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承台计算
三桩承台底面积计算公式

三桩承台底面积计算公式三桩承台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基础形式之一,要准确计算它的底面积,咱们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先来说说三桩承台底面积计算的重要性。
就像咱们盖房子,基础打不好,房子就容易出问题。
计算三桩承台底面积,就是为了保证这个基础能稳稳地承载上面的重量,让整个建筑安全可靠。
那三桩承台底面积到底怎么算呢?其实有好几种方法,咱们先来看一种常见的。
假设三根桩的中心点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边长为a。
那承台底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是:S = √3 × a² / 4 。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建筑工地考察。
当时工人们正在浇筑三桩承台的基础,我就跟现场的工程师交流起来。
他指着正在施工的地方跟我说:“这三桩承台底面积要是算错了,可就麻烦大啦!”我好奇地问他为啥,他说:“你想啊,如果面积算小了,基础承受力不够,房子以后可能会下沉、开裂;要是算大了,那又浪费材料,增加成本。
”所以啊,这小小的计算公式可关系重大。
再来说另一种计算方法,假如我们知道桩的直径 d 和桩的中心距 s ,那么承台底面积可以这样算:S = (s - 0.5d)² × √3 。
咱们来具体分析分析这个公式。
比如说桩的直径是 0.8 米,桩的中心距是 2 米。
那按照公式,先算出 2 - 0.5×0.8 = 1.6 米,然后1.6²×√3 ,就能得出承台的底面积啦。
在实际的工程中,还得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的荷载等等。
这就要求咱们工程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计算公式,还得有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
就像我之前遇到过一个项目,由于地质比较松软,原本计算好的三桩承台底面积就得重新调整,加大一些,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总之,三桩承台底面积的计算虽然看似简单,背后却需要严谨的态度和精准的计算。
咱们可不能马虎,要不然这房子建起来,心里也不踏实不是?希望通过我的这些讲解,能让您对三桩承台底面积的计算公式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低桩承台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低桩承台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 低桩承台设计设计背景:低桩承台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结构,主要用于承载建筑物或桥梁的重力和水平荷载。
在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中,低桩承台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涉及到土力学、结构力学和基础工程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低桩承台设计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设计要点。
一、低桩承台设计原理:低桩承台是一种基础工程结构,它由一定数量的桩和一个水平的承台组成。
桩的作用是将建筑物或桥梁的荷载传递到地下的土层中,承台则起到分担荷载的作用。
低桩承台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保证桩和承台的稳定性,同时满足结构和土壤的强度要求。
二、低桩承台设计计算方法:1. 桩的数量和布置:根据建筑物或桥梁的荷载和土层的承载力,确定桩的数量和布置。
通常采用均匀布置或按荷载大小布置的方式。
2. 桩的承载力计算:根据桩的几何尺寸和土壤的力学参数,计算桩的承载力。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静力法和动力法。
3. 承台的尺寸计算:根据桩的布置和荷载的分布情况,计算承台的尺寸。
承台的尺寸应满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4. 承台的稳定性计算:根据承台的几何尺寸和土壤的力学参数,计算承台的稳定性。
承台的稳定性主要包括倾覆稳定和滑移稳定。
5. 桩-土互作用的考虑:在低桩承台设计中,还需考虑桩和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
桩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和土壤的侧阻力对桩的承载力和承台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三、低桩承台设计要点:1. 桩的直径和间距应满足结构的强度和承载力要求,同时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 承台的尺寸和厚度应满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同时考虑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 桩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和土壤的侧阻力应合理计算和考虑,以保证桩的承载力和承台的稳定性。
4.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桩的竖直度和水平位置的控制,以保证桩的安装质量和承台的稳定性。
