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钢化玻璃

合集下载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标准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标准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5.2 外观质量用于生产幕墙用钢化玻璃或或半钢化玻璃制品的浮法玻璃的外观质量应符合GB11614的规定,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还应符合表5的规定;边部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5 外观质量缺陷名称说 明允许缺陷数爆 边-不允许存在宽≤0.1mm,长≤100mm6每平方米允许条数划 伤0.1mm<宽≤0.5mm,长3≤100mm每平方米允许条数裂纹、缺角-不允许存在5.3 弯曲度钢化玻璃或半钢化玻璃的弓形变形或波形变形的弯曲度应满足表6中的规定。

表6 弯曲度缺陷名称最 大 值水 平 法垂 直 法弯曲度弓形,mm/mm0.3%0.5%波形,mm/300mm0.2%0.3%5.4 性能5.4.1 表面应力以制品为试样,取三块试样进行试验,当全部符合表7的规定为合格。

两块试样不符合时为不合格。

当两块试样符合时,再追加三块新试样,如果三块全部符合表7的规定则为合格。

表7 表面应力 Mpa生产工艺表面应力值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水平法或垂直法σ≥9524<σ≤695.4.2 霰弹袋冲击性能钢化玻璃的霰弹袋冲击性能符合GB/T9963-1998中4.6有关规定。

5.4.3 耐热冲击性能取四块试样进行试验,当全部符合表8的规定时,则认为该项性能合格;当有两块以上不符合时,则认为不合格;当有一块不符合时,重新追加一块试样,如符合表8的规定则认为该项性能合格;当有两块不符合时,则重新追加四块试样,全部符合表8的规定则为合格。

表8 耐热冲击性能种类生产工艺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水平法或垂直法耐200℃温差不破坏耐100℃温差不破坏5.4.4 抗风压性能应由供需双方商定是否有必要进行该项试验,以便合理选择给定风载条件下适宜的钢化玻璃或半钢化玻璃的厚度,或验证所选定的玻璃厚度及面积能否满足设计抗风压值的要求。

6 试验方法6.1 尺寸及偏差6.1.1 尺寸检验使用钢卷尺进行测量。

6.1.2 对角线差检验使用钢卷尺测量玻璃的两条对角线长度,并求得其差值。

全钢化和半钢化

全钢化和半钢化

全钢化和半钢化
钢化技术是一种利用高温处理玻璃使其更加耐冲击、更加安全实
用的方法。

全钢化和半钢化是两种常见的钢化方法,全钢化是指在加
热至850℃以上的高温下,钢化玻璃的整个表面和内部均发生了结晶,
并且外表与内部相同的状态,使得玻璃具有更加出色的物理性能和强度,以及更加光滑的表面处理效果。

半钢化技术则是指只在玻璃表面加热,使表面结晶而内部无机晶
结构,从而玻璃表面变得更加坚硬,更加耐用,可以抵抗更大的冲击
力和扭曲。

不同于全钢化玻璃的表面处理,半钢化玻璃在处理后可以
通过抛光使其表面更加平滑。

在日常生活中,钢化玻璃广泛应用于家居、建筑、汽车等领域。

例如,家居中常用的玻璃门、玻璃隔断、玻璃餐桌、玻璃洗手盆等多
数采用全钢化或半钢化工艺制作。

建筑领域,玻璃幕墙、玻璃梯、玻
璃围栏等都采用半钢化或全钢化的技术制成。

在汽车领域,玻璃前挡风、车窗、车灯等部件也常常使用钢化玻璃制作。

钢化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们对玻璃的利用价值,同时也提
高了玻璃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然而,需要提醒的是,钢化玻璃一旦破裂,会瞬间成为无数锋利的碎片,对人体和物体造成极大伤害。

因此,在生活中需特别注意安全使用和维护钢化玻璃制品,减少潜在的安全
风险。

总之,全钢化和半钢化技术都是应用广泛的玻璃加工技术,在家居、建筑和汽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我们带来了更加美观、耐用和安全的玻璃制品。

我们应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的钢化玻璃工艺,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安全,以充分发挥钢化玻璃的优越性能。

