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天然次生阔叶林的保护对策及林分改造措施
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最新)

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体和精华,是自然界中群落最稳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
全面保护天然林,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X年,党中央、国务院在长江上游、X上中游地区及东北、X等重点国有林区启动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标志着我国林业从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
2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实现了全面保护天然林的历史性转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同时,我国天然林数量少、质量差、生态系统脆弱,保护制度不健全、管护水平低等问题仍然存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的重大决策部署,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修复天然林,现提出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X届X中、X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全面保护、系统恢复、用途管控、权责明确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维护天然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良好生态基础。
(二)基本原则——坚持全面保护,突出重点。
采取严格科学的保护措施,把所有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根据生态区位重要性、物种珍稀性等多种因素,确定天然林保护重点区域。
实行天然林保护与公益林管理并轨,加快构建以天然林为主体的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坚持尊重自然,科学修复。
遵循天然林演替规律,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促进为辅,保育并举,改善天然林分结构,注重培育乡土树种,提高森林质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全面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坚持生态为民,保障民生。
积极推进国有林区转型发展,保障护林员待遇,保障林权权利人和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确保广大林区职工和林农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低产林改造的对象和方法

低产林改造的对象和方法
低产林改造是指对生长周期较长、木材生产较低、林分结构不
合理等问题较为突出的林地进行改造,以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产量。
低产林改造的对象主要包括天然林、人工林和退化林地。
首先,天然林改造是指对天然生长的森林进行改造,通过采伐、植树造林、林分更新等措施,使其森林结构更加合理,提高木材产
量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采伐方式,促
进天然更新,加强森林保护和管理,以及科学合理地进行植树造林等。
其次,人工林改造是指对人工种植的林地进行改造,主要包括
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等。
改造方法包括选择适宜的树种和优良种苗,加强林分管理,实施适时适度的间伐和更新,以及科学施肥、
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以提高人工林的生长速度和木材产量。
最后,对于退化林地的改造,主要包括沙地、石漠化地区和水
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改造方法包括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采用适宜
的植被覆盖措施,加强水土保持措施,推广防风固沙、固氮固碳等
生态工程,以恢复退化林地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力。
综上所述,低产林改造的对象包括天然林、人工林和退化林地,而改造方法则包括采伐、植树造林、林分更新、间伐、施肥、病虫
害防治、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多种措施,以期提高森林资源的质
量和产量,实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次生阔叶林改造成速生丰产菌用林试验

林改造为速生丰产茵用林 , 并初 步预测和评价 了次生 阔叶林改造成速生丰产茵用林 的效益 。
关 键 词 : 用林 ; 育 改 造 ; 益 茵 抚 效 中 图分 类 号 :7 64 ¥5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Co v r i n o e o a y Br a l a e r s o Fa tG r wi n n e so fS c nd r o d e v d Fo e tt s- o ng a d H i h・ ed Fun u ・ o ucng Fo e t g - l Yi g s- d i r s Pr
6 8 m, 拔 30—30m。试 验 林 为 2 0 0— 0c 海 0 5 00年 、 20 年采 伐后恢 复起 来 的 次生 阔叶林 , 分 主要组 01 林 成 为 壳 斗 科 树 种 , 中 闽 粤 栲 、 楮 等 树 种 约 占 其 米
4% , 0 为典 型的 亚 热 带 常 绿 阔 叶林 。土 壤 为轻 壤 土 至中壤 土。
N :O ; H H P 同时对 20 、0 1年 采伐 的林 分 各设 立 0020
对 照 区( 不进 行 任何 处理 ) 即 1号 和 C 样 地 为 。 K1
培育高 效菌用林 的有效 途径 之一 。为了探讨 次生 阔
叶林改 造成速 生 丰产 菌 用 林 的技 术 和效 益 , 们 在 我 罗源县起 步镇 开展 了相 关研 究 。
cn r s we ic s e . h s l s o st a o v rin o e o d r r a la e oe t of s—r w n ig f e t r d s u s d T er u t h w t n e s fs c n a yb o d e v d fr s tg o g& h s — il u — o e e h c o t a i ih y ed f n u — rd cn o t a b c r d o t dn a u e . o v rin b e t r rd ce a v l ae r l g sp o u ig f r s C are u y tn i gme s r s T ec n e so n f e e pe i t d e au td p ei n - e n e i b e h e i w d n mi a r y i. l
保护植被措施

