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注塑作业指导书-新版.pdf

合集下载

注塑作业指导书

注塑作业指导书

注塑作业指导书一、制作模具编号:1. 必须在模坯外侧端面上方(方铁)用铣床加工模具编号,字高度40mm,深度0.5mm,字体为等线体。

2. 每一块模板上均须用字码打上模具编号,且方向统一。

3. 模具所有螺丝、吊圈孔及模具部件必须是公制规格,而付加工模配件必须是标准规格,禁止自行土制。

二、撬模位1、每一套模具均在B板(动模板)上四个角铣出撬模位,以便FIT模及修模用。

三、码模坑:1、非工字模胚均需要在前后模铣出码模槽,具体尺寸根据模具设计尺寸而定。

四、码模螺丝孔:1、每套模具均要在动模底板,定模面板上开码模孔。

2、孔距尺寸需根据注射机型确定五、顶棍孔1、动模底须开有足够大的顶棍孔,直径Φ25~40mm2、小型模具只需开一个顶棍孔,中型模具必须开三个顶棍孔以上,大型模具即需开五个孔3、顶棍孔径及位置根据注射机型实际尺寸(设计尺寸)六、定位圈1、每套模具必须装有定位圈(即定位法兰),以便装模定位,2、定位环尺寸应根据注射机型墙板孔径确定,3、定位圈直径公差为0.2~0.4mm,凸出模面板高度最小8~10mm,4、模具与机板的定位圈(法兰)的标准尺寸100mm-0.20^-0.40mm,七、先复位装置1、当顶针司筒与行位顶出装置相干涉时,必须在模上设有先复装置,不尽靠弹簧使顶针板复位,以免日后弹簧失效,行位(抽芯)与顶针司筒相碰撞。

2、必须在顶针板与动模板间装行程开关,以确保先复位装置有效后方可通电合模。

八、顶针板导柱导套1、顶针板长12或以上,或工模排位偏中2、配置较多小顶针且直径在2mm以下,3、配置较多司筒(10支以上),4、以上三种情形都必须在顶针板上加四支导柱及导套,以保证顶针平衡平稳地顶出胶件。

九、顶针板弹簧弓1、所有模具必须上顶针板上安装四根复位弹弓,以助顶针均匀回缩,2、采用塑胶模具专用蓝色弹弓,复位弹弓两端磨平,3、复位弹弓不能压缩大于自由长度的40%需在胶件有效出模情况下在顶针面板上做四个顶出限位钉4、复位弹弓固定,必须两端均有固定沉孔,禁止一端沉孔一端磨平面的不可靠做法。

注塑作业指导书

注塑作业指导书

注塑作业指导书编制部门:拓进技术与品管部审核部门:确认部门:实施日期:执行部门:注塑组操作员检验部门:注塑主管一、目的:规范注塑机操作,确保人员和机台安全。

二、适用范围:注塑车间三、责任者:操作工、技术员、班组长四、准备工作:4.1、认真查阅上一班操作员的交接记录,了解上一班的生产状况和异常状况,相互之间进行工作交接;4.2、认真做好“ 5S ”工作;每天上班前10分钟,首先要整理、清扫自己的工作场所;把无用的东西扔掉,把有用的东西按照标识整齐有序地排放,擦拭工作台、设备等,保持整洁的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4.3、交接清点好上班期间所要使用的工具、表格记录、物品等;4.4、在工作期间,各操作员随时清洁、整理、擦拭自己工作区域的卫生;4.5、使用、借用后的物品归还原处;五、内容:5.1:机台操作5.1.1.交接班时,先检查机台、落产品时槽等“5S”项目是否合格,工具、是否齐全、完整。

