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评分标准-中华医学会

合集下载

专科质控检查评分表(骨科)

专科质控检查评分表(骨科)

专科质控检查评分表(骨科)安徽省中医专科质控工作检查评分表(骨伤科)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二○一七年二月一、主要内容对各质控中心专科2016年全年的质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二、督查时间2017年2月-3月。

三、督查对象省专科质控中心各质控单位专科。

四、督查内容评分表专科督查内容评分表(后附),请督查专家如实填写。

专科督查内容与评分表医院名称:年月日项目督查内容和要求标准分检查方式和评分标准扣分依据得分一基础条件101 发展环境(2)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1专科建设管理组织完善得1分;规划欠合理得0.5分;无规划不得分。

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或措施1政策、措施齐全得1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得力得0.5分;无明确的政策、措施不落实不得分。

2 专科规模(2)床位数 2床位总数≥30张,得1分;每增加10张床加0.5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3 支撑条件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科发展需要1相关科室医疗技术队伍整体实力强得0.5分,设备设施满足需要得0.5分。

(3)按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要求配备中医诊疗设备,诊疗设备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1 未按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配备中医诊疗设备,不得分;满足需要得0.5分;医疗设备具有先进性得0.3分;具有适宜性得0.2分。

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1从购买专科设备、外送专科人员培训等方面,医院投入经费能够满足科室建设需要,呈逐年增长的得1分,基本满足科室需要的的0.5分,不能满足科室需要的得0分。

4 科室管理(3)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有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有医疗技术操作规范、诊疗指南及常规等规范性文件并用于诊疗工作中,医疗技术管理符合《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有检查、干预和改进措施。

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根据卫生部、省市相关要求制定并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得力,质量控制好得1分,未开展不得分。

2022年临床重点专科骨外科评分标准

2022年临床重点专科骨外科评分标准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评分标准〔试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局部,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根底条件〞占100分,“诊治技术队伍〞占100分,“诊治效劳能力与水平〞占400分,“诊治质量状况〞占30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三、标准中局部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四、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治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延续开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五、学术带头人是指在各亚专科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治理能力强、能带动各亚专科延续开展和梯队建设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开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术带头人后备力量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含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的人员。

八、此标准用于辩论评比和现场检查。

“检查内容〞中标明“△〞符号的,用于辩论评比。

对于辩论评比的内容,必要时将在现场检查时进行复核。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疼痛科评分标准试行-中华医学会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疼痛科评分标准试行-中华医学会

疼痛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试行)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900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65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4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75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所在医院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所在医院认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并取得明显效果;4.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5.专科积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6.专科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除人员队伍为申报时的情况外,无特别注明,其他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八、疼痛科病床少于30张单项否决,要求独立病区、独立护理单元、不含其他功能床位。

第 1 页共12 页第 2 页共12 页第 3 页共12 页第 4 页共12 页第 5 页共12 页第 6 页共12 页第7 页共12 页第8 页共12 页第9 页共12 页第10 页共12 页第11 页共12 页第12 页共12 页。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评分标准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评分标准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评分标准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0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0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40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30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三、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四、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五、学术带头人是指在各亚专科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各亚专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术带头人后备力量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的人员。

八、此标准用于答辩评比和现场检查。

“检查内容”中标明“△”符号的,用于答辩评比。

对于答辩评比的内容,必要时将在现场检查时进行复核。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标准试行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标准试行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评估标准(试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0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0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40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30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三、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四、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五、学术带头人是指在各亚专科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各亚专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术带头人后备力量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的人员。

八、此标准用于答辩评比和现场检查。

“检查内容”中标明“△”符号的,用于答辩评比。

对于答辩评比的内容,必要时将在现场检查时进行复核。

骨科专科评价标准

骨科专科评价标准

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论标准完整大部小部未达评论评价要素达到分达分达到0项目3分到2到1分分分预防足1、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下垂2、患者掌握踝泵锻炼,有护嘱。

3、瘫痪病人使用防垂足板。

4、髋关节疾病及股骨颈骨折患者: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5、脊髓损害患者:屈曲型骨折者保持颈部过伸位;伸展型患正确摆者骨折保持颈部中立位。

放体位6、颈椎病患者:睡眠时注意保持脊柱平直,轴线翻身。

7、胸腰椎骨折患者:翻身时注意保持脊柱平直,轴线翻身。

防备静脉栓塞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保拥有效牵引8、膝关节疾病患者:患侧膝屈曲15 度-20 度,膝下垫软枕。

