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对病区责任护士知晓率的应用

合集下载

品管圈提高患者术前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提高患者术前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提高患者术前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9-09-19T16:28:04.0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9期作者:王敏杨奕文叶晔王磊[导读] 运用品管圈(QCC)管理患者术前健康宣教,及时准备的发现问题节点,大家头脑风暴不断改进工作流程,进行持续改进,形成标准化流程,推广全院学习,既提高了责任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增加了成就感,又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以患者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肛肠科 200032摘要:目的:提高肛肠患者术前宣教的知晓率,降低术前准备错误率。

方法:品管圈(QCC)小组成员应用头脑风暴法,提出手术前患者应该知道的十个关键知识点,采用不记名问卷式调查48名患者,根据回收问卷的情况找出患者最不知晓的3个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新的护理方法,新的健康教育的方式,实施后,再对同类患者进行随访调查。

结果:患者的术前知识的知晓率从85.4%上升到99.1%,大大降低了术前准备的错误率,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结论:运用品管圈(QCC)管理患者术前健康宣教,及时准备的发现问题节点,大家头脑风暴不断改进工作流程,进行持续改进,形成标准化流程,推广全院学习,既提高了责任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增加了成就感,又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以患者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

关键词:品管圈;健康宣教;术前;知晓率上世纪90年代,品管圈(QCC)这一新型管理模式被引入到医疗界,因临床效果突出,很快就开始在全世界范围的各大医院中广泛开展,逐渐成为各个医院的主要的医疗质量管理手段。

[1]它是指相同的工作单位或工作内容相关的人员,自动自觉自发第组合起来,利用集体智慧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集思广益,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的一种管理方法,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具有积极意义。

[2] 患病时通常会伴随情绪及行为上的变化,病人会感到害怕、焦虑、孤独、依赖、烦躁不安、缺乏自尊。

[3]通过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了解医院的服务理念,清楚住院流程,掌握有关疾病知识,康复知识等,如果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积极疏导,是对患者的极大的关怀,可以增进护患之间的信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维持和谐的工作环境,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中的应用要点

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中的应用要点

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中的应用要点品管圈是一种应用于医疗行业的质量管理方法,旨在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的知晓率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减少错误和提高患者护理的质量。

以下是在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中应用品管圈的要点。

第一,明确目标:明确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的具体目标。

例如,将知晓率提高到90%以上。

明确目标有助于团队集中精力和努力实现目标。

第二,收集数据:了解当前的知晓率水平,并收集导致知晓率低的原因和因素。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记录等方式收集数据。

数据的收集可以帮助识别问题和制定改进计划。

第三,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导致知晓率低的主要原因。

这可能涉及到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或进行质量抽样。

分析数据有助于识别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四,制定改进计划: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改进计划来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的知晓率。

改进计划应具体明确,包括具体的行动步骤、时间表和责任人。

确保改进计划是可执行的,并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第五,执行改进计划:将制定的改进计划付诸实施,并确保每个步骤都得到正确执行。

这可能需要培训和教育责任护士,提供相关的资源和工具。

保持有效的沟通和协作非常重要,以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积极参与改进计划。

第六,评估结果:在执行改进计划一段时间后,评估结果,看看知晓率是否有所提高。

可以使用类似的数据收集方法来评估改进计划的效果。

如果知晓率有所改善,可以考虑持续改进的办法;如果没有显著改善,需要重新审视并重新制定改进计划。

第七,持续改进:将提高责任护士对诊疗信息知晓率的工作纳入持续改进的循环中。

这意味着不断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计划并执行。

持续改进是品管圈的核心原则之一,它确保质量的不断提升。

在应用品管圈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领导的重要性:领导层的参与是成功应用品管圈的关键。

领导应该支持和推动改进计划,并为其提供资源和支持。

品管圈QCC成果汇报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品管圈QCC成果汇报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对策实施: 负责人:许翠、XX 实施时间: XX-10-16—XX-11-21 实施地点:消化内科 D
P
A
DA
对策处置:
C
. 定期向病人发放科室制定的健康 教育路径表,护长及质控员随时抽 查护士健康教育落实情况。
2024/3/11
C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9
改善前

