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成型工艺优化实验指导书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62940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宁波大红鹰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自专业制2011 年 3 月20 日实验须知1. 实验是学习机械类专业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对加深理解基本概念,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都很重要,每次实验必须认真对待。
2. 做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有关课程内容和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内容和步骤。
3. 做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的内容,步骤进行,认真操作,做好实验记录。
4. 做完实验,请指导教师看实验结果,教师确认实验通过后.应将实验台恢复原状,关好电源.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5. 每次实验后,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填好实验报告,交给指导老师审阅。
目录实验一塑料注塑模具参观 (3)实验二注射模上机安装实验 (5)实验三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实验 (8)实验一塑料注射模具参观一、实验目的1.熟悉塑料模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装配关系。
2.熟悉给类注塑模具结构类型。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1.注射模六副。
2.钳工工作台若干台。
3、工作手套若干套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准备1)拆装模具的类型:塑料注射模具。
2)摆放出不同的模具结构类型。
3)准好草绘所要用到的工具4)熟悉实验要求:要求复习有关模具理论知识,详细阅读本指导书,对实验报所要求的内容在实训过程中作详细的记录。
拆装实训时带齐绘图仪器和纸张。
2 、观察分析接到具体要拆装的模具后,需对下述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作好记录:1)模具类型分析对给定模具进行模具类型分析与确定。
2)塑件分析根据模具分析确定被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及尺寸。
3)模具的工作原理要求分析其浇注系统类型、分型面及分型方式、顶出方式等。
4)模具的零部件模具各零部件的名称、功用、相互配合关系,每个零件的加工方法以及加工工艺路线。
3 、绘制模具结构简图1)根据所分析的模具结构特点,绘制其模具结构简图(整体结构的三视图)2)在所绘制的结构简图上分别标出各个零件的名称。
四、实验报告要求1、写出所拆装模具的类型、结构特点(型腔排布形式、进浇形式、推出机构的形式等)2、绘制出模具结构简图,并注明名称及用途。
注塑工艺优化实验计划

注塑工艺优化实验计划英文回答:Injection molding is a common manufacturing process used to produce plastic parts. It involves injecting molten plastic material into a mold cavity, allowing it to cool and solidify, and then ejecting the finished part from the mold. The optimization of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is crucial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production.To plan an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experiment, several steps need to be followed. First,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specific goals and objectives of the experiment. For example, the goal could be to improve the part quality, reduce cycle time, or minimize material waste. Once the goals are established, the next step is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that can potentially affect the process and the corresponding levels for each factor.For example, factors such as injection speed, melt temperature, mold temperature, and packing pressure can all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the molded part. Each of these factors can have different levels, such as low, medium, and high. The levels should be chosen based on the range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that are practical and relevant to the process.Next, a design of experiments (DOE) approach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 combinations of factorlevels that will be tested. This involves creating a matrix of experimental runs, where each run represents a specific combination of factor