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河大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河大版2024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育方案

河大版2024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育方案1. 引言本教育方案旨在帮助六年级学生在下学期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册书以河大版2024版教材为基础,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教学指导。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 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学会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方法;- 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2.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搜索、整理和分析,提高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遵守信息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意识;-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责任感。
3. 教学内容3.1 教材内容本册书包括以下主题:-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常用软件的使用-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信息安全与防范- 信息技术与生活- 创新与实践3.2 教学安排每个主题的教学时间为2课时,共64课时。
具体教学安排见下表:4. 教学方法4.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4.2 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的使用方法。
4.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4.4 问题解决法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信息搜索、整理和分析能力。
4.5 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5. 教学评价5.1 过程性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2 终结性评价学期末进行一次综合考试,检验学生对本册书知识的掌握程度。
5.3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024河大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导手册

2024河大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导手册目标本教导手册旨在帮助六年级学生掌握2024河大版信息技术下册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易于理解的内容,我们将引导学生以独立的方式作出决策,并提供简单的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的干扰。
注意事项- 在做决策时,学生应独立思考,不得寻求用户协助。
- 本教导手册将依托学生的法律硕士背景,重点发挥其专业优势。
- 所提供的策略应简单明了,避免涉及无法确认的内容。
内容概述1. 信息技术概述:介绍信息技术的定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2. 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操作原理,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3. 网络与通信技术:介绍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使用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能力。
4. 数据库与信息管理:介绍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了解数据的存储、管理和检索。
5. 程序设计与开发:介绍程序设计和开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信息安全与保护:介绍信息安全和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保护技能。
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阐述。
2. 实例演示:通过实际案例和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练与巩固:提供大量的练题和实践任务,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4. 讨论与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评估1. 日常作业:通过布置日常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2. 课堂互动: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践任务:通过完成实践任务,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和技巧。
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2024河大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像、音频和视频等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结语本教导手册旨在为六年级学生提供一份简洁明了的教学指南,帮助他们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024年河大版本,六年级下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2024年河大版本,六年级下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软件。
- 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和交流。
-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1.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的意识。
-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2.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
- 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