5.1.2.所有注塑机必须在技术员或班长要求开机生产时方可开机,严禁私自开机生产。

5.1.3.在生产过程中,若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如:设定料筒温度与实际温度不符,模具或其它部位螺丝突然断裂或脱落、异味、异声等,立即按下红色按钮,打开安全门并报告技术员或班长处理5.1.4.生产过程中,若发现产品或水口未脱离模具时,不要关安全门,待处理脱落后方可生产,在往模具上扣镶件时,机台要打成手动状态,镶年要扣好,不能因振动脱落而导致进入模具损坏模具5.1.5. 若检查模具或处理冷料时一定将机台打成“手动”状态并关掉油泵,方可工作。

5.1.6.在生产过程中,若遇到胶口料连续断裂堵塞时,操作员应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处理相关问题5.1.7.操作员不得私自调机。

5.1.8. 暂时离开机台时,先将模具合成相距3-5mm,关掉油泵后方可离开。

5.2: 检查产品:5.2.1.严格按HC-600单片目测检验标准要求进行5.2.2.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现产品品质异常,立即停机,报告技术员或带班处理,查明原因5.3:处理产品毛刺:5.3.1.胶口毛刺:待产品从机台拿出后,先用偏嘴钳剪掉雨淋胶口部分冷料,然后把产品放入压直机调直。

注塑作业指导书

注塑作业指导书

注塑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注塑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注塑作业流程,确保注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给注塑作业人员参考和遵循的操作指南。

本指导书包含了注塑作业的准备工作、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旨在帮助注塑作业人员正确、高效地进行注塑作业。

二、准备工作1. 确认注塑产品的设计图纸和规格要求,了解产品的材料、尺寸、外观要求等信息。

2. 检查注塑机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 准备好所需的注塑原料,确保原料的质量和数量满足生产需求。

4. 检查模具的状态,确保模具完好无损。

三、操作流程1. 打开注塑机设备的电源,进行设备的预热和调试工作。

2. 将注塑原料放入注塑机的料斗中,并根据产品的要求设置合适的注塑温度、压力等参数。

3. 将模具安装到注塑机上,并调整好模具的位置和固定方式。

4. 启动注塑机,进行注塑作业。

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注塑模式和注塑周期。

5. 监控注塑过程中的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确保注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6. 完成注塑作业后,关闭注塑机设备,清理注塑机和模具,以准备下一次作业。

四、注意事项1. 注塑作业人员应熟悉注塑机设备的操作原理和安全规范,遵守相关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在注塑过程中,注意监控注塑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3. 注塑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注塑机设备,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在清理注塑机和模具时,注塑作业人员应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5. 注塑作业人员应及时报告设备故障、原料不足等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五、总结注塑作业指导书是注塑作业人员进行注塑作业时的参考和指南,通过遵循指导书中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注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注塑作业人员应熟悉并遵守本指导书的内容,确保注塑作业的顺利进行。

同时,注塑作业人员也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以适应不同产品和工艺的注塑需求。

注塑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注塑作业人员的工作也尤为重要。

注塑作业指导书

注塑作业指导书

注塑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注塑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方法,通过将塑料熔化注入模具中,经过冷却固化后得到所需的塑料制品。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详细介绍注塑作业的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高效地进行注塑作业。

二、作业准备1. 确保注塑机设备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

2. 准备所需的原料,并按照配比要求进行称量和混合。

3. 清洁注塑模具,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修复。

三、作业步骤1. 打开注塑机电源,将所需的注塑模具安装到注塑机上。

2. 调整注塑机的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以适应所使用的塑料材料和模具。

3. 将预先准备好的塑料原料放入注塑机的料斗中,并启动注塑机开始熔化。

4. 等待塑料完全熔化后,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中,并确保注塑机的压力和速度适当。

5. 在注塑过程中,通过观察注塑机的显示屏和模具的状态,及时调整参数以保证注塑质量。

6. 注塑完成后,等待塑料冷却固化,然后打开模具,取出注塑制品。

7. 对注塑制品进行质量检查,如外观缺陷、尺寸偏差等,确保符合要求。

8. 完成作业后,关闭注塑机电源,清理注塑机和模具,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

四、作业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注塑机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2. 操作人员需按照作业步骤进行操作,严格控制注塑机的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

