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础试题
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及答案

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及答案填空题第一章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阶段。
3.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出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和确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是法国化学家____________。
5.19世纪的三大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说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科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自然科学是以_______为研究对象的科学,_______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
9.科学是由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知识体系。
10._______是参与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
11.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应。
第二章12.地球的外部圈层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
13.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称为________。
14.海底地貌中深度和坡度很小的是___________,坡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大洋的主体是___________,深度很大但坡度很小。
15.生物的___________是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组成的。
16.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它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及答案

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及答案填空题第一章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__造纸术___、___印刷术__、___指南针___、__火药____。
2.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___古代____、___近代____和___现代____三个阶段。
3.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是___太阳中心说向神学的挑战___、___血液循环学说对神学的打击___和__伽利略为近代自然科学开辟道路___。
4.提出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和确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是法国化学家____拉瓦锡______。
5.19世纪的三大发现是:______细胞学说_________、______达尔文进化论_______和___ __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_____。
6.假说的基本特征是:____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____、___具有一定的猜测性___。
7.科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探索_______、____解释______和___检验______。
8.自然科学是以____自然___为研究对象的科学,__实验___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
9.科学是由一系列的___原理____、___原则____和___学说____组成的知识体系。
10.___原子____是参与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
11.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____概念____、____判断____、____推理____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应。
第二章12.地球的外部圈层由_____大气圈______、____生物圈_______、和____水圈_______组成。
13.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称为___同位素_____。
14.海底地貌中深度和坡度很小的是____大陆架_______,坡度较大的是___大陆坡________;大洋的主体是____大洋盆地_______,深度很大但坡度很小。
15.生物的_____新陈代谢______是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组成的。
(完整版)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题库

新疆阜康技师学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题库(草稿){TX|名词解释3 填空3 简答4 判断1}{PZ|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KD|第一单元第一课、运动的描述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第四课、力和重力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第六课、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七课、牛顿第二定律第八课、牛顿第三定律第九课、动量第十课、超重和失重第十一课、抛体运动}{KD|第二单元第一课、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课、静电感应放电现象第三课、导体和电流第四课、电功、电功率第五课、电路的简单连接第六课、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七课、安全用电第八课、有关磁的知识第九课、电动机是怎样工作的第十课、交流电第十一课、日光灯的工作原理第十二课、电磁波第十三课、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第十四课、电磁波在现代科技方面的应用}{KD|第三单元第一课、机械能第二课、分子的运动内能第三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第四课、原子的核式结构衰变第五课、核反应核能的利用确定发展目标}{KD|第四单元第一课、太阳家族—太阳系第二课、地球生命之源—太阳第三课、人类的老家-地球第四课、地球的卫星第五课、日食和月食第六课、恒星世界第七课、四季星空}{KD|第五单元第一课、典型的碱和碱的通性、碱的小实验第二课、酸的组成、命名和通性、酸的小实验第三课、常见盐和盐的性质、盐的小实验第四课、电解质溶液第五课、卤素、硫氮第六课、铝铁}{KD|第六单元第一课、有机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第二课、乙醇第三课、乙酸第四课、酯和油脂第五课、糖类第六课、蛋白质第七课、食品添加剂第八课、涂料}{KD|第七单元第一课、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第二课、生命的自我更新—新陈代谢第三课、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四课、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五课、遗传和变异第六课、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第七课、生物与环境第八课、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KD|第八单元第一课、幼儿科学教育的形式和依据第二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及步骤第三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案例}{ND|容易较易中等较难很难一、名词解释[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ND|容易] [FS|4]1.自由落体运动[答案]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夏洛的运动.[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ND|容易][FS|4]2.惯性[答案]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自然科学基础试题