- 文件管理和网络安全。
2.2 互联网的基本应用- 浏览器的使用和网页制作。
- 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 社交媒体的基本操作。
2.3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
-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基本概念。
- 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安排3.1 教学时间- 共计36课时,每课时40分钟。
3.2 教学方式-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 小组合作与讨论。
- 案例分析与任务驱动。
3.3 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课堂参与、小组合作、任务完成。
- 终结性评价:课程报告、作品展示、期末考试。
四、教学资源- 计算机教室。
- 教学软件和教材。
- 互联网资源。
五、教学建议-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法律法规意识。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注意事项- 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引导。
- 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2023河大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2023河大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知识;3. 熟悉常见的网络应用程序,并能正确使用它们;4. 培养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5. 提高学生的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计算机网络基础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分类2. 网络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网络节点和连接设备- 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3. 网络拓扑结构- 星型网络、总线型网络、环型网络等- 不同拓扑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第二课: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1. 什么是网络安全- 网络攻击和威胁的常见类型-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2. 网络安全常识- 密码的设置和管理3. 网络欺诈和网络诈骗的防范- 谨慎对待网络陌生人的请求和信息- 如何应对网络钓鱼和诈骗行为第三课:常见的网络应用程序1. 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2. 即时通讯工具- 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功能和特点- 如何安全使用即时通讯工具3. 在线搜索引擎- 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如何准确搜索和评估搜索结果的可靠性第四课:网络道德和使用规范1. 网络道德和伦理- 尊重他人的网络隐私和知识产权- 遵守网络使用的法律法规和规范2. 网络使用注意事项- 避免沉迷网络和过度使用网络- 注意个人形象和言行,在网络中保持良好的形象3. 网络侵权和违法行为的后果- 侵犯他人隐私和知识产权的后果- 违法网络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五课:信息搜索和处理技巧1. 信息搜索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搜索、分类搜索等方法- 如何利用搜索引擎进行高效搜索2. 信息处理和评估- 筛选和整理搜索结果的技巧- 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相关概念和知识。
河大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第四册)教案(全)

河大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第四册)教案(全)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四册(下)教材分析本套教材是专门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编写的,共分四册:第一册主要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知识、“画图”软件的基本使用和图像处理的初步认识;第二册主要介绍打字的基本方法和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第三册主要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和因特网的基本使用;第四册主要介绍网站制作初步知识及综合应用与设计等内容。
本套教材渗透“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倡导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
在精心设计的几个学习栏目中,“做什么”是通过学习任务和作品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通过“任务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学习任务的思路、方法及所需的计算机操作步骤;通过“试一试”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理解新概念,掌握并应用有关的命令和操作;通过“制作心得”指导学生反思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总结其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过渡。
教学进度周次日期教学内容1 20xx 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分析2 20xx 第1阶段选题计划3 20xx 第2阶段数据统计4 20xx 第3阶段有法可依5 20xx 第3阶段有法可依6 20xx 第4阶段调查报告7 20xx 第4阶段调查报告8 20xx 设计1 个人名片设计9 20xx 设计1 个人名片设计10 20xx 设计2 POP广告设计11 20xx 设计2 POP广告设计12 20xx 设计3 电子报刊设计13 20xx 设计3 电子报刊设计14 20xx 设计4 电子贺卡设计15 20xx. 设计4 电子贺卡设计16 20xx 复习16 20xx.6.16-6.21 考试教材目录第3单元记者行动——综合任务(2)第1阶段选题计划第2阶段数据统计第3阶段有法可依第4阶段调查报告第4单元小设计师——综合任务(3)设计1 个人名片设计设计2 POP广告设计设计3 电子报刊设计设计4电子贺卡设计学生情况分析第三单元记者行动——综合任务(2)教材分析:1.本课内容是Word的实际应用,它并不是单纯表格的操作,而是将表格的应用整合在整个活动之中,注重知识的运用,信息的统计等综合素质。