不知晓例数
累计百分比 (%) 25 % 46.6% 67.05% 84.10% 100%
2024/3/11
(二)改善前柏拉图(示例)
25
100% 100%
90%
20
84.10%
80%
67.05%
70%
15
60%
46.60% 10
50% 40%
25% 5
30% 20%
10%
0
0%
用药知识
饮食指导
检查注意 事项
学历
大专 大专 中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职称
组员分工
护师 主管护师 主管护师 副主任护师 主管护师
护师 护师 护师 护士 护士
分配任务,组织活动 管理指导活动 实施活动计划
收集资料,数据统计分析 管理指导活动,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数据统计分析 会议记录,数据统计分析 会议记录,数据统计分析 会议记录,数据统计分析
收集资料
2024/3/11
(二)圈名意义:
谐和圈,“ 谐和”,和谐的意思,护 患和谐,胃肠和谐,才能健康消化,健康 生活。
2024/3/11
(三)圈微意

小圈里的卡通胃肠代表着我 们消化系统的胃与肠。

品管圈活动如何提高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的知晓率

品管圈活动如何提高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的知晓率

品管圈活动如何提高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的知晓率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责任护士对神经内科患者病情掌握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为主题,调查神经内科自2015年4月~10月开展品管圈以来,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的情况。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来效果显著,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率有了显著提高。

结论品管圈在提高神经内科责任护士对病情的掌握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标签:品管圈;责任护士;病情掌握责任护士掌握主管患者病情是理所当然的,但往往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平时工作繁忙,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不是太好。

2015年4月~10月我院神经内科应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品管圈的组成品管圈小组成员由我科10名护士组成,圈员利用头脑风暴法,确定圈名与圈徽,选出圈长及秘书各1名。

经过全体圈员讨论及采取投票的方式确定本次圈活动主题为”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

活动实施日期为:2015年4月~2015年10月。

1.2 发现问题2013月~2014年我院检查中关于提问责任护士对应主管患者病情”八知道”(①姓名;②诊断;③病情(症状、体征、睡眠、排泄等);④心理状况;⑤治疗(主要用药的名称、目的、注意事项);⑥饮食;⑦护理措施(护理要点,观察要点及康复要点);⑧潜在危险及预防措施)的合格率低[1]。

1.3 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应用头脑风暴法讨论我科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低的原因,从人、物、法等方面绘制鱼骨图,最后在用关联图找出问题的重点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1.4 针对原因提出整改方案针对问题的重点原因,全体圈员利用头脑风暴法并依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等指标进行对策选定,采取评分方式:优5分、可3分、差1分的评分方法,最后根据柏拉图的80/20法则选定了三个对策方案,并予以施行。

1.4.1 加强专科技能培训①对全科护士进行本科患者的系统评估法的培训,使护士掌握本科病患的评估方法。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董祥翔(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000)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实践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本期活动主题,设计问卷调查表,按照活动计划、分析、实施、效果确认与检讨的步骤,开展相关护理工作。

结果: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从11.11%提高到72.9%。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健康教育;知晓率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有五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1】。

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但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在医疗方面也可以提升医院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医院“上下一体,团结和谐”【2】。

所谓品管圈(QCC)即是由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现场工作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的组成一个团队,然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3】。

现将品管圈的工作方法运用于我血管外科提高患者健康教育重效率中。

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5月20日-6月20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前)血管外科病人45人出院,其中男28人,女17人,年龄在36-82岁之间;收集2015年10月20日-11月20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管外科病人48人出院,其中男32人,女16人,年龄在42-85岁之间,两组患者在性别、职业、婚姻状态、生活习惯、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2.1成立品管圈小组:小组成员总共10人,选定圈长、圈名及圈徽。

2.2主题选定:QCC各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提出6个需要改善的问题,每个圈员对每个问题评分,最后将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选为本次活动的最佳主题,并且用甘特图拟定出本次活动的计划表。