自然科学基础试题(一)简介:自然科学基础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大约在 2.4 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是汇聚在一起的,叫泛大陆。
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北部的欧亚古陆和南部的冈瓦纳古陆开 ...自然科学基础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1、大约在 2.4 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是汇聚在一起的,叫泛大陆。
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北部的欧亚古陆和南部的冈瓦纳古陆开始分裂。
大陆中间出现了特提斯洋(1.8亿年前)。
2、以生物演化为依据,人们建立了能反映地球相对年龄的地质年代表;通过同位素测定法可以准确地得到地球的绝对年龄。
常用的有铀-钍-铅法、铷锶法以及钾氩法。
3、志留纪出现了半索动物笔石,是非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一般身体呈蠕虫状,左右对称,全部生活在海洋中。
文昌鱼并不是真正的鱼,它没有脊椎骨,只有一条纵贯全身的脊索作为支撑身体的支柱,这条支柱代表了脊椎的先驱。
4、二叠纪是地球发展史上重要的成礁期。
这些具有造礁能力的生物包括钙藻类、古杯动物、钙质海绵、珊瑚、苔藓虫、层孔虫、厚壳蛤等5、被子植物在第三纪占据主要地位并获得了迅速演化,裸子和蕨类植物退居次要地位。
6、螺旋藻是海洋中大量生长的浮游植物中的一种蓝藻,在淡水中也有其种类。
不仅蛋白质含量极高,而且吸收太阳能量经过光合作用转化为食用蛋白的能力极强。
世界卫生组织把螺旋藻推崇为2l世纪最佳天然健康食品。
7、鲸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身体成为流线型,酷似鱼。
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口中没有牙齿,只有须的,叫作须鲸;另一类是口中无须而一直保留牙齿的,叫作齿鲸。
8、海鸟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大洋性海鸟,如信天翁和海燕,除繁殖期外,几年可以不着陆;另一类为海岸性海鸟,如海鸥、军舰鸟,这种鸟白天出海觅食,天黑返回陆地过夜。
9、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条件下,海洋每年可提供 30亿吨水产品,能够养活300亿人口。
10、重氢(氘)和氧化合成的水叫做“重水”,海水中总量可达250亿吨,现在已是核反应堆运行不可缺少的辅助材料,还是制取氘的原料。
自然科学基础复习题

《自然科学基础》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2004年5月17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发布公告,浙江中部、南部各海域赤潮总面积已达到3900km2。
赤潮是哪一类环境污染造成的?( C )A.大气污染B.土壤污染C.富营养化污染D.光化学烟雾污染2.美国人捕获萨达姆之后,利用DNA鉴定技术判定他确是其人。
这是因为DNA(B )A.是一类血细胞,每个人不同B.是一种遗传物质,每个人不同C.是一种消化液,每个人不同D.是一类内分泌腺,每个人不同3.若不慎将体温计打破,散落出来的水银(Hg)会产生有毒蒸气,此时可以撒硫粉来处理。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 HgS,其反应类型属于( B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4. 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B )A. 家电的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B.用燃着的木条检查煤气的泄漏C.用医用酒精消毒体温计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5.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根据下面不同地表的水土流失情况(降雨量346mm),你认为哪一类地表最有利于防治荒漠化?(A.林地B.草地C.作物地D.裸地6. 热带兰花蜜蜂以前是利用口器舔食花蜜的,现在发现它们是吮吸花蜜的。
据研究表明,吮吸的采蜜方式比舔食的采蜜方式效率更高。
这说明了( A )A.生物自身能发生改变B.生物圈的演化过程C.生物能够改变环境D.生命的进化历程7.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下列关于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机舱内生活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D )A.他不能喝水,因为在失重状态下肾脏无法形成尿液B.他不能说话,因为在失重状态下声带无法振动发声C.他一直漂浮在机舱内,因为在太空中他的质量很小D.他可以写字记录,因为在太空中摩擦力还是存在的8. 下列实验都要借助显微镜进行间接观察,其中必须在高倍物镜下观察的是( B )A.观察蛔虫和蛔虫卵B.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C.ABO血型鉴定D.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9. 将一盆小型盆栽植物放入大的广口瓶内,用玻璃盖密封,约一个月,观察到植物状态正常,瓶壁内侧有水滴出现,如图所示。
《自然科学基础》2025-2026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8)