2024河大教材,六年级下册信息科学教学案例

2024河大教材,六年级下册信息科学教学案例2024河大教材六年级下册信息科学教学案例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体验信息科学的探究过程。
-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信息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信息科学的内在动力。
- 使学生认识到信息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 教学内容2.1 信息科学基础知识- 信息的概念与特征- 信息的传递与处理- 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2.2 信息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互联网的使用- 信息检索与处理2.3 信息科学的实际应用- 信息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信息科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信息科学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3.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信息科学的奥秘。
- 运用案例教学法,分析信息科学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作业、项目报告等方式,评估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
-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
5. 教学计划第五周:信息科学基础知识- 信息的概念与特征- 信息的传递与处理- 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第六周:信息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互联网的使用- 信息检索与处理第七周:信息科学的实际应用- 信息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信息科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信息科学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6. 教学资源- 教材:《信息科学》- 课件:教师自制的课件-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在线视频等7. 教学活动设计7.1 导入-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信息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河大版2024,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河大版2024,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简介本文档旨在设计河大版2024年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并培养他们在数字时代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单元一:计算机基本操作- 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功能介绍- 操作系统的使用和常见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文件管理和基本操作技巧单元二:信息检索和处理- 互联网的使用和常见网络服务的介绍- 关键词搜索和信息筛选的技巧- 电子邮件的使用和基本邮件礼仪单元三: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 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和网络威胁的认识- 密码设置和管理的方法- 个人隐私保护措施和社交媒体安全单元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 计算思维和编程基础- 创新思维训练和团队合作- 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操作。
2. 小组合作研究和项目驱动研究。
3.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项目作业: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小组或个人项目。
3. 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测试。
参考资源1. 《河大版2024信息技术教材》2. 互联网上的相关教学资源和案例分析以上是河大版2024年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初步内容,具体教学计划和资源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2024年河大版本,六年级下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2024年河大版本,六年级下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为河大六年级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2. 掌握基本的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
3. 了解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网络应用。
4. 研究基本的编程概念和算法,并能够运用编程语言解决简单问题。
5. 培养信息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学会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
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硬件和外部设备的使用方法- 常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介绍和使用互联网和网络应用- 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常见的网络应用和服务(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搜索引擎等)-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基本知识编程基础- 编程的基本概念和逻辑思维- 算法和流程图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使用编程语言解决简单问题的实践信息素养和信息安全- 信息搜索和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信息的正确引用和知识产权保护- 个人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践、讨论和案例分析等。
