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曼陀铃 胡必斯
马头琴
马头琴
酒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五声调式为主,旋律级进、热情欢快、 高亢有力,有很多装饰音。
维吾尔族
西域风格浓重,节奏活泼鲜明,大量运用切分节奏, 情绪热烈欢快。主要伴奏乐器有手鼓、冬不拉等。
新疆地区的音乐有很浓厚的异域风情,为什么?
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与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印度等国家交界。 这种地理环境,使得新疆的音乐深受阿拉 伯音乐的影响。
蒙古民歌大致分为“长调”和“短 调”。
短调 黑缎子坎肩 长调 辽阔的草原
长调:旋律悠长,气息宽广,感情深沉,字少腔多,
并有颤音,侧重抒情。牧民们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放牧时,
为了排解寂寥而演唱的歌曲,节奏较为自由具有浓厚的抒咏 特色和草原气息。
短调:结构规整,节奏整齐,字多腔少,侧重叙事。
一般是在宴请或者集会上所演唱的歌曲,节奏规整具有叙述性 特征。
藏族民间舞蹈形式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的融合
新疆地区音乐 大多采用七声自然调 式,b7、#1、#2、#4、 #5等变化音的使用丰 富而有变化,色彩鲜 明独特。
青春舞曲
朝鲜族
阿里郎
起伏小,旋律简单,音域较窄,音乐婉转 流畅。三拍子,富有动感。 朝鲜族歌曲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 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一人放歌,众人随合, 不是“善歌者有人继其声”,而是“心中的 歌,最能起共鸣”。
伽倻琴
长鼓
A
《春天年年到人间》
B
《达坂城的姑娘》
《牧歌》
C
谢谢!

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是怎样的

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是怎样的

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是怎样的一、新疆哈萨克族音乐哈萨克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以其骠悍豪放的性格著称于世。

哈萨克族又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有着"歌和马是哈萨克族人的两只翅膀"之说"。

哈萨克的民族乐器冬布拉、库布孜等,以其特有的音色和较强的表现力,深得人们的喜爱。

二、蒙古族音乐"天苍苍、野茫茫"是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写照。

蒙古族是草原上的民族,素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

蒙古族音乐丰富多彩,既有那种节奏舒缓,旋律悠扬的独特风格的音乐,也有那种赞美家乡,夸奖坐骑,表述爱情的节拍律动鲜明,结构句法清晰的音乐。

独具特点的乐器-马头琴、四胡、三弦、胡笳及火不斯等,广受人们的喜爱。

三、维吾尔族音乐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音乐富有非常鲜明的风格特点,其"木卡姆"是维吾尔族音乐中璀灿的明珠。

维吾尔族乐曲又以他独特的乐器及其组合和独到的演奏成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瑰宝。

四、彝族音乐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五分之三的人口集中在云南楚雄州、红河州及滇西北小梁山一带。

