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永的感悟

合集下载

廖昌永歌唱艺术探讨

廖昌永歌唱艺术探讨

廖昌永歌唱艺术探讨廖昌永是中国著名的歌唱家,也是一位备受尊重的音乐教育家。

他以其卓越的歌唱艺术和对音乐艺术的专业精神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长达数十年的音乐生涯中,廖昌永为我们呈现了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也深刻地影响了许多新一代的音乐人。

他的歌唱艺术所体现的震撼力和情感共鸣,使得他的演唱无论是在舞台还是录音室中都能让人心驰神往。

在今天的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探讨廖昌永的歌唱艺术,以及他对于音乐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贡献。

廖昌永的歌唱艺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具有出色的音乐天赋和强大的歌唱技巧,能够轻松自如地演绎多种风格的音乐作品。

他的音色圆润、音域宽广,尤其在高音区域具有出色的发声技巧,令人叹为观止。

廖昌永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表达也是非常深刻的,他的演唱经常能够触动人心,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这种情感共鸣是来自于他对音乐中情感表达的精准把握,以及对歌曲内涵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无论是在舞台演唱会上,还是在唱片录音室里,廖昌永的演唱都能够给人以深刻的震撼和感动,这正是其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所在。

廖昌永对于音乐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贡献也是不可代替的。

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歌唱家,更是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深厚艺术修养的音乐教育家。

在他的音乐教育生涯中,他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传承了音乐艺术的精髓和传统。

他对于声乐技巧、乐曲解读、舞台表现等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经验总结,这些对于后来的学习者和学者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廖昌永在音乐教育方面的贡献也是非常突出的,他投身于音乐教育改革,推动和倡导现代声乐教学方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为中国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廖昌永的歌唱艺术也是与时俱进的。

在今天,音乐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各种音乐形式和风格层出不穷,新技术和新概念不断涌现。

面对这样一个多元化、多样化的音乐环境,廖昌永不仅没有满足于过去的成就,而是积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

他在音乐创作、演绎和音乐教育等方面都不断发挥作用,推动着中国音乐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听廖昌永《中国艺术歌曲精选一》之《阳关三叠》有感

听廖昌永《中国艺术歌曲精选一》之《阳关三叠》有感

听廖昌永《中国艺术歌曲精选⼀》之《阳关三叠》有感初听《中国艺术歌曲精选⼀》,最能牵思动情的当属《红⾖词》、《阳关三叠》,⼀个吐露深⼼的盘结之愁,⼀个申诉离别的难舍之情,两种⼼绪,⼀样感伤。

渭城的朝⾬何等的有情,早早地扑落迷离⼈眼的轻尘,客舍的杨柳也格外有意,尽⼒绽放悦⽬的新绿,好冲淡那惹⼈伤悲的灰沉天⾊。

挚友啊,今兮⼀别,阳关之外,再⽆故⼈,更⽆知⾳。

且斟⼀杯别酒,道声:珍重!珍重!看那路迢迢,道艰险,孤零⼀⼈,杯尚未举,⼈已哽咽。

“长途越度关津”,歌者字字⽤⼼雕琢,长途之难越,关津之难度,已可想见。

“历苦⾟、历苦⾟,历历苦⾟宜⾃珍”,极为细腻动情,关切⼼疼溢满怀。

这⼀⾼亢,⼀低缓,对⽐之鲜明,让听者亦能捕捉到“多么希望路再短些,短些,再平坦些,以免苦⾟相伴”的体贴之情切切。

⼀叠哽咽,⼆叠沉重。

“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

感怀,感怀,思君⼗⼆时⾠”。

“⼗⼆”之⼀字⼀顿、之着⼒,“时⾠”之略趋轻缓,分明感受到那⼀个时⾠⼀个时⾠历历去数,去熬的难捱。

君啊,昔⽇与你挑灯夜话,煮酒论道,尚历历在⽬,从今后,谁与我笑傲春秋、醉卧冬夏?罢,罢,且再来⼀杯!再来⼀杯!美酒啊美酒,你可知我是何滋味?泪⼊酒中酒⼊愁肠。

与君⼀别,⽆以相赠,唯这杯酒与冰⼼。

唉,⼤丈夫当执⽟壶,载冰⼼,⼀抹这感伤之泪!然⽽,固然想淡然些,洒脱些,竟还是难抑这⽆穷的伤感!“载驰骃,载驰骃,何⽇⾔旋轩辚,能酌⼏多巡?千巡有尽,⼨衷难泯,⽆穷的伤感。

