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环境教育
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摘要在当前飞速发展的世界面前,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严重,环保教育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手段。
针对当前中学生教育中尚未开展环保这一课程的现状,生物学教育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机地结合环保教育,要勇于承担起环保教育的重任。
作为执教多年的中学生物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引入环保教育的教学经验,给出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生物教学环保教育有机结合A Brief Discussion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Zhou YiAbstract In the fast developing world,environmental problems is more and more severe,s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thod.Environmental education has not been opened in middle school,so biology teaching should attac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nd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s a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er for many years,the writer summarizes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of introduc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biology teaching, and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Key words biology teaching;environmental education;organic combinationAuthor's address Shihu Middle School of Guzhen County, 233700,Bengbu,Anhui,China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人口急剧膨胀及经济的飞速发展,自然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给人类社会带来种种危机与灾害: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加剧,自然灾害的频繁爆发等等时刻给人类敲响警钟。
浅谈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讲座等活动 ,并且结合重大环境节 1. 3 如 要求 的良好习惯 。 ■
河南教育( 职成教版1 .29 2 6 咖
一
事实 ,唤起学 生对人类 不合理 开发 利
用森林资源 的忧患 意识 ,培养 其环保观 联系 十分密切 ,例如 ,采集 和制作植 物 “ 念, 使之 积极 响 应“ 树造 林 ” “ 花种 植 、栽 草” 等具体活动 。
2 物 学 部 分 的教 学 。 动 物 学 部 分 . 动 在
标本 ” “ ,采集 和制作 昆虫 标本 ” “ ,调查 校 园或 家 乡的 主要 植物 ” “ , 鸟类 的保 护 和
引导学 生从动物 的食性去 理解该 动物与
意介 绍 草 履虫 每 天 大 约能 吞 食4 o + 细 3o o
题班会 , 举行各种竞赛 活动等. 提高其“ 热 2开展 环保 课外活动。 . 教师可组织环 爱大 自然 , 保护人类生存 ” 的意识 。 环境之间的关系 。例如 . 讲到草履虫时 , 注 保课 ̄ J 组 , lb 利用课余或 假期 , ' 组织学 生 三、 注重 生 活 点 滴 。 时 对 学 生 进 行 及
到 当 地 自然 环 境 污 染 较 大 的 企 业 参 观 。 环 境 教 育 的渗 透
菌, 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 ; 在讲到鸟类 分析 工业 “ 三废 ” 的危 害及 处理 方法 : 还
时 ,要注意补充鸟类捕食大量 的农林害虫
保护环境是公 民社会公 德的基本 内
可聘请科 技人员 指导开展 降尘量 、 噪声 、 容 , 仅 仅 是 指 减 少 环 境 污 染 、 持 生 态 不 维
特点 , 当补充一些紧贴教材的具体事例 , 适 对学生进行环保渗透 , 效果较好。 例如 , 我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环境教育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责任感和环境行动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本文将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育意义四个方面,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一、教育目标生态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生物教学,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到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行动力,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的环境行为,为构建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可以贯穿于整个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
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学习生态位、食物链、能量流动等知识,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生态平衡与人类活动:探讨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如森林砍伐、水污染等。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培养正确的环境价值观。
3.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介绍生态保护的原则和方法,如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等。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责任感,引导他们以行动支持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方法为了让生态环境教育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入真实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地考察与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生态环境的变化。
