动于衷或抵触,对作品去向不关心或毁掉作品。

2.①引导儿童进一步学习多种绘画方法(如蜡笔水粉画、水墨画等),体验绘画的快乐。

②引导儿童学习用各种线条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

’③引导儿童学习认识12种颜色并学会辨别同种色的深浅,学习用较丰富的颜色作画,学习区分并尝试画出主体色和背景色,培养他们对使用颜色的兴趣。

④引入写生画,使儿童将图画形象与实物形象沟通起来。

⑤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在画面上安排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

3.4岁—5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能较熟练地使用合适的工具,具有一定的立体造型的想象力和制作能力。

●引导儿童较熟练地使用和选择手工工具和材料,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意愿。

●引导儿童学习用多种点状材料拼贴物象,表现简单的情节。

●引导儿童学习用多种技法将纸折出物体的各个部分,组合成整体物象。

●引导儿童学习用目测的方法将纸等面状材料分块剪、折叠剪,拼贴平面的物象或制作立体的物象。

●引导儿童学习用拉伸的方法并配合其他泥工技法塑造结构较复杂的物象,表现其主要特征和简单细节。

4.-是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而应让儿童有自己的探索。

二是教师自己要首先学会与文本进行对话,并做好儿童与文本之间的“审美期待”的中介a三是教师要为儿童提供大量的欣赏机会,扩大他们的视界。

四是教师要为儿童创设利用多通道感受、体验的条件和充分的时间。

五是教师要引导儿童学会提问,并能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四、论述题(共30分)要点描述:智能的定义:智能是一种处理讯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

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背景之下,会被激活以解决问题或是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

加德纳提出以下八种智能:语言智能和逻辑一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和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博物学家智能。

艺术的三大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而他认为情感在人的智能方面起着主要作用,这三种智能与艺术活动有直接的联系。

此外在造型艺术中空间智能也是一种重要的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虽然认为每一种智能都是独立存在的,但同时也认为人类个体在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时,往往运用组合在一起的几种智能来完成,因此各自独立的智能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教育改革进行整合,确立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质量观、注重个性和发展的评价观、智能培养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观和尊重学生智能结构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从而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实践多元智能理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题库及答案二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色彩的运用是指学前儿童运用认识的颜色来表现物体形象,并通过颜色的对比、——、重复等变化来丰富画面,从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2.一-----是指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

3.绘画的题材是指创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根据一定的创作意图进行选择、改造或想象而进入作品的一定--------------4.探讨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必须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运动中进行。

为此,加达默尔提出了“____”的方法,5.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分为以精神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和以实用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前者被称为重“艺”的美术教育,后者则被称为重“ -------------”的美术教育。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的教育家是( )。

A.蔡元培 B.陈鹤琴C.张雪门2. 1927年,( )先生在陈鹤琴等人的帮助下创办了中国一个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采取了一些平民化、因地制宜的方进行艺术教育活动。

A.张雪门 B.陶行知C.陈鹤琴3.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和( )。

A.概念期 B.写实期C.写生期4.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 )。

A.形象 B.主题5.( )认为儿童绘画的原因是来自于儿童内心的一种冲动。

A.天赋说 B.生理机能说C.刺激反应说6.屠美如认为不同时期的儿童绘画有着不同的特征,儿童只能画出一个物体的空间,但是不能参照一条轴线表现一系列物体的相对高度,是( )的表现。

A.双轴阶段. B.单轴阶段C.前轴阶段7.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有写生画、( )、命题画、意愿画。

A.素描 B.设计C.临摹8.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组织原则有审美性原则、( )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A.实用性 B.目的性C.创造性9.3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萌发了( ),即优美形态的审美态度,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别优美物体的审美敏感性及相应的美感体验。

A.审美心理 B.创造心理C.制作心理10.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 )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布置。

A.原创性 B.实用性C.活泼性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描述阶段?2.幼儿命题画的三个条件?3.如何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观察?4.教师引导儿童进行泥塑活动时应注意哪些?四、论述题(共30分)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要作哪些准备?又透过哪几个层次进行教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意愿画3.生活现象4.解释学循环5.技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 2.B 3.B 4.C 5.A6.C 7.C 8.C 9.A 10.B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所谓描述,是指陈述美术作品外在的可立即指称的视觉对象,而不涉及作品的含义及其价值的认定。

如果作品是写实的,则要指出作品包含哪些形象,如作品中所包含的人物、动物、景物、物品等。

如果作品是抽象的,则要指出主要的形状、色彩及其运动的趋向。

为此,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

2.一是要有直接的(幼儿在幼儿园或家里亲身感受的)或间接的(幼儿在电影、电视、图书上看到过的)生活经历;二是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三是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3.①选择可供学前儿童欣赏感知的对象。

美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来自现实生活本身并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过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重要得多。

②注意感知内容的科学性艺术活动中的审美感知不同于科学活动中的感知。

科学活动中感知的目的在于观察客观事实,形成科学概念,强调的是“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