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庆有多少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庆有多少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5月14日星期一目前重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39项。
其中(1)民间文学1项。
走马镇民间故事(重庆市九龙坡区)。
(2)传统音乐(民间音乐)14项。
石柱土家啰儿调(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川江号子(重庆市)、南溪号子(重庆市黔江区)、木洞山歌(重庆市巴南区)、接龙吹打(重庆市巴南区)、金桥吹打(重庆市万盛区)、梁平癞子锣鼓(重庆市梁平县)、秀山民歌(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民歌(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梁平抬儿调(重庆市梁平县)、龙骨坡抬工号子(重庆市巫山县)、永城吹打(重庆市綦江县)、酉阳古歌(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小河锣鼓(重庆市渝北区)。
(3)传统舞蹈(民间舞蹈)3项。
铜梁龙舞(重庆市)、土家族摆手舞(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高台狮舞(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4)传统戏剧2项。
川剧(?重庆市)、梁山灯戏(?重庆市梁平县)、(5)曲艺6项。
四川竹琴(重庆市三峡曲艺团)、车灯(重庆市曲艺团)、四川评书(重庆市曲艺团)四川扬琴(重庆市曲艺团)、四川清音(重庆市曲艺团)、金钱板(重庆市万州区)。
(6)传统美术(民间美术)3项。
梁平木版年画(重庆市梁平县)、蜀绣(重庆市渝中区)、梁平竹帘(重庆市梁平县)(7)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7项。
荣昌夏布织造技艺(重庆市荣昌县)、重庆漆器髹饰技艺(重庆市)、永川豆豉酿制技艺(重庆市)、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重庆市涪陵区)、荣昌折扇(重庆市荣昌县)、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荣昌陶器制作技艺(重庆市荣昌县)。
(8)传统医药2项。
刘氏刺熨疗法(重庆市渝中区)、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重庆市南岸区)。
(9)民俗1项。
秀山花灯(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重庆是一个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其类别繁多,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别:1.民间文学:包括口头传说和表现形式,如民间故事、谚语、谜语等。
这些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如《大禹治水》、《孟姜女哭长城》等。
2.传统音乐: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音乐占有重要地位。
如渝西民歌、川江号子、南溪号子等,这些音乐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3.传统舞蹈: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舞蹈也是其特色之一。
如铜梁龙舞、秀山花灯等,这些舞蹈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4.传统戏剧: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戏剧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川剧、京剧等,这些戏剧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地方特色。
5.曲艺: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曲艺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如四川清音、四川扬琴等,这些曲艺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6.传统美术: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美术也是其特色之一。
如蜀绣、竹编等,这些美术形式具有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艺术价值。
7.传统技艺: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如荣昌折扇制作技艺、潼南双江年画制作技艺等,这些技艺形式具有深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8.传统医药: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医药也是其特色之一。
如中医针灸、中医正骨等,这些医药形式具有独特的医学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9.民俗: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如土家族婚俗、苗族赶秋等,这些民俗形式具有深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以上仅是简要介绍,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非常丰富,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重庆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
重庆国家级非遗名录

重庆国家级非遗名录重庆市目前共有2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名录如下:
1. 巫山木偶戏
2. 大足石刻
3. 重庆市火锅文化
4. 重庆缙云山风景名胜区
5.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草编手艺
6. 北碚区石刻墓
7. 重庆市民族音乐会
8. 重庆市双枫茶文化
9. 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鼓词
10. 渝南民间艺术
11. 渝北区李家嘴民间艺术
12.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锅庄舞
13. 长寿梁山仙拜
14. 江津区弹子戏
15. 武隆风雨灯戏
16. 重庆市天然村落景观
17. 重庆市红岩革命史迹保护区
18. 重庆市重庆大剧院
