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课件pptx

合理饮食和作息
均衡饮食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免疫力。
充足睡眠
保证每天7-8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增强免疫力。
适度锻炼
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或室内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加强个人防护
佩戴罩
在公共场所或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风险。
勤洗手
用流动水和肥皂勤洗手,或使用含有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艾滋病的病原和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艾滋病的症状和诊断 重点人群和宣传教育策略
其他常见传染病
麻疹、风疹、腮腺炎等传 染病的特征和传播途径
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诊断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 措施
重点人群和疫苗接种策略
05
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
建立健康档案
为每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身体状况、疫苗 01 接种情况等信息。
定期对健康档案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信息的准 02 确性和完整性。
通过健康档案,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和传染 03 病风险。
加强健康教育
01 在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传染病预 防知识和技能。
02 通过宣传栏、海报、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宣 传传染病预防知识。
02 组织开展健康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 对传染病预防的重视程度。
0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01 飞沫传播
病原体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谈话时产生的 飞沫传播。
02 尘埃传播
病原体附着在尘埃上,通过空气流动进行传播。
03 气溶胶传播
病原体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被人吸入后感染。
水源传播
01
02
03
传染病及其预防图文ppt课件

、麻疹等。
了解疫苗知识
了解疫苗的作用、接种时间和可能 的副作用,以做出明智的接种决策 。
免疫策略调整
针对不断变化的传染病形势,及时 调整免疫策略,如加强针接种等。
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工作
01
02
03
室内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 于降低病毒在空气中的浓 度。
定期清洁消毒
对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和 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清洁和 消毒,特别是门把手、电 梯按钮等高频接触区域。
倡导个人卫生习惯
02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在预防传染病中的重要性,如勤洗手、戴口
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鼓励公众参与防控
03
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如配合流调、接种疫苗等,
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详细阐述了传染病的概念,根据其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特点进行分 类,并总结了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避免不洁注射和输血、注意个人 卫生和饮食卫生等
结核病
01
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
02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03
症状: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盗汗等
04
预防措施:接种卡介苗、注意室内通风、 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等
其他常见传染病
麻疹
发热、咳嗽、流鼻涕、 眼结膜炎、皮肤斑丘疹 等,预防措施为接种疫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主要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 传播、母婴传播等。
易感人群
老人、儿童、孕妇及免疫力低下人群 更易感染。
全球与中国传染病现状
全球现状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传染病频发,如流感、艾滋病、疟疾等,给人类健康带来 严重威胁。
了解疫苗知识
了解疫苗的作用、接种时间和可能 的副作用,以做出明智的接种决策 。
免疫策略调整
针对不断变化的传染病形势,及时 调整免疫策略,如加强针接种等。
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工作
01
02
03
室内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 于降低病毒在空气中的浓 度。
定期清洁消毒
对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和 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清洁和 消毒,特别是门把手、电 梯按钮等高频接触区域。
倡导个人卫生习惯
02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在预防传染病中的重要性,如勤洗手、戴口
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鼓励公众参与防控
03
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如配合流调、接种疫苗等,
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详细阐述了传染病的概念,根据其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特点进行分 类,并总结了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避免不洁注射和输血、注意个人 卫生和饮食卫生等
结核病
01
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
02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03
症状: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盗汗等
04
预防措施:接种卡介苗、注意室内通风、 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等
其他常见传染病
麻疹
发热、咳嗽、流鼻涕、 眼结膜炎、皮肤斑丘疹 等,预防措施为接种疫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主要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 传播、母婴传播等。
易感人群
老人、儿童、孕妇及免疫力低下人群 更易感染。
全球与中国传染病现状
全球现状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传染病频发,如流感、艾滋病、疟疾等,给人类健康带来 严重威胁。
《传染病及其预防》-PPT标准课件