保护植被措施
保护植被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维护生态平衡。
以
下是一些常见的保护植被措施:
1. 森林保护:保护森林可以防止乱砍滥伐,促进林木生长和新陈代谢。
这可以通过严
格的法律法规来实现,同时还可以进行生态培训,推广可持续林业管理和植树造林等
活动。
2. 水土保持: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包括修建护坡、植树造林、修筑沟渠等。
这样
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源的稳定,为植被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生态修复:对破坏严重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修复,例如重新植被、种植适应环境
的植物和草种、修复湿地等。
这有助于恢复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生物量。
4. 禁止非法砍伐和盗猎:加强对非法砍伐和盗猎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的执法机
制和监督体系。
5. 推广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6. 加强环境教育: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植被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保护植被措施,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维护植被的生态功能和多样性,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论天然林保护的具体措施

论天然林保护的具体措施天然林保护是指对具有一定面积、连续性和自然景观价值的原始森林进行保护管理,以确保其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下面列举了一些天然林保护的具体措施。
1. 制定天然林保护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天然林保护规划,明确天然林保护的目标、范围、重点和时间节点等,为保护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2. 实施严格的管控措施:建立健全监测和执法机制,加强对天然林的巡护和管理,禁止滥伐和非法采伐行为,保持天然林的完整性和原始性。
3. 加强生态修复和恢复:针对已经受损的天然林,采取适当的生态修复措施,如植树造林、天然更新、人工更新等,促进天然林的生态功能恢复。
4. 推行科学合理的林木采伐制度:根据天然林的特点和生态需要,制定适当的林木采伐制度,确保采伐量和方式与天然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自然恢复的需求相适应。
5. 限制和控制人类活动:减少人类活动对天然林的干扰和破坏,限制或禁止在天然林内进行工业、农业、旅游等开发活动,保护和维护天然林的自然状态。
6. 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撑:加强对天然林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提高天然林保护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7. 加强国际合作和跨界保护:加强跨国和跨界的天然林保护合作,加强国际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互助,共同推进天然林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8. 增加公众参与和意识提升: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升公众对天然林保护的认识和重视,培养公民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形成保护天然林的共识和合力。
9. 建立和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激励和鼓励天然林保护者,有效地保护和管理天然林资源。
10. 加强监测和评估:建立定期的天然林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掌握天然林的变化情况和生态状况,为保护措施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具体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天然林保护工作的开展,确保天然林的完整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良好状态,进一步维护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

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1.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天然林保护修复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确立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基础。
相关法律法规应当规范天然林保护的基本原则、范围和标准,并明确责任主体、管理机构、监督机制和处罚措施。
2.天然林资源评估和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的天然林资源评估和监测体系,以提供科学数据支持决策和管理。
该体系应包括天然林资源调查、监测技术和方法研究,制定统一的调查标准和指南,加强遥感监测和信息共享。
3.生态补偿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激励天然林保护和修复工作。
政府可以制定补偿方案,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和修复进行经济补偿,同时也可以鼓励企业、机构和个人参与保护计划并给予经济和税收优惠。
4.天然林管理体制:对天然林的管理体制进行,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应加强天然林保护和修复的组织协调,强化监管执法力度,改进审批制度,落实保护责任主体,推动参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与共治。
5.生境恢复与物种保护:加强天然林生境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开展生态修复项目,如植树造林、森林病虫害防治等。
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禁止非法狩猎和采集珍稀植物。
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机构。
6.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借鉴和吸收国际经验和先进技术。
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开展合作研究,共同推动天然林保护和修复工作。
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林业可持续发展事务。
7.科研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大科研技术创新力度,推动天然林保护和修复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加强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加强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合作,提高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能力。
8.宣传教育和意识提升:加强天然林保护和修复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天然林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论坛、研讨会和培训班,推出宣传片和公益广告等,提高社会对天然林保护和修复的关注度。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天然林保护和修复工作,提高天然林资源的保护水平,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林木更新改造实施方案

林木更新改造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林木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传统的林木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因此,针对林木资源的更新改造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林木资源的产量和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2.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3. 提升林木资源管理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三、实施方案。
1. 科技引领,推进林木资源更新改造。
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林木资源的更新改造效率和质量。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对林木资源进行监测和评估,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良林木品种等。
2. 加强资源保护,促进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林木资源,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滥伐。
同时,要积极推进林木资源的再生和更新,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完善管理体系,提升林木资源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的林木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林木资源的监管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更新改造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
2. 落实科技支撑,推进技术创新和应用。
3. 加强资源保护,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和利用。
4. 完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预期效果。
1. 林木资源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升,满足社会需求。
2.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可持续发展。
3. 林木资源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得到提升。
六、总结。
林木更新改造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林木资源的产量和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林木资源管理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按照上述方案,不断完善和推进林木资源的更新改造工作,为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林木的保活、支撑方案、林木管护措施

