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半年TMT并购企业盘点
十亿市值靠业务 百亿市值靠并购 千亿市值靠核爆业务

十亿市值靠业务百亿市值靠并购千亿市值靠核爆业务+并购本文是立思辰战略管理与投资并购部总经理丁建英在一次产业并购闭门沙龙上的发言。
立思辰是2014年上半年的明星股之一,截至6月30日,股价较年初最高涨幅达120%多。
结合自己实际的并购案例,丁建英先生提出十亿市值靠业务,百亿市值靠并购,千亿市值靠核爆业务+并购的观点,这是主页君听过的对并购、市值与企业成长三者关系讲的最明白的演讲了。
以下为发言内容(未经本人核对):回顾美国或者其他发达国家的产业历程,能够给中国企业很多启示。
谈到企业成长,我们绕不过产业整合这个过程。
我们知道,历史上700多家中小钢铁企业和卡内基钢铁厂整合成美国钢铁成为首破10亿美金的公司,通用汽车是由200多家上规模的汽车厂整合成的,三星占韩国GDP达到百分之十几,这些都说明产业集中是大势所趋。
在这个趋势面前,某家企业的命运,一定是顺畅逆亡。
企业只有做大做强,才能生存下来,企业必须成长。
企业成长一般遵循着生命性的运动轨迹,从小企业、中企业、大企业到超级跨国企业。
但是由于选择的路径不同,企业也可以跨跃式发展,迅速提高企业成长速度。
企业成长的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条是有机成长,通过内部积累不断扩展,第二条是并购成长,通过外部扩张迅速提高,将外部资源内部化。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乔治•勒蒂格勒在对美国企业并购史的考察后指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收购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
所以,今天我更多的是讲企业通过并购获得成长的话题。
十亿市值靠业务,百亿市值靠并购,千亿市值靠核爆业务+并购我在这里使用市值来表征企业的成长。
在某个时间区间里,由于各种变量存在,例如牛熊市,政策,意外事件等都会导致一家企业的市值波动,这时,市值和企业成长关系比较复杂,但是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里,企业的成长和市值是成线性关系的,使用市值可以准确衡量企业成长的。
而且,最新的观点也在说,老土豪赚利润,新土豪做市值嘛。
一季度TMT产业并购势头强劲,并购总额同期增长39.9%跨国并购出现新动向,民营企业崭露头角

企 业 数量 略低
,
但融 资高达
8
16
亿
业 及 各 交 易 所 都会 对 新 股 发 行持谨
千秋
2008
美 元 平 均 融 资额 为 近 4 年 来 同 期 的
年第
一
慎态度
.
清 科 研 究 中心 预 计 第 二 季
季度共有
10
家具有
最 高值
显 偏小
。
境 内上 市企 业 融 资规模 明
6
度 中国企 业 海外上 市仍然会 延 续 第
一
75
此外
,
本季度并购
5 062
.
规模 为
5
14 8
85 万
,
美元
所发生 的
20 0 8
季度
.
TMT
、
生技 /
事 件 的平 均 规 模 也 仅 为
美元
.
80 万
起 并 购 事 件 中 无 锡 药 明 康德 并 购
A ppTe
c
健康和能源 三 个产业 并购事件总数
为 29 起
,
.
比去 年 同期 的平 均 规 模 下 降
,
相 比去年 同期
起 跨 国 并 购 案例 中
均 规模 居三 个 行业 之 首 亿 美元
。
达到
1
下 滑 明显
。
有 8 起 是 外 资 收 购 国 内公 司 和 资 产
20 0 8
。
该研 究报告指 出 了
第
一
季
TM T
产 业 并购 势头 强 劲
.
能源
、
度 中 国 并 购 市 场 以 下 几 个 引人 注 目 的特 点
2014年TMT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2014年TMT行业投资分析报告2013年11月目录一、2014年生活方式将迎来新的转折点 (4)1、智能手机渗透率超越50%,平板电脑高增长延续 (4)(1)智能机市场分化:高端智能市场趋于饱和,中低端智能机性价比带来的高成长性拉低了整个平均售价 (4)(2)智能手机的分发渠道由传统卖产向运营商及网商渠道转化 (5)(3)高端平板电脑格局由苹果和三星保持,品牌、体验、工艺性是护城河 (6)2、智能终端范畴在延续,可穿戴设备关注核心元元器件供应链 (6)(1)互联网企业涉足可穿戴设备具有巨大的数据计算优势,侧重“痛点”应用 (7)(2)苹果型领导厂商可穿戴设备有强大品牌号召力,侧重应用整合及终端生态 (8)3、互联网电视发展迎来契机,体育大年是重要催化剂 (9)4、NFC移动支付和O2O模式将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10)(1)NFC智能手机迅速普及是重要外部条件 (10)(2)金融卡IC化为NFC移动支付带来了显著的正外部性 (11)(3)最为核心的突破是利益参与者之间已经达成共识 (12)二、互联网逻辑下信息传媒大有可为,关注“平台型”企业 (14)1、宽带中国、大数据、互联网金融是驱动行业热度的大背景 (15)(1)宽带中国战略:国家意志层面建立对经济转型驱动的基础设施 (15)(2)大数据应用: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实现与之对应的商业模式 (17)1)大数据强调信息处理的范围 (17)2)大数据强调信息处理的时间 (18)(3)互联网金融:金融互联网化浪潮已至,第三方支付对优化资金流功不可没 .182、生态链塑造是平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 (20)(1)电商 (21)(2)资讯和视频类网站 (22)(3)软件信息服务行业 (23)3、牌照制体现政策管控意志,内容、牌照、平台整合是行业事件驱动机会 (24)三、业务渗透是信息传媒行业当前的主旋律 (27)1、流量入口是信息传媒行业OTT模式的源动力 (27)2、三网融合下广电与电信之间的业务渗透是长期过程,重点关注政策导向和技术演化 (29)3、手游并购热持续性存疑,互联网巨头的切入挤压中小厂商空间 (31)四、投资策略及重点公司简况 (32)1、同方国芯 (34)2、百事通 (34)3、网宿科技 (34)4、数码视讯 (35)一、2014年生活方式将迎来新的转折点伴随着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高速增长期,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因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娱乐模式、资讯来源乃至消费方式均更加依赖于此。
能源行业和TMT行业并购总额分别为52.88亿美元和25.66亿美元