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 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 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 整个病程约7-12天。
流行性腮腺炎
易感人群: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
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流行性腮腺炎
预防措施: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早期五十万年前就有肺结核
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
• (一) 学校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 度。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 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
• 1、晨检
• 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 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 行观察、询问,了解学 生出勤、健康状况。发 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 状(如发热、皮疹、腹 泻、呕吐、黄疸等)以 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 应当及时告知学校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 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 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 主要症状 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
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
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症状: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
埃博拉出血热目前为止主要呈现地方性流行, 局限在中非热带雨林和东南非洲热带大草原, 但已从开始的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扩展到刚 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利比亚、加蓬、尼日 利亚、肯尼亚、科特迪瓦、喀麦隆、津巴布韦、 乌干达、埃塞俄比亚以及南非。非洲以外地区 偶有病例报道,均属于输入性或实验室意外感 染,未发现有埃博拉出血热流行。
• 2、因病缺勤
• 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 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 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 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 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 报告给学校,学校接到报 告后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 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 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流行性腮腺炎
易感人群: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
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流行性腮腺炎
预防措施: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早期五十万年前就有肺结核
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
• (一) 学校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 度。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 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
• 1、晨检
• 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 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 行观察、询问,了解学 生出勤、健康状况。发 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 状(如发热、皮疹、腹 泻、呕吐、黄疸等)以 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 应当及时告知学校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 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 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 主要症状 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
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
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症状: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
埃博拉出血热目前为止主要呈现地方性流行, 局限在中非热带雨林和东南非洲热带大草原, 但已从开始的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扩展到刚 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利比亚、加蓬、尼日 利亚、肯尼亚、科特迪瓦、喀麦隆、津巴布韦、 乌干达、埃塞俄比亚以及南非。非洲以外地区 偶有病例报道,均属于输入性或实验室意外感 染,未发现有埃博拉出血热流行。
• 2、因病缺勤
• 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 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 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 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 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 报告给学校,学校接到报 告后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 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 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迅速启 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流程进行处 置。
现场处置技巧和经验分享现来自处置技巧快速评估现场情况,制定现场处置 方案;合理调配资源,确保现场处 置有序进行;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 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经验分享
及时总结现场处置经验,分享给其 他相关部门和人员,提高整体应对 能力。
后期总结评估与改进方向
鼠疫
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 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鼠蚤 传播。
03
常见病毒性传染病及预防
流行性感冒防控策略
疫苗接种
推荐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 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 风险。
及时就医