levels. The number of runs required will depend on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cess and the desired level of statistical confidence. It is important to randomize the order of the experimental runs to minimize the effects of any uncontrolled factors.During the experiment, data should be collected for each run, including measurements of key process variables and quality attributes of the molded parts. This data can then be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to identify thesignificant factors and their optimal levels. For example, a regression analysis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cess variables and the quality attributes.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djustments can be made to the process settings to optimize the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These adjustments can include changing the levels of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modifying the process parameters, or implementing process improvements. It is important to carefully document any changes made and to monitor the effect of these changes on the process performance.In conclusion, the optimization of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requires careful planning and execution of experiments. By systematically varying the factor levels and analyzing the data,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the optimal process settings that can improve the part quality, reduce cycle time, and minimize material waste.中文回答:注塑工艺优化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用于生产塑料零件。
(完整word版)注塑成型工艺优化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课程: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编者:机械教研组目录实验一注塑模具拆装 (1)实验二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优化 (3)实验二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优化一、实验目的:1.了解注塑成型过程和成型工艺条件;2.掌握注塑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以及它们对制品结构形态的影响;3.掌握模流分析软件的使用;4.了解不同材料不同工艺的塑料产品工程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以卡扣塑料平板为例,应用正交试验法,结合Autodesk Moldflow 模流工程分析软件,有系统的进行实验,探讨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与工艺条件对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进而求得最小翘曲量的注射成型工艺参数。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本实验使用Moldflow 模流分析软件,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描述塑料在注塑成型时,遭受热力历程与行为变化,以及在模具内产生的速度分布、应力分布、温度分布、压力分布,并藉此探讨冷却固化、翘曲变形和加工参数及模具设计参数的关系,本实验仿真卡扣塑料平板注射成型过程,Moldflow快速模拟加工工艺参数来寻求最佳成型参数,下图模流分析流程:图1 实验分析流程四、实验条件:1、电脑2、MOLDFLOW软件3、正交试验法教程4、模具分析软件使用教程5、塑料卡扣平板实验案例(含建模)五、实验步骤:(一)前处理在Moldflow Plastics Insight)前处理过程主要是制品模型创建及导入模具分析软件,并进行模型、网格划分与修改、材料选择、浇道系统设计与进浇位置选择和创建冷却系统。
制品划分网格后的有限元模型如图2,图3为三种不同的成型工艺方案。
A俯视图B正视图C仰视图D左视图图2 制品有限元分析模型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图3 制品成型工艺方案实验过程中提供电子图档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此选择方案 .浇注系统形状尺寸如下(详细说明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却系统分布以及形状尺寸如下(型芯,型腔):(二)实验材料(选择其一)图4 试验材料选择1、选用材料为奇美一般级ABS Polylac PA-757 材质,为注塑成形所使用塑料,在Moldflow 材料数据库即可选用分析,详见附1材料工艺参数推荐,也可查阅PA—757 材料特性表,针对卡扣塑料平板,不像使用在机械结构上需要强大的机械强度,其较注重为注塑成形后的几何公差,以及翘曲变形程度.2、选用材料为PC,制造商Bayer MaterialScience,牌号Makrolon 1243,为注塑成形所使用塑料,在Moldflow 材料数据库即可选用分析,详见附1材料工艺参数推荐,也可查阅Makrolon 1243材料特性表,针对卡扣塑料平板,不像使用在机械结构上需要强大的机械强度,其较注重为注塑成形后的几何公差,以及翘曲变形程度。