《自然科学基础》2025-2026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8)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6个小题,共12分)
1.危害大气层的三大元凶是( )。
A. 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光化学烟雾
B.温室效应、酸雨污染、光化学烟雾
C.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
2.绵羊有白色的有黑色的。
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
一只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绵羊,那么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型应该是( )。
A.BBX BB B.Bb×Bb
C.BBX Bb D.BBX bb
3.同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在彻底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
A.葡萄糖 B.淀粉
C.脂肪 D.蛋白质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第一句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是( )。
A.竹排 B.青山与河岸
C.河岸 D.流水
5.排泄是指( )。
A.食物消化后留下的残渣从消化管排出体外
B.将没有被吸收的东西排出体外
C.将粪便排出体外
D.人和动物将新陈代谢最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6.化学平衡是指( )。
A.体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的一种状态
B.化学反应式两边的物质平衡
c.化学品供应时的称量平衡
D.化学工业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12个小题.共24分)
7.磁感应线是假想的。
(√ )
8.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主要是有机物。
( × )。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5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5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1.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其内部的()。
A、核裂变B、核聚变C、燃料燃烧放出的D、化合反应放出的2.日常使用的电度表,用来测量电器的()。
A、电功B、电功率C、电量D、电压3.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COB、CH4C、CO2D、CaCO34.关于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保持物体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停止对物体作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下来D、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可能运动5.下列物质水溶液呈碱性的是()。
A、蔗糖B、氯化钠C、碳酸钠D、硫酸钠6.物体的内能是指()。
A、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B、分子之间的势能C、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D、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7.变异是指()。
A、事物的变化B、生物中子代与亲代不完全相像的现象C、社会变革D、景物的变迁8.幼儿科学教育趣味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活动设计时,必须使各环节充满()。
A、安全性B、参与性C、趣味性D、适宜性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钾块遇到酒精时,便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氢气,且温度急剧上升,从而点燃了酒精灯B、三氯化铁与硫氰化钾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硫氰酸铁,与黄血盐反应生成深蓝色的普鲁士蓝,与水扬酸反应生成淡紫色的水扬酸铁,与单宁酸反应生成蓝黑色的鞣酸铁C 、钙盐燃烧时呈绿色,钡盐燃烧时呈砖红色,氯化铜燃烧时呈蓝色D 、西瓜的水分能与电石发生反应,放出可燃的甲烷气10.皮带运输机在传送货物时传送带与货物之间( )。
A 、不存在摩擦力B 、存在滑动摩擦力C 、存在静摩擦力D 、存在滚动摩擦力二、判断题:11.幼儿是主动学习者,他们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
12.串联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13.所有含碳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14.物理学中,分析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总是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必须是静止的。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 -答案

