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则故事
地理小故事几则

一.古希腊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太阳神赫里沃斯有十个儿子。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这四个儿子身材瘦小,却很孝顺,时时刻刻随父亲转个不停,太阳神十分喜爱。
法爱东、木星和土星这三个兄弟身体肥胖,心地善良,爱交朋友,但太阳神对这三个儿子不太满意。
另外三个儿子名叫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这三个兄弟整天不说不笑,表现得阴森森,冷冰冰的。
太阳神有些讨厌他们,他们也不敢靠近父亲,总是离太阳神远远的。
有一天,法爱东在朋友的唆使下,驾驭父亲的日车出去玩耍,由于不善驾驶,差一点焚毁日车,被宙斯用雷电击毙。
法爱东依恋父亲和兄弟,舍不得远离他们,于是他的血肉、骨骸化成了成千上万的小碎块,也就是人们称做的小行星,夹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时刻绕着太阳神旋转。
二.借东风与季风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
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
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
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
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
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
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
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
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
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三.郎织女与星空图民间传说,织女下凡与牛郎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由生活,王母闻讯后强行将织女带回天宫,牛郎挑选着孩子追上天,狠心的王母又用金钗划出一道天河(银河)把他们隔开。
仰望夜空,天琴座的织女星与邻近两颗较暗的恒星组成三角形,很象织布的梭子,天鹰座的牛郎星与两颗暗星组成“一”字状,象是牛郎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
银河的走向与牛郎织女星的连线相垂直,就象把他们分隔在“河”两岸。
听了这个故事再去观察星空,就容易辨认出这两颗恒星和几个星座。
一.海湾战争与自然带在侵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美国都打出了空军王牌,但结果截然相反,除政治原因外,两地自然环境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 越南地处热带季雨林带, 在"胡志明小道"沿线, 森林遮天蔽日, 加上崎岖的山地地形, 在空中很难观察到地面的军事动态. 美军用电子监听等高科技手段来确定轰炸目标,也收效甚微.而伊拉克与科威特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地表平坦,植被极少,面对多国部队"地毯式"轰炸,伊军毫无隐藏可言,只有挨打的份,战斗力严重损伤,注定了吃败仗的结局.由此可见,自然带与地形,对于空袭战,起了不可小觑的客观影响.五.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 果然捞出了石兽. 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原因在于, 石兽落水后对水流形成阻力, 使周围水速更快,冲刷能力更强,其下面迎水流一侧的泥沙逐渐被水冲走,成为空穴.久之,石兽因重力作用朝着迎水流的方向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动了一截.可见老兵的判断是正确的,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使石兽能"逆水而行".二.德军潜艇与密度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 便派战舰守住海峡, 用声纳监听, 计划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 监听多日,毫无声响,德军潜艇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德军利用这一点,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所有的机器,借助海流而行,盟军守株待兔却让"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这股海流属于密度流,究其成因可引入课本要学的内容.三.借东风与季风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红色小故事四则

红色小故事四则故事一:《半条棉被》在 1934 年 11 月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寒风凛冽,三位疲惫不堪的女红军在长征途中借宿在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
老人家里一贫如洗,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
女红军们在休整了几天后,决定离开继续赶路。
临走时,她们决定把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
老人说什么也不肯要,女红军们就对她说:“红军同其他当兵的不一样,是共产党领导的,是人民的军队,打敌人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生活。
”徐解秀老人接过这半条被子,含着泪,送了一程又一程。
“半条被子”的故事展现了红军战士对老百姓的深情厚谊,以及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
这半条被子,温暖的不只是徐解秀老人的心,更是温暖了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
它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共产党是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幸福的。
故事二:《朱德的扁担》1928 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
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
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励着战士们勇往直前,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
故事三:《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 年 10 月 25 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几则心理学家的小故事

几则心理学家的小故事1、独木桥的走法一天,几个学生向着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请教:心态对一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就把他们带到一间黑暗的房子里。
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就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
接着,弗洛姆打开房间里的一盏灯,在这昏黄如烛的灯光下,学生们才看清楚房间的布置,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
原来,这间房子的地面就是一个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里蠕动着各种毒蛇,包括一条大蟒蛇和三条眼镜蛇,有好几只毒蛇正高高地昂着头,朝他们滋滋地吐着信子。
就在这蛇池的上方,搭着一座很窄的木桥,他们刚才就是从这座木桥上走过来的。
弗洛姆看着他们,问:现在,你们还愿意再次走过这座桥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
过了片刻,终于有3个学生犹犹豫豫地站了出来。
其中一个学生一上去,就异常小心地挪动着双脚,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倍;另一个学生战战兢兢地踩在小木桥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着,才走到一半,就挺不住了;第三个学生干脆弯下身来,慢慢地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
啪,弗洛姆又打开了房内另外几盏灯,强烈的灯光一下子把整个房间照耀得如同白昼。
学生们揉揉眼睛再仔细看,才发现在小木桥的下方装着一道安全网,只是因为网线的颜色极暗淡,他们刚才都没有看出来。
弗洛姆大声地问: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现在就通过这座小桥?学生们没有作声,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弗洛姆问道。
这张安全网的质量可靠吗?学生心有余悸地反问。
弗洛姆笑了:我可以解答你们的疑问了,这座桥本来不难走,可是桥下的毒蛇对你们造成了心理威慑,于是,你们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乱了方寸,慌了手脚,表现出各种程度的胆怯——心态对行为当然是有影响的啊。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也许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势单力薄、不是因为智能低下、也不是没有把整个局势分析透彻,反而是把困难看得太清楚、分析得太透彻、考虑得太详尽,才会被困难吓倒,举步维艰。
倒是那些没把困难完全看清楚的人,更能够勇往直前。
有关诚信的小故事7则