……尺素频申如相亲”。

以慨然激越起,以黯然伤感⽌。

本欲以理性唤起洒脱,然终究回归感性。

“⽆穷的伤感”,“穷”之曲折、“伤感”之戚然、“尺素频申如相亲”之⽆奈,弹泪男⼉满腔离绪⽆穷,以⾄于想要洒脱⼀回,竟也不能,只好把“尺素”作为⽇后的情感依托。

“如相亲”的“亲”处,隐约看到了泪光的闪动。

这⼀番起伏的⼼理挣扎,歌者借助张弛有度、缓急有别、轻重不同的完美把握,淋漓尽现了这⼀丰富、层次分明的情感变化过程。

观廖昌永纪录片有感

观廖昌永纪录片有感

观廖昌永纪录片有感
摘要:
1.引言:纪录片对廖昌永的描绘
2.廖昌永的艺术成就
3.廖昌永的人格魅力
4.廖昌永的艺术理念
5.廖昌永对我国音乐事业的贡献
6.结语:观纪录片的感悟
正文:
最近,我观看了一部关于我国著名歌唱家廖昌永的纪录片,深感震撼。

廖昌永,一个在中国音乐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他的艺术成就、人格魅力、艺术理念以及对我国音乐事业的贡献,都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纪录片从廖昌永的童年开始,描绘了他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对音乐产生热爱,并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道路。

廖昌永的艺术成就不言而喻,他曾多次在国内外音乐大赛中获奖,被誉为“中国歌坛的瑰宝”。

他的歌声高亢激昂,富有感染力,让无数听众为之动容。

除了艺术成就,廖昌永的人格魅力也让我印象深刻。

他勤奋刻苦,对音乐事业充满热情,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廖昌永待人真诚,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将音乐带给更多需要的人。

在纪录片中,廖昌永分享了他的艺术理念:“用心去唱歌,用音乐感动人。

”这句话道出了他音乐生涯的真谛,也激励着许多热爱音乐的人。

他坚持传
承和发扬中国民族音乐,将传统音乐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了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

廖昌永对我国音乐事业的贡献更是不可忽视。

他致力于培养音乐人才,传授音乐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

同时,他将中国音乐带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音乐。

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对廖昌永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他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无私的奉献都让我深感敬佩。

廖昌永歌唱艺术探讨

廖昌永歌唱艺术探讨

廖昌永歌唱艺术探讨
廖昌永,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华人男高音歌唱家,他的声音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被誉
为“声音魔术师”。

他的歌唱艺术不仅令人惊叹,更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廖昌永的歌唱艺术非常专业。

他对音乐的理解和对声音的掌控非常精准,每一
个音符、每一个音节都被他处理得非常妥帖。

他在演唱时,能够完美地掌握节奏和音高,
使歌曲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其次,他的演唱风格非常多样化。

他能够演绎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民族、流行等不同风格的曲目,而且在每种风格上都能够发挥出自己的特长,让人耳目一新。

第三,他的情感表达非常到位。

在演唱的过程中,他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角色的感受
融入到歌曲中,从而让观众真正地感受到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他的演唱无论是悲伤、喜悦、感恩还是告别,都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

最后,他的技巧非常高超。

廖昌永非常注重声音的呼吸、发音、音色等细节方面的处理,将它们运用到演唱中,并能够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技巧和方法,来创造更加卓越的演唱
效果。

综上所述,廖昌永的歌唱艺术探讨非常值得一提。

他的专业技能、多样化的演唱风格、情感表达和高超的技巧,使他成为了众多歌唱家中的佼佼者。

我们可以从廖昌永的歌唱艺
术中,学到很多关于音乐艺术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享受他带来的音乐感动和精神启示。

昌勇谈艺路

昌勇谈艺路

昌勇谈艺路——且行且思云间讲坛第104场迎来的嘉宾是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教授。

在这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和交流中,我们领悟到了廖教授的艺、德、思。

艺:廖教授的艺术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他获过多项声乐界的国际大奖,被誉为华人世界第一男中音歌唱家。

