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
八年级语文下《我的母亲》内容概括

《我的母亲》内容概括
《我的母亲》是一篇自传体散文,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关心以及与家人和睦相处的过程,展示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文章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
第一个片段最感人,作者成年后与母亲之间人伦关系的距离几乎为零。
在作者发高烧的时候,母亲竟然背着他到三十里远的医生家去,挣扎在生死之间,这和老舍《我的母亲》中的母亲形象是一样的。
第二个片段中母亲的形象是坚强刚毅的。
尽管那时“家像一只在风雨中飘摇的小船”,但“我”能感受到母亲坚毅的目光。
第三个片段中最让人感慨的是母亲对往事的回首,这和老舍笔下小市民习气的可鄙可悲是不同的,让人看到多灾多难而又不屈的人民是怎样走过艰难的历程。
第四个片段是写母亲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我”这个襁褓中的婴儿竟然“不知道夜里睡得怎样香甜”。
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篇文章的语言细腻、真挚、深沉。
可以让学生品味文章开头:“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一个多么慈爱的母亲!细细咀嚼这段文字,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跃然纸上。
“我刚由师范毕业,正想出去做事,有人问母亲:孟宗那么年轻,为什么不再念几年书?可以料想得到母亲含泪答道……”一问一答间,问者似乎不知道答案,其实是不愿知道答案。
而作为儿子的“我”,自然十分清楚当时家中的困境,“我”毅然要帮助辛劳的母亲,自然也想到了母亲的辛劳和痛苦。
“我”爱母亲,母亲也爱“我”,这是多么深厚的母子情啊!难怪有人认为邹韬奋笔下的母亲形象有相当大的普遍性。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赏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赏析
《我的母亲》课文原文
我每天天刚亮就起床,料理好家务,便挎着篮子出门去采购食物。
母亲的手艺很好,能用普通的食材做出美味的佳肴。
她总是耐心地教导我如何做饭,虽然我常常弄得一塌糊涂,但她从不生气,只是鼓励我继续努力。
母亲对我要求很严格,尤其是在学习上。
她每天都要检查我的作业,如果发现有错误,就会让我重新做。
我很怕她,但也知道她是为了我好。
在她的督促下,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母亲也很关心我的为人处世。
她总是告诉我要待人诚恳,不要占别人的便宜。
她还经常带我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让我学会关爱他人。
尽管家境贫寒,母亲却总是乐观面对。
她从不抱怨,总是鼓励我们要积极向上,努力奋斗。
回忆起来,母亲的身影总是那么清晰。
她虽然没有什么伟大的事迹,但她的母爱却是伟大的。
她为我付出了太多,我永远也报答不完。
每当我想起母亲,我的心里总是充满了感激和敬仰之情。
赏析:
《我的母亲》这篇文章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位勤劳、善良、严格的母亲形象。
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敬仰之情。
同时,文章也传递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力量。
整篇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初二作文-我的母亲(十篇)

初二作文-我的母亲(十篇)初二作文-我的母亲 1从小学到初中,我已养成了不少好习惯,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她一直教导着我,影响着我,使我成长为一个正直而善良的人——她就是我最亲爱的母亲。
母亲没有上过大学,可她的一言一行却都大方得体,她从不骂一句脏话,而我也多多少受她的影响。
上初中后,母亲按学校的理念准备和我共同学习,她买了几本书,又买了练毛笔字的写布,在四十岁时再次开始学习。
母亲的字写得很好,一天她又端坐着开始练字。
她穿着一身米黄色的家居服,几缕深棕的碎发俏在额前,一副小巧的金属框眼镜架在高高的鼻梁上,显得朴素而整洁。
那双因近视而微突的大眼镜仿佛又年轻了起来,专注地看着笔下的一笔一划。
标准而流畅的笔画从那双日夜操劳却依旧美丽的手中流出——是一首《观沧海》。
妈妈忽然叫我过去,似个学生般说道:“西西,你看我练字还能背诗呢。
你来给我大概说一下意思,学的太久了,都忘了。
”我颇觉得有些好笑,可也是认真的给她解读了这首诗。
晚上睡觉时,我忽然听见她在屋里念叨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才恍然大悟,且有些自愧不如了。
