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典型案例分析知识整理
家庭教育法律案例及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教育问题日益凸显。
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我国,有关家庭教育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仍有一些家庭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以下是一起典型的家庭教育法律案例及其分析。
二、案例简介(一)基本案情原告小张,男,12岁,就读于某市某小学六年级。
原告父母因工作繁忙,对小张的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小张学习成绩下滑,性格孤僻,与同学关系紧张。
原告在学校多次受到同学欺负,心理受到极大伤害。
为此,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父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被告李某、张某为原告父母,被告承认对小张的教育投入不足,但认为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无力承担赔偿责任。
(二)法院判决法院审理认为,原告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有义务履行对原告的教育、关爱和保护义务。
被告李某、张某作为原告的父母,未能尽到监护责任,导致原告在学校受到欺负,心理受到伤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六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的规定,被告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判决被告李某、张某赔偿原告小张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1万元。
三、案例分析(一)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六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关心、爱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案例分析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本案中,原告父母因工作繁忙,未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教育,导致孩子在学校受到欺负,心理受到伤害。
这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监护人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通用5篇)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通用5篇)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篇1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
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20xx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
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
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
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20xx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
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
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
我们特别要探讨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给予人们的启示。
一、注重教子做人。
中国传统家教的精华是注重教子做人。
中国历代关于家教的家规、家训、家范无一不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内容;历史上的慈父良母也无一不是在教子做人方面为世人称颂。
北宋中期包拯针对当时社会腐败的状况,特别重视后代的品德教育。
他晚年请石匠将他立下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在犯赃滥者,不得入归本这家,亡死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刻在碑上,将碑镶立于堂屋的东壁,令子孙时时观瞻,严格奉行。
唐太宗晚年预感余日无多,便认真总结历史上各朝特别是隋朝的统治经验,作《帝范》十二篇,传授给太子李治。
他对李治说:“修身之法,治国之道都说在这本书里,我死时不用再作其他遗言了。
”太宗还告诫说:“要建立一个国家,成功是很艰难的,破败却很容易;要保持一个稳固的帝位则更难,而要失去它却是很容易。
你要千万爱惜,千万谨慎!”古人不仅把立德作为家教的重点,而且要求子女有自立精神。
北宋丞相王旦,平生不置田宅,说:“子孙当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清朝画家关板桥52岁始得子,但他严格要求儿子。
家庭教育定型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家庭教育定型是指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对子女形成一定的教育定型,从而影响子女的成长和发展。
本案例以一个普通家庭为背景,分析家庭教育定型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二、案例描述小明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中学教师。
父亲性格严谨,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母亲则温柔体贴,关心子女的生活。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注重培养小明的学习能力和生活习惯。
1. 教育定型(1)学习成绩:父亲对小明的要求很高,希望他能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
因此,从小到大,小明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
在父母的熏陶下,小明形成了对学习的重视,但也逐渐养成了焦虑、紧张的性格。
(2)生活习惯:母亲注重培养小明的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小明学会了自己穿衣、洗澡、整理房间等。
然而,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明在饮食、睡眠等方面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3)兴趣爱好:父母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对小明的兴趣爱好干涉较多。
小明在父母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对学习的热爱,但在兴趣爱好方面却显得比较单一。
2. 子女成长小明在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明逐渐出现了以下问题:(1)心理压力:由于长期承受学习压力,小明出现了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2)人际交往:小明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比较内向,不善沟通,与同学关系紧张。
(3)兴趣爱好:小明在兴趣爱好方面缺乏兴趣,导致生活单调乏味。
三、案例分析1. 教育定型对子女成长的积极影响(1)学习成绩:在父母的教育定型下,小明养成了对学习的重视,为他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基础。
(2)生活习惯:父母注重培养小明的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使他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能力。
2. 教育定型对子女成长的消极影响(1)心理压力:由于长期承受学习压力,小明出现了心理问题,影响了他的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父母对小明的兴趣爱好干涉较多,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比较内向,不利于其社交能力的培养。
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张华,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家庭经济条件一般。
张华从小聪明伶俐,成绩优异,深受家人喜爱。
然而,随着张华的成长,家庭教育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影响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二、家庭教育问题1. 父母教育观念偏差张华的父母虽然关心孩子的成长,但教育观念存在偏差。
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忽略。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身心健康等方面。