2007年中国并购市场勇攀新高,跨国并购额达186.69亿美元能源行业和TMT行业并购总额分别为52.88亿美元和25.66亿美元2008年1月18日清科研究中心随着西方次级债危机影响的深入,新兴经济体的持续走强,以及私募股权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的推动,大量资金不断涌入中国并购市场。
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顾问及投资机构清科集团最新推出的《2007年中国并购市场年度研究报告》显示:在研究范围内,2007年中国市场上TMT、生技/健康和能源三个产业并购事件总数为117起,有81起并购事件披露了金额,披露的并购总额达83.54亿美元。
此外,2007年全年总共发生了84起跨国并购事件,其中披露金额的63起事件总额达186.69亿美元。
该研究报告还总结出了2007年度中国并购市场以下几个引人注目的特点:跨国并购增长迅猛国内公司更加活跃国内强劲的宏观经济增长势头、人民币升值以及西方国家受到次级债的冲击,都使得2007年中国的跨国并购市场格外热闹,大型的跨国并购事件频繁发生。
2007年全年共发生跨国并购事件84起,其中63起披露价格事件的并购总额约为186.69亿美元。
相比2006年的90.89亿美元,增加了 105.4%。
适宜的内外部环境为国内企业实施跨国并购,加速国际化提供了历史性契机,在84起跨国并购事件中,中国公司并购海外公司的事件有37起,相比2006年17起的数目,增幅达117.6%,中国企业正在跨国并购市场中逐渐发力。
从并购的总额和事件数来看,传统行业仍然是跨国并购的重点领域,以117.69亿美元和57起事件,位居各行业之首。
服务业和广义IT行业分别以59.90、8.73亿美元位居第二、第三。
生技/健康领域的跨国并购金额相对较少。
就二级行业而言,矿产业、制造业仍然是国内企业并购的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一批国内金融企业在金融服务业领域实施的系列并购,写下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新篇章。
兼并收购案例

兼并收购案例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兼并收购案例:
1. 科莱恩与肯宁公司:1999年,德国科莱恩公司以约7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肯宁公司,从而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化学品和医药品公司之一。
2. 高盛与穆迪镁(MCI):2000年,金融巨头高盛以约91亿美元收购了穆迪镁公司,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金融业并购案之一。
3. 德尔塔航空与诺斯韦斯航空:2008年,德尔塔航空公司以约3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诺斯韦斯航空公司,从而形成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
4. Facebook与WhatsApp:2014年,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 以约190亿美元收购了即时通讯应用WhatsApp,这被视为科技行业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之一。
5. 阿里巴巴与淘宝网: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以1.3亿美元收购了淘宝网,这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历史上最重要的并购案之一。
以上只是一些兼并收购案例中的几个著名案例,还有许多其他的兼并收购案例发生在不同的行业和地区。
近年来企业并购案例

