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民歌
4.2少数民族民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

《多彩的民歌》——少数民族民歌欣赏设计思路:民歌历史悠久,散发着独特的芬芳,在民族民间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弘扬民族音乐”是《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强调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第四单元《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第二节《少数民族民歌》。
选取少数民族原生态经典民歌为主要内容,在保留教材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藏族古老呼麦民歌《成吉思汗赞歌》、维吾尔族民歌《忠诚的心》。
以少数民族民歌为中心主线展开本课的教学活动,围绕聆听、感受、体验、探究不同的风格特点,力求凸显音乐与文化、风格与表现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多聆听、多感受,重视互动与讨论,充分感受、体验各少数民族经典民歌的独特魅力。
教学目标:1.聆听欣赏少数民族经典民歌,感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地域特点。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活动,了解不同民族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3.感受民歌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体验各少数民族民歌独特的音乐风格及地域特点,了解不同民族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前播放歌唱家鲍蓉演唱的歌曲《中华大家园》导入:刚才听到的这首歌,名字叫什么?(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氛围,师生交谈中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几个少数民族,去聆听他们多彩的民歌。
二、聆听与体验一)苗族1.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一想这是哪个少数民族?(设疑)2.欣赏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提问:你认为苗族飞歌有什么特点?(关注音乐要素)高亢嘹亮明朗,浓郁的苗家生活气息,唱出了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3.介绍飞歌:“飞歌”苗语称为“夏样”,即高声歌唱的意思,流行于贵州东南苗族地区;它是苗族声乐艺术的珍品,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有着极强的感染力。
演唱方式有齐唱、对唱、独唱等。
二)藏族1.初听《酒歌》:听音乐片段,这是哪个民族的民歌?情绪是怎样的?2.介绍歌曲体裁酒歌:藏族人民敬酒时唱的酒歌,在西藏城乡广为流传。
简述我国少数民族民歌特点

1.简述我国少数民族民歌特点(至少三个)怒族:怒族民歌的特点是运用隐喻手法,句式简练,语言质朴,与劳动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
即兴编唱,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
有一定格律,以琵琶,笛子,葫芦笙伴奏。
《龙潭》反映了怒族人民由狩猎生活转到农耕生活的过程;《猎人调》描绘了怒族人民狩猎时的情景和捕获野兽后的欢乐心情。
《求婚调》、《出嫁》、《逼嫁》、《迎亲调》控诉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歌颂了男女青年纯真的爱情。
《孤儿歌》反映了孤儿的悲惨遭遇;《哀叹调》表示对死者的悼念。
此外还有边舞边唱的《跳舞歌》等。
怒族民歌的形式有叙事歌、山歌、劳动歌、儿歌、哄娃娃调、祭祀歌与悼念歌等等。
特点是结构以单乐句和上、下句式为主,旋律随歌词的长短而变化,反复演唱。
北部民歌大多节奏自由、委婉悠长,具有山歌的特色;南部民歌节拍、节奏较为规整,其中以切分节奏为其主要特征蒙古族: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
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及阴山以北地区,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
