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中的应用论文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12-14T14:26:44.26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8月第16期作者:魏秀芳张琳樊新磊[导读]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解决了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低的问题。
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 730900【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中的应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活动主题为提高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调查分析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低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对比实施前后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
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患者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由活动前62% 提高到活动后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员品管圈手法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脑力开发、活动信心、责任荣誉、团队凝聚力及专业知识等方面能力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解决了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低的问题。
同时有助于提高圈员解决问题、沟通协调、专业知识等能力,提高了圈员整体素质水平,有助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品管圈;责任护士知晓率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在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个人,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1]。
是一种运用群体智慧、集体力量、团队精神的改进程序[2]。
为提高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我科组织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活动,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来源2015年04月15日—05月30日住院患者50例(品管圈活动前);2015年7月27日—8月30日住院患者50例(品管圈活动后)。
1.2 QCC活动实施方法1.2.1成立QCC小组1.2.1.1 人员培训: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掌握运用于护理工作的程序、方法、目的、意义。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知晓率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知晓率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12-21T12:27:57.26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0期作者:李衡李春燕郭琪[导读]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知晓率的应用效果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南衡阳 421002 【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知晓率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5年3月我院开始开展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以“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知晓率”为主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制订对策及措施,比较了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知晓率的对比,及活动前后团队成员能力变化。
结果:品管圈活动前责任护士对患者的未知率93.41%,明显低于活动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知晓率为28.02%,达标率113%,进步率73.7%。
团队成员能力亦得到了明显提升。
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但能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知晓率,也是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士管理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PDCA;责任护士;患者的知晓率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知晓率是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士管理质量,也是医院重点关注的内容,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知晓率是确保提高患者护理质量的前提。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
品管圈活动可促使传统管理转变为现代质量管理,是使基层人员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管理,它不但可以协助解决部门内的重要问题,还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基层员工自主积极参与科室管理的民主管理模式。
PDCA管理最早是由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其内容共包括以下 4 个项目: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 (行动),PDCA管理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不断循环,促进质量管理前进,阶梯式上升。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及家属对主管护士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及家属对主管护士知晓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通过此次在心血管内科开展的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及家属对主管护士的知晓率。
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对2015年2月26日-2015年3月5日住院的100名住院患者或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要因分析、制定相应措施、最后进行效果评价来完成此次品管圈活动。
结果通过此次活动,我科住院患者对主管护士的知晓率由原来的62%上升到96%,加强有患者与护士的有效沟通,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此次圈成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科室凝聚力。
【关键词】品管圈主管护士知晓率提高住院患者及家属对主管护士的知晓率,在临床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内容,就目前而言,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是我们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而主管护士作为沟通的主体,提高主管护士的知晓率也是必要的。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通过全体成员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1]以优质护理内容为指导,以患者为中心,采用品管圈手法使现场管理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积极调动了护士的主管能动性,是护士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