他出生贫苦,在艰苦的环境下,如何苦学声乐的故事,被很多人所熟知。

讲座中,廖教授提到,为了唱好法国歌曲,他在上海苦练法语,以至于在巴黎演出时,人们以为他是地道的巴黎人。

身为一名教师,为了培养歌唱人才,他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尽可能将自己的歌唱经验传授给学生,同时他和他的同事们,创作中国以及上海特色的歌剧,整合学院资源,让学生直接参与,以此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可能地积累舞台经验。

德:声乐、歌剧源于西方音乐界。

廖老师为了向国际知名艺术家学习,为了唱好外语歌剧,他苦学英语、法语、意大利语。

但即便如此,他更注重的是如何在国际音乐界发出中国汉语的声音。

一方面,他努力将中国的歌曲推向世界,在国外的演唱会,他至少有三分之一唱的是中国歌曲,另一方面,当他有机会负责组织国际性的音乐会的时候,他要求国外的艺术家们在中国的领土上都能演唱中国的歌曲,以此推广扩大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在此过程中,他也感受到祖国力量的日益强大。

廖教授也希望,通过艺术创作扩大上海的影响力。

上海以及上海人有很多优秀的品质,但往往被人们忽略,并被标上自私小气等标签。

廖教授希望通过歌剧等作品,告诉世人,上海一样有海纳百川,包容大气的品质。

他利用其人大代表的身份,多次向国家献言献策,两会中其言论也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而面对当前艺术圈的明星吸毒等乱象,廖教授谈到艺术和人品的关系问题。

他说,他的人生经历多次告诉他,人品与艺品,一个人品行不端,一般也搞不好艺术。

爱国是一个人基本的品行,一个不爱国的人,也是搞不好艺术的。

一个连自己祖国都不爱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鄙视。

思:一位艺术家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人物,光是德艺双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思想,有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见识。

观廖昌永纪录片有感

观廖昌永纪录片有感

观廖昌永纪录片有感(原创版3篇)目录(篇1)一、廖昌永及其音乐成就1.廖昌永的生平简介2.廖昌永的音乐成就及影响二、纪录片中的故事1.廖昌永的成长经历和艺术道路2.纪录片中展现的舞台风采和艺术特色三、对廖昌永的感悟与评价1.对廖昌永的敬仰之情2.对其艺术风格的评价与思考正文(篇1)廖昌永是一位享誉世界的音乐家,他的音乐成就不仅在国内广受赞誉,也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我有幸观看了他的纪录片,从中感受到了这位杰出艺术家的魅力和才华。

一、廖昌永及其音乐成就廖昌永出生于1966年,是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他曾在国际比赛中多次获奖,如1994年的贝利尼声乐比赛和1996年的斯卡拉歌剧院国际声乐比赛。

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了从古典到浪漫再到现代的各种风格,被誉为“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歌唱家”。

二、纪录片中的故事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廖昌永从小就对音乐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天赋。

他的父母都是音乐教师,他们从小就鼓励和支持廖昌永学习音乐。

在成长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良师益友,如歌唱家帕瓦罗蒂和指挥家卡拉扬等。

这些经历不仅让他在音乐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也让他成为了一位充满人格魅力的艺术家。

三、对廖昌永的感悟与评价观看纪录片让我对廖昌永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和钦佩。

他的音乐才华和舞台风采让人叹为观止,但更让我感动的是他的人格魅力。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更是一位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公益人士。

目录(篇2)一、廖昌永及其艺术成就1.廖昌永的生平简介2.廖昌永的艺术成就和贡献二、纪录片《廖昌永:音乐的力量》的内容概述1.纪录片的主要内容2.纪录片中呈现的廖昌永的音乐生涯和人生经历三、个人观感和思考1.对廖昌永的敬仰和钦佩2.对音乐和艺术的思考和感悟正文(篇2)廖昌永及其艺术成就1.廖昌永,中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出生于196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

他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情的演唱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业界的认可。

2.廖昌永的艺术成就包括多次获得国内外音乐奖项,如“格莱美奖”和“金钟奖”。

浅议男高音歌唱家廖昌永

浅议男高音歌唱家廖昌永

浅议男高音歌唱家廖昌永摘要他是目前活跃于世界歌剧舞台上的少数几位杰出的亚洲歌唱家之一。

廖昌永曾师从声乐教育名家周小燕和男高音歌唱家罗魏1995年以硕士学位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