牧歌、思乡曲、赞歌等大多属于长调。
闻名的曲目有《辽阔的草原》、《牧歌》等。
“短调”主要流行在西部、南部半农半牧区,其特点是结构短小,节奏规整,不少叙事歌、情歌、婚礼歌都属于“短调”。
著名的短调民歌有《森吉德马》、《小黄马》等。
草原文化民歌的共性是表现出草原牧民的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情感与性格。
此外,在西蒙还有一种“蒙汉调”(蛮汉调),它是蒙、汉两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流的产物。
流行于河套一带的“爬山调”也是蒙、汉民族共同喜爱的歌种。
(呼麦:呼麦作为一种歌咏方法,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
)藏族:这一民歌区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的部分藏族聚居地区。
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凤俗歌、颂经调五大类。
民歌演唱活动大都与佛教节日有关,民歌中不少是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如“囊玛”、“堆谢”、“果谢”、“锅庄”等歌舞品种。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一)[教学内容]蒙古族长调与短调【共享文档】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一)[教学内容]蒙古族长调与短调【共享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775efe3f121dd36a32d82a8.png)
3.笛子的分类:梆笛,曲笛
4.笛子的名曲介绍
三、欣赏笛子曲
1、《扬鞭催马运粮忙》(北派绑笛曲)
a乐曲创作背景
b乐曲结构:引子+小快板+抒情的中板十热烈的快板
c表现风格和音乐素材来源:东北秧歌
d曲作者介绍:魏显忠
e听音乐
2、《姑苏行》(南派曲笛曲)
a乐曲结构:宁静引子+抒情的中板十热情的小快板+再现引子的主题+尾声
二、乐曲《梅花三弄》
1、乐曲简介:晋朝古曲流传子中国大地将近200年历史,乐曲意境表达情感
2、乐曲结构:引子虚幻般飘逸状的音乐安静祥和+A部主题雪花飘飘+B天气晴朗+结束,一切回归大
自然无限风光
3、播放音乐
三、排箫的基本常识
1、历史演变
2、乐器构造及音色
3、常用技巧
4、乐曲欣赏《远方的思念》
(1)曲作者:俞逊发
[教学手段]精讲与电化手段相结合
5
h
[教学过程]
一、民族概况
二、其音乐体系
三、其音乐特点
四、代表作品《黑眼睛的姑娘》赏析及学唱
五、朝鲜族的抒情谣
1.民族概况
2、其音乐体系
3、其音乐特点——音阶、调式、节奏、节拍、旋法
4、代表作品《椐梗谣》《阿里郎》赏析及学唱
6
h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三)
h
7
[教学内容]藏族的山歌及酒歌 彝族的“四大腔”
4、秦腔的板式
5、秦腔的角色
四生:老生、须生、小生、幼生
六旦:老正旦、小旦、花旦、正旦、武旦、媒旦
二净:大净、毛净
一丑:
十三门:
6、常用伴奏乐器:二股弦、板胡、月琴、笛子、唢呐、海笛、笙、干鼓、暴鼓、堂鼓、战鼓、大锣、
中国少数民族歌曲(藏族)

《青藏高原》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 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虽 少,但分布很广。由于各民族 有着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 语言、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从 而也形成了各民族具有自己独?
藏 族 民 歌
藏族妇女雪域高峰““藏族妇女藏 族 妇 女藏族妇女西雪冰藏宝民“峰西河居顶藏雀农”儿牧山大学”拉 萨 旧 城 区 的主摏酥油茶布达拉宫穷母岗日
雀
“
儿
八
山
角
”
街
”
布达拉宫
藏区民居
藏族民歌欣赏:
《逛新城》
舞蹈表演
藏族主要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西
藏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
藏族民歌包括山歌、劳动歌、 爱情歌、风俗歌、颂经调等。 其 中山歌音域宽广,节拍、节奏自 由,旋律起伏大,悠长高亢,极 富高原特色。
藏藏族族歌歌舞舞欣欣赏赏 :
知识巩固、延伸练习:(师生互动)
藏族舞律动 : ——《北京的金山上》
民歌有两种:
一种是来自于民间的由老百 姓自己在劳动生产或生活中哼 唱或世代传唱的民间歌曲;
另一种是由艺术家创作的具 有民族风格的歌曲。
总结:
• 你能哼唱至少两首藏族和新疆维吾尔族民 歌吗?
• 你能听辩出藏族歌曲和维吾尔族歌曲吗?
• 你能感受到这两个民族歌曲的大致特点吗 ?