2.3现状把握:发放健康教育知识问卷,包括入院宣教、饮食、活动与休息、特殊检查、疾病相关知识、出院带药的服用方法、复诊时间等内容,总共12个条目,问卷总分为100分。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特殊检查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和完成率的实践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特殊检查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和完成率的实践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特殊检查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和完成率的实践应用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特殊检查的项目及数量也日益增加。

而特殊检查是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最有效、可靠地客观资料之一。

因检查前准备不充分导致送检检查不能一次完成成为无效送检[1]。

本文完成率是指样本人数中一次性完成检查并取得检查报告的人数所占的比例。

常有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送检,延误了检查及治疗,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患者特殊检查注意事项知晓率和完成率,2013年2月-2013年8月,我科推行了品管圈活动,收到了满意的结果,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3月5日-4月5日46例特殊检查患者(活动前),选择6月1日-7月1日中进行特殊检查的58例患者(活动后)。

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进行特殊检查患者的知晓率和完成率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由8名护士组成一个圈,选出圈长和辅导员各一名。

小组取名为“繁心圈”。

组圈前先派圈长到各地学习品管圈的理论知识及听取各地获奖演示成果报告,随后对圈员进行品管圈知识培训、考核,使每位圈员均熟练掌握品管圈活动的理念、程序和方法,掌握QC七大手法的使用技巧[2]。

小组遵循PDCA原则开展活动。

1.2.2选题及理由应用5M选题法[3](即力所能及、有效可查、需时适中、医院赏识、圈以自豪)。

采用5、3、1评分方法。

选定“提高患者特殊检查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和完成率”作为活动主题。

1.2.3活动计划拟定应用甘特图,对活动的十个步骤进行计划拟定。

1.2.4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召开圈会,根据全院工作流程图制定出适合本病区专门特殊检查工作流程图,设计出患者特殊检查知晓率的调查问卷。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50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率100%。

计算知晓率为82%,完成率为92%。

根据“80%~20%原则”,调查结果(利用柏拉图分析)显示无完善的理论支持体系、医护人员尤其是新护士掌握知识薄弱、患者容易忘记检查前用药,护士对患者检查前用药未引起重视、护士通知空腹检查未落实到位、高龄患者容易忘记检查前空腹准备、患者配合能力欠佳、陪客不固定、患者不理解宣教内容,是影响住院患者对特殊检查注意事项知晓率和完成率的主要因子。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中的应用黄亚;宋莉萍【摘要】目的: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保证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发挥责任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方法:通过组建"接力圈",运用PDCA循环方法,确立"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为活动主题,分析现存问题,找出影响"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低"的主要因素,制定对策,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对策的实施,2016年10—11月2个月内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由60.29%提高到79.44%,效果明显.结论:成立QCC活动小组可以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准确地对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制定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8(031)015【总页数】3页(P2367-2369)【关键词】品管圈;责任护士;病情;知晓率【作者】黄亚;宋莉萍【作者单位】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市 200135;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市 2001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程率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全和整个病区的护理质量,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责任制整体护理[1],其宗旨是以护理对象为中心,作为一名责任护士能熟知患者的病情,在护理过程中能更准确地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有效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护理,为医生诊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因此,运用品管圈这种全员参与的管理工具,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相互之间协力合作的能力, 增加管理意识,有利于发现和整改临床护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提高全体成员的主观能动性[2]。

我科于2016 年10—11 月应用QCC 活动进行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们在全院的范围内选择了2016年2—6月统计1~3级质控扣分项中责任护士对分管的100位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为对照组(活动前),选择2016年10—11月责任护士对分管的40位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为观察组(活动后),对开展QCC活动前后的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进行统计和分析。

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对管床患者病情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对管床患者病情知晓率中的应用