同时,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生态环境教育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研究,通过交流和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教育意义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1. 培养环境意识:通过生物教学,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增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理解。
在生物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

是全球环境恶化 。 要求加强全民环境教育。 目前全球
出现水资源日趋短缺、 臭氧层的破坏 、 全球气候变暖、 海平面 上升 、 酸雨蔓延等环境恶化 情况 , 类的生存与发展正 处 全人 在危险之中。二是国内环境严重恶化 , 要求强化全民环境教 育。 目前国内环境资源恶化现象正在继续加剧。 人地矛盾尖 锐 , 国人 口已超过1 亿 , 我 3 年出生2 0 万人 , 00 人均 耕地降到 1 亩, 2 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1 4 森林面积为世界人均的 / , 1 3 水土流失共占国土 1 3 年流 失泥沙 5 — 0 吨 , 1 %, / , 0 6亿 为 世界之最 。 环境恶化影响居民健康 已相当明显, 据统计 , 性 恶 肿瘤与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在不断上升。
在生物教学 中加强环境教育
张海云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第三中学
一
、
问题 的提 出
滥砍乱伐 , 原来清脆的鸟鸣声没有 了 ; 提时游泳 的小 溪干 孩 涸了。同学们都踊跃地对这些现象发表 了自己的观点 , 学生
很自然地了解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 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 , 境问题 环 已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 , 因此在学校 中开展环境教育就越来 越显得重要。
育。
在 生物教 学中渗 透环境 教育 , 目的在 于 : 最终 ①引导学
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 , 关注家庭、 社区 、 国家和全球的环境 问
3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①参观自然生态 系统 , . 增强 了学 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调查造纸厂周
围的苔藓植物的种类 、 员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率。使学 生亲 眼 目睹环境污染 的危害 , 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生物教学可持续发展中环境教育研究实践浅说

生物教学可持续发展中环境教育的研究实践浅说摘要:在教学实践中,生物要与其他学科一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因此笔者在多年的生物教学中,初步探究出实践“生物教学可持续发展中环境教育”的一些途径:1.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2.拟出结合生活实际的问题训练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3.在实验中进行环境教育;4.学校日常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四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环境科学素养,并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生物教学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教育是对人实施多科学的全方位教学,生物学是其中一部分,所以生物教学就得走生物教学中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教育之路。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和教育科研过程,对环境教育的研究实践进行浅述。
1.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有不少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
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把握机会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如:七年级生物学(上)教材中就有“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其中“认识生物”一章,就要“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将调查校内、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记录在调查表中的统计格内,其中一项就是生物的生活环境,学生就会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环境条件填入。
教师将适时地展出或评讲提出生物不同,其生活环境有异同吗?若改变它们的生活环境,生物能生存吗?学生根据讨论、分析后了解环境对生物生存影响的重要性。
教师在总结时再强调:我们人类也是生物中的一种,人类生存的环境好与坏,会直接影响我们人的正常生活,所以要保护和爱护好我们生活环境。
在“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五个节的内容中,就进一步阐明环境与生物的关系。
以后的教学内容中还多,如:七年级下册中的“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八年级上册中的“保护哺乳动物及其生活环境”,八年级(下)册中“生物的进化”,高中生物二册中“生物的进化”、“生态系统”、“生物圈”等都渗透环境教育,并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故在教学中按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突出知识、能力、情感等环境教育目标,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育
.
课 堂是教 育教学 的 主阵地 , 也是 渗透 环保 教育 的
主要途径。教 学 中可利用 相关 生物学知 识 , 成课 程 达 标准中培养学生“ 具有 关心 、 护环境 的意识和行 为 ” 保 的 目标 。将教材 中许 多与环保 有关 的内容适 当补 充和 延伸 , 既能拓 展学生 的知识 面 , 又能潜 移默化地提 高学 生的环保 意识 。现 以人 教版七 年 级《 生物 学》 教材 上
雌 \雄
XHXH xHxh xh xh
,
x y HH
1 XHXH ×XHYH 2 XHXh×XHYH
、
x y Hh
4 XHXH × XHYh
,
,
xy hH
7 XHXH × Xh YH
8 X H h× Xh H X Y
、
、
x y hh
1 XH 0 XH ×Xh Yh 1 xH 1 xh× Xh Yh
・
2 0・
生物 学教 学 21年( 6 第 1期 01 第3卷) 0
在 初 中生 物 学教 学 中渗 透 环 保 教 育
张 玉凤 ( 东 聊 第四 学 2 0 ) 山 省 城市 中 5 0 20
摘 要 本文从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和课外活动三方面 , 总结了在初 中生物学教 学中结合教 材内容挖 掘与环境 保护相关 的内容
、
5 XHXh×XHYh
、
3 Xh Xh×XHYH
、
6 Xh Xh× xH yh
、