少数民族民歌

少数民族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题材内容和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音乐风格受到各民族所处自然生态环境及其由此而形成的主要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以及语言、宗教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大多都是节奏欢快、嘹亮、悠扬。
唱歌是少数民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歌唱内容涉及到生活、劳动、婚嫁、故事传说、风俗等。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敬酒是迎客的最高礼仪,从客人进门、入座、畅饮、告别、出门、一直到离去,有一套完整的酒礼。
壮语“贝侬”就是“亲人,朋友”的意思。
一声深情的“贝侬”让你真实的感受到壮族人们热情好客
今天妮子就把这首充满了壮家人的热情和淳朴敬酒歌送给龙哥哥,希望哥哥喜欢。
同时也希望哥哥有机会来到我们壮乡来做客,一起来感受我们壮乡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着山野风情的酒俗文化。
壮族敬酒歌(送)龙族
贝侬哎,壮家敬酒要唱歌咧,
山歌声声伴酒喝,贵客越多心越暖,
贝侬哎,好比春风过呀过山坡。
贝呀侬哎,客人来到家门口咧,
敬上三碗迎客酒,米酒香醇山歌唱,
贝侬哎,壮家情意捧呀捧在手。
贝呀侬哎,山歌出口不能收咧,
杯中有酒不能流,酒满敬客莫先喝,贝侬哎,一点一滴也呀也不留。
贝侬哎,壮家敬酒要唱歌咧,
山歌声声伴酒喝,贵客越多心越暖。
贝侬哎,好比春风过呀过山坡。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PPT

五.东北受萨满教影晌的狩猎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包括东北大、小兴安岭一带,以 鄂伦春族民歌为代表(包括鄂温克、赫哲、达斡 尔、满族筹),这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过去 以狩猎为生,每当狩猎满载归来,或者民族节日, 都要进行歌舞狂欢。著名的曲目有《鄂伦春族小 唱》。 朝鲜族也是此地一个著名的民族,他们能歌擅舞, 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 情,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欢快明朗,如 等人 人会唱。 《桔梗谣》 《阿里郎》
北方草原文化民歌 新疆民歌 藏族民歌 西南高原民族民歌 东北狩猎文化民歌 西北高原民族民歌
教材分析
我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大多有自 己的语言,许多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他 们大多能歌善舞,在他们聚居地地区流传 着大量的民歌和舞蹈音乐。中国少数民族 民歌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高中 生对少数民族音乐了解、接触较少,所以 依照流传面、影响面和音乐风格,选择了 六首民歌进行宣传、引导、教育,这也是 我们新课标的要求。
二.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
1、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民歌 在音调方面包括了中国音乐、阿拉伯、欧洲三种音 乐体系,它是中国民歌音调多元化来源最突出的一 种。有不少民歌是与舞蹈相结合的,具有活泼、风 趣的格调。闻名中外的民歌有《 阿拉木汗 》、 青春舞曲 《 达坂城的姑娘 》、《 》、《送我一朵 玫瑰花》等。 2、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北疆,从事牧业。其中以 情歌数量最多,大都表现情人离别的痛苦和祝福。 闻名全国的有《玛依拉》。
中国各地区民歌特点及代表作

多彩的民歌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同一首民歌曲调因不同的唱词,可以随性所致的发挥,有所变化,有所创新。
民歌的体裁多样,大体可分为劳动歌曲、爱情歌曲、仪式歌曲、乡村或城镇生活歌曲和叙事歌曲。
民歌是由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通过口耳相传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的结晶。
故具有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变异性等特点。
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
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惟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民歌的音乐特征:①音乐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②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③民歌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表现出来④节奏、节拍形式丰富,而且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系密切⑤曲式结构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用同一旋律反复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因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民歌,在其内容、音调、曲式结构、音乐特点、演唱形式等方面,会表现出一个相对稳定的特征。