林木的保活、支撑方案、林木管护措施1. 林木的保活方案保护和保活林木是林业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活方案:- 土壤改良:通过改善土壤质地和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和保肥能力,为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土壤改良:通过改善土壤质地和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和保肥能力,为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 灌溉:对于生长环境较为干旱的地区,定期进行适量的灌溉,确保林木充分获取水分。
灌溉:对于生长环境较为干旱的地区,定期进行适量的灌溉,确保林木充分获取水分。
-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林地,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减少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林地,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减少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定期修剪:定期对林木进行修剪,去除枝条和叶片的死亡部分,促进新的生长,并保持林木的整齐形态。
定期修剪:定期对林木进行修剪,去除枝条和叶片的死亡部分,促进新的生长,并保持林木的整齐形态。
- 病虫害监测:建立病虫害监测系统,定期对林木进行检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蔓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病虫害监测:建立病虫害监测系统,定期对林木进行检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蔓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 采取保护措施:对于林木的生长位置容易受到破坏的地方,如道路旁、河岸等,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外力破坏。
采取保护措施:对于林木的生长位置容易受到破坏的地方,如道路旁、河岸等,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外力破坏。
2. 林木的支撑方案在特殊情况下,需要为林木提供支撑,防止其倾斜或折断。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林木支撑方案:- 木桩支撑:在林木旁边或周围插入木桩,并使用绳索或支撑材料将林木与木桩连接,以提供额外的支撑。
木桩支撑:在林木旁边或周围插入木桩,并使用绳索或支撑材料将林木与木桩连接,以提供额外的支撑。
- 撑杆支撑:使用撑杆将林木与地面固定,确保林木的竖直稳定。
撑杆支撑:使用撑杆将林木与地面固定,确保林木的竖直稳定。
- 人工支撑:在需要支撑的部位设置支撑材料或构造,例如使用杆子、铁丝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 , 造林 的树 种 单一 , 营 很多 优 良树种 未 得到 充分 开 发利 用。 近几年 虽有 一些 阔叶树 种用 于造林 , 但仅 限于木 荷 、 枫 香等 几个 树种 , 24 基层林 业技术薄 弱 . 林农 在培 育天 然次生 阔叶林 时不知 如何 经营 和培育 ,
采伐 后遗 留下 来 的天 然次 生阔 叶林 ,远 看是青 山 , 看不 “ 近
常出现伐 阔叶 留杉松 、 阔叶种 杉松的现象 。 伐 有些林农 甚至
阔叶木材 还是 人 民生 活 、 农业 产业发 展 以及工业 产 品制造
的重 要原 料 。 0 纪9 年代 以来 , 自2 世 0 全县 工业 、 业发展 迅 农 速, 由于 人 为活 动 的影 响 , 原有 的 亚热 带 常绿 阔 叶林 带 遭 到破 坏 , 被枫 香 、 栎类 和马尾 松侵 入 , 逐渐 形成 常绿 阔叶和 落 叶 阔叶混交 的次生 植被 , 残存 的原生 及半原 生植 被 已 现 非 常 稀少 。 现存 的 阔叶林 基 本 上都 是2 世 纪 8 ~9 年 代 0 0 0