常用建筑玻璃的分类和特性

常用建筑玻璃的分类和特性

常用建筑玻璃的分类和特性1、普通平板玻璃(1)平板玻璃定义与生产工艺在玻璃行业,通常把普通的无色透明玻璃称为白玻。

这种玻璃是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最大宗产品,也是玻璃深加工企业用得最多的原料。

用途:直接使用白玻的仅为低档的办公楼、商铺和住宅等。

普通平板玻璃按其制造工艺可分为垂直引上法玻璃、平拉法玻璃二种。

垂直引上法生产工艺是将熔融的玻璃液垂直向上拉引制造平板玻璃的工艺过程;平拉法是通过水平拉制玻璃液的手段生产平板玻璃的方法。

平拉法工艺的原料制备和熔化与垂直引上法工艺相同,只是成形和退火工艺不同,平拉法与垂直引上法相比,其优点是玻璃质量好,生产周期短,拉制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但其主要缺点是玻璃表面容易出现麻点。

(2)平板玻璃的特性与应用平板玻璃主要用于生产厚度在5mm以下的薄玻璃,其平整度与厚薄差指标都相对较差。

其用途包括:用于普通民用建筑的门窗玻璃;经喷砂、雕磨、腐蚀等方法后,可做成屏风、黑板、隔断堵等;质量好的,也可用作某些深加工玻璃产品的原片玻璃(即原材料玻璃)。

2、浮法玻璃(1)浮法玻璃定义与生产工艺利用浮法工艺生产出的平板玻璃称之为浮法玻璃。

浮法工艺过程为:熔融的玻璃液从熔窑连续地流入有保护气氛保护的熔融金属锡槽中,由于玻璃液与锡液的密度不同,玻璃液漂浮在锡液的表面上,由于重力和液体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玻璃液在锡液表面上自由展平,从而成为表面平整、厚度均匀的玻璃液带,通过外力拉引作用,向锡槽的后部移动。

在移动过程中,经过来自炉顶上方的火焰抛光、拉薄、冷却、硬化后引上过渡辊台。

辊子转动把玻璃带送进退火窑,即功能过降温、退火、切裁,形成平板玻璃产品。

(2)浮法玻璃特性与应用浮法玻璃的厚度均匀性好,纯净透明。

经过锡面的光滑作用和火焰抛光作用,玻璃表面平滑整齐,平面度好,具有极好的光学性能。

浮法玻璃的装饰特性是透明、明亮、纯净,室内光线明亮,视野广阔,可应用于普通建筑门、窗,是建筑天然采光的首选材料,极富应用于一切建筑,在建筑玻璃中用量最大,也是玻璃深加工行业中的重要原片。

(建筑工程管理)常用建筑玻璃的分类和特性

(建筑工程管理)常用建筑玻璃的分类和特性

(建筑工程管理)常用建筑玻璃的分类和特性常用建筑玻璃的分类和特性1、普通平板玻璃(1)平板玻璃定义和分类普通平板玻璃按其制造工艺可分为垂直引上法玻璃、平拉法玻璃二种。

垂直引上法生产工艺是将熔融的玻璃液垂直向上拉引制造平板玻璃的工艺过程;平拉法是通过水平拉制玻璃液的手段生产平板玻璃的方法。

平拉法工艺的原料制备和熔化和垂直引上法工艺相同,只是成形和退火工艺不同,平拉法和垂直引上法相比,其优点是玻璃质量好,生产周期短,拉制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但其主要缺点是玻璃表面容易出现麻点。

(2)平板玻璃的特性和应用平板玻璃主要用于生产厚度在5mm以下的薄玻璃,其平整度和厚薄差指标都相对较差。

其用途包括:用于普通民用建筑的门窗玻璃;经喷砂、雕磨、腐蚀等方法后,可做成屏风、黑板、隔断堵等;质量好的,也可用作某些深加工玻璃产品的原片玻璃(即原材料玻璃)。

2、浮法玻璃(1)浮法玻璃定义和生产工艺利用浮法工艺生产出的平板玻璃称之为浮法玻璃。

浮法工艺过程为:熔融的玻璃液从熔窑连续地流入有保护气氛保护的熔融金属锡槽中,由于玻璃液和锡液的密度不同,玻璃液漂浮在锡液的表面上,由于重力和液体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玻璃液在锡液表面上自由展平,从而成为表面平整、厚度均匀的玻璃液带,通过外力拉引作用,向锡槽的后部移动。