3. 注塑模具必须保持清洁,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4. 原料的配比和混合必须准确无误,以确保注塑制品的质量。

5. 操作人员需随时观察注塑机的状态和模具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参数以保证注塑质量。

6. 注塑制品的质量检查必须严格执行,不合格品必须及时处理和记录。

五、注意事项1. 在进行注塑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戴上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 注塑机设备必须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场所,避免因熔融塑料产生的气味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

3. 在清洁注塑机和模具时,必须断开电源并等待设备冷却后进行操作,以免发生意外。

4. 注塑机设备的维护保养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易损件。

注塑作业指导书

注塑作业指导书

注塑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注塑作业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和相关注意事项,以确保注塑作业的安全、高效和质量。

二、作业环境和设备准备1. 作业环境要求:- 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作业产生不利影响。

- 通风:确保作业区域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 光线:保持作业区域明亮,以便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设备和工件。

2. 设备准备:- 注塑机:确保注塑机的正常运行状态,包括温度控制、压力控制等。

- 模具: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模具没有损坏或异物。

- 原料:准备好所需的注塑原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三、作业步骤1. 检查注塑机:- 检查注塑机的电源和气源是否正常供应。

- 检查温度控制系统,确保温度设定值与实际温度一致。

- 检查压力控制系统,确保压力设定值与实际压力一致。

- 检查润滑系统,确保油液充足且无异常。

2. 准备模具:- 检查模具的完整性,确保没有损坏或裂纹。

- 清洁模具表面,确保没有灰尘或杂质。

- 涂抹模具表面防粘剂,以防止注塑件粘附。

3. 调试注塑机参数:- 根据注塑件的要求,设置注塑机的注射速度、压力和温度等参数。

- 进行试模,检查注塑件的质量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 根据试模结果,适当调整注塑机参数,直至达到最佳注塑效果。

4. 开始注塑作业:- 将预热好的注塑原料放入注塑机的料斗中。

- 启动注塑机,等待注塑机预热至设定温度。

- 将模具安装到注塑机上,并确保模具位置正确。

- 启动注塑机的注射动作,将熔化的塑料注入模具腔内。

- 等待注塑件冷却定型,然后取出注塑件。

5. 质量检验:- 对注塑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没有缺陷、气泡、短射等问题。

- 测量注塑件的尺寸,确保尺寸符合要求。

- 进行功能性测试,确保注塑件能够正常使用。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个人防护:-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 避免直接接触熔融的塑料,以防止烫伤。

注塑生产作业指导书

注塑生产作业指导书

注塑生产作业指导书(附页一)1.适用范围适用于注塑部作业员开机2.要求注塑出的胶件符合机位样板3.方法开机前必须熟悉注塑胶件的加工方法、品质标准、包装要求及注意事项:1)作业要求应按如下步骤:开模时打开安全门→取出胶件→检查模腔内有无胶件及水口→关安全门→加工披锋或水口→检查产品质量→包装入箱2)每次取出产品时需仔细检查胶件是否有以下明显缺陷:走胶不齐、明显缩水、混色、黑点、披锋、顶白、断柱及拖花等。

3)半自动操作时,较大胶件在台面上至少摆放四模以上,冷却后才能加工/包装。

4)加工产品时,要轻拿轻放,并将产品外面朝上摆放在工作台上。

5)正确对待品检人员提出的品质要求,胶件质量以机位样板为准。

6)根据“生产通知单”(机位看板)上的包装要求,对产品进行包装入箱摆放。

7)机位水口、废品要用红色水口箱装,不同原料或不同颜色的水口要分开装入不同的水口箱。

8)注塑生产过程中,机位操作工不得擅自改变注塑工艺参数。

9)使用工装夹具时,要按顺序摆放胶件,不得随意调整夹具的使用状态。

4.注意事项1)注塑过程中,不能手持披锋刀、水口剪等金属物去拿模腔内的产品。

2)每10模要仔细全面地看货一次,检查胶件孔位、柱位及外观是否同样板相同,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机,通知现场巡机技术员或管理人员处理。