多年来,廖昌永不断荣获国际声乐大奖,1996至1997年间,廖昌永在一年内连续三次分别获得法国第41届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的第一名,使世界乐坛为之震惊。

他有“亚洲第一男中音”的美誉,在中国古典音乐界,你很难找到一位艺术家,能让人众口一词地用顶级词句去称赞形容,廖昌永便是这能服众的、为数不多的艺术家之一。

那些形容他的词语用在普通人身上只怕是令人窒息的,但廖昌永担得起,因为他的确优秀,他在世界歌坛取得的佳绩无愧于杰出二字。

为人随和的他并不张狂,他从不过分炫耀自己的成绩,尤其是不炫耀他和多明戈的师生关系。

我时常会听见业内人士谈论他如何从一个四川乡村的农民变成一个和世界大师比肩的耀眼明星,而且,几乎所有人都说,廖昌永人特别好。

一个谦和的好人,一颗冉冉升起的世界之星。

这两面都是廖昌永,他不炫耀,并不说明,他不精彩。

关键词廖昌永,音乐,优秀,国际大奖,多明戈,周晓燕Discussion on tenor Liao chang YongABSTRACTHe is in recent years active in the musical stag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most outstanding singer, is currently active on the opera stage of the world a few outstanding Asian singer of. He several times in the domestic, major international vocal competition in the award-winning; especially in 1996 and 1997, in the year three consecutive times respectively won the" forty-first Toulouse International Vocal Competition"," Domingo the world opera contest"," Norway Queen Sonja international singing contest" the first. Norway's Queen Sonja had said excitedly:" Liao was the first contestant in the great singer, I leave today as the day of china". His outstanding talent is one of the three tenors, master Domingo lattice valued.He has the" Asia's first baritone " reputation, he was in a year even by the three world renowned vocal competition in the first, which shocked the world music. In the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world,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find an artist,can let a person be all in one story with top words to praise Liao is described, which can be convincing, as one of the few artists. Those who described his words are used in the ordinary man is just a stifling, but is excellent, he was in the world music achievement worthy of outstanding two characters.KEY WORDS Liao music, excellent international awards, Domingo,目录一、人物经历......................................................................................1.音乐开启心灵之窗.............................................................................2.师从名师周晓燕................................................................................3.陆续参奖.加国际比赛并获.................................................................二、演唱专辑....................................................三、人物大事.....................................................四、人物故事.....................................................1.成长为国际音乐大师.........................................2.没道理炫耀是多明戈的学生...................................五、优异表现.....................................................参考文献.....................................................人物经历1968年10月25日,廖昌永出生在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为艺术而歌廖昌永专访观后感

为艺术而歌廖昌永专访观后感

为艺术而歌廖昌永专访观后感早几个月前在网上就有看到廖昌永老师录制《为艺术而歌》专访节目,今晚终于播出了,节目还请到了廖老师的恩师周小燕老师,刚看完感受挺深,明白了以前很多不懂的事,心灵再一次得到了洗礼。

很多人都知道廖老师最开始是四川的一位普通农娃,上高中时候他也爱上了音乐,他当时不是为了上个学校而学习音乐,而是为了音乐要考学校,最后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当时他考进去后很高兴,但是到了后来才知道他的专业是那届最差的,开学时候许多学生已经跟找了老师,就剩廖昌永一个没找老师了,没有一个老师愿意教他,因为他当时音域只有一个八度,最后罗魏老师收了他,二年后可能罗魏要出国,将其带到周小燕门下,从此廖昌永开始了学习音乐的一个新点起点,也就是重要的转折,周老师教学严厉,就这样直到有一年廖昌永一下获得了三个国际比赛的一等奖,从此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很多人认为廖昌永这一路走来都是挺顺的因为有很多人在身边帮助他,哪位艺术家在成功的道路上会没有坎坷?其实这只是看到他顺利的一面,坎坷的一面大家其实并不知道,很多机会都是自己通过努力创造的,要知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通过努力使自己离成功更近一步,周小燕老师在节目中有句话说的挺好,一个人在比赛获得了第一名,这人就不见得比第二名、第三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优点,只不过他把自己优点表现的很好,这句话提示大家要学会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这人才能使自己提高,人的一生也就是不断的学习,只有这个态度才能学好,廖老师唱歌为什么唱的如此动听?周老师说了句这样的话:小廖在把旋律,节奏等都熟后,读歌词,甚至歌词在心里都默写的出来,所以他的歌都是发自内心的还有他特别抓语言。