在移动过程中,经过来自炉顶上方的火焰抛光、拉薄、冷却、硬化后引上过渡辊台。

辊子转动把玻璃带送进退火窑,即功能过降温、退火、切裁,形成平板玻璃产品。

(2)浮法玻璃特性和应用浮法玻璃的厚度均匀性好,纯净透明。

经过锡面的光滑作用和火焰抛光作用,玻璃表面平滑整齐,平面度好,具有极好的光学性能。

浮法玻璃的装饰特性是透明、明亮、纯净,室内光线明亮,视野广阔,可应用于普通建筑门、窗,是建筑天然采光的首选材料,极富应用于壹切建筑,在建筑玻璃中用量最大,也是玻璃深加工行业中的重要原片。

特别是超白浮法玻璃,其透明和纯净性更是无以复加。

3、安全玻璃(1)安全玻璃定义和种类2003年12月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建筑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联合颁发了《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2004年1月1日起实施)。

玻璃半钢化工艺流程

玻璃半钢化工艺流程

玻璃半钢化工艺流程
玻璃半钢化(半强化)是一种对玻璃进行加工处理,增加其强度和耐冲击性的工艺。

以下是玻璃半钢化的一般工艺流程:玻璃切割: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和尺寸标准,将原始玻璃板进行切割成所需尺寸和形状的玻璃片。

玻璃打磨:对切割好的玻璃片进行打磨处理,去除边缘毛刺和锋利的棱角,使其表面光滑平整。

清洗处理:将打磨后的玻璃片送入清洗池中,进行清洗处理,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保持玻璃表面的清洁。

预热处理:将清洗后的玻璃片送入预热炉中,进行预热处理,使其表面温度均匀提高,为后续的钢化工艺做准备。

钢化加热:将预热后的玻璃片送入钢化炉中,通过高温加热(通常在600°C以上)使其表面和内部温度快速升高。

快速冷却:在高温状态下的玻璃片通过喷射冷却或浸入冷却介质中,使其表面迅速冷却,形成玻璃表面的压缩应力,增强其强度和耐冲击性。

再次清洗:对钢化后的玻璃片进行再次清洗处理,确保其表面干净无尘,达到工艺要求。

检验质检:对半钢化后的玻璃片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强度测试等,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包装出厂:将质检合格的玻璃片进行包装,包括外包装和内包装,然后进行出厂检验和发货。

售后服务:为客户提供安装、运输和售后服务,确保产品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以上是玻璃半钢化的一般工艺流程,具体流程和步骤可能会根据
玻璃类型、厚度、尺寸和生产厂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1999-09-01 发布2000-08-01实施前言本标准技术内容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技术标准JIS R3222;1990《倍强玻璃》,并参考美国ASTMC1048:1992《热处置平板玻璃—HS类、FT类涂层和非涂层玻璃》和欧洲联盟标准草案CEN/TC 129/WGZ/N76E:1993《热增强玻璃》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幕墙平型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对尺寸及误差、外观质量、弯曲度、表面应力、霰弹袋冲击性能、耐热冲击性能和抗风压性能等7项内容进行了规定,其中表面应力一项参照ASTMC1048编制,霰弹袋冲击性能参照GB/T9963-1998《钢化玻璃》编写,耐热冲击性参照CEN/TC129/WGZ/N76E编写。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研究所。

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南玻集团南星玻璃公司、珠海兴业安全玻璃有限公司、中国耀华玻璃集团秦皇岛工业技术玻璃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建军、石新勇、莫娇、王文彪、王映洲、武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的尺寸及误差、外观质量、弯曲度及性能要求。