为了激励我多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我的妈妈开始经常在晚上锻炼。
她拉出两块泡沫板,铺在地上,叫我和她一起做仰卧起坐,她“呼哧呼哧”地做着,脸都变得红扑扑的。
看她挥汗如雨,我也有了动力。
在母亲的榜样的影响下,我也健康成长了起来,而母亲就像一盏明灯,引领我,成为了我成长岁月中的良师。
母亲不仅重视我的学习,还教会我做人的哲理。
去年,奶奶摔了一跤,只能长期躺在床上,不能自理。
每次回家看奶奶妈妈都会坐在她的床边与她聊天,已经有些糊涂的奶奶与妈妈相处的十分融洽。
一次,我推门而入,看到妈妈和姑妈在给奶奶接尿,整个的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
我眉头微皱,妈妈却一脸*静,端着尿就去倒掉,始终没有怨言。
不仅如此,妈妈与婆家人的关系也很好,是她教会了我孝道,教会了我与人为善。
母亲不仅是我的慈母恩师,还是我的密友。
岁月并没有打磨掉她那颗善良淳朴的童心。
初二我的母亲作文10篇

初二我的母亲作文10篇初二我的母亲作文篇1我的妈妈个子中等,鼻梁挺挺的,一双眼睛大大的,一看就不像有“健忘症”的人,可是我妈却“健忘”“忘”到家了。
有一个周六,我起得很晚很晚,眼看补习班的课要迟到了,我们赶紧风风火火地跑下了楼,结果刚下楼,妈妈一拍脑门,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没拿,于是我妈就“噔噔噔”地上了四楼,又风风火火冲下了楼。
可是,我妈刚下楼,又“呀”的一声,忙对我说:“自行车钥匙忘拿了!快快快,你上去拿!”听了这话,我差点没晕过去,可现在情况紧急,我也只好像头猎豹似的冲上楼去,拿上钥匙,又像个皮球冲了下来。
我本以为这下可以平安无事了,可以出发了。
结果我妈的话差点让我当场吐血,我妈说:“你的学员卡也忘了!”我只好以火箭般的速度冲上去又冲下来,可我还是迟到了……我妈的健忘还体现在她的随放随忘上。
又一次,我们去坐飞机回老家,可是到了机场,我妈才发现身份证忘带了!我们在行李箱和随带的大包小包里翻了个底朝天,可就是不见身份证的踪影。
眼看飞机要起飞了,急得我们像热锅上的蚂蚁,幸好我问了机场工作人员,说可以办一个临时身份证,于是我们急匆匆地赶过去办理了,还好人不多,算是顺利。
后来我们过安检时,爸爸不甘心,又翻了一遍,结果在妈妈随身的包里一个比较隐蔽的夹层里找到了,看着被找到的三张身份证,我们三人哈哈大笑起来。
唉,今天做午饭时,我妈又忘记按电饭锅上的“煮饭”键了,结果菜好了,饭还是生的……说起我妈的“健忘”事迹,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初二我的母亲作文篇2我的母亲,总是包干了家里所有的家务。
在我上学的期间,她不会让我干任何家务,让我好好学习,自己的将来谋出路。
她说我给你最好的环境让你学习,不让你分心,你的未来要靠你自己,将来我不会养你,我也不用你养,你只养好你自己。
但是在我假期期间,妈妈会让我做很多家务,她说你要学会独立,将来父母不在身边,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她会教我做饭,说有时他们忙没时间做饭,要少出去买着吃,对身体不好,你学着做饭,可以自己做给自己吃,就算味道不好,也比外面的健康。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母亲原文

⼋年级下册语⽂我的母亲原⽂母亲,是亲属关系称谓的⼀种,是⼦⼥对双亲中⼥性⼀⽅的称呼。
也⽤于⽐喻养育⼈的某⼀群体或事物。
下⾯给⼤家分享⼀些关于⼋年级下册语⽂我的母亲原⽂,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我的母亲我⼩时候⾝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们⼀块⼉玩。
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
⼩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论在什么地⽅,我总是⽂绉绉的。
所以家乡⽼辈都说我“像个先⽣样⼦”,遂叫我做“穈先⽣”。
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都知道三先⽣的⼩⼉⼦叫做穈先⽣了。
既有“先⽣”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样⼦,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
有⼀天,我在我家⼋字门⼝和⼀班孩⼦“掷铜钱”,⼀位⽼辈⾛过,见了我,笑道:“穈先⽣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的⾯红⽿热,觉得⼤失了“先⽣”的⾝份!⼤⼈们⿎励我装先⽣样⼦,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和习惯,⼜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故我⼀⽣可算是不曾享过⼉童游戏的⽣活。