成材 ” 且 生长极不平衡 。 ,
1 东至县天 然次生 阔叶 林遭到破 坏的原 因
11 工 业 加 工 原 料 .
2 世纪 8年代 中期 至9 年代 中期 , 业 上直 接用 阔 叶 0 0 0 工
树 烧 制土 红砖 瓦 或利 用 阔叶 树烧 制木 炭 等做 法使 大 量 阔 叶树遭 到毁灭 性破坏 , 有些 阔叶林 山场 至今仍是 荒 山或灌
阔叶树 的现 象时有发生 , 严重 制约 了阔叶林的发展 。
22 林 农 重 杉 松 、 阔 叶 . 轻
性等 方面 发挥 着重要作 用 , 中很多 树种都 具有 较高 的经 其
济价 值 , 被广 泛应用 于 家具 、 建筑 、 纸等 领域 。 造 同时 , 天然
林农 长期认 为杉松是树而阔叶是柴 , 在森林 培育上也经
认 为杉松 只能采伐 自己山上的 , 而阔叶树则 可以随便采伐 。 采伐利用 阔叶林时 , 不管大小或是 不是珍贵树 种 , 只要 能用 就采伐 , 致使现在很多 阔叶林“ 看是青 山 , 远 近看不成材” 。
23 阔 叶 林 开 发 利 用 滞 后 . 东 至 县 的 阔 叶 树 种 质 资 源 相 当 丰 富 , 开 发 利 用 的 很 但
木生 长。
2 培 育和保护 过程 中存 在的 问题
21 林 政 管 理 难 度 大 , 、 伐 阔 叶 树 现 象 时 有 发生 . 盗 滥
林农 凭证采 阔的意识淡 薄 , 区交通 又极不方便 , 山 采伐
行 为 基本 上难 以被发 现 , 政管 理 易 出现疏 漏 , 林 执法 难 度
东 至县 属亚热带 常绿 阔叶林 带 , 树木种 类繁多 , 见的 常
代表 树种 有青 冈 、 槠 、 甜 苦槠 , 伴有 檫树 、 并 香樟 等 。 天然 阔 叶林 在 保 持水 土 、 养水 源 、 节气 候 以及 保 护生 物多 样 涵 调
较大。 由于 大部分农 户认 为 阔叶树不 是树 , 因此 盗伐 、 滥伐
东 至县在2 世 纪8 年代 初至9 年 代 中期兴起 栽培段木 0 0 0 香 菇 和木 耳 , 2 世纪 9 年 代起 开 始兴 起 生产 木 屑香 菇 、 从 0 0 木 耳 等食 用菌 , 这直 接导 致 了大 量成 片 的 阔叶林 被砍 , 严 重制 约 了阔叶林 的生长 与发展 。
安徽农学通报 ,An u giSiB l2 1 ,8 1 ) h i r c. u1 0 21 (2 A . .
l1 2
东至 县天 然次生 阔叶 林 的保 护, 徽东至2 7 9 安 4 2 9)
摘 要: 天然 阔叶林在保 持水 土、 涵养水 源、 节 气候 以及保 护生物 多样性 等方 面发 挥着 重要 作用 , 中很 多树 种 调 其 都具 有较 高的经 济价值 , 广泛应 用 于 家具 、 筑、 纸 等领 域 。 被 建 造 同时 , 然 阔叶木材 还是 人 民生 活 、 业产 业发 天 农 展 以及 工业产 品制造 的重要 原料 。 绍 了东至县天 然次生 阔叶林 的现状 、 介 遭到破 坏 的原 因及保 护过程 中存在 的 问 题 , 出 了相 应 的保护对 策及林 分改造措 施 , 提 以期 为 东至 县进一 步加 强对天 然次生 阔叶 林 的保 护力度 以及 改善林
分结构 、 促进 林分 更新提 供参考 。 关键 词 : 天然次 生阔叶林 ; 保护对 策; 分 改造 ; 林 东至县 中图分 类号 s 1. 4 7 5 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0 — 3 2 1 )1- 1 0 3 7 7 0 7 1( O 1 - 0 2 2 2
县 属 亚热 带 季 风 气候 区 , 候 温 和湿 润 , 量 充 沛 , 气 雨 年平
均气 温 1 .℃ , 平均 降雨 量 15 06 m, 61 年 3 .r 年平 均相对 湿 度 a 8 %。 土 壤分 布 上 , 区 为 冲击 壤土 , 0 在 圩 土层 深 厚肥 沃 , 丘 陵、 岗地 为红粘 土 , 山地 为黄壤 、 黄红壤 、 黄棕壤 , 宜 于林 适
东 至 县 地 处 E 1 。 8 ~ 17 8, 2 。 3 16 3’ 1 。1 ’ 9 3 。~ 3 。 9, N 02’
大量 的阔叶树 。
1 农 村 食 用 菌 产 业 的 发 展 . 2
总 面 积3 .6 m , 25 万h 山场 占6 _%, 地 占1.%, 面 占 73 耕 35 水 92 %, 北 跨 幅度 1 8 m。 黄 山 山脉 西 麓 , 内山 峦起 .5 南 0k 属 境 伏 , 林 资源 丰 富 , 森 素有 “ 山一 水 一分 田, 分 道路 和庄 七 一 园” 之称 , 是安徽 省 重 点 山区县 之一 , 也是 林业 大 县 。 至 东