如有流感症状,应佩戴口 罩并及时就医,遵医嘱治 疗。
良好卫生习惯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 手,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病毒性肝炎分类与治疗原则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 效的手段之一,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提 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降低传染病的发
病率和死亡率。
通过加强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 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可以有效减少传 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采取及时有效 的控制措施可以迅速控制疫情,减少 疫情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02
常见细菌性传染病及预防
正确佩戴方法
将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确保密合性,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外面,佩戴前后 要洗手。
手套、隔离衣等个人防护用品介绍
手套
一次性医用手套或橡胶手套,防 止直接接触传染源。
隔离衣
一次性隔离衣或防护服,用于隔 离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
其他防护用品
护目镜、面罩等,根据实际需要 选择。
消毒剂种类和使用注意事项
感染途径
通过输血、注射、蚊虫叮咬等方式进入血液,如疟原虫、 弓形虫等。
现场处置技巧和经验分享现来自处置技巧快速评估现场情况,制定现场处置 方案;合理调配资源,确保现场处 置有序进行;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 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经验分享
及时总结现场处置经验,分享给其 他相关部门和人员,提高整体应对 能力。
后期总结评估与改进方向
鼠疫
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 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鼠蚤 传播。
03
常见病毒性传染病及预防
流行性感冒防控策略
疫苗接种
推荐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 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 风险。
及时就医
如有流感症状,应佩戴口 罩并及时就医,遵医嘱治 疗。
良好卫生习惯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 手,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病毒性肝炎分类与治疗原则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 效的手段之一,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提 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降低传染病的发
病率和死亡率。
通过加强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 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可以有效减少传 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采取及时有效 的控制措施可以迅速控制疫情,减少 疫情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02
常见细菌性传染病及预防
正确佩戴方法
将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确保密合性,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外面,佩戴前后 要洗手。
手套、隔离衣等个人防护用品介绍
手套
一次性医用手套或橡胶手套,防 止直接接触传染源。
隔离衣
一次性隔离衣或防护服,用于隔 离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
其他防护用品
护目镜、面罩等,根据实际需要 选择。
消毒剂种类和使用注意事项
感染途径
通过输血、注射、蚊虫叮咬等方式进入血液,如疟原虫、 弓形虫等。
2024版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完善应急预案
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处置流程,确 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加强学生健康教育
普及传染病知识
通过课堂教育、宣传册、讲座等形式,向学生普及传染病的种类、 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基本知识。
提高学生卫生意识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不随地吐痰等, 以降低感染风险。
传染病的危害
01
02
03
对个人的危害
损害健康,影响生活和工 作,甚至危及生命。
对社会的危害
引起公众恐慌,影响社会 稳定和经济发展。
对全球的危害
导致全球公共卫生危机, 对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造 成挑战。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性
流行性
季节性
地区性
病原体可在人群中传播, 引起流行或爆发。
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病 可在人群中广泛传播。
消毒处理
对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进行定期 消毒,杀灭病毒。
避免聚集
减少人员聚集,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
积极推广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增强身体免疫力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锻炼等,提高身体免 疫力。
关注特殊人群
加强对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关注和 保护。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
完善法律法规
某些传染病在特定季节 内发病率升高。
不同地区的传染病发病 率和流行情况存在差异。
02 传染病的传播途 径
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
通过咳嗽、打喷嚏或谈话 时产生的飞沫在空气中传 播,如流感病毒、麻疹病 毒等。
气溶胶传播
病毒或细菌在空气中长时 间悬浮,被人吸入后感染, 如结核杆菌。
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处置流程,确 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加强学生健康教育
普及传染病知识
通过课堂教育、宣传册、讲座等形式,向学生普及传染病的种类、 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基本知识。
提高学生卫生意识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不随地吐痰等, 以降低感染风险。
传染病的危害
01
02
03
对个人的危害
损害健康,影响生活和工 作,甚至危及生命。
对社会的危害
引起公众恐慌,影响社会 稳定和经济发展。
对全球的危害
导致全球公共卫生危机, 对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造 成挑战。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性
流行性
季节性
地区性
病原体可在人群中传播, 引起流行或爆发。
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病 可在人群中广泛传播。
消毒处理
对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进行定期 消毒,杀灭病毒。