彝族有着悠久的音乐传统,男女老幼开口而歌,一唱百合。

加之彝族支系很多,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因而形成了因地而异,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凡节日庆典,婚丧祭祀,农闲游乐都伴有不同的歌舞形式,彝族人民所喜爱的四弦、口弦、大小三弦、直笛、闷笛、烟盒等乐器、构成了彝族音乐鲜明的个性和浓郁的特色,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打歌"、"乐作"、"阿苏召"、"四腔白话"及"垤施歌舞"等是彝族歌舞音乐中的突出代表。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 往往包含复杂的调式交替和调性转换。
藏族特色乐器
•甲铃:普遍认为是唢呐传
到西藏后的名称,其形状与 内地唢呐基本一致。音色明 亮、优美。
•铜钦:藏族佛传佛教所特
有 的铜管乐器之一,主要 用于盛大庆典或召集见臣民。 分别用红铜、铜、黄铜和银 制作。铜身分上、中、下三 节, 上面两节能放在下面最 粗的一节中,吹奏时拉长, 他音色低沉而威严,仿佛具 有某种所向无敌的气势。
铜钦
新疆维吾尔族
•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 “联 合”。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天山以南 。
• 民族语言:维吾尔语
• “木卡姆” :广义指一种大型古典 歌 舞套曲,狭义则指以散板形式维吾尔木 卡姆,他被誉为“维吾尔音乐之母”, 源于民间,是融合维吾尔民歌、器乐、 说唱、歌舞于一体的大型歌舞套曲形式。
两首歌曲有什么区别?
长调
短调
曲调高亢 气息长,音域广
整齐明快,篇幅小
装饰音较多
舒展悠长,起伏大 音域窄 字多腔少
蒙古族特色乐器
•马头琴:蒙古族最具特 色的传统乐器。发音柔 和、浑厚而低沉,音色 悠扬、醇美,富有草原 风味 体现了蒙古族们生 活、生产和草原风貌。 •雅托克(蒙古筝) •火不思 •口琴 •四胡
• 传统音乐受伊斯兰教影响和中亚、土耳其 风格近似 。采用中国、欧洲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斯一阿 拉伯三个音乐体系。
课后思考
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形 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旋律
结构
描写 流传区域
长调 短调
悠长舒展 起伏大, 曲调高亢
音域广
紧凑整齐 篇幅小, 字多腔少
音域窄
自由 规整
写景抒情 社交宗教
牧区
叙述 半农半牧

论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论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论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少数民族音乐是指在中国的多种不同民族组成中,不同民族各自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音乐形式和文化。

因为中国有56个不同的民族,所以少数民族音乐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特征、音乐赏析方法和音乐文化。

在学习少数民族音乐方面,需要根据个体的历史、宗教、风俗、地理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本文将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论述,包括音乐特色、创作特点、演奏形式等方面。

一、音乐特色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是多元化和多样性。

不同的少数民族音乐都有自己的文化地位,特性以及音乐风格。

在民族音乐的历史发展中,对于不同的民族,音乐内容和演奏形式的区别也十分明显。

从曲调上看,少数民族音乐大多数以哀伤、怀念和感恩为主题,以传递民族文化为宗旨,也有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形式。

二、创作特点少数民族音乐的创作特点是包容性和开放性。

由于民族文化的历史、地理、人种、宗教等多种因素,少数民族的音乐形式也十分多样化。

少数民族音乐具有很高的创作性和艺术性,结合了本民族的文化、生活和情感,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

同时,也有一些少数民族音乐的创作是按照历史传统的方式创造的,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感。

三、演奏形式少数民族音乐的演奏形式有所不同,包括独奏、重奏、合奏以及口头传唱等形式。

其中,独奏是一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常见于弦乐、管乐等乐器。

重奏一般是由两个或三个乐器来演奏同一曲子,借由合奏来形成音乐的复杂层次。

合奏演奏形式可以拓展集体合作的方式,让表演者在合奏中感受到团队的协作和气氛的振奋。

还有一些民族音乐,如藏族、蒙古族等,是口头传唱,传统的演唱形式多为高亢的喉音和吐字。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是一种多元化和多样性的体现。

在已有的民族音乐基础上不断创新,可以促进少数民族间互相的了解和交流。

少数民族音乐的推广与传承,不仅可以从中发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还可以为跨文化交流和文化多元化的相互认识提供平台。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一)[教学内容]蒙古族长调与短调【共享文档】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一)[教学内容]蒙古族长调与短调【共享文档】