5.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震和其他外力的影响,以确保低桩承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总结:低桩承台设计是基础工程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土力学、结构力学和基础工程的知识。
广联达钢筋算量(基础主梁与承台梁)计算设置解析)

序号12、13两条根据16G101-3/85页标注,软 件默认的无需修改
2024/1/28
序号15~20共计6条,设置和平法图集均与基 序号22~28条,设置和平法图集均与基础主梁
础主梁一致,不做重复讲解
2024/1/28
钢筋施工的原则是,尽量减少接头,能通则 通,且方便施工操作
1、其实平法有个原则就是纵向受力钢筋:能通则通,图 集中只是注明了该跨梁的配筋方式,具体施工时还是能 通就通,只不过要注意钢筋的接头位置。
2、在实际施工中,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计算一个锚固是正常的,因为 施工时钢筋象软件所设置的钢筋长度在施工中是无法施 工的,但计算了钢筋锚固的接头,相应的钢筋的机械接 头也相应的减少,二者不能同时计算。
序号15、16条。软件标注来自16G101-3/31是 说明的注1,在16G101-3/82页也有明确要求
序号17条,根据16G101-3/79页标注,软件默 认无需修改,但软件描述不专业,应该弯折 长度,不是锚固长度
序号18条,如果图纸没有说明,应该直接输 入60度,图纸有要求时,按要求输入
2024/1/28
一致,不做重复讲解
2024/1/28
本节课小结
课程小结
8
3、理论上同种型号筋遇支座是断开锚固的,没有那么长 的通长钢筋不断开的,通长布置钢筋要加直螺纹套筒的 接头工程量。
4、在实际施工中基本都是是按每跨锚固的。
5、断开是因为考虑施工方便,不断开钢筋进料较长不利 于施工操作
2024/1/28
序号10条,软件默认无需修改 序号11条,软件默认无需修改
新规范承台计算范文

新规范承台计算范文近年来,中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各类建筑物纷纷涌现。
在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承台作为建筑物的重要基础构件之一,其计算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此,国家对承台的计算设计制定了新的规范,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安全。
本文就新规范下的承台计算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新规范对承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承台的受力情况,可以分为纯压力承台和受弯承台两种情况。
对于纯压力承台,新规范要求考虑承台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在计算时需要根据承台的尺寸和受力情况计算出承载力。
对于受弯承台,新规范规定了承台的受弯强度的计算方法,要考虑承台的几何形状、受力状况以及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性能等因素,确保承台的抗弯能力满足要求。
其次,新规范对承台的尺寸进行了限制。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受力情况,承台的尺寸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
例如,对于一般的住宅建筑,承台的宽度不应小于墙体的1/3,并且承台的厚度应适当增加以提高承载力。
对于大型工程,承台的尺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设计,并进行必要的加固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再次,新规范对承台的材料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承台的受力情况,对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
新规范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和钢筋材料,并进行相关的强度试验以验证其材料性能。
此外,新规范还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规定,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最后,新规范对承台的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要求。
根据承台的材料和结构形式,新规范规定了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步骤。
承台的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包括浇筑混凝土、布置钢筋、浇注养护等环节。
并且,新规范还对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和质检进行了明确规定,以确保承台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新规范下的承台计算设计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采用新的计算方法和规定,可以确保承台的承载力和抗弯性能满足要求,并且保证承台的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
建筑企业和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新规范进行承台计算设计,并合理选择承台的尺寸和材料,从而为建筑物的建设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
承台挖土方计算规则

承台挖土方计算规则一、计算方法1. 基槽、基坑的土方开挖量计算公式:基槽、基坑的土方开挖量= 基槽、基坑底面积×基槽、基坑深度。