有关诚信的小故事7则故事1:曹操断发示诚信一次,曹操统领大军去打仗,途中要经过一片麦田,曹操下令说:“所有将士都必须小心,凡有践踏麦子者,不论是谁,立即斩首示众。
”老百姓开始并不相信,都躲在暗处暗自观察曹操军队的行动。
只见官兵们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走过麦田,没有一个敢践踏麦子的。
老百姓纷纷称颂。
突然,从麦田里飞起一只小鸟,将曹操的坐骑惊得一下子蹿入麦田。
受惊的马儿嘶鸣着,践踏了一小块麦田。
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过。
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如果自己都不遵守,还有谁会心甘情愿地遵守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就要自刎。
众将领赶忙拦住。
这时,有一位叫郭嘉的大臣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
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刎呢?”曹操沉思了好长时间,才说:“既然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现在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
但是,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
”于是,他挥剑割断了自己的一绺头发,扔在地上说:“我就以割发代替砍头吧。
”古时候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头发和皮肤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随便割掉头发被视为大逆不道,是不孝的表现。
因此,在当时的人看来,曹操当众割断头发和砍头是一样重的刑罚。
从此以后,军中将士对曹操更加信服了。
故事2:以小见大说诚信据《玉泉子》一书记载,吕元膺任东都留守时,有位处士常陪他下棋。
有一次,两人正对局,突然来了公文,吕元膺只好离开棋盘到公案前去批阅公文,那位棋友趁机偷偷挪动了一个棋子,最后胜了吕元膺。
其实吕元膺已经看出他挪动棋子了,只是没有说破。
第二天,吕元膺就请那位棋友到别处去谋生。
别人都不知道辞退他的原因,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被辞退。
临走时,吕元膺还赠送了钱物。
吕元膺之所以要辞退这位棋友,是由于他从这位棋友挪动一个棋子、搞了一个奷诈的小动作中发现了他的不诚信。
诚信者,真诚守信之谓也。
民间传说小故事

民间传说小故事
当然,以下是一些中国的民间传说故事:
1. 牛郎织女: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喜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和织女在桥上相会。
这个故事讲述了两个星系的恋人如何克服困难,尽管他们被分隔在不同的世界。
2. 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描述了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
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3.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愚公不畏艰难,带领家人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地,天帝派天神搬走了大山的故事。
它强调了毅力和恒心的价值。
这些都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民间传说,每个故事都传达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非常优的几则短故事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1月2日 星期一 10时11 分55秒 10:11:5 52 Nov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0时1 1分55 秒上午1 0时11 分10:11:5520.1 1.2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0. 11.220. 11.210:1110:11 :5510:1 1:55No v-20
我们现在要把他送到 医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过去!"
他知道,如果母亲听到女儿已死去,必定失去求生意 志,
松手让土石压死自己,所以骗了她。
母亲疲累地笑了,随后,她也被救出送到医院,
她的双手一度僵直无法弯曲。
隔天,土耳其报纸头条是一幅她用手撑地的照片,标 题"这就是母爱"。
长得壮硕的导游说:"我是个不轻易动感情的人,但是 看到这篇报导,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1月2日 上午10 时11分 20.11.2 20.11.2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1月2日 星期一 上午10 时11分 55秒10 :11:552 0.11.2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1月 上午10 时11分2 0.11.21 0:11No vember 2, 20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1 月2日星 期一10 时11分 55秒M onday , November 02, 020年11月2 日星期 一10时 11分55 秒20.1 1.2
谢谢大家!
非常优的几则短故事
“智慧是命运的征服者。”---莎士比亚
有一个富翁得了重病,已经无药可救, 而唯一的独生子此刻又远在异乡。当他知道自己死期将近时, 怕仆人侵占财产,便立下了一份令人不解的遗嘱: "我的儿子仅可从财产中先选择一项,其余的皆送给我的仆人。" 富翁死后,仆人便欢欢喜喜地拿著遗嘱去寻找主人的儿子。 富翁的儿子看完了遗嘱,想了一想,就对仆人说: "我决定选择一样,就是你。" 这聪明儿子立刻得到了父亲所有的财产。
奇人轶事10则_名人故事