避免聚集
减少人员聚集,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
积极推广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增强身体免疫力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锻炼等,提高身体免 疫力。
关注特殊人群
加强对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关注和 保护。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
完善法律法规
某些传染病在特定季节 内发病率升高。
不同地区的传染病发病 率和流行情况存在差异。
02 传染病的传播途 径
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
通过咳嗽、打喷嚏或谈话 时产生的飞沫在空气中传 播,如流感病毒、麻疹病 毒等。
气溶胶传播
病毒或细菌在空气中长时 间悬浮,被人吸入后感染, 如结核杆菌。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04
常见血液及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
01
02
03
传播途径
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 传播。
症状表现
持续发热、盗汗、虚弱、 淋巴结肿大等。
预防措施
避免不洁性行为、正确使 用安全套、不共用注射器 等。
梅毒
传播途径
01
性接触、母婴传播。
症状表现
02
硬下疳、皮疹、骨关节病变等。
预防措施
03
避免不洁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等。
水痘
01
病原体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02
03
04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症状
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皮肤 出现水疱等
预防
接种疫苗、控制传染源、切断 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
风疹
01
病原体:风疹病毒
02
传肿大 、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等
04
预防:接种疫苗、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 途径、提高人群免疫力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传染病概述 •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 常见消化道传染病 • 常见血液及性传播疾病 • 儿童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 学校和社区中传染病的防控策略
01
传染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 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 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接种相关疫苗。
幼儿急疹
病原体
人类疱疹病毒6型。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 的物品传播。
症状
高热、皮疹,可伴有轻度咳嗽、流涕 、腹泻等症状。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 追踪和医学观察,以预防 潜在的传播。
加强动物疫情管理
对动物传染源进行及时隔 离和治疗,防止动物疫情 向人类传播。
预防控制传播途径
强化卫生管理
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保持 良好的环境卫生,减少病毒传播
的机会。
做好呼吸卫生
鼓励人们保持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戴口罩等,以减少病 毒的传播。
医疗技术的进步
未来医疗技术的进步将为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 诊断技术将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进行诊断,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治疗手段将能够更有效地 清除病毒和细菌。
传染病预防的社会参与
公众健康教育
未来社会将更加重视公众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 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 力。
04 新发传染病的预防
新发传染病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新发传染病是指新发现或者新出现、 发生变异的传染病。
特点
具有病原体新、传染性强、传播速度 快、易爆发流行等特点。
新发传染病的社会影响
经济影响
新发传染病爆发流行时,会对社 会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如农业、
旅游业等。
社会稳定
新发传染病可能引发社会恐慌, 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总结词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措 施
VS
详细描述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 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传染源为结核病患者和带菌者,易感人 群为老年人、营养不良者、长期使用免疫 抑制剂的人群等。预防措施包括接种卡介 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 感染者、加强锻炼和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
食品安全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防止食物中毒等事件发生。
加强动物疫情管理
对动物传染源进行及时隔 离和治疗,防止动物疫情 向人类传播。
预防控制传播途径
强化卫生管理
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保持 良好的环境卫生,减少病毒传播
的机会。
做好呼吸卫生
鼓励人们保持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戴口罩等,以减少病 毒的传播。
医疗技术的进步
未来医疗技术的进步将为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 诊断技术将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进行诊断,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治疗手段将能够更有效地 清除病毒和细菌。
传染病预防的社会参与
公众健康教育
未来社会将更加重视公众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 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 力。
04 新发传染病的预防
新发传染病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新发传染病是指新发现或者新出现、 发生变异的传染病。
特点
具有病原体新、传染性强、传播速度 快、易爆发流行等特点。
新发传染病的社会影响
经济影响
新发传染病爆发流行时,会对社 会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如农业、
旅游业等。
社会稳定
新发传染病可能引发社会恐慌, 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总结词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措 施
VS
详细描述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 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传染源为结核病患者和带菌者,易感人 群为老年人、营养不良者、长期使用免疫 抑制剂的人群等。预防措施包括接种卡介 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 感染者、加强锻炼和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