2. 基础垫层材料用量计算(1)素砼垫层体积= 垫层面积×垫层厚度(2)垫层模板面积= 垫层周长×垫层高度(3)外墙基础垫层面积= 外墙基础垫层周长×基础垫层高度(4)内墙基础垫层面积= 内墙基础垫层净长×基础垫层高度x 宽度3. 承台挖土方量的计算公式承台挖土方量= 承台体积×承台系数。
其中,承台系数为1.5,根据不同的基础类型,按以下规则折算:(1)独立基础:折算成1.2米*1.2米*1.5米的承台。
(2)条形基础:根据不同的材料类型,按相应系数折算成1.2米*1.2米*1.5米的承台。
(3)桩基承台:根据不同的材料类型,按相应系数折算成1.2米*1.2米*1.5米的承台。
二、注意事项1. 在计算承台挖土方量时,应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降水措施。
同时,应充分了解工程地质情况,以便采取适当的开挖方法。
2. 在计算承台挖土方量时,应考虑到承台的形状和尺寸,以及施工所需的作业面宽度和放坡系数等因素。
同时,还应考虑到施工机械的尺寸和性能要求。
3. 在计算承台挖土方量时,应注意承台侧壁的处理。
侧壁可采用砖墙、混凝土等材料进行支护,并按照相应规定进行施工。
同时,应注意侧壁与承台底面的衔接和处理。
4. 在计算承台挖土方量时,应注意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要求。
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同时,应采取措施控制施工噪音、粉尘和废水的排放,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5. 在计算承台挖土方量时,应考虑到工程量的估算和调整。
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量进行适当调整,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同时,应注意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沟通与协调,确保工程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6. 在计算承台挖土方量时,应注意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承台体积计算公式

承台体积计算公式
承台体积计算公式是指用数学公式计算承台的体积。
承台是建筑物中承重的基础构件,一般用于支撑柱子、墙体等结构。
计算承台体积的公式可以为:
承台体积 = 底面积×高度
其中,底面积指承台底部的面积,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形状,其计算公式如下:
正方形底面积 = 边长×边长
长方形底面积 = 长×宽
圆形底面积 = π×半径×半径
高度指承台的高度,一般是由设计要求决定的。
在计算承台体积时,需要确定底面积和高度的数值,并带入公式求解。
承台体积的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预估所需材料及工作量,是建筑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 1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低桩承台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低桩承台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 低桩承台设计一、引言低桩承台是基础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作用是通过承载桩的反力来分散上部结构的荷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低桩承台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施工要点。
二、低桩承台的设计原理低桩承台的设计原理是利用桩的承载力和桩端土层的侧阻力来分担上部结构的荷载。
设计时需要确定桩的数量、直径和间距,以及承台的尺寸和厚度。
三、低桩承台的计算方法1. 桩的数量和直径的确定:根据上部结构的荷载和土层的承载力来确定桩的数量和直径。
一般情况下,桩的直径越大,承载力越大,但成本也会增加,需要在经济性和安全性之间进行权衡。
2. 桩的间距的确定:桩的间距通常根据土层的性质和荷载的大小来确定。
土层较好的情况下,桩的间距可以适当增大,土层较差的情况下,桩的间距应适当减小。
3. 承台的尺寸和厚度的确定:承台的尺寸和厚度需要根据桩的数量、直径和间距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承台的尺寸较大,厚度较厚,可以提高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但成本也会增加。
四、低桩承台的施工要点1. 桩的施工:桩的施工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包括选择合适的桩型、确定桩的位置和深度、进行桩的打桩和测量等。
2. 承台的施工:承台的施工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包括确定承台的位置和尺寸、进行模板的搭建和混凝土的浇筑等。
3. 桩与承台的连接:桩与承台的连接需要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等,以保证桩与承台之间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五、总结低桩承台是基础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可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设计时需要考虑桩的数量、直径和间距,以及承台的尺寸和厚度,施工时需要注意桩的施工、承台的施工和桩与承台的连接。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精细的施工,低桩承台可以有效分散上部结构的荷载,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参考文献[1] 《建筑基础工程手册》[2] 《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3] 《桩基工程手册》[4] 《土木工程施工手册》。