这种特征就是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区的民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
不同的民族、不同地方的民歌会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
但是,有些民族的分布地域较广,其民族风格会与所在地区的风格相互交融。
民歌的八块色彩区:东北、西北、华北、西南、江浙、江淮、闽粤台、湘鄂。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流传的特点。
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多样丰富。
民歌的体裁有:劳动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山歌(花儿)(信天游)、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如陕北《黄河船夫曲》、四川《打夯歌》、《川江船夫号子》等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①歌词多与劳动有关②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限制,节奏鲜明,具有律动性③曲调多样,视工种而异④歌唱形式视劳动者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和⑤曲式结构受劳动过程和时间影响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劳作时即兴创作、用以抒发感情的民歌山歌主要有:陕北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甘肃、宁夏一带的花儿,四川的神歌按歌唱的场合分,山歌分为放牧山歌、田秧山歌和一般山歌按唱腔分,山歌分为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矮腔山歌山歌音乐特征:①歌词具有即兴性②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广泛应用自由演唱音和拖腔③歌唱形式多样,以独唱为主④曲式结构短小,呈多样化小调:是人民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中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小调分为:谣曲、时调、吟唱调。
少数民族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一、教学内容:1、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2、藏族民歌《酒歌》3、朝鲜族民间乐曲《纺织谣》4、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5、乌孜别克族民歌《一杯酒》二、教材分析:“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本课是湘版《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的第一节内容。
这节内容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高中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本课介绍的六首音乐作品分别为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常用的歌曲或乐曲,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
因作品较多,可选择《辽阔的草原》、《酒歌》、《牡丹汗》、《歌唱美丽的家乡》作为重点鉴赏的曲目,《纺织谣》、《一杯酒》作浏览性欣赏。
由于学生平时较少接触少数民族的音乐,对少数民族的音乐兴趣不大,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选教材规定鉴赏的曲目外,还应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具有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流行曲或舞蹈给学生欣赏。
因此,可选择了腾格尔演唱的歌曲《蒙古人》、解晓东用通俗唱法演绎的《掀起你的盖头来》、藏族舞蹈《金色的太阳》等作为补充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真听赏本课的音乐作品,辨别本课不同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讨部分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并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2)能独立搜集我国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加深对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关系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四、教学重点:1、聆听体验《辽阔的草原》、《酒歌》、《牡丹汗》、《歌唱美丽的家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笛子的起源 2、中国主要几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刘管乐、赵松庭、陆春龄、俞逊发、王铁锤等。 3.笛子的分类:梆笛,曲笛 4.笛子的名曲介绍 三、欣赏笛子曲
1、《扬鞭催马运粮忙》(北派绑笛曲) a乐曲创作背景 b乐曲结构:引子+小快板+抒情的中板十热烈的快板 c表现风格和音乐素材来源:东北秧歌 d曲作者介绍:魏显忠 e听音乐 2、《姑苏行》(南派曲笛曲) a乐曲结构:宁静引子+抒情的中板十热情的小快板+再现引子的主题+尾声 b乐曲表现一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般的江南水乡的画面,富 有诗情画意。