现在很多初学习声乐的同学都不很重视这点,把一首歌拿到手上就随便的唱,甚至旋律节奏都弄错更别谈情感了。

廖老师在节目中也说了句这话:音乐它能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能回忆往事,其实最动听的乐器就是嗓子。

在人生路人只有懂得付出才有资格享受回报,只懂得享受回报的人是不懂得付出之艰辛,那样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就像一首乐曲少了一个重要的音,使乐曲少了因有的色彩让其不能表达出真正的含义,音乐就是人生,人生就好比一首歌,有开始,有高潮,有结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享廖昌永的感悟:做人就是做艺术,要艺如其人他光脚走进上海音乐学院最终成名于国际的故事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廖昌永说,自己人好,和家庭幸福、知足常乐有关,和自己的经历也有关。

他说:“我不是出生在音乐世家,我是农民,这让我很长一段时间内很自卑,到目前为止我身上也有自卑感。

一个人身上应该有自卑感,总是很优越的话,容易没耐心。

我上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条件、家庭条件和别人都不能比,什么都要和别人请教,很谦虚,我长期是这样的状态。

这样能补我的不足,确实每个人身上都有比我强的东西,包括我现在的学生。

”廖昌永出生在四川郫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光脚走进上海音乐学院,最终成名于国际的故事,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从农民到世界级的歌唱家,在很多人看来这之间遥远的距离有些不可思议,所以反复惊叹。

但在我看来,天赋与才华和出生环境没有直接关系,某些知识和先天条件的缺乏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改变,难以逾越的是那些自以为条件优越的人的世俗眼光。

廖昌永农民出身,童年丧父,没受过多少正规音乐教育的他斗胆考了音乐学院,由于音色出众,被上海音乐学院录取。

从四川农村迈进大上海,是荣耀,也是考验。

进入学校之后,廖昌永在第一年感受到了很多羞辱,因为他穷,他是农民,他不是音乐世家,他音乐底子不好。

那时候能进音乐学院的学生大多家里有些底子,好些还出身音乐世家。

在那个尊卑分明的地方,同学之间总在相互攀比。

廖昌永从来不和同学一起玩一起吃饭,他说:“人家请你吃,你就得回请,我自己连饭都吃不饱,怎么请人家吃。

这样我和同学玩的话心里会发虚,有压力。

”那时候廖昌永每月只有三个姐姐轮流寄来的60元生活费,每次去食堂他几乎都是最后才去,只有到考试的时候才买一次肉吃。

穷,被人嘲笑,不敢和同学一起玩,廖昌永没有朋友,独自一人。

人家都说这个人孤僻,不合群。

甚至有老师也因为这样不喜欢他。

然而仅仅是这样就罢了,当有人的钱丢了之后,理所当然地认为就是廖昌永偷的,因为他最穷。

面对这样的侮辱,内向的廖昌永一直闷在心里,闷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他实在闷不住了:“你说我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侮辱我的人格!”当时系里未经调查了解,竟然就有了不当的处理。

廖昌永有口难辩,又无人诉说,憋得终于受不了了,他红着眼去找自己的老师罗魏,罗魏老师坚决相信,廖昌永没有偷东西。

多年之后,笑谈往事的廖昌永对我说:“要不是那人再去偷系里老师的东西,给抓出来了,我这个黑锅恐怕要一直背下去。

”现在做了学院系主任的他,因此决不轻易对学生中间出现的问题轻易下结论。

“这跟我后来的发奋有关。

”他说,“不是说我穷吗?穷人的孩子就是要比你有出息,我就是憋着这股劲学出来了。

”刚进学校的时候,廖昌永连钢琴都不会弹,音乐基础几乎是全班最差的,但到了毕业的时候,他是班里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的。

他的努力和成绩,让所有人对他刮目相看。

幸运的是,他遇上了好老师,除了一年级带他的罗魏老师之外,二年级时他被有“中国声乐之母”之称、培养出大批优秀歌唱家的周小燕教授收为弟子,老师不仅教得好,艺德也相当好。