2019下半年幼儿教育专业19秋幼师班《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基本特征的是( d )A.生产能力B.面积有限C.季节变化D.随空间变化2. 下列不是可再生资源的是( c )A. 水资源B. 生物资源C. 矿产资源D. 森林资源3. 古希腊自然科学的主要特点是?( b )A. 自然科学与哲学相分离B. 把自然科学与哲学融为一体C. 各派别之间争论激烈D. 物理学已经有了一定发展4.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 d )A. 造纸、印刷术、彩陶、火药B. 造纸、印刷术、圆周率、火药C. 造纸、印刷术、火药、曲尺D. 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b )A.走过不卫生的公厕,闻到臭味。
B.汽车驶过沙漠地带,沙尘飞扬C.糖块溶于水中尝到甜味D.往湖中排放有毒的化学废水,整片湖受到污染6. 看见半生不熟的杏子时流口水是什么现象?( C )A. 非条件反射B. 神经调节C. 条件反射D. 体液调节7. “仪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的是什么现象?(B )A.遗传B.变异C.生殖D.发育8. 下列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C )。
A、电B、汽油C、煤D、焦炭9. 下列不属于地球外能源的是?(D )A. 太阳能B. 水能C. 风能D. 地热10. 下列科学家中对血液循环理论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A )A. 维萨里B. 哥白尼C. 伽利略D. 布鲁诺11.因宣传日心说被教会处以火刑的是?( B )A、哥白尼B、布鲁诺C、塞尔维特D、伽利略12.21世纪人们关注的自然科学三大问题是?( A )A、能源、环境、信息B、能源、人口、粮食C、人口、粮食、化工D、环境、地震、人口13.日食必定发生在什么时候?( B )。
A、农历十五B、农历初一C、农历十六D、农历初二14.臭氧层被破坏有什么危害?( b )A、温室效应,温度升高B、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生率C、增加夜盲症的发生率D、植被为减少土壤沙漠化15.人体内蛔虫与人的关系是?( c )A、共生关系B、互生关系C、寄生关系D、共栖关系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 x) 1. 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级 小学教育 专业《 自然科学 》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 一 学期期末考试 ( 2 )卷 注意事项: 1、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填写清楚 2、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 3、考试形式:开(闭)卷 4、本试卷共 六 大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核分人 复查人 得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5 分) 评卷人 1、下列哪位是被尊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 ) A.牛顿 B. 伽利略 C.恩格斯 D.达尔文 2、下列不属于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的是( ) A.比较—分类法B. 分析—综合法C. 归纳—演绎法D. 数学方法 3、由炽热气态物质组成,能自行发热发光的球形或接近球形的天体是 ( ) A. 恒星 B.宇宙 C.银河系 D.星云 4
、细胞内遗传信息贮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的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壁 D.细胞质
5、关于加速度的正确说法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火车刚开启时,加速度大,速度也大
C.加速度表示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
D.汽车刹车时,加速度大
6、关于四季的产生,正确说法是( )
A.有一定的气候意义
B.完全是由于气候的分类需要 班级
姓名
学
号
密
封
装
订
线
C.东、西方四季分明
D.不是一种天文现象
7、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
A.捕获光能,促进生化反应的进行
B.本身分解放出氧气
C.本身吸收二氧化碳
D.是植物的营养素
8、下列属于小学生的营养和膳食应该做到的是()
A.保证吃好早餐
B.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入
C.重视户外活动
D.以上都是
9、土地作为资源有如下主要特征,其中不正确的是()
A.具有生产能力
B. 数量是无限的
C. 具有固定的空间的地域
D. 土地利用具有时间性
10、目前,已知的金属元素有()种
A.79
B.84
C.89
D.104
11、水作为一种煤质,他的临界角为()
A.40.5度
B.47度
C.48度
D.48.5度
12、近视眼是只能看清近点小于()的物体
A.5米
B.8米
C.10米
D.15米
13、我们通常离墙()才可以听到回声
A.12米
B.15米
C.17米
D.20米
14、以下不属于生物成分的一项是()
A.生产者
B.组织者
C. 消费者D。
分解者
15、根据地表环境中的水分状况,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类型可分为三类,
以下说法不属于该基本类型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陆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 、 、 。
2、 无机物主要有 和 。
3、 造成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
4、 生殖的基本类型 、 。
5、 从存在的形态来说,能源分为 、 俩大类。
6、 乐音有三要素 、 、 。
7、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
1、大气环流:
2、水圈:
3、同配生殖:
4、 自然资源
5、光源
6、 生态系统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 6小题,每题 3 分,共18 分)
四、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本题共 8 小题,每题 1 分,共 8分)
1、第一个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是瓦特 ( )
2、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为太阳、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大气 ( )
3、当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时,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反之亦然。
( )
4、异养动物获取营养的方式是腐生、寄生和摄食。
( )
5、无性生殖是指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没有受精过程,由母体直接产生后
代的生殖方式。
( )
6、土地利用不具备时间性 ( )
7、音调就是乐音的高低,它跟声源振动的快慢有关。
( )
8、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物质和能量系统称为生态系统。
( )
1.请简述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2.合理的膳食原则是什么?
3.什么叫可持续发展?其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六、分析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0 分) 五、简答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
1.分析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2.试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