本文就2015年2月26日-2015年3月5日住院的100名住院患者或其家属对主管护士的问题展开品管圈活动,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QCC的成立2015年2月1日召开第一次圈会,以护士长为辅导员,各圈员投票选出一名圈长,确认活动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对所有圈员进行分工,展开活动,并确认下次开会的时间和会议主题。
2 主题设定在圈长及辅导员的组织下,各圈员利用头脑风暴法提出备选主题,最后由大家投票进行选取,其中得票率最高的为此次活动主题,最终提高住院患者及家属对主管护士知晓率以最高票确认为此次主题。
品管圈提高患者术前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提高患者术前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9-09-19T16:28:04.0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9期作者:王敏杨奕文叶晔王磊[导读] 运用品管圈(QCC)管理患者术前健康宣教,及时准备的发现问题节点,大家头脑风暴不断改进工作流程,进行持续改进,形成标准化流程,推广全院学习,既提高了责任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增加了成就感,又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以患者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肛肠科 200032摘要:目的:提高肛肠患者术前宣教的知晓率,降低术前准备错误率。
方法:品管圈(QCC)小组成员应用头脑风暴法,提出手术前患者应该知道的十个关键知识点,采用不记名问卷式调查48名患者,根据回收问卷的情况找出患者最不知晓的3个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新的护理方法,新的健康教育的方式,实施后,再对同类患者进行随访调查。
结果:患者的术前知识的知晓率从85.4%上升到99.1%,大大降低了术前准备的错误率,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结论:运用品管圈(QCC)管理患者术前健康宣教,及时准备的发现问题节点,大家头脑风暴不断改进工作流程,进行持续改进,形成标准化流程,推广全院学习,既提高了责任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增加了成就感,又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以患者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
关键词:品管圈;健康宣教;术前;知晓率上世纪90年代,品管圈(QCC)这一新型管理模式被引入到医疗界,因临床效果突出,很快就开始在全世界范围的各大医院中广泛开展,逐渐成为各个医院的主要的医疗质量管理手段。
[1]它是指相同的工作单位或工作内容相关的人员,自动自觉自发第组合起来,利用集体智慧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集思广益,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的一种管理方法,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具有积极意义。
[2] 患病时通常会伴随情绪及行为上的变化,病人会感到害怕、焦虑、孤独、依赖、烦躁不安、缺乏自尊。
[3]通过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了解医院的服务理念,清楚住院流程,掌握有关疾病知识,康复知识等,如果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积极疏导,是对患者的极大的关怀,可以增进护患之间的信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维持和谐的工作环境,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我科在职护士1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组成品管圈小组,并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实施前、后的责任护士知晓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结果实施后,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实施前有显著提高。
结论采取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还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住院患者;知晓率;责任护士责任护士是为患者提供服务的一类护理人员群体,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可以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同时,责任护士还可以加强专业素质,提高责任心,在临床上,她们穿着统一,例如:均佩戴口罩等,不利于患者的辨别,为此,本文为患者组建品管圈小组,以达到住院患者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研究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研究对象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我科在职护士10名。
其中包括:3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以及2名护士。
辅导员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担任,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取1名圈长,剩余圈成员需认真学习品管工具的使用方式以及品管圈活动的文化。
1.2方法(1)主题:利用开展主题的方式,促进责任护士的头脑运转,,通过优先次序矩阵法评价,从可行性、圈能力、迫切性3个维度进行评价,每项按5分、3分、1分评价,最终选定平均分最高的“提高住院患者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为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2)调查分析:以调查的形式,分析住院患者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内容主要从[1]:环境、方法、管理以及护士和患者出发找原因,选取的对象为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100例,例如:a.环境:周围环境没有涉及责任护士的信息栏;b.方法:缺乏宣传的工具或者宣传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c.管理:叮嘱检查的次数少,处罚力度不强;d.护士自身介绍的不详细或者老年人记忆力差(3)对策:a.由责任护士接待新患者,面对面交流,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感受,并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设施、疾病的知识、治疗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对于患者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答,拉近距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且及时的疏导患者的情绪,使其积极的配合护理工作,在建立对护士的信任感的同时,使患者有效的了解自己的责任护士;b.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病情观察等,内容为:每天根据任务量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的排班情况,并且每天跟患者介绍自己负责的床位以及自己的姓名,利用查房车在病房内进行记录、书写[2]。
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诊疗信息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诊疗信息知晓率中的应用R473C1550-1868(2016)6摘要目的利用品管圈活动提高神经外科责任护士对患者诊疗信息的知晓率。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以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诊疗信息的知晓率作为主题,分析活动前责任护士对患者诊疗信息知晓率低的原因,针对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对策,再对比实施前后责任护士对患者诊疗信息的知晓情况。