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去“监割”(顶好的⽥,⽔旱⽆忧,收成最好,佃户每约⽥主来监割,打下⾕⼦,两家平分),我总是坐在⼩树下看⼩说。
⼗⼀⼆岁时,我稍活泼⼀点,居然和⼀群同学组织了⼀个戏剧班,做了⼀些⽊⼑⽵枪,借得了⼏副假胡须,就在村⼝⽥⾥做戏。
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类的⽂⾓⼉;只有⼀次我做过史⽂恭被花荣⼀箭从椅⼦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最活泼的玩艺⼉了。
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
在⽂字和思想(看⽂章)的⽅⾯,不能不算是打了⼀点底⼦。
但别的⽅⾯都没有发展的机会。
有⼀次我们村“当朋”(⼋都凡五村,称为“五朋”,每年⼀村轮着做太⼦会,名为“当朋”)筹备太⼦会,有⼈提议要派我加⼊前村的昆腔队⾥学习吹笙或吹笛。
族⾥长辈反对,说我年纪太⼩,不能跟着太⼦会⾛遍五朋。
于是我便失掉了学习⾳乐的唯⼀机会。
三⼗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乐;究竟我有没有⼀点学⾳乐的天资,我⾄今不知道。
⾄于学图画,更是不可能的事。
我常常⽤⽵纸蒙在⼩说书的⽯印绘像上,摹画书上的英雄美⼈。
作文我的母亲

作文我的母亲作文我的母亲(一)母亲今年六十多岁,是位普普通通的农民。
母亲十八岁那年,外婆便去世了。
当时大舅十六岁、二舅十四岁、小姨只有两岁。
沉重的家庭担子自此压上了母亲柔弱的双肩。
在那艰苦的年代,且不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粥”吃的尴尬,单是一个“穿”字,就足以让母亲头疼。
好不容易纺线、织布、挑灯夜战赶出来的布鞋,往往不等下一双做好,就已经被舅舅、小姨穿的露“洞”百出。
于是年轻的母亲不得不想办法提高效率。
每天操持完家务,就统筹安排着:该纺线了;该纳鞋底了;该补袜子了;哪些破的不能再穿的长裤可以改成短裤、衬衣可以改成短袖等等。
一晃几年过去,母亲成了持家的好手,不仅拿起缝纫活来飞针走线,种庄稼方面也是行家。
就这样,直到哥哥和我相继出生,母亲带着我们大部分时间都还住在外爷家里。
后来母亲终于盼到了大舅的婚礼,她提前把结婚要用的东西准备得妥妥当当,母亲的高兴是由衷的,她感到自己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使命。
母亲是个勤劳而乐观的人。
打我记事起,母亲的身影总是忙忙碌碌,母亲的脊背总是挺得笔直。
一年四季,无论忙闲,她总是天蒙蒙亮就起床做饭、清扫院子;她说种庄稼不可偷懒,决不能该锄两遍时只锄一遍,该施肥时“偷工减量”,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她常常拿出看家本领,用许多花布头为家里的小孩缝制“别致”的衣服;她还喜欢忙里偷闲把家收拾得干净、整齐、舒服;在我们兄妹几个上学、家里又要盖房子那几年,她更是起早贪黑,喂猪、喂牛、养鸡,精打细算着全家的吃穿用度,绝不浪费一点一滴。
母亲始终相信,只要勤俭持家,自尊自强,好日子一定会来的。
母亲小学毕业后上过两年技校,但后来赶上文化大革命学校散了。
虽然有点遗憾,但母亲说那是命运的安排。
闲时母亲喜欢看看书,就是各种杂志什么的,有关教育、健康之类的文章她尤其偏爱,还经常绘声绘色的讲给邻里的婶子大娘听。
大概受了书的影响,母亲觉得女孩子也要自立自强,所谓的“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丈夫有还隔着一只手”。
她希望女儿能过上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生活。
我的母亲初二作文通用15篇

我的母亲初二作文通用15篇我的母亲初二作文1在大家的眼中可能是一个平凡的人,可是在我的眼中,她却是伟大的。
妈妈在我犯错误的时候,从来没有像别的母亲那样打骂孩子。
她会不让我做我最喜欢的事和会让我反省一段时间,使我记住教训,下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还清晰地记得,小时候顽皮不懂事,把沙发给搞烂了。
结果那时候妈妈罚我一个月不准看电视,让我记住了教训。
妈妈是一个很会为孩子着想的人,她从来不会在孩子上了一天课很疲惫的时候再把孩子给送到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培训班,而是让我在完成了家庭作业之后,尽情地玩耍。
因为她认为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不应该在孩子上完学后再把孩子送到兴趣班。
同时,她还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在回家的路上,我们碰见了一个流落在街头的可怜的老人在乞讨。
她看见后,立刻二话没说,就把几百块钱塞给了老人。
那时,老人感激的眼含泪水,一个劲的再说谢谢,差一点就要跪下来感谢了。
而且,妈妈还是一个为了孩子可以抛弃一切的人。
听爸爸说,在还未生下我的时候,妈妈是一个很有大志的女人,她梦想她能做一名资深的会计师或一个有名的金融家。