(没摸外观都进行确认和处理)3)注塑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要按急停钮停机处理,并上报巡机管理人员:★火险★水管或油管爆裂★压模★停电★胶件粘模、水口堵塞、断针等机器、模具出现异常情况4)取粘模产品、清理模具内的异物时,应将操作状态钮打到手动并要关掉电源,确保安全。

5)若有人检修模具/机器时,严禁任何人启动电源,按动机器上的任何按钮。

B.注塑机操作指引(附页二)1.适用范围适用于注塑机操作。

控制电源加油泵马达电源。

低压手动→调整模厚调整锁模力/合模位置、压力、速度→调整顶针/次数→调整机械保护杆位置→用纸片或3.注意事项1)开啤前应先洗好炮筒,再清理干燥器(料斗),放入磁力架、分流筛,根据不同原料设定烘料温度,并打开“加热”和“通风”开关,预先对原料干燥。

注塑部作业指导书

注塑部作业指导书

注塑部作业指导书
一、简介
注塑部是制造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负责将熔化的塑料材料注入模具中,并通过模具的形状使其凝固成所需产品。

为了保证注塑部的正常运行,并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注塑部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要求。

二、安全要求
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注塑机的操作规程,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具备相关证书。

2. 注塑机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定期检查和维护机器的安全装置,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 进入注塑机工作区前,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手套和工作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4. 严禁操作人员戴有松散的服装、首饰或长发等部位以及带有油污或湿润的手进入操作区域。

5. 关机前必须完全关闭注塑机和主电源,并将操作区域清理干净。

三、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1)检查注塑机的状态,确保机器没有故障并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准备好所需的塑料材料,并确保其质量和储存条件。

2. 开机准备
(1)启动注塑机,并根据机器类型选择适当的工作模式。

(2)调整注塑机的温度、速度和压力等参数,以达到所需的产品质量。

(3)根据产品要求,设置模具的开模和关模时间。

3. 操作过程
(1)将塑料材料投入注塑机的料斗中,并确保材料均匀加热并熔化。

注塑作业指导书

注塑作业指导书

注塑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注塑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引,确保注塑过程顺利进行并保证产品质量。

本指导书将包括注塑作业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等内容。

二、准备工作1. 确保注塑机设备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

2. 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 根据产品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模具。

4. 清洁和整理注塑作业区域,确保安全和卫生。

三、操作步骤1. 打开注塑机电源,等待其预热至设定温度。

2. 将所需原材料加入注塑机的料斗中,并确保料斗密封良好。

3. 根据产品要求,调整注塑机的注射速度、压力和温度等参数。

4. 将模具安装到注塑机上,并确保其固定稳定。

5. 启动注塑机,开始注塑作业。

6. 监控注塑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

7. 完成注塑作业后,关闭注塑机电源,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

四、注意事项1. 在进行注塑作业前,必须熟悉注塑机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注塑机的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应证书的操作人员进行。

3.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或其他物体伸入注塑机内部。

4. 注意保持注塑作业区域的清洁和整洁,避免杂物进入注塑机。

5. 定期对注塑机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常见问题解决方法1. 问题:注塑过程中出现材料流动不畅的情况。

解决方法:检查注塑机的喷嘴和模具的通道是否有堵塞,清理堵塞物。

2. 问题:注塑产品出现翘曲或变形。

解决方法:调整注塑机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确保注塑过程中温度均匀分布。

3. 问题:注塑产品表面出现气泡或瑕疵。

解决方法:检查原材料是否含有杂质,更换质量更好的原材料。

4. 问题:注塑机设备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

六、总结本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了注塑作业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等内容。