近年来企业并购案例企业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购买另一个公司的股份或资产,实现两家公司的合并。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并购案例屡见不鲜。
下面列举了近年来的10个企业并购案例。
1. 中国化工集团收购瑞士先正达公司(2016年):中国化工集团以4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瑞士先正达公司,合并后的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农化公司之一。
2. 阿里巴巴收购高德地图(2018年):阿里巴巴以1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最大的数字地图提供商高德地图,进一步完善了阿里巴巴的数字生态系统。
3. 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2012年):谷歌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Motorola Mobility,进一步加强了谷歌在移动设备市场的竞争力。
4.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联想以1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使联想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
5. 耐克收购Converse(2003年):耐克以3.0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Converse,使耐克进一步巩固了在运动鞋市场的领先地位。
6. 中国移动收购中国铁塔(2014年):中国移动以270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铁塔,实现了电信和通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发展。
7. 德国大众汽车收购斯柯达汽车(1991年):德国大众汽车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捷克斯柯达汽车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大众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
8. 美国百事可乐收购全球统一饮料(2010年):百事可乐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统一饮料,进一步巩固了百事可乐在全球饮料市场的领先地位。
9. 中国平安收购香港汇丰(2011年):中国平安以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香港汇丰控股,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平安在香港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10. 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2017年):亚马逊以13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食超市,进一步拓展了亚马逊在零售业的业务范围。
以上是近年来的10个企业并购案例,这些案例体现了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和提升竞争力而进行的并购行为。
TMT占据并购行业主导

TMT 占据并购行业主导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中国企业并购案例数量在第三季度小幅下降,但由VC/PE 支持并购的规模持续大增,投资方成并购重要推动力。
并且,在并购的热点标的中,TMT 行业占据主导。
第三季度并购降温清科数据显示,2016 年前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交易2413 起,同比提高14.9%;披露金额的并购案例总计1764 起,共涉及交易金额10,847.09 亿元,同比上升36.9%,平均并购金额为6.15 亿元。
同时,2016 年第三季度国内经济继续承压,国家继续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通过兼并重组促进资源整合流动,新兴产业巨头的行业布局也不断加快。
但是,2016 年下半年监管层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抑制投机炒壳行为,使《办法》成为史上最严的借壳新规。
同时市场普遍认为,对于传统行业收购互联网金融、VR、游戏等新兴行业企业的交易行为,监管层在审核操作上也明显趋严,整体相较二季度,行业发展增速放缓。
从具体行业来看,TMT 并购持续活跃,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借壳、支付牌照等方式的并购助推金融并购规模登顶。
从前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的行业分布来看,在23 个细分行业中,TMT 行业占到了6 席,其他还包括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能源及矿产、清洁技术等热门行业。
其中,排名第一的互联网行业中,发生的并购案例为351 例,占比14.5%,交易金额为1317.31 亿人民币,占比12.1%,平均并购金额6.9 亿元;排名第二的VC/PE 支持并购规模持续大增值得注意的是,由VC/PE 支持的并购规模持续大增。
2012 年-2016 年前三季度,VC/PE 支持企业并购的数量分别是208、446、972、1277、1477。
2014年度中国企业国际化20强榜单解读