9 Xh Xh×Xh YH
、
Xh×Xh Yh 1 Xh 2
、
综合 l 2种交 配方式 后代 的情况 : : 、 、 、 、0 12347 1、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针对有关 的环境问题提 出一些行之有效 的解决措施 ,是学生们 不仅提高 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 的兴趣 ,同时也增 强 了他们的
环保意识 。 三、 让学生在课堂外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继续深化环境教 育。
土壤流失严重 ,耕地面积减少
约发展影响生活 化合物的转移 灭绝 ,生物资源急剧减少
森林资源 日 益减少
水渗透环境教育 , 远远不够的 , 必须将 是 还
课堂教学和多种形式 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 , 用好环境教育 的 利 第二课 堂 ,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 。 在实际教学 中我们采 取的主要方法有 通过报刊 、 杂志 、 网络等媒体来拓宽学生的环境知识 。 现
臭氧层破坏威胁地球生命
在 中学生的求知积极性 比较高 , 求知范围 已经远远 超出 了教
材 , 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点 , 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 环境 我 有 保护方面的报刊 、 杂志 、 网络 ,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 问题 的由来 和解决方法 , 引导他们把学 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 到的生物 并
扭转 ,小康社会 、 和谐社会建设将成为一句空话 。 所以应该让学 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保护环境 是一项责无旁贷的责任 ,也是一项
及环境知识 的教学试点工作 。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中 ,
也把环境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 目标之一 。 但是在学校的基础教
育中环境教育还相当薄弱 。 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 ,我们 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去宣传保护环境 ,对广大 中学生进
去。 在课堂上要根据新 的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我 国的实际情
从 实际出发 ,具体安排 、 定综 合实践活动各部分 内容和组织 确
形式 。 这正好为环境教育提供 了机会 ,我们可 以开展生物兴趣 小组 、 研究性学习小组 , 对不同的年龄段 采取不 同的形式 ,低 针 年 级的学生 可以结合课本 内容 ,利用春 游 、 秋游 、 夏令营等 活 动 , 领学生 到大 自然中去 开展如植物的辨认 ,园艺制作等 。 带 , 在 此基础上 ,可进 行校园植物种类 调查 ,调查校 园附近的植物种 类或到公 园 、 植物保护区进行参观考察活动等 。高年级的学生 可以进行周边环境的调查 、 工厂参 观访 问 、 植物保护 区考察 ,设 立环境监测小组 ,开展环境监测活动 。在老师和在环保局同志 的协助下写 出详尽的调查报告 ,并提出一些 科学和实际的行之
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
结合常规教学 。 重视 环 境 知 识 渗 透
要使学生能成 为环境保护 的主力军 ,首先要让 学生了解世界 和周 围的环境现状 ,掌握一定的环保 知识 和技能 。因此 , 在教学 实践 中 , 应充分利用课 堂 教学 的渠道 , 适时地渗 透环境教育 。例如在讲述《 现 代生物进化理论》 及《 生态环境》 等部分 时, 让学 生知 道人 类赖 以生存 的地球大约有4 6 亿 年的演化 历史 , 人类 同其他生物一样 ,都是地球环境演变到一定阶 段 的产物 , 并 随着环境 的继续演变而进一步发展 。 地 球给人类提供 了水分 、 空气 和必需 的营养物质 , 创造 出一个十分充实 、 协调 的人类生存环境 。 人类 活动必 将影 响其生存环境 ,当环境所受到的影响超过 自身 的调节能力时 , 就会产生环境 问题 。 从 中我 们可以看 出, 环境 问题 的产生 , 根源在于人类 的不合理利用资 源, 违背了 自然规律 。要解决环境问题 , 必须纠正不 合理 的行为 , 树立正确 的人与 自然 的关系 , 追求人与 自然和谐共存 。 尊重 自然 , 摒弃对 自然 的极端功利 主 义态度 , 把人类与环境 、 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融合在 起, 要求人类有意识地控制 自己的行为 , 合理地控 制利用 、改造 自然界的程度 ,维护生态环境 的完整 性 ,保护生物的多变性 。又如讲述 《 种群 和生物群 落》 , 使学生 理解我 国现行计 划生育政策 , 了解适度 放牧 、 休渔制度 、 禁狩猎等 的科学依据 。
大 自然是人类生活 的根基 , 智慧 的源泉。 大 自然 的万千姿态 、 绚丽色彩及富有音乐感 的声响 , 是对 青 少年进行审美教育 的最佳课本 。美是产生崇 高的伦 理情感 的起点 , 学生在对美 的感知和体验的过程中 , 与 自然在道德感情上交触炽热而积极 的情感 ,激发 了人的伦理敏感 , 使他们对优雅 的环境感到愉悦 , 对 大 自然怀有敬意 , 能善待 自然 , 尊重其他生命 , 热爱 、 欣赏 自然美 ,对人类活动使 自然生态受损坏感 到担 忧, 厌恶损害 自然 的行 为, 对破 坏 自然环境 的恶性事 件感 到愤怒 。所 以在环境 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 提高人 的环境道德素养的重要 途径 。 高中阶段 ,要充分利用节假 日及校 内外 的一草 物, 对 学生进行环境 教育 , 既要从 正面引导 , 又要 从反 面说 明。 从正面引导学生感受大 自然 的和谐 、 美 好, 利用大 自然的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 使 他们产生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另一方 面, 也把被人类破坏 的 自然环境呈现给学生 , 譬如森 林 的乱砍滥伐造成水 土流失 , 土地荒漠化 , 工业严重 污染等 , 使 同学们最大 限度地体会到真善美 , 增强学 生 的社会责任感 ,把保护环境变成 自己的一种 自觉 行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环境教育教育要面向可持续发展,真正达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就要在各学科中逐步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环境知识,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以强烈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参与到环境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活动中去。
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进行环境教育时,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使环境教育不显得空洞乏味。
现介绍几种方法的巧用: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生物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进行传授知识。
有些环境知识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层次较复杂。