19. 沙坪坝区千手观音造像
20. 渝北区石门山民间艺术
21. 重庆市宜宾燃灯坊文化
22. 彭水苗族自治县剪纸手艺
23. 巫山天保古镇的民族民间艺术
24. 梁平区民间艺术
25. 彭水县万木林诗意盆景艺术。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多样,其中包括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曲艺、传统舞蹈、传统医药等多个类别。
这些非遗项目不仅代表了重庆市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也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传统音乐类别中的川江号子和石柱土家啰儿调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
川江号子是一种船工号子,起源于长江上游的四川、重庆一带,是船工们为统一步伐、调节呼吸、减轻疲劳而唱的一种歌唱形式。
其音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石柱土家啰儿调则是土家族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的曲调优美动听,歌词意境深远,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传统技艺类别中的重庆五谷粮食画则是一项非常独特的非遗项目。
它是以各种粮食颗粒为原料,通过粘贴、拼接等手法制作成各种图案和画面的传统工艺。
这项技艺不仅要求制作者具有高超的手工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还需要对粮食颗粒的特性和颜色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制作出的五谷粮食画作品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此外,曲艺、传统舞蹈、传统医药等类别的非遗项目也各具特色。
例如,铜梁龙舞是一种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区的传统舞蹈形式,以龙为主要道具,表演形式独特,气势磅礴,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而彭水的鞍子苗歌则是一种苗族的传统歌唱形式,其歌词内容广泛,旋律优美动听,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总之,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多样,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重庆市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项目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市。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民俗、传统技艺、传统表演艺术等多个领域,涵盖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和传统技艺。
在本文中,将就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介绍,深入挖掘重庆的文化内涵,展示其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传统民俗1.重庆火把节重庆火把节是重庆市区域内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传统民俗活动,其起源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曾有新火把传歌的纪录。
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日,是火把节的日子,在这一天的祭祀活动中,燃烧和举起火把是关键的环节。
火把节有独特的地方表演艺术和文化活动,包括龙舞、狮舞、舞狮助力、打树花、打花灯、山歌唱会、川剧、地方民俗表演等。
2.重庆龙船节重庆龙船节是重庆市的传统民俗节日活动之一,起源于古代祭祀龙神之俗。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重庆举行龙船竞渡的日子。
在龙船节活动中,人们以此祈福,载歌载舞,舞狮舞龙,唱龙船歌,加上船头贴诗对联,灵活的划船手和挥戈舞狮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庆典。
3.重庆土家族苗族赶场节重庆是土家族和苗族的聚居地,而土家族苗族赶场节是重庆特有的集市传统民俗。
土家族苗族赶场节以商贸为活动主题,民间艺术表演和民俗活动是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赶场节上,土家族苗族人民穿着节服,表演摆龙灯、打花灯、跳吊脚舞、打面风鼓等,形成了独特的风俗文化。
二、传统技艺1.重庆缝纫重庆缝纫是重庆市的传统技艺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重庆缝纫以手工缝纫为主,手工缝纫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重庆的手工缝纫工艺非常有名,尤其是女性手工缝纫技艺,为重庆的传统技艺之一。
2.重庆剪纸重庆剪纸是重庆市的传统手工艺,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重庆剪纸以手工剪纸为主,手工剪纸技艺精湛、历史悠久。
重庆的手工剪纸工艺非常有名,尤其是剪纸艺术家的剪纸作品,传承了重庆的传统技艺之一。
3.重庆木版年画重庆木版年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源自重庆地域,具有代表性、传承性和表现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重庆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智慧,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习俗、传统技艺等多个方面,其中口头传统包括方言、谚语、歌谣、民间故事等,表演艺术包括川剧、秧歌、龙舟舞、大秧歌等,社会习俗包括端午节、春节、龙抬头等传统节日习俗,传统技艺包括铜鼓、传统织染技艺、土家绣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反映了重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二、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1.川剧川剧是重庆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川剧以脸谱、唱腔、表演等闻名,是中国著名的地方剧种之一。
川剧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精湛的演艺技巧而闻名于世,深受重庆人民的喜爱。