三桩承台的工程量计算公式

三桩承台的工程量计算公式三桩承台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结构,其主要作用是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并传导至地基。
在设计中,需要计算三桩承台的工程量,以确定所需的材料和工作量。
以下是三桩承台的工程量计算公式的详细说明。
1.三桩承台的体积计算:承台的体积是一个关键参数,通常用于确定所需的混凝土材料的数量。
体积的计算公式为:V=LxWxH其中,V表示承台的体积,L表示承台的长度,W表示承台的宽度,H表示承台的高度。
2.桩的数量计算:三桩承台中,桩是起到支撑和稳定作用的元素。
桩的数量计算公式为:N=L/S其中,N表示桩的数量,L表示承台的长度,S表示桩的间距。
3.桩的长度计算:桩的长度计算是为了确定所需的桩材料的长度。
桩的长度计算公式为:Lp=H+S+Dc+Dp+Dm其中,Lp表示桩的长度,H表示承台的高度,S表示桩的伸入地面的深度,Dc表示承台的厚度,Dp表示桩的直径,Dm表示桩的伸入地面的高度。
4.混凝土用量计算:混凝土用量是三桩承台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混凝土用量的计算公式为:C=Vxr其中,C表示混凝土用量,V表示承台的体积,r表示混凝土的容重。
5.钢筋用量计算:钢筋的使用是为了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拉能力。
R=AxLpxNxG其中,R表示钢筋用量,A表示钢筋的横截面面积,Lp表示桩的长度,N表示桩的数量,G表示钢筋的间距。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标准来确定参数的数值。
此外,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混凝土的损耗率、钢筋的浪费率及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等。
总之,三桩承台的工程量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工程标准来确定各个参数的数值。
通过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准确地确定所需的材料和工时,以便进行施工和预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7 承台计算4.7.1 承台底面单桩竖向力设计值计算(图4-59)ydid xdiid 22iiMx F My N n y x =±±∑∑ (4-87)式中:id N ——第i 根桩的单桩竖向力设计值;d F ——由承台底面以上的作用(或荷载)产生的竖向力组合设计值;xdM 、yd M ——由承台底面以上的作用(或荷载)绕通过桩群形心的x 轴、y 轴的弯矩组合设计值;n——承台下面桩的根数;i x 、i y ——第i 排桩中心至y 轴、x 轴的距离。
4.7.2 承台下面外排桩中心距墩台身边缘大于承台高度时的计算此时,其正截面(垂直于x 轴、y 轴的竖向截面)抗弯承载力可作为悬臂梁按“梁式体系”进行计算。
1 承台截面计算宽度1)当桩中距不大于三倍桩边长或桩直径时,取承台全宽; 2)当桩中距大于三倍桩边长或桩直径时s 23(1)b a D n =+-(4-88)式中:s b ——承台截面计算宽度;a——平行于计算截面的边桩中心距承台边缘距离; D ——桩边长或直径;n——平行于计算截面的桩的根数。
2 承台计算截面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图4-59)xcd id ci M N y =∑ (4-89)图4-59 桩基承台计算1-墩身;2-承台;3-桩;4-剪切破坏斜截面ycd id ci M N x =∑ (4-90)式中:xcd M 、ycd M ——计算截面外侧各排桩竖向力产生的绕x 轴和y 轴在计算截面处的弯矩组合设计值;id N ——计算截面外侧第i 排桩的竖向力设计值,取该排桩根数乘以该排桩中最大单桩竖向力设计值;ci x 、ci y ——垂直于y 轴和x 轴方向,自第i 排桩中心线至计算截面的距离。
4.7.3承台下面外排桩中心距墩台身边缘等于或小于承台高度时的计算此时承台短悬臂可按“撑杆-系杆体系”计算撑杆的抗压承载力和系杆的抗拉承载力(图4-60)。
1 撑杆抗压承载力可按下列规定计算0id s cd,s D tb f γ≤ (4-91)cu,kcd,s cu,k10.481.43304f f f ε=≤+ (4-92)2id 1is s(0.002)cot T A E εθ=+ (4-93)i a i sin cos t b h θθ=+(4-94)a 6h s d=+ (4-95) 式中:id D ——撑杆压力设计值,包括1d 1d 1/sin D N θ=,2d 2d 2/sin D N θ=,其中1d N 和2d N 分别为承台悬臂下面“1”排桩和“2”排桩内该排桩的根数乘以该排桩中最大单桩竖向力设计值,单桩竖向力按式(4-87)计算;按式(4-91)计算撑杆抗压承载力时,式中id D 取1d D 和2d D 两者较大者;cd,s f ——撑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t ——撑杆计算高度;s b ——撑杆计算宽度,按前述有关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时对计算宽度的规定;b——桩的支撑宽度,方形截面桩取截面边长,圆形截面桩取直径的0.8倍;a )“撑杆-系杆”力系b )撑杆计算高度图4-60 承台按“撑杆-系杆体系”计算 1-墩台身;2-承台;3-桩;4-系杆钢筋cu,k f ——边长为150mm 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idT ——与撑杆相应的系杆拉力设计值,包括1d 1d 1/tan T N θ=,2d 2d 2/tan T N θ=; s A ——在撑杆计算宽度s b (系杆计算宽度)范围内系杆钢筋截面面积; s ——系杆钢筋的顶层钢筋中心至承台底的距离; d——系杆钢筋直径,当采用不同直径的钢筋时,d 取加权平均值;i θ——撑杆压力线与系杆拉力线的夹角,包括1011tan h a x θ-=+,1022tanh a x θ-=+,其中0h 为承台有效高度;a 为撑杆压力线在承台顶面的作用点至墩台边缘的距离,取00.15a h =;1x 和2x 为桩中心至墩台边缘的距离。