注塑成型工艺实验

注塑成型工艺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塑料注塑成型的方法、注射成型的原理及注射成型过程中工艺参数的设定对成型质量的影响;了解注塑成型设备的组成及动作过程。
二、注塑成型原理物料在注射成型过程中的行为变化,一是物料熔体的形成、增压和流动,二是制品的成型。
注射成型过程作为一个工作循环,循环由合模开始,依次为注射,保压、螺杆预塑和制品冷却、开模、顶出制品、合模组成。
1、物料在机筒内塑化从料斗落入料筒中的物料,借助旋转螺杆的输送作用,不断沿螺槽筒向前输送。
在该过程中物料被逐渐压实,并在外加热和螺杆剪切热的共同作用下,逐渐软化,最终成为熔融粘流状态。
在螺杆头部的熔料因具有一定的压力,当螺杆头部的熔料压力达到能克服其退回阻力时,螺杆便开始后退,料筒前端和螺杆头部熔料逐渐增多,当达到所需的注射量,螺杆停止转动和后退,即预塑完毕,准备下次注射。
随后合模油缸中的压力油推动合模机构动作,移动模板使模具闭合。
继而注射座前移。
螺杆按要求的注射压力和速度进行轴向移动,将熔料注入模腔,熔料充满模腔后,螺杆仍对熔料保持一定的压力,当完全冷却定型后,模具打开,在顶出机构的作用下,将制件脱出,从而完成一个注射过程。
2、熔料的充模与成型熔料充模与成型是指熔料在模内发生的全部行为。
分为充模与压实段、保压增容段、倒流阶段、制品冷却阶段。
三、实验设备JPH50型注射机四、实验内容1、打开电源开关,使注射机各段温度达到设定值,恒温10分钟2、手动操作,直到成型出合格制品,转为半自动操作3、停机,反复对空注射料筒内残余料五、实验要求1、了解注射机的结构组成2、掌握注射机的动作程序及操作方法3、掌握工艺参数的设定对制品质量的影响六、思考题1、注射压力的高低对制品的成型有何影响?2、保压的作用是什么?。
注塑成型作业指导书

注塑成型作业指导书注塑成型作业指导书一、前言注塑成型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制造业。
该工艺通过将塑料原料加热至熔化,在高压作用下注入模具中,冷却后形成所需的产品。
为了确保注塑成型过程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将详细介绍该作业的指导书。
二、文章类型及要点本文属于操作指南类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注塑成型作业的详细指导和建议。
文章应包括以下要点:1、注塑成型工艺概述2、操作流程与规范3、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安全注意事项5、维护与保养三、文章结构1、概述:介绍注塑成型工艺的概念、特点和应用范围。
2、操作流程:详细描述注塑成型作业的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模具安装、成型周期、产品取出等步骤。
3、操作规范:列出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工人安全。
4、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列举注塑成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5、安全注意事项:强调注塑成型作业中的安全风险,并提供预防措施。
6、维护与保养:介绍模具、机器等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四、详细介绍注塑成型作业的操作步骤1、原料准备:根据生产计划,准备足够的塑料原料。
确保原料干燥、清洁,并按要求进行预处理。
2、模具安装:将模具安装到注塑机上,调整模具的闭合高度和定位。
检查模具的密封性和冷却系统是否正常。
3、成型周期:按照设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注射、保压、冷却等阶段。
在每个阶段密切关注产品的情况,确保符合预设要求。
4、产品取出:打开模具,取出成型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
如有缺陷,根据情况进行修整或报废。
五、提供实用的案例和经验在文中结合实际案例和经验,阐述注塑成型作业的技巧和方法。
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塑料原料、如何优化模具设计和调整工艺参数等。
通过案例和经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注塑成型作业的技能。
六、强调安全问题在注塑成型作业中,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在文章中强调工人需要遵守安全规定,如佩戴防护眼镜、穿戴防护服等。
同时,提供预防措施,如定期检查设备维护、避免过度加热等,以降低安全风险。
注塑工艺优化实验计划

注塑工艺优化实验计划英文回答: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is a crucialstep in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plastic part production. It involves adjusting various parameters and factor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In this experiment plan, I will outline the step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optimizing the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1. Define the objectives: The first step is to clearly define the objectives of the optimization experiment. This could be improving the part quality, reducing cycle time, minimizing material waste, or any other specific goal.2. Identify the variables: Next, I will identify thekey variables that can affect the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These variables can include melt temperature, mold temperature, injection