9、抬高患肢,肢体地点高于心脏水平 20— 30CM,膝关节微屈 15 度,腘窝处防止受压,活动踝关节。

10、肢体使用周期充气循环泵。

11、患者掌握踝泵锻炼,饮水 2000ML/天。

初期下床活动或离床坐。

12、防止患肢静脉穿刺。

鉴识外周循环状况。

13、发现患髋忽然出现谭响,活动受限,双下肢不等长实时报告医生并记录。

14、术后患肢外展中立位( 15-30 度)。

离床坐,保持身体与患肢角度大于 90 度。

15、下肢牵引:抬高床尾 15 度-30 度;牵引绳与被牵引肢体的长轴一致。

16、颅骨牵引:去枕或依据医嘱颈背部垫薄枕,抬高床头15-20CM。

17、针眼处洁净,用碘伏换药, 1 次/ 天。

断肢再肢管理腓总神经损害护理颈椎损伤/ 颈椎手术后护理轴线翻身正确使用助行器管理记录18、颅骨牵引:注意呼吸,翻身时保持头、颈、躯干成向来线19、患者掌握肢体功能锻炼方法。

20、牵引重量不行任意加减。

21、患者绝对卧床歇息。

22、再植侧肢体石膏托或夹板搁置在功能位制动,静脉回流欠佳可抬高,动脉供血不足放平肢体。

23、保持室温 24-28 度。

24、禁止按摩与热敷患肢。

防止患肢受压。

25、禁烟、限制探视人员。

饮食指导。

26、抬高患肢于心脏水平,包扎不宜过紧。

27、患者掌握足趾、踝泵、股四头肌舒缩锻炼。

骨科相关评分标准

骨科相关评分标准

骨科相关的评分标准颈椎JOA评分1、上肢运动功能(4分)0分:自己不能持筷或勺进餐;(不能自己进食持勺困难)1分:能持勺,但不能持筷;(不能自己进食持筷困难)2分:虽手不灵活,但能持筷;(能持筷手不灵活)3分:能持筷及一般家务劳动,但手笨拙;(做家务有困难)4分:正常。

(无障碍有病理征)2、下肢运动功能(4分)0分:不能行走;(卧床不起)1分:即使在平地行走也需用支持物;(拄拐在平地走路)2分:在平地行走可不用支持物,但上楼时需用;(可上下楼扶梯)3分:平地或上楼行走不用支持物,但下肢不灵活;(行走不稳不能快走)4分:正常。

(无障碍有病理反射)3、感觉(6分)A、上肢0分:有明显感觉障碍;(严重障碍)1分:有轻度感觉障碍或麻木;(轻度)2分:正常。

B、下肢与上肢评分相同。

C、躯干与上肢评分相同。

4、膀胱功能(3分)0分:尿潴留;(尿闭)1分:高度排尿困难,尿费力,尿失禁或淋漓;(尿潴留使劲可排尿)2分:轻度排尿困难,尿频,尿踌躇;(排尿困难)3分:正常。

(JOA改善率计算公式为: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x100%)治疗后颈髓功能改善率计算公式:改善分=术后总分- 术前总分损失分=17 - 术前总分改善率=(改善分/损失分)×100%或(JOA)评分标准第一部分运动功能评价上肢:下肢:不能用筷或匙自行进食0分不能行走0分用匙进食1分扶持在平地行走1分用筷进食,较困难2分扶持上下楼2分用匙进食稍困难3分行走稍困难3分正常进食4分行走正常4分第二部分感觉功能评价上肢:下肢:严重感觉障碍或疼痛0分严重感觉障碍或疼痛0分轻度感觉障碍1分轻度感觉障碍感觉正常2分感觉正常2分躯干:严重感觉障碍或疼痛0分轻度感觉障碍1分感觉正常2分第三部分膀胱功能尿失禁0分排尿严重困难1分排尿轻度困难2分正常3分满分17分JOA改善率计算公式为: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x100%平林冽法改善率评定:JOA评分改善率75%以上为优;50%~74%为良;25%~49%为可;25%以下为差。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检验科评分标准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检验科评分标准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检验科评分标准(试行)
一、本标准分六个部分,实行量化干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5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1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50分,"科研与教学”占180分,“生物安全”占100分。

二、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5年时间从2006年1月1日算起。

三、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四、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执业地点所在医院的人员。

五、此标准用于答辩评比。

标注*项需提供相关原始资料的复印件,并经所在医院盖章确认(如所提供的原始材料不明确,视为无效)。

六、申报本标准评审的医疗机构检验科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所属医院为三级医院。

2、申报的检验科不应包括检验科以外的检测实验室,其检测能力需涵盖以下亚专业:
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及体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评分标准(试行)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0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0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40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30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三、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四、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五、学术带头人是指在各亚专科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各亚专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术带头人后备力量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的人员。