2. 父母陪伴时间不足由于工作原因,张华的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
他们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这使得张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
3. 家庭氛围紧张张华的家庭氛围较为紧张。
父母经常因为工作压力、家庭琐事发生争吵,使得张华生活在紧张、压抑的环境中。
这种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 缺乏有效的沟通张华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
他们很少主动与孩子交流,孩子遇到问题也不愿意向父母倾诉。
这导致家庭关系疏远,孩子缺乏家庭温暖。
三、家庭教育案例分析1. 父母教育观念的调整针对父母教育观念偏差的问题,张华的父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他们意识到,孩子的全面发展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于是,他们开始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参加各类兴趣班,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2. 增加陪伴时间为了弥补陪伴时间不足的问题,张华的父母尽量调整工作时间和作息,确保每天至少有1-2小时与孩子相处。
他们陪伴孩子做作业、玩耍,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3. 改善家庭氛围张华的父母开始努力改善家庭氛围。
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控制情绪,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
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家庭活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4. 加强沟通张华的父母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开始主动与孩子交流。
他们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帮助孩子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在沟通中,张华感受到了家庭的关爱,逐渐拉近了与父母的距离。
家庭教育经典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日益突出。
留守儿童是指在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不在身边的农村儿童。
这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家庭教育问题尤为突出。
本案例以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为研究对象,探讨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描述小明,10岁,是某农村留守儿童。
父母在离家200公里外的城市打工,一年只能回家一次。
小明从小由奶奶照顾,生活较为单调。
在学校,小明成绩一般,性格内向,与同学交往较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明开始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等。
三、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导致家庭教育缺失。
小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导致他在心理、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
2.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小明奶奶的育儿观念较为传统,教育方式单一。
奶奶认为,孩子应该听话、努力学习,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在家庭教育中,奶奶常常采取严厉的管教方式,导致小明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
3. 家庭教育环境不佳小明所在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学校教育质量不高。
小明在学校的学习环境较差,导致他在学习上缺乏动力,成绩不佳。
四、家庭教育改进措施1. 父母回归家庭鼓励父母尽量减少外出务工时间,回归家庭,关注孩子的成长。
父母可以与孩子进行视频通话,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增进亲子关系。
父母和监护人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采用民主、耐心的教育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3. 加强学校教育学校要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
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度。
4. 社会关爱社会各界要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可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如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开展亲情关怀等。
家庭教育工作的案例解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价值观培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家庭教育过程中,许多家长由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导致家庭教育效果不佳。
本案例将以一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和努力为切入点,分析家庭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家长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案例描述小明(化名)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性格内向。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明大部分时间都是由祖父母照顾。
祖父母对小明的教育方式较为传统,注重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小明兴趣爱好的培养。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小明遇到了以下问题:1. 学习成绩不稳定,对学习缺乏兴趣。
2. 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
3. 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依赖性强。
4. 父母与祖父母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分歧。
三、案例解析1. 家庭教育工作的重点(1)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关心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2)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家长应鼓励孩子尝试各种兴趣爱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3)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家长应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4)关注孩子的道德品质。
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家庭教育工作的难点(1)家长的教育观念。
部分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孩子全面发展的培养。
(2)家庭教育方法。
家长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导致家庭教育效果不佳。
(3)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家长应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
3. 案例启示(1)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尊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2)家长应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家长可以通过阅读教育书籍、参加家长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能力。
贝贝家庭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贝贝,女,7岁,就读于一所小学二年级。
贝贝家庭结构为普通三口之家,父亲为某公司职员,母亲为全职家庭主妇。