结果责任护士对患者诊疗信息的知晓率由67.56%提高到87.67%,增长了20.11%,,全体圈员对QCC手法的运用、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等较活动前有明显提升。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诊疗信息的知晓率,能提高护士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品管圈;神经外科;责任护士;诊疗信息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1]是由工作性质相似或相关的人,共同组成一个圈,本着自动自发的精神,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启发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群策群力,持续的从事各种问题的改善,并使每一位成员有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并体会到工作的意义和目的。
为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诊疗信息的知晓率,本科室通过品管圈活动,收到满意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选题理由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全面掌握患者的诊疗信息,为护士落实护理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和重要参考,在神经外科,掌握患者的的诊疗信息,了解患者的的病情可以更准确的安排患者的治疗,保证患者一切治疗顺利进行,保证患者的安全,实现护理安全的目标。
《2010年“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要求责任护士全面掌握患者诊疗信息,提供持续、全面的优质护理[2],《三甲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要求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理人员全面掌握患者病情、诊疗信息,满足病人需求,进行个体化护理,提高病人的依从性,促进早日康复。
2、小组情况遵循品管圈“自愿参加,上下结合”的原则,本科室10名护士组成活动小组,投票选出组长及辅导员,小组平均年龄为28岁,学历:本科7人,大专3人,职称:主管护师5人,护师2人,护士3人,通过头脑风暴法,投票法确定圈名为弹簧圈,并确定的圈徽、圈呼,本次活动时间为2015年12月到2016年6月。
教育叙事之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术后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术后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术后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评价法确定提高患者术后健康教育知晓率为主题,对影响患者术后健康教育知晓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按照品管圈活动十大步骤进行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结果:通过品管圈6个月的良性干预,患者术后健康教育知晓率从66.1%提高到91.2%。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使患者在术后能获得正确全面的健康教育知识,促进术后恢复,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关键词】品管圈;术后健康教育;知晓率【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7--02品管圈(quality contral circle,qcc)是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院服务功能的扩大,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
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实践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帮助患者及其家属确立健康信念并建立健康行为有重要意义[3]。
为使患者在术后获得更加全面正确的健康教育知识,我科从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提高患者术后健康教育知晓率中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4-5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手术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男86例,女34例;年龄29-84岁;文化程度:中学及以下56例,高中48例,大学本科16例。
将2016年8-9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手术患者136例作为观察组,男78例,女58例;年龄26-88岁;文化程度:中学及以下56例,高中42例,大学本科38例。
患者入选标准:意识清楚,思维正常,能进行较好的语音沟通,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沟通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中的应用要点

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中的应用要点品管圈是一种应用于医疗行业的质量管理方法,旨在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的知晓率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减少错误和提高患者护理的质量。
以下是在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中应用品管圈的要点。
第一,明确目标:明确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的具体目标。
例如,将知晓率提高到90%以上。
明确目标有助于团队集中精力和努力实现目标。
第二,收集数据:了解当前的知晓率水平,并收集导致知晓率低的原因和因素。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记录等方式收集数据。
数据的收集可以帮助识别问题和制定改进计划。
第三,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导致知晓率低的主要原因。
这可能涉及到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或进行质量抽样。
分析数据有助于识别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四,制定改进计划: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改进计划来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的知晓率。
改进计划应具体明确,包括具体的行动步骤、时间表和责任人。
确保改进计划是可执行的,并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第五,执行改进计划:将制定的改进计划付诸实施,并确保每个步骤都得到正确执行。
这可能需要培训和教育责任护士,提供相关的资源和工具。
保持有效的沟通和协作非常重要,以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积极参与改进计划。
第六,评估结果:在执行改进计划一段时间后,评估结果,看看知晓率是否有所提高。
可以使用类似的数据收集方法来评估改进计划的效果。
如果知晓率有所改善,可以考虑持续改进的办法;如果没有显著改善,需要重新审视并重新制定改进计划。
第七,持续改进:将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的工作纳入持续改进的循环中。
这意味着不断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计划并执行。
持续改进是品管圈的核心原则之一,它确保质量的不断提升。
在应用品管圈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领导的重要性:领导层的参与是成功应用品管圈的关键。
领导应该支持和推动改进计划,并为其提供资源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4·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 年 4 月第 35 卷第 8 期 Int J Nurs,April 2016,Vol. 35. No. 8
6 徐林珍, 黄丽华, 胡斌春 . 浙江省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 系统的 构 建 和 应 用 ﹝ J ﹞ . 中 华 护 理 杂 志, 2009, 44 (12) : 1101-1102.