奇人轶事10则_名人故事1. 张永和他的神奇钢笔张永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创造天才。
他年轻时,发明了一支神奇的钢笔,这支钢笔可以写出看不见的文字。
当他用这支钢笔写字时,看似只是空中挥洒般的动作,但实际上却能留下清晰可见的文字,不可思议!这项发明引起了广泛关注,张永也因此成为了备受赞誉的名人。
2. 玛丽·安德森和她的直觉力玛丽·安德森是一位心理学家,她以其惊人的直觉力而闻名。
每当她遇到一道复杂的问题时,她总是能够凭借直觉找到解决方案。
她的研究成果在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名字也被铭记在了历史中。
3. 汤姆·约翰逊和他的超强记忆力汤姆·约翰逊是个普普通通的服务员,但他却拥有着超强的记忆力。
无论是菜单上的所有菜品,还是客人们点菜时的口味偏好,他都能轻而易举地记住。
他的记忆力让人叹为观止,也为他赢得了广大客人的尊敬和好评。
4. 朱丽叶·米勒和她的奇特预知能力朱丽叶·米勒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占星学家,她拥有奇特的预知能力。
无论是预知天气、人们的命运还是世界大事,她都能提前知晓并给出准确的预测。
她的预知能力让人们对她刮目相看,也为她树立了卓越的声誉。
5. 约翰·李和他的音乐魔力约翰·李是一位天才音乐家,他可以用音乐治愈疾病。
他的音乐能够温暖人们的心灵,让人在苦闷中找到安慰和希望。
无数人都因为他的音乐而得到了康复,他也因此成为了众人心中的英雄和偶像。
6. 弗兰克·哈雷和他的捉鬼技能弗兰克·哈雷是一位被誉为“捉鬼专家”的勇士。
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各种超自然现象,最终成功发明了一种捉拿恶鬼的装置。
他用这个装置捉到了无数恶鬼,解救了许多被困扰的人们,拯救了无辜的生命。
7. 凯瑟琳·彼得斯和她的心灵感应凯瑟琳·彼得斯是一位拥有心灵感应能力的女性。
她可以与人们的思维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历史小故事八则

历史小故事八则1.炎黄子孙大约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二族又整合在一起,所以中华民族又称为炎黄子孙。
2.周公吐哺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因其封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他曾两次辅佐武王伐纣,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制礼乐,天下大治。
据说他“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周公也成为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典范。
3.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叔牙的朋友之情。
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公子小白成为齐桓公后,公子纠死,管仲被囚禁了起来。
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
后管仲在齐国为相掌政,鲍叔牙甘居管仲之下,情谊不减。
后来,管仲助齐桓公成为霸主。
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4.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曾多次通婚。
晋献公曾将女儿嫁给秦穆公。
后献公妃子骊姬为乱,迫害献公之子申生、重耳。
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流亡到秦国时,秦穆公将自己的女儿文嬴并同宗四女嫁给了重耳。
公元前636年,穆公帮助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成就了“秦晋之好”。
5.楚王问鼎《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曾率兵北伐至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孙满前去犒劳楚军,而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鼎。
鼎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6.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五霸指春秋时期五次诸侯会盟的盟主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一说指齐桓公、晋襄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指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
7.合纵连横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在纵横家苏秦的游说主张下,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结成联盟,“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则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用“连横”瓦解联盟,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中国的古装历史剧中,大臣的形象多是老迈、猥琐、不担责任的样子。
当然历史上的样子,谁也没有目见过,但是那些大臣们的智慧确实有所记载的。
事实上,大臣们在给皇帝、主上进谏时,讲故事的方式是多次被用过的。
下面有几则故事,“邹忌讽齐王纳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亡齿寒”,一起看看:
故事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美丽。
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自己信不过,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啊。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
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
于是,邹忌上朝延去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
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
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厉害的。
”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官门口和院子里象个闹市;几个月后,偶而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
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延上征服了别国。
”
孙湘明观点:1:邹忌为了让威王看清自己的形势,不被虚荣所蒙蔽,把自己的故事呈现出来,起了作用。
2: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故事是真的还是邹忌编撰的,抑或是邹忌看到了自己而联想到威王的形势。
我宁愿相信这个故事是邹忌为了说服威王编撰的。
3:讲故事的方式有效地把威王进入到邹忌设置的场景中,从而思考点也被置于既定的角度。
这要比说,“威王,你的眼睛算是瞎了,别人奉承你是因为你是王,别人有求与你,其实你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好几万倍了。
故事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原文: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译文: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寿梦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
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有谁胆敢阻止我出兵,将他处死!”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
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
吴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何?”侍卫道:“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唱歌,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
”吴王一听很受启发,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孙湘明观点: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早在《刘向·说苑·正谏》之前出现在《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汉·韩婴《韩诗外传》:“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这个青年侍卫官的故事意识和故事积累是够水准的。
2:将故事转化成“行为”,并引起对方的注意和好奇,不失为明智之举。
故事三:唇亡齿寒
故事: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
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
“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
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
”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
”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
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
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
”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孙湘明观点:1:故事有人在讲,可是不明就里的心窍愚钝的人听不懂不听劝,那就是可惜可悲啦。
2:在进谏时讲故事可以使听故事的人抽离开当下的情境,更容易对当下的环境做出客观判断。
3:这类故事要更多的积累和随机应变的把故事讲出来,讲好。
我的相关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