二、彝族 1、民族概况 2、“四大腔” 3、“海菜腔” 4、其音乐特点——音阶、调式、节奏、节拍、旋法
三、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民歌
中国民族吹管乐器
[教学内容]中国民族吹管乐器
[教学重点难点]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分类以及笛子 的基本常识
[课前准备]挂图,VCD碟片,CD音乐碟,播放机
[教学过程] 一、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箫的基本常识
1、历史起源及演变 2、音色特点 3、有关箫的诗词歌赋 二、乐曲《梅花三弄》
1、乐曲简介:晋朝古曲流传子中国大地将近200年历史,乐曲意境表达情感 2、乐曲结构:引子虚幻般飘逸状的音乐安静祥和+A部主题雪花飘飘+B天气 晴朗+结束,一切回归大自然无限风光 3、播放音乐 三、排箫的基本常识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一)
[教学过程] 一、民族概况
二、长调
1、长调及音乐特点 2、代表作品《辽阔的草原》赏析学唱 三、短调
1、短调及音乐特点 2、代表作品《黑缎子坎肩》赏析学唱 四、蒙古民歌的音乐特点
1、音阶 2、调式 3、旋法 五、哈萨克族独唱及弹唱歌曲
1、民族概况 2、独唱歌曲 3、弹唱歌盹 4、哈萨克民歌的音乐特点 5、代表作品《黑云雀》赏析及学唱
1、历史演变 2、乐器构造及音色 3、常用技巧 4、乐曲欣赏《远方的思念》 (1)曲作者:俞逊发 (2)创作背景:美国一位异性疑友 (3)结构:引子呼唤性的音乐+A部甜美的回忆+惆怅的感叹 5、播放音乐。 四、教学小结:了解了中国富有诗情画意的两件乐器一一箫与排箫
中国民族器乐一一唢呐及 名曲欣赏
[教学内容]中国民族器乐一一唢呐及名曲欣赏 [教学重点难点]唢呐的基本常识并掌握两首乐曲 [课前准备]CD唱片若干,CD唱机一台,教学挂图一张
[教学过程] 一、唢呐的简介及历史发展状况。
二、唢呐的分类。
三、唢呐的音色特点。 四、唢呐的音乐表现特点。
五、唢呐的名曲欣赏。
l、《百鸟朝凤》 A、乐曲创作背景。 B、曲作者:任同祥 C、乐曲结构: 2、《山村来了售货员》 A、乐曲创作背景: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B、作者介绍:张晓峰 C、乐曲结构:过门十A部主题欢快喜悦的小快板+B 部对答呼应的散板+再现时更为热烈 D、乐曲的音乐素材来源:东北秧歌。 六、串听以上两首乐曲。
1、乐曲创作背景 2、乐曲音乐素材来源:浙江婺剧音乐 3、曲作者:中国南派笛子宗师一一赵松庭. 4、乐曲结构:引子+高亢明亮,粗犷豪放的导板主题十A部华丽欢快的游板主 题+B部散板+再现引子导板主题 5、乐曲不仅仅是具有南方乐曲那种华丽秀美的特色,同时仍然带有北方那粗 犷豪放的音乐特色
6、听音乐 七、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充分了解到中国竹笛的音乐美丽,并
七、教学小结:了解了唢呐,更掌握了经典的民乐曲及民
间音乐:山东戏曲及东北秧歌的音乐。
中国民间戏曲音乐(一)
[教学内容] 中国民间戏曲音乐(一)
[教学重点难点]中国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的表现形式 及其特点
[教学手段]精讲与电化手段相结合
[教学过程] 1、中国戏曲音乐的概述 (1)中国戏曲音乐与希腊的悲剧、喜剧和印度的梵剧并列为世 界三大古老戏剧。
c乐曲音乐素材的来源:江南丝竹、昆曲 d听音乐
五、笛子曲欣赏《牧民新歌》
1、乐曲创作背景 2、曲作者:简广易 3、乐曲结构:引子十抒情的慢板十小快板+热烈的快板 4、乐曲演奏风格:是有北方音乐那粗犷豪放,热情奔放的性格。运用了绑笛 那种滑,跺,花等代表性技巧
5、乐曲音乐素材的来源:内蒙古长调音乐和歌舞音乐。羽调试最为明显 6、听音乐 六、笛子名曲欣赏《三五七》
熟悉其基本常识,从而掌握了两首不同风格的笛子作品。欣赏并掌握了两首不 同风格的笛子曲要求记住每首每段的主题乐谱。
中国民族器乐一一巴乌, 葫芦丝及名曲欣赏
[教学过程] 一、巴乌介绍
1、音乐特色:温暖,圆润,柔和 2、常用来演奏抒情的音乐,但演奏活泼的欢快的音乐则更具有特色 3、乐曲介绍:山寨情歌 a乐曲素材的构成及其表现特点 b乐曲结构:引子+小快板+抒情的慢板+快板 c曲作者介绍:国成龙,张祖豫 二、葫芦丝介绍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二)
[教学过程]
一、民族概况
二、其音乐体系
三、其音乐特点
四、代表作品《黑眼睛的姑娘》赏析及学唱
五、朝鲜族的抒情谣 1.民族概况 2、其音乐体系 3、其音乐特点——音阶、调式、节奏、节拍、旋法 4、代表作品《椐梗谣》《阿里郎》赏析及学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三)
[教学过程]
一、藏族 1、民族概况及民歌类别 2、其音乐体系 3、其音乐特点——音阶、凋式、节奏、节拍、旋法 4、代表作品《格桑拉》赏析及学唱
四、教学小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不仅了解了两种乐器,更主 要是了解到风格浓郁的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特色
器乐——箫、排箫及名曲 赏析
[教学内容]器乐——箫、排箫及名曲赏析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箫及排箫的基本常识,并掌握两首代 表必的乐曲《梅花三弄》《远方的思念》
[课前准备]箫及排箫的实物两件,CD碟片,CD播放机一 台
1、乐器结构 2、乐器音色特点:柔美, 恬静,透明清澈, 主要流行于啊昌族、德昂 族
3、擅长演奏宁静抒情的音乐,打开附管后也可以演奏热闹非凡的音 乐
4、欣赏乐曲:竹林深处 a、乐曲音乐素材来源 b、曲作者 c、乐曲结构:引子宁静的月夜+A部主题柔情的慢板十B热情的小快 板+再现引子,夜深人静,一切消失 三、放音乐串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