“潜移默化中给我性格好的塑造。

”他说。

大学里,他还收获了爱情。

那时总是有一位不知名的人悄悄给他寄钱,每月50块,不具名,却每次都写上“多买点菜吃”。

直到恋爱之后,他才知道那就是自己女友默默的关心。

如今,廖昌永和这个出身音乐世家的同乡女孩组成了幸福的家庭。

廖昌永说,家庭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和动力,太太是那种拿着鞭子逼着他往前走的人,不能看见他松懈下来。

一个月学会说英语把人惊着了廖昌永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渐渐地,他不断在各种声乐比赛中获奖。

1996年,他赴法国参加“第四十一届图鲁兹国际声乐大赛”,一举夺得第一名大奖。

这也是我国选手参加该赛十年来获得的最好成绩。

世界著名的百代(EMI)唱片公司的古典部经理阿兰·朗塞隆评价道:“他唱得太感人了,因为歌声发自他的内心深处,25年来,我每届比赛都看,还没有听到过像他这么好的男中音。

”获奖给廖昌永带来了很多荣誉,也让很多人不再以鄙夷的眼光看他。

在这之前他已经得过不少第一名,很多人觉得他这样已经是登峰造极了,但是,第二年,廖昌永决定参加世界著名的“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立即遭到不少人反对,因为该项比赛要想获奖的机会太难了,以往还没有亚洲人在比赛中有过突破。

很多人劝他,以往获的那些第一名已经够他躺在上面吃一辈子了,这次大赛的第一名是世界上最难拿的第一名,而如果得不到还会将他以往得的那些第一名全都抹杀掉。

廖昌永说:“我不是不知道中国人一向胜王败寇的心理,但我没想那么多,就觉得哪怕去看一眼。

要知道在学歌剧的人眼里,多明戈是跟神一样的人物啊!”他去了,而且夺得了那对亚洲人来说稀罕的第一名,那届大赛因此而轰动。

多明戈尤为激动,称他是这届比赛最大的发现和惊喜,赞誉他是“我所见过的最优秀的男中音”,大师当即收他为弟子,并马上邀他参加自己在东京举办的新年音乐会。

同年,廖昌永又在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上夺取了第一名,创下了一年之内连获三项国际著名声乐大赛第一的骄人成绩。

他因此轰动国际乐坛,也因此一步步跨入国际乐坛。

渐渐进入国际的廖昌永开始发现语言交流上的问题。

他说以前没有远大抱负,没想过会在国际乐坛上闯,没好好学过英语。

1999年,当他到美国纽约进行一次短期学习时,苦于无法和人交流,寸步难行。

老师多明戈也为不能和他直接交流而有些遗憾。

从纽约回来之后,廖昌永痛下决心,于是趁着2000年1月到以色列参加大师班学习的机会,他带了一本英语书,每天看六课,背下60多个生词,立刻出门找人聊天,把刚才看的单词全部跟人聊出来,他说:“在谈话中自己用过的单词,下次肯定就不会忘了。

”就这样过去一个月,他便完全能和人用英语交流。

那样的神速让人吃惊。

当他又到美国的时候,开口跟人说话,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倒吸一口气:“啊?你怎么能跟我说话了?”房东的儿子甚至缠着问:“有什么办法能让我那么短时间学会中文?”廖昌永笑着说:“我性格满倔的,憋着一股子劲,就一定能做成。

”他说就像自己在四川上学的时候,从小数学就没好过,他也认为自己没有数学天赋。

上高中的时候,班主任找他姐姐告状,说他的数学实在提不起来。

姐姐回来说他,不会就问老师嘛。

廖昌永说自己急了,不会做的去问老师,会做的也去问老师。

结果一学期之后,他的数学成绩是全班第一名,一年后是全年级第一名。

他感叹:“人的潜能真的很大。

”廖昌永常常把自己的成绩归结为自己性格的倔和听话,然而,他突出骄人的成绩却不是每个倔强和听话的学生都能做到的,就比如,有几个人能在上大学后基本上没学过英语的人能在短短一个月之内达到和人用英语交流没问题?事实上,廖昌永的老师们对他都有过很高的评价,罗魏老师就曾说他,“有着奇迹般的领会能力和掌握语言的天赋。

”周小燕老师也称他,“廖昌永这样的条件,目前在世界上并不多见,他早晚会成功。

”他有出色的音乐天赋和语言能力,他能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在课后去一点一点抠。