[ 1 1 ] 王 临润, 汪洋 , 张相宜 , 等. 品管圈 管理在 医疗 机构 中的应用 价 值[ J ] . 医药导报 , 2 0 1 2 , 3 1 ( 6 ) : 8 2 3 — 8 2 6 . [ 1 2 ] 王丹 , 冯 丽芳静 脉留王 针常见并 发症 的护理 与预 防 [ J ] . 护 士
进修杂志 , 2 0 1 0 , 2 5 ( 2 1 ) : 1 9 9 6 — 1 9 9 8 .
[ 1 3 ] 梅 云霞 , 王娟 , 冯苑 , 等. 门诊 儿童外 周静脉 留置针输 液的品管 圈管理珊江苏 医药 , 2 0 1 5 , 2 1 ( 8 ) : 9 8 6 , 9 8 7 . 『 l 4 ] 周永芹. 品管圈在提高儿科轮科 护士 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的应用 [ J ] . 实用l 临床医药 杂志, 2 0 1 5 , 1 9 ( 2 2 ) : 1 7 5 — 1 7 6 . e 1 5 ] 钟丽霞 , 林玉梅. 应用 品管 圈提高 院前急救 留置针穿刺 成功率 的研究 [ J ] . 护理研究 , 2 0 1 4 , 1 6 ( 3 4 ) : 4 2 9 8 . 4 2 9 9
5 7 . 5 %( 2 3 / 4 0 )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x 4 . 7 1 3 , P: 0 . 0 3 0 ) 。结论 应 用 品管圈活 动有 助于提 高责任护 士
对管床患者病情 的知 晓率。
【 关键词 】 品管圈; 病情知晓率; 责任护士
C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i t o n o f QC C i n i mp r o v i n g p r i ma r y n u r s e s a wa r e n e s s r a t e o n t h e p a t i e n t s i l l n e s s s t a t e L A 1 Q ∞一 h o n g . G u a n g d o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r e c l a m a t i o n C e n t r a l h o s p i t a l ,Z h a n j i a n g,G u a n g d o n g ,5 2 4 0 0 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开 展 , 成 立 了 品管 圈 ( q u a l i t y c o n t r o l c i r c l e , Q c c ) 。Q C C
次调查结 果进行 比较 , 并 召 集 所 有 圈 员 召 开 第 3次会 议 , 此 次 会 议 重 点 针 对 各 个 科 室 的 特 殊 性 进 行 整 改 分 析 。各 圈 员 将 拟
题, 见表 1 、 2 。
本 圈圈员使 用头脑风暴 法_ 6 ] , 充 分 发 挥 大
家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和丰 富 的 想象 力 , 采用 5 、 3 、 1打 分 标 准 选 定 主
表1 评分标准 ( 分)
主题评 价
上级 政策
可行性 迫切性 圈能力 总分
顺序
3 讨

未反复强调 ; 责 任护 士未 介绍 墙 上 的 名 字 。其 中责 任 护 士 未 告 外 科 病 区进 行 交 换 调 查 , 将 2 0 1 4年 3月 份 第 1 次 调 查 的 知 晓
知 患 者 是 首 要 原 因 。( 2 ) 患者 或 家 属 的 因素 : 责 任 护 士介 绍 了 , 但 是患者记不住 ; 护 理人 员交 班 时 , 患者不在病房 } 对 于 手 术 前 后、 昏迷 或 意 识 不 清 的患 者 , 患者家属时常更换 , 在 病 房 陪 护 时 间短 且 不 固定 , 调 查 时 家 属 不 知 晓责 任 护 士 ; 责任 护 士介 绍 了 ,
率 作为基准线 , 由 圈 长 收 集 调 查 记 录 单 汇 总 。在 辅 导 员 的指 导 下, 圈长召开第 2 次 会议 , 将 调 查 结 果 反 馈 给 各 圈 员 。利 用 头 脑 风暴 l 8 ] , 各 圈员 对 调查 结 果 进 行 原 因 分 析 及 制 订 对 策 , 将 拟
重庆 医学 2 0 1 6年 2月 第 4 5卷 第 6 期
8 47