食品安全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防止食物中毒等事件发生。
《传染病及其预防》PPT优秀课件

1、扑杀疫点 周围3公里内 所有家禽共 50万只。
控制传染源
社会热点链接
2、封锁两地疫点周围方圆5公里,禁止任何禽类食品运出, 对进出疫区的所有人和车进行消毒等一系列防控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社会热点链接
接种疫苗
保护易感人群
本节小结
概念 由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间传播
传 特点 传染性、流行性
(3)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要经过哪些环节?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和 有关知识作出概括。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流感和甲肝传播的共同点
流感传播环节:
甲肝传播环节:
→ ← 流感患者
携带病原体
传染源
甲肝患者
→ ← 带病毒的空气
传播途径
带病毒的餐具
→ ← 易患流感的人
易感人群 易患甲肝的人
帕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 老人、小孩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
(2)资料2中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认识。
碗筷分开: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 隔离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肝。 餐具严格消毒:杀死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避免顾客染上传染病。
2、蚊子叮咬疟疾患者甲后,又去叮咬乙,乙也患了疟疾。 请分析: 1.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 哥哥 ) 2.弟弟被传染前是( 易感人群 ) 3.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是( 空气 ) 4.蚊子在疟疾病的传播当中充当了( 传播途径 )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判断下列例子分别属于哪一类? 传染病 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疾病名称 流感 水痘 蛔虫病 麻疹 肺结核
病毒性结膜炎
控制传染源
社会热点链接
2、封锁两地疫点周围方圆5公里,禁止任何禽类食品运出, 对进出疫区的所有人和车进行消毒等一系列防控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社会热点链接
接种疫苗
保护易感人群
本节小结
概念 由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间传播
传 特点 传染性、流行性
(3)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要经过哪些环节?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和 有关知识作出概括。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流感和甲肝传播的共同点
流感传播环节:
甲肝传播环节:
→ ← 流感患者
携带病原体
传染源
甲肝患者
→ ← 带病毒的空气
传播途径
带病毒的餐具
→ ← 易患流感的人
易感人群 易患甲肝的人
帕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 老人、小孩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
(2)资料2中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认识。
碗筷分开: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 隔离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肝。 餐具严格消毒:杀死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避免顾客染上传染病。
2、蚊子叮咬疟疾患者甲后,又去叮咬乙,乙也患了疟疾。 请分析: 1.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 哥哥 ) 2.弟弟被传染前是( 易感人群 ) 3.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是( 空气 ) 4.蚊子在疟疾病的传播当中充当了( 传播途径 )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判断下列例子分别属于哪一类? 传染病 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疾病名称 流感 水痘 蛔虫病 麻疹 肺结核
病毒性结膜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途径
接触含血吸 虫尾蚴的疫水
消灭钉螺, 管好粪便和水源
易感人群
接触疫区
加强个人防护,
水源的人 不接触疫区水源。
ppt课件
31
甲肝流行的基本环节
甲肝病毒
被污染的食物、 水、食具等
易感人群
ppt课件
32
肺结核流行的基本环节
结核杆菌
空气传播
ppt课件
易感人群
33
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找出以下三种传染病 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8
流 累计死亡数
49
行
39
性
7
6
3
ppt课件
16
调查与交流
流行 疾病
细菌性 腮腺炎 血吸虫 流行性 甲型肝 传染性
痢疾
病
感冒
炎 非典型
肺炎
病原体
痢疾 杆菌
发病 季节 夏、秋
腮腺炎 血吸虫 流感
病毒
病毒
冬、春 夏、秋 冬、春
甲肝 病毒
SARS 病毒
秋、冬 冬、春
ppt课件
17
思考:
1、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是什么生物?
传染病的特点
54岁的河北籍男子孟茂盛, 起初他不知道自己患了“非典”,
去天津治疗,在治疗期间,先 后有97人被他感染上 “非典”, 人称“毒王”。
传 染
性
ppt课件
15
卫生部全国非典性肺炎统计公告(4月23日)
地点 非典病人累计 数
广东
1359
北京
774
山西
162
内蒙古
47
广西
16
累计治愈数
1159 64 14
由流感病毒引起
血吸虫病
ppt课件
6
流行性感冒 水痘 肺结核 手癣、足癣
蛔虫病 血吸虫病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ppt课件
7
流行性感冒 水痘 肺结核 手癣、足癣 蛔虫病 血吸虫病
由结核杆菌引起
ppt课件
8
流行性感冒
水痘
肺结核
手癣、足癣 蛔虫病
由蛔虫引起
血吸虫病
ppt课件
9
流行性感冒 水痘 肺结核 手癣、足癣
ppt课件
37
ppt课件
38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
ppt课件
39
学法指导
分析资料-----获取信息的常用途径 前提:仔细阅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技巧:解决问题的信息一定藏在资料中,
火眼金睛抠出关键词 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ppt课件
40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请同学们用约4分钟的时间,自学课本P73—74 页内容,结合“资料分析”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分析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说一说为什么咳 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 小孩更易患流感? 2.资料2所说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 3.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 过哪些环节?