对它的理论学习,教师可运用讲授法来对知识进行科学的分析、概括、推理和逻辑论证,从而达到知识的良好传授。
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可增添一些内容丰富和具有说服力的课外材料加以补充讲授,例如:一段录像,一段广播录音,一首歌曲,一篇文章或一张图片等,这些素材尽量贴近生活,这样就可以对学生产生很强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在讲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6章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一节课时。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够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所带来的危害。
这些环境问题在平常的生活中学生基本上都有所了解,但是它们所带来的危害却不为学生所重视。
因此只用语言来讲授环境问题的危害不足以震撼学生的心灵,若此时用
一些课外材料加以补充,运用无声的语言或是铁一般的实证进行教育,那效果就不同了。
在阐述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危害时,教师通过展示“扇扇子的地球”、“随身携带淋浴器的地球人”和“脚踏沙漠冰块上的企鹅两眼茫然不知明天居住何处”等的一系列漫画图片,就可以使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可
怕后果。
在阐述酸雨的形成和危害时,可用最新科学数据展示酸雨的强度“据测定加拿大南部近年来降落的酸雨比西红柿汁还酸;美国弗吉尼亚降落的酸雨的酸味超过了醋酸”,事实胜于雄辩,运用实例来进行描述酸雨的危害性是最具影响力和说服力。
二、讨论法
讨论法也是学科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优点是能使学生彼此启迪,深化认识,这与环境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因此采用讨论法进行环境教育也是很好的选择。
案例: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还未有确切定论,但其潜在的环境危机却不容为人类所忽视,因此引导学生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正确态度,是教师在进行这部分环境教育时的教学目标。
但这种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仅由教师一人进行阐述,往往会带有个人情感的掺杂,容易束缚学生的思想,因此运用讨论法来阐明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是非常合适
的。
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学生发表意见式,也可以是学生间辩论式来进行。
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实验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所获得的知识与书本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
因此在环境教育中运用一定的实验法进行教学,能使学生亲自体会身边的环境问题,亲自寻找产生环境问题的起因,亲自实施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环境素养。
根据实验目的和时间的不同,实验教学法可分为:学习理论知识前打好学习基础的实验;学习理论知识后验证性的实验和巩固知识的实验。
根据实验组织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小组实验和个别独立实验。
因此教师在运用实验法进行环境教育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分类型进行实验教学。
1.在学习环境知识、概念之前进行实验。
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亲手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和材料,为学习环境理论知识奠定基础。
案例:在讲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时,教师可在讲述理论知识前,为了使学生提前获得感性资料,可设置课前实验“不同污水对金鱼藻生活的影响”。
通过洗菜水,淘米水,洗漱用水,洗衣用水等不同生活污水对金鱼藻的生活影响,让学生亲自体验不同的污水对生
态系统的影响的程度不同,这样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及其有限性就有一个很好的感性认识,对接下来理论的学习进行了很好的铺垫。
2.在学习环境知识、概念之后进行实验。
目的是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实验验证,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
案例:在学习“生态系统稳定性”一课时,学生经过前面的理论学习,能大致归纳出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但由于缺少生活经验,让学生阐述维持生态系统的具体因素有哪些就比较困难了,即使老师在一边提示,有些因素学生也是很难想到。
因此,在学习完这部分环境知识后,设置实验“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让学生在亲自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理解掌握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众多因素。
由于此实验进行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实验的形式进行。
四、探究法
探究法作为一种新型的互动教学方法,越来越多的被一线教师所接受。
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能够培养出具有分析解决环境问题能力的高素养的环保者,因此在环境教育中运用探究法进行教学是达到这一目的好选择。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以某一环境问题为研究背景,提出探究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从而达到有效地促进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环境领域的知识、技能的目的。
案例:探究“大连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
在这一探究问题
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大连地区海洋鱼类的生活特点和个时期的数据,同时可为学生提供以下议题:
1.你能根据大连地区海洋鱼类的生活特点,分析其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吗?
2.通过什么方式你可以归纳海洋鱼类数量的变化规律?
3.通过归纳海洋鱼类数量的变化规律你能找出捕捞海洋鱼类的最佳时期吗?
4.通过探究你认为适时捕捞,对海洋鱼类种群的发展有何环境意义?
总之,环境教育能增强受教育者的环保意识,促使人类走向更新的生态文明。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渗透环境教育,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环境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并转化到行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