临床 护理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8 3 4 8 . 2 0 1 6 . 0 6 . 0 4 5
品管 圈在 提 高住 院 患者 对 病 区责任 护 士知 晓率 的应 用
( 3 ) 意识不清患 者 : 对 于意识 不清 的患 者 ( 如 手 术 后 或 病 情 原
[ 2 ] 徐萍 , 朱 文韬 , 李立 , 等. 利用“ 品管圈” 提高 门诊 患者对药
房 满 意 度 的探 讨 L J ] . 中国医院 , 2 0 1 0 , 1 4 ( 7 ) : 6 3 — 6 5 . [ 3 ] 韩 晓燕 . 品 管 圈 活 动 配 合 健 康 教 育 在 提 高 泌 尿 系统 结 石 体 外 冲击 波 碎 石 成 功 率 中 的 作 用 [ J ] . 天津 护理 , 2 0 1 3 , 2 1
基层医学论坛 , 2 0 0 8 , 1 2 ( 2 4 ) : 6 7 3 — 6 7 5 .
专科措施 : 各病 区根据科室的特点拟定对应措施并实施 。如神
经外科 : 大 多 数 是 昏迷 不 醒 的 患 者 , 陪伴 家 属 不 固定 , 责 任 护 士 应时常巡视病房 , 重点对其 家属 、 陪护进 行告知 ; 耳鼻 喉 眼科 : 该 病 区 的患 者 住 院 时 间 多数 为 3 ~5 d , 并 且老年 患者居 多 , 行 动缓慢 , 听力降低 , 责任 护士 要更 加关 心 、 耐心 、 贴 心 。( 8 ) 其
住院患者为 3 8 1例 , 知 晓 责任 护 士 的患 者 为 3 6 5例 ( 9 5 . 8 0 ) 。
外 科 病 区住 院患 者 对 责 任 护 士 知 晓率 调 查 结 果 , 见表 3 。
于2 0 1 4年 2 月 底 本 院外 科 成 立 Q C C, 由 9个 表3 外 科 病 区住 院 患 者 对 责 任 护 士 知 晓 情 况 调查结果[ ( ) ]
[ 6 ] 潘爱芬 . 应 用 头 脑 风 暴 法 改 进 护 理 管 理 模 式 对 护 理 质 量
的影 响E J ] . 中华 现代 护理 杂志 , 2 0 1 4 , 4 9 ( 3 ) : 3 4 0 ~ 3 4 1 .
[ 7 ] 袁 爱枝 . 住院患者护 理需 求及 满意 度相 关 因素分 析 [ J ] .
管床位 , 尽 量 避 免 由于 经 常 更 换 责 任 护 士 , 导 致 患 者 记 不 住 责 任 护 士 的名 字 。 ( 2 ) 在晨交接班前 : 在晨交接班前 , 责 任 护 士 应
巡 视 自己所 管 床 位 的 患 者 , 并 对 其 告 知 今 天 是 该 患 者 的 责任 护
徐 玉霞 , 李 玲
( 成都 市第二人 民医院外 科 , 四川 成都 6 1 0 0 1 7 )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 6 [ 文献标 谀码] C [ 文章编号] 1 6 7 1 — 8 3 4 8 ( 2 0 1 6 ) 0 6 — 0 8 4 7 — 0 2
调 查 的 科 室 进 行 第 2次 的调 查 , 由圈长收集 调查结果 , 与第 1
3 . 1 住 院患 者 对 责 任 护 士 知 晓 率 偏 低 的相 关 因 素 ( 1 ) 护 理 人 员的因素 : 包 括 责 任 护 士未 告 知 患者 ; 经常更换责任护士 ; 责
任 护 士 介 绍 自 己时 , 未告 知 患 者 自己 的 姓名 , 宣教不到位 ; 患 者
中午或下午入院 , 责 任 护 士较 忙 , 未来得及介绍 自己; 责任 护 士 1 . 2 . 2 活动实施 参照文献[ 7 ] 利 用 随机 抽 样 法 , 各 圈 员 对 大
他: 由于责任护士名字不好记 , 可 以采 取 简 单 记 忆 的方 式 , 只 用 记住姓 氏, 如责任 护士 姓张 , 则 可 以称“ 小 张” ; 名 字 里 面 有 个 “ 红” , 可以称为“ 小红” , 或者是叠音“ 红红” 等等 。