适用于用浮法玻璃制造的平型钢化与半钢化玻璃制品。

若与其他材料复合,其再加工制品如夹层、中空或镀膜,则最终产品也应知足相应产品的标准要求。

本标准对弯型制品不作规定。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利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利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16-1985 外径千分尺(neq ISO 3611:1978)GB/T 9963-1998 钢化玻璃(eav JIS R3206:1989)GB11614-1999 浮法玻璃JC/T 632-1996 汽车安全玻璃术语JC/T 677-1997 建筑玻璃均布静载模拟风压实验方式3概念本标准采用下列概念。

半钢化玻璃使用范围

半钢化玻璃使用范围

半钢化玻璃使用范围半钢化玻璃是一种特殊的玻璃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和耐热性能。

由于其独特的特性,半钢化玻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建筑、汽车、家电和家居四个方面介绍半钢化玻璃的使用范围。

一、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半钢化玻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幕墙、窗户、阳光房等方面。

半钢化玻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即使受到冲击也不易破碎,因此可以有效地保护人们的安全。

同时,半钢化玻璃还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减少夏季的阳光辐射和冬季的热散失,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二、汽车领域在汽车领域,半钢化玻璃主要用于汽车的侧窗和后窗。

半钢化玻璃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即使受到石子等外部冲击也不易破碎,可以有效地保护车内乘客的安全。

此外,半钢化玻璃还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可以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提供更好的乘车环境。

三、家电领域在家电领域,半钢化玻璃主要应用于电烤箱、微波炉、电磁炉等厨房电器的门面。

半钢化玻璃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可以承受高温的热胀冷缩,不易破裂。

此外,半钢化玻璃还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可以使用户清晰地观察到烹饪过程,提高使用体验。

四、家居领域在家居领域,半钢化玻璃主要应用于家具、门窗、淋浴房等方面。

半钢化玻璃具有较高的硬度,不易划伤,可以保持家具的整洁美观。

同时,半钢化玻璃还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提高家具的使用寿命。

此外,半钢化玻璃还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渗透,保持家居的干燥舒适。

半钢化玻璃在建筑、汽车、家电和家居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优异的性能使其成为各行各业的首选材料,为人们提供了更安全、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半钢化玻璃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

半钢化玻璃和全钢玻璃破碎形态

半钢化玻璃和全钢玻璃破碎形态

半钢化玻璃和全钢玻璃破碎形态好啦,今天我们来聊聊“半钢化玻璃”和“全钢化玻璃”的区别,尤其是它们破碎的样子。

玻璃这种东西,日常生活中几乎到处都是,手机屏幕、窗户、浴室镜子,甚至汽车挡风玻璃,都是它的身影。

你说它不重要也不行,可要是它碎了,哎,那可真是“心痛如刀割”啊!尤其是那种玻璃一破,碎片飞溅四散的场面,真是让人看得眼皮直跳。

好啦,扯远了,我们还是说回正题。

首先说说什么叫半钢化玻璃。

顾名思义,这种玻璃就是钢化处理过,但没有完全“钢化”到极致的那种。

它的特点就是破碎的时候,能产生一些小的、钝角的碎片,虽然不至于像普通玻璃那样锋利得像刀片,但也有点“锋芒毕露”的味道。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在给玻璃打一剂“加强针”?它可不是傻傻地脆,基本上在日常使用中不会一摔就碎,但要是你用力一撞,还是会掉下一堆小碎片。