传播途径 传染源
易感人群
ppt课件
24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ppt课件
25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可以是患者也可是携带者)。
蛔虫是传染源吗?
蛔虫
ppt课件
26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
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为为空气传播、
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 空 气 )
蛔虫病
血吸虫病
由血吸虫引起
ppt课件
10
理理思路,归归类!
流行性感冒 水痘 肺结核 手癣、足癣
病毒
细菌
真菌
病原体
蛔虫病 血吸虫病
寄生虫
ppt课件
11
一、传染病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病菌、病 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 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ppt课件
12
疾病名称 是否可传染 疾病名称 是否可传染
( 水 、 饮 食 )ppt课件
( 生 物 媒 介 )
( 接 触 )
27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灰 指 甲
ppt课件
28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 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ppt课件
29
血吸虫的传播途径
ppt课件
30
传播环节 血吸虫病例 预防措施
传染源
血吸虫 病人
查治病人,减少 病原体的发生。
传染病 传染源 传播途径、飞沫 传播
抵抗能力弱的人
肝炎
肝炎患者或 病毒携带者
饮食传播
与传染源饮食接 触而无抗体的人
艾滋病
艾滋病患者或 病毒携带者
体液传播
直接或间接接触 传染源体液的人
ppt课件
34
填空题:
1、传染病由 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引起的,能在 人与人之间或 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的疾病。它具有 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
ppt课件
21
超链接——数学
如果你已与十 个人握过手,而这 十个人又分别与另 外十个人握手,请 问有多少人手上沾 了面粉? 答案:
1+10+102
ppt课件
22
讨 论:
1.面粉代表了什么? 2.你知道它的传播由哪三个环节组成的吗?
ppt课件
23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握手接触
沾有面粉的人
与之握手的人
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 备传染源 、传播途径、和 易感人群 这三个基本环 节。
ppt课件
35
我知道的
1、某家庭中,哥哥患了流行性感冒,并且传给 了弟弟,弟弟又传给了同学。
2、蚊子叮咬疟疾患者甲后,又去叮咬乙,乙也 患了疟疾。
请分析:
1.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 哥哥 )
2.弟弟被传染前是( 易感人群 )
传染病及其传播途径
ppt课件
1
常常见的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
流行性感冒
肺结核
百日咳 腮腺炎
消化道传染病
甲型肝炎
蛔虫病
细菌性痢疾
蛲虫病
体表传染病
血吸虫病 沙眼
狂犬病
破伤风 淋病
血液传染病
乙型肝炎
疟疾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丝虫病
流行性感冒 水痘 肺结核 手癣、足癣
一些常见传染病及其病 原体:
蛔虫病
3.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是( 空气
)
4.蚊子在疟疾病的传播当中充当了(传播途径 )
ppt课件
36
1.传染病的主要特征是( C )
A 由病毒引起的
B 具有一定区域性
C 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 D 通过呼吸道传播
2.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C )
A 狂犬病
B 乙型肝炎
C 心肌炎
D SARS
流感 麻疹 水痘 肺结核 近视眼
结膜炎 贫血 龋齿 蛔虫病 流行性乙 型脑炎
在上述疾病中,哪些病是传染的?哪些病是不
传染的?
ppt课件
13
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有什么不同?
结膜炎:由于外 来的致病细菌或 病毒引起的,具 有传染性。
近视眼:由于患者自身 的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
起的,不具有传染性。
ppt课件
14
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
2、为什么有些疾病会在一定的季节中流行? 这与病原体生长繁殖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以及人类的活动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 有关。
这些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
?
ppt课件
?
20
模拟传染病的传播
把你的右手放 在洒满面粉的纸上, 然后和第二个同学 握手,这个同学又 和第三个同学握手, 以此类推。检查每 个同学的手,你会 发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