川剧中的剧目有《二进宫》、《锁麟囊》、《三岔口》等,这些剧目以其精彩的剧情和妙趣横生的表演方式,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2.大秧歌大秧歌是重庆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流行于巴渝地区,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大秧歌是一种群体舞蹈,经常在年节或重大节日中表演。
在大秧歌表演中,舞者身穿节日盛装,手持彩绸、扇子、手绢等,随着锣鼓和箫笛音乐的节奏,舞动身姿,表达对丰收和生活的热爱,展现出浓厚的民俗风情。
3.龙抬头龙抬头是重庆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土家族的重要节日。
龙抬头活动以搬龙舞、赛龙舟等形式进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搬龙舞是龙抬头节日中的一项传统表演艺术,表演者穿上龙袍,手持龙头,围绕着村镇巡游,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4.铜鼓铜鼓是重庆的传统民间音乐表演艺术,流行于巴渝地区。
铜鼓表演者手持铜鼓,敲击鼓面,发出悠扬的鼓声,配合着箫笛、锣鼓等乐器,形成独特的民间音乐。
重庆市级非遗名录

重庆市级非遗名录重庆市级非遗名录重庆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经过多年的保护与传承,亦有许多非遗项目被列入了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下是重庆市级非遗名录项目:一、传统音乐类1. 川派古琴:川派古琴是一种从古琴中发展出来的一种四弦乐器,以其柔和、玄妙的音色及独特的演奏技巧,备受听众喜爱,并被誉为“琴中绝唱”。
2. 武陵山山歌:这是重庆地区的民间传统音乐,以表达人民群众忧愁、欢乐、思乡等情感为主要特点,在《大江东去》等著名歌曲中也有所体现。
二、传统舞蹈类1. 川剧变脸:作为川剧中的著名表演艺术,川剧变脸以其独特的面部变化技艺,深受观众喜爱。
它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
2. 乐山大佛舞:乐山大佛舞又称“船踏浪”,是浸润在乐山地区民间重要活动之一,舞蹈形态独特、技艺精湛、文化内涵浓郁,被誉为“天下第一舞”。
三、传统手工艺类1. 重庆火锅:重庆火锅是以牛油为主料,配以辣椒、花椒、青蒜、鲜肉、蔬菜等原料烹制的重庆特色餐品,其独具特色的烹制方式和食用习惯被广大群众所喜爱。
2. 重庆磨花木雕:重庆磨花木雕起源于清代,其特点为线条流畅、精细入微、色彩华丽,深受人们的喜爱。
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传统体育项目类1. 渝中古镇杯跑马:渝中古镇杯跑马是重庆传统的庆祝活动,每年春节期间经典举行,比赛距离以8.88千米为主,其中蕴含8这个数字的吉祥含义。
2. 重庆打谷:重庆打谷是一项体育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重庆的国家体育运动”。
以上是部分重庆市级非遗名录项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对重庆文化传统的发扬,也是对中华文化的守护和传承。
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重庆市的文化遗产名录,以下是重庆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重庆铜鼓:重庆铜鼓是一种传统的民间音乐表演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重庆市的铜鼓制作和演奏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重庆吊脚楼:重庆吊脚楼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形式,特点是楼层高度明显偏低,支撑于对脚柱上。
重庆市的吊脚楼建筑技艺和传统生活方式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重庆火锅:重庆火锅是中国著名的美食之一,以其麻辣味和特色调料而闻名。
重庆市的火锅制作技艺和文化习俗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重庆快板:重庆快板是一种以快速口技和曲调念唱内容的传统艺术形式。
重庆市的快板表演技艺和传统故事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 重庆巫山大剧院豫剧:重庆巫山大剧院豫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具有独特的演唱、表演和化妆风格。
重庆市的巫山大剧院豫剧表演技艺和艺术传统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是重庆市目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项目,它们代表了重庆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足石刻(The Dazu Rock Carvings),是唐末、 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 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 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 庆市大足区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 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 化遗产。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 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 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 优秀代表。
重庆铜梁龙舞
川变脸
重庆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仙女山山顶公园茶亭
朱子溪风光
秀山民歌
秀山民歌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 歌舞,比秀山花灯的历史还要悠久。它起源于上 古,兴盛于唐、宋,延续于元、明、清,随着汉 民族的迁入,与本地土著民族相融合,促进了秀 山民歌的发展。2008年,秀山民歌被国务院列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秀山是 山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其脍炙人口的优秀民 歌《黄杨扁担》、《一把菜籽》享誉神州。秀山 民歌和秀山各族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他们通过 自己编制民歌传授知识、表达爱情、诉说衷肠, 祈求五谷丰登、吉祥幸福,同时也用民歌抒发他 们的情感,美化生活,记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