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 牺
…
翟
。 骺 小 黝
会忘
3
蓄 目 标 设 定 事 项 ’ 后 忘 记 复 容 易 影 口 疗 ’ 败 产
调 : : 查 二 人 : : 数 : : : 完 : : 全 二 掌 : 握 = 部 。 分 : : 掌 : 害 : 二 雪 寡 坌 旦 坌
f 2 ] Ra mi r e z MM L a b o r i n d u c t i o n : a r e v i e w o f c u r r e n t me t h o d s [ J ] . O b s t e t
[ 1 ] 李旺君, 王利香_ “ 品管圈” 活动在 护士长夜查房中 的应用与效 果[ J 】 .护理管理杂志,2 0 0 7 ,7 ( 5 ) ;5 5 _5 6 .
( 上接 第 4 6 1页)
胎儿 较 长时 间处 于宫缩 刺激 状态 ,易 诱发 胎儿 宫 内缺氧 【 4 】 。 本 研究 采 用 的 宫颈 扩 张球 囊 是 一 种硅 胶 双球 囊 设 备 ,将 球 囊 分别 置 于 宫 颈 内外 口 ,通 过缓 慢 温 和 的机 械 作 用产 生 渐 进 性扩 张 宫 颈 作用 ,另外 球 囊 对 宫颈 的 压力 可 引 起 局部 子 宫蜕 膜分泌 外周 内源性 前列 腺素[ 5 ] ,以诱 发宫缩 。 综 上 所述 ,宫 颈 扩 张球 囊 在 促宫 颈 成 熟 引 产 中观 察 方 便 ,安 全有 效 ,不 良反应小 ,引产 成功 率高 。
: 1
提 高 謇 患 者 篓 满 意 度 妻 教 , 使 全 科 病 人 健 康 宣 教 知 晓 率 达 到 9 o % , — 再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3-03-07T06:15:32.062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33期作者:吴秋凤[导读]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
吴秋凤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江苏省无锡市 214000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2021年1月-2022年6月进行,入组观察对象80例,均为住院患者,入组后对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患者40例),一组观察组应用品管圈活动护理,一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
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明显提高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医院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全面的健康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完整性,有助于病情转归[1]。
品管圈活动是指由一个工作场所内的人员,为解决同一个工作问题,自发组成小团体,通过分工合作,持续促进管理以及工作质量改善[2]。
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综合品管圈活动护理的临床优势,入组住院患者80例,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2021年1月-2022年6月进行,入组观察对象80例,均为住院患者,入组后对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患者40例),一组观察组应用品管圈活动护理,一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0-85岁,平均(55.56±3.44)岁,心血管疾病患者12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9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5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2-78岁,平均(55.62±3.41)岁,心血管疾病患者1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8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12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3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7例;将所统计资料输入信息软件,经统计学分析。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之欧阳体创编

再管圈崔握咅磨老健康篆盲知疲率中的应用董祥翔(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扬州225000)摘耍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实践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提髙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本期活动壬题,设廿间卷调查表,按照活动廿划、分析、实施、效果确汰与检讨的步骤,开展相关护理工作。
结果: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从11.11%提高到72.9%O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
关捷词:品管圈;健康教育;知晓率根据马斯浴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有五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1】。
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但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在医疗方面也可以提升医院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医院“上下一休,团结和谐^【2] o所谓品管1 (QCC )i是由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现场工作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的组成一个团以,然后0|iA® 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3】。
现释品管圈的工作方法运用于我血管外科提高患者健康教育重效率中。
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5月20日・6月20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前)血管外科病人45人出院,其中男28人,女17 人,年齢在36-82岁之间;收集2015年10月20 Q-11月20 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管外科病人48人岀院,其中男32人,女16人,年龄在42-85岁之间,两组患者在性别、职业、姑姻狀态、生活习惯、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均无统廿学意义(P>0.05 ) o2、方法2.1成立品管圈小组:小组成员总共10人,选定圈长、圈名及圈徽。
2.2主题选定:QCC各圈员采用头I®风暴提岀6个需要改善的问题,每个圈员对每个间题评分,最后将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选为本次活动的最佳主題,并且用甘特图扱定出本次活动的计划表。
品管圈在提高心内科介入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心内科介入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分析品管圈活动管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次研究开展于2021.4~2022.1时间阶段,就此阶段心内科收治的患者100例纳入此次研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分为对照组(n=50,常规管理)和研究组(n=50,品管圈活动管理),对比观察两组健康教育成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健康教育知晓率显著较高(P<0.05)。
结论:对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采取品管圈活动管理,能够帮助患者对疾病、治疗等相关知识有确切认知,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关键词】心内科;介入治疗;品管圈;健康教育知晓率因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有明显增加,而心脏介入是一种新型诊疗技术,通过特定的心脏导管技术对心脏疾病进展确诊和治疗,疗效确切,且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创伤少,患者术后恢复快[1]。
但患者也易在治疗过程中会因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而抵触疾病治疗,为此需要临床护理工作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品管圈是一种开展质量促进活动的管理方式,将其应用于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当中,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本次研究分析品管圈在提高心内科介入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开展时间段为2021.04~2022.01,实验例数有100例,实验对象是我院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按入院选后顺序分为2组,每组例数为50例。
对照组中男性占比为58.00%(29/50)、女性占比为42.00%(21/50);患者年龄区间范围在42岁至76岁,平均(59.63±5.14)岁。
研究组中男性占比为60.00%(30/50)、女性占比为40.00%(20/50);患者年龄区间范围在41岁至77岁,平均(60.34±5.28)岁。
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资料较为相似,P>0.05。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的影响分析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的影响分析引言:患者入院宣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和满意度。
而品管圈活动作为一种质量管理工具,可以帮助医疗机构不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进而影响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