可是,在生下我之后,她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和志趣,在家中全心全意地照顾我,成为一名全职太太,直到最近才又参加工作。
当时,我听到后,在心中暗暗立下誓言,发誓要用我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着一个为了孩子能抛弃自己的梦想和志趣的伟大的母亲。
这就是我的母亲,我的伟大的一位好母亲!我的母亲初二作文2小时候,总是惹母亲生气,之后便被母亲打骂,可还是不知悔改,童年就这样度过了。
上初中了母亲不再打骂我了,心里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常年在外住宿的我终于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想通了。
那是一个天色有些阴沉的午后,一道道耀人眼目的闪电在有些臃肿的云上尽兴的.舞蹈,路上的行人一个个都专注的向着那个熟悉的地方走去,“怎么还不放学”“是啊”“哎”“都不许说话”;老师在前面大声喊道,‘轰隆隆’一道闪电划破天际,雨水哗的一声被泼在地上,“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老师再见!”整理好书包,来到校门口,“嗨,又得淋一个落汤鸡了,”突然,在雨中看到一个熟系的身影,“那不是你妈么”只见母亲正披着一件宽大的红色雨披;突然,脚下一滑,摔倒在泥水之中,“妈”我终于背着书包冲向了雨中,我扶起了母亲,“你这孩子,也不往家里打一个电话,”“妈,我爱您,”“啊,你说啥”我就又只是笑了笑,并没说什么,就这样母亲拿着雨伞,我扶着母亲,一步一步的向着心中的那个方向走去。
我的母亲八年级作文

我的母亲八年级作文•相关推荐我的母亲八年级作文600字(通用83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母亲八年级作文6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母亲八年级作文篇1有这样一个女人,她给予你生命、陪伴你成长、教会你道理,甚至于她的所有所有,她都愿意给你。
也许她的面容不像明星那样美丽,她的话语不像主持人那样华丽,她的手也在岁月与辛劳的打磨下越发粗糙,她爱你的那颗心却是亘古不变。
她爱你,不需要任何理由,只是简单的爱,全身的心投入的爱,不求任何回报的爱。
因为,她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亲。
我的母亲二十几岁时就生下了我,我虽是女子,但一点也没有受到家人的冷落,反而因我是这一代中唯一的女孩,也就特别受到家人的喜爱,尤其是我的母亲,我的名字的含义也就是家中的宝贝,是我的母亲最爱的那个宝贝。
因此我虽算不上娇生惯养,但也绝对是一个家的掌上明珠,我母亲年轻,很多事情都不在行,粗心大意,很不注意细节。
不过对我的事情她却是格外上心,对我的饮食习惯,生活起居都是了如指掌,甚至比我自己还要了解,她总说我是“马大哈”,因为我确确实实在生活琐事方面弱到了极点,甚至于在盛饭时,我会突然停下,端着碗走到母亲面前,说:“妈妈,我吃这么多饭够了么?”妈妈总是会笑着答复我,说道:“这孩子,永远都不知道饱饿的。
”她可以猜想到我的念头,我有时还真佩服她,如此“粗线条”的妈妈,怎么做起母亲来就像拥有了魔法一样呢?大概天下母亲都有如此这般的“超能力”吧!人们总说母亲是爱的源泉,母亲教会我如何去爱,我感谢我的母亲,感谢她为我的辛苦付出,她没有为我做过什么感天动地的事,可这些身边小事足以让我对她的感谢溢到了极点。
想着生物课上老师为我们讲解分娩的过程,光听上去就是痛苦万分,自然生产的母亲竟有如此大的耐力忍受那么巨大的痛苦,我想,那大概就是爱的力量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作业:
(1)搜集有关老舍的资料。
(2)通读课文,把易读错的字音和难写的生字记在预习本上。
(3)搜集和母亲有关的作品、歌曲、诗词等。
1.教材分析
《我的母亲》是老舍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1942年,老舍的母亲在北京去世,差不多一年后老舍才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于是,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了《我的母亲》来回忆自己的母亲,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
作品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期合刊上,是老舍先生最为优秀的一篇散文作品。
这篇散文以其平实、诚挚、质朴、自然又饱含拳拳之心,眷眷之情的语言,叙述了母亲一生。
令读者开卷如沐春风般的温馨。
全文通过对母亲一生经历往事的回忆,塑造了一位非常感人的母亲:她勤俭诚实,做事认真;她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充满深厚的感情。
在平实的语言中,让人感受到老舍那份爱母之情,敬母之意。
这种挚爱深情让人读来不觉涌起阵阵酸楚,一汪热泪也不觉流了下来。
2. 学情分析