八、此标准用于答辩评比和现场检查。

“检查内容”中标明“△”符号的,用于答辩评比。

对于答辩评比的内容,必要时将在现场检查时进行复核。

序号检查内容标准分检查方法评分标准备注一基础条件1001发展环境(10)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5查相关医院文件、会议纪要等材料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得2分;规划合理得2分;执行效果好得1分。

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或措施5 查有关资料政策、措施齐全,得5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得力,得3分;无明确的政策、措施或者不落实,不得分。

2专科规模(30)独立单元,科室布局合理10现场查看科室布局、就诊流程指示、科室标识专科设置符合相关标准得6分;科室标识规范、清楚得4分。

床位数△10 听取汇报,现场检查至少有1个护理单元,病床总数90张,得6分;每增加20张床加2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6平方米10 查医院有关文件,并实地查看≥6平方米得10分;每减少1平方米,扣5分;少于4平方米不得分。

3支撑条件(30)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科发展需要△10现场核实,查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等的诊治能力各科医疗技术队伍整体实力强得5分,设备设施满足需要得5分。

医疗设备能满足专科开展全部技术项目需要,具有先进性和适宜性△10 听取汇报,现场核实满足需要得5分;医疗设备具有先进性得3分;具有适宜性得2分。

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10查医院账薄、报表,核对有关数据评估前5年投入≥300万元得10分,每少30万元减1分;未专款专用的,不得分。

序号检查内容标准分检查方法评分标准备注4科室管理(30)科室有详细的发展规划及具体实施计划5 查看资料有科室规划及具体实施计划得2分;计划现实合理得1分;有落实的措施得2分。

病区整洁,管理有序 5 看现场及有关资料病区整洁得1分;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得2分;各项工作合理有序得2分。

依法执业,落实医疗核心制度 5 查看资料医疗核心制度在内的规章制度健全得2分;依法执业得3分。

遵守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5 查看资料有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得2分;操作规范执行到位得3分。

科室有质量管理方案和风险防范预案,并组织落实5 查看资料有质量安全保障方案得3分;落实情况良好得2分;无方案,不得分。

岗位职责明确,行业作风优良,科室人员团结协作,有良好的医德医风5 查看资料岗位职责明确得1分;科室文化良好得2分;重大医疗项目全科参与得2分。

二医疗技术队伍1005 技术团队(5)整体实力△ 5听取汇报,查有关资料,并进行医师技术能力考核医护人员配备满足工作和发展需要,形成技术团队,处理疑难重症能力强得2分;各级医师能够掌握相应技术得2分;对中青年医师进行科室核心技术的培养和锻炼得1分。

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实行技术垄断的,单项否决6学科带头人学术地位△ 5 听取汇报,查有关资料正高专业技术职称得2分;博士生或硕士生导师得1分;国家级学术委员任职得1分;国家级期刊任职得1分。

序号检查内容标准分检查方法评分标准备注(15)临床能力△ 5 听取汇报,查有关资料能够掌握代表本专业先进水平的技术得1分;具有本专业疑难病种较高的诊治能力,诊疗效果好得1分;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项以上得1分;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30次以上得1分;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10次以上得1分。

教学科研水平△ 5 听取汇报评估前5年:指导毕业博士生2名以上得1分;主持在研国家级课题1项以上得2分;SCI收录临床方向论著2篇得1分;获得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得1分。

7学术带头人(20)数量 5 听取汇报,查有关资料有3个以上明确的学术带头人得5分,少1名扣2分。

学术地位△ 5 听取汇报,查有关资料正高专业技术职称得2分;博士生或硕士生导师得1分;国家级学术委员任职得1分;国家级期刊任职得1分。

临床能力△ 5 听取汇报,查有关资料能够掌握代表本专业先进水平的技术得1分;具有本专业疑难病种的较高诊治能力,诊疗效果好得1分;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项以上得1分;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30次以上得1分;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10次以上得1分。

序号检查内容标准分检查方法评分标准备注教学科研水平△ 5 听取汇报评估前5年:指导毕业博士生2名以上得1分;主持在研国家级课题1项以上得2分;SCI收录临床方向论著2篇得1分;获得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得1分。

8学科骨干(20)数量△ 5 听取汇报,查有关资料有明确的学科骨干人员,能够满足各专业方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考虑床位规模),得5分。

学术地位△ 5 听取汇报,查有关资料均任省级学术团体委员以上职务得5分,1名不符合需要扣1分。

临床能力△ 5听取汇报,查有关资料,从事临床工作(出门诊、查房、病历讨论、手术等)情况;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情况;查有关诊疗记录,被邀请参加院外会诊次数能够掌握代表其专业方向先进水平的技术得1分;具有其专业方向疑难病种的较高的诊治能力,效果好得1分;有技术水平持续提高的制度保障得1分;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项以上得1分;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平均每周一次,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5次以上得1分。