3.笛子的分类:梆笛,曲笛
4.笛子的名曲介绍
三、欣赏笛子曲
1、《扬鞭催马运粮忙》(北派绑笛曲)
a乐曲创作背景
b乐曲结构:引子+小快板+抒情的中板十热烈的快板
c表现风格和音乐素材来源:东北秧歌
d曲作者介绍:魏显忠
e听音乐
2、《姑苏行》(南派曲笛曲)
a乐曲结构:宁静引子+抒情的中板十热情的小快板+再现引子的主题+尾声
二、乐曲《梅花三弄》
1、乐曲简介:晋朝古曲流传子中国大地将近200年历史,乐曲意境表达情感
2、乐曲结构:引子虚幻般飘逸状的音乐安静祥和+A部主题雪花飘飘+B天气晴朗+结束,一切回归大
自然无限风光
3、播放音乐
三、排箫的基本常识
1、历史演变
2、乐器构造及音色
3、常用技巧
4、乐曲欣赏《远方的思念》
(1)曲作者:俞逊发
[教学手段]精讲与电化手段相结合
5
h
[教学过程]
一、民族概况
二、其音乐体系
三、其音乐特点
四、代表作品《黑眼睛的姑娘》赏析及学唱
五、朝鲜族的抒情谣
1.民族概况
2、其音乐体系
3、其音乐特点——音阶、调式、节奏、节拍、旋法
4、代表作品《椐梗谣》《阿里郎》赏析及学唱
6
h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三)
h
7
[教学内容]藏族的山歌及酒歌 彝族的“四大腔”
4、秦腔的板式
5、秦腔的角色
四生:老生、须生、小生、幼生
六旦:老正旦、小旦、花旦、正旦、武旦、媒旦
二净:大净、毛净
一丑:
十三门:
6、常用伴奏乐器:二股弦、板胡、月琴、笛子、唢呐、海笛、笙、干鼓、暴鼓、堂鼓、战鼓、大锣、

论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论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论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反映了中国民族多元的文化遗产,深深融入到中国绵长的历史中。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音乐风格、艺术表现等多个方面,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论述。

一、历史背景中国是一个民族多元的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

根据历史文化研究可以得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

早在远古时期,我国的先民就开始利用各种自然材料制造乐器,并创作了许多民间歌曲和舞蹈,这些都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文化不断地融合与发展。

历代文化遗产积累,让我们拥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例如,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作为重要的文化交流枢纽,沿线民族音乐文化融合渗透。

明清时期的满族音乐为人所重,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交融、文化开放的艺术特征。

二、音乐风格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可以发现,各个民族音乐风格鲜明,各具特色,这一特点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我国音乐文化独特的贡献。

藏族音乐以独特的“冻琴”和“罗格”为代表乐器,演奏过程中深受藏族信仰、民间故事和历史文化所浸润。

而壮族歌声深沉悠扬,以口头传颂形式流传至今,成为壮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

另外,蒙古族咏史长调富有草原风情,发自内心的吟唱,使人仿佛置身草原之上。

各少数民族还有其它特色独具的音乐形式和乐器,例如回族男女所演唱的额吉,彝族所说的唢呐等,都有其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

它们深受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嵌合交融的影响,体现了历史文化传承与融合的艺术特征。

三、艺术表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艺术表现更注重它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议题,从这一点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具有一种深刻的人文情怀,是音乐家们在创作中不断追求的方向。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通过传承和演绎,不仅延续了古代音乐文化,而且对现代中国音乐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汉族
• 汉族民歌的体裁 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听赏《黄河船工号子》 《小河淌水》 《铜钱歌》
汉族民歌音乐特点
• 劳动号子: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 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一般具有指挥劳动、协调劳 动、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号子的音调粗 犷有力,多半采用领唱与齐唱、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 山歌: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休息 时即兴演唱的歌曲,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 抒情小曲。山歌有独唱、对唱、领唱、合唱等形式。 山歌的旋律高亢、悠扬。节奏自由。 • 小调: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与风俗活动。小调的词曲 比较明丽婉转,优美流畅,节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讲一个民 族的民族特性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
• 民族风格特点的形成与哪些因素 有关
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环境) 社会生活与风俗习惯(习俗) 语言文化与民族性格(人文)
• 民歌串烧 龙船调——湖北 跑马溜溜的山上——四川 乌苏里船歌——黑龙江 阿里山的姑娘——台湾
苗族
傣族
蒙古族
藏族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
• 听赏《大阪城的姑娘》
• 维吾尔族音乐分类:歌曲、歌舞、器乐、 说唱音乐、木卡姆 • 维吾尔族音乐特点:旋律明朗、热情、 奔放。节奏具有维吾尔族舞蹈的韵律。 情绪饱满激越。
五十六朵芬芳的花
听赏
• 少数民族分布地区:
云南:傣族、彝族 四川:羌族 新疆: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塔塔尔族 黑龙江:赫哲族 辽东地区:满族 贵州:侗族、苗族 广西:壮族 台湾:高山族
听赏
• 《酒歌》 • 《歌唱美丽的家乡》 • 《月光下的凤尾竹》
藏族 苗族 傣族
各民族的音乐特点
藏族:节奏规整,结构匀称,情绪热烈, 曲调热情,婉转流畅 苗族:曲调高亢悠扬,情绪激动节奏自由 奔放 傣族:旋律悠扬婉转,节奏平稳