对于老舍,孩子们已经通过学习他的作品《猫》有了一个浅显的了解,应该说老舍对于孩子们不算是陌生的,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读过他的其他作品,对于作家本身了解得就更少了,所以通过本课学习,让孩子们对老舍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式。
3.会认文中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自学、合作探究等方法品词析句,感悟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挚爱深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文,感受母亲的美好品质,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从而提升学生对亲情的珍视,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亲人。
4.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感受母亲的美好品质,体会作者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昨天老师在预习作业中让大家浏览本单元的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发现本单元全是老舍的文章,和以前的冰心文学单元一样,意在让大家读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从而感受其语言特色和人格魅力。
)
设计意图:通过浏览本单元文章,发现单元特点——老舍文学单元,在头脑中建立起初步的学习框架,并培养了学生浏览文章获取信息的能力。
师:关于老舍,你了解哪些?请结合预习作业中你搜集的资料,给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谈对老舍的初步认识,让孩子们走近作家,引起学文的兴趣。
师:在这个单元里,最先向我们走来的是老舍的母亲。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感受老舍笔下母亲的形象。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检测预习作业:通读课文,把易读错的字音和难写的生字记在预习本上。
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验收预习第一项。
2、抽查课文朗读情况。
抽查每组一名同学在全班读一到两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构建有效课堂。
三、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大意。
1、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老舍母亲的形象。
2、全班交流,理清脉络。
设计意图: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并通过概括母亲形象,理清文章脉络,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可以整体有序的理解文本。
概括文章大意,培养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
这在教学大纲中对高年级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板书:
我的母亲
勤俭诚实,做事认真
乐于助人,宁愿吃亏
坚强善良,热爱儿女
深深“影响”了我
第二课时
一、深情导入,创设情境,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
师:一位作家这样说道:“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是历史,赋予母爱亘古的深沉;是深情,赋予儿女对母亲深深的依恋。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儿女还没来得及报答母亲,母亲却永远地离去了,这怎么能不让人伤心?不让人怀念呢?1942年,老舍的母亲在北京去世了,差不多一年后老舍才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于是,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了《我的母亲》来回忆自己的母亲,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念!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我的母亲》,感受老舍笔下那位普通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二、回顾全文,走进文本。
上节课我们一起概括了母亲的形象,请大家回顾一下,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教师板书。