贝贝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希望她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品德素养。
然而,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贝贝的父母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和挑战。
二、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理念贝贝的父母秉持着“爱孩子、尊重孩子、引导孩子”的教育理念,认为孩子应该在一个充满爱和尊重的环境中成长。
他们注重培养贝贝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良好品德,希望她能够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有担当的人。
2. 家庭教育方法(1)亲子阅读:贝贝的父母每天都会陪她阅读,培养她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通过亲子阅读,贝贝不仅学会了阅读技巧,还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2)亲子互动:贝贝的父母经常与贝贝进行亲子游戏、户外活动等,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她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3)赏识教育:贝贝的父母注重发现贝贝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她的自信心。
同时,针对贝贝的不足,他们耐心引导,帮助她改正。
(4)品德教育:贝贝的父母注重培养贝贝的道德品质,教育她关爱他人、尊重师长、诚实守信。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3. 存在的问题(1)过度关注成绩:贝贝的父母虽然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仍然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导致贝贝承受较大的学习压力。
(2)缺乏沟通:贝贝的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有时过于直接,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此外,由于工作繁忙,他们与贝贝的沟通时间较少。
(3)家庭氛围紧张:由于家庭经济压力较大,贝贝的父母有时会表现出焦虑情绪,导致家庭氛围紧张,不利于贝贝的成长。
三、改进措施1. 适度关注成绩:贝贝的父母应适当调整对成绩的关注度,更加注重孩子的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成长。
2. 加强沟通:贝贝的父母要善于倾听孩子的想法,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避免过于直接的教育方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相关案例并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0岁,就读于某小学四年级。
小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与同学交流较少,学习成绩一般。
父母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很少有时间陪伴小明。
小明的家庭教育主要依赖于保姆,保姆对小明的教育方式较为严厉,导致小明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对学习也没有兴趣。
二、案例经过1. 问题发现在一次家长会上,小明的班主任发现小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作业完成质量不高。
在课后,班主任与小明进行了交流,发现小明在家中的学习环境较差,父母很少关心他的学习,保姆的教育方式也较为严厉。
2. 案例分析(1)家庭教育缺失小明的家庭教育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父母陪伴时间不足: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明很少得到父母的陪伴,导致他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对父母产生疏离感。
② 教育方式不当:保姆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没有考虑到小明的心理需求,导致小明对学习失去兴趣。
③ 学习氛围不浓厚:小明的家庭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父母很少关注小明的学习,使得小明在学习上缺乏动力。
(2)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在培养小明的能力和习惯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① 教师关注不足:教师对小明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及时发现并解决他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② 同学关系不融洽:小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导致他在与同学交往中存在困难,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
三、案例解决1. 家庭教育改善(1)父母调整工作安排,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小明,关心他的学习、生活。
(2)与保姆沟通,改变其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小明的兴趣和自信心。
(3)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鼓励小明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学校教育支持(1)班主任加强对小明的关注,及时发现并解决他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2)组织班级活动,帮助小明融入集体,改善他与同学的关系。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明的心理素质,帮助他克服内向、不善言辞的问题。
四、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内小学义务教育先进典型工作案例
让每一位家长都成为教育的潜在同盟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命脉,是人类的希望,他们天真活泼、诚实单纯。
儿童快乐、健康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对他们的精心培育,这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其中,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在三种教育形态中的占据主导地位,而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细胞,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继续。
无论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必须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只有学校和家庭相互支持和配合,才能使教育这一项系统工程得以顺利的实现,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为此,离石区城内小学城全力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创建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委会立体网络格局,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沟通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培植多维度、创新型的家校合作模式。
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家长全面了解城内小学的办学愿景、办学理念,从而形成了家校共育、家校一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使城内小学成为每一位孩子人人成长、天天进步的精神乐园。
1、传播学校核心文化,做学校文化建设的拥护者和践行者。
2015、2016年开学伊始,学校召开了全校性家长会,会上田雪梅校长为家长朋友们介绍了学校历史,办学理念及办学愿景,希望家校合力,共同传承老校文明,共育优秀人才,再创城内小学新的辉煌!(1)了解百年老校风采。
让每一位孩子和家长了解城内小学校史,
知道在百年长河中,有无数的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出。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城内人,我们要明确肩负的历史责任,做一个文明的传播者。
(2)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
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一座教育的丰碑
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一个快乐的天使
让每一位家长都成为教育的潜在同盟
让城内小学成为一所自由文明幸福的乐园!