11 赵雅 军, 叶 丽 . 谈 护 理 差 错 的 防 范 和 查 对 制 度 的 执 行
﹝ J﹞ . 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 (9B) : 2596. 12 刘光维, 刘丽萍, 赵庆华 . “ 双向查对” 制度在护理安
全管理中的应用 ﹝ J﹞ . 护理研究杂志, 2011, 25 (4) : 913 -914. 13 Pape TM, Guerra DM, Muzquiz M, et al.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reducing nurses distractions during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 J﹞ . J Contin Educ Nurs, 2005, 36 ( 3 ) : 108 116. 14 Elnour AA, Ellahham NH, Qassas HI. Rsising the awareness of inpatient nursing staff about medication errors ﹝ J﹞ . Pharm World Sci, 2008, 30 (2) : 182-190. 15 楼建华, 朱海英, 徐红 . 临床护理人员面对人员配备不 足的感 受 和 反 应 ﹝ J﹞ . 中 国 护 理 管 理 杂 志, 2009, 9 (10) : 25-27.
7 张辛国 . 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 ﹝ M﹞ . 杭州: 浙江 大学出版社, 2010: 25 -27.
8 Schulmeister L. Chemotherapy medication errors: descriptions, severi- ty and contributing factors ﹝ J﹞ . Oncol Nurs Furom, 1999, 26 (6) : 1033-1042.
(本文编辑: 牛铁兵)
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中的应用
董启玉 谭创 陈园 吴双
【摘 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 成立品管 圈活动小组,采用 PDCA 循环管理模式,以 “ 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 为活动主题,比较我院肺科医院片 区品管圈活动前后责任护士对患者诊疗信息的知晓率变化。 结果 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相比,品管圈活动后责 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的知晓率由 70. 2% 提高至 84. 4% ( P<0. 05) 。 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 知晓率方面效果显著。
9 朱艳玲, 缪志梅, 程艳, 等 . 口服药发放流程在精神科护 士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J﹞ . 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 (19) : 1745 -1746.
10 Hodgkinson B, Koch S, Nay R, et al. Strategies to reduce medication error with reference to older asults ﹝ J﹞ . Int J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 2006, 4 (1) : 2-41.
不知晓 人数 90 47
知晓率 χ2 值 P 值 (% ) 70. 2 17. 456 <0. 05 84. 4
3 讨论 QCC 指的是护理人员自发组织成立的品质管理
活动小组, 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 通过轻松愉快的 现场管理与全员参与方式, 应用各种统计工具对质量 管理品质进行分析不断改善的管理方法。 国内有大量 开展 QCC 活 动 的 文 献 研 究 报 道, 比 如 李 丽 等﹝3﹞ 将 QCC 活动应用到手术室实习护士教学中, QCC 活动 实施后的手术室实习护士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较实施 前明显提高。 重症监护室中, 开展 QCC 活动可提高 危重症患者口腔清洁度, 并且能提高圈员的综合护理 能力﹝4﹞ 。 杨慧﹝5﹞ 的研究表明品管圈在普外科急危重 患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 不仅能够减少护理的缺 陷, 并且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患者的满意度等明显 提高, 安全性较好, 值得临床推荐。 李原莉﹝6﹞ 开展 品管圈活动后,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 率由活动前的 42. 59% 降低至活动后的 11. 82% 。 吴 玉娥﹝7﹞ 报道 QCC 活动能显著提高神经内科健康教育 效果, 观察组的发病原因、 疾病症状、 治疗护理、 用 药知识、 注意事项、 康复知识、 饮食作息、 健康教育 知识知晓率, 显著高于对照组。 可见, QCC 在护理 教育、 临床护理、 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 健 康教育等领域已应用非常广泛且均取得了很好的效 果, 能明显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根据 80 / 20 法则得出, 主要原因是培训的缺乏、 床护比未达标、 未制定考核标准与未分层次考核, 因 此本圈重点将改善上述三项主要原因。 全体圈员依可 行性、 经济性、 圈能力等项目进行对策选定, 运用评 价方式, 以 80 / 20 定律制定出相关对策。 1• 3• 1 发放培训需求调查表, 加大培训力度 通过 发放培训调查表, 调查护士对培训的需求。 调查得出 护士特别需要加强常用检查结果分析和护理措施的相