speed, packing pressure, cooling time, and others.3. Design the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identified variables, I will design an experiment plan using techniques such as Design of Experiments (DOE). This involves selecting appropriate levels for each variable and determining the number of runs required.4. Conduct the experiment: Once the experiment plan is ready, I will set up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and molds accordingly. I will carefully control and monitor the variables during the experiment to ensure accurate data collection.5. Collect and analyze data: After each run, I will collect data on relevant process parameters and partquality characteristics. This data will be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tools to identify any significant effects of the variables on the process.6. Optimize the process: 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I will identify the optimal settings for each variable to achieve the desired objectives. This could involveadjusting the melt temperature, increasing cooling time, or any other necessary changes.7. Validate the optimized process: Once the process is optimized, I will validate it by running additional trials and comparing the results with the initial baseline data. This step ensures that the optimized process is consistent and reproducible.By following this experimental plan, I will be able to systematically optimize the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and achieve the desired objectives. It is important to notethat this process may require multiple iterations and adjustments to fine-tune the parameters and achieve the best results.中文回答:注塑工艺优化是确保塑料零件生产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步骤。
注塑机实验指导书

注塑机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了解注塑加工的原理及注塑机的结构。
2、了解注塑机的使用和保养常识。
3、了解注塑机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1、讲解注塑加工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2、讲解注塑机的结构、组成、使用和保养。
3、现场操作注塑机,演示加工过程(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
三、实验设备震德M3系列注塑机(CJ80M3V)一台。
四、注塑加工介绍1、注塑成型原理注塑成型也称为注射成型,它是目前塑料加工中最普遍的采用的方法之一,可用来生产空间几何形状非常复杂的塑料制件.注塑成型原理-----将塑料颗粒定量加入到注塑机的料筒内,通过料筒的传热,以及螺杆转动时产生的剪切摩擦作用使塑料逐步熔化呈粘流状态熔体,然后在柱塞或螺杆的高压推挤下,以很大的流速通过机筒前端的喷嘴注入到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的型腔中.由于模具的冷却作用,使模腔内的熔融塑料逐渐凝固并定型,最后开启模具便可以从模腔中推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注塑件.注射成型的基本要求是塑化、注射和成型。
塑化是实现和保证成型制品质量的前提,而为满足成型的要求,注射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压力和速度。
同时,由于注射压力很高,相应地在模腔中产生很高的压力(模腔内的平均压力一般在20~45MPa之间),因此必须有足够大的合模力。
由此可见,注射装置和合模装置是注塑机的关键部件。
2、注塑机的分类:注塑机根据塑化方式分为柱塞式注塑机和螺杆式注塑机,按机器的传动方式又可分为液压式、机械式和液压——机械(连杆)式,按操作方式分为自动、半自动、手动。
3、成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物料加工性能的检验(测定塑料的流动性、水分含量等);原料加工前的染色和选粒;粒料的预热和干燥;嵌件的清洗和预热;试模和料筒清洗等。
五、M3系列注塑机介绍:M3系列注塑机是震德公司开发的一种高效、精密曲肘式注塑成型机。
主要包括:锁模部分、射胶部分、机门、机架、液压系统及电气控制部分。
各部分功能如下:锁模部分:保证模具可靠闭紧和实现模具启闭动作及顶出制品。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实验指导书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实验指导书一、目的与要求本实验是为学习《塑料成型模具》课程服务的,旨在对学生塑料成型工艺方面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