2 系杆抗拉承载力可按下列规定计算0id sd s T f A γ≤ (4-96)式中:id T 、s A ——同前;sd f ——系杆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桩基承台的构造,应符合4.3.3和4.3.4的有关规定。
同时,在系杆计算宽度s b 内的钢筋截面面积应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规定的受弯构件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4.7.4 承台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59)0d s 0V h mγ≤(4-97)式中:d V ——由承台悬臂下面桩的竖向力设计值产生的计算斜截面以外各排桩最大剪力设计值(kN )的总和;每排桩的竖向力设计值,取其中一根最大值乘以该排桩的根数;cu,k f ——边长为150mm 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P——斜截面内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百分率,100Pρ=,s 0/A bh ρ=,当 2.5P >时,取 2.5P=,其中s A 为承台截面计算宽度内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m ——剪跨比,xi 0/m a h =或yi 0/ma h =,当0.5m<时,取0.5m=,其中xi a 和yi a 分别为沿x 轴和y 轴墩台边缘至计算斜截面外侧第i 排桩边缘的距离;当为圆形截面桩时,可换算为边长等于0.8倍圆桩直径的方形截面桩;s b ——承台计算宽度(mm ),见前述规定; 0h ——承台有效高度(mm )。
当承台的同方向可作出多个斜截面破坏面时,应分别对每个斜截面进行抗剪承载力计算。
4.7.5 承台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冲切承载力验算:1 柱或墩台向下冲切的破坏锥体应采用自柱或墩台边缘至相应桩顶边缘连线构成的锥体;桩顶位于承台顶面以下一倍有效高度0h 处。
锥体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应小于45︒,当小于45︒时,取用45︒。
柱或墩台向下冲切承台的冲切承载力按下列规定计算:0d td 0px y y py x x 0.6[2()2()]l F f h b a b a γαα≤+++ (4-98)px x 1.20.2αλ=+ (4-99) py y 1.20.2αλ=+ (4-100)式中:d l F ——作用于冲切破坏锥体上的冲切力设计值,可取柱或墩台的竖向力设计值减去锥体范围内桩的反力设计值;x b 、y b ——桩或墩台作用面积的边长[图4-61a )];x a 、y a ——冲跨,冲切破坏锥体侧面顶边与底边间的水平距离,即柱或墩台边缘到桩边缘的水平距离,其值不应大于0h [图4-61a )];x λ、y λ——冲跨比,x x 0/a h λ=,y y 0/a h λ=,当x 00.2a h <或y 00.2a h <时,取x 00.2a h =或y 00.2a h =;px α、py α——分别与冲跨比x λ、y λ对应的冲切承载力系数;td f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2 对于柱或墩台向下的冲切破坏锥体以外的角桩和边桩,其向上冲切承台的冲切承载力按下列规定计算:1)角桩a )柱、墩台下冲切破坏锥体 1-柱;2-承台;3-桩;4-破坏锥体b )角桩和边桩上冲切破坏锥体1-柱;2-承台;3-角桩;4-边桩;5-角桩上破坏锥体;6-边桩上冲切破坏锥体图4-61 承台冲切破坏锥体0d td 0pxy y py x x 0.6[(/2)(/2)]l F f h b a b a γαα''≤+++ (4-101) px x 0.80.2αλ'=+ (4-102) pyy 0.80.2αλ'=+ (4-103)式中:d l F ——角桩竖向力设计值;x b 、y b ——承台边缘至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图4-61b )];x a 、y a ——冲跨,为桩边缘至相应柱或墩台边缘的水平距离,其值不应大于0h [图4-61b )];x λ、y λ——冲跨比,x x 0/a h λ=,y y 0/a h λ=,当x 00.2a h <或y 00.2a h <时,取x 00.2a h =或y 00.2a h =;pxα'、py α'——分别与冲跨比x λ、y λ对应的冲切承载力系数; 2)边桩,当p 02b h b +≤时[b见图4-61b )]0d td 0pxp 0x x 0.6[()0.667(2)]l F f h b h b a γα'≤+++ (4-104) 式中:d l F ——边桩竖向力设计值;x b ——承台边缘至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p b ——方桩的边长;x a ——冲跨,为桩边缘至相应柱或墩台边缘的水平距离,其值不应大于0h 。
按上述各款计算时,圆形截面桩可换算为边长等于0.8倍圆形直径的方形截面桩。
注:当承台变厚度时,公式(4-98)中的0h 取沿柱或墩台边缘垂直截面的承台有效高度;公式(4-101)、(4-104)中的0h 取承台边缘截面的有效高度。
4.7.6 承台局部承压验算承台承受局部荷载的部位,参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有关局部承压构件的局部承压承载力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
4.7.7 承台可不进行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