·1106·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 年 4 月第 35 卷第 8 期 Int J Nurs,April 2016,Vol. 35. No. 8
本院 80% 的平均水平。 见表 1。
表 1 品管圈活动前后责任护士诊疗信息知晓情况比较
分组
活动前 活动后
调查 人数 302 302
知晓 人数 212 255
关培训。 由于我院护理队伍组成具有年轻化的特点, 开展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将低年资护 士列为专业基础知识培训的重点对象, 形成严格的考 核制度。 通过执行以老带新, 言传身教原则, 营造一 个全员学习型, 终身学习型的氛围。 培训后统一考 核, 并定期抽考。 1• 3• 2 使床护比达标 1978 年, 原卫生部 《 综合医 院组织编制原则 (试行草案)》 规定, 医疗卫生机构 病床与护士的配备比例不得低于 1 : 0. 4。 2008 年 5 月 12 日, 国务院出台 《 护士条例》 , 再次以法律形 式将这一标准确立下来。 37 年过去了, 三级医院普 通病房床位与护士 1 : 0. 4 的床护比, 仍是一个难以 落实的 “参考标准”。 人手紧缺导致护士必须长时间 超负荷工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服务质 量, 进而加剧医患关系紧张。 要稳住这支队伍提高患 者病情知晓率, 首先必须要控制肺科医院的加床, 适 当增加护士人力, 加大投入, 在达到 1 : 0. 4 的 “ 床 护比” 配备标准基础上, 才有可能实现更高水平的 护理服务。 1• 3• 3 制定检查标准、 分层次考核 根据患者不同 的护理级别与病情配备不同层次的护士, 实施责任制 整体护理, 由专人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施行有计划、 有 系统的整体护理。 分层次考核小组由护士长-责任控 制组长-责任护士组成的三级病区基础护理质控网, 三级成员各负其责, 再根据护士工作年限和层级制定 相应的检查标准。 贴近临床, 抓好质量控制关, 结合 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培训考核, 指导护士掌握学习方 法, 为患者提供专业化、 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保证患 者安全和改善护理质量。 1• 4 统计学方法
【关键词】 品管圈; 诊疗信息; 知晓率
随着医院服务品质的不断改进和广大患者对服务 要求的不断提高,优化护理服务流程、规范护理行为、 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最终使服务对象满意,是摆在护理 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 。 品管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 主要是由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同的 7 ~ 12 人自发组成一个小组,为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提高 工作效率,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活动。 它在提高护理 管理质量中成效显著﹝2﹞ ,能切实解决临床工作中的问 题,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 极性。 我院于 2013 年开始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护理 质量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应用 SPSS 19. 0 统 计 学 软 件 对 实 验 数 据 进 行 分 析, 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 P<0. 05 为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 1。 按照品管圈方法给出的公式, 计算出目
标达标率 = ( 改善后 -改善前) / ( 目标值 -改善前) × 100% = (84. 4-70. 2) / (83 -70. 2) ×100% = 14. 2 / 12. 8×100% = 110. 9% , 说明此次品管圈活动采取的 措施有效, 责任护士对患者诊疗信息知晓率调高到目 标值以上。 进步率 = ( 改善后 - 改善前) / 改善前 × 100% = ( 84. 4 - 70. 2 ) / 70. 2 × 100% = 14. 2 / 70. 2 × 100% = 20% 。 与活动 前 相 比, 品 管 圈 活 动 开 展 后, 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的知晓率明显提高 ( P <0. 05) 。 诊疗信息知晓率由 70. 2% 提高到 84. 4% , 并且高于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我院基础护理组调取肺科医院人员共 302 人, 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