简述我国少数民族民歌特点

简述我国少数民族民歌特点

1.简述我国少数民族民歌特点(至少三个)怒族:怒族民歌的特点是运用隐喻手法,句式精练,语言质朴,与劳动生活扣合得比较紧密。

即兴编唱,具有浓厚的生活力息和民族特点。

有必然格律,以琵琶,笛子,葫芦笙伴奏。

《龙潭》反映了怒族人民由狩猎生活转到农耕生活的进程;《猎人调》描画了怒族人民狩猎时的情景和捕捉野兽后的欢乐心情。

《求婚调》、《出嫁》、《逼嫁》、《迎亲调》控诉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歌颂了男女青年纯真的爱情。

《孤童谣》反映了孤儿的悲惨遭遇;《哀叹调》表示对死者的吊唁。

另外还有边舞边唱的《跳舞歌》等。

怒族民歌的形式有叙事歌、山歌、劳动歌、童谣、哄娃娃调、祭祀歌与吊唁歌等等。

特点是结构以单乐句和上、下句式为主,旋律随歌词的长短而转变,反复演唱。

北部民歌大多节拍自由、委婉悠长,具有山歌的特色;南部民歌节拍、节拍较为规整,其中以切分节拍为其主要特征蒙古族:蒙古族从来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

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和阴山以北地域,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节拍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

牧歌、思乡曲、赞歌等大多属于长调。

著名的曲目有《辽阔的草原》、《牧歌》等。

“短调”主要流行在西部、南部半农半牧区,其特点是结构短小,节拍规整,很多叙事歌、情歌、婚礼歌都属于“短调”。

著名的短调民歌有《森吉德马》、《小黄马》等。

草原文化民歌的共性是表现出草原牧民的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情感与性格。

另外,在西蒙还有一种“蒙汉调”(蛮汉调),它是蒙、汉两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彼此吸收,彼此交流的产物。

流行于河套一带的“登山调”也是蒙、汉民族一路喜爱的歌种。

(呼麦:呼麦作为一种歌咏方式,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有的多声部形态。

)藏族:这一民歌区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的部份藏族聚居地域。

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凤俗歌、颂经调五大类。

民歌演唱活动多数与佛教节日有关,民歌中很多是与舞蹈结合在一路的,如“囊玛”、“堆谢”、“果谢”、“锅庄”等歌舞品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比歌曲《酒歌》《一杯酒》 《歌唱美丽的家乡》
• 《酒歌》(藏族):2/4拍,大调式,篇幅短小, 节奏规整,结构匀称,情绪热烈,曲调热情、婉 转、流畅;速度较慢 • 《一杯酒》(乌孜别克族):2/4拍,小调式,篇 幅短小,节奏规整,结构匀称,情绪热烈,曲调 热情、婉转、流畅,速度较快。 • 《歌唱美丽的家乡》(苗族):2/4拍,大调式。 曲调高亢悠扬,情绪激动,节奏自由奔放,速度 前慢后快。
中国少数民族
蒙古族分布:
• 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 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河北、 青海、河南、甘肃等省区以及俄罗斯。全 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其中一半以 上居住在中国境内
蒙古族民歌
• 1、蒙古族民歌按题材分为狩猎歌、 牧歌、思乡曲、赞歌、宴歌、儿歌、 叙事歌等; • 2、按体裁分为长调歌曲(世界非 物质文化遗产)和短调歌曲。
• 长调歌曲曲调舒展悠长,节拍自由, 多为散板,具有抒咏特色和草原气 息,牧歌、思乡曲、赞歌、宴歌多 属长调类。代表作《辽阔的草原》 《牧歌》。 • 短调歌曲结构短小,节奏整齐,具 有叙述性。代表作《嘎达梅林》 《黑缎子坎肩》。
蒙古族特色乐器马头琴
• 马头琴,因琴 杆上端雕有马 头而得名,它 所演奏的乐曲, 具有深沉粗犷, 激昂的特点。
藏族民歌—酒歌
• “酒歌”是我国藏族民歌的一种, 每逢婚礼、节日、亲友相聚时,人 们边唱边喝,歌词多为即兴编唱, 还常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内容多 为祝福、赞美、劝酒等。 • 《酒歌》这首歌曲又称《年轻的朋 友》是我国藏族广为流传的酒歌。
藏族歌舞
• 有奔放、热情、粗犷、刚健的性格特点。
• 分果谐、果卓(锅庄)、热巴、囊玛、堆 谐(民间称为“西藏踢踏舞”)等。
蒙古族音乐特点