他当真会去念意大利语的歌词,一个字一个字抠,找语感。

他会在到每一个国家的时候先去看人家的博物馆,看画里表现的西方人的礼仪姿态和文化。

他能在法国举办的“法国巴黎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法语演唱第一名”。

他的演唱实力和纯正的语感让每个人对他称赞不已。

事实上,他可以让人称赞的远远不止这些。

没道理炫耀自己是多明戈的学生廖昌永认为,自己能够成功地走上国际舞台,和多明戈的赏识和提携密不可分。

自从被多明戈收为弟子之后,多明戈不仅带他参加自己的音乐会,在他去美国的时候,还会从华盛顿赶到纽约去看他的排练,去听他的音乐会。

廖昌永说,多明戈待他,已超出了普通师生的关系,在大师将他介绍给世界著名的大都会歌剧院的时候,到处跟人打招呼,说廖昌永很有才华,要大家善待他。

2001年,多明戈自己指挥华盛顿歌剧院演出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力排众议邀廖昌永出演主角。

当时没有人相信一个来自中国的演员能唱好威尔第歌剧,都认为廖昌永是不合适的。

周小燕老师在国内也鼓励廖昌永:“你这一炮一定要打响,响了你就走上国际舞台了,哑了你就从此哑了。

”廖昌永感到压力很大,在学校上学时,还曾有一个美国老师说他根本就不能唱威尔第歌剧,让他发誓永远不唱。

当时唱A组同一角色的歌唱家是多明戈的好友,多明戈特意叮嘱他让他好好带廖昌永,说廖很有前途,那位大师果然在排练时对他帮助很多。

而多明戈看了排练后,也将自己的意见告诉廖昌永的夫人,让她回去帮廖提高。

结果,演出一炮打响,获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功,挑剔的《华盛顿邮报》甚至撰文专门称赞廖昌永:“在这个世界杰出歌唱家跻身的地方,最耀眼的明星是来自中国的廖昌永。

他对威尔第歌剧准确的把握,使他犹如一位天生的威尔第歌剧的歌唱家,全身都散发着威尔第的气息;他坚实、优美、浓郁、醇厚的音色和音质以及流畅的气息和无与伦比的艺术感染力,使得肯尼迪中心又一次为之疯狂。

我们坚信这位天才的艺术家将成为世界歌坛的一个瑰宝。

”那次演出,廖昌永为自己,为老师好好争了一次光。

后来,多明戈夫人导演的《霍夫曼的故事》再度邀请廖昌永出演,多明戈特意从华盛顿赶去,为廖昌永讲怎么表演,让他非常的感动。

演出照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廖昌永说,在别人眼中,多明戈是神一样的人,而且他身兼两大著名歌剧院的艺术总监,还做大都会歌剧院的指挥,那样忙的人,对他这样帮助,他心里非常感动、非常感激。

而除了事业上的帮助之外,多明戈为人处世的态度也对他有很深的影响。

他说,多明戈是大师,人们总认为他排场很大,而且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然而大师实际却特别谦和。

他说他们在美国排练的时候,每天都是用加长豪华林肯轿车接送主角。

有一天,换了面包,因为要接更多的人。

等车子开到著名的水门饭店的时候,有个人站在街边等着,车一停,他走了上来,原来是多明戈。

上来和大家亲热寒暄。

等到了排练场,让廖昌永吃惊的是,每个合唱队员多明戈都能叫上名字,他看到每个人都像见到老朋友,迎上去亲切问候。

那个场面对廖昌永的冲击很大,在国内,还没有什么出色成就的歌手恐怕早都鼻子冲天了,而这位世界闻名的大师却是这样的亲切谦和!他对大师的崇拜立刻放大到100倍:这才叫真正的艺术家。

后来廖昌永问过大师,为什么他能做到这样?大师的回答同样让他动容:“Because they love me(因为他们爱我)。

”但是,尽管和大师有这样深厚的交情,廖昌永却一向低调谈论和大师的师生关系,也从不借此炒作。

若不是记者问起,他也不主动提及。

他说:“大师是大师,跟你没关系,提他,你也不是大师。

我炫耀这种关系没道理,我也不太喜欢这样。

像北京人说的‘扯把龙椅就上天’。

如果你真把自己当他的学生,你就不能给老师丢脸。

要是做得好,说说也罢了,如果不能的话,不要玷污了老师的名声。

”他说:“我更多地说我是周小燕老师的学生,因为我90%的学业是在周老师那儿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