这些碎片一碰到皮肤,伤害还算是有限的,但眼睛一瞪就能看到那些散落一地的小块玻璃,真是让人一阵后怕。

尤其是那种碎得像散落的花瓣一样,随时可能踩到,哎呀,别说你走路不小心摔一跤,光是踩到它一个,准得让你疼得“呲牙咧嘴”。

然后咱们再来聊聊全钢化玻璃。

这玩意儿的破碎形态就更特别了。

钢化玻璃,听名字就知道,它是真的被“锻炼”过的,比半钢化玻璃要更坚韧、更强硬,破碎的时候简直像爆米花一样,噼里啪啦,一点都不留情。

你就想象一下,一块完好无损的全钢化玻璃,突然间因为某种原因(比如摔了一下,或者受到了某个强大的冲击力),它会像爆炸了一样四散成无数细小的玻璃颗粒。

这些碎片呢,个个都是小小的圆角,像是“软糖”,几乎不带有锋利的边缘,摔到地上就像是撒了一把“糖果”——就是那种软软的,谁不喜欢的糖果。

不过,你别高兴得太早,这种碎片虽然不容易伤到人,但它对环境的影响可大了。

如果家里有小孩,或者是你那堆鞋底薄得像纸片的拖鞋,随便踩到一片,都能让你痛得呲牙咧嘴,甚至差点一脚“跳舞”。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安慰吧,至少比起半钢化玻璃来,钢化玻璃的碎片就不那么“猛”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钢化温度的确定
常用以下两种方法来确定玻璃的钢化温度。 1)应用经验公式确定:
Tc=Tg+80
式中:Tc——钢化温度; Tg——玻璃的转变温度,以理论计算来确定。
2)以玻璃粘度为107.5Pa·s时的温度为钢化温度。
• 炉子温度的确定
常用下式计算确定: log(Tv一Tc)=ct+log(Tv一Tr)
玻璃的过度冷却是使玻璃产生翘曲 的原因之一。另外,为节约电能,应 采用两段冷却法,即先急冷后缓冷, 通常急冷15s后,玻璃表面温度已降 到500℃以下,此时已不会再增加钢 化强度,所以可以缓冷(如图所示)。
建筑用安全玻璃
GB15763.2-2005 钢化玻璃标准学习
2013-08
提纲
• 钢化玻璃概述 • 钢化玻璃品种 • 钢化玻璃及其生产工艺 • 钢化玻璃性能 • 钢化玻璃检验 • 建筑用安全玻璃及中空玻璃
一、概 述
常温下玻璃是一种典型的脆性材料,从机械性能来看,它的抗压强 度高,硬度也高,但它的抗张强度不高。玻璃的理论抗折强度为 117.6×108帕,但用于窗玻璃的实际理论理论抗折强度只有68.6×105 帕。
• 按产品的外形分类: 1 根据弯曲的程度可分为:深弯、浅弯;
平钢化玻璃
2 根据弯曲面的数量分为:单弯(弧形、J形、 V形)、双弯(双曲面弧形、双J形、S形、
弯钢化玻璃
双折板)
三、钢化玻璃及其生产工艺
3.1 物理钢化的原理
(1)与钢化有关的玻璃性质 • 玻璃的导热性
用导热系数λ表示, λ普≈0.963W/m*K, λ~ T呈正比关系(T>300, λ 急剧增加)。
式中:Tv——炉子温度; Tr——室温; Tc——玻璃钢化温度; t——加热时间;c——与玻璃组成、厚度有关的常数。
• 电炉的宽度
选择炉膛宽度应考虑玻璃能否均匀加热。其与玻璃和 辐射元件之间的距离、玻璃和炉膛砖之间的距离密切相 关。此外,为使玻璃均匀受热,炉子上下前后可采用分 区调节。
• 风冷时间
(2)玻璃的热应力
玻璃中的应力一般分为三类:热应力、结构应力、机械应力。 玻璃中由于存在温度差而产生的应力称为热应力,按存在特点 分为:暂时应力、永久应力。
1) 暂时应力:玻璃温度低于应变点时处于弹性变形温度范围,当 加热或冷却玻璃时,由于温度梯度的存在而产生热应力,当温 度梯度消失应力也随之消失。它与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厚 度和加热(冷却)速度等有关。
玻璃对不同波长热射线具有不同的吸收能力
热源温度、波长及玻璃的吸收
热源温度 (℃) 热源波长(μn) 波 长(μm) 玻璃吸收状况
900 2.5 <2.7 透射
600 3.5 2.7-4.5 部分吸收
500 3.7 >4.5 吸收
平板玻璃的钢化温度一般都在630-750℃,因此,炉壁 温度选择在750-850℃范围内是合适的,它的热辐射波长 对玻璃是部分吸收,有利于玻璃内外层的均匀加热。