E s ] 蒋晓梅 , 刘狮. 如何利用“ 品管 圈 ” 提 高 门诊 药 房 服 务 质 量 [ J ] . 海峡药学 , 2 0 1 3 , 2 5 ( 6 ) : 2 9 7 — 2 9 8 . [ 9 ] 毕春霞 , 李红玉 , 辛程 , 等. 甘特图在护 理质量控制 管理 中
[ 4 ] 吴 晶, 张淑青. 品管 圈活 动 配 合 康 复 训 练 在 提 高 阿 尔 茨 海 默病患者认知 功能 和生存 质量 中的作 用 [ J ] . 临床 护理 ,
2 0 1 3 , 5 1 ( 2 2 ): 7 8 — 8 O .
士 姓 名 。( 5 ) 下班前再次巡视病房 : 下班前再次巡视病房 , 告 知 患 者 自 己 已下 班 , 有 事可以找值 班护 士 , 同 时 可 以 以 反 问 的 形
定 好 的专 科 改 进 措 施 反 馈 给该 病 区 的护 士长 , 在 护 士 长 的 协 助
下传达 给病 区所有护理人员 , 并实施 改进措施 。5月底进 行最
后 1次 调 查 , 统 计数据, 分 析结果, 活 动 计 划 拟 定 甘 特 图
进 行 。
2 结 果
是 由 同 一个 工 作 场 所 的人 为 了 解 决 工 作 问 题 、 突破工 作绩 效 , 自动 自发 地 组成 的 一 个 小 团体 ] 。有 研 究 认 为 , Q C C 活 动 能 有 效 挖 掘护 士 的 管 理 潜 能 , 提 高 护 士管 理 措 施 的 执 行 力 和 依 从 性_ 4 ] 。QC C在 2 O世 纪 8 O年 代 开 始 应 用 于 医 院 管 理 体 制 上 , 据统计 , 各医院部 门中护理部 实行 Q C C最 具 绩 效 _ 5 ] 。本 院 大 外 科 实 行 了责 任 护 士 分 层 级 使 用 、 管床 责任包 干 、 引导护士 自 我介绍 , 外科病区所有护士均参与 Q C C活 动 , 现报道如下 。
作者简介 : 徐玉霞( 1 9 6 4 一) , 副 主任 护 师 , 大学 本科 , 主要 从 事临 床 护 理 研 究 。
8 48
重 庆 医学 2 0 1 6年 2月 第 4 5卷 第 6期
3 . 2 改 进 措 施 ( 1 ) 针对护士长排班 : 责 任 护 士 应 相 对 固 定 所
定 好 的对 策 由各 圈 员 反 馈 给 各 自所 在 病 区 的 护 士 长 , 并 在 护 士
患者及家属态度 随意 , 不想记 。其 中, 责任护士介绍 了, 但 患者
记不住是首 要原 因 。( 3 ) 其 他 因素 : 护 士名字 不好 记 ; 陪 伴 知
晓, 但 患者记不住 。
长 的协 助 下 传 达 给病 区所 有 护 理 人 员 。各 个 科 室 实 施 改 进 措 施 并 拟 定 预期 目标 值 。经 过 1个 月 的 改 进 实 施 , 各 圈 员 对 首 次
参 考 文 献
E 1 ] 金梅 , 张建 凤 , 于卫华 , 等. 护 理 文 化 建 设 在 护 理 管 理 中 的 应用[ J ] . 现代护理 , 2 0 0 1 , 7 ( 1 ) : 4 8 — 4 9 .
士, 避免患者错过交班时 间, 导致责任护士未对其进行介绍 , 之 后 责任护士忙于其他护理 工作 , 无暇顾及 自己床位上 的患者 。
2 0 1 0年 i月 , 卫 生 部 在 全 国 范 围 内开 展 “ 优 质 护 理 服 务 示
范工程 ” 活动 , 该 活动以“ 患者满 意 、 政 府满 意 、 社 会满 意” 为目 的[ 1 ] 。本 院病 区先 后 开 展 优 质 护 理 服 务 示 范 病 区 , 优 质 护 理 服 务 病 区 开展 率 达 到 1 0 0 , 为 了保证 优质 护理 服务 工作 顺 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