通过本实验,同学应达到下述要求:(1)分析制品成型工艺条件之间的关系,(2)明确制品工艺分配关系和拟定合理的工艺条件(3)查找导致废品的成型工艺因素,学会调整成型参数;(4)拟订出较为合理的成型工艺卡。
二、实验内容1、实验内容(1)观察典型塑料零件注射加工过程,弄清注射周期各步骤状况,包括,预塑、注射、保压、冷却、开模、推出、取件、合模。
在此周期中,冷却时间与预塑时间的一段重合。
(2)观察模具与注射机的关系。
(3)认识注射工艺参数温度:注射过程控温部分及原理,温度的设定方法及调节方法、温度与注射产品质量的影响。
压力:注射过程压力控制部位及原理,压力的设定方法及调节方法、压力对注射产品质量的影响。
时间:注射过程时间控制部位及原理,时间控制的设定方法及调节方法、时间对注射产品质量的影响。
2、实验程序(一)开机与调试打开电源,预热注塑机。
同时设定料温,让模具试运行,在升温过程中,通过开、闭模具空顶出模具观察模具是否安装、调试停当,同时观察模具与注塑机关系。
(二)闭模动模快速进行闭合,与定模将要接触时,合模动力系统自动切换成低压(即试合模压力)以低速靠拢后,再切换成高压将模具合紧。
(三)注射装置前移动和注射确认模具合紧后,注射装置前移,使喷嘴与模具贴合。
液压油进入注射油缸,推动与油缸活塞杆相连接的螺杆,将螺杆头部均匀塑化的物料以规定的压力和速度注入模具型腔,熔料充满模腔的时间极短。
熔体能否充满模腔与注射压力、注射速度、料温密切相关。
注射压力使熔体克服料筒、喷嘴、浇注系统流道,模腔等处流动阻力,以一定的充模速度注射模腔,一经注满,模腔等处的压力即会迅速增大到最大植,而充模速率迅速下降,熔料受到压实。
在其它工艺条件不变时,注射压力过高,则熔料在模腔内充填充过量;注射压力过低,则熔料充模不足,在制品外观质量和内在性能上都有相应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素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A塑料温度
B充填时间
C保压时间
D冷却时间
E开模时间
F注射压力
G保压压力
表2实验数据表
所在列
1
2
3
4
5
6
7
翘曲
因素
塑料
温度
充填
时间
保压
时间
冷却
时间
开模
时间
注射
压力
保压
压力
实验
结果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实验7
实验8
实验9
实验10
表2实验数据表
所在列
1
2
3
4
5
6
7
翘曲
因素
塑料
温度
充填
时间
保压
时间
冷却
时间
开模
时间
注射
压力
保压
压力
实验
结果
实验1
A1
B1
C1
D1
E1
F1
G1
实验2
A1
B2
C2
D2
E2
F2
G2
实验3
A1
B3
C3
D3பைடு நூலகம்
E3
F3
G3
实验4
A2
B1
C1
D2
E2
F3
G3
实验5
A2
B2
C2
D3
E3
F1
G1
实验6
A2
B3
C3
D1
E1
A俯视图
B正视图
C仰视图
D左视图
图2 制品有限元分析模型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图3 制品成型工艺方案
实验过程中提供电子图档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此选择方案。
浇注系统形状尺寸如下(详细说明主流道、分流道、浇口):
冷却系统分布以及形状尺寸如下(型芯,型腔):
(二)实验材料(选择其一)
图4 试验材料选择
1、选用材料为奇美一般级ABS Polylac PA-757 材质,为注塑成形所使用塑料,在Moldflow 材料数据库即可选用分析,详见附1材料工艺参数推荐,也可查阅PA-757 材料特性表,针对卡扣塑料平板,不像使用在机械结构上需要强大的机械强度,其较注重为注塑成形后的几何公差,以及翘曲变形程度。
剪切率与分子配向有关,若剪切率过高会拉断塑料高分子链,产生裂解
(6)体积收缩率分布(volumetric shrinkage distribution)
体积收缩取决于保压问题,不均匀收缩容易产生成品变形
2. 冷却分析
(1)塑料温度分布
可判别塑料温度是否以降于顶出温度之下
(2)冷却回路进出口温度分布
依据冷却回路进出口温度可判定回路对于降低模具温度是否平均,进出口温度差异过大,表示冷却回路设计不当,容易产生成品变形
实验11
实验12
实验13
实验14
实验15
实验16
实验17
实验18
(3)原始参数模拟分析,制品翘曲变形图:
(4)优化参数结果与Moldflow分析,制品翘曲变形图:
六、实验注意事项:
(1)注意观察模流分析过程中注射成型制品的缺陷,并探讨如何解决。对充填、冷却、翘曲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制品成型质量的工艺影响。
图5 选择分析流程
在冷却设定页面图6包含了熔胶温度、开模时间和射出、保压与冷却时间,一般来说熔体温度在Molflow 依照选择的材料里,系统会推荐最佳注射温度,故在设定上熔胶不可超出容许温度,不然塑料容易烧结,开模时间包含了开模+顶出+合模的综合时间,在Moldflow 无法将冷却时间独立出来,需要将注射时间与保压时间一起加总计算。
3、选用材料为ABS/PC,制造商与牌号可以自己拟定,建议模具温度50-100度,塑料熔体温度230-300度,在Moldflow 材料数据库即可选用分析,详见附1材料工艺参数推荐,也可查阅ABS/PC材料特性表,针对卡扣塑料平板,不像使用在机械结构上需要强大的机械强度,其较注重为注塑成形后的几何公差,以及翘曲变形程度。
3.翘曲分析
(1)位移分布(displacement distribution)
判别成品在整体变形和x、y、z 方向各别单一的变形量
(2)体积收缩率分布(volumetric shrinkage distribution)
成品在温度降至常温的体积缩收变化,变化越严重表示成品翘曲或变形更大
(3)变形翘曲量
2、选定控制因子与水平
选定控制因子为:塑料温度(˚C),充填时间(Sec)、保压时间(Sec)、冷却时间(Sec)、开模时间(Sec)、注射压力(Mpa)和保压压力(MPa),分别赋予三水平,控制因子水平如表1所示,相关参数为实际现场依照经验法则测试而定,搭配不同级距产生三组参数来进行计算机仿真。A-G的工艺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2、选用材料为PC,制造商Bayer MaterialScience,牌号Makrolon 1243,为注塑成形所使用塑料,在Moldflow 材料数据库即可选用分析,详见附1材料工艺参数推荐,也可查阅Makrolon 1243材料特性表,针对卡扣塑料平板,不像使用在机械结构上需要强大的机械强度,其较注重为注塑成形后的几何公差,以及翘曲变形程度。
因子又称为自变量,也就是在制程中或产品零组件中会影响质量特性质的参数,因子又分为四种类:分为控制因子(control factor)、信号因子(signal factor)和干扰因子(noise factor)或误差因子(error factor)。
1、选定质量特性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为探讨注射成型的成型参数对制品翘曲的影响,其翘曲量为其质量特性,且为望小特征。
熔料温度 280~310℃.