三、品读语言文字,感悟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挚爱深情。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形象的相关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将自己的感受及时记在书上。
1、全班交流。
2、感悟母亲勤俭诚实、做事认真。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在体味这句时,先让孩子们说说为什么母亲的手会这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谈一谈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几个关键词:
从这些关键词中既要让孩子们体会到母亲不分白昼,终年劳累的辛苦。
又要让孩子们感悟作者的情感,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与歉疚之情。
另外,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3、感悟母亲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善良坚强的性格。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
抓住这句话,让学生从本段中找出作者这样描写母亲的理由——面对动荡的社会,一个人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由此作者由衷的写道:“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追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你觉得母亲给了作者哪些生命的教育?由此,你有没有联想到自己的亲人?将你想到的说给大家听。
4、感悟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
儿子升学,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才凑出保证金,含泪送儿子走;儿子仅一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母亲就欣慰地落泪;而过七十大寿,思念儿子却不说出来,但食不甘,寝不安。
重点体会“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泪遮住了我的眼。
”
让孩子们静心默读本段,体会母亲的情感变化。
“笑——愣——叹——递”,寥寥数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深爱自己孩子却不给孩子任何负累的善良母亲形象。
三、升华情感,感悟生活,提升学生对身边亲人的热爱之情。
通过品读课文,母亲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此时让学生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情感。
随着描写的深入,作者的情感也在逐步升华。
“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幸的消息。
”
“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
让学生们说说从这两句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感受老舍对母亲的挚爱深情。
再次深情朗读文章最后一段,体会蕴含在语言文字中那份浓浓的深情。
设计意图:以中心话题引领孩子感悟文本,将学习的主动权给予他们,渗透学法,培养习惯。
通过对重点句段的品读赏析,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赞颂母亲,向课外扩展。
师:我们和老舍一起追忆了“我的母亲”,不觉间,让人涌起一种酸楚。
关于母亲,总是有抒不完的情,写不尽的爱。
现在就请大家将你搜集的关于母亲的诗歌、作品等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播放轻柔深情的背景音乐,让孩子们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作业:
读着《我的母亲》,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我们自母亲与亲人。
你的亲人与作者笔下的母亲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请将自己的一段感人的亲情故事写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设计意图:将写作渗透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