(3)了解学校办学愿景:“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教育学生:认知道理与实际行动密不可分,只要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最终就能达到完美、完胜的境界。
求知践行,创新超越,永不停息。
2、构筑家校共建桥梁,做教师教学管理的理解者和支持者。
(1)开展年级作业开放周和教学开放周,邀请家长们进校园,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状况,了解孩子在课堂学习方面的表现,及时掌握情况,和老师齐抓共管,达到教育的目的。
(2)全力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创建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委会立体网络格局,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沟通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校讯通、班级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培植多维度、创新型的家校合作模式。
(3)开学初,学校号召所有家长参与学校大扫除,家长、孩子齐动手,不仅打造出干净、整洁、温馨的校园环境,为孩子们树立了不怕脏、不怕累的好榜样,更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劳动以及合作的乐趣。
(4)“六一”期间,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文化艺术节当中,欣赏
孩子的演出;协助孩子一同制作绘画、手工、书法等作品;与老师共同设计具有班级特色的展版,宣传班级文化,班级特色;并评选出优秀家长,与孩子一同上台领奖,感受学校大家庭的和谐与温暖。
(5)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山水相依,缺一不可。
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母亲的陪伴更多一些。
为此,学校专门组织开展了由父亲参加的亲子趣味运动会,培养了孩子坚强勇敢、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发了孩子的意志力和探索能力。
(6)自学校校报创办以来,家长们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建言献策,共商教育大计。
并认真记录、撰写家庭教育中细微的典型案例与大家一起探索,一起分享。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让家长参与了孩子的学习生活,了解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更促进了家校共建的和谐、健康发展。
三、营造家庭和谐氛围,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和见证者。
为了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守护学生的健康成长,田雪梅校长对家长们提出了几点要求和希望:
1.家长要满足孩子健康成长的精神需求。
学会聆听和等待:无论你多么忙,请蹲下身来,细细聆听孩子想和你说的话;用爱心与耐心等待孩子独立完成他们自己的事;并用温暖的目光注视他们,让孩子感受到这种关爱,建立相互信赖的亲子关系。
做孩子的榜样: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请你自己先做到。
所以请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榜样和楷模。
2.家庭要为孩子提供成长必要的物质保障。
给孩子开辟单独的学习环境;给孩子提供营养丰盛的早餐;给孩子提供阅读所需要的书目;和孩子同读一本书,培养和孩子的共同语言;尽可能培养孩子的一两项艺体特长;训练孩子书写一手漂亮的硬笔字等。
让每一个家长都成为教育的潜在同盟
校长田雪梅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城内小学校长田雪梅,欢迎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我代表199名教职工和3200多名孩子们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孩子是国家的希望,是家庭的未来,也是我们学校的主要“家庭”成员,今天我们坐在一起,共商孩子成长和培育教育大计,目的就是齐心协力,家校共建,共同寻求促进每一位孩子的快乐、健康的成长之路。
从这个学期起,我们城内小学要全力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创建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委会立体网络格局,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沟通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培植多维度、创新型的家校合作模式。
要通
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家长全面了解城内小学的办学愿景、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宣传科学家教知识,以新的时代视野,全面更新家校教育观念,大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而形成家校共育、家校一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使城内小学成为每一位孩子人人成长、天天进步的精神乐园。
作为校长,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教师的理想信念,为了学校的优质发展,我想和大家交流以下话题,并对大家提出以下三点要求和希望:
第一、传播学校核心文化,做学校文化建设的拥护者和践行者
1.让百年老校绽放风采。
我们要了解城内小学校史,明确其历史责任,做一个文明的传播者。
该校创办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109年的历史培育出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
州境名士刘敬镌曾担任过堂长;革命烈士张叔平早年参加革命运动,后来曾担任过浙江省组织部长;贺昌烈士在高小读书期间结识了张叔平、李燕熬等进步青年,参加了“五·四”运动,后来曾担任过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在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出,他们中不乏有党政要员、优秀企业家、科技人才、社会各界名流等等。
也许你们其中的一位就是城内的校友,也许你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也从这里走出,我相信,或言传口授,或亲身经历,曾经的你们在这里都留下了美好记忆和精彩的故事。
让我们共同传承老校文明,家校共育优秀人才,再创城内小学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