料筒恒温 220℃/ S9
模具温度 80~110℃
注射压力 因为材料流动性差,需要很高的注射压力:130~180MPa(1300~1800bar)
保压压力 注射压力的40%~60%;保压越低,制品应力越低
背压 10~15MPa(100~150bar)
注射速度 取决于流长和截面厚度:薄壁制品需要快速注射;需要好的表面质量,则用多级慢速注射
(3)压力分布(pressure distribution)
多点入浇时可评估浇口压力问题,找出较佳入浇位置
(4)剪切应力分布(shear stress distribution)
检查剪切应力分布是否均匀,如不均匀可能产生压力集中,而造成翘曲产生
(5)剪切率分布(shear rate distribution)
螺杆转速 最大线速度为0.6m/s;使塑化时间和冷却时间对应;螺杆需要大扭矩
计量行程 (0.5~3.5)D5 C B( I3 S9 W) D;
图7充填与保压设定
翘曲设定页面如8所示,不同的网格划分方式会有不一样的成型条件设置,此研究采用双层网格依照可选择的项目说明如下:(1)考虑模具热膨胀:在射出成形过程中,模具温度会随着熔体温度升高而升高,因此模具会产生热膨胀,引起模具模腔膨胀,致使塑件翘曲变形。(2)分离翘曲原因:引起翘曲的因素有三个,选择此选项可在分析结果列出每一种因素(收缩、冷却、分子取向)对翘曲变形量的影响。(3)考虑转角影响:由于模具的限制会使塑件锐角区域的厚度方向比平面方式的收缩更大,此选项就是考虑了模具的限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九、附录
附1
材料工艺参数推荐:
(1)聚碳酸酯(PC)
料筒温度 喂料区70~90℃(80℃)
区1 230~270℃(250℃)
区2 260~310℃(270℃)
区3 280~310℃(290℃)
区4 290~320℃(290℃)
区5 290~320℃(290℃)
喷嘴 300~320℃(290℃)
括号内的温度建议作为基本设定值,行程利用率为35%和65%,模件流长与壁厚之比为50:1到100:1。
F2
G2
实验7
A3
B1
C2
D1
E3
F2
G3
实验8
A3
B2
C3
D2
E1
F3
G1
实验9
A3
B3
C1
D3
E2
F1
G2
实验10
A1
B1
C3
D3
E2
F2
G1
实验11
A1
B2
C1
D1
E3
F3
G2
实验12
A1
B3
C2
D2
E1
F1
G3
实验13
A2
B1
C2
D3
E1
F3
G2
实验14
A2
B2
C3
D1
E2
F1
G3
实验15
A2
注塑机可以按照系统默认,或者按照自己需求进行选择。在此实验选择材料为:,初设工艺参数如下:塑料温度(˚C),充填时间(Sec)、保压时间(Sec)、冷却时间(Sec)、开模时间(Sec)、注射压力(Mpa)和保压压力(MPa),其他工艺参数:。
(可以查询文献资料)
(三)分析流程选择及工艺设置
本实验选取热塑性塑料的冷却+充填+保压+翘曲的工程分析指令。
表1 控制因子水平
因素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A塑料温度
A1
A2
A3
B充填时间
B1
B2
B3
C保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