本文将分析品管圈活动对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文章将从品控圈活动的定义、品控圈活动对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的影响、如何进行品控圈活动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品控圈活动的定义品控圈活动,即品质控制圈活动,又称为质控圈活动,是一种具有系统性和循环性的管理工具,旨在通过解决问题和改进,提高工作流程的质量和效率。
品控圈活动一般包括问题确定、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制定和实施、效果评估等阶段。
二、品控圈活动对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的影响品控圈活动可以提高患者入院宣教的质量和有效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知晓率。
具体影响如下:1.问题确定:通过品控圈活动,可以识别患者入院宣教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比如宣教内容不明确、宣教形式不适宜等。
只有明确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
2.原因分析:品控圈活动可以帮助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比如,可以通过讨论和数据分析得出,患者对宣教内容不明确是因为宣教方式、语言不当等原因导致。
3.改进措施制定和实施:基于原因分析的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比如改进宣教方式、完善宣教内容等。
这些改进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接受宣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效果评估:通过品控圈活动,可以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和监控,看其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比如,可以通过患者问卷调查、随访等方式收集反馈,从而了解患者对宣教的知晓程度和满意度。
三、如何进行品控圈活动要进行品控圈活动,首先需要明确具体的目标和问题,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队伍组建:组建一个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等相关人员,确保团队成员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品管圈在提高留置双J 管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留置双J 管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留置双J管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讨论分析留置双J管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留置双J 管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从活动前的57%提高至活动后的92%。
结论:品管圈方法的应用提高了留置双J管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加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关键词:品管圈;留置双J管;健康教育知晓率双J管:输尿管内引流管,具有引流尿液、防止积水加重、保护肾脏功能、预防输尿管疤痕狭窄和输尿管损伤的搭桥等作用,提高手术成功率。
其留置时间一般为3~4周.[1]。
在患者留置双J管期间并发双J管移位、脱落、血尿、膀胱刺激症、感染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双J管滞留.[2]。
由于我科大多数患者均留置双J管,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低,从而因而在患者住院期间,实施高质量,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激励患者行为向更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并使患者主动参与术后治疗与康复的全过程。
通过文献查证也表明留置双J管后如不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可造成患者住院天数延长,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严重者甚至出现双J管滞留,造成肾功能损害.[3]。
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我科将QCC用于提高留置双J管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中,取得满意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随机抽取品管圈活动前后6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疾病、病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1.2.1建立QCC小组护士自愿组圈,圈长由能力高、责任心强的责任组长担任,辅导员由年资高的护理骨干担任,共有圈员10人,其中一名为科室临床医生,圈长负责对活动进度统一管理和安排;辅导员负责对整个品管圈活动进行监督指导,圈员参与步骤的实施以及轮流负责某一个步骤的计划安排。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按照QCC活动的十个步骤,运用品管圈手法,遵循PDCA循环工作程序,对住院COPD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总知晓率的现状进行调查,并进行要因分析、对策的拟定及实施,然后做出效果评价,最后进行措施的改进及优化。
结果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由85.5%提高到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提升了护理健康教育质量。
标签:品管圈;慢性阻塞性肺病;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责任制整体护理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而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学科进行一步发展、完善、进步的标志[1], 健康教育工作能否有效实施、取得满意的结果,成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
我科从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以来,健康教育的实施率达100%,但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不理想,有时未能达到80%,有文献报道[2]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运用于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活动中,达到了明显效果。
为提高住院COPD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我们采取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6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患者83例,患者入选标准为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的诊治标准[3],意识清楚且病情稳定,能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愿意配合本次研究的住院患者;排除了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和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男64例,女19例,年龄42~91岁,平均年龄(75.62± 9.34)岁,住院天数(11.65± 5.14)d。
将2013年1~3月入住的43例COPD患者设为对照组,4~6月入住的40例COPD 患者设为实验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治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运用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运用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运用,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将品管圈活动开展前(2016年9—11月)抽查的45例住院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品管圈开展活动后(2017年2—4月)抽查的45例住院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活动前后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丰富健康教育方式,与常规的宣教模式结合,可以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且通过活动圈成员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标签:品管圈;健康教育;知晓率医疗模式的改变,医院的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对患者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1]。
如何进行全面有效的健康教育,促进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养成,是护理人员持续研究的课题。
品管圈(QCC)是相同或相近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小团体(又称QCC小组),集思广益,并按一定活动程序解决问题,共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2]。
该院健康教育是以口头宣教为主,讲座为辅,分发健康教育资料相结合等的传统方式进行,缺乏计划性、系统性、标准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水平,该院心血管科于2017年1月启动品管圈活动,对科室健康教育进一步改善,并取得初步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品管圈活动前(2016年9—11月)调查的45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对照组,将品管圈活动后(2017年2—4月)调查的45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意识清楚,能进行交流沟通;②住院天数>5 d;③愿意参与调查。
对照组:年龄31~92岁,平均年龄(61.45±13.13)岁,文化程度:中学及以下27例,大专及以上18例;观察组:年龄38~89岁,平均年龄(65.45±16.44)岁,文化程度:中学及以下30例,大专及以上1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