教学科研水平△ 5 听取汇报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1名得1分;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得1分;5年内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得2分;SCI收录论著1篇得1分。

9医师队伍(15)年龄结构 5 查档案资料年龄结构合理,能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得5分。

学历结构△ 5 听取汇报,查档案资料研究生学位人员比例大于70%,得5分。

序号检查内容标准分检查方法评分标准备注职称结构△ 5 听取汇报,查职称证书,高级医师总数比例为30%,中级医师约占40%,初级约占30%各级人员比例可上下浮动20%范围,符合要求得5分。

10护士队伍(15)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学历结构△ 5 听取汇报,查有关资料人员数量满足要求得2分;结构合理得1分;学历结构合理得2分。

护士长能力 5 查有关资料护士长业务水平高得2分;管理能力强得2分;符合科室工作要求得1分。

护理专科业务培训及能力 5 查有关资料经常性开展业务培训得2分;实施整体护理,护理业务和能力强得3分。

11人才培养(10)有专科人员培训计划并保证落实5 查人才培养计划及落实情况培养方向明确得2分;规划合理得2分;落实到位得1分。

进修学习情况 5 查看有关资料评估前5年到国外专业进修人次数超过10人次得5分,5-10人次得3分,1-4人次得1分。

三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400序号检查内容标准分检查方法评分标准备注12总体水平(90)整体实力强,特色突出△50听取汇报,对病区设置进行现场核实。

调取2009年以来评分标准中所列技术项目病例情况,并抽查病历,评价专科技术的总体水平和地位能够独立开展三级医院常规临床技术项目(骨盆骨折内固定、髋臼骨折内固定、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多发创伤骨折的救治、肘关节恐怖三联症、全髋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人工关节翻修、人工关节感染的处理、膝关节交叉韧带的重建翻修、复杂颈椎病治疗、脊柱畸形矫形、胸椎椎管狭窄、脊柱肿瘤切除、恶性肿瘤保肢、肿瘤人工关节置换、断肢再植与再造、脊柱微创手术、肩肘髋膝关节镜手术、显微外科手术)得30分,缺1个项目扣5分;专业特色显著,有1项或1种以上疾病诊断、诊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地位,得20分。

如不能开展骨盆骨折内固定、全膝关节置换、人工关节返修、复杂颈椎病治疗、脊柱畸形矫形、脊柱肿瘤切除六项手术;实行Ⅱ级重点专科单项否决平均年出院人数△ 5 听取汇报,查有关资料参评医院按人数排名打分。

前1-5名得5分,6-9名得3分。

平均年门诊人次△ 5 听取汇报,查有关资料参评医院按人次排名打分。

平均住院日△ 5 听取汇报,查有关资料小于14天得5分。

每增加1天扣1分,超过20天不得分。

疑难病例比例△25 查有关资料住院患者中疑难病例比例应大于30%;每下降2%扣1分;低于10%,不得分。

序号检查内容标准分检查方法评分标准备注13 亚专科建设(60)亚专科与专科发展适应性△10 听取汇报,查有关资料有三个亚专科设置(创伤、脊柱、关节),每个亚专科有独立科室和专业技术队伍得满分。

每增加一个亚专科加5分。

各亚专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50对医院提供2009年以来该项病种的病历资料(如手术录像等)进行抽查评价,并进行手术实际操作评价评估复杂四肢骨折的处理、四肢显微外科的手术、脊柱畸形治疗、肿瘤重建、骨盆髋臼固定、人工关节翻修、复杂颈椎病治疗的技术水平,每项技术水平高得5分。

评估各亚专科诊疗疑难病种能力15分。

14技术特色(50)技术特色和先进性△50 听取汇报,评定其先进性对医院汇报的5项技术进行评估,单项技术的先进性,在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得6分;单项技术的成熟度得4分。

15诊治能力(120)能否独立诊治本专科主要病种△40听取汇报,到病案室抽查2009年-2010年骨科各病种情况进行核实能够独立诊治《临床诊疗指南》中规定的病种得40分。

疑难病种诊治能力△40医院报告上一年度疑难病种的收治总体情况,并介绍1-2个特色病例(20分),医院提供5份反映本院最高诊疗水平的疑难病种病历(10分),抽查另外5份疑难病种的病历(10分)根据医院收治疑难病种总体情况以及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综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

疑难病种由医院确定序号检查内容标准分检查方法评分标准备注危重症诊治能力△40 医院报告上一年度危重病例的收治情况,并介绍1-2个特色病例(20分),医院提供5份反映最高诊疗水平的危重病种病历(10分),抽查另外5份危重病种的病历(10分)根据医院收治危重病例总体情况,以及病例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综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