- 结合实际生活和研究场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
-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提供在线研究和交流的机会。
教学评价- 组织小测验和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 开展实践项目和小组合作,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 定期进行课堂讨论和互动,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参考资源-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教育》教材- 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相关的书籍和网站- 在线研究平台和教育资源库以上是2024年河大版本,六年级下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的内容。
根据这个大纲,教师可以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下)教案第一课大熊猫的渴望——认识幻灯片教学目的:1、了解幻灯片的作用。
2、了解制作幻灯片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1、了解多媒体的优势。
2、认识幻灯片。
3、制作幻灯片前的准备。
4、启动幻灯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重点:1、幻灯片的作用。
2、制作幻灯片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PowerPoint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省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种数量十分稀少的回家一类保护动物——大熊猫,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被称为“国宝”。
大熊猫不但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而且还常常担负“和平大使”的使命,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赴重洋,到国家攀亲结友,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但是,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大熊猫的数量日趋减少,享有“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唤起人们自觉保护大熊猫的意识呢?现在有了计算机技术,我们利用幻灯片制作软件就能制作出有声音、有动画,能够自动滚动播放的宣传片。
这学期,我们就以“爱护大熊猫,保护大熊猫”为主题来制作计算机作品——大熊猫的渴望。
(展示一些做好的幻灯片,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授1、幻灯片的作用。
幻灯片是由一张张按照一定顺序,内容彼此相关,有图像、文字、声音、动画、影像等材料组成的。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幻灯片的数量,甚至可以为这些幻灯片配上美丽的背景。
我们还可以让每张幻灯片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切入,使得放映效果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人的注意力,加深人们的印象。
它可以用来宣传、教学等。
2、认识幻灯片。
A 幻灯片的启动。
B 幻灯片窗口的认识。
C 幻灯片常用工具的认识。
3、新建演示文稿。
A 新建演示文稿的方法。
B 新建演示文稿的版式。
4、保存幻灯片的方法。
三、小结第二课大熊猫美丽的家——设置背景和效果教学目的:1、掌握设置幻灯片背景颜色的方法。
2、掌握设置幻灯片背景效果的方法。
3、掌握用图片作幻灯片背景的方法。
教学内容:1、设置幻灯片背景颜色的方法。
2、设置幻灯片背景效果的方法。
3、用图片作幻灯片背景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重点:1、“背景”对话框的作用。
2、“填充效果”对话框的使用。
教学难点:1、“背景”对话框的作用。
2、“填充效果”对话框的使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一张没有背景的幻灯片,让学生看,在学生感觉到幻灯片的生动的同时,观察到背景的单调,引出课题。
二、新授1、打开背景对话框的方法(两种方法:格式菜单、右键在空白处单击)。
2、设置背景颜色。
老师演示背景颜色的设置方法后,学生试做。
3、过渡背景效果的设置。
学生试做,老师巡视辅导。
最后总结共性的问题,再统一讲解演示。
4、用图片作为幻灯片的背景。
学生有了以上两种设置背景的方法后,让学生试着用图片做背景。
老师巡视辅导,最后演示、小结。
5、“应用”和“全部应用”的区别。
演示这两种设置的区别,让学生观察,最后让学生知道“全部应用”是设置所有幻灯片的背景是一样的,“应用”是设置当前一张幻灯片的背景。
三、学生练习,设置一种幻灯片的背景。
四、总结。
第三课大熊猫的生活区域——插入文本框教学目的:掌握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教学内容:1、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2、幻灯片的“空白版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重点:1、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2、调整文本框位置的方法。
3、通过调整文本框的形状来改变文字的布局。
教学难点:插入文本框以后,通过调整使整张幻灯片美观协调。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在一张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后,有时需要对这张图片进行说明,就需要打上文字,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就需要插入文本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
二、新授1、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的方法(两种方法:插入-文本框、绘图工具中的文本框)。
老师演示后,学生试做,老师巡视辅导。
2、设置文本框中字体、字号、颜色。
老师演示后,学生试做,老师巡视辅导。
3、调整文本框的位置。
老师演示后,学生试做,老师巡视辅导。
4、调整文本框的大小。
老师演示后,学生试做,老师巡视辅导。
5、调整文本框的形状来改变文字的布局。
老师演示后,学生试做,老师巡视辅导。
三、总结:插入文本框的方法第四课大熊猫的舒适家园——插入图片教学目的: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
教学内容: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重点:插入来自外部图片文件的步骤。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选择外部图片文件来丰富自己的幻灯片,突出幻灯片的主题。
教学过程:1、导入先放映插入很多图片的幻灯片,并告诉学生这是外部图片。