2014年度中国企业国际化20强榜单解读2014-10-11 08:21:33来源:中国企业家导语自2011年起,《中国企业家》杂志启动中国企业国际化年度评选,集中关注、梳理当年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反映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全程动态。
今年经过历时三个月的评选,评委慎重打分,选出了2014中国企业国际化20强。
以下为2014年度中国企业国际化20强榜单及解读。
文 | 中国企业家商学院徐征香编辑 | 关鉴2014年度中国企业国际化20强榜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2014年度中国企业国际化20强榜单解读文 | 中国企业家商学院徐征香编辑 | 关鉴是揭晓这份成绩单的时候了。
2013-2014,在全球财富力量进一步消长,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地图中的权重再次改变的一年,中国企业在更深入地融入全球市场,利用海外资源、引进国外技术、加速全球产业链的整合方面有哪些斩获?2013年是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到达高潮后第五年,当初以资源类和金融类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曾生发出一股海外抄底的冲动,左支右拙间,也从盲动和草率中汲取了教训。
而5年后,随着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增长,国际化经验和信心的积累,以及国外资产价格依然相对较低的事实,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国际化已经从暂时的低潮中完全恢复,而更富胆略和技巧。
2011年,《中国企业家》杂志首次举办“中国企业国际化”评选,试图以量化的方式持续关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最新趋势。
2014年,中国企业家商学院对发生在2013-2014年的650起(2011-2014年总计1271起)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进行了统计,同时对世界500强中的中国企业和中国500强企业所进行的绿地投资、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以及资产、收入、员工海外部分占比等国际化指标做了梳理,综合考虑,选出了106家候选企业。
来自知名研究咨询机构、大学和国际化研究机构,包括多名外籍评委在内的20名长期关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学者专家为候选企业打分,最终产生了2014年中国企业国际化20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上半年TMT并购企业盘点:阿里12家腾讯11家百度3家
2014-07-17 11:48 来源:投资界我来投稿参与评论
中介交易 SEO诊断淘宝客云主机技术大厅
如果说2013年是A股并购元年,那么2014年就是并购井喷年。
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已完成的并购案例共558起,制造业和TMT行业成并购热门行业。
投资界小编根据并购事件,将2014上半年TMT领域的并购风云人物进行了小盘点,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谁?
风云人物一:马云,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
上榜理由:阿里并购月月不得闲,投入金额笔笔皆惊人!据清科私募通数据统计,2014上半年阿里并购公司超过12家,并购总额接近300亿人民币,位列榜首毫无悬念!
点评:2014年阿里巴巴要上市已是公开的秘密,不管是为了撑起2000亿美元的估值,还是为了大阿里的“无边界生态圈”,马云这半年都没有闲着,紧着折腾。
从年初入股中信21世纪、高德地图, 3月受让文化中国、零售百货银泰的股权,4月与优酷联姻,5月收购新加班邮政,再到6月鲸吞UC、搅局恒大足球,完全是一种“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
风云人物二:马化腾,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上榜理由:作为BAT三巨头之一,腾讯这半年也是并购动作频频。
据清科私募通数据统计,2014上半年腾讯并购公司超11家,并购总金额不详,保守估计近200亿人民币。
点评:随着BAT三巨头的体量越来越大,流量的最大化变现也成为各大巨头的当务之急。
在过去半年腾讯的一系列收购投资案当中,对流量变现的诉求尤其明显。
比如投资大众点评网、京东商城、优酷土豆、小米科技、乐居等,在这些大的收购案中,微信的流量入口作为重要部分一再被提及;另外,腾讯将投资触角伸向多个领域,争霸天下的心一如往昔!
风云人物三:梁建章,携程网董事长兼CEO
上榜理由:目前携程已将去哪儿、同程收入囊中,艺龙正待洽购中,OTA多国杀或将终结。
据清科私募通数据统计,2014上半年携程并购公司超5家,并购总金额不详。
点评:梁建章重归携程后,面对BAT的进攻,推进了一系列的并购,涵盖了机票、酒店、门票、度假、游记等领域,为携程建立防护墙。
仅2014上半年,携程就先是将蝉游记、开元旅游收入麾下,后又入股去哪儿、同程网和途牛旅游网,近日业内还疯传其欲收购艺龙65%股权。
循着这些并购轨迹,不难发现携程正试图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清扫阻碍,成就一家独大的OTA市场格局。
风云人物四:姚文彬,掌趣科技董事长
上榜理由:在2013年那波“疯狂的手游并购游戏”中种下的“因”,在2014年迎来收获的“果”。
据清科私募通数据统计,掌趣科技2014上半年完成4场并购,并购总金额近30亿人民币。
点评:并购都是为了补齐短板,年初掌趣科技收购了筑巢新游和欢瑞世纪。
其实,对掌趣科技而言,2014年或才将是有关游戏资产并购后的业绩大爆发,掌趣科技并购计划的重点项目玩蟹科技和上游信息等有关资产的并购在4月已完成,预计会在2014Q2财报中有所体现。
掌趣科技近2年的并购大动作目标很明晰,直指页游的布局和手游终端的开发。
风云人物五:周鸿祎,奇虎360公司董事长
上榜理由:相对过去几年的高歌猛进,2014年是360异常低调的一年,业务相对缺乏亮点。
据清科私募通数据统计,奇虎360 2014上半年完成4场并购,并购总金额不详。
点评:最近一年来,360频繁成为准IPO企业的基石投资人,是久邦数码、途牛旅游网、迪信通、9158等至少5家企业的“保镖”。
2014上半年,360除了忙着投资准IPO企业外,还不忘收购了古北、聚胜万合,入股乐视网,完全不差钱的节奏啊!360的低调布局是周鸿祎长时间“闭关”后的新思考,老周认为,360不能再四面出击,而需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竞争策略。
风云人物六:李彦宏,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上榜理由:作为BAT三巨头之一,2014上半年百度在并购领域的表现略显平淡。
据清科私募通数据统计,百度2014上半年完成3场并购,并购总金额不详。
点评:以前,百度曾采取激进策略与腾讯、阿里巴巴等对手争夺地盘,引发了一波收购热潮。
李彦宏也曾在年初公开表示,2014年将准备通过更多收购来实现成长。
不过,上半年匆匆而过,百度除全资收购糯米网,也只是入股携程和猎豹移动,并未来给市场带来惊艳!不过,巨头的心思历来都很难猜,也许百度正在“憋大招”,像曾经收购91那样,准备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