玻璃实际机械强度比理论值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主要是 由玻璃表面微裂纹、结构不均匀性、微观缺陷、残余应力等造成的, 表面微裂纹是造成玻璃机械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为了改善玻璃的机械性质,可以采取多种物理、化学方法来消除微 裂纹,以达到提高玻璃机械强度的目的。
概述
• 17世纪中叶莱茵国王子鲁伯特将熔融玻璃液滴入水中, 形成一种蝌蚪状的玻璃液,前端强度很高,用锤子敲 击也不会破碎,但它的尾巴一旦折断,整体就变成很 小的碎块,这可能是最早发现的钢化玻璃模型,也是 玻璃可以通过钢化处理得以提高的早期证据。
(a)钢化玻璃的应 力分布; (b)退火玻璃受力 时应力分布; (c)钢化玻璃受 力时应力分布; S-玻璃厚度
3.2 物理钢化玻璃的生产工艺
(1) 物理化法的生产工艺流程
原板的切裁
磨边
洗涤
干燥
检验
入库 检验
弯钢化
风冷
热弯成型
平钢化
风冷
平板
吊挂玻璃板 钢化加热板
(2)物理钢化工艺制度的确定
• 炉壁温度的确定
• 19世纪先后出现了多个玻璃钢化方法的专利。 • 20世纪平板钢化玻璃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钢化玻璃的生产方法:
• 物理钢化
采用将玻璃加热,然后冷却的方法,以 增加玻璃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的方法称 为物理钢化法,也称为热钢化法或风钢化 法。
• 化学钢化
用化学方法改变表面组分,以增加玻璃 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的方法称为化学钢 化法,又称为离子交换法。
• 玻璃的热膨胀性
用热膨胀系数表示,普通平板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几乎与 钢相当,约为10*10-6/℃(钢为11.5*10-6 /℃ )。
• 玻璃的黏度(粘度)
粘度η又称为粘滞系数,是流体抵抗流动的物理量。
f s
dv dx
玻璃粘度−温度曲线上的几个特征点: 1) 应变点:η=1013.6Pa·S时对应的温度,
2) 永久应力:玻璃温度高于应变点时,从粘弹形状态冷却下来时, 由于温度梯度的存在而产生热应力,当温度梯度消失时仍保留 在玻璃中的应力称为永久应力,又称为残余应力。
(3)玻璃物理钢化的原理
物理钢化的原理就是形成永久应力的过程。
玻璃在加热炉内按一定升温速度加热到低于软化温度, 然后将此玻璃迅速送入冷却装置,用低温高速气流进行淬 冷,玻璃外层首先收缩硬化,由于玻璃的导热系数小,这 时内部仍处于高温状态,待到玻璃内部叶开始硬化时,已 硬化的外层将阻止内层的收缩,从而使先硬化的外层产生 压应力,后硬化的内层产生张应力。由于玻璃表面层存在 压应力,当外力作用于该表面时,首先必须抵消这部分压 应力,这就大大提高玻璃的机械强度,经过这样物理处理 的玻璃制品就是钢化玻璃。
二、钢化玻璃的品种
• 按生产方法分类: 物理钢化玻璃 化学钢化玻璃
1.根据玻璃表面层应力分布的状况 或淬冷后玻璃增强的程度可分为: 全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区域钢
化玻璃 2.按生产工艺分:垂直法钢化玻璃、
水平法钢化玻璃
• 按制造钢化玻璃所用的材料分类:
透明钢化玻璃、着色钢化玻璃、镀膜钢化玻璃、 釉面钢化玻璃、热线印刷玻璃
平板玻璃为510~520℃。该温度下,玻 璃不产生粘性流动。 2) 转变点(Tg):η=1012.4Pa·S时对应的 温度,平板玻璃为540~550℃。玻璃处 于粘性流动状态。是确定退火温度上限 的依据。 3) 软化温度(Ts):η=106.6Pa·S时对应的 温度。玻璃转变温度与软化温度之间的 温度范围称为转变区或反常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