幻灯片中的图片,不仅充实了作品的内容,而且美化了幻灯片。
尽管PowerPoint中提供的剪贴画非常丰富,但是如果仅有剪贴画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PowerPoint谲诈我们使用来自外部的图片文件。
许多觉的图片,如*.bmp *.jpg的文件都可以用于PowerPoint中。
这些图片,可以通过数码设备进行拍照获取,也可以通过因特网下载。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外部图片文件。
2、新授(1)讲解演示插入外部图片的方法。
(2)学生试做。
在学生试做时,可以给学生提供大小不同的图片,要求学生插入大小不同的两张图片,当图片插入幻灯片后,学生后感觉到图片的大小不符合他们的要求,需要调整图片的大小。
(3)讲解演示调整图片大小的方法。
在调整图片大小时要注意,当拖动四角的控制点来改变大小时,图片是等比例缩放的,当拖动四边中间的控制点时,图片的大小不按比例缩放。
(4)学生试做,把图片调整到合适大小。
(5)学生试着调整图片的位置。
(6)让学生说说怎样调整图片的位置。
3、总结:图片大小、位置的调整方法。
第五课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图文的合理配合教学目的:学会灵活安排图片和文字的位置关系。
教学内容:灵活安排图片和文字的位置。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重点:改变图片与文字的位置关系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改变图片和文字的位置关系来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放映效果。
教学过程:1、导入放映一张幻灯片(位置关系排放不合理的),上面有图片文字,让学生观察,怎么样才能使幻灯片美观。
然后再出示一张调整图片文字位置关系后的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引出课题:图文的合理配合。
2、新授(1)讲解演示调整位置的方法。
在调整图片、文本框大小、位置的基础上,配合调整图片、文字的叠放层次来改变其位置关系。
(2)学生试做。
在一张幻灯片中插入一个文本框和一张图片,并把他们进行合理搭配。
(强调:在进行图文混排时要注意,图片背景和文字颜色的搭配要合理,否则的话,文字会看不清楚。
)3、学生试着创作出其它效果。
4、总结:改变位置关系的方法。
第六课大熊猫的有声世界——声音的插入教学目的:1、掌握声音的插入方法。
2、掌握为幻灯片配背景音乐的方法。
教学内容:1、插入声音。
2、为幻灯片配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重点:在幻灯片中插入“文件中的声音”。
教学难点:在幻灯片中插入何种类型的声音文件。
教学过程:1、创设教学情景,引入新课: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设置幻灯片背景、在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图片等,使其主题更突出、更有感染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在文章中插入声音,并作适当的调整,使演示文稿有较好的艺术性。
2、讲授新课:教师展示几张学生作品的演示文稿-----心意卡,主题可以是教师、父母、同学等。
(1)根据教师给出的例子,分析其包含的对象:背景、图片(动画图片)、文字(文本框、艺术字)等。
若能再配上悦耳的音乐,则使演示文稿具有较好的艺术性、欣赏性。
(2)演示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的操作过程: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操作步骤如下:○1打开幻灯片文件,使“心意卡”幻灯片出现在编辑窗口。
○2菜单中选择“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3选择声音文件:例如D盘中有一个音乐文件:D:\隐形的翅膀.MP3○4单击“确定”按钮。
○5单击“保存文件”按钮。
插入音乐文件便完成。
此时,幻灯片中会出现喇叭图稿。
放映幻灯片时,单击此图标,若计算机配有喇叭,声卡等就会播放音乐。
单击“幻灯片放映”按钮,再单击喇叭图标,可测试播放效果。
[学生上机练习] -------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
注:(1)当出现提示信息:“是否需要在幻灯片放映时自动播放声音?如果不,则在你单击时播放声音。
”要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
(2)若对插入的声音不满意,如何删除它?(3)如何调整声音图标的位置?[学生上机练习]完成后保存一下,以便在下节课学习时使用!3、教学评价:教师对个别有代表的作品进行展示、评价;学生之间也可进行交流、学习。
第七课可爱的熊猫慢慢走过来(一)——插入动画教学目的:1、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动画方法。
2、掌握放映幻灯片的方法。
教学内容:1、幻灯片的放映。
2、幻灯片中插入动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重点:在幻灯片中插入动画方法。
教学难点:放映幻灯片的方法。
教学过程:1、导入先放映插入很多图片的幻灯片,并告诉学生这是外部图片。
幻灯片中的图片,不仅充实了作品的内容,而且美化了幻灯片。
尽管PowerPoint中提供的剪贴画非常丰富,但是如果仅有剪贴画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PowerPoint谲诈我们使用来自外部的图片文件。
许多觉的图片,如*.bmp *.jpg的文件都可以用于PowerPoint中。
这些图片,可以通过数码设备进行拍照获取,也可以通过因特网下载。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动画文件。
2、新授(1)讲解演示插入动画的方法。
(2)学生试做。
在学生试做时,可以给学生提供大小不同的动画文件,要求学生插入大小不同的两张动画图片,当动画插入幻灯片后,学生后感觉到动画的大小不符合他们的要求,需要调整动画文件的大小。
(3)讲解演示调整动画图片大小的方法。
在调整动画图片大小时要注意,当拖动四角的控制点来改变大小时,是等比例缩放的,当拖动四边中间的控制点时,大小不按比例缩放。
(4)学生试做,把动画图片调整到合适大小。
(5)学生试着调整动画图片的位置。
(6)让学生说说怎样调整动画图片的位置。
3、总结:插入动画的方法和插入图片的方法基本一,只是文件格式不一样,图片一般是BMP、JPG等格式,动画文件一般是GIF格式。
第八课可爱的勇猛慢慢走过来(二)——动画效果教学目的:掌握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方法。
教学内容: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重点:1、各种动画效果的使用。
2、各个对象播放顺序的调整。
教学难点:段落文本的动画设置。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课前任务:(上节课学习内容)请以教师节问候语为题,创作至少由1幅幻灯片构成的演示文稿(图和文均不少于2个)。
学生活动:复习、实践,完成课前任务。
教师活动:巡视、答疑。
教师提示:编辑制作完成的演示文稿还不是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教师适时播放演示范例,导入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