多为五声音阶。曲调起伏较大, 音域也较宽,演唱者常在演唱悠缓 的长音时加入一些装饰音或装饰性 的颤音,以造成活泼的情绪或委婉 的风格,并往往在长音后的短小上 滑音上结束,曲调柔和圆润。
藏族分布
• 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主 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 川、云南等省。中国境内有人口约640万余 人(2013年)
新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
• 新疆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 主要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等12个 少数民族。被称为“歌舞之 乡”。

冬 不 拉

热瓦甫
都 塔 尔
维吾尔族民歌
• 维吾尔民歌特点:①吸收中原音乐、 欧洲音乐、波斯-阿拉伯音乐的有 益成分。
• ②民间音乐的节奏以各种各样的切 分节奏为主要特点。 • 欣赏《牡丹汗》
总 结
• 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同国 家、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不同 的音乐风格。希望同学们多去了解一下我 国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在拓宽音乐 视野的基础上,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常见的新疆歌曲
• • • • • • 《牧马之歌》 新疆哈萨克族 《玛依拉》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新疆塔吉克族 《达坂城的姑娘》 《送我一支玫瑰花》 新疆维吾尔族 《阿拉国际性民族, 在2010年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942.6 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重 庆、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 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 小田坝点缀其间。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 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 油桐等。
苗族音乐
• 《歌唱美丽的家乡》 贵州苗族飞歌。 • 歌曲的特点:音调高 亢嘹亮,曲调明快, 节奏自由,热情奔放。 • 舞蹈:苗族民间舞蹈 有芦笙舞、铜鼓舞、 木鼓舞、湘西鼓舞等, 尤以芦笙舞流传最广
芦笙舞
朝鲜族音乐
• 1、朝鲜族音乐属中国 音乐体系,他们称民 歌为“民谣”。 • 2、乐器:长鼓及伽倻 琴(课本72)。 • 3、长鼓舞见右图。
• 囊玛,是藏族歌舞中非常重要的形式,许 多人称其为宫廷歌舞或古典歌舞。室内表 演,代表作《宗巴郎松》。
藏族乐器
• 扎木聂(右图),意 为声音悦耳的琴,又 叫六弦琴。 • 铜钦(如图),是藏 族佛教所特有的铜管 乐器之一,长3-5米, 是藏族体型最大,音 量非常大。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他们的传统音乐内 容丰富,有民间歌舞、说唱音乐、古典套曲等许多种;民 间乐器有“都塔尔”、“斜格乃”、“热瓦甫”、“弹布 尔”等弹拨乐器以及手鼓、撒帕依等打击乐器。等,表演 时自拉自唱,表达情感十分自如。 乌孜别克族能歌善舞,民间音乐曲调优美、节奏明快、 韵律婉转,有独唱、齐唱、对唱等多种形式,民间说唱也 十分丰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以《黑眉毛的姑娘》、 《埃尔帕米希》、《古鲁黑拉· 苏里唐》等最为流行。有歌 必有舞,乌孜别克族舞蹈优美轻快而富于变化,舞姿舒展, 展示浓郁西域风情的《阿衣江》、《乌帕尔》、《他纳瓦 尔》、《哈拉增》等民间舞蹈最为流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