在进行注塑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注塑过程的安全和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本号:A/0
注塑车间作业指导书页数:第1页,共2页
序号作业项目作业方法/步骤要点工序标准及不合格处置
1 注塑 1.1作业流程:
配料——干燥——装校模具——加料——打空料——首件注塑——作业自检——首件确
认——批量生产——作业自检——过程巡检—收料摆放——移交检验
1.2注塑作业前的准备:
a)开机前应检查设备周围是否有异物,如有则清除杂物;
b)开机前应准备注塑作业必需的工、用具;
c)开机前应设备加油:滑动件加45#机油:轴承座加黄油;
d)开机前应检查设备螺母是否松动,如有松动,适当紧固;
e)开机前应检查注塑机的水路、油路、电路是否正常
f)开机后应观察设备有无异常现象;
1.3装校模具要点:
a)依据订单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
b)用合适的螺丝将模具安装在注塑机的适当位置;
c)接通模具的冷却水;
d)调整注塑机的动模板,将模具打开,观察模具的顶出机构是否正常;
e)装模后,检查模具的开、合模动作是否正常;
f)检查注塑机的压力表,检查锁模力是否足够;
1.4注塑作业要点:
a)领注塑的半成品料时,应检查待注塑的半成品是否符合生产通知单要求;1.1注塑工序检验标准:
1.1.1注塑功能:
a)选用注塑料粉必须符合生产通知单
要求;
b)注塑后,产品颜色必须与样板或生
产通知单一致;
c)注塑后,产品外形及尺寸必须与样
板或生产通知单一致;
d)注塑后,产品收缩率必须符合样板
要求;
1.1.2注塑外观:
a)产品注塑后,外观应光洁。

不可有
明显披锋、毛刺;
b)产品注塑后,外观应平整。

不可有
水纹、拖花、凹陷;
c)产品注塑后,外观应完整,不可有
填充不满或裂纹;
d)产品注塑后,外观应密实,不可有
气泡、凸点。

1.1.3注塑数量:
a)注塑数量应符合生产通知单要求。

不可有不够数或者严重多数。

编制QMS小组审核李振品审批曾纪硕
版本号:A/0
注塑车间作业指导书页数:第2页,共2页


作业项目作业方法/步骤要点工序标准及不合格处置
1 注塑b)领注塑粉料时,应检查粉料的种类和颜色是否符合生产通知单要求;
c)拌料时应均匀;
d)干燥时应注意参数设置,一般设定时间为 1.5h,温度60——90℃,湿度:
以打出的产品无水纹为准;
e)注塑过程中的参数设置:
温度、速度、压力、时间以首件确认下来的为准,有变化后要重新确认。

f)加料要适当,不可过满;
g)打空料常规3——5次;
h)打空料后,作业者要进行自检,比对样板、色标;
i)自检合格后再由车间QC进行首件确认,首件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生
产;车间QC应将首件确认之结果应记录在《首件确认记录》中;
j)批量注塑过程中,作业者对每模产品要进行自检,发现异常,即时纠正;
作业者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即时向管理人员报告,不可拖延;
k)管理人员、车间QC要经常进行巡检,发现不合格,及时纠正,并将巡检
之结果记录在《不合格处理单》中;1.2工序不合格处置:
a)发现模具不合格,作业者应即时报告车
间主管进行处置;
b)发现注塑料粉不合格,作业者应即时报
告车间主管进行处置;
c)首件注塑后作业者自检不合格,作业者
应重复首件注塑直至合格为止;当作业者无法解决异常时应即时报告车间主
管进行处置;
d)车间QC首件确认不合格,应通知作业
者重复首件生产,必要时开出不合格处
置单,通知车间主管进行处置;
e)车间QC巡检发现不合格时,应通知作
业者纠正生产异常,必要时开出不合格
处置单,通知车间主管进行处置;
作业者发现设备运转不正常,应即时通知
车间主管进行处置